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专门讲定念。这是很具体很重要的操作方式,也就是说,我们红尘中人,在日常生活中,修习禅定,从而压制,或阻断烦恼。
也就是说,你选择一句话,最好是四个字到九个字之间,只要有空的时候就念这句话,出声念或者默念都随意,根据你的环境和心情,以及个人爱好来决定。
还是那句话,既然你念什么都可以,那么大叔强烈的推荐你,最好还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因为这个念好了,有他力相助,前面已经说过了。
这定念或者说念佛的功夫分三个层次,依次是: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
念到功夫成片是压制或阻断烦恼的最低标准,也就是说,逆境现前、烦恼生起时,你如果念到功夫成片,就能压制住一切烦恼,当然,根据绝大多数人的根基来判断,大叔认为,巨大的病痛和身体上的重创,仅仅功夫成片,多数人还是压制不住这种痛苦的,压制或者断除这种身体上的痛苦有更高的要求,那就是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这个暂且不说。
我们先讲所有精神上和心理上的痛苦,这些你都能压制,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我们大家都应该明白,所有的烦恼的根源是来自于贪嗔痴慢疑,这个前面讲过了,现在从具体现象上来谈,所谓烦恼就是一个念头。
好比说你早上醒来心情平静或者高高兴兴的去上班,路上一摸兜发现钱包不见了,你立刻就会起念头,害怕钱包是不是丢了?接着又会想起来,万一丢了,多麻烦,身份证要补办,银行卡要挂失。
再好比,本来你正常的在家休息,你的爱人的手机,突然来了一条暧昧短信,被你看到了,你又会起念头,怀疑他是不是出轨了?这个念头又会牵出其他的念头,万一他出轨了怎么办?财产怎么分割?孩子跟谁?以后你一个人如何生活?怎么跟父母解释?如何面对别人异样的目光和背后的议论?种种恐惧和担忧的念头,都会出现。
又好比,你在工作中出现了一个失误,你就会想,被领导知道怎么办?会怎么处罚我?会不会开除我?如果被开除了我怎么赚钱?怎么和家人解释?
还有,你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本来还算开心或平静,结果无意中看见某件东西,或者听到某首歌,或者没有理由的,就起了念头,想起了你的前男友或前女友,回忆起了你们当初在一起时候的甜蜜和幸福,分手时的悲伤和失落,现在一个人的孤独和寂寞,对方是不是已经有了新的爱人。
世间的烦恼很多无法一一列举,以上列举的还都不是重大的烦恼,还有很多比这更难以抵御的,但所有的烦恼,都是一个念头,都是让你感觉焦灼不安,那么我们做为修炼心灵的人,就一定要阻断它,阻断的方式就是定念。
就是用你选择的那句话,强行的来念它。这样说那句话那句话的太麻烦了,以后我就用念佛来代替吧,你不喜欢念佛念太上老君也可以,念马恩列斯毛也行,呵呵。以后但凡是看到我说念佛,你就在心中替换成你自己选择的那句话就可以了。
就是说但凡有精神上的痛苦出现的时候,我们必须要马上念佛来定念,就是强行用念佛的这个念头,来替换和打断令你烦恼和痛苦的其他一切念头。
有些朋友会说,烦恼和痛苦来的时候想不起来这个,那大叔就不得不冷酷的说一句,你还是不够痛苦,你经历的痛苦并没有把你逼到抑郁或者疯掉的边缘,没有把你逼到产生拼命要除掉痛苦的这个念头的想法。
每个经历过巨大痛苦的人都明白,那个时候,心就像被火烧、被油煎一样,忍不住的想狂吼,想痛哭,想捶地哀嚎,真正的心理痛苦,绝对会反映到身体上,呼吸困难,心口剧痛等等一系列症状都会出现,再严重些,就会自残甚至试图自杀,性格再偏激些的人甚至想杀死所有人,毁灭全世界。
以上症状至少经历过一种,你才有资格谈痛苦,从来没经历过的,大叔可以明确告诉你,你根本就没痛苦过,你只不过是经历过一些小小的烦恼而已。你的生活还是比较幸福的。
真正经历过痛苦的人,都会拼命的想要阻止自己再经历一次,只要出现一点点的预兆,他都会马上想方设法的去预防。
当然,我说以上这些,并不是说定念的方式对没有巨大痛苦的人就没有用,无论是普通的烦恼还是巨大的痛苦,定念都很重要。
怎么能让自己在第一时间提起正念,想起念佛,来替换你烦恼的念头。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句话其实有较深的含义,但是我们先简单的理解,这个“念”,指的就是你烦恼的念头和各种情绪。这个“觉”,指的就是你的理智。
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不起念头是不可能的,每一个刹那我们都在起念头,有善念有恶念,也有不善不恶念,只不过你没有反观自心,很多时候你察觉不到而已,我们无法控制自己不起念头,因为那需要极高的境界才能做到,但是我们可以做到替换念头,强行停止恶念和令自己烦恼的杂念,这个还是比较容易的,但前提是,再“念”起的时候,你马上要“觉”,就是说,无论任何人事物一旦令你烦恼或痛苦了,你马上要生起理智,恢复对自己心灵的完全控制。
而要做到这一点,平时就要经常思考缘起论,要经常地念佛,增加你的定力,你念佛的功夫越深,烦恼来临时你恢复理智就越快,也就是心不随境转的意思。
念佛,在初级阶段来说,实际上就是替换法,用我现在必须不停念佛的这个念头,强行替换一切令你烦恼和痛苦的念头,就是说你心里只有念佛的一个想法了,其他什么都不想,这样烦恼自然就停住了,什么钱包丢了,什么工作失误,什么前男友前女友,你都没法去想了,因为你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那就是念佛。
当然,念佛归念佛,事情还是要处理的,钱包丢了就回头在来路上去找,工作失误了就设法挽回,爱人有暧昧短信你该询问就询问,该默默观察就默默观察,念佛是为了让你不生起情绪,因为人在情绪支配下理智必然减少,会产生很多无谓的烦恼,甚至做出错误的判断,从而做出蠢事。
即便在处理复杂事情的过程中,你心里也可以默默地念佛,始终处在一种定的状态,这样你做事,才会从容不迫,才会做出相对正确的抉择,因为这时候你心智清明,不容易犯错。
怎么样才容易做到功夫成片呢?平时你要放下,你有一样放不下,你的功夫就成不了片。成片是什么意思?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就成片。
我们能够从早到晚,一年到头,心里面起心动念都是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没有一个杂念,这叫功夫成片。所以,你有一件事情放不下,有一件事情还挂念着,你就成不了片;它就来打闲岔,它就来障碍你、破坏你的功夫成片,这个要知道。
这些障碍多半不在外边,最重要是你内心的坚持和执着,最主要的就是彻底放下。 这句话说得容易,做起来非常不容易。尤其是父母子女夫妻爱人之间的感情,不容易放下,这就是情执。
当然,在现前这个社会,有的人不是放不下感情,他心目当中没有父母夫妻儿女。有什么东西?只有钱财名利,为了这个谁都可以抛弃出卖。你有这个东西放不下,也不能成片。所以名闻利养,自私自利,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些东西放不下,功夫成片就难!
放下有两种,佛家讲断烦恼,一种是真的断,一种是伏断,你能把它控制住,虽然没有断,它不起作用,那行,那就叫功夫成片。
我们刚开始修行念佛,就不是真的断烦恼,而是伏断,就是用一句佛号把所有烦恼习气全压住。譬如你起心动念了,起了贪心、起了瞋恚心,念头才起来,「阿弥陀佛」,把这个念头压下去,这叫念佛,这叫功夫。
绝对不是一面念佛,一面在打妄想,那一点功夫都没有,那个佛号念了没用处。古人所谓的「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那个没用处,一天念十万声、二十万声都没有用处,心里还是一团乱糟,还是妄想很多。所以念佛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把妄想打掉,决定不容许自己内心里头起妄念。不管是善念、是恶念都不要去理它,统统用一句阿弥陀佛把它换过来,这叫念佛,这样功夫才能成片。
仅就功夫成片这个层次来说,能念到最上品时,加上对阿弥托佛、西方净土的信愿,就是说你相信极乐世界并且愿意去,就能做到“预知时至,自在往生”,就是说你能提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要舍弃这个皮囊了,提前几天就能安排好自己的后事,届时毫无痛苦的,离开这个世界。
也就是说,你选择一句话,最好是四个字到九个字之间,只要有空的时候就念这句话,出声念或者默念都随意,根据你的环境和心情,以及个人爱好来决定。
还是那句话,既然你念什么都可以,那么大叔强烈的推荐你,最好还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因为这个念好了,有他力相助,前面已经说过了。
这定念或者说念佛的功夫分三个层次,依次是: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
念到功夫成片是压制或阻断烦恼的最低标准,也就是说,逆境现前、烦恼生起时,你如果念到功夫成片,就能压制住一切烦恼,当然,根据绝大多数人的根基来判断,大叔认为,巨大的病痛和身体上的重创,仅仅功夫成片,多数人还是压制不住这种痛苦的,压制或者断除这种身体上的痛苦有更高的要求,那就是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这个暂且不说。
我们先讲所有精神上和心理上的痛苦,这些你都能压制,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我们大家都应该明白,所有的烦恼的根源是来自于贪嗔痴慢疑,这个前面讲过了,现在从具体现象上来谈,所谓烦恼就是一个念头。
好比说你早上醒来心情平静或者高高兴兴的去上班,路上一摸兜发现钱包不见了,你立刻就会起念头,害怕钱包是不是丢了?接着又会想起来,万一丢了,多麻烦,身份证要补办,银行卡要挂失。
再好比,本来你正常的在家休息,你的爱人的手机,突然来了一条暧昧短信,被你看到了,你又会起念头,怀疑他是不是出轨了?这个念头又会牵出其他的念头,万一他出轨了怎么办?财产怎么分割?孩子跟谁?以后你一个人如何生活?怎么跟父母解释?如何面对别人异样的目光和背后的议论?种种恐惧和担忧的念头,都会出现。
又好比,你在工作中出现了一个失误,你就会想,被领导知道怎么办?会怎么处罚我?会不会开除我?如果被开除了我怎么赚钱?怎么和家人解释?
还有,你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本来还算开心或平静,结果无意中看见某件东西,或者听到某首歌,或者没有理由的,就起了念头,想起了你的前男友或前女友,回忆起了你们当初在一起时候的甜蜜和幸福,分手时的悲伤和失落,现在一个人的孤独和寂寞,对方是不是已经有了新的爱人。
世间的烦恼很多无法一一列举,以上列举的还都不是重大的烦恼,还有很多比这更难以抵御的,但所有的烦恼,都是一个念头,都是让你感觉焦灼不安,那么我们做为修炼心灵的人,就一定要阻断它,阻断的方式就是定念。
就是用你选择的那句话,强行的来念它。这样说那句话那句话的太麻烦了,以后我就用念佛来代替吧,你不喜欢念佛念太上老君也可以,念马恩列斯毛也行,呵呵。以后但凡是看到我说念佛,你就在心中替换成你自己选择的那句话就可以了。
就是说但凡有精神上的痛苦出现的时候,我们必须要马上念佛来定念,就是强行用念佛的这个念头,来替换和打断令你烦恼和痛苦的其他一切念头。
有些朋友会说,烦恼和痛苦来的时候想不起来这个,那大叔就不得不冷酷的说一句,你还是不够痛苦,你经历的痛苦并没有把你逼到抑郁或者疯掉的边缘,没有把你逼到产生拼命要除掉痛苦的这个念头的想法。
每个经历过巨大痛苦的人都明白,那个时候,心就像被火烧、被油煎一样,忍不住的想狂吼,想痛哭,想捶地哀嚎,真正的心理痛苦,绝对会反映到身体上,呼吸困难,心口剧痛等等一系列症状都会出现,再严重些,就会自残甚至试图自杀,性格再偏激些的人甚至想杀死所有人,毁灭全世界。
以上症状至少经历过一种,你才有资格谈痛苦,从来没经历过的,大叔可以明确告诉你,你根本就没痛苦过,你只不过是经历过一些小小的烦恼而已。你的生活还是比较幸福的。
真正经历过痛苦的人,都会拼命的想要阻止自己再经历一次,只要出现一点点的预兆,他都会马上想方设法的去预防。
当然,我说以上这些,并不是说定念的方式对没有巨大痛苦的人就没有用,无论是普通的烦恼还是巨大的痛苦,定念都很重要。
怎么能让自己在第一时间提起正念,想起念佛,来替换你烦恼的念头。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句话其实有较深的含义,但是我们先简单的理解,这个“念”,指的就是你烦恼的念头和各种情绪。这个“觉”,指的就是你的理智。
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不起念头是不可能的,每一个刹那我们都在起念头,有善念有恶念,也有不善不恶念,只不过你没有反观自心,很多时候你察觉不到而已,我们无法控制自己不起念头,因为那需要极高的境界才能做到,但是我们可以做到替换念头,强行停止恶念和令自己烦恼的杂念,这个还是比较容易的,但前提是,再“念”起的时候,你马上要“觉”,就是说,无论任何人事物一旦令你烦恼或痛苦了,你马上要生起理智,恢复对自己心灵的完全控制。
而要做到这一点,平时就要经常思考缘起论,要经常地念佛,增加你的定力,你念佛的功夫越深,烦恼来临时你恢复理智就越快,也就是心不随境转的意思。
念佛,在初级阶段来说,实际上就是替换法,用我现在必须不停念佛的这个念头,强行替换一切令你烦恼和痛苦的念头,就是说你心里只有念佛的一个想法了,其他什么都不想,这样烦恼自然就停住了,什么钱包丢了,什么工作失误,什么前男友前女友,你都没法去想了,因为你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那就是念佛。
当然,念佛归念佛,事情还是要处理的,钱包丢了就回头在来路上去找,工作失误了就设法挽回,爱人有暧昧短信你该询问就询问,该默默观察就默默观察,念佛是为了让你不生起情绪,因为人在情绪支配下理智必然减少,会产生很多无谓的烦恼,甚至做出错误的判断,从而做出蠢事。
即便在处理复杂事情的过程中,你心里也可以默默地念佛,始终处在一种定的状态,这样你做事,才会从容不迫,才会做出相对正确的抉择,因为这时候你心智清明,不容易犯错。
怎么样才容易做到功夫成片呢?平时你要放下,你有一样放不下,你的功夫就成不了片。成片是什么意思?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就成片。
我们能够从早到晚,一年到头,心里面起心动念都是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没有一个杂念,这叫功夫成片。所以,你有一件事情放不下,有一件事情还挂念着,你就成不了片;它就来打闲岔,它就来障碍你、破坏你的功夫成片,这个要知道。
这些障碍多半不在外边,最重要是你内心的坚持和执着,最主要的就是彻底放下。 这句话说得容易,做起来非常不容易。尤其是父母子女夫妻爱人之间的感情,不容易放下,这就是情执。
当然,在现前这个社会,有的人不是放不下感情,他心目当中没有父母夫妻儿女。有什么东西?只有钱财名利,为了这个谁都可以抛弃出卖。你有这个东西放不下,也不能成片。所以名闻利养,自私自利,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些东西放不下,功夫成片就难!
放下有两种,佛家讲断烦恼,一种是真的断,一种是伏断,你能把它控制住,虽然没有断,它不起作用,那行,那就叫功夫成片。
我们刚开始修行念佛,就不是真的断烦恼,而是伏断,就是用一句佛号把所有烦恼习气全压住。譬如你起心动念了,起了贪心、起了瞋恚心,念头才起来,「阿弥陀佛」,把这个念头压下去,这叫念佛,这叫功夫。
绝对不是一面念佛,一面在打妄想,那一点功夫都没有,那个佛号念了没用处。古人所谓的「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那个没用处,一天念十万声、二十万声都没有用处,心里还是一团乱糟,还是妄想很多。所以念佛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把妄想打掉,决定不容许自己内心里头起妄念。不管是善念、是恶念都不要去理它,统统用一句阿弥陀佛把它换过来,这叫念佛,这样功夫才能成片。
仅就功夫成片这个层次来说,能念到最上品时,加上对阿弥托佛、西方净土的信愿,就是说你相信极乐世界并且愿意去,就能做到“预知时至,自在往生”,就是说你能提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要舍弃这个皮囊了,提前几天就能安排好自己的后事,届时毫无痛苦的,离开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