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摘抄私筆記』.甚少情愛.專注自在

1304.
假如你去西班牙人的家裏,千萬別說你喜歡什麽,他馬上就會抓起來作為禮物送給你;可你也千萬別收下,他抓起來的時候就沒打算你會當真。
1305.
野蠻的西班牙,變成一塊堅硬的骨頭。羅馬人吃力地啃,整整啃了兩百年,啃得滿嘴血汙。
1306.
幾千年風雨侵襲,大自然用它的巨手,不斷地洗著這些大石塊,洗出了石塊的經脈,石塊的棱角都洗成了圓弧。
這是歲月的記錄,大自然留下的痕迹,是無法仿造的。
1307.
把自己的靈魂深處暴露無遺--而事過境遷之後竟煙消雲散,全都歸于遺忘,完全不近人情的遺忘。
1308.
這般觸摸和聽聞到的明晰感,倒不是因為初夏清新的開端和蔥郁而起;只是一種熾熱的覺悟,認識到了一的漸進的結局,萬物彙集的終點。
她想,這邊是最後的時光了,只會在回憶中爍爍閃耀。這一澄瑩明朗,這一漫長的燦爛歲月,正是另一段綿長時間開始前曆史的最後縱情舞蹈。
LZ,我看好你哦,O(∩_∩)O~ (→刺青§)

嗯嗯,多謝曬。
1309.
人怎麽能通過蟲子的眼睛就認定自已讀懂了這個世界了呢?
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原因的,如果硬要反其道而行,那只能是對這個庸碌世界自行運轉的一種幹涉,甚至還有可能帶來不幸。有些事情本來就是如此。

1310.美是一條窄窄的光譜帶,而醜卻形態萬象。
1311.
垂垂老矣,我噤若寒蟬,而且太眷戀自己的余生。我面對的是洶湧的忘卻浪潮,然後是永久的遺忘。我不再擁有戰勝悲觀的勇氣。
1312.
信,是一種無法預想結果的文字敘述,毫無終結可言。究竟這樣一行一行寫下來,是要發展到什麽地步,書信自己都摸不清頭緒。
1313.
偷情已入枯萎幹燥標本。剩下是時間如鈍器摩擦的折磨聲響。
兩張共謀的臉、說謊的臉,且開始對對方說謊技巧之純熟自然起疑。
給綠帽的和戴綠帽的之間,反而建立起一種日間部學生和夜間部學生,在共用一張的課桌抽屜裏留下隱晦信息的拘謹情誼。
1314.
“等待”變成不再是一種時間定義上的身體經驗,而是一種宗教情感偷渡到現代性時刻的“人類曾有高貴靈魂形式”之遺骸化石:老人等待海中的大魚,男孩等待森林或印第安人敬畏傳說中的那頭熊。
1315.
小說裏的餐桌極可能是這個小說家魔術箱的最底層,圖窮匕見的小宇宙模型。
小津的秋刀魚;莫言的驢舌驢肝或烹殺嬰孩;或是布魯諾•舒爾茨的,餐盤上被煮得紅熟的,變成螃蟹的父親。

1316.把死亡摩挲成一只一只薄而透明的瓷器,靜靜的陳列著。

1317.太宰治,數度攜美豔女星自殺,女死而自己幸活。再死,死不成,再死。終于死于投河。

1318.不是死,而是一種燥郁的,慢速的瘋狂。
1319.
《雪國》最後的幻美少女從地獄火焰的高台躍下自殺,在死亡發生之前,小說家即已經慢速的處理那些標本般活著的美麗女形內裏的崩壞。
1320.
最經典的,孤獨蹲踞在時間之外偷窺時間流裏愛戀之人持續老去的,當然是馬奎斯的《愛在瘟疫蔓延時》,那個以唐璜行徑苦等費娥米納半世紀的阿裏薩。
1321.
在那無限延伸的喊停時間裏,無限幸福又孤寂地完成了一部不為人知的偉大巨作:每一細節的場景、音樂的對位及韻腳、對峙的角色之間關于表演技術的各種考究、各幕之間的時序跳接與一種暗喻性的戲劇性輪回。
1322.
那是無法說出哪一年哪一個年紀哪一段暫停時光的我曾經置身其中的某個場景。
像那些超現實畫大師畫框中西洋棋盤般無人的火車站大廳。某個已遭廢置的荒蕪海水浴場的衝淋更衣室,冬日光影穿過宛如養馬場空馬廄那樣一間間空蕩蕩的水泥隔間。
1323.
夜間在黑魅如夢的蜿蜒山路行車,對面車道突然一輛車打遠光燈疾速交會,那樣高強光湧塞至視網膜裏一片曝白的短暫視盲。
1324.
唯有慢動作才能造形出一種有條不紊,嚴格控制每一靜止姿勢的祭舞氣氛。
1325.
眼睛酸麻到仿佛框骨裏塞滿水溝底的爛泥,不止眼睛、嘴巴、耳朵、鼻孔裏全部被塞進這種微溫半沙半漿的流體。
1326.
在那一切靜止之前;在最後一星光焰碎屑落地黯滅;在衆蛾合翅大舉僵死;在最後一口氣松齒吐出側臥的血泊淺淺推出最靠近嘴角的一道漣紋。
1327.
在黑不見地的山路發狂疾走。那是大雨如傾,一旁山壁溝圳的暴漲湍流將腳下的山路漫淹成溪床。我放在襯衫口袋裏的半包煙全吸水泡爛。

1328.所有傷害和愛欲的造景全閉鎖在一圓形的詭異笑臉裏面。
1329.
誰禁得起時間頻頻催喚,過往畫面滿懷眷愛地來回複返?能不對曾記住自己燦爛時光的眼睛滿懷感激?
1330.
搭末班公交車,將額頭抵在窗玻璃上,渙然失焦盯著外頭快速流逝的夜間街景,那種如許清晰,位置感卻分崩離散無法統和成一確定畫面的夢中之感。
1331.
那些傷害,像強酸侵蝕我們一條條金屬絞片般剝落的記憶。
傷害與被傷害的兩邊,喘著氣,驚怖地瞪著對方,對峙著。
1332.
記得的與不記得的,或者是你記得的和其他人記得的部分,完全是兩回事。
1333.
看圍棋棋盤,它是空空的,要等到“砰”地落下一個子,才逐漸風雷激蕩,氣象萬千。圍棋還象征著宇宙繁盛于簡、強生于弱的發展規律。
圍棋的規則極為簡單,而且最大限度的簡單,棋子無級別劃分,無功能規定,自由落放,平等競爭,但隨著棋盤上棋子數量的增加和經營空間的擴大,量變引起質變,圍棋便逐漸由簡單至複雜,由有限進入無限,力道變得越來越大,勢頭也變得越來越強,直到無窮。但到了最後,待收官完畢,數完了目數,撤走了棋子,又空無一物,萬有歸零,幹幹淨淨。
1334.
在這種有時心醉神迷,有時目空一切,有時無所顧忌,有時率性狂歡,有時竊喜,有時不明由來地悲傷的感情面前,我賦予它一個名字:狂亂。
1335.
她打出的每個電話,像一股焦急的、迅速推進的黑色液體,在許多交錯的、幾乎難以分辨的管子中蔓延。
1336.
在已知和已發生的過去和不可測的還未開始的未來之間,有一段需要等待的時光。
1337.
人的內在、生命、人格的「一致性」愈高,就愈能真實地、誠信地活在這樣的默契裏;
人間的這種「一致性」太低,就會不斷地去對他人犯錯,內在產生混亂,或是不得不完全封閑自己的精神。這種「一致性」就是Gabriel Marcel所探討的fidelité(忠誠)的問題核心。

1338.先長出強大的精神能力,再長出現實的欲望與能力。
1339.
規則只是為了膽怯與懶惰的行路者而設立的,因為,沿著路標的指示下次下去,他們雖然不一定能夠找到生命的真相,卻總是可以含糊地說出一些理由來。

1340.那些象綱目一樣的理由使人容易聚合成群,容易産生一種自滿的安全感。
1341.
原來歲月並不是真的逝去,它只是從我們的眼前消失,卻轉過來躲在我們的心裏,然後再慢慢地來改變我們的容貌。
楼主请继续,一直关注你 (河童)

嗯嗯。我繼續。

1342.這世間並沒有分離與衰老的命運,只有肯愛與不肯去愛的心。
1343.
喜歡這一種時刻,知道生命除了外表的喧鬧與不安之外,在內裏還有一種安靜和慎重的成長。
1344.
要在怎樣的過程裏,才能說是曆練而不是被扭曲變形?
要在怎麽樣的焚燒之後,才能向你證明我原本也有一顆堅持的心?
1345.
生命與生活都是巉岩峭壁,也都是泥沼,無論上升或者下降都是整個人整個靈魂的事,怎麽可能會有部分幸免的例外?
不是人在喝茶,

而是茶在喝人

不是你在抽烟斗,

而是烟斗在抽你

是书在读我

是电视在看我

是世界再想我们

是目标在确定我们

是结果导致了我们

是语言在对我们说话

而且永远永远

是时间失去了我们

是金钱挣得了我们

是死亡窥伺着我们 (miuccia)
噢,這樣。
我每天都在被茶喝。被煙抽。被書讀。被時間失去著。
1346.
我本身的個性要負起一些責任,可是卻絕不應該負起全部的責任。
當年的我其實是被一種虛幻的柵欄所限制住了,真正的自我因此而踟蹰不前,終于錯過了成長的最好時機。
1347.
我說:“你要知道,你的頭腦,你的內心,不是酒店的廚房,可以把裏面的東西像舊罐頭一樣扔掉。它更像是一條河流,每時每刻都在流動和變化。你無法矯直一條河流。”

1348.血從腦子流到了腹溝股,說得文氣點,就是從理性流到了感性。
1349.
只是陷進去了,陷在一個紛繁直覺的泥潭裏。除了覺到自己的寡歡,你根本不具備去直覺其他事物的敏感和激情。

1350.人生如旅,終歸,每個人都是不結伴的旅行者。
1351.
讓肉身的終止,像斜陽一寸,不知不覺消融於夜晚。
讓死亡比較像瓦斯用罄,由紅而橘而軟軟無光的火苗,然後再也打不出火了。
1352.
駁無可駁,強詞奪理于事無補,幹脆作大度狀,把損失降低到最小。這是一個目的主義者的選擇。
1353.
這世上有兩種人,一種是過程主義者,一種是目的主義者。
項羽是過程主義者,最後的關頭,大勢已去,他反要打足精神秀一下身手,對于觀衆,是炫技,對于自己,是過瘾,能否改變結局,則不在他的考慮之內,他是一個活在當下的人。
劉邦則是一個目的主義者,可以把孩子推下車,老爸都要變成肉醬了他也面不改色,罵他流氓,他笑嘻嘻地渾不在意,只要收益是正數,他可以殺掉自己欣賞的人,卻賞給討厭的人比如雍齒一頂大大的烏紗。
1354.
清流是這樣一撥人,統一的LOGO,是精神潔癖,個個眼睛裏都揉不得沙子,以清掃天下為己任。潔癖成就影響力,不入他們法眼,就說明你不夠幹淨。
1355.
英國經濟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安吉爾:“涉及愛國主義問題時,人們的行為是非理性的,而且是不負責的,他們在處理自己的私人事務時絕不會如此。”
1356.
相信對方的誠意,才有溝通的可能。不相信對方的誠意,懷疑俨然的道理背後,是不可告人的想法,便不去琢磨字面上的意義,所有的交集,都是誤解的累積。

1357.
不是所有人,經過命運的淬火,都能練成金剛不壞之軀,有的是焚毀,有的是夾生。
1358.
幻滅者,虛幻之破滅也,捅破虛幻的肥皂泡,方能觸及真相,沒有經過幻滅的人生多麽虛浮,不敢經曆幻滅的靈魂,多麽脆弱,從某種意義上說,幻滅未嘗不是一種淬火,所謂百煉成鋼,總要經曆這麽幾道。

1359.和真相劈面相逢,無可躲避地,殺出自己的一條血路。

1360.
縱是爽利獨立的女子,思及感情,常常也會有那樣幽微的一頓,不願被人察覺的一聲歎息。
1361.
這種堅持,和那個對象無關,是事主自帶的一種禀賦,她們善于有意無意地自我催眠,將抱持的感情或者信念放進神龛,以此將自己和衆人區別開來。
1362.
太真實,這種真實與勇敢相伴,使她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不用那些矯飾,來抵擋素樸到灰色的真相。
1363.
他在走進房間的時候,看到門口似屏風一般地裝飾著一個巨大的扁平水缸,裏面有很多黑色和灰色的水母在遊動,一開一合地柔軟地拱動著圓形裙邊。
他說,還挺好看,好像一幅畫一樣……稍後看著,又說,要是滿了就會更加好看了……稍後看著,又說,要是滿了它們就沒有生活空間了,也不好。
1364.
觀看黑白影像的城市,透過晦暗的歷史觀看它,帝國終結的憂傷,面對不治之癥必須忍受的老式貧困,認命的態度滋養了伊斯坦布爾的內視靈魂。
1365.
最好的食物,都是超現實的--混著記憶的香,附著舊事的厚,古人最是這個閑筆蕩得好,既經濟文字,又清淡筆墨。
1366.
丘彥明的田園手記《浮生悠悠》,此女嗜花草,為了延長花期,不惜關了暖氣,窗外大雪如席,她自擁被賞花,這個癡著甚是可愛。
她不但植花惜花護花,更吃花。臨睡前喝德國甘菊茶促眠,咳嗽時飲來時花,煮面時扔幾朵蒲公英,做湯時撒一簇黃瓜草花。
1367.
那是兩個從未謀面的愛人,他們靠話語為生,以電話線為媒,在寒夜裏互相取暖,一直到她生命最後一刻。他第一次見到她,是墓碑上一個冰冷的名字。還未相遇,就已分離。《黑夜號輪船》
1368.
看海,就是看一切。
起霧的夜晚,通宵都能聽見霧笛召喚船只回港。變換不定的海霧中,會看到迷航的遊艇。
1369.
杜拉斯到了晚年,住在諾弗勒城堡,那時她已經不讀書了,只不分晝夜地喝酒,她隨身帶的幾本聖書是《聖經》、普魯斯特、穆齊爾,她把所有的時間都省下來痛苦,及複制痛苦了,看她晚年的書,就是痛苦在自行發出聲音。
1370.
很多年前我就知道弗吉尼亞•伍爾芙的存在,就像我知道伊甸園神話存在一樣。
她是一個在不同語境中被反複引述和重複的名字,她帶著她明淨的額頭,尖刀背似的大鼻子,常常出沒在唯美派畫冊裏的那種知性的鵝蛋臉,穿行于一系列大不列顛知識分子軍團的書簡和信箋裏。
1371.
弗吉尼亞•伍爾芙很像一台配置失衡的電腦,思辨力、邏輯力、想象力,凡是智性系列的操作系統配置都很高,而性欲芯片配置卻幾乎為零,她並不是敵視性欲,她是壓根就不理解這玩意兒,所以她選擇的多是同性伴侶,只是因為這樣便于操作她無垢的"精神之愛"而已。
1372.
我從未見過一個人,像伍爾芙這樣,終其一生,從各個方向頑強地與文字發生關系,它們是她的傷口,也是止疼片,是她的寵物,也將她馴養。
就像小王子的狐狸一樣"你對你的玫瑰所花費的時間,使得這朵玫瑰,對你變得那麽重要"。
1373.
這個女人活在文學史上是個傲然的奇迹,真要移植到你家客廳裏,只能是場不折不扣的災難:她會在做飯時把婚戒丟在豬油裏,還在參加舞會時把襯裙穿反,她的鋒利不過是"舌辣",而不是"根辣"。
1374.
伍爾芙除了有一根多刺和不忠的舌頭,過于精密的頭腦,踩了油門就踩不住刹車的想象力之外,還有尚算健全的自省機制。
1375.
前一陣子看到有人寫張愛玲。"當憤青在高喊愛國口號時,她在幹嘛?不就是陪漢奸睡覺麽?”
我當然支持愛國青年,可是,當那些高喊口號的作品都飛煙逐塵時,大家在熱炒什麽呢,不就是那個陪漢奸睡覺的人麽?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