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雅蜜雅蜜嘿 回复日期:2010-12-1 12:19:00
怎么又看不见我说的话了呢4397#作者:雅蜜雅蜜
有时候要等一会儿才能显示呢,呵呵,别着急啊!
作者:白马光法 回复日期:2010-12-1 15:40:00
骂太守那番话貌似是楼主自己说的啊 哈哈
嘘!
我可不承认!
作者:雅蜜雅蜜嘿 回复日期:2010-12-1 10:19:00
我很喜欢看武林外传
楼主在网上应该嬉笑怒骂
疯疯癫癫的
应该吸引不少眼球
不都说网上的性格和现实中正好相反么?
不知道楼主现实中是什么样子呢?
这个嘛,你猜
383、水中鬼物
东汉灵帝中平年间(公元184年十二月-189年三月),有种鬼物出现在长江水面之上,当地人称它为“蜮”,又名“短狐”。它来去如闪电,看不清庐山真面目,能含沙射人,被击中者全身抽搐、头痛发热,进而活活疼死。要是遇上名医抢救及时,还能活命,但必须忍痛,把钻进皮肉下的沙石剜出来才行,否则必死无疑。
《诗经》上说:“为鬼为蜮,则不可测”,古圣先贤已经明确了蜮的危害了。
蜮被认为是“溪毒”,上古时代,越人崇尚男女同浴,邪淫之事难免泛滥,淫气蒸腾,才生出“蜮”来的。(那小日本岂不是要死绝了?)
汉朝永昌郡不韦县(今云南保山县北五十里)有条河,名叫“禁水”,河水有瘴疠之气,泅渡必死。一年之内,只有十一月、十二月瘴气稍停,才能涉渡。瘴气之中,有种鬼物神出鬼没,只闻其声不见其影。这种鬼物常用沙石弹击树木和行人,被击中者,树木折断,行人惨死。当地人称之为“鬼弹”。
仔细参详,“鬼弹”和“蜮”似乎是同一种东西。
永昌郡但有犯罪之人,都被押解到禁水边,往往不过几天就被“鬼弹”击中惨死,死者五官错位七窍流血,惨不忍睹。但没有人见过它的真面目。(官府真会节约啊,行刑都省了,刽子手拿不到补贴了!)
晋 干宝《搜神记》
作者:雅蜜雅蜜嘿 回复日期:2010-12-3 10:18:00
我的想法是,吃猪内脏千万别喝牛血!切记切记!
这句话书上怎么没有呢
书上删减我很多东西啊!
作者:雅蜜雅蜜嘿 回复日期:2010-12-3 9:28:00
楼主可选些温婉的爱情故事讲讲
心情也柔软些
唐传奇很多故事充满柔情蜜意,但大多太长了,我努力吧!呵呵
384、夫余王
大约中原战国时,在今黑龙江省嫩江东侧的乌裕河畔,有个槁离国(又称橐离国,在今天的黑龙江省呼兰、宾县、木兰、通河、绥化一带)。
有一天,国王发现身边的婢女肚子大了,不禁怒火中烧:“好啊!竟敢不守贞洁!快说,谁干的?胆儿也太大了,我槁离国崇尚一夫二妻,我已经娶俩老婆了,不能再娶了,不然,早把你收房了!真没想到,还有人捷足先登了!发什么呆啊,快说!到底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快说快说!”
婢女看着暴跳如雷的国王,当场吓哭了,怯怯地说道:“大王,我实话实说,要是你不信,我也认命了!我没跟谁有染,就是前几个月一天晚上,有一团鸡蛋大的光亮从窗外飘进来,落在我的肚子上就不见了。没几天,我就觉得恶心,这才明白怀孕了!”
国王哪里肯信,当即将婢女囚禁起来,彻查宫禁,可查来查去,就是找不到奸夫。
很快,婢女生了个儿子,国王想折磨死婴儿,就把他扔进猪圈里。没想到,猪们众星拱月般守卫着婴儿,吹热气为他取暖,让刚生产的老母猪喂奶,婴儿不但没死,反倒茁壮地在猪圈里成长着。国王怒了,又把孩子转移到马厩里,马厩里全是未驯服的野马,孩子扔进去,必死无疑。不料,他又失算了,野马和猪一样,像商量好似的,对孩子照料备至。
国王不敢怒了,脑门直冒汗,心道:“莫非这孩子真的是天降之子,将来能成就一番功业?我可不敢逆天行事啊!”
于是,国王将孩子还给他母亲,令其悉心养育,并给孩子取名“东明”。东明十几岁就孔武有力超乎常人,射箭骑术无不精通,国王就令他牧马,东明乐得逍遥自在,每日策马狂奔在荒野之上,身后成群的骏马跟随,服服帖帖任其驱策,东明把马当军士,练习布阵、行军,俨然一位统帅。
国王闻讯惊恐不安,担心东明将来造反夺他王位,派人刺杀他。东明轻易地杀死刺客,南逃至施掩水畔,前有天堑,后有追兵,东明命悬一线。
正在这时,河中成千成万只鱼鳖浮出水面,组成一组浮桥,东明毫不迟疑,踏着“浮桥”急急过河,逃出生天。追兵看见这一幕,惊骇不已,连忙回去禀告,国王叹道:“将来得我天下的,必定是他了!天意,天意啊!”
后来,东明来到秽人部落,恰逢外敌入侵,东明带领秽人部族民众击退强敌,受到拥戴,被奉为部落之主。其后,东明对内休养生息,对外南征北讨,吞并了槁离国,建立了强大一时的夫余国。东明,成了开国雄主,称霸一时。(东明被誉为黑龙江第一个有名字的历史名人,足见其重要地位。)
注:“秽人部落”大约出现在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3世纪,他们属于东北亚系青铜文化,主要分布在辽东、长白山地区和朝鲜半岛。秽开始指东夷人建立的国家的国名,后演变为族称,专指生活在中国东北与朝鲜半岛北部的东夷人。
这则故事,跟《圣经》中的“出埃及记”何其相似啊!
东西方神话有很多相通之处,这正说明了,无论古代交通发达与否,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都一直在进行着,而且从未停止间断过。
晋 干宝《搜神记》
385、蛇儿
晋怀帝永嘉年间(公元307-313年),有位姓韩的老太太在野地里发现一枚巨大的蛋,一时好奇,搬回家去了。没过多久,巨蛋孵化破壳,一个男婴呱呱而出,韩老太太膝下无子孤苦伶仃,见天降一子,不禁感激涕零,焚香告天。为他取名撅儿,视同己出。
撅儿刚长到四岁,刘渊修筑平阳城(今山西省临汾市),也不知道工匠手艺不精还是上天不待见他,死活筑不成。刘渊很郁闷,悬赏重金张榜招贤。
撅儿闻听此事,小大人一般对韩老太太说:“娘,孩子承蒙教养无以为报,现在正是我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待会您千万别害怕,我将化身为蛇,爬行而出,身下必有印迹,你去官府禀报,说沿着我爬行的印迹筑城,城必能克日完工固若金汤。这样,您拿到的奖金足可过完下半辈子了!”
韩老太太吓坏了,正迟疑间,撅儿伏地一晃,化作一条大蛇,盘曲蜿蜒而出,韩老太太赶紧跟了出去,果真发现蛇儿经过之处,留有明显灰迹。于是,韩老太太进城向刘渊禀报,刘渊很是惊异,马上令工匠依照印迹动工,城池果真很快建成,俨然金城汤池。刘渊心里犯了嘀咕,认为蛇儿是妖孽,将来必为后患,派兵捕拿他,蛇儿仓皇逃进深山深谷,可惜身躯太过庞大,蛇尾巴还露了出来。军士挥剑砍断蛇尾,立刻山崩地裂,有泉水从地底喷涌而出,军士被冲走,死伤无算。泉水汇聚成池,被人称为“金龙池”。
很多时候,人不如妖孽讲诚信。
注:
刘渊,五胡十六国时汉国的开国帝王,字元海,匈奴人,号汉光文帝。南匈奴单于栾提于夫罗之孙,匈奴左贤王刘豹之子,趁晋朝“八王之乱”之机,起兵发难,占据中原。公元308年称帝,310年去世。
晋 干宝《搜神记》
是啊,人心其实比天高比海更遥远。
呵呵,老歌儿词儿都出来了!
386、盗墓遇仙
五代十国吴天佑十五年(后梁贞明四年,公元918年),吴王杨隆演派遣镇南节度使刘信围攻虔州(今江西赣州),虔州固若金汤久攻不下,战事久拖不决,军心一时涣散。
刘信帐下小卒陈金,半夜开小差,带几个哥们到野外挖坟掘墓。盗墓是陈金老本行,一进墓园就看中一个大坟,兴奋不已,立即指挥哥儿几个分工协作,开挖起来。很快,棺椁被发掘出来,一打开,棺材内一道白气冲上来,异香扑面而来。陈金吓一跳,好容易镇定下来,这才凑上去查看棺内情形,见一鹤发童颜的老者安详地躺着,面色如生,遍体白色绸衣也如簇新的一般。再仔细看,棺材内没什么陪葬品,尸体身边残留着一些粉末,陈金乍着胆子闻了闻,有点硫磺的气味。陈金心里嘀咕:“本想发笔横财呢,谁承想这么大墓竟没有金银珠宝?真是晦气!不过,常听老人讲,以硫磺入药可炼制仙丹,这老爷子死这么久都没化,肯定是半仙之体,这点硫磺我可得留着。”
于是,陈金把这些硫磺粉末统统小心翼翼地包好了,揣进怀里,身旁几个哥儿们都笑话他,陈金毫不介意。
几个人回到兵营,营中将士都惊呼闻到浓郁的香味,陈金知道是硫磺粉末散发的,忙找个犄角旮旯,就口水把所有的硫磺都吞了下去。
终于,虔州城破,大军趾高气扬地进城大肆“得瑟”。陈金也不例外,四处寻访名胜古迹,想顺手牵羊一些珍宝文玩。在一个庙里,陈金跟一和尚讲起了前不久盗墓的怪事,和尚吓坏了,赶紧说道:“乖乖,可了不得了!这城中豪富之家,大多是那老者的子孙!我听他们家老人说过,他们先祖爱好寻仙问道,跟一个仙师学会了服用硫磺仙药,进而辟谷三餐不食,很快就玩儿完了。他们家人要痛打那神棍,神棍说,老爷子不过是睡一觉罢了,三百年后将重见天日,必定羽化成仙。他这么一忽悠,这家人竟然放了他。算起来,到今年正好是老爷子死三百年了,尸身竟然没坏,难道那神棍,不,那仙师说的是真的?”
陈金一听,赶紧带人去看那座大墓,打开棺椁一看,里边空空如也,只有那件白色绸衣尚存,一触即化成灰烬。看来,老人家真的羽化成仙了!
从那儿以后,陈金百毒不侵百病不犯,一直健健康康硬硬朗朗地活着。后官运亨通,做了清海军(辖地约今日广东省境内)偏将,七十多岁还弓马娴熟健步如飞,就是越来越瘦,越来越像当年棺材里躺着的那位老人家了,害得陈金晚年不敢照镜子,一照就大哭,还以为活见鬼了呢!
虽然盗了墓间接帮助老人家成了仙,但盗墓总是缺德冒烟的行当,绝不能让你因而得了好处,否则,个个都挖坟掘墓,岂不乱了套?
如今,盗墓题材的书满天飞,神神叨叨光怪陆离,无不对盗墓者涂脂抹粉极尽吹捧,引得很多读者五迷三道神往不已,很显然,这是扭曲的价值观啊!
北宋 徐铉《稽神录》
作者:雅蜜雅蜜嘿 回复日期:2010-12-6 11:15:00
天涯是要抛弃我了
还是楼主要抛弃我啊
什么都没有
什么都看不见
?
你之前的留言都在啊!
387、摇钱树
长沙人徐仲宝,宅院外路南有一棵大枯树,几个人手拉手才能合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干枯的,远远望去,古朴苍桑。
徐仲宝爱干净,常令仆人洒扫庭院,就连大门外枯树周围也不放过。一日,仆人在枯树下打扫, 竟然从沙土下扫出几百文钱来,这仆人也实在,不敢私吞,全部上交徐仲宝。
徐仲宝笑道:“扫地能扫出钱来?别逗了!”
仆人说道:“老爷,我不会说瞎话。没准那是摇钱树呢?”
徐仲宝眼睛一亮,自己拿起扫帚就出门了,枯树下一扫,真的又扫出来几百文钱来。
从那儿以后,徐仲宝天天亲自打扫,每天都能扫出钱来,日积月累,竟积攒了几十万钱,发了一笔横财。
后来,徐仲宝被选为舒城县令,不得不举家搬迁。要离开摇钱树了,徐仲宝很舍不得,在树下洒泪祭拜一番,这才黯然离去。
到了舒城(今安徽省六安市辖县),徐仲宝的好运气一如既往。一家人在吃饭,地下凭空腾起一道白光,很是刺眼,白光斜着飞出屋外,徐夫人忙起身用手拦阻,竟抓到一只玉蝴蝶,制作精妙巧夺天工,一家人奉为至宝。
其后,徐仲宝迁乐平(今江西省乐平市)县令,家里人又从厨房墙角的老鼠洞里掏出很多钱来,徐仲宝好奇心起,令人顺着老鼠洞挖地三尺,有一只白雀飞了出来,径直飞到庭院中的一棵大树上,就消失无影了。徐仲宝赶忙到树下查看,几百万钱在树下熠熠闪光,令人眼红心跳呼吸困难。
徐仲宝因而富甲一方,可惜当时没有廉政公署或者反贪局查他,否则他“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肯定要被治罪的。
我在想,会不会是徐仲宝贪污受贿,攫取无数财富,既担心百姓说闲话,又担心被上级察觉,这才编造奇闻掩盖真相的?
北宋 徐铉《稽神录》
4491#作者:shuiyinyinjing 回复日期:2010-12-7 15:18:00
陶岘人称“水仙”,不免可乐。可惜他漠视他人性命,导致昆仑奴摩诃丧命,不能不遭受谴责!
——————————————————
难怪叫“仙”,太冷酷无情
不过 昆仑奴 很神奇呀 很多传说中都有他们的传奇故事呢 楼主方便的时候选译几篇好吗
没错,唐传奇名篇《昆仑奴》,在前面第114篇,很牛的故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