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赶尸人》欢迎各位观看【直播】

  左麻子与徒弟在乌龙潭休养生息,一直到腊月。俗话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月就是年。虽然如今天下战乱不停,可毕竟未曾蔓延到湘西,而这过年又是中国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左麻子趁着腊月里还有些空余时间,早早做了打算,准备带徒弟到附近的周家镇买些过年的吃食以及所需物品。
  早晨的周家镇热闹非凡,临近年关,几乎四乡八寨的村民都已经出来镇上贩卖山货,再买一些过年所需的物品回家。
  一进集市扑面迎来一股热潮,整个镇的主街上都是耸动着人头,一个连着一个的小摊上面摆着各式各样的物品,讨价还价的声音不绝于耳。 左麻子带着徒弟穿梭于人群之中,赶到常去的一家茶馆,准备吃个早点垫一垫自己的五脏庙再说。
  一进茶馆里也是热闹非凡,几乎都快满座,人人相互讨论。茶馆老板以及小二笑吟吟的添着茶水。时不时还手上带着新鲜出炉的包子。俗话说赶得好不如赶得巧,左麻子今日正好赶上说书。
  茶馆不大,也就是四根柱子搭建的屋子,外面延伸到了街道,茶馆内供应茶水以及吃食,朝东的最前面摆放着一张条案远离街道,上面坐着一名说书人,说书人年约四十来岁,脸庞消瘦,双眼有神,目藏精光,留有长须,从下巴直到胸前。穿着青色的素衣上面缝缝补补。在腊月的天里略显单薄微眯双眼紧闭着嘴角坐在条案后,条案上放着一块醒木,以及一个破烂的瓷碗,说书人身后站着一个少年脸型与其有七八分相似,身穿白色的麻衣。看其模样应该是说书人的儿子。少年静静的站在其后,一动不动。条案略高,离着条案五尺来远的就是听书的看客。
  
  最前排是两排的龙须凳,一条凳子挨着四个人,其后则是坐在桌旁的听众,有老有少。一个个翘着二郎腿磕着瓜子或是吃着早点喝着早茶。相互熟识的则打着招呼唠嗑。 左麻子带着徒弟捡了一张空余的桌子坐下。 刚一落座茶馆的老板便笑盈盈的走了上来,原本就肥胖的脸把个眼睛都快挤没了。 两位爷,早!你们吃点什么?
  来一壶茶,两笼包子,记得带上一点辣椒酱。左麻子斟酌了一会开口回答。
  再给我加一碗白粥。 田华在一旁补充
  好嘞,两位爷,你们稍等片刻,我这就去给你们拿。看到那边坐着的秦先生了吗?外地来的说书先生,说的可好啦,今儿个是这个月的第三场,我这地儿是免费给秦先生用的,一直说到过年的,两位爷要是有空常来听听。真不错,这么一大帮的老少爷们都是来听秦先生说书的。两位爷坐着。我忙去了。
  原本还在大肆吹捧说书先生的老板看到外面又有客人进来。赶忙挪了脚步招待客人去了。
  啪! 这个时候条案后椅子上的说书先生拍响了案上的醒木。 胸中提气,闭唇拢音准备开场。
  金银财宝价无双,光阴似箭斩人刀,日月如梭催人老,太阳佛三道金光把人熬,只说是好个时光。 鄙人姓秦,外地人士,内人走的早,留下这么一个半大的娃,看我这身段,肩不能抗,手不能提,初来贵宝地,全凭这么一张嘴皮子吃饭。大家看看我这一身衣裳,还是秋天避风的长袍。 说书的先生便说还边站了起来,人本就长的消瘦,穿的又是一身挂满补丁的青色长袍更显穷破。 坐在底下的人看不过去了,纷纷开口。 哎呀,先生大冬天的还穿这么点会冻出病来的,赶紧加身棉袄吧,你要是冻着了,咱们这一大帮子人上哪听书去?

  
  哎,不是我不加。实在是这年头食不果腹呀,常言道半大小子,饿死老子。我哪里还有余钱来添置棉袄,能混个温饱都是万幸。 全靠各位老少爷们赏脸,多打赏几个子,让我们父子能够吃饱些就成 。 说书先生一面摇头叹息,此时站在其身后的儿子则端着条案上的破碗走了下来,口中不断絮叨,各位老少爷们,赏个子吧,让小的给我父亲凑钱买身棉袄吧。 这时一些个坐着的听众纷纷从口袋中摸出钱财丢入碗中,铜钱与瓷碗的碰撞声清晰可闻。 少年不断低头哈腰说着讨喜的话,谢谢这位爷,你一定长命百岁。 这位爷多谢你嘞,祝你福寿安康,大富大贵。
  少年穿梭在茶馆中打完了一个圈,这个时候碗里已经满了大半,见众人大部分都打了赏钱,这个时候的说书先生也不好意思再拿捏。口中轻咳,少年听到父亲的暗示转身回到条案后。顺手将碗内的钱财倒入衣袖中,将碗重新摆回了条案上。
  多谢各位老少爷们的赏钱。这年头唱的不如说的好听。众位竟然如此仗义,我秦某人也不是什么浑人,今日就给大家好好说上一段,好让大家也知道知道我的本事, 说到这的时候,说书的先生开始卷起衣袖,手握醒木,单腿高抬,跨踩在椅子上,手中醒木重重落下。啪的又是一声巨响。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侯商周,五霸七雄闹春秋,倾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自古忠奸争斗不休,名利富贵几何?前人播种后人收,说什么龙争虎斗? 不过,
  啪的一声醒木响,正听的来劲的众人察觉到突然没了,一个个好像将开的水壶被堵住气,直往外冒泡。 不过什么?先生你快点接着往下说呀,急死我了都。
  咳咳,说书先生清了清嗓子,不过今日咱们一不说岳飞,二不说三分,三不说水浒。
  啊?先生,这些个今儿你都不说,那我们这一大帮子人听什么? 台下诸人不乐意了,听不到岳飞,也没有了三国水浒,这还有什么意思?一个个面露失望。
  大家稍安勿躁,我这话头还没完呢,眼看就要过年关,我琢磨着这三国水浒岳飞传想必大家都听腻味了,今儿个我就给大家说个新鲜的。大家看如何?
  好,原来先生想讲新鲜段子,好好!听众一听说书先生说有新段子,个个鼓掌叫好。
  说书先生见气氛上来了,又把个醒木往条案上一拍,清了清嗓子,亮开了腔。 人生在世天天天,日月轮转年年年,富贵之家有有有,贫困之人寒寒寒。升官发财喜上喜,两腿一蹬全完完。有句老话是这么说的。 年关年关,富人过年,穷人过关。富人过年年年有,穷人过关年年光。 今儿个我就给大伙讲一段穷人过关的段子,大伙儿都是平头的百姓,指不定还能用的上呢,这我要是说的不好,大家个多担待,说的好了。大家个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使劲拍上两巴掌,呦喝几声好,就当给我秦某人传个名声。
  
  今日更完,大家晚安!
  
  晚上八点更新!
  
  说到这过年关的穷人呀,我还是得说点实在的,我秦某人是个实心眼,不能更大家整些虚的故事,所以这话头还得从我自身说起。
  我秦某人世代都是贫民,到了我爹娘那会大清国已经是没了牙的老虎,断了翅的雄鹰,连在自家地里扑腾的力气都没有了。 那一年我依稀记得好像是庚子年。当时的我还只有六岁,家里是六个弟兄。住农村。全靠我爹娘当牛做马的拉扯我们几个弟兄。可惜庚子年不太平,在座的各位上了年纪的朋友都可曾记得庚子年发生了什么?
  庚子年? 记得嘞,义和团驱洋复清,火烧教堂,老毛子进咱北京城抢东西那一年吧? 原本坐着的一个老者高声站了起来。
  对嘞,这位老爷子你记性真好,庚子年那会我家兄弟父母养活不了呀。送的送,死的死,最后基本都散了盘。而我也被父亲送到一个说评书的老前辈,也就是我的师傅门下。学讲书。
  所以说那年头的乡下人卖儿卖女,五个铜子一斤肉。全都是论斤按两算的。将自家的儿女卖到大户人家做丫鬟奴仆。 起码也是条活路。而我自己则跟着师傅到处跑腿,靠讲书为生,在这过程中就到过一个叫张家屯子的地方。
  
  接下来这话的苗头我就的给大家从这张家屯子开始往下别咯。 自古以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南村北屯!大伙一听这名字就知道这凡是带屯子的地方,八九不离十就是北方地名。 这张家屯子也不例外。 张家屯子与北方的其他屯子没什么两样,都是地主当道,横行乡里。 欺男霸女,剥削平民。 那些个租贡土地的佃户苦不堪言, 本来就是兵荒马乱的年头,可还被地主剥削,辛辛苦苦一年到头种的粮食,十分有九分都被地主给收了粮剩下的一分也仅仅够吃到春天,待到第二年的春季化了寒,还的自己上山找吃食。 为了表露心中的苦闷,这些个村民还特地做些个打油诗来调侃生活,今日我索性一起给大家念念。
  天降大雪地披棉,地主坐在家里边。炕口一坐暖乎乎,屁股底下还垫着盐。 我们贫民苦哈哈,辛辛苦苦一整年,也无衣来也无棉,日食一口米,夜饮三碗茶,咬紧牙关又一年。 小孩张口要吃糖,老母想米泪汪汪,只盼明年好收成,天天十五月月年
  这么一首打油诗当时我跟师傅听着新鲜。四下一问才知道,原来是个叫卫灵的后生做的。
  这卫灵二十来岁还是光棍一个,人模样倒是生的周正,脑袋瓜子也聪明,可因为家里穷,爹娘早些年存下的一点点盘缠全给哥哥娶媳妇用了,剩下他这么个老二,二十好几还是个连女人手都没摸过的生瓜蛋子。
  
  @龙凤烛4086 7787楼 2013-12-29 20:46:00
  图片分享

  


  -------------------------
  吃的都挺不错的,有空来你那蹭饭。两杯二锅头,加上一斤熟肉,配点辣椒沫。我就能对付。这餐标你管的起吧?
  
  自从嫂子一进门,兄弟两个就分了家,爹娘归他管,过年跟他过,逢年过节的时候嫂子还经常回来蹭肉吃。 可他家哥哥又是个惧内的。只能任由自家兄弟吃亏,俗话说的好,头三年生,后三年熟,这来来回回几年下来卫灵也弄清楚了嫂子的性子,纯粹是个抓把猪肉都要揩点油的人。 眼看又是一年年尾,马上就要大年三十,孝顺的卫灵虽然买不起鸡鸭,但为了父母,还是将平日里存下的钱财,买了两斤肥猪肉准备趁着过年,给父母打打牙祭,可一想到这哥哥嫂嫂要来白吃白喝,那这肉哪里还有父母的份?可若是过年连肉都没有,自己又会被刻薄的嫂嫂笑话,卫灵是冥思苦想,搅尽了脑汁总算是想出了个应付的法子。
  年尾的日子熬着熬着就熬过去了,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哥哥嫂嫂,老爹老娘都坐在了自家的桌上,在厨房里忙活半天的卫灵也走了出来,一起坐在了桌上,一家五口人往那桌上一坐,就都齐咯, 说书先生说到起劲之处双手一甩袍子前的搭褂,往椅子上一坐,斜伸出一只脚,翘起了二郎腿。单手紧握醒木,啪的一声打响了条案。 诸位老少爷们,大家猜猜,这卫灵的桌上能摆些个什么花样?
  
  @龙凤烛4086 7793楼 2013-12-29 21:02:00
  @祁连老鬼 2013-12-29 20:52:00
  @龙凤烛4086 7787楼 2013-12-29 20:46:00
  图片分享
  -------------------------
  吃的都挺不错的,有空来你那蹭饭。两杯二锅头,加上一斤熟肉,配点

  
  -----------------------------
  好啊先生!随时恭候大驾!我还以为你会说咸盐沫子蘸钉子你都能喝一顿呢!哇哈哈哈:)

  -------------------------
  你这是寒碜我啊,咸盐沫子蘸钉子,那是满口盐铁味,管咸不管饱。空饿肚子光喝水。钉子一进扎皮球。 只泄水,不泄气呀。
  
  这猜个什么猜呀,难不成他一乡下人没材没料还能做出个四冷四热八大盘吗?巧妇都还难为无米之炊呢。台子下的人扎堆起哄。
  你还是赶紧说吧。咱们都还等着听他那又能让哥嫂吃肉,又能让自个不费钱财的法子。众人连连催促。
  说书先生也不着急,提着醒木重重拍在案上,整个茶馆子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的人都静静的等着他的下文。
  众位可别小瞧了这乡下小子,这富人吃钱财,穷人吃功夫。只要有功夫,这便宜的未必就比那贵的难吃。 卫灵当晚在桌上摆的乃是标准的五菜一汤。 两荤四素。标准的六六大顺一绿搭五白。 咱们就从这一绿开始说,这绿的这道有个名堂,叫做翡翠玉丝,乃是北方秋季收在酸坛子里的黄瓜,到了冬天没菜吃的时候取出两根切片剁丝,往盘子一摆,又酸又脆,外皮形似翡翠,内里白如羊脂玉。所以得了个翡翠玉丝的雅称。至于剩余的五白中还有三素白,双荤白,这三素白乃是白玉葱段,雪里辣椒,翡白玉片。 双荤也有个说法,一荤是方方正正的豆腐丸子,二荤则是双彩玉汤,以上我说的这五白,不知道诸位在坐的尝过几样呀? 说书先生笑呵呵的问向众人,把个众人给说的一愣一愣,稀罕不已,坐在后头的田华听的口水直流,连眼前老板送来的包子都觉得食之无味。师傅,这五白到底是什么美味佳肴?你知道吗?听的我都想吃了。
  什么五白,不过是大葱,萝卜配白菜煮的肉汤。不过那什么豆腐丸子我却不得而知了,还是听着去吧,挺有意思的。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