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卢宋鹊:民国第一狗贩子的诡异经历

  “因为假死大多是在脑缺氧所导致的死亡时才会发生,而脑缺氧的情况并不多,自缢是最常见的一种,最关键的是我刚才看见马小姐的脖子上有一道淡淡的V形勒痕。所以我做了个大胆的推测,一个像马小姐这般年纪的女孩子,很有可能是因为某些事儿自缢的。”
  三香一听这话,立马抬头朝马若兰看去,果然在她毛衣鸡心领的上方,有一道极淡的V形勒痕,但如果不是有陈子阳这话提醒,一般人肯定瞧不出来,即使看到了也不会多想,因为印子非常浅,特别是V形两侧的痕迹已经几乎快要消失掉了,所以马小姐并没有围丝巾来遮饰。
  马天慈叹了口气,说到:“这孩子,倔啊。陈公子猜的没错,这事儿说来怪我。我是个生意人,济南自开埠以来我便在这里打拼,脑袋系在裤腰带上干,才挣到了如今这份产业。省会警察厅王厅长跟我是旧交好友,这些年在我的生意上没少出力帮忙,他的儿子跟若兰同岁,也是我看着长大的。去年王厅长跟我提亲,我一想这是好事儿啊,不但门当户对,而且大家知根知底,便应了下来。
  若兰这些年在学校接受的新思想比较多,崇尚婚姻自由恋爱自由,也怪我当时没把她这个倔脾气、倔思想当回事,因为我们以前不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约过来的嘛。
  后来若兰坚决不同意,磨了大半年,王厅长家催了几次,最后我大为光火,跟她说了几句狠话,并且做主跟王家订好了婚嫁的日子。
  哪知这孩子最后竟然……咳……”
  马天慈叹了口气,“不说这个啦,只是若兰是如何到的那个山洞呢?”
  陈子阳便将“地狼如何挖坟食尸时发现马小姐有气未死但仍昏迷,又如何将马小姐从通文山南侧山麓(即她的坟包所在处)的地洞捷径拖到山内的地下蝙蝠头(其实马小姐坟里的那个洞很有可能如三香所猜测的那样,是从南面地底直接连向通文山内部的,只是陈子阳大意了,后来他们是从北面进山的)”等他所推测的情况一一道来。
  站在一旁的那位中年人边听陈子阳讲,边捋着山羊胡子,眼睛从黑洞洞的镜片后面直盯着陈子阳的脸,看一会又抬抬头,似乎游离冥思。
  陈子阳感受到了那个中年人的目光,但并未太介意。其实他不知道,这个戴墨镜的中年男人,便是当时全国一等一的相士——赛金鳌。
  赛金鳌与其师兄钓金鳌,名震大江南北,是那会儿相术界的巨擘。而此时的命理界则由袁树珊、徐乐吾两人主宰,以后中国还会出现一个横跨命、相两界的顶级大师,叫做韦千里,不过这时候的韦千里还只是一个九岁的孩子。
  这赛金鳌乃湖北武昌人氏,此时刚好受了山东督军的相邀到济南来行一趟事业。马天慈听说后连忙派人重金去请,说是有要事相托。于是赛金鳌上午办完事,下午就跟着马天慈来医院了。
  由于陈子阳身体尚虚弱,当说完个中缘由经过之后,便有些不支,额上渗出颗颗汗豆。马天慈见状,也不便再聊问些其他家常话,只好再三谢过之后,便领着几人先走了。杨飞云其实挺舍不得走的,这么要好的哥们儿,这么多年没见,好多话要说呢,只不过见马若兰仍站在陈子阳的床边,便不好再留着,只是嘱咐陈子阳好生休养,抽空再来看他。
  马若兰站在床边,盯着陈子阳俊秀的脸庞,嘴唇动了两下,但似乎欲言又止,脸颊泛出一片红云。
  最后似乎鼓足勇气似地说:“陈公子,真的谢谢你,明天我再来看您。” 然后便娇羞无限地迅速扭身离去。
  陈子阳看着马若兰的背影,心里荡漾起一股巨大的暖流,在体内汹涌澎湃,久久才又重新躺下。
  马天慈一行四人出了医院大门,便上了一辆黑色小汽车离去。
  “大师,您看陈公子如何?”
  “陈公子本生的五星富贵、六曜清奇,当出自大富之家。文武双全,且学识、胆色皆为一流。但是我看他山根生断纹,龙宫紧挂锁,清中混浊。虽这些只是一时之相,但可见目前他所行事业非他所愿。大材小用,龙困于池。”
  “您是说他现在生意不顺,穷困潦倒吗?”
  “非也。陈公子鼻如悬胆、翼有马蹄,乃马奔财乡发如虎之相,一生不会愁钱。然大丈夫青云之志不可权之以钱,且君子之志各不同。我的意思是他现在不得志,至于他的志具体在哪方面,就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但可以肯定的是不在钱上。”
  “一生不愁钱,志又不在钱上,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命运呐?而且大师你说他现在不得志,那几时方可得志呢?”
  “山根之纹三年可消,龙宫挂锁五年可解。”
  “品行呢?”
  “眼有定海针,鱼尾跳龙门,罗计遥相望,自是痴情人。马老板你就放心吧!”(注:罗指“罗喉星”、计指“计都星”)。
  @MiauShianRuei 1223楼 2013-11-16 20:56:00
  从昨天看到这贴,蛮喜欢的,从第一页一口气追到最后一页,怎么没了,是不是还没更呢,特意注册天涯来催贴的,楼主快啊!
  -----------------------------
  回复:谢谢赶来支持!

  @偶吧MM 1224楼 2013-11-16 21:11:00
  今天更不,我等啊,会不会白等,大家说说
  -----------------------------
  回复:呵呵,没有白等。

  @葛徐 1221楼 2013-11-16 20:47:00
  等待中,很着急,
  -----------------------------
  回复:今天的更完了,在1227楼。

  @如来左勾拳 1234楼 2013-11-16 22:41:00
  回复第1227楼(作者: @二郎神犬马 于 2013-11-16 21:41)   “因为假死大多是在脑缺氧所导致的死亡时才会发生,而脑缺氧的情况并不多,自缢是最常见的一种,最关键…… ==========楼主如果全更完的话预计要多久?追太痛苦了,坐等实体书。
  -----------------------------
  回复:如果全书写完可能会很久吧。没敢想过专职写作的事儿呢,还是业余时间码字压力小点,否则全部生计都指望在文上,怕会很痛苦。

  @wxx727 1233楼 2013-11-16 22:40:00
  运气好再发一个
  -----------------------------
  回复:哈哈,明天去买彩票。
  @雷音居士 1237楼 2013-11-16 22:57:00
  没了?好慢啊,加油加油,要不我让小习给你批个假,三年受禄转职写书!嗯,就这么定了……
  “咚咚咚”“谁啊”“查水表”……
  -----------------------------
  哈哈,你是比较有才的,上次回复的那个“笃!阿弥陀佛,施主,老衲作为一个牧师表示喜欢你的帖子,加油啊!福生无量天尊!”把我笑惨了。

  走过路过的都帮在下顶顶啊,谢谢大家,我继续去写文了。
  @离荫营不远 1267楼 2013-11-17 17:35:00
  见帖子里说云顶山。前几天我正好去了发张照片大家看看
  
  -----------------------------
  回复:谢谢帮配图!

  @艾迷呦 1248楼 2013-11-17 00:20:00
  楼主,回复我,回复我,,我昨天才跟上,,写得,知识丰富,, 太丰富了,
  -----------------------------
  回复:今晚九点半更新,谢谢大家捧场。
  @如来左勾拳 1272楼 2013-11-17 20:01:00
  @二郎神犬马 :楼主高才,本土豪赏100金聊表敬意,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助楼主再造高楼神话。【 我也要打赏 】
  -----------------------------
  谢谢勾拳兄台捧场!
  原来马若兰被陈子阳救出之后,回到家中,与父母相拥而泣,尽诉这地狱之苦。但只是洗漱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便去了医院。整整四天里,除了每晚回家休息外,都是与三香一起悉心照料陈子阳。从三香以及杨飞云的口中得知了陈子阳的家世、为人等诸多事宜。而且她发现自己从看到陈子阳俊毅脸庞的第一刻起,便再也不舍离开。仿佛是陈子阳被关在洞中这许多日,而不是她自己一样。
  前天晚上在家里吃晚饭时,马若兰突然对父亲说自己要嫁给这个救他一命的陈子阳陈公子,令马天慈大吃一惊。
  按说陈子阳一表人才,当年在青岛时不知道多少大户人家想攀这门亲,但于马天慈而言,确实显得太过突然。
  但由于女儿刚刚失而复还,马天慈不想也不愿意再在婚姻上干涉女儿的选择,知道自己的女儿虽然表面看起来温婉可人,其实骨子里是敢爱敢恨、敢想敢做,所以考虑了一整夜之后便答应了下来。不过出于慎重,还是请了赛金鳌来帮助过过眼、把把关。
  马家一行四人走后,陈子阳躺在床上看着屋顶发呆,眼前总是不自禁地浮现马若兰穿着鹅黄鸡心领毛衣的倩影,和她临走时那娇羞的模样。陈子阳甚至总是在想,明天马若兰什么时候会来,自己该梳个什么发型,跟她说些什么话?而此时的马小姐其实也在车里想着同样的事情。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一见钟情大概便是如此吧!
  “少爷,嘿,少爷,想什么呢?”三香在一旁开玩笑地喊。
  陈子阳卡了卡嗓子,故作镇静。
  “我跟了您这么多年,可是从来没见过少爷您这样的啊!哈哈!我看马小姐对您有意思。”
  “少跟少爷我没大没小的啊!”
  “我可没瞎说,不但她对您有意思,我看您对马小姐也是那啥啊,哈哈。少爷您也是三十一岁的人了,是该找个女人成家过日子了,也好了了老太太的一桩心事。”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马若兰每天必定到医院来陪陈子阳,两人情投意合、天造地设,很快便如胶似漆。期间,马天慈也不时来间或看望。随着一天天的康复,陈子阳愈发精神、俊朗,其学识风度、见识谈吐,尤其是有一次马天慈无意中瞅见陈子阳在园中打了一路形意拳,更是令其大为惊讶,同时也不得不佩服自己女儿的眼光。
  然后顺其自然地,订媒约、下聘礼、择婚期,不在话下。
  从接触马若兰到最后在灵山卫大办婚礼,前后不到三个月时间。而此前陈子阳的人生三十年竟只爱玩狗而不曾对女人动过心,世上的事有时真是没法解释。
  此后几年,小两口便一直是通州、灵山卫两地奔波,虽说辛苦,但也其乐融融、钱财不愁。虽说有马天慈这个财神爷丈人,陈子阳本可就此告别掮客生涯,做做其他生意,但他执意要靠自己,而且他也确实离不开狗,马若兰便也不再说什么。
  1925年八月的一天,陈子阳正在犬场训练新近琢磨出的犬只服从科目,依此法练出的狗,可按主人事先定好的口令行事,几可如士兵服从军令一般,令行禁止、一步一动。
  三香跑进来递过一张名帖,说是有人来拜访。陈子阳打开一看,上面写着“内务部北京高等警官学校—董翰良”。
  这董翰良是浙江湖州长兴县人氏,自幼爱狗,驯犬功夫在全国犬界闻名。后来考上北京高等警官学校警犬科,毕业后即被派往日本与德国深造,此时是留学学成归国。回到北京后,听到我们以前提到过的那位内务部警犬研究所所长钱锡麟谈到陈子阳给溥仪买狗的事,颇觉佩服,便特来拜访犬友。
  此时的董翰良尚无一官半职在身,但陈子阳素闻其名,便赶紧更衣让三香把人请进来。
  “翰良兄,久仰大名,幸会幸会。”
  “哪里哪里,你才真的是大名如雷贯耳啊。钱所长说,子阳兄近年来引进了不少好犬到国内,连溥仪的佛格都是你负责购买运送回国的,真是实力超群啊!”
  “咳,不过是买卖几条名犬罢了,谈不上什么实力。”
  三香端上茶水,董翰良抿了一口茶道:“那子阳兄以为什么才是实力呢?”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