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医,让老牛来说说看!

  再谈阴阳辩证的价值 上
  纵观世界历史,古印度、古埃及、古希腊及中国都曾有过自己的医学,并称为四大传统医学。中医是其中理论最完整、实践内容最丰富、最有效的医学,中医在中国古典哲学的孕育下,形成了自己的阴阳五行学说,并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方法论,以证候为研究对象,形成了以藏象经络、病因病机为核心,包括诊法、治则、善后,预后,方剂、药物理论在内的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

  古埃及人崇拜太阳神、大地神、土地神,古印度人讲地、水、火、风,古希腊人提出水、火、土、气为万物生成之根本,这些提法与相对于我们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差的还很远,只能说正走在丰富成熟的路上,只不过这条路走到一半的时候,因为种种不可预测的原因断掉了。
  在希腊四元素说基础上衍生的“四体液”说,即血、痰、黑胆汁、黄胆汁,与中医的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理论相比,也只不过一种处于萌芽阶段的简单假说而已。由于印度、埃及、希腊三种传统医学没有成熟的,对临床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因此其防病治病始终停留在经验性、随机性的治疗水平上。文艺复兴以后,随着西医的迅速发展,上述三种传统医学相继走向消亡。

  近代,中西医之争延续了近百年,但西医却始终未能完全代替中医。中医以辨证施治取得了令人不容忽视的确切的疗效,单就中医独家发现的,而西医至今也感觉莫名其妙的经络而言,这其实对认识人体以至于一切生命现象,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而建立在经络学说上的针灸按摩疗法,更是对很多西医不能有效控制或者说不治之症产生了神奇效果。

  面对针灸按摩不容置疑的疗效,进一步表明了中医具有高度的普遍性和广远的发展前景。到了21世纪,在倡导自然疗法的今天,中医的生命力更是有逐渐大增的趋势,古老的中医学不仅没有完全被现代医学消灭掉,而且更是提出了日久弥新的挑战,,这种不断的挑战,甚至动摇着某些所谓“正统”的科学观念,这就是老牛一直提心大家要小心防范的“科学邪教”的危害性。

  面对莽莽宇宙,我们中国人着眼于时间的流动和变化规律,把对时间和规律的体察,更加看重于对物质和空间的度量。中国人几千年来尊重和热爱自然生命,推己及物,视大地万物为有生命的存在,视自然界为生命之不断演育。中国人始终立足于整体世界观,二没有再微观世界上做太多的无用功,这是一种大智慧的结果啊。

  因为整体观是生命的现实表现特征,整体和生命的表现主要存在形式是时间和规律。而时间一维且不可分割,故重视生命的现实表现和着眼时间规律性的变化,又加强了中国人的整体观念,这就形成了一种良好的良性循环。大家想过没有,这其实是老天爷对我们中国人的一种天赐眷顾。

  中国人很早即认识到生命内部各脏器、及生命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相须相依、和谐完美的联系。比如《老子》第五章:“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这就形象的告诉我们人体是个“橐龠”,就是个我们说的风箱,人体器官之间的配合,仅仅就是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让这个风箱一直良好的运转下去而已。

  可是要是这些脏器之间的联系被破坏,将意味着生命的完结和时间的中断,因此,中国人推崇天人合一的心境和处世原则,比如《中庸》明确的说明:“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天道既是人道,人道也是天道。

  所以中国人向来主张人心合于天心,自我融入宇宙,摒除主客对立,反对因人欲的膨胀而损害宇宙生命包括人类社会和自身的和谐。对待人和万物,道家提倡“任性”“无为”,儒家主张“尽性”“中庸”,做法和要求虽有不同,但都是希望其天赋本性能够自由、充分、全面的展现,人和万物在同一时间之舟中共存共荣,这是中国人至高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又处处体现出中国人外儒内道的价值观取向。中医在最高层面上解释了了什么叫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这种整体观和广义生命观的促使下,中国人着重事物的功能和关注功能支配形体,这是是生命之本。没有了功能就失去了生命,形体也随之散解,所以功能重于形体。《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这段经文明显是说,在宇宙诞生的那一刻,造成“有物混成”的那个动力源泉,是所有鲜活的生命个体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人活着的“道”,形而上学的概念是更有价值的。

  功能又通过一定的关系得以显示,并受关系的制约。由关系组成的结构和结构关系的协调,是维系整体的前提。中国人认为,对于生命的存在和延续最重要的关系是阴阳,阴阳关系最主要的体现是四时,在四时,五材和五方的基础上又创立了五行系统,五行的反馈自调机制被视作维持一般整体平衡的功能结构模型。

  功能有其承担者,结构关系的实现也有其介质,但它们往往是看不见摸不到,它们是无形之虚。然而它们是真实的根本存在,这也就是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最重要的差别所在。

  老牛原创 QQ362944773牛翁一安平泰
  @牛翁一安平泰 796楼 2013-06-22 18:19:00
  谈谈献血的避害 下
  春节的说词是:“点滴血液能燃点生命之火,为了身边的同胞,勇敢地去承担一份责任,奉献一片爱心吧。只要您参加无偿献血,就能感受一番神圣而特殊的节日气氛,体会助人的快乐,同时您还能得到一朵爱心玫瑰以及春节礼包,把这真挚动人、代表您爱心的玫瑰,作为情人节的礼物送给最爱的他(她),这样是否更能表达您的心意呢?”
  我们不明白西医院拿着这些血去卖什么价钱,也不知道新春期间会不会加......
  -----------------------------
  @哪儿有偶然 808楼 2013-06-24 20:53:00
  说一说这个所谓献血高尚背后的血泪见闻
  前几年曾经做个一个片区的小头目,管着百十号人而已。不知什么原因,当时为什么对血液的需求量好像特别大,每年都大规模号召献血,当然了,所谓的号召实际是强制的,就是硬性规定按人数分配献血指标。第一年本单位分到的指标是五人,任务布置下去后,献血那天带着十几人来到采血点,采血点设在一所卫生学校,卫校院内彩旗飘飘人山人海啊,这个宣传还是到位的哈,当然强制措施更到......
  -----------------------------

  哪儿有偶然兄,老牛真的能从你的回帖中,感受到你的那种复杂的心情,因为老牛的心情和你一样的纠结无奈。

  特别是看到一些无知者无畏的人,和一些被洗脑控制的人,他们的无知无畏的行为,其实是在伤害自己的身体的最宝贵的东西,这个东西是一个中医最看重膜拜,甚至是战战兢兢小心呵护的东西。这就是人体生存宝贵的“精华元气”。这个精华元气是用来一生使用的珍贵宝藏,只能细水长流,用在最关键的时刻,不是用来随意调用汲取的。

  眼看着这珍贵的宝贝被这样毫无价值杀伐消耗掉,老牛心情特别的难受。特别是看到一些年轻人尽情的挥洒着这宝贵的东西,没有一丝的遗憾和悔恨,这个心情更加一层的难受。失去以后才知道珍惜的不光是指的真挚的感情,当然也包括这个珍贵的宝贝啊!

  像我这样的不惑之人,身体的阳气,早就开始从青壮年的阳气隆盛的巅峰,开始慢慢下滑,逐渐的失势,越是身处这样的阶段,越能体会那种珍贵的“精华元气”的失去遗憾,因为这种失去几乎是不可逆转的,同时也越发的怀念当时阳气隆盛,藏精丰盈的美好感觉。唉!老牛真的理解了孔老夫子站在大山上看大河的感触,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啊!

  我想,哪儿有偶然兄也一定具有和老牛差不多的感慨吧!就是这种情怀才促使老牛顶住社会的种种压力和不解,写一些这样的文字出来,试图发挥一点点微薄的影响力,影响一个是一个啊这就是功德啊!再次感谢哪儿有偶然兄,最这个帖子的鼎力支持!
  再谈谈阴阳辩证 下

  决定宇宙生命的关键所在。中国人将它们一律称作“气”,认为事物的整体功能反应和各种整体关系正是通过“气运”,“气象”而显现出来。事物之间各种整体关系的法则称作“数”,对“象”和“数”的研究就成为中国人认识天地万物的切入点和关注点。
  中国人有向内的思维趋向。长期以来,通过体验、直觉和自我调控,对心性即精神作了大量研究。心学成为中国重要的传统学术。它不仅包括道德修养、行气健身,而且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正所谓;“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找到对于我们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最重要的那个根,去给自己制定一个至高的目标,也是中国人最高级别的追求所在,可见能明心见性是中国人最高的自我追求
  。
  这样的思维方式和由此而形成的基本观念,决定了中国人创建医学和认识其他事物时,偏重综合而不是分析,直觉而不是归纳,取象类比而不是抽象推演,整体观察而不是分类实验。所谓的:“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是我们中国人观察事物能化繁为简的天赋,这一点我们必须感谢老子!

  中国人注重研究的是世界和万物的生成、演化和持续的演示,而不是其物质构成和空间中的细分。因此,中医学最大的特点是,它所研究的对象始终是有思想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它强调精神对生命的特殊意义和关键作用,因为精神是人体最高层次的功能。它所要把握的不是机体的器官实体,而是人体作为活的整体的功能结构关系。这种关系需要一个名词概念来描述,而且这个概念必须是约定俗成的,能繁能简的,就这样中国人就发明了阴阳这个名词。

  整体功能结构关系又表现为与日月天时相应和的,机体发育和生命维持的节律。这种节律是维持生命的最根本的“长生”的能力,西医更重视研究的是个体物种之间的自生规律,而中国人却在研究“万物为刍狗”的生生不息的能力。

  我们以前都在喊一句话,叫做“万物生长靠太阳”,这句口号正好讲到半个自然规律,那就是万事万物和“阳”的关系,其实“万物生长也要靠月亮”这样才算完善。“阴阳”就是万物能够长生的根源,而并非是依靠个体那个小小的“自生”能力,来达到繁衍生息,生生不息的“长生”状态。

  正如《道德经》曰;“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从本质上说,中医学不是治病而是在循天助人,是《中庸》的:“赞天地之化育”。它不是直接针对病之所在,而是《易传》的:“穷理尽性”,即帮助人恢复和提高人自身具有的调节能力,调动和激发人的生命潜能,达到和天地日月阴阳和谐共振的最终目标,这就要靠我们中医常说的“阴阳升降出入”的管道畅通。

  利用天之道来实现祛病健身。这正是天人合一、主客相融在中医治疗学上的体现,这才是真正的科学。

  西方文化刚好与中国形成左右对称的优美格局。他们在传统上视空间重于时间,重是物质而忽视精神,把世界看作物理的世界微观的世界。时间性虚,空间性实;时间的本质趋向综合与整体,空间的本质趋向分解与并立;时间只能被动万物共享,空间则可以由强者去切割和占有。所以说中国人才真正讲求,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自由”的民族。
  与此相关,西方人喜爱分析,侧重研究事物的有形实体和物质构成。在群体中强调个体的独立价值,在整体中注重局部的基础作用。因而喜爱孤立研究和实验研究,这些研究说实话都是在器世界里面打转转而已。面对这个道器合一的世界,习惯将主体(道)与客体(器)对立起来,同时以人作为万物的尺度,主张征服自然。西方人有向外的思维趋向,关注事物在空间中的继续运动和物理变化,因而几何学,形式逻辑和抽象思维方面很早就取得了突出成就,并对整个西方科学与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以上这些特点,就决定了西医学必定以解剖学为基础,着重研究人体的形体器官和化学构成,眼睛只盯住器世界来做道场,丢掉了另外一半更重要的道世界。因而缺乏对人的整体考察。

  在病因学和治疗学上,则着力寻找有形的致病因子和人体受损的精确部位,这不过是又深入了下一层次的一个器世界而已。然后依靠人工合成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直接排除病因并修复被损的人体部件,甚至是连治疗手段也刻意的在回避道世界。


  综观和比较中西方的思维特征,中国属于阴性文化,向心内收是其趋势,西方属于阳性文化,外向离心是气趋势。在传统上中国人选择了,偏重以时间为主的生命时空坐标,西方人选择了,偏重以空间为主的物理时空坐标。


  这两种时空观贯穿了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各个方面。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还可以说,中国文化是时间文化所以更重视道世界,西方文化是空间文化,必然更重视器世界。

  同时,正是这两种分具阴阳偏向的文化造就了两种认识论,两种不同的科学思想体系,而中西医正是这两种认识论,两种科学思想体系的集中体现。

  由此可以断言,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不仅文化是多元的,科学也是而且应当是多元的,对人类曾经并将继续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至少有两个源,两个流,而不是一个源,一个流。即发源于古希腊的西方科学,和发源于黄河长江的中国科学。尽管中国式的科学技术体系与西方相比尚有时代的和规模的巨大差距,但从文化基因上看,它有存在的理由和向前发展的巨大潜能,而且代表着当今科学拓展的方向。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人类文化与科学的发展规律亦如是。

  政治经济学,一直以来都是一门外来的学问,亚当?斯密、卡尔?马克思、凯恩斯、杰文斯……等一个个都演绎着不同的内容,或谈财富,或谈剩余价值,或谈国家干预,或干脆把“政治”干掉,变成了纯粹的经济学,林林总总,药方一张接着一张,可是,经济危机还是在继续,两极分化还是在加剧,生灵还是在涂炭……,而今,政治经济学在中国,在古老的阴阳辩证法故乡,中医,正运用她独特的整体性,综合性思维方法,为政治经济学研究指明最终的方向:世界经济如何健康与和谐?面对阴阳学说,显然不仅仅是用来治病的,中国有句来源不慎明确的古话,叫做“上医治国”,这又何尝不是对阴阳学说的一种隐性的肯定和鼓励。


  中国人常说:“人是要靠两条腿走路的”,做人与做事同样地重要,哪一个都不能偏废!多么浅显的一个生活哲理,却道出了朴素的阴阳学说,同样,人类的经济活动史,也是靠两条腿走出来的,这两条腿就是:生产力与生存力!老牛始终认为;“生产力可以依靠西方科技达到,但是生存力(这个生存力不光是指我们个人的生命个体,一个家庭,民族,国家,物种的生存力何尝不是如此?) 

  通常,我们熟悉的一种能力是生产力,生产力是一种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教科书上耳熟能详。在了解之余,我们是否真正自问过:人类除了生产力之外,是不是还有其它的能力?特别是现在社会,生产力极端的发达了,也许该补补人类生存力这块短板了!

  所以我们要开始找回,支持我们中华民族5000年屹立不倒的根源,那就是建立在《易经》思维上的阴阳学说。这里为何不提五行学说,那是因为五行学说也是来自阴阳学说,只是一个更细层次的演进而已。根还是阴阳学说!


  老牛原创 QQ362944773牛翁一安平泰

  补充刚才倒数第二段的缺失.


  中国人常说:“人是要靠两条腿走路的”,做人与做事同样地重要,哪一个都不能偏废!多么浅显的一个生活哲理,却道出了朴素的阴阳学说,同样,人类的经济活动史,也是靠两条腿走出来的,这两条腿就是:生产力与生存力!老牛始终认为;“生产力可以依靠西方科技达到,但是生存力(这个生存力不光是指我们个人的生命个体,一个家庭,民族,国家,物种的生存力何尝不是如此?)必须依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来指导。因为中国人的生存能力是历史证明了的,5000年不间断的文化传承,足以证明这一点!
  @小黑兔讨厌小白兔 817楼 2013-06-25 12:56:00
  还没全部看完,觉得老牛说得非常有道理。
  是否是这样理解:真正的中医是利用简单的药物和方法,协调人体自身的系统,让机体自己治愈自己,从而达到治疗和强健身体的效果。
  但是伤寒杂病论还是看不懂啊,如果不是经方中医,仅仅是自己想业余学习学习的话,该如何入手呢?
  ---------------------------

  伤寒论的确不是一下子就能入门看懂的,这也是事实,因为伤寒论中很多概念都是必须有传统文化功底才好理解,关键是药保证别理解错了,曲解的去学,学出来也是一条歪道,伤寒论的传承主要是碰到了文化土壤贫瘠的现实。
  学习中医不必非要从伤寒入手,先从基础理论入手很有必要,除了基础的中药学,还要有经络巡行知识,要研究这一套,还是要从《黄帝内经》入手,不光是要理解里面的理论,更要有针灸六经的基础,还要有五运六气最起码的认识才行啊!
  @牛翁一安平泰 803楼 2013-06-23 23:34:00
  再谈阴阳辩证的价值 上
  纵观世界历史,古印度、古埃及、古希腊及中国都曾有过自己的医学,并称为四大传统医学。中医是其中理论最完整、实践内容最丰富、最有效的医学,中医在中国古典哲学的孕育下,形成了自己的阴阳五行学说,并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方法论,以证候为研究对象,形成了以藏象经络、病因病机为核心,包括诊法、治则、善后,预后,方剂、药物理论在内的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
  古埃及人崇拜太......
  -----------------------------
  @qdyyxz 804楼 2013-06-24 09:10:00
  请大家仔细回忆一下自己6月21日前后,身体的细微变化。适逢夏至,天人相应,过节如过关昂,不知您过的是否顺畅?呵呵
  -----------------------------
  @哪儿有偶然 821楼 2013-06-25 21:21:00
  百姓日用而不知,而君子之道鲜矣
  【希望这个回复不会歪楼,还请牛翁楼主兄海涵】
  但凡喜欢钓鱼的朋友都会发现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基本已成为一种定则:当钓场开始明显起西风时,就很难钓到鱼了,钓鱼人要么只好静等风向变化,要么干脆打道回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身边的钓鱼发烧友印证印证,就知道俺所言非虚。
  不知存世的那些生物学家、气象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等等科学家们能不能用什么科......
  -----------------------------
  老牛一如既往的尊重和敬佩先生!!
  谈谈经络和经方中医的关系
  人体十二正经加上任督二脉组成了人体大框架,经是主干,络是支节叶曼,人体整个是被经络包围穿插组合起来的一个整体,
  我们都说“人活一口气”,这个气的概念很复杂,我们姑且放下不说。但是谁都知道,气是人的生命存在的表现,而经络则是气在人体内的的运行通道。这个通道不是微观物理的管道概念,而是一种神秘力量规范指导下的特定通道。生命还存在,经络就存在,生命终结,人断气了,经络也就消失了,看不见找不到了。
  所以,西医解剖尸体根本找不到经络,只有大活人自己才能感受到经络的存在,连医生也感觉不到经络,医生掌握的是经验。针灸大夫会边下针边问患者:“感觉到了吗?感觉到了吗?”这一点足以证明中国人的学问基本都是建立在人文实践基础上得到的。
  经络是一切中医活动的源泉,它内连脏腑,外连四肢百骸。有了经络,人是一个有机整体;没有经络,人就是一堆零待拆的零部件。
  中医讲究整体观,在辩证施治的行医过程中,从不死死地盯住某个器官不放,它关注的是整个人的生命状态,重视的是人体内的精、气、神。中医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因为它抓住了经络这个源泉。
  人体所有的疾病,都是发生在经络所循行关联和功能之上的。所谓的“内连脏腑,外连四肢百骸”不是一个简单的说辞,而是经方中医的根。“六经”、“经络”、“经方”这三个名词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我们看伤寒论在辩六经病的症状上,几乎都是体现在经络循行所主的范围,很多人之所以学伤寒入门很困难,就是因为经络知识的严重匮乏。这就是为什么从药学入手学伤寒就非常难,从针灸入手学伤寒就比较容易,关键一点就是在经络知识的掌握熟练程度上。
  老牛在这里举一个最常见的例子,我们常说的急性慢性咽炎,喉咙痛,扁桃体发炎啊等等疾病,很多时方中医就爱用一个发炎(一个中医大夫,整天嘴上这个发炎那个发炎的,拿一个西医概念来做中医辩证,真不嫌丢人啊,去翻翻老祖宗的医书,你能从清朝之前的医书上找到发炎二字吗?)来含混辩证。但是咽喉的疾病到底归谁所管,六经如何辩证?
  从药学入手的中医们一定会用清热解毒,来辩证施治的,基本都是在用上火理论辩证治疗。可是如果你有一点基础的经络知识,就会发现,经过人体喉咙部位的是肾经和肝经的经别所主,如肾经;“其支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又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而肝经是“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 …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
  显然肝经的所主部位仅仅是在喉咙之后,所主的范围有限,而肾经是沿着喉咙两侧循行,一直到舌根下的,两个支别所主的面积非常大。如果你对伤寒条文也比较熟悉的话,在伤寒条文所牵扯到喉咙方面的症状,基本都是集中在肾经以及和肾经胃夫妻经的太阳经上面。
  如;“太阳篇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 …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
  83条;“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咳喘虽说也是咽喉这个部位的症状,但是明显发病根源不在咽喉。而太阳病更多的是咳喘、喘满的症状居多,真正咽喉痛疼的条文是在少阴经条文里面。
  少阴篇310条;“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
  311条;“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瘥,与桔梗汤。”
  312条;“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313条;“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老牛把这些列出来,只是为了更好的帮助大家理解伤寒论行文的规律,便于理解学习。
  我们熟读伤寒论条文,就会发现大部分的条文都是在用十二正经所主部位来归纳的,仲景先师排列条文的顺序,也显然是在按照人体发病的部位逐一推进、排列、叙述。那么认真的学习和熟悉十二正经的循行部位和所主范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
  在下面老牛就把这些十二正经的循行部位和经别穴位,以便大家复习和熟悉基础知识,然后我们再深入的研究经络的学问,更好的学习伤寒论。

  老牛原创 QQ362944773 牛翁一安平泰


  熟悉一下 十二正经循行和穴位

  1 《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 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本经穴]中府(肺募),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合),孔最(郄),列缺(络),经渠(经),太渊(输、原),鱼际(荥),少商(井)。


  2 《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 ——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本经穴]商阳(井),二间(荥),三间(输),合谷(原),阳溪(经),偏历(络),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合),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和髎,迎香。

  [交会穴]大椎、水沟(督脉),地仓(足阳明),秉风(手太阳)。


  3 《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 ,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 ,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口 ,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 ,抵伏兔,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 ,入中指内间 。
  其支者,下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本经穴] 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大肠募),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合),上巨虚(大肠下合),条口,下巨虚(小肠下合),丰隆(络),解溪(经),冲阳(原),陷谷(输),内庭(荥),历兑(井)。

  [交会穴] 睛明(足太阳),颔厌、悬厘、上关(足少阳),水沟、神庭、大椎(督脉),承浆、上脘、中脘(任脉),迎香(手阳明)。


  4 《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

  [本经穴]

  隐白(井),大都(荥),太白(输、原),公孙(络),商丘(经),三阴交(足三阴之会),漏谷,地机(郄),阴陵泉(合),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脾之大络)。

  [交会穴]
  中府(手太阴),期门(足厥阴),日月(足少阳),下脘、关元、中极(任脉)。


  5 《灵枢?经脉》: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谦,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本经穴]极泉、青灵、少海(合)、灵道(经)、通里(络)、阴郄(郄)、神门(输、原)、少府(荥)、少冲(井)。


  6 《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出页),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本经穴]少泽(井)、前谷(荥)、后溪(输)、腕骨(原)、阳谷(经)、养老(郄)、支正(络)、小海(合)、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颧髎、听宫。

  [交会穴]大椎(督脉),上脘、中脘(任脉),睛明、大杼、附分(足太阳),和髎(手少阳),瞳子髎(足少阳)。


  7 《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 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

  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 ,循肩髆内,夹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

  其支者:从腰中,下夹脊,贯臀,入腘中。

  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夹脊内,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趾外侧。
  [本经穴]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 膀胱俞 、中膂俞、 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殷门、浮郄、委阳、委中、附分、魄户、膏肓俞、神堂、譩譆、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 、秩边 、合阳、 承筋、承山、飞扬、跗阳、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阴,


  8 《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骨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  

  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本经穴]涌泉(井)、然谷(荥)、太溪(输、原)、大钟(络)、水泉(郄)、照海、复溜(经)、交信、筑宾、阴谷(合)、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

  [交会穴]三阴交(足太阴),长强(督脉),关元、中极(任脉)。


  9 《灵枢?经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本经穴]天池、天泉、曲泽(合)、郄门(郄)、间使(经)、内关(络)、大陵(输、原)、劳宫(荥)、中冲(井)。


  10 《灵枢?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遍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角,以屈下颊至。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 ,前交颊,至目锐眦。

  [本经穴]关冲(井)、液门(荥)、中渚(输)、阳池(原)、外关(络)、支沟(经)、会宗(郄)、三阳络、四渎、天井(合)、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牖、翳风、瘛脉、颅息、角孙、耳门、耳和髎、丝竹空。

  [交会穴]秉风、颧髎、听宫(手太阳),瞳子髎、上关、颔厌、悬厘、肩井(足少阳),大椎(督脉)。



  11 《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肋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  

  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

  [本经穴]

  瞳子髎、听会、上关、颔厌、悬颅、悬厘、曲鬓、率谷、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肩井、渊腋、辄筋、日月(胆募)、京门、带脉、五枢、维道、居髎、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阳陵泉(合)、阳交、外丘(郄)、光明(络)、阳辅(经)、悬钟、丘墟(原)、足临泣(输)、地五会、侠溪(荥)、足窍阴(井)。

  [交会穴]

  头维、下关(足阳明),翳风、角孙、和髎(手少阳),听宫、秉风(手太阳),大椎(督脉),章门(足厥阴),上髎、下髎(足太阳),天池(手厥阴)。


  12 《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八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

  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注肺。

  [本经穴]大敦(井)、行间(荥)、太冲(输、原)、中封(经)、蠡沟(络)、中都(郄)、膝关、曲泉(合)、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脾募)、期门(肝募)。

  [交会穴]三阴交、冲门、府舍(足太阴),曲骨、中极、关元(任脉)
  再谈谈经络和经方中医的关系



  经络之间也是相互关联、互为表里的。比如肺经与大肠经相表里、脾经与胃经相表里、心经与小肠经相表里、肾经与膀胱经相表里、肝经与胆经相表里。如果不了解这些经络的表里关系,就不能从整体上把握人体的生理和病变。清代俞嘉言说得好:“如果不了解脏腑的经络,一开口,一动手,便会出错。”

  中医的核心是阴阳,经络是阴阳之气在体内运行的通道。说简单,中医就这么简单,大写意,大抽象,这就是中医。

  但是写意和抽象难道就意味着不严谨太简单吗?显然不是的。一个阴阳五行,一个经络气血;说复杂,这两个问题中的任何一个,都需要你花费一生的精力去体悟。古人讲“皓首穷经”,我这里借用一下,将“经”解释为经络,这就是说你从少年就开始一直研究到头发变白,也不一定能搞明白经络。

  还是那个中国人独有的格物致知的精神,任何事物都有道器体用两层含义组成的,面对形而上学的概念,必须依靠“悟”才能掌握。我们不能因为人体解剖找不到经络就否认它的存在。常言道“人活一口气”,气就是人的生命,经络就是人体生命的律动,生命存在,经络就存在,只有存在的生命才具有完备的的概念。

  中医强调“上工守神,下工守形” 。神是什么?神是无形的东西,是形而上的概念。人的精、气、神的表现,就是人体内的阴阳之气的功能实现的,这就难怪西医的解剖学就是找不到它们。

  形是什么?形是有形的东西,即使人死了也可以在解剖中找到,还能放在药瓶中保存。如果有人不相信人体内有阴阳之气,可以闭上双眼体会一下。只要你真正地静下心来,当然这个静不是任何人都能体验到的。人真的能入静,就一定会感觉到体内有一股气在游走,这就是《内经》中说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如果你心不静,总想着股票的涨涨跌跌、生意的曲曲折折、仕途的坎坎坷坷、生活的是是非非……那么,你肯定感觉不到真气的存在。练习太极拳的的高手都知道,练到一定程度时便有腹鸣、指麻等行气现象,这就是气在人体内的运行,这个感受同样不可言传。只有练习者自己能体会到。

  《内经》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人的精、气、神运转正常,人就很健康;精、气、神消失了,生命也就终结了。这三个概念整合在一起,就可以用一个真气来概括。所以,一定不要忽视了自己体内的真气是否在“从之”。如果你不关心它,护佑它,重视它,它就会发脾气,就会报复你,让你疾病缠身。它会让你患上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总之,你哪儿最薄弱,它就在哪儿兴风作浪。如果你真心地呵护它,像恋人一样关爱它,它就会对你百般温柔,极尽体贴。风寒来了,它会说:“没关系,我来赶走它。”暑热来了,它会说:“没关系,我来保护你。”

  “上工守神”,就是要守住人体阴阳之气的变化。要了解人体内的阴阳之气,就要了解经络,因为气就在经络里!

  上面谈到,经络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经脉是干线,络脉是支线。人体有十二条经脉,它们分别与脏腑相连接,十二经脉与无数络脉相连,纵横交错,形成了一张立体的大网络,大网络上还分布着三百六十多个穴位。

  打个形象的比喻,经络就像遍布城乡的手机信号网,虽然用肉眼看不到,却无处不在;穴位则像信号发射塔。如果某个地区的手机没有信号或信号太差,我们通过调整发射塔就可以解决问题。同理,身体上的任何部位的病变,都是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推拿,按跷,针灸,药石)来刺激经络上的,相应的穴位来治疗。

  经络内连脏腑,外连四肢百骸,使人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没有经络,就是死脏腑,不管泡在什么液体里都是死的。大家可以仔细想一想,经络本是阴阳之气的运行通道,可为什么十二经络的名称里都含有一个脏腑的名字呢?这就是因为中医从不将脏腑视为死的东西,也从不将人体视为一堆零部件的组合。

  人体十二经络有一个十分有意义的搭配,就是每一条阳经都有一条阴经与之相表里,从而形成了阴与阳的协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仔细玩味,你会发现这两句话意义深远。阴在人体内,她守候着阳;阳在人体表面,他是阴派出去的士兵。人体内的道理如此,天地之道无不如此。比如一个家庭,男人的职责是在外边遮风挡雨,为的是家中妻儿的安康;女人则在家中守候自己的男人,为他营造一个温暖的港湾。如果阴阳失调,家中的妻子不再守候外出的丈夫,这个家就会后院起火;如果外出的男人不再为家人忙碌,而是另有新欢,这个家(人)就会分崩离析。可见,世间万物的道理都是相通的,领悟了《内经》不仅可以学好中医,也可以搞好家庭关系。

  十二经络的阴阳表里关系如下:
  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
  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
  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
  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
  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
  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

  十二经脉的运行路线是这样的:手三阴经从胸到手,由内而外,手三阳经从手到头,由下而上;足三阳经从头到足,由上而下,足三阴经由足到腹,由下而上。如果你是个有心人,就会发现人体经气的运行与自然界天地之气的变化十分相似。

  地上的水,由于阳光的照晒,变成了清阳之气,蒸发上升,在天上形成了云;这就是我们经方中医谈到的,阴阳气机升降的“升”。

  云在天空凝聚、温度降低,吸收了浊阴之气,化而为雨,又会从天空降落在地面。这就是“降”。这就是气在自然界中的升降循环。有了这个循环,自然界就有了生机;没有这个循环,自然界就会是一潭死水。尽管气的运行变化复杂,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清阳之气上升,重浊之气下降,同时,阴气生发而为阳,阳气潜降终化阴。

  人体之气的运行与天地之气的运行一样,清阳之气上出于眼、耳、口、鼻等孔窍;清阳之气向外开发肌肤腠理;这又是气机升降出入的“出”。

  浊阴之气下出于前阴、后阴二孔窍。浊阳之气向内归藏于五脏,这就是“入”。

  一旦自然界的这种运动平衡被破坏了,天地之气的运行受到了影响,大地就会出现干旱和洪灾。同样,人体的平衡被打破了,阴阳之气的升降宣发受阻,人就会疾病缠身,正所谓《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地的运行是以阴阳之气的变化为纲纪的,正因如此,才有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循环往复。所以,古代的圣人先贤才会,上效法天之清阳以养头,下效法地之浊阴以养足,中效法人间之事以养五脏。看到了吧!什么是中医的整体观、辩证观?这就是。中医从不死死地盯住某个器官不放,它关注的是整个人的生命运行状态,重视的是人体内的精、气、神。所以,不了解经络,不了解人体之气的运行规律,根本就无法了解五脏六腑,就会“开口动手便是错”。

  所以,学习中医的人首先就要弄懂经络,不懂经络寸步难行;只有了解经络,才能守神,成为中医里的上工。


  老牛原创 QQ362944773 牛翁一安平泰

  怎么认识三焦
  三焦在五脏六腑中属于一个腑,中医谓之“孤腑”,这是中医特有的概念,西医没有。
  这个腑很特殊,完全是一种形而上学的道层面的概念,以至在生理解剖中也找不到,成为现代医学科学中的莫须有,也是成为了攻击中医为迷信的依据,中医如果自己也讲不清楚,那样就会很被动。就会成为伪科学,成为众矢之的。这种概念属于“道可道”,讲不清楚是必然的,但是,庄子老是告诉我们,讲不清楚的东西不怕,可以打比喻啊!

  听说有中医学院教授给留学生讲课时说过这样的比喻:“三焦就是三个被烧焦了的地方”。这话你信吗?当然没人信,但如果道理讲通了,又不由你不信。我们就从这三个被烧焦了的地方来理解认识它吧。

  三焦的焦字从火,火能烧焦,三字再不用解释,就是一二三的三,所以三焦就是三个被烧焦了的地方。但是“三”在中国文化里面的概念也很复杂。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是说的这个三,三焦在内经的概念是;“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这个三焦其实完全可以用三生万物来解释,因为三焦是人体水液代谢的器官,人体几乎所有的功能都离不开这个水液代谢。

  我们继续回到三个烧焦的地方的的话题,三焦就是三火,气有余便是火,三火就是三气,中藏经说:“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总领五脏六腑,上下内外之大也”,既由此而来。

  谈到这里,有心的朋友的就会问,这很矛盾啊,内经说是水道,中藏经说是火道,这岂不是自相矛盾?是啊,谁说不是啊,人体的态势就是火在上水在下啊,心火要下济温暖肾水,以保证肾水不能过于嘶寒。肾水也要上泛,以保证心火不至于过于炙热,那么无形的,属于形而上学的概念的水火,也需要一个同样的,无形的形而上学的器官来保证运转,那么三焦就是一个伟大的概念。

  老牛原创 QQ362944773 牛翁一安平泰
  @爱读金瓶梅 856楼 2013-07-03 17:30:00
  牛翁,我这儿有一方子,想借你的法眼看看。续断、15克。烫狗脊15克。淫羊藿10克。
  盐杜仲10克。鹿角霜10克。制附片6克。桂枝10克。骨碎补10克。地黄10克。熟地黄10克。防风10克。牛膝10克。羌活10G 。 独活10G。 醋莪术10G 。 蒲公英30G。
  此方是有名的中医开的方子,专治强直脊椎炎的,牛翁觉得怎么样?
  ---------------------
  一般老牛不太愿意对别人的方子指手画脚,但是这个方子明显是一些滋阴派中医的方子,从用药和计量上看,可以肯定。另外从辩证用方上看温阳补血,活血通络是主要指导方针。
  但是说实话,这个毛病不能从这个角度入手,老牛见过不少类似的病人,这种病人一般都是中焦受伤在先,病的根本在后天脾胃被克伐,特别是和肝肾之间的关系更紧密一些,也就是从经方中医的角度来看,这种病是太阴少阴厥阴三阴合并证,所以给人造成的伤害就比较强烈,症状非常痛苦。
  强直性脊柱炎,其实是脊椎骨之间的那个椎间盘组织的问题,这个椎间盘是属于人体的筋组织,是肝所主的部位,这个毛病主要是肝脾,肝胃之间出现了不协调,造成中焦气血生化不足,感学亏虚,血不养筋,筋失柔韧所致。所以这样的病人大多伴有饮食睡眠不佳的表现,而现在中一大部分人是忽略这一点的,老牛却很重视这一点,只有中焦的气血生化功能实现正常,这个疾病才有痊愈的希望啊!
  不知道老牛这样回答你你可满意否?
  @爱读金瓶梅 856楼 2013-07-03 17:30:00
  牛翁,我这儿有一方子,想借你的法眼看看。续断、15克。烫狗脊15克。淫羊藿10克。
  盐杜仲10克。鹿角霜10克。制附片6克。桂枝10克。骨碎补10克。地黄10克。熟地黄10克。防风10克。牛膝10克。羌活10G 。 独活10G。 醋莪术10G 。 蒲公英30G。
  此方是有名的中医开的方子,专治强直脊椎炎的,牛翁觉得怎么样?
  ---------------------
  @牛翁一安平泰 857楼 2013-07-04 10:01:00
  一般老牛不太愿意对别人的方子指手画脚,但是这个方子明显是一些滋阴派中医的方子,从用药和计量上看,可以肯定。另外从辩证用方上看温阳补血,活血通络是主要指导方针。
  但是说实话,这个毛病不能从这个角度入手,老牛见过不少类似的病人,这种病人一般都是中焦受伤在先,病的根本在后天脾胃被克伐,特别是和肝肾之间的关系更紧密一些,也就是从经方中医的角度来看,这种病是太阴少阴厥阴三阴合并证,所以给人造成的伤......
  -----------------------------
  @爱读金瓶梅 861楼 2013-07-04 17:14:00
  谢谢牛翁在百忙中给于答复。你强大的理论气场已经深深地吸引了我。你说你见过不少类似的病人,那么你肯定有很多临床经验了,我代我的亲戚向你再提个问题,你有把握完全用中草药控制它吗?我亲戚不相信能治俞之病。还有一点担心,据说现在的中草药都含有超标的重金属,牛翁能谈谈这个问题吗?很担心中草药的质量问题。再次向牛翁表达敬佩之情。
  -----------------------------
  你好这位朋友,首先感谢您对老牛的文字的肯定。
  你的问题并不好回答,说实话,有一些年轻人的强直,特别是在30左右的,还好说,如果能认可中医的治病理念,并且能做到尊重履行医生的医嘱,病请完全可以控制住不恶化,加上适当的联系手段和保养方法,治愈不是没有可能。
  可是如果年纪太大了,或者病史太久,特别是西药用药史太久太乱,要知道一些西药追求治本而伤害了病人后天之本,这就是在变本加厉的摧毁人体的正气。再加上人过正午,人体的正气在逐渐失势,所以说,除非本人有特别强大的毅力,不然这个病真的不好治。
  另外提到毅力,这种病不光要对症治疗精准得当,而且需要正确的步骤,这种病人症状由轻到重,治则是完全不同的,怎么样面对每隔不同的患者辩证施治是中医最核心的价值观。
  另外您提到的药物残留问题,这个老牛也很无奈啊,人最不可选择的就是生在何种时代。药物的种植本身就是个体现责任心的行业,如果把药物当成敛财的工具来榨取苛求,就必然逐渐的加大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追求产量和品相),所以说这是时代的弊病,我们医生也没办法啊,总不能自己种吧,就算是有条件自己种的,也不可能种几种几十种上百种的种吧?还是那句话,退而求其次吧,尽量选择有传承的中药饮片企业的产品吧。
  人是不能选择生活的时代的。
  尿毒症的误区

  最近看过的一些病例对老牛的感触很深,有几例比较有代表性,而且都是现实中真实的病例,老牛从不编造病例,这是原则。有时间就整理一下给大家看看,特别是一些流行观念的误区也许能帮助大家认识一些很具有概念性错误的疾病。

  首先一个们青岛市一个尿毒症患者,李某某,今年6月初慕名前来求诊,年龄36岁,身高体丰,面色灰暗灰白,皮肤上面、脸部脖子上有大量的色斑(色斑沉寂,早就能预示病人气虚不能帅血,造成人体末梢微循环的不利在先了)。在初夏的季节,走一小会路,额头上也带有明显的汗珠(动则汗出如豆),自述发病初期是因为高血压头疼,当时量血压吓的医生瞠目结舌,高压达到220到260毫米汞柱,最高能到280毫米汞柱,经常能闻到鼻子里有血腥味(这已经是人体毛细血管开始微出血的先兆了,严重的就会造成脑出血,后果不堪设想),夜尿频频,至少三次以上,平时有心慌心悸的现象。

  西医认为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已经属于初期尿毒症了,在西医的指导下做了几次透析,自述每次做完透析,人就像被掏空了一样,浑身乏力难受,饮食睡眠情况尚可,舌苔灰白淡薄偏胖,两边有齿痕,中间有轻微舌裂纹。左脉沉玄偏数,右脉中取可得,脉玄大硬直。现在每天吃几大把不知道是何物的西药,总体感觉人体精力体制各方面每况愈下.

  经过和病人的聊天,他比较认可老牛的观点,认为慢性病是需要一个正确的态度来对待的,他看过老牛的论述以及和老牛面谈之后,完全改变了对这个疾病的态度,不再是一副绝望的心态,也不再是一副无奈迷惘的心态了。

  老牛跟他谈到;“你这个病,在我们经方中医眼里面,是一个太阴少阴厥阴合病的三阴病合一的慢性损耗性的疾病,阴阳俱损。首先是气虚表虚的漏汗,脾肺功能严重虚亏,造成气不生化,气不收摄的太阴病。

  另外汗血同源,心主血脉,大汗亡阳,又伤害了心阳,心阳亏虚,不能下济温暖肾水,造成心阳不振,不不能震慑群阴,的水饮上泛的高血压证,下焦肾水嘶寒,小便不利,夜尿过频的太阴病。

  下焦水寒土湿,脾被湿困,脾不健运,水湿代谢失司,脾共功能受抑制又会造成营血生化不足,营血亏虚,肝血必然不足,肝血不足,肝气无所生发,造成人体重要器官缺血报警,机体自然而然的又会自动升高血压,这就是造成了肝失所养的厥阴病。
  既然是三阴病,就要有足够的认识,特别是要认可老牛多次强调的“三个三分之一“的治病原则,要积极配合老牛的医嘱,老牛给你先开一个方子,先把这个高的吓人的血压降下来,避免出现不可预见的严重后果。中医有句话叫做急则指标,你这算是比较急重的症状了。

  处方;茯苓四两,桂枝三四两,生白术二两,泽泻二两,首乌二两,枳实二两,法半夏二两,干姜一两,麻黄一两,炮附子一两。此方抓十副,水煎服,日三服,忌生冷寒凉饮食。并且要求服药要温热服用,服后要喝点热水,使得身上有微微汗出的感觉为度。
  这只是给你开的方药,老牛现实中治疗这种慢性三阴性病,不是仅仅的给病人开出一个药方来就算完事了,而且老牛开出的方子也不复杂,也没有什么奇药神草,也不是什么宫廷秘方…因为一个经方中医眼中就没有这个尿毒症的概念,只要是经方中医一眼就能看出老牛用方的思路。

  因为老牛最开始就遵循一个原则:面对各种慢性损耗性疾病,除了开出这种对症的方药之外,老牛更要先强调的是老牛的“三个三分之一原则”,因为你不能光喝药,还要配合医生修心节欲、规范饮食生活规律,不能认可这一点,面对这么严重点疾病都不能下个决心坚持下去的人,老牛一般都不会接诊。

  你的情况必须要做配合适当的练习,首先是饮食要规律,早饭一定要多吃吃好,一天之际仔于晨嘛,晚饭要吃半饱不可过饱,作息时间要规律,子时之前一定要保证进入睡眠状态,睡前要拿出一段时间来做吐纳深呼吸提肛练习,平时要多运动,运动不要追求大运动量,要避免的大汗淋淋,根据个人不同的耐受度,也要做到每次锻炼要微微汗出为度。

  另外还有一点,要适当的放松自己,不要给自己太大的生活工作压力,要节欲思想时刻不能放松,节制一切多余的欲望,与人与事之间不能太过纠结冲动,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这是解决慢性病的基础,有时间和老婆孩子出去看看大自然的绿色,疏肝解郁,心态好,肝气条达是慢性病解决的条件,总之要修心为上。

  还有一点,西药要逐渐减少用量,最后一只要达到彻底断绝西药的程度才行。”

  这个小李非常认可老牛的思想,保证一定坚持做到,虽说工作压力也有,生活也比较忙碌,但是他已经下定决心了,严格按照牛老师的要求去做,因为面对这样一个吓死人的绝症,还不能痛下决心的人,还在跟你讨价还价的让你,那真就是个不治之人了。

  事实的结果非常出人意料的好,十多天之后,小李打来电话,说症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血压降下来很多,但是现在压差还是不小,鼻子里面的血腥味没有再出现,夜尿也减少到一次,西药也从每天三大把减少了一天一次一小把的程度,也没有再进行透析,人感觉慢慢有了精神和气力,额头出汗如豆的情况也有了一定的改善,感觉很兴奋,也看到了愈病的希望,特来询问下一步怎么办?

  老牛认为这个病人,在解决了这些极端急证之后,在急则指标之后就要转变成缓则治本的路子上来了,针对三阴病的久病留邪,现在需要一个持续而缓慢的愈病过程,这时候就不能用大剂量的汤药做冲锋了,恰恰适合用中医的膏剂来缓补,在温阳利水的前提下渐渐滋补营血,首先满足身体上各个重要器官的气血需求,人体就会主动的降低血压高血压,因为高血压的根本原因已经不存在了,然后用缓慢的量变累计是将来有一天质变的必经之路,病去如抽丝也就是这个道理,这才是解决慢性的治本之道。

  同样如果这个病人不是遇到了老牛,或者因为不理解老牛的观念而和老牛没有医缘,那么大家可以看到的结果一定是,一个月一次透析…到一个礼拜一次透析…再到一个礼拜两次三次透析…再到身体器官藏精调无可掉的器官衰竭死亡…,金钱耗尽人归去,都留家人空悲切….这都是必然的结果。大家看看这个世界上是不是时时刻刻都在重复着同样的历程?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这难道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治未病”吗?

  另外还有一点,病人自己的努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对医生医嘱的尊重和严格履行也是效果异常显著的基础,假如病人不能很好的配合医嘱,再好的再对证的方药要只能杯水车薪,达不到一个经方中医的愈病标准。从这个尿毒症病人的身上就能很好的体现初慢性病治愈的方法。天下没有不治之症,只有不治之人,所有的问题都有方法解决,只要方法正确,怎么解决“慢性损耗性疾病”(也就是西医所说的绝症和需要终身服药的疾病的概念)这个课题也是老牛一生要致力于解决的大课题,老牛时刻都在顶住各种社会压力,以及各种不理解,在不断的探索实践这个课题。

  尿毒症是绝症!谁说的?名可名,非常名,名不正,则言不顺。真理不是某个专家某个团体说出来的,都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检验出来的。面对当今社会医疗体系里面的很多概念,我们要有清醒的头脑来面对,不然只能做个羊群中的傻羊,跟着走向本不该走向大坑。下次谈一列生殖器孢疹的所谓的“性病患者”的病案,也许更有启示意义。


  老牛原创 QQ362944773 牛翁一安平泰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