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中开头猜不到结局,聊聊我的同学们选择外企、央企或企的十年之后

  @mindychang 2086楼 2014-06-05 18:26:16
  楼主姐姐,万分感谢你的帖子!!不管快慢都会跟下去,因为就是从事A做的行业,尤其是你一说今年5月政策变动,我立即就知道是哪个行业哪几家企业了!
  很多过来质疑的真是可以省省了,欣赏你回复的心态,看得出你的性格层级还是蛮高的~
  目前就在想我是跳去更光鲜亮丽的国企还是留在现在的公司继续成长,看完帖子,第一种是彻底否了。。。其实终极目标还是创业,只是时候需要自己把握。
  真的给你32个赞!万万不要......
  -----------------------------
  为什么因为我的帖子否定了国企? 很不解,能具体说说么

  其实要创业的话,在创业之前,对社会了解越深,越有好处。起码我本人不觉得你去国企对创业有坏处,应该是有好处吧?
  @同舟共济水清木华 2084楼 2014-06-05 18:24:46
  部分同意LZ,但其实真的不应该用“外企”就涵盖整个圈子,中国教育体系下的毕业生本来就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LZ这种文章上了头条,会太容易误导很多立场不坚定的后辈。
  而你所说的现象,让我想起了我读过的一本书,梁晓声写的中国各个阶级分析(书面不大记得了,⊙﹏⊙b汗),里面有一种叫做买办阶级,大致说的就是外企最早进入中国时,做代理的那一群中国人。里面形象之鲜活,值得一读。
  回到此贴,还是想提一些......
  -----------------------------
  高人,“好学生”之说太赞了。

  大部分赞同。
  @阿尔的咖啡馆 2113楼 2014-06-05 19:23:02
  一个20年外企经验的师奶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楼主讲的故事很有意思,个个也很有代表性。目前A和B都遭遇了一些困境,但是这些困境是由于个人性格造成的还是外企造成的,非常值得商榷,所以得出外企毁人的结论太过草率。如果这样的话,我可以举出一箩筐外企造就的成功人士(单纯指经济上的成功)来反驳。个人认为从这个角度界定某类型的企业优劣真的很无聊。
  本身外企就有很多种类型,高科技型,服务型,传统制造业,......
  -----------------------------
  你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两个主要论点。

  第一,外企更合法阳光,不行贿。

  第二,外企效率高,能创新,国企效率低下,民企抄袭劣质竞争,外企的衰败是中国经济的损失。

  好吧,咱们说道说道。

  第一条,不行贿论,我只能说,你真是“图样图森破”,或者你所在的外企不具代表性?关键字,“IBM 行贿”自行百度之。另外,给你普及个常识,美国企业不敢行贿,不是怕证监会,是怕一个叫做《反海外腐败法》的法律。你在外企多年,不应该不知道啊,这也是我为什么给你举一个美国企业行贿的例子,让你看清残酷的现实。世界上的企业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利益而生存的,“不做恶”那些,糊弄糊弄投资者罢了。

  这还是媒体公开的,没公开曝光的有多少呢?我只知道,当年做媒体的时候,跟某 CFA Institute 白人闲聊,把美国基金公司海外行贿躲避监管的方法聊了个够。他本来是像我宣传 CFA Code (职业道德规则)的, 结果让我眼界大开,发现在行贿方法上面,中国人还不是最有想象力的,哈哈哈。

  第二条,我给你讲个故事,当年我老公在外企的时候,跟你想法一样,但是后来他不这么看了。
  对不起有点激动,我还真是看不得别人把中国企业全盘否定,只为了追捧一样追逐利益的外国企业。

  下楼带孩子散步去了,回来接着写,这个故事必须要写。
  @阿尔的咖啡馆 2113楼 2014-06-05 19:23:02

  -----------------------------
  这段回复真的让我久久不能平静,说句实在话,我很难受一个中国人说出这样的话。她的话有一部分是事实,但只是很片面的事实。

  “今后10年,如果如今的政策延续,可能私企会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但是这绝对不是一个有活力有创造力的上升。经济发展离不开创新,但是以我个人有限的见识,很难找到国内企业无论是民企还是国企真正去自主创新,都是像楼主说的那样,仿制、盗版国外的新技术,然后利用低成本竞争。即使国内现在人人想去的阿里巴巴,当年也是靠模仿Paypal的平台奠定的基础。目前的互联网公司,所有的项目都能找到国外原型。我个人有限的见识中见到的科技型公司新技术公司,也都以寻求上项目拿政府补贴为目的。”

  我不想反驳她,讲个故事,是不是真的,大家当故事看吧。

  话说,若干年前,我老公在某大型外企做大概相当于 SM 级别的技术主管,手下有一个大型制造业集团的项目。结果在这个集团一个中部地区的重点生产单位,遇到点小问题。

  那个单位已经自己上马了一个独立小系统,其功能跟老公公司产品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小模块正好重合,只能二选其一。老公手下的项目经理调查发现,这个系统由某大学背景的小私企开发,已经试运行了但还没有签合同,原来这家私企在推广产品的时候,已经听到总部要统一上系统的风声,也怕自己的项目被取代,就在当地领导的支持下,匆忙上马试运行,想先下手为强,但是合同,客户没敢签,毕竟最后只能有一个系统。

  对于老公公司来说,某个单位少上一个模块不是大事,但是总部那么多单位,一家出现问题,就怕开了不好的先例,所以一定要把对方挤掉。

  老公的人到现场以后,发现对方的系统非常好,很适合中国的情况,专业性无可挑剔,在节省资源,利用基础设施方面,也没得说,是个用心磨出来的东西。相比之下,老公的系统就有大而不当之嫌,尤其在中国的硬件情况下,会有一些问题。

  对方也发现了老公他们的问题,找相关领导做了很多工作。总之开会之前,感觉这一仗很难打了,我老公决定亲自过去,他是著名的“能忽悠”。结果是,在会上就客户就拍板了,用老公他们的产品。在这个决策之中,有对于总部的服从,但更多的,老公感觉,是客户完全被他的外企范折服了,针对对方尖锐的技术问题,老公用兜圈子的办法,让客户相信,国际大公司是靠铺的。

  会上,对方一个男性的技术主管非常厉害,句句切中要害,但是没办法,客户对于技术其实没那么懂,而对方的另一个人,吓得根本不敢发言。

  之后老公才知道,为了这个项目,对方公司倾尽全部资源,全部团队日夜不休地安装调试系统,而对方那个厉害的人,就是他们负责技术的老板。散会以后,老公看到对方大男人十分愤怒委屈但又无可奈何的样子,心里很不舒服。

  后来这个公司就销声匿迹了。老公每当想起来,就觉得很内个,后来他们的系统在这个模块上确实遇到一些事先预见到的问题,虽然不是大问题。

  我讲这个故事,是想说,民企的活力和创造性,其实不亚于外企,中国人本来就是做技术的好手。但是中国民企,从来没有享受过外企的待遇,几年前外企所得税的优惠我就不说了。崇洋迷外的文化也是外企在竞争中无形的筹码。

  其实企业就像进化史上的生物,以利益最大化为原则(所有的企业文化都是为这个服务的),当环境侧重关系的时候,企业就会以拉关系为重点,当大环境无法保护技术创新的时候,企业就只好抄袭或者打价格战。外企放到中国也一样会去适应中国的环境,所以为什么要有一部“反海外腐败法”?

  而中国企业的创造力和活力到底如何呢?顺丰之类的就不说了,光是一个“海底捞”就值得致敬,让服务员有尊严地服务,快乐地服务,并为企业创造价值,实现企业、员工和消费者的共赢。这种企业文化还是根植在“精英教育”下势利的中国文化之中。这是照搬谁的了?

  至于 IT 界,我不想讨论,这位也不是业内人士,瞎浪费功夫,反正我真的鄙视这样站在外企的栅栏内,一叶障目自轻自贱的中国人。
  忘了说了,老公一直记得那个民企技术股东的名字。前两年,他忽然想起来,就百度了一下,发现这哥们现在在南京一家技术公司任高管,这家公司看网站介绍已经拿到风投了。老公发自内心地为他高兴,虽然他可能已经不记得我老公了。
  @fightinglx 2183楼 2014-06-05 21:46:22
  楼主姐姐,不知道能看到我不?我记得你上次的那个帖子,当时我还问你对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看法呢,因为当时这个问题困扰自己。结果今天你发帖,发现我现在的状态也变了,今年研究生毕业进了移动,公司不是省级应该就是一级市公司。本来以为以后可以省省心了,但是我真是too simple,进公司要求我们先干半年营业厅,半年后还要竞聘,这竞聘啊,看来又是拼爹走关系了,没有关系的看不到未来的路啊,不知道该怎么生存?而且现在算......
  -----------------------------
  上次的问题我没有看到阿,其实任何关于个人大事的建议,都要非常了解你的情况才行。其实情况也许没有那么糟糕,没有关系也不至于绝望阿。我们在社会里虽然弱小,但大多数人不都是这样。调整心态是第一位的,这样患得患失,竞聘成功,你还是会有很多担心,将来风吹躁动都担心,哪儿受得了。

  具体操作上,多了解竞聘的信息吧,看看往年怎么弄的,需要如何操作。

  @司马1106 2187楼 2014-06-05 21:52:45
  在为国内企业做开发上,优势还真是国内公司的,只是吧,时间不长,信任度不够,就如你在某楼说的,有时候最重要的不是技术,我以为国内公司创业,最关键的不是已经拥有,而如如何生存,生存中求发展。其实如工业巨头博世也是艰难生存很多年才逐步发展逐步取得成绩的,个人对企业的看法是,首先是个商业体,然后才是技术体,所以手段必须是商业的,而方向一定要是技术的,这样才能互相支持,两相辉映。
  -----------------------------
  握手!!!

  商业实现生存,管理实现利润,技术实现发展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