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究竟处在什么位置?【已出版】

  
  作者:南方以南ac 回复日期:2012-05-18 10:47:46  回复

  难道老夫又错了??怎么老夫的感觉目前处在6124右侧的5500位置!
  楼主所说的触底是指美国经济吧???
  ===========

  我的意思是也许还没触底
  作者:一路向北w 回复日期:2012-05-18 14:39:52  回复

  综合上述几个方面考虑,我认为近几年房价也许会涨,但绝不会暴涨。当然,确保起见,请继续密切观察政府的政策变化,特别是房地产金融政策。
  还会涨啊 ,就不能降一下吗 ?
  ===========

  写的时候有点疏忽,下面补充说明
  
  作者:闲在一隅 回复日期:2012-05-18 11:31:46  回复

  很多观点认同。

  虽然观察的出发点有所不同
  ==========

  欢迎说说你观察的出发点
  
  作者:北京中亿创联 回复日期:2012-05-18 09:42:47  回复

  虽说中国经济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发展,但是快速发展的背后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如果没能及时有效的解决,那么大好的经济结果必定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

  房地产是经济发展的绝对主力,房地产的问题就是中国经济的问题
  作者:漏网之鱼1969 发表日期:2012-5-18 回复

  综合上述几个方面考虑,我认为近几年房价也许会涨,但绝不会暴涨。当然,确保起见,请继续密切观察政府的政策变化,特别是房地产金融政策。
  ===================================================================
  LZ通篇都好,但不知为何得出房价也许会涨这个结论?制造业处于周期性低潮,

  而肉食者也不肯放下锦衣肉食,反而对其层层盘剥,在层层压力下,倒闭潮很快

  到来,建立在制造业上的服务业很快也会步其后尘,还谈什么房价会涨?到处都

  是失业的人,开饭养小孩都成问题,去那找钱还债给银行?
  =============

  匆忙写的,有点疏漏,下面补上房价的下降的情况。

  
  (四)房价房价,涨还是跌?买还是卖?

  补充说明上面的(三),也许有人要问,虽然房价不会暴涨,那么会不会暴跌呢?回答这个问题,逻辑是一样的。

  还是回到我们房地产市场的本质上来说,我们的房地产是政府高度控制的市场,也是政府可以很容易控制的市场。再回到我们前面的判断,房地产目前已经是中国经济的绝对核心,绝对龙头,假设房地产价格暴跌,那么意味着开发商的崩盘,大面积倒闭。一旦开发商大面积倒闭,就不仅仅是普通开发商倒闭的问题,而是很可能许多优秀的开发商也会倒闭,比如绿城一类的资产负债率较高的优秀开发商,甚至包括央企。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可以推算一下,假设房价下跌50%,那么类似保利地产这样的大公司,前面拿地的成本很多是地王,也就是说是按照当时房价溢价50%倒推土地价格的,现在房价降50%,意味着其成本已经高出100%,这样的成本企业能够活吗?就算银行或者信托公司能够扶持,就算公司内部有其他的项目可以分摊一些成本,恐怕也是无法支撑的。

  假如房地产大公司成批破产,首先受到冲击的是银行。我们知道银行在开发环节也有大量的金融贷款,房地产项目基本都是高度金融杠杆操作的,房地产企业倒闭,银行是最大的受害者。

  假如房地产大公司大批倒闭,政府的土地财政无法维持,势必导致大量的基础设施难以筹集资金,政府固定资产投资会大幅下滑。

  假如房地产大公司成批破产,大批建筑公司的生存可能也有问题,至少难以收回工程款。

  假如房地产大公司成批倒闭,水泥、建材、五金甚至钢铁、有色等行业都会受到巨大冲击。前几天有报道说钢贸已经有老板自杀了,说明对价格很敏感的钢材贸易已经非常困难了。

  简单地说,房地产大公司的成批破产,会导致不可收拾的连锁效应,到那时,恐怕政府也是无能为力,进而引发社会动荡甚至动乱。这巨大的政治风险谁能承担?

  因此,政府一定不会容忍房价的暴跌,这是眼前的危机,没有一个政治家会冒险干这种事情。

  政府一定会在房价暴跌前预先刺激楼市,或者说不会加强对楼市的调控力度。

  最近的消息是,各地已经有一些刺激楼市的政策,但只要不触及房地产金融,不涉及鼓励房地产投资或投机,中央政府已经可以容忍了。

  因此,房价的暴跌可能是比暴涨更不靠谱的事情。

  因此对于房价来说,目前的趋势是,不同的地段、不同的城市,可能还会有不同程度的下跌,但在明后年,可能会有上涨,但未来暴涨暴跌的概率很低。所以说,的确自住的,可以在打折的基础上考虑买房,投资就算了,投机就更没必要。

  至于卖不卖,如果成本低,则可持有;如果房子多,可以适当减少。看清了房地产市场的本质,策略就是根据每个人自己独特的情况所做的选择。


  
  作者:南方以南ac 回复日期:2012-05-18 15:51:07  回复



  作者:走近一点点 回复日期:2012-05-18 15:19:44 

  回复

  ===========

  我的意思是也许还没触底
  =====================
  降都没降,何谈触底啊??
  ==========

  GDP增长率已下降。如果你指的是0以下,那是不可能的。


  
  作者:我是沂州人 回复日期:2012-05-18 22:29:45  回复

  通篇看完楼主的文章,受益了!
  楼主能联系到现实中的国家政策、经济现象来分析当前的经济及行业发展,比较形象,读完受益匪浅!

  收藏了,望楼主再接再厉,我将继续关注!
  =======

  谢谢,写东西真是很辛苦的事情。

  希望看的人都回点意见,呵呵

  周末,本来想写点,来不及了。如果需要我写什么,各位可以提出来
  作者:mg2228 回复日期:2012-05-19 10:14:31  回复

  楼主有一点可能忘了。从去年开始领导层已经下令央企全面退出房地产业务。为啥要退出。就是怕房价下降都套到里头。最近南京好像也下文要求7.1日前全面退出房地产业务。为啥。大家自己体会吧
  ===========

  不会忘。意思说明政府对房地产行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如何非常清楚,以前为了发展经济,最大限度利用了房地产行业,现在不需要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开发商代表感叹政府想用的时候就鼓励,不用就打压,很委屈的原因。

  但事实是,房地产可能不再是政府的主要依仗了,所以劝央企什么的撤出。

  当然很多企业是不懂这种暗语的,呵呵

  作者:wgnngw 回复日期:2012-05-19 11:46:36  回复

  这个位置
  雷火丰
  动变
  震卦

  懂吗。不懂我也没办法

  ===========

  八卦,也要用新语言才行

  作者:jmd2012 回复日期:2012-05-19 11:29:10 
  ============

  好图片,有意思
  作者:lyf868 回复日期:2012-05-19 15:39:02  回复

  先顶再看
  楼主这么用心,不顶今天不行呀
  =======

  谢谢。请保持关注,并提意见。
  作者:南方以南ac 回复日期:2012-05-19 15:26:55  回复


  作者:走近一点点 回复日期:2012-05-18 19:06:09 

  回复



  GDP增长率已下降。如果你指的是0以下,那是不可能的。
  ==================
  GDP和房价表面上看是降了,但不够~这都不重要~
  触底要有个下跌和反复的过程!
  这个过程目前看真正意义上还没开始!

  =============
  认可。
  (五)灰色的房地产,究竟惹了什么祸?

  今年的富豪板出来了,首富是万达集团的王健林先生,看来商业地产的价值凸显了。房地产老板还是占据一半左右的席位,虽然较往年有所下降,但仍是相当惊人。

  被称为最贵的离婚案最近连续成为各大媒体的焦点,主人是三一重工的高管,离婚者获得约22亿价值的股份的补偿,很惊人。三一是做混凝土搅拌机出名的,这个行业其实和房地产行业关系非常密切。
  也就是说,房地产行业其实不仅包括房地产行业本身,也包括建筑、水泥、工程机械、建材等等。

  对于这个轰轰烈烈的行业,现在的宏观调控政策下,许多人还没有回过神来,当然不会接受房价下跌的趋势。

  为了进一步阐述前面几节的问题,我们有必要进一步看看过去这些年,城市化和房地产给国家成就膨胀的GDP、给某些企业、个人带来巨额财富的同时,究竟给我们国家带来什么,给历史带来什么,给普通百姓带来什么,这样才能够更清晰地看清房地产市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1. 野蛮的城市化
  过去的这些年,在利益驱动下,政府和市场资本几乎以最大的潜力推动着中国的城市化,中国的通货膨胀,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这种粗放式经济潜力的消耗到了极限。这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建设速度的极限。

  普通劳动力的价格和大学毕业生的价格发生倒挂。资金成本在过去的2011年达到惊人的年息20%以上,万科这样的公司,一度也达到15%以上年息的融资成本。我们的拆迁成本其实不低,但仍然惹出许多祸,曾长期占据新闻的焦点。这些,都是经济中各种资源被城市化和房地产发挥到极限的信号。

  一种不顾一切的发展速度,一种涸泽而渔的发展模式,必然有很多不良后果。

  很多时候我感叹。每当我到各地城市旅游、出差,我总是为各地城市的相似性而困惑,你走到成都的街头、深圳的街头、杭州、昆明、青岛的街头,城市的模式基本类似,甚至跑到遥远的新疆、拉萨,建筑、街区这些,也还是似曾相识,没有独到的美感和特点。

  在急速的城市化速度下,单纯的时间效率可能是高,但从长远来看,使用性能来看,综合效用并不高,效用不仅仅是效率,也包括使用性能。经济学上,效用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和服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城市建筑作为政府和开发商提供的公共产品(或类公共产品),也应该强调效用性。成功的政府投资和政府政策,成功的城市化和房地产行业发展,效用是评价的唯一依据。一定的总投入,只有达到一定的总效用,才是成功的,否则就是失败的或者需要改正提高的。

  过去这些年,我们强调城市的外表、单纯的建设速度比较多,而对其内在的质量、监管、美学、历史传统文化的遗迹和元素的保留、协调都不够重视,导致各地的城市千篇一律,工程质量大多难以确保,把内在的隐患留给了后代,美学简单化,传统和现代割裂等等。这些都导致我们的城市化总效用不够,从经济学观点来看,投入产出的比例很可能是不协调的,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这样的评价体系。一个房地产公司的老板写了一本书,叫野蛮生长,意思说房地产企业和民企只要一点阳光,就很灿烂。从赞美民企创业的角度,一点没错,我赞同。但从房地产行业发展的角度,这个行业的野蛮生长就很危险,如果城市野蛮生长,那就很可怕。不幸的是,我们现在的城市化有点野蛮生长的意思。

  据我了解,政府的拆迁是一项很难的工作,我理解,因为这是利益的冲突,而且是巨大利益的冲突,涉及普通百姓的生计和命运,没小事。但政府要加快建设速度,也是头等大事,否则政府的考核体系也是很严厉的,政府工作人员压力很大。有时我想,为什么一些房子一定要拆掉?为什么道路一定要按照理想的设想拉出纵横分布均匀的方块?我看香港的街道,都是百年以来逐步形成的,没听说一定要搬掉一座山、一座房、填平一池水,不是也很有特点?交通也很好呀。规划的人也说,不能什么事情都归罪规划,一座城市,3分规划,7分管理。所以我说,城市的规划也要尊重现实的条件,不能理想化到拔掉现实中的一切,城市不仅是规划而成的城市,城市是规划引导、现实建设、良好管理而形成的。如果一座房子真的一时无法拆迁,而正好挡住了规划的道路什么的,那就修改道路吧,暂时修改也行,笔直的道路变成了弯曲的道路,也许更美,这是体现城市特点的东西,反应了城市建设中的人们利益的平衡,是公共权力尊重私人权利而相互妥协的事件。

  很多事情,因为我们往往强行做某事,违背了规律,哪怕是经济规律,违背效用原则,所以我们的工作才那样难做,聚集的矛盾才那样多!!

  我有些担心我们的未来。20年后,这些迅速生长起来的现代建筑,她的玻璃突然掉下来怎么办?她的墙体突然坍塌了怎么办?她大批开裂漏水了我们怎么办?这些在装修过程中遭到二次破坏的居民楼,什么时候发生危险,谁可以担保没事?我们谁能预先判定这些危险因素展开定期保养?没有。因为我们很少有人考虑将来的事情。设计师考虑了安全系数,但很多停留在图纸上,建筑商、监管人都层层突破技术参数的限制,实际上到后来谁也难以担保质量。就拿我居住的小区来说,地下室漏水,开发商从没有认真地给一个说法,能拖就拖,我想这是很小的事情。

  吃下毒奶粉,危害可以很快表现出来,建筑有问题,是个很长期的事情。按照经济学的说法,时间越长风险越大,我们的城市建设项目、工程项目相反,因为时间长暂时难以发现危害,对开发商、政府、承包商而言,因为短期难以发现问题而风险更小,这不符合经济学原理。而眼前的法规采取的年限保修的后期约束办法,实际上是没用的。不能说所有的开发商、承包商、政府人员都是无良的,甚至也不能说大部分是无良的。但是对于这些关乎民生的头等大事,来不得一点马虎,假如有一些无良开发商、承包商赚快钱,捞一把就走(这其实是当前中国的写照),人家已经到了国外,移民了,怎么追究?而我们现在城市化的野蛮生长,正好给了这些无良的开发商和承包商以及其他的相关人员以绝好的机会,没有相应有效的同步制约措施,问题就大了。

  再次我要大声呼吁:留下一些城市的空间给我们的后人吧,我们没有权利越厨代庖,为后人提供一些效用不合格的城市公共产品,不仅不了解后人的喜好,反而留一些祸害给后人。

  我们把我们这一代需要的城市做好,做精细,就可以了。

  上海世博会的宣传口号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想改一下这个标语,生活,让城市更美好!突出的是对人的尊重,包括对当今的人、过去的人、未来的人的尊重,涵盖对人的安全、美学、舒适、自由、存在等人性要求表达充分合理尊重的空间等。

  
  作者:狐哥e 回复日期:2012-05-19 16:36:39  回复

  这个分析是比较靠谱的分析文章之一,比那写盲目看好或者盲目看崩的强。
  =======

  谢谢关注
  回帖不多呀,有没有写下去的必要?犹豫中。。。
  初夏,细雨中,早春的花已凋零,荷花还在孕育,栀子花快开了吧?

  楼前,是小河湾,水波粼粼,有人在撒网捕鱼,有人在钓鱼,生活之安逸的,农村和城市,交织爱一起。

  远处是一个老工厂,不管生产如何,这样的黄金地段,土地市价不菲,听说将来会造别墅。

  许多城市,就是这样,一边是城市,一边是村庄和工厂,甚至广州这样的城市,据说有些地方也一样。

  这大概就是急速的城市化的缩影。

  尽管房地产行业引发了无数的争议,也留下了后患,然而,过去这些年,房地产行业和城市化进程,已经对中国大多数人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就像我可以坐在高楼上写点文字。也可以看着远处的人民在小河边悠闲地钓鱼。

  事物总是两面的,我在本章写的文字,试图从多个角度审视中国城市化和房地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我想,春天过了,秋天总会来的。。。





  
  作者:狐哥e 回复日期:2012-05-20 10:57:08  回复

  如果楼主能写下去,就算是为天涯为来这里玩的人尽义务了,也只能这么想才不会犹豫。
  ====================

  谢谢支持。我就当时兴趣爱好,自由地写点吧。呵呵
  3. 特权的温床

  本章的题目,之所以采用了灰色的修饰,并用了“惹祸”的字眼,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本节要写的一个小题目:房地产业是特权滋生的温床。

  虽然有点敏感,但为了全面描述房地产业对我国的影响,也必须说说。

  同其他的行业有所不同,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政府是决定项目成败的核心因素。

  从土地招拍挂开始,到规划审批、项目方案评估、设计方案通过、建设、验收、消防、环保、卫生,几乎所有的政府部门都对项目有重要的决定权。房地产项目虽然也展开营销,但前些年基本上是多赚少赚、快赚慢赚的事情。但是如果项目在哪个政府部门卡住,就有可能决定项目的成败。正是这种行业特性,使得政府权力通过房地产行业展开权力寻租获得了最好的渠道。

  另外,正如我上面提到的那样,由于房地产行业的高度金融属性、杠杆属性,导致房地产行业成为前些年我国为对冲外汇储备等原因而超发货币的蓄水池。这意味着房地产行业获得了货币超发的额外红利,这是这个行业被人们称为暴利的原因。

  正是因为房地产行业的暴利,为公共权力寻租提供了经济基础。开发商利润好,自然不在乎和相关政府部门及人员分一点利益。

  不仅如此,房地产行业的这些做法,其实已经扩散到其他行业,从而加大了其他行业的成本;对政府来说造成的结果危害更大,因为危及的是一个政府的公正执法行为,危及的是公权力的公信力,危及的是整个社会的风气。

  当今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特权已经渗透到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并正在侵蚀政府和公共社会的机体、损害维系整个社会凝聚力的共同纽带。医患危机,不是简单的医患矛盾,而是利益冲突下极度缺乏社会互信在医患这个社会关系上的爆发。正是这种日益增长的冲突和缺乏互信,导致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本大大增加,增加了内耗,降低了经济效率。极端情况下,市场经济将崩塌。

  正是这种原因,房地产行业被贴上了灰色的标签,惹出的祸,可能影响是长远的。就像被污染的河水,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和几十年的全力治理才行。
  
  作者:tmliliang 回复日期:2012-05-20 14:47:40  回复

  回复第149楼,@走近一点点

  ================

  多谢楼上支持
  
  作者:狐哥e 回复日期:2012-05-20 16:33:56  回复

  说实话,能够独立思考并且客观、理性看待当下社会的人还是很稀缺的,希望楼主坚持。
  每个人看问题都有自己的角度,每个人对事物的认识能力也不尽相同,你的观点别人未必认同,别人的观点你也未必认同。
  特别是在社会政治经济领域,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利益角度,找到共识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所以能够以超越的眼光客观理性的看待社会就显得尤为难得。
  =========

  说的很对。你的方法相当客观。
  我只是从自己的角度,结合自己的学识分析点意见,希望对大家有启发。
  注:发的时候竟然把次序搞错了,呵呵
  补上:

  2. 土地财政的辉煌和诘难

  在前段时间的房地产负面报道中,焦点之一是土地财政。在中国,土地原来是没有价格的,后来实行了土地有偿使用以后, 我们从土地拿了13万亿,差不多每年增长1万亿的收入。所谓土地财政,就是认为地方政府财政严重依赖土地拍卖收入,如果没有土地拍卖的收入这一块,一些较贫困的地方政府,可能连公务员及参照公务员的政府工作人员的工资都发不出,这对一些西方人士来说,可能是闻所未闻的事情,但对于中国来说,就像其他的一系列被冠以中国特色的现象一样,都是非常真实而难以改变的事实。

  所有对房地产行业不满的指责,几乎都把地方政府对土地拍卖的热情归结为上一届政府制定的分税制政策,他们认为正是因为当年的分税制改革,造成了地方政府税收来源的匮乏,迫使地方政府设法从划归地方支配的土地拍卖收入想办法,以及想方设法发展房地产行业,因为房地产行业的税收大多归入地税,这对于地方政府来收,既可以发展GDP,又可以最大限度上增加税收收入。从而使得地方政府对发展工业有点失去动力,因为工业的增值税等大税种基本上是中央拿大头,地方拿小头。

  客观地说,问题不能总是归结于10多年前的上届政府的举措,这不公平。换句话说,即使这项政策存在瑕疵,本届政策难道不可以修改?毋庸置疑,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对于税收收归中央,毛时代和现在的态度完全不一样。计划经济时代,中央享有所有的税收,地方政府没有支配权,但地方政府不敢有丝毫怨言;80年代初,中央放权幅度很大,结果造成中央政府财力不足,经过80年代的几次变化,最终上届政策在90年代的时候确立了分税制,但地方政府意见很大。其中的差异很令人玩味。分税制的核心是正式立法划分中央和地方的税收权,不论合理与否,我认为非常值得肯定。毛时代的全部收权和改革开放初期的大部放权都不合理,这里始终有一个地方和中央税收分权的问题,问题的合理是划分的程度和方法不同而已。当然,我也赞成对分税制要定期按照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并且多听取各地地方政府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地方政府的自治权,这是激励地方政府积极性的主要举措之一。我国是一个地域广大、差别也很大的国家,地方政府的自主权和发展动力,是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打个比方,把国家发展的原动力放在全国众多的地方政府,而不是把全部希望放在中央政府,就像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经济学上来说可以减少风险。尤其对国家发展这样的大事,可能更加需要真正意义上的分权。

  言归正传,分税制虽然对土地市场的一度疯狂有一定的推动力,但本质上,土地市场的失控,还是房地产市场的本质决定的。

  上一节我论证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特质,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归根结底是一个政府高度控制的市场,而且是政府主动控制、有能力操控的市场,其主要的方法无非是房地产金融政策的出台,适度发展这个市场的泡沫,这是过去这些年政府主动的经济政策之一。这些政策,主要是中央政府的权限,而不是地方政府可以做的。看看最近地方政府的若干刺激房地产的政策,只要涉及鼓励投资和投机,都会被中央政府轻松叫停,更不用说房地产相关的金融政策也只有中央政府及相关部门才可以制定或修改。因此,说是地方政府主动推高土地市场,我不太赞同,最多也就是其中的一种原因,而且也不是核心原因。地方政府可以在土地拍卖的实际操作层面推高地价,如通过控制土地的供应量即影响供求因素来推高土地价格,但事实上,地方政府为了引进好的项目,特别是商业地产和服务业项目,往往采取各种方法主动压低土地成交价,而不是相反。因此,土地价格的飙涨和地方土地财政并没有密切的关系。核心的政策还是中央政府定的。

  不管土地价格飙升的根源是什么,有一点是肯定的,我国的税收和财政对房地产市场的依赖程度很高。数据表明,2012一季度中央和地方的税收都出现大幅下降,无疑,房地产市场的疲软是最主要的原因。

  如果我国政府的(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政和税收对土地和房地产过于依赖,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土地财政长期不改变,那么我国的经济结构就存在很大的风险。毕竟,土地是有限的资源,钢铁、煤炭、金属等都是有限的资源,一个经济体的发展不能总是依赖资源的利用。

  从历史上来看,土地资源等是人类战争的永恒的主题之一,因为其有限和稀缺性。而正是人类无限的技术开发和发明创造,推动人类一次次渡过生存危机。因此,我国的发展最终还是要依赖国民的智力开发,实现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创造最多的经济产出。关于技术和发明的重要性,下面的章节我会重点论述。
  
  作者:huangboly 回复日期:2012-05-21 06:46:36  回复

  谢谢楼主给了我这么好的东西,加油。

  =========

  铁道这么说我很高兴,没有白辛苦
  
  作者:天牙舍取 回复日期:2012-05-21 12:23:53  回复

  LZ还是写股市分析这些魔棱两可的话题比较适合。。经济分析是要讲原理的========

  我已经列举了几个原理。其实经济学并不深奥,
  
  作者:lyx6521051 回复日期:2012-05-21 12:24:47  回复

  LZ确是高人,对中国的经济现状及其本质有着深刻的认识。借用温总的话,以前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必须要进行结构调整,而这种调整会受到社会体制的严重制约,我们需要一次彻底的社会变革。因此许多人并不看好所谓的结构调整,更不相信变革能够成功。那么,中国今后的发展路径会是怎样?我们还要经历多长的阵痛?中国的希望何在?期待LZ下面的精彩论述
  ==========

  高人谈不上,不过有点自己观察的视角和经验

  
  作者:我是lishao 回复日期:2012-05-21 09:48:42  回复

  持续的中国经济的高热使大家看到了共产主义仿佛就在眼前。使大家蠢蠢欲动、持续的经济增长使很多人产生了发财当老板的梦想。能当老板能当企业家的人其实是少数人。人人都当老板的话,这个世界就乱了套。中国当前的老板实在是太多了。
  其实中国经济仅仅是沿海少数地方比较发达。而大多数地方是靠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造就了一大批“老板”。造就了一大批房地产老板而已。这就是大家都想做“老板”的现象。
  中国经济的效率是因开放后跨国公司带来科技和先进的管理而造成的。
  中国现在再想提高企业的效率是相当困难了。从开放中已找不到效率。
  ==========

  不错,正是这种直观导致我们更加深入地观察中国经济。

  (六)房企的未来和使命

  公平地说,房地产企业和其他企业一样,只是一个经济组织,在提供了增加了价值的商品房后,获得了相应的回报。只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的政治和经济赋予其特殊的价值。过去这些年,有人预先意识到其价值并采取行动,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有人没有认可其价值,没有抓住千载难逢的机会,有人根本没有意识到其价值,只能沦为付出代价的一方。从这个角度说,赢家和输家都是公平的游戏,谁让你们看法不同、认识不同、观察不同呢?

  市场经济的失灵,一直以来都存在,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发展中国家。

  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责任之一是克服市场经济的失灵,从而用政府的另一只手来克服市场经济的失灵带来的低效率或不公平。显然,政府的手,是公平的手,是克服社会不公的手,肯定不会是黑手。

  经过十多年的超常规发展,利益分配已成事实,政府在反思自己的手究竟是什么手,而且信息表明,政府已明白过去的错误和不当;而房企,既得利益者,赢家,是否已做好准备,做好回馈社会的准备?当微软的盖茨、巴菲特、索罗斯这些大额和巨富在他们公平竞争中获得巨大成功后,选择的是完全的回报社会,我们房企的老板们,准备好了吗?

  我听说王健林等房企老板一直以来都在捐赠学校建设等,我也知道一些知名的房企和其掌门人在做公益的事情,这是不错的兆头。而我希望看到更多这样的事情,力度更大。因为这正是观察房企和其掌门人境界的最佳视角。不要担心人们嫉妒你们的财富,一个有境界的人,并不在乎一时的误解,历史,中国的历史,中华民族,一个最懂得写历史的民族,总会记住那些真正做公益的人和事。

  这正是本节我要写的主题,房企的未来和使命。

  历史会记住,在共和国第一波城市化浪潮中,风起云涌中,涌现了众多的英雄好汉,他们曾经意气奋发,大放光彩,然而被社会上其他人所憎恨。他们沉浸在数人民币的喜悦中的时候,多少人为将来的还贷压力而发愁。

  房企,你的未来怎么样?你的使命应当是什么?

  无疑,中国的城市化,现在有些人为了避嫌,改口叫新型城市化,而政府则改口叫城镇化,实际上还没有完成,特别是众多的三线以下的城市、中西部等内地不怎么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城市化更是任重道远,房企仍然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将来的城市建设和经营,无论是融资模式、建设材料、建筑质量、社区分布、销售时间,都可能会很大的变化。

  说白了,这个行业不是有点钱就可以进了,不是有点钱就想进了。现在这样的神州企业皆做房产,国企民企皆做房产,国民资产皆做房产的现象不应该有,也不允许有。无论是专业的角度,还是行业的发展规律而言,都不应该是这样。

  未来的房企,应该是高度专业化、高效率的企业才可以生存,这意味着未来房企的兼并整合是必然的。淘劣汰差是经济竞争的普遍规律,房地产行业应该也是这样。

  据此,我预测,无论是市场经济本身的内在要求,还是政府监管行业的原则要求,推进房地产行业的整合是必然的。宏观调控将促进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清醒的企业早已着手这方面的战略准备。

  行业整合的结果是形成若干真正有竞争力和核心价值的企业。核心价值是最重要的,这之前,房企通常是一部赚钱机器,很少有长远的核心价值的东西,即使有,也没有在实际的企业运营中真正体现出来。更多的房企的口号仅局限于产品本身,如提供生活的空间等,体现了浓厚的商业意图。但从企业价值的角度,更多考虑的是社会责任,是作为一个社会公民为整个社会所创造的价值。考虑到房地产产品的公用属性非常典型,具有鲜明的公共属性,这就更加要求房企有更大的社会责任的、更高的立意和更具人文关怀内容的价值观。

  我预测,具有鲜明的公共责任和人文关怀的企业价值观的房企,将是未来的行业整合者。

  社会并不是不需要房企,而是需要一些完全不同的房企,他们承担的不仅是提供人们生活的空间,更是社会和谐、突出公共生活价值的缔造者和传播者。

  万科是卓越的房企,具有一般房企不一样的行业领袖气质,但这面大旗理应有更加鲜明的公共责任和社会和谐的属性。

  我看好具有上述特质的房企的未来。他们的未来决定于他们自身的使命感,这是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他们只有义无反顾地挑起这幅担子,才会赢得光明的未来。

  作为一个乐观者,我看好勤奋努力的中国人,看好越是危机越是有发展动力的华夏文明基因,从而看好中国的经济和企业。只要给一点阳光,他们就会灿烂。无数的历史磨难,早已锻炼了他们适应变化的卓越能力。只要执政者给予一定的空间,不折腾,不做极端选项,坚持自我约束和变革,不压制民间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中国经济发展就会出乎许多看空者的意料。

  房企也一样,我相信,在未来强劲的差别化需求的基础上,一定会诞生卓越的企业。

  从整个行业来说,小的房企应当立足特定功能性的项目,否则无法在未来严格的成本要求下生存。大的房企,必须学会为社会提供真正高质量的产品的基础上,高水平地控制成本,最关键的是,这些行为应当出自企业战略的需要和内在的自我要求,而不是政府和外部的监控导致。也就是说,房企和其他行业一样,既然已经进入行业的成熟期,兼并整合和激烈竞争导致的行业利润趋于正常就是必然的,更不用说房企提供的产品是具有典型公共属性的产品。

  房企不仅仅是一部赚钱机器,而是正常的企业!

  至于更多的专业领域的细节,这里不再叙述。过多的数字也无助于理解问题的本质,所以本文也没有引用更多的数字,就权当是行业思考的一个方向吧。
  
  作者:南方以南ac 回复日期:2012-05-21 14:15:32  回复

  楼主房企的吧??!
  ========

  不是,但有关联
  
  作者:229104417 回复日期:2012-05-21 16:04:57  回复

  楼主我见意你先去搞懂了C国官场潜规则再回来分析经济,那样会更加理性一点…

  ========

  会的,后面陆续会论述,请关注。

  
  作者:275756055 回复日期:2012-05-21 18:36:25  回复

  不会破,中国的房价没有泡末,它是一种垄断的税收和费用!
  =======

  从结果来看,房价的暴涨的确起到了一定历史时期变相税收的作用。




  
  作者:xoney1117a 回复日期:2012-05-21 20:25:06  回复

  兄弟,谈一下股市吧,现在是什么位置,未来的走势如何?
  ===========

  按照我的写作速度,应该在一周后会写到金融市场的内容。

  而且,金融市场的内容会是本帖的重点。

  实际上,在写作上述内容的时候,已经融入证券分析中的基本面分析。

  请届时关注。
  
  作者:哮看人生 回复日期:2012-05-21 15:14:47  回复

  楼主分析的很到位,收益了,期待继续
  ==========

  常来看看,呵呵
  
  作者:yicong2442 回复日期:2012-05-21 22:06:23  回复

  好帖,先收藏,期待快速更新,当然希望楼主确保质量优先。

  =========

  尽力吧,呵呵。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