银行客户经理手记——我所经历的跑路企业

  中庸之道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是西方的一句谚语,这句谚语,是建立在西方“自由、平等”的思想之上的。很多跨国企业的西方领导者到了中国之后感到很困惑:当他们延续西方领导模式的时候,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发现仅仅简单复制西方最佳领导行为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他们究竟应该怎样“本土化”?中西方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异,把西方的理念拿到中国会有一些水土不服。
  西方主张个性自由,主张人人平等,偏执作为个性张扬的一种表现,可以被西方文化所接受、所鼓励。但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有很多不同,首先中国文化鼓励秩序,忽视个体自由,倡导“天下大同”,而不支持个体自由,所以一个个性张扬的人,在中华文化的浸染之下,是不能容于整个社会的。其次,中国文化还有很强的等级和身份观念,企业家在与政府的交往中,无论是再大的企业家,必须尊重政府官员,这也是历朝历代沿续下来的;在企业内部,家族、辈份、乡情等方面都是一些潜在的秩序,不能超越。观改革开发以来陨落的企业家,有一些是个性太过张扬,不把政府当回事,不把同行当回事,侵犯了社会利益,最终在潜规则的制约之下受到惩罚。
  “但在中国做企业,我是认为要走中庸之道的。”雷军说,做企业没有哪个老板有多少脾气,见官见媒体见竞争对手都要谦和一点,不要不小心得罪人,决定得罪时要旗帜鲜明,不要得罪很多人,不然谁在背后拍你一砖头,死得就不明不白了。他说,这都是中国中庸的经商之道。
  何谓中庸?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朱熹注: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
  孔子“中庸”思想的本意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也就是去除偏激,选择正确的道路。它体现的是端庄沉稳、守善持中的博大气魄,宽广胸襟,和“一以贯之”的坚定信念,是具有永久的真理性和现实主义的伟大思想。中庸之道大致可理解为,为人做事当恰如其分,既不能“不足”也不能“过分”。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坚持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二是“忠恕宽容”,互相体谅、互相宽容;三是“至诚尽性”,充分发挥善良的本性。
  中庸之道,是修身成功之道,也是企业管理之道。动物的本性都是自私的、贪婪的,而且天生具有独占、垄断的欲望。中庸不只是一种道德品质,而且是一种调节自私本能、更加低成本地捍卫自己长远利益的智慧。如果走极端不需要付出高成本、高代价,那么没有哪个群体愿意中庸。如果某个群体不愿意为长远利益克服自己的自私本能、适当放弃一点眼前利益,那么这个群体也就不会奉行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运用于企业管理中有三层含义。第一、做任何事情要有度,不要走极端。第二、把握好矛盾双方,保持矛盾双方的统一协调,从事物对立的两面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不偏不倚。第三、掌握好灵活多变的原则,要在事物的变化中看待问题,将遇到的事情放在当时的政策、形式、状态下来处理。当今中国企业界的“长青树”“不倒翁”,无不是遵守这条守则,谨小慎微地处理与政府、与员工、与社会的关系,不冒进,不钻牛角尖。而一些陨落的企业家,大多是个性张狂,不能容于社会所致。
  不光是为人处事上,即使在内部管理上,也要奉行中庸之道。遇事不偏执,需要妥协。2010年1月14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任正非在2009年全球市场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提出了有关“灰度管理”的概念。他提出:
  “清晰的方向来自灰度。一个领导人重要的素质是方向、节奏。他的水平就是合适的灰度。坚定不移的正确方向来自灰度、妥协与宽容。一个清晰方向,是在混沌中产生的,是从灰色中脱颖而出,方向是随时间与空间而变的,它常常又会变得不清晰。并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合理地掌握合适的灰度,是使各种影响发展的要素,在一段时间和谐,这种和谐的过程叫妥协,这种和谐的结果叫灰度。
  妥协一词似乎人人都懂,用不着深究,其实不然。妥协的内涵和底蕴比它的字面含义丰富得多,而懂得它与实践更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我们华为的干部,大多比较年轻,血气方刚,干劲冲天,不大懂得必要的妥协,也会产生较大的阻力。
  没有妥协就没有灰度。坚持正确的方向,与妥协并不矛盾,相反妥协是对坚定不移方向的坚持。当然,方向是不可以妥协的,原则也是不可妥协的。但是,实现目标过程中的一切都可以妥协,只要它有利于目标的实现,为什么不能妥协一下?当目标方向清楚了,如果此路不通,我们妥协一下,绕个弯,总比原地踏步要好,干嘛要一头撞到南墙上?
  “妥协”其实是非常务实、通权达变的丛林智慧,凡是人性丛林里的智者,都懂得恰当时机接受别人妥协,或向别人提出妥协,毕竟人要生存,靠的是理性,而不是意气。
  “妥协”是双方或多方在某种条件下达成的共识,在解决问题上,它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在没有更好的方法出现之前,它却是最好的方法,因为它有不少的好处。
  明智的妥协是一种让步的艺术,妥协也是一种美德,而掌握这种高超的艺术,是管理者的必备素质。只有妥协,才能实现“双赢”和“多赢”,否则必然两败俱伤。因为妥协能够消除冲突,拒绝妥协,必然是对抗的前奏;我们的各级干部真正领悟了妥协的艺术,学会了宽容,保持开放的心态,就会真正达到灰度的境界,就能够在正确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扎实。”
  @黄金战争 978楼 2014-01-04 22:35:46
  有这样一个段子,如果问日本人企业是谁的,日本人说企业是社会的;如果问美国人,美国人说企业是股东的;如果问中国人,100%说企业是老板的。这就是公司治理制度的不同。尽管我们的公司法规定了公司设股东会、董事会、总经理,实行三权分立,股东享有所有权、受益权,董事会具有决策权,总经理行使管理权,但是在中国实现不了。中国的民营企业,不能实行三权分立,必须是三权合一,老板既是股东,也是董事长,也是总经理......
  -----------------------------
  @楚留香客 5302楼 2014-05-05 12:38:07
  我也算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吧,最近的一家民企把我坑死了,在民企做职业经理人,确实不是双赢,而是双输的局面。因为中国人不相信制度,制度是死的,所以,在民企没法做。中国人只相信品德,只相信资历。
  比如,为什么国外的职业经理人很难做手脚。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同一制度下,能形成上下互相监督制约的局面,重视细节,很简单,就算是总经理,如果超越权限去授权,早就被干掉了,还会有能力引进其它股东。国美......
  -----------------------------
  中国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很不成熟,主要靠家庭治理,这是传统文化的原因。海外华人的家族企业很发达,比如泰国正大集团、马来西亚嘉里集团、泰国盘古银行等都传到了第三四代,己近百年,靠世袭而不是靠选举,靠家人而不是外人,靠宗族礼法而不是契约。大权须掌握在家庭成员当中,职业经理人的角色要根据老板及其家人的地位而定,不能以西方的职业经理人制度来适用于中国企业。
  @秘密结社 5364楼 2014-05-08 17:43:23
  请教楼主,对开宾馆这一行有什么建议吗
  我们这里是四线小城市,有一所二本院校,他的新校区(也是最主要的校区)有两个门,平时学生消费主要集中在后门,后门附近都是当地居民自建的楼房,店铺基本租用这些民宅。那附近没有一家宾馆。最近我同事建议去这里开一家宾馆,客户群体主要定位学生情侣,不需要很高端,价格尽量实惠。房子的话就租用一栋新建的民宅。楼主对这方面有没有了解?怎样才能申请到银行贷款?......
  -----------------------------
  呵呵,这是一个很好的市场,刚需。
  前几年的时候,我也做了一个小旅馆的贷款。在考察的时候,我问老板,来住的都是什么人,他说,都是些学生。我当时很纳闷,弱弱地问:“学生都有宿舍,为什么花钱出来住呢?”老板娘很不耐烦地说:“你这个人这么年轻,怎么连这个事都不懂呢!”其实我还真不懂,上学时候虽说谈过女朋友,但没开过房,也没见别人去开房。后来我找了个单位小实习生问了问,才知道是情侣开房的。那个旅馆很破,透风撒气地,墙是用石膏板隔的,床咯吱咯吱响,里面什么动静都能听见,从走廊里走一圈,虽没听到呻吟声,男女的笑声倒里传出来不少。
  从此以后,我说特别注意高校周边的旅馆,发现都特别火爆。有一个同学,打算和学校合作他们的创业中心,一整栋楼启动,当一起认证楼的用途时,几乎所有人都异口同声地说:开旅馆。不过学校不允许。
  后来一个在公安局工作的同学,也想开一家商务宾馆,他说这东西这两年特别火,旅馆的订房系统是和公安局联网的,公安局能实时看到每家宾馆的入住率,在这个外来人口不多的小城市,到了晚上的入住率平均能到七成。很多洗浴中心都不敢去了,改成到旅馆流动作案。
  旅馆的一次性投入很大,如果中低档的商务宾馆的话,一平方的装修成本差不多1000元,还有空调、电视、电脑、家俱。但是学生的话,要求并不高,只要是间房、有个床就能,价格也不能高,一天50到100。一般旅馆好的话,2年内收回全部投资(不算折旧),3-5年属一般水平,5年以上的话就不赚钱了。
  初次创业,银行不好融资,主要还是家里亲戚朋友支持。贷款一个是条件不够,二是万一创业失败的话,很容易遭到致命的打击。建议给家里借。
  @黄金战争 5309楼 2014-05-05 21:41:51
  中国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很不成熟,主要靠家庭治理,这是传统文化的原因。海外华人的家族企业很发达,比如泰国正大集团、马来西亚嘉里集团、泰国盘古银行等都传到了第三四代,己近百年,靠世袭而不是靠选举,靠家人而不是外人,靠宗族礼法而不是契约。大权须掌握在家庭成员当中,职业经理人的角色要根据老板及其家人的地位而定,不能以西方的职业经理人制度来适用于中国企业。
  -----------------------------
  @朱小龙DD 5357楼 2014-05-08 11:07:41
  问楼主一个时节问题
  现下是5月,刚去看了shibor,1W\2W都是3.1上下
  去年年中时的狂野今年6月会不会再上演?
  如果回答是不会,请问政府或银行是如何让这类情况间隔延缓或解决的?
  -----------------------------
  今年应该不会上演。今年银行间的流动性比较宽裕,去年银行的头寸太紧了,今年都加强了流动性管理。央行也适当地加强了操作,一点一点地释放流动性,前几天地方小银行降低准备金率,应该是一个不小的动作。
  @原始森林中的恐怖 5347楼 2014-05-07 15:21:23
  黄金楼主你好,两天来一字不拉地看完了你的文章,个人觉得是天涯里含金量最高的文章了。
  另外本人有个烦恼,关于还款的。本人的房屋贷款还剩60多万,现在有个10几万的闲钱,是否还本金?我算了一下,如果我提前还款还一部分本金,每月的房贷会少个800块,压力减轻了很多。这个利率相当于7个点,余额宝也没有这么高的点,个人也没有更好的投资渠道。请教黄金兄,在风口浪尖的今天,都说房价要大跌,现金为王,我是......
  -----------------------------
  是否还款,就看个人的投资收益率能够战胜房贷利率,就像股票操作能否战胜大盘、存款能否战胜通胀一样。有这个能力就不用还,没有的话,还是还上比较好。
  @codered1981 5359楼 2014-05-08 13:52:09
  楼主,工作多年,一个好的现场贷前调查该怎么做才能做到位?
  -----------------------------
  第一是看资产,看看企业有多少东西,厂房设备存货,等等。
  第二是看管理,员工的精神面貌如何,工作积极性怎么样,工作现场是否整齐有序。
  第三是听战略,听听老板有什么投资计划。
  这两天帮忙去清收了两家企业,看了之后,有一些感触。
  第一家是一个做光伏的企业,点很背,快爬不动了。一开始的时候做切片出口,首先是遇到原材料大幅跌价,多晶硅从600多美元一路降到几十美元,基本没赚钱。去年欧洲出台了反倾销反补贴办法,出口也受阻,从下半年开始转战国内市场。国内市场先是EPS代工,后来开始和国电合作建设太阳能电站,可是今年在三峡出事后,电力系统又开始审计,一分钱的货款也没收到。
  这个老板原来是做小工厂的,在新能源的大潮之下,投巨资进入了光伏行业,进入之后,就节节失利,说明敢时髦也不是件好事。
  企业投资很大,少不了向银行申请借款,借款就少不了担保,结果他的担保链大量出问题,代偿了好几家,金额几千万元,更加举步维艰。
  说到投资,感觉老板有些铺张浪费,办楼大楼建得十分豪华,虽说在县里的一个开发区,办公室比大城市的高档写字楼还气派,并且办公室浪费、大量闲置。
  不过老板还是很有担当的,尽管遇到了这么大的困难,看着精神状态还挺好,有决心战胜困难。老板年龄不大,三十多岁,对于遇到的问题,一点也不回避,有什么问题想什么办法,一步步地去处置。但是面对光伏行业整体的不利局面,不知能否尽快地走出困境。
  @codered1981 5392楼 2014-05-10 19:23:36
  楼主,再问个贷前的现场调查问题,生产型企业可以看资产、设备等,看开工率,看水电运行情况判断,但如果考察贸易型企业怎么考察?看哪些?问哪些问题可以判断这个公司是可靠的公司??
  -----------------------------
  看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登上报税系统,从开票金额反推企业的销售收入,老板如果说有一半开发票,那销售收入就是开票金额翻番,尽管有虚开的,但是参考价值还是比较大的。
  看库存,打开企业的管家婆软件,看看货值多少。大多数企业都有电子账,如果连这个也没有,那就太落后了。
  看销售流水,打开网银,看账户回款多少,贷方要选择长期合作客户的,尤其是一个大客户的。
  贸易公司说白了就是个皮包公司,或许有一些在核心企业那里的应收款,但是除了存货基本看不到东西,是否可靠还要看老板个人,看老板的为人如何,是否投机心理特别强
  昨天还和兄弟行的同事去看了一处抵押物,借款人逾期,己经申请查封了,看看如何处置。
  大体听了听,这个借款人原来是个标准的亿万富翁,抵押在我们的行房子价值1600万,被查封了,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被查封了5000多万,还有其他城市的一些房产。具体是怎么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没有多问,只是商量如何尽快把抵押物处理掉。
  但是房产处理起来非常难,问了问理财中心的,现在一些高资产客户,也准备处理自己的房产,几乎没有人愿意在这个时候接手。

  忽然感觉,这个时候手里要是有多一些现金就好了,可以捡一些便宜的资产,以时间换增值,投资回报应该比股票要好一些。房地产是周期性的行业,这是规律性的,就看买入和买出的时机了。逢低买入,长期持有。炒矿大发其财的煤老板们,都是在上一个周期介入的,那时的煤炭行业就和现在一样,非常惨。民生银行牵头成立中民投,也是想募集资金,在这个时期低价收购一些陷入低谷的行业。
  关于房产的投资理念,我感觉不妨借鉴一下彼得林奇以及巴菲特的理念,他们都是坚持长期投资,只要坚信企业是好的,就不要在乎股市的表现,他们也是眼睁睁地看着股票跌惨了,但是还是坚持持有。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城市化进程虽然比西方国家快一些,但是还是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如果判断城市化进程未结束,那说坚持持有房产,不必在乎一时的市场表现。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