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怪录——听子规讲古代志怪故事

  谢谢 @化成小六 推荐
  
  115 邂逅
  苏揆,濮州人。太宗年间进士。殿试时为太宗皇帝御试第二等及第,由廷尉平知吉州泰和县。当时,苏之父已殁十余年。
  有一吉州的衙将,押纲上京(押纲:由于宋代漕运大盛,物资往来,须要由一些人员负责将这些规模大,数量多而又价值高送至目的地,最初由民户抽调负责,但由于失窃事屡有发生,民户倾家荡产也无法补足差额,后朝廷改派低级武官担任)。由京师东京返回,途径黄梅县,马乏人困,天又近昏黑,于是宿于附近一旅舍之中。

  夜色逐渐笼罩下来,昏黑之下,有一老人,身穿皂衣,头裹短脚幞头,手牵一驴,身旁跟随一小僮,那小童年约十六七岁,一脸温顺。起初衙将并无注意这两个陌生人。
  那两人要了一间房,在房中拾掇了一阵,不久之后从房中出来,看到吉州衙将坐在食桌上,老人双手作揖,指着他问,问可不可以坐一起。衙将正愁一个人苦闷,见有人来,自然心生喜欢,便道:"可,敢不遵命。"
  老人露出一副慈祥的笑容,让衙将倍感亲切,于是便和老人攀谈起来。衙将问老人:"老伯此番将前往何处?若有用得了我的地方,尽管吩咐。"
  老人便道:"我这次是前往泰和去看望亲戚和旧识。"
  "泰和?"衙将接口道:"可巧,我乃吉州人,目前在州衙就职,刚刚从东京回来,现在即将回往本州,如若老伯不嫌弃,我可否与你作个伴?"
  老人颔首点头。
  衙将又问:"你方才说,在泰和有那些亲戚旧识,是谁呀,我在衙役当差,认识不少人。"
  老人说道:"我姓苏,有一儿子名叫苏揆,幸遇皇恩,进士登第,现于泰和做知县,我这次就是去看伊,除此之外,也没有其他什么亲识了。"
  州将又说:"泰和知县,与现今本州通判同年也,现在的通判,也就是向相敏中。我有幸在他手下做事,我想行个方便,送老伯去泰和,还得老伯在知县处略微提及一下在下,将来白相知晓,我也自有交差。"老人许诺。
  这天晚上,州将与老人把盏言欢,两人你推我往,每人同饮十数盏,老人喝得红光满面,衙将也有醉意。两人各自回房歇息。

  第二天,两人一起同行,沿路各州,都是衙将买来食物,两人一起共餐,老人亦不辞让。
  两人同过渡至江州,老人沽酒请州将同饮,两人又饮得大醉,不知不觉间,两人似乎都有一种忘年之交的感觉。

  两人至洪州同宿,因为第二日两人即将到达目的地。老人对老父谓州将说:"前两天我与你相约一同前往泰和,但是我昨晚想了一下,我儿即然已经是一方知县,我穿成这个样子前去,岂不是让人取笑我儿,还望你先到泰和去,与我儿子说一声,让他制好新衣,借来几个仆马,到路上来迎接我,你看若何?"


  吉之州将听后,欣然受其所托,说:"既然如此,容某告辞先行。"
  他到家以后,未敢到州回复公事。先行前往泰和报与知县。
  苏揆闻得有人求见,整理衣裳。见州将下拜极为恭谨,正疑惑间,州将说道:"我押纲回州,到达黄梅时,恰遇令尊,我见他年老多有不便,便约定陪他一起来泰和。后来夜宿洪州之后,天明他便与我说,想让我先来报与员外,
  请员外制新衣,制新衣,借仆马来,沿路等接。"
  苏听闻之后,并不相信,于是说道:"先父殁十余岁,莫不是兄台有所失误?"

  州将说道:"我自黄梅与令尊同途来,同饮食,备说员外任泰和,特来相看,又问得知县正乃苏揆,必然不虚。"
  苏于是又问老者年颜身形,衙将便一一道来,与苏之父亲无差异,又问系裹衫衣,也与苏之父亲不差。苏下阶,向自己家乡方向大哭不已。哭完以后,又缓缓对州将说道:"揆父殁时,年颜系裹衣衫无小异。"说罢又恸哭

  于是苏揆制新衣,画仆马,焚之。数年之后,揆亦殂。



  这个故事看似平淡,但是老人所乘驴与仆,又是什么东西呢?和吉州衙将对话的,是人吗,与他相饮食,也是人吗?或者是有鬼魁假装的?又或者乃是恶作剧?
  难道我们逝去的亲人,一直在我们身畔,未曾走远?
  又或者,我们工作公务繁忙,忘记祭奠,因而假托于人,是以让我们不要忘记他们罢。

  这是个宋初的故事,由当初的向敏中记下来,后被他手下转运使张贤亮写在他的志怪故事里。

  (出《洛阳缙绅旧闻》)


  
  倾颜颜。
  
  早上好。
  
  周末没人吗?
  
  116 命里无时
  苏州有一樵夫,我们暂称他为甲某吧。甲娶了一个妻子,妻子也是小户人家。
  两人如胶似漆,感情甚笃。所谓画眉,所谓举岸,虽然不曾发生于他们身上。但俩人相濡以沫,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唯有一点,家中实在贫穷,纵然妻是巧妇,但锅中无炊。甲也勤劳,但也是家徒四壁。

  日子总得过下去吧。
  甲心有不甘,每天天不及亮,便出门伐薪,但既使这样,还是不能糊口。

  甲爱惜妻子,宁愿自己不吃或少吃,也要让妻子吃饱,看着妻子大快朵颐的样子,他憨憨直笑,妻子也不敢吃完,总是要留下大部分。最后不免你一口我一口,食物虽少,但弥足珍贵。乡邻盛赞:贫贱夫妻百日哀,这才是真正的同苦甘,同艰辛。

  在这个饥荒年月,邻居们也是仅供温暖而已,也拿不出什么物资,来关照这小两口,只能言语相慰,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这天,甲卖完柴,肚中叽咕直响,他实在饿得慌,便咬咬牙,入市去买几个馒头,借以果腹。
  但甲吝惜身上为数不多的钱财,只食三颗小馒。旁边一大汉看不下去了,说你这一个壮男子,怎么才食这么点,太少太少,多吃几个,算小弟我帐上。

  甲思忖此人素未谋面,出门在外,小心为上,便断然拒绝好意。
  那人道:"这样三个小馒,稚齿小童塞牙缝犹少,你如此一个身强力壮的汉子,又怎么能饱腹,来来,不要推却。"甲又推辞不已。
  那人又道:"你这汉子,我好心相助你,不要你钱,请你食馒,有心与你结交,你如此拒我,却又是何道理,虽俗语有言'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莫非在下长得像绿林莽汉,你这般落魄,我害你作甚?"甲无言以对,只得坐下听任他言。

  两人又各食小馒头十余颗。吃完以后,那人拿出一些银钱结帐。又问甲从事何业。
  甲对道:"惟伐薪维持生活。"
  那人又道:"这种事极为辛苦,天尚昏黑便要起床,晴天倒也罢,若遇上阴雨天气,实在是让人着急。有时晴日里也难伐到佳木,即便有,若遇价钱跌落之时,也不是一件美事。这种事着实辛苦,你为什么不从事贸易行当呢?"
  甲苦笑:"那也得有足够资本才可。"
  "这有何困难。"那人笑道:"只要你跟我来,我愿意帮助你,你我萍水相逢,但我见你为人老实,情愿与你钱财为资。"

  甲不得已,随此人前行。
  一路上,此人问甲家中情况,甲说父母俱不存。惟有一糟糠妻。此人便道:"如此女子不弃不离,跟随于你,君乃好福分也。"甲道:"让她跟从我受苦,实在是委屈了。"
  "那得好生待她。"那人道。
  甲连声称是。

  两人行得四五里,出齐门之后,到了一处地方。
  此地甲感觉从未有来过。他正欲问,低头看见前方有三个大瓷坛,全部被封条封了口,那人走向坛边,指着坛子说:"这里面全部是金物,任你所取,想拿多少就拿多少,我不会介意的。"又命令甲去除坛上封条,甲一看,果然三大缸全是亮灿灿的黄金。

  那人催促甲速取。甲虽然书读得不多,但父母生前常有训诫:切勿贪婪,属你之物,必然为你用。至于他物,万万不能存有妄想。"便不敢拿,那人催促更紧,说道:"这些是你命里该有的,随便拿便是。"

  甲只得上前,拿了两铤,那人道:"怎么不多拿些?"甲思忖了下,便又拿两铤,那人开始着急了:"你吃得少是为了省下钱来,让妻子多吃点我理解,但是钱财现在在你手上。怎么不多拿,"说罢自取十余铤付与甲,让甲脱下外衣,盛金而归。约计不下千金,甲喜出望外,连身道谢,那人连连摆手,又送他回去。

  到了家以后,他把所有财物倾倒在床上。此时妻子正在灶下做晚炊,甲轻手轻脚,低头一步一步走到妻子后面,拍了妻子一下,妻子跳起,见是他,便大叫:"老不正经的,吓死我了,饭马上就好。"说罢拿起铁钳准备烧火,他上前夺去,丢掉,说道:"啧啧,老太太您还做这个干什么,马上就是富家媪了,享用不尽,这等小事只管让下人来做便可。"
  妻子听罢,又跃起在他头上狠狠一扣:"你今天是发颠还是未有睡醒,还是饿晕了,说这等胡话。"

  甲摸了摸头,憨憨笑道:“来来!”

  于是拉妻前往内室中一看,指着床上说:"你看满床金灿灿,难道不足以成为富家媪。"妻子看了一眼,又跳起欲扣他,他抓住她手,佯怒:"再打我就休了你,你就做不成富家媪了。"

  妻子笑道:"果真做不了了,呆蠢,看看床上是什么。"
  他抬头一看,床上纸灰一堆。妻子方未看明白,见得清楚以后,大吼一声扑入他怀里,两肩发抖,骇问:“这,这死人灰哪来的?”

  甲茫然,妻子用掌在他眼前晃,他把今天遇到的事情讲了一遍,知道被鬼捉弄了。便苦笑一声。妻子摸了摸他的头,问声疼吗。他搖头,妻子忽然大叫:"饭糊矣。"
  晚上两人吃了一锅糊饭。两人清理了床铺之后,他方躺下,妻子一脚把他踹下,他揉了揉腰,一脸不解。
  "你方才说要休了我……"
  "不……不,我,我和卿作戏耳。"
  "如此。"妻子正经道:"明日你去看,那三大缸在否?"
  他点头,爬上床,熄烛。

  翌日清早,他按照昨日路线,前往那地方一看,什么坛子也没有,从此两人安下心来,不再忧贫,慢慢地,终于自给自足。
  等到我写这个故事时,他们居然在当地达到了小康水平。



  出《里乘》
  
  瑾萱好。
  
  陆星槎先生在广东,一日赴院早参,日卓午,中丞甫出。
  同僚进见者五人,礼毕,中丞就炕箕坐。未及开言,一捐班乍到禀见者,突起问曰:“请问大人贵县?”
  中丞曰:“原籍大兴。”
  某官又问:“县系何府?”
  中丞曰:“顺天。”
  某官点首称是。
  少顷又问:“大人贵姓?”
  中丞曰:“满洲无姓也。”答毕干笑,因问:“贵乡风土何如?”
  某对曰:“敝县土产绝少,惟山中玃狲最多。”
  中丞曰:“玃狲大小几何?”
  对曰:“小者不过巴儿模样,大者却似大人—般。”
  此其所谓大人,盖指凡人之大者言也,然不知适已犯其所忌也。同列皆匿笑。
  中丞变色起曰:“此人亦思为民父母耶?”即日令其告病回籍。
  
  @十人木林森 6253楼 2013-12-07 13:43:00
  @子规引月 82楼
  十二年后的八月十五,骤雨初晴,皓月当空。
  金色的月光把杭州天竺寺照的恍如仙境。天空仿佛被水……
  ----------------------------人生得一 知
  己足矣


  —————————————————
  是呀,有知已如此,幸甚。
  
  @鸦葱 6255楼 2013-12-07 15:00:00
  @陌倾颜 6192楼 2013-12-06 17:05:00
  @子规引月 大家等着你的腹黑萝莉文滴
  -----------------------------
  小皮鞭挥起来~ 腹黑萝莉文!
  —————————————————
  这个不擅长呀…
  到时候在新帖试试
  
  @陌倾颜 6259楼 2013-12-07 15:13:00
  @子规引月 6238楼 2013-12-07 10:07:00
  周末没人吗?

  —————————————————
  呜呜呜呜呜~~~(>_<)~~~忙啊

  —————————————————
  忙着和男友逛街吧。。。
  
  @喝粥的树熊 6265楼 2013-12-07 16:38:00
  上次看了忘了马一记,这次必须留名,慢慢看~~楼主辛苦!

  —————————————————
  为人民服务。哈哈。
  
  @阳春白雪白 6278楼 2013-12-07 17:43:00
  @子规引月 2542楼 2013-11-05 10:03:00
  76 零陵太守女
  -------------------------
  这个的结尾让人眼前一亮耶

  —————————————————
  完美爱情。
  
  晚上会再更一个小故事,今天上午这个故事,讲的是命里有时终须有,但是勤劳本分,不贪不婪也是古代质朴百姓本色,
  见金而喜,也体现纯厚一面。这个是我的理解。
  
  林间发的《山海经》还算不错,有时间你另开一帖吧。
  话说最近这些故事大家评议的比较少,是我描绘得不好吗?
  
  倾颜小羽鸦葱林间及列位朋友周末玩得开心。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