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教你迅速建立强大无比的心理素质,神功在手,天下我有

  这一段专门讲定念。这是很具体很重要的操作方式,也就是说,我们红尘中人,在日常生活中,修习禅定,从而压制,或阻断烦恼。
  也就是说,你选择一句话,最好是四个字到九个字之间,只要有空的时候就念这句话,出声念或者默念都随意,根据你的环境和心情,以及个人爱好来决定。
  还是那句话,既然你念什么都可以,那么大叔强烈的推荐你,最好还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因为这个念好了,有他力相助,前面已经说过了。
  这定念或者说念佛的功夫分三个层次,依次是: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
  念到功夫成片是压制或阻断烦恼的最低标准,也就是说,逆境现前、烦恼生起时,你如果念到功夫成片,就能压制住一切烦恼,当然,根据绝大多数人的根基来判断,大叔认为,巨大的病痛和身体上的重创,仅仅功夫成片,多数人还是压制不住这种痛苦的,压制或者断除这种身体上的痛苦有更高的要求,那就是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这个暂且不说。
  我们先讲所有精神上和心理上的痛苦,这些你都能压制,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我们大家都应该明白,所有的烦恼的根源是来自于贪嗔痴慢疑,这个前面讲过了,现在从具体现象上来谈,所谓烦恼就是一个念头。
  好比说你早上醒来心情平静或者高高兴兴的去上班,路上一摸兜发现钱包不见了,你立刻就会起念头,害怕钱包是不是丢了?接着又会想起来,万一丢了,多麻烦,身份证要补办,银行卡要挂失。
  再好比,本来你正常的在家休息,你的爱人的手机,突然来了一条暧昧短信,被你看到了,你又会起念头,怀疑他是不是出轨了?这个念头又会牵出其他的念头,万一他出轨了怎么办?财产怎么分割?孩子跟谁?以后你一个人如何生活?怎么跟父母解释?如何面对别人异样的目光和背后的议论?种种恐惧和担忧的念头,都会出现。
  又好比,你在工作中出现了一个失误,你就会想,被领导知道怎么办?会怎么处罚我?会不会开除我?如果被开除了我怎么赚钱?怎么和家人解释?
  还有,你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本来还算开心或平静,结果无意中看见某件东西,或者听到某首歌,或者没有理由的,就起了念头,想起了你的前男友或前女友,回忆起了你们当初在一起时候的甜蜜和幸福,分手时的悲伤和失落,现在一个人的孤独和寂寞,对方是不是已经有了新的爱人。
  世间的烦恼很多无法一一列举,以上列举的还都不是重大的烦恼,还有很多比这更难以抵御的,但所有的烦恼,都是一个念头,都是让你感觉焦灼不安,那么我们做为修炼心灵的人,就一定要阻断它,阻断的方式就是定念。
  就是用你选择的那句话,强行的来念它。这样说那句话那句话的太麻烦了,以后我就用念佛来代替吧,你不喜欢念佛念太上老君也可以,念马恩列斯毛也行,呵呵。以后但凡是看到我说念佛,你就在心中替换成你自己选择的那句话就可以了。
  就是说但凡有精神上的痛苦出现的时候,我们必须要马上念佛来定念,就是强行用念佛的这个念头,来替换和打断令你烦恼和痛苦的其他一切念头。
  有些朋友会说,烦恼和痛苦来的时候想不起来这个,那大叔就不得不冷酷的说一句,你还是不够痛苦,你经历的痛苦并没有把你逼到抑郁或者疯掉的边缘,没有把你逼到产生拼命要除掉痛苦的这个念头的想法。
  每个经历过巨大痛苦的人都明白,那个时候,心就像被火烧、被油煎一样,忍不住的想狂吼,想痛哭,想捶地哀嚎,真正的心理痛苦,绝对会反映到身体上,呼吸困难,心口剧痛等等一系列症状都会出现,再严重些,就会自残甚至试图自杀,性格再偏激些的人甚至想杀死所有人,毁灭全世界。
  以上症状至少经历过一种,你才有资格谈痛苦,从来没经历过的,大叔可以明确告诉你,你根本就没痛苦过,你只不过是经历过一些小小的烦恼而已。你的生活还是比较幸福的。
  真正经历过痛苦的人,都会拼命的想要阻止自己再经历一次,只要出现一点点的预兆,他都会马上想方设法的去预防。
  当然,我说以上这些,并不是说定念的方式对没有巨大痛苦的人就没有用,无论是普通的烦恼还是巨大的痛苦,定念都很重要。
  怎么能让自己在第一时间提起正念,想起念佛,来替换你烦恼的念头。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句话其实有较深的含义,但是我们先简单的理解,这个“念”,指的就是你烦恼的念头和各种情绪。这个“觉”,指的就是你的理智。
  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不起念头是不可能的,每一个刹那我们都在起念头,有善念有恶念,也有不善不恶念,只不过你没有反观自心,很多时候你察觉不到而已,我们无法控制自己不起念头,因为那需要极高的境界才能做到,但是我们可以做到替换念头,强行停止恶念和令自己烦恼的杂念,这个还是比较容易的,但前提是,再“念”起的时候,你马上要“觉”,就是说,无论任何人事物一旦令你烦恼或痛苦了,你马上要生起理智,恢复对自己心灵的完全控制。
  而要做到这一点,平时就要经常思考缘起论,要经常地念佛,增加你的定力,你念佛的功夫越深,烦恼来临时你恢复理智就越快,也就是心不随境转的意思。
  念佛,在初级阶段来说,实际上就是替换法,用我现在必须不停念佛的这个念头,强行替换一切令你烦恼和痛苦的念头,就是说你心里只有念佛的一个想法了,其他什么都不想,这样烦恼自然就停住了,什么钱包丢了,什么工作失误,什么前男友前女友,你都没法去想了,因为你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那就是念佛。
  当然,念佛归念佛,事情还是要处理的,钱包丢了就回头在来路上去找,工作失误了就设法挽回,爱人有暧昧短信你该询问就询问,该默默观察就默默观察,念佛是为了让你不生起情绪,因为人在情绪支配下理智必然减少,会产生很多无谓的烦恼,甚至做出错误的判断,从而做出蠢事。
  即便在处理复杂事情的过程中,你心里也可以默默地念佛,始终处在一种定的状态,这样你做事,才会从容不迫,才会做出相对正确的抉择,因为这时候你心智清明,不容易犯错。
  怎么样才容易做到功夫成片呢?平时你要放下,你有一样放不下,你的功夫就成不了片。成片是什么意思?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就成片。
  我们能够从早到晚,一年到头,心里面起心动念都是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没有一个杂念,这叫功夫成片。所以,你有一件事情放不下,有一件事情还挂念着,你就成不了片;它就来打闲岔,它就来障碍你、破坏你的功夫成片,这个要知道。
  这些障碍多半不在外边,最重要是你内心的坚持和执着,最主要的就是彻底放下。 这句话说得容易,做起来非常不容易。尤其是父母子女夫妻爱人之间的感情,不容易放下,这就是情执。
  当然,在现前这个社会,有的人不是放不下感情,他心目当中没有父母夫妻儿女。有什么东西?只有钱财名利,为了这个谁都可以抛弃出卖。你有这个东西放不下,也不能成片。所以名闻利养,自私自利,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些东西放不下,功夫成片就难!
  放下有两种,佛家讲断烦恼,一种是真的断,一种是伏断,你能把它控制住,虽然没有断,它不起作用,那行,那就叫功夫成片。
  我们刚开始修行念佛,就不是真的断烦恼,而是伏断,就是用一句佛号把所有烦恼习气全压住。譬如你起心动念了,起了贪心、起了瞋恚心,念头才起来,「阿弥陀佛」,把这个念头压下去,这叫念佛,这叫功夫。
  绝对不是一面念佛,一面在打妄想,那一点功夫都没有,那个佛号念了没用处。古人所谓的「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那个没用处,一天念十万声、二十万声都没有用处,心里还是一团乱糟,还是妄想很多。所以念佛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把妄想打掉,决定不容许自己内心里头起妄念。不管是善念、是恶念都不要去理它,统统用一句阿弥陀佛把它换过来,这叫念佛,这样功夫才能成片。
  仅就功夫成片这个层次来说,能念到最上品时,加上对阿弥托佛、西方净土的信愿,就是说你相信极乐世界并且愿意去,就能做到“预知时至,自在往生”,就是说你能提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要舍弃这个皮囊了,提前几天就能安排好自己的后事,届时毫无痛苦的,离开这个世界。
  再往高了修炼,甚至能做到坐脱立亡,什么意思?就是说,随时想走就走,盘腿一坐,甚至不需要坐着,就在原地站着,只要他愿意,立刻就走了,也就是常人理解的死了,但是他的死和普通人的死,绝不是一回事儿,前面讲过中阴身,无论是预知时至,还是坐脱立亡,他们都不会经历中阴身的阶段,直接就去西方极乐世界了,就是说他们的去处,自己做得了主。普通人是做不了主的。
  当然,以上这些离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太远,我只是介绍出来,希望有感兴趣的朋友了解一下。
  回归正题,我们还是要建立强大的心理素质,阻断和压伏一切烦恼,具体方式就是通过定念,也就是时常强行的控制自己念一句话,以达到一定程度的禅定。
  定念或者说念佛的时候,什么念头都不要想,起了杂念、恶念都没关系,你再把念头拉回到佛号上就行了,念佛能念到什么境界?念佛有什么好处?自己以前做过什么错事,会不会以后遭报应?念佛到底有没有用?怀疑佛法有没有罪过?念的累了歇会儿行不行?父母如何,夫妻如何,子女如何,工作如何,我的那个念头是善念,哪个是恶念,极乐世界到底有没有?极乐世界到底在哪里?如来藏到底是什么境界?所有的所有,只要不是念佛这个念头,通通不要想,就是念佛。
  这样你的定力就会逐渐增长,在遇到逆境的时候,你的理智就会迅速升起,因为你念佛已经成了条件反射,功夫深的甚至都不需要去思考,自然而然心里就念了,就像你摸到烧得滚烫的铁块,根本不需要思考,你第一时间就会缩手。念到这个境界,什么烦恼对你来说都没有意义,你根本不会在乎。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刚开始就时时记得定念,还是很难的,那大叔再介绍一个具体操作方法,就是印光大师的“十念法”。
  十年法就是:“所谓十念记数法,在念佛时,从第一句到第十句,必须念得分明,还须记得分明。到第十句念完,又必须从第一句念到第十句,不可二十、三十地念。一边念一边记,不可以掐念珠(掐念珠易分心神),只凭心记。如果十句一气念下来较困难,也可以分为两口气,即从一到五,从六到十。如果还是觉得费力,可从一到三,从四到六,从七到十分作三口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每个字都要念的清楚,听的清楚)妄念无处落脚,这样一心不乱的境界,时间长了就可以自得了。”
  我再简单解释一下,就是念佛时,无论你是出声念还是默念,以十句佛号为一个计数单位,念完一个十次,再念下一个十次,这样对摄心不起杂念,很有效果。因为你的念头,一边念佛,一边要计数,这样基本就不会再起别的念头。
  可是有些朋友又会说,就是这十念法,我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我很忙,我没空。大叔不得不说,都是托辞,都是借口,你还是没有迫切的痛苦需要解决,你才不急呀!你不论有多忙,你一点儿休息和娱乐的时间都没有吗?从不看新闻,从不看电视剧,从不打游戏玩手机,从不发呆发愣,好吧好吧,就算你忙到这个程度,比主席还忙比总统还忙,你上班下班路上总有时间吧!吃饭的时候心里是闲着的吧!
  那我再说更简单的,一天九次的精要十念法,早起床之后,念十句阿弥陀佛;然后吃早饭之前;上午上班,工作开始之;上午工作完毕,下班之前;吃午饭之前;下午上班,工作开始之前;下午工作完毕,下班之前;吃晚饭之前;晚睡觉之前,各念十句阿弥陀佛,也就是每天九次,每次念十句佛号,共计每天九十句,这个很容易了吧。
  你喜欢念六个字的,就念南无阿弥陀佛,喜欢念四个字的,就念阿弥托佛,环境允许你出声念,你就出声念,环境不允许,你就心里默念,万一到了时间你忘记了,想起来的时候补上就行了,一天九十句佛号实在是不难。
  这样念下去,日久功深,慢慢你就会养成习惯,念的次数和专心程度,都会自然而然慢慢增加,你的定力和智慧,也会随之增长。
  功夫成片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样?初步来说,简单的解释,就是妄念一起,或者说烦恼一起,你念佛的这个念头,立刻就能提起来,阻断或者说是压伏你的其他念头,达到这个程度,就是有相当的功底了。
  有的朋友可能会有疑问:就算我念到功夫成片了,可是让我烦恼的事发生了,我总得去解决吧,功夫成片只能让我心里不烦恼,可解决不了事情啊。
  这个你不要急,事情该怎么处理,用你的理智分析后,在不违反法律不违反道德的前提下,你可以想尽一切办法,尽最大的努力,去争取对你有利的结果。
  那么怎么能减少逆境和坏事发生的概率,也就是说说提升自己的格局,改善自己的命运,那就需要更深的功夫了,前面我讲的那个蒺藜种子的故事大家还记得吧,所有的逆境都是过往的一颗蒺藜种子(也就是过去做的恶事),遇到你现在的贪嗔痴引发,导致他成熟,变成了结果。
  你念佛念到一定程度,减少了贪嗔痴,你过去恶业的种子,就减少了发芽成熟的条件,那你碰到的坏事和逆境自然就减少了,坏事减少了,那好事和顺境自然就增加了。甚至你念到最高程度,没有了贪嗔痴,那就什么逆境都碰不到了,不过这个有点儿远,还是不要太心急了。慢慢来,既要努力修行,也不能过于迫切,否则也容易变成心魔,两者要平衡。
  有些朋友可能对禅定有一些了解,觉得没有指导,自行修炼,容易出问题,其实是这样,但凡是修炼禅定,出了问题的,都是因为他在追求神通,也就是平常说的特异功能,或者他在追求某种境界,比如梦中见佛,定中见佛。又或者贪图别人对他的称赞,总之出了问题的,必定是有了贪心和执着,那么怎么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呢?那就是老实念佛,修炼禅定,不用非得坐着,练的是心,不是身体造型,你的心不定,坐几个小时也是白费,心要定了,你行住坐卧都是在禅定中。
  另外,如果看这个帖子的朋友,真的下了决心去心念佛,念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出现境界,也就是说,梦中见佛菩萨,或打坐时见到佛菩萨,或看到西方极乐世界,或者看到强烈的光,或看到地狱,或看到恶鬼,或看到美女俊男等等等等,你只要记住一条就不会出问题,那就是“佛来佛斩,魔来魔斩”,不执著在一切境界。参禅参到上不知有天,下不知有地,中不知有人,外不知有物,内不知有心。到这个时候,与法界合为一体,才能豁然开悟。
  不管你看到什么,无论这境界是好是坏,一律当他不存在,看到佛菩萨,也不要喜出望外,看到地狱恶鬼,也不要恐惧,看到俊男美女,不要扑上去,记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千万不要执著,执着必成魔。有了任何境界,一是不要在意,二更不可对人说,对人说了,别人夸奖你,你可能会高兴,别人笑话你讽刺你怀疑你,你可能会生气,总之会导致你心动,还是低调做人,沉默是金。
  更不要追求特异功能,修炼禅定到了一定境界,很可能会出现一些特异功能,千万别洋洋自得,更不可苦苦追求,否则招来一些其他生命体,附在你身上,那你就惨了。
  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你的功力根本达不到这个层次,说句难听的话,想着魔你都没有那个资格,你没有定力,魔都懒得看你,所以根本不用担心这个。真正修到那个层次的人,他也肯定不会只看我的帖子,必然会从其它途径去参研佛法,所以这些不用多说了。
  有些朋友可能又会想到,你说不要执着,那拼命地念佛不也是执着吗?首先是这样,大多数人根本做不到没有执着,你就算不念佛不修心,你也是照样执着财色名食睡,反正你也是执着了,为什么不用这个好的执着去替换你那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而且给你带来无数烦恼和麻烦的执着呢!
  再者说,拼命的定念,那只是初始阶段,念的时间长了,你就会达到无念而念的境界,就是说你已经不需要刻意提起念佛的这个念头了,你已经念成条件反射了,就像摸到热铁会缩手一样,不需要再经过大脑了。尤其是达到事一心不乱和理一心不乱的境界后,就更加简单了(这个后面再讲)。
  有些朋友可能又会说,我只是来想要提高心理素质的,对佛学对禅定都毫无兴趣,也无法接受和相信,那没关系,你就随便选一句话来念吧,我们用最通俗的话讲,最世俗的角度去解释,你随便把一句话念的条件反射的程度,那你就具备了随时转移心里关注目标的功力,也有助于你平息和减轻烦恼。
  其实这个定念的方式,在善于思考的朋友看来,可能大多数会理解为转移目标,没关系,你喜欢这样理解也可以,就是把你的思维从眼前的导致你烦恼的事情上,硬生生的拉开,而时常的要你去念,就是锻炼你的娴熟程度,平时不用功,你事到临头的时候,你根本就转移不了,你的念头只会跟着眼前的事情跑,而且人的念头很可怕,一个牵着一个,起了一个烦恼的念头,后面就会跟着恐惧、担忧、猜疑、妒忌、愤怒等等杂念甚至是恶念,所以我们说来说去,就是要控制自己的念头。
  再有就是缘起论,无论多么反对佛学的朋友,你有理智来分析一下,这个理论也是毫无破绽的,万事万物都不可能独立存在和产生,必然是多种条件集合,而其中一个条件的灭失,会导致这个事物的不存在,或者由存在转变为消亡。请记住,我说的事物,就包含了一切人际关系。这个缘起论,恐怕任何人都无法推翻它。
  前面说到要功夫成片,你就得放下,至少也要看淡身边的一切,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熟练掌握缘起论。
  那么念到功夫成片,究竟对建立强大的心理素质有什么好处呢?他会加强你的自信,首先,功夫成片了你的定力就会加深,对身边的逆境就不会慌乱,因为那些都不是你的重要目标,所谓逆境,无非就是失去一些东西或者失去一些感情,你平时通过缘起论,把这些都看淡了,所以面临失去的时候就不会恐慌。
  而功夫成片了,无论什么逆境你都会从容自若,失去了不气馁,这就是强大的自信。当然说这个不是让你凡事都不努力,面对逆境,你还是要努力的去争取,挽回或减少损失,只不过你的手段一定要理智,一定要是合情合理合法的,这就是不执着。
  有了强大的自信和从容,你的心理素质怎么会不提高呢?
  这里再讲一条重要原则,那就是无论任何时候,我们不要去做没有意义的事,更不要去想!!!
  这一条对建立强大的心理素质很重要。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凡是已经发生的事和我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也无法改变的事,我们连一秒钟都不要去想它,因为没有任何意义,只能浪费生命,无论过去的事给你带来过多少甜蜜或者是痛苦,给你留下了多少内疚和悔恨,只要是过去了,已经发生了,那就无法挽回了,再想它一秒钟都是愚蠢的,只能给你带来烦恼和痛苦。
  尽了最大努力也无法改变的事也是一样,如果你做过错事,伤害过别人,诚心悔改不再犯,那就可以了,你再用悔恨内疚折磨自己,对别人对自己也没有任何用处。正所谓一切都是过眼云烟,甜蜜和幸福的事情也一样,既然已经离你而去了,你天天怀念它也回不来了,为何不放眼未来呢!
  有些朋友可能会觉得,这种看淡身边一切,把最重要的目标放在修炼虚无缥缈的心灵上,是导致你的空虚感,又或者会觉得这是阿q精神,对钱财名利没法得到更多,就自我安慰追求心理解脱,这两种想法,都是没有明白根本真相。
  首先第一种,觉得空虚寂寞冷的,那是你误解了看淡的意思,看淡是要你不执着,不是让你去讨厌身边的一切,大叔多次的说过,我们对其他人,尤其是亲人,要抱有悲悯和感恩的态度,就算你自己对什么都冷漠了,那为什么不能去帮助更多人呢?即使我们不讲布施,不讲任何佛学理论,仅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帮助别人得到的道德回馈也是会让你感到愉悦的,不至于对人生没有任何追求了。
  说句实话,觉得自己干什么都提不起劲儿来,大多数情况就是你生活的太稳定了,你没痛苦没有紧迫感,如果把你放在穷困山区饿几天,或者到医院看看那些患者的痛苦呻吟辗转反恻,你敢确定你没有生病那一天吗?到了病痛来临的时候,你还能那么淡定吗?还能那么冷漠吗?恐怕做不到吧!所以啊,趁着健康的时候,趁着还有时间的时候,武装一下自己的心灵吧,改变一下自己的格局和命运吧,使自己减少遇到巨大痛苦的概率。
  至于怀疑这是阿q精神的朋友,我想说的是,你心里想的大概是钱财名利是衡量人生成功的唯一标准,这个观点恐怕只有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才有市场,文明程度稍高一些的国家,都注重精神感受,一个人只要心里快乐和幸福,无论他从事什么行业,什么社会地位,有多少财产,这都是值得羡慕的。
  49年以后,中国的传统文化被基本摧毁了,建立起了疯狂的个人崇拜。而改革开放以后,变成市场经济了,以前对那个人的个人崇拜,又被摧毁了,加上文革中,亲人朋友之间互相陷害和告发,亲情和友情也被毁坏殆尽。导致现在的国人,很多根本没有信仰,一切以钱权至上,所以我们现在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当然这个话题太大,与我们无关,我想说的只是,以钱财名利至上的人生观,真的不是唯一的标准,你自己喜欢去追求,那是你的自由,但是也没必要,用它来否定别人的人理念。
  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思考,如果只是沉迷于物欲,实在是可惜了来这世间一次,正所谓“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有志于追求精神境界提升的朋友,没必要在意身边人的讽刺和挖苦,也无需与人争辩,你努力修行一段时间,减少了贪嗔痴,你自然会体会到其中的好处,心灵的平静、强大的自信、无忧无虑的生活、逐渐增长的财运和身体的健康都会慢慢得到,所以无需迷茫、无需动摇、无需困惑,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如此而已,与君共勉。
  当然,我们不需要去笑话他人看不穿,以悲悯的心态去面对就好。
  最后补充一句,凡是因为思念前男友前女友而痛苦的朋友,请记住一个要点,无论你是否修行定念,请不要把忘记对方这个念头时刻挂在心上,否则那就是你的心魔,你永远都忘不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想起来都想起来,想起来,不可怕,继续任由自己想下去,才可怕,如果你能定念,或者念佛,来阻断这个念头,那是最好的,如果你做不到,那就随便找一件其它需要专心才能做好的事,认真去做,转移注意力就可以了。然后参照我上面讲的,不想、不做任和没有意义的事,要斩钉截铁地强迫自己做到这一点。
  未完待续。
  下一章将介绍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等等。
  大叔上来冒个泡,谢谢各位朋友的支持,最近实在是没时间,不过还是那句话,不会断更。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