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怪录——听子规讲古代志怪故事

  @慕容瑾萱 5201楼 2013-11-27 07:08:00
  @子规引月 428楼 2013-10-14 23:56:00
  快子时了。

  -------------------------
  楼主,纠正一下你的错误!按照天干地支对于十二时辰的划分,夜间23点到凌晨一点既为子时。所以你发此楼的时间已经是子时过了近半个时辰。而不是快子时哦。

  -------------------------
  谢谢指正,的确是我的错误。
  欢迎常来。
  
  看看这个故事。

  开元二十八年,武德县有一位妇人怀了孕,将要生一个男孩。她的婆母很担心,为她准备一些吃的东西。这一家很穷,有几升面有几斗米。临产那天晚上,她的丈夫不在家,她的婆母和邻居的老太太为她做饭。男孩生下来之后,婆母与邻居老太太给她端上吃的东西来。饭还没吃完,她就象很渴很饿似的,不住声地要吃的。婆母就赶紧给她拿来。她吃了几个人的饭,还说饿。婆母又用一升面做熟给她送来,她又吃了个一点没剩,还说不够。婆母生气了,又去给她准备。婆母出去后,房中装饼的器具还在。妇人走下床,亲自拿过来,打开取饼吃。饼又吃光了。婆婆回来见了,又生气又害怕,对邻居老太太说:“这媳妇是怎么了?”邻人老太太说:“我从小到大,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婆婆正生气地询问,妇人说:“婆母不要生气,我把孩子吃了就不饿了。”于是她提起孩子就吃。婆婆上去夺没夺下来,吓跑了。不一会儿返回来,妇人已把孩子吃光了,嘴上的血还通红的。妇人对婆母说:“我应该倒下去死了。也不拉屎了?如果拉屎,还可以收回去呢!”说完,仰倒而死。(出《纪闻》)
  
  秀州士大夫家一小儿,才五岁,因戏剧,以首入捣药铁臼中,不能出。举室无计。或教之使执儿两足,以新汲水急浇之。儿惊啼体缩 遂得出。
  又有一儿观打稻,取谷芒置口中,黏著喉舌间,不可脱。或令以鹅涎灌之即下,盖鹅涎能化谷也,二者皆一时甚急,非仓卒有智,未易脱也。闻人茂德说。
  --《夷坚志》

  找了个夷坚志,竟然标点不全……
  
  @狐狸十三段 5209楼 2013-11-27 09:49:00
  回复第5112楼(作者:@子规引月 于 2013-11-26 17:44)
  刚才在看历年天涯有名事件。
  [来自Android手机客户端]
  ==========
  依稀记得有个周公子的贵族九问来着

  -------------------------
  "明月门"
  
  @狐狸十三段 5211楼 2013-11-27 09:56:00
  回复第5181楼(作者:@陌倾颜 于 2013-11-27 00:02)
  已删除
  ==========
  怎么关键部分显示已删除。。。

  -------------------------
  有敏感字符或是……你懂的!
  
  104 地狱变
  关于地狱是否存在一说,许多人都相信有,有些人讲亲眼见过,在古代的典籍中,屡见不鲜。甚至有人讲白日见鬼或死而复苏。佛道的观念中,对恶人的定义几乎一致,死后要下地狱。也有很多鬼吏误抓的情况,在前面的故事中多有体现。
  野史记载:苏东坡被流放海南时,居于儋耳,当时有处女(此处指年轻秀丽的女子,在《吴越春秋》中的越处女,指西施,后金庸以此为原型写成《越女剑》)病死,不久后复苏,言道:“追至地狱,其系者率儋耳人也。”

  高俊,他是夔州城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戍兵,每日轮流与同伙值班,守卫州城。俊家本属睢阳,家中世代为卒,属于雄威军。因此他算是子承父业。

  绍兴二十二年正月辛亥。
  这日恰值轮班,俊便想登上夔州最高之山,轻心缓情,虽天气较冷,但高兴致不减。
  走至半路,遇见一人,此人生将什么模样,那是:细头如葫芦,两眼精光布,双手似食箸,身材似亵裤。
  只见此人右手缓缓伸入纸片似的身材内,手出一符,于俊面前晃,俊正疑惑间,此人出声,正是声如木匠锯木,刺耳异常“受命追汝。”
  俊闻得此言,又见此人生得怪异,顿时一股凉气自脚底往上升,转身狂奔。此人亦随之而往,如同一张纸符般在地上飘,俊大怖不已,加快速度,不料彼亦加速。
  一路狂奔之后,终至家,锁好大门,走入房间,那纸片样的人的恐怖脸出现在眼前,他眼前只有一食盘,于是掷向怪人,怪人身形晃动,食盘掷于墙,碎。
  俊全身颤抖,正欲逃,怪人伸出一只瘦骨崚峋的手,怒扼其喉,往上一提,俊觉此怪手似钳,喉间不能动,俊呼教不得,仆地。
  约莫盏茶功夫,俊觉自己飘然从怪人向西行,每行数步,怪人便出示先前之符,俊方记刚才乃是晨明,不料此时却是越走愈黑,怎见得:伸手难见五指,才行不识八方,若问身在何处,鬼城丰都正央。
  阵光攸闪,符上大字数行,除却末尾一"押"字无比清晰,余全不知,俊虽小卒,但自认识字不差秀才,今满符数十字,却只识一字,不免羞愧。
  一段艰森之路行后,眼前如同柳暗花明般豁然明朗。
  
  @陌倾颜 你敢说国家主席不是。。。。
  
  却见城廓高耸峻严,四面铁扉甚高,俊举目四顾,待进城后,只见此处如同一郡邑,两边酒肆林立。其中有一府第,甚阔,似是郡守邑地。府第两边牢室遍布,囚犯几满,四周充斥着"冤枉""饶命""等求饶之声。
  有一女子,被悬足倒立于一横架上,全身淋沥见俊及怪人来,口中喃喃,却不闻其声,吏见俊站立不动,便道“此女乃是前生妄费膏油,用以涂发,故悬于此,人膏沥尽,方止。”俊惊恐万分,又随怪人行。
  一女子被双手反剪缚于身后,旁有大钳,钳其舌,女子每呼一气,便血似雨洒,吏道:“生前好拨弄事非,好摇唇鼓舌,因而有此报。”

  后俊又在此地见旧相识宁江都将,手被铁铐铐住,脚铁镣,铐镣相连。旁有狱卒用小刀寸寸割其大腿之肉,都将形容枯槁不类人,哀嚎不止。
  旁边有被狱卒用铁篦凿脑者,脑浆飞散,有被抽筋折胫者,有被铁矛贯胸者。都将有一部将,旁边有卒用铁鞭抽打,体无完肤,森森见骨。吏道:“此皆生前贼杀无辜者也。”

  又往前走,囚乃是市之鬻面者,曰冉二,死已数年矣,前方一大瓮,瓮中有腐水败泔,此时只见他七窃俱空,吏道:"当年乃是其用败泔取浆混于面食,且面为弃面。因此将其毕生所积之泔水,令其每日尽三杯。"

  前方乃是卖饼黄小二,为阴间狱卒,见俊问曰:“汝何时来耶?”当是时,与俊同为小卒者达三百人。奉节令赵洪,比俊先一夕死,也彷徨于庭下 ,庭下喧嚣,庭上有人大叫"肃静"
  见堂上黄绶主者呼俊:“汝以何年月日时生乎?”

  俊回道:“俊今年方才二十五岁,乃是六月二十四日辰时生。”主者披籍自语:“吾所追之人,乃是生于己时者。”使俊呆在原地待命。

  其他人一一如前番所问,有被校者拖入东去,也有被牵入囚室的,一时之间,吵闹不休。
  此时庭中金甲壮士数十围于两侧,皆高大威猛之士,俊逡巡良久,方斗胆揖首问:“主者即而留俊,而又未有以命,奈何?”
  答道:“吾为汝入白。 ”此吏遂白于阴司主事

  不久之后,吏出将道:"汝可回去矣。"
  吏又对身边一小童道:“速带他回去,若尸首已埋,则无及矣。”
  童于是引导俊由始来之路,道路昏昏,黑暗无比,俊忽地不见此童,无奈之下只得凭知觉而行。行得数里见一山,费尽艰辛翻山后,山下见一河流,河水湍急,溺死者不计其数,却依然有人奋不顾身前行,原来旁有官曹坐岸上,指使卒徒推行人河。
  凡入河者,不溺则为为鱼龙所噉食,而能涉河登彼岸者,百只一二。
  俊大恐不已,返身重回山,再往东行。数里之后,达于一平川,平川上有左右两径,俊不知从何而入。况方才奔逃,体力几近耗尽,于是他坐于分叉口前,等待人来,方便问路。

  不一会,有一犬向他狂奔而来,他正想爬起,却力不从心,犬却并不咬他,只咬住衣服往左径示意,他只得立起随犬往凡七里许,复失犬。
  他只得一个人独行,此时过了方才那座山,又抵达那条河,刚过木桥,木桥随即奔散而毁。一人骑着一匹大马,大呼:"速度来修桥。"声音方落,则有四五人,负大木横其溪,骑者并未跟来,那四五人进度却飞快,俄尔桥已近好。俊咬牙狂奔数里,终于到达夔之东津。

  他长呼一口气,回家之后,见其身裸,家人正备葬,他上前诟骂,殴其背,于是他惊醒起身,全家先惧后喜,言已死二日矣。

  
  出《夷坚志》
  
  上来看看伙伴们。
  
  林间的古代故事选的不错。
  
  还好我没翻译,这个是白话文上的,翻译再加工的话,我一向重口,估计大家会吐。以后不敢吃东西。
  
  @性福时光2010 5243楼 2013-11-27 15:29:00
  引月小友。林间煮鹤是你的马甲对不对。
  -------------------------
  这个,不知道怎么回答,我正愁没人看帖,要不老友帮我打个假?我正愁点击量低无人看呢,虽然接受小新建议去申红脸,成功了,又被推荐,毕竟题材不够吸引人。哈哈,开个玩笑。

  
  林间哈什么。
  
  @默筱喵 5250楼 2013-11-27 17:15:00
  还没赶上大部队 边顶边看

  -------------------------
  好的。
  
  这个故事网上有很多版本,这个是我改写的。应某人要求,发上来娱乐。请各位指点。

  一男子深恋一女子,而女子所嫁之人却非他,他苦求,女子不为动言:可与汝心交,却万不能与君终老。
  他万念俱灰,爬上断崖,准备了此残生。
  崖上一寺,寺中长老,不记名。于跳崖之时,挽其臂,言:施主,稍安,贫僧为汝叙一故事,若听后你依然轻生,贫僧便不拦汝。
  他皱眉,然后不解,此时只听僧人口呼佛号后道:"一女子,赤裸僵卧路边,时天大寒。人来人往间,有匆忙而过者,有驻足叹息者,有指点者,亦有眼中邪光者。却无一人向前。一举子,入京赶考,恰经此地,见女身裸心生怜悯,脱身着棉祅敷于女子身上,因时日匆忙,举子转身离去。
  数日之后,一书生亦路过此处,见女子之尸,亦心生怜悯,募银置棺葬女子而去。
  僧人停顿,男子大惑不解:"之后若何?"
  "施主,此乃汝前世。"老僧道:"所谓前生今世,皆在于此,汝乃举子,路旁女子乃是今生你爱之人,而她所嫁之人,却是书生。为报一袄之恩,与你相识,今生虽可与你为知己,却不能共度,虽近于咫尺,却远隔数山。而她此世以身相许者,乃是埋她之书生,可与你以心相许,却只能与他蒂结连理。如此,你可了悟?"说罢口呼佛号,转身离去。
  男子面向僧人背影一跪:"谢大师点悟。"
  从此不再留恋彼女子。
  
  @陌倾颜 5256楼 2013-11-27 18:07:00
  呃呃呃好像我就只有一个天涯的号,



  -------------------------
  哎。我哪有那么多时间弄马甲…
  
  @髅伽摩 5259楼 2013-11-27 18:30:00
  出书的事谈的咋样了
  -------------------------
  正在谈,下个月可以确立下来,不过可能要砍去许多故事了,不是鬼怪精妖的可能都要去掉。
  
  @yifan2022 5265楼 2013-11-27 19:25:00
  好多故事都是 耳熟能详的呀
  -------------------------
  对的。所以修改时会去掉一些。
  
  @笑声绕梁三日 5268楼 2013-11-27 19:46:00
  今天目测子规可以过十万了。加油诸位。
  -------------------------
  借你吉言,。
  目测可能性不大。题材太狭窄又不新颖。
  
  @759312534 5272楼 2013-11-27 21:13:00
  不错

  -------------------------
  欢迎新朋友。
  
  @Vanness1994 5281楼 2013-11-27 22:34:00
  建议楼主每个故事之前或之后都附上原文 嘻嘻
  -------------------------
  好建议,
  附于原文后可能更好玩。
  欢迎常来。
  
  @独眼笼 5283楼 2013-11-27 22:45:00
  咬你爹老鸟!笑死人乎!

  -------------------------
  那个……原文就是如此,照搬。
  
  一个故事发两遍做什么。
  
  晚安晚安。
  都早点休息吧,天冷。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