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忘了留爪,特地找出来加上,, (`ヽ.坠入深海。)
嗯。謝咯。
1592.
從羊皮紙的狀況可以看出,在過去四個半世紀中,它受到過某種白蟻可能不止一次的蛀蝕,把教會審判官的結束語都給吞噬了。
1593.
弗格森小姐講過,凡事都有兩種解釋,每種解釋都要借助于信仰,給我們自由意志就是爲了讓我們在兩者之間選擇。
1594.
將死未死的時刻永遠比已經沈入死亡的時刻更讓人揪心。
將死未死的生命也比已然死亡的生命距離我們更遙遠,更難測。
1595.
你低聲說死,高聲說生,而一再重複的是:存在。
有一聲驚叫傳來,捲走了一切聲音,他們剛剛匯齊只爲言說你,只爲馱負你一切深淵之橋——從此他們結結巴巴,只會叫你古老而殘缺的名。
1596.
人說時間是一條忘川,其實遠方的空氣也有同樣的效力。
你吸了它雖然還不像飲過忘川的水那樣忘記一切,但是卻忘記得更為迅速。
1597.
死,一方面固然是神聖的,富於靈性的和哀傷動人的,也就是屬於精神世界的事。
但另一方面又完全不同,而且恰恰相反,它純粹是肉體的,無知的,根本不能稱它是動人的,富於靈性的或神聖的,甚至也稱不上是哀傷的。
1598.
小薩特讀了好些凡爾納,少女桑塔格把有名的小說全擼過一遍,這些說到底也都與他們後來的成就無關,像小孩子嘴裏出來的一些趣話,逗是挺逗,但沒意義。
1599.
人們都說兩人之間的愛已經死亡,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愛並沒有死亡。
愛只是離開你,離你而去,如果你不好,你不配。
愛不會死亡,死亡的是你自己。
愛像是海洋,如果你差勁,如果你開始在海裏散發臭味,海洋就會把你吐出去,死在別的什麽地方。
人總是要死的,但是,我甯願死在海洋裏而不被吐到一片死寂的海灘,被烈日曬幹而留下一團莫名的汙迹。
1600.盡量體面的去獲取你所要的東西,然後保住它。
1601.
他不知道,如果他生爲海洋生物,上帝是會讓他像腳邊那條美麗的魚一樣,擁有藍色和黃色的魚鳍,還是會讓他投胎成鲨魚、梭魚或是其他什麽俊美的毀滅者。
不,他可能會成爲這條海參的同類,有著下水道汙垢一般的外表,打著帶毒素的飽嗝,將一切漂過他身側的美好事物統統毀滅。
1602.她們會按時傷透彼此的心,永遠都在黎明時分,在天色顯現深青色的那半小時內。
1603.
他們實際上在使用一種無意識的行為作為在這個世上行走的方法,但是超越這種行為,他們也許達到了一種屬於自己的真正的自省,一種自閉癥患者獨有的完全不同的內心世界—也許這種內心世界智能被少數人感知、只向少數人展現。
1604.
她起初成為各種陰謀詭計和剝削手段的目標。這種無邪與誠實不是源於倫理德性,而是由於她不能理解虛偽與做作,這幾乎是所有自閉癥患者的共性。
1605.
我大部份時間生活在一個充滿文化傳統和文化信號的世界里,并不知道如何跟龐大的不會說話的動物打交道。
1606.
他邊開車邊指認沿途的冰磧石、地層和其他構造,因而那些起初在我眼中僅僅是一處田園風景的事物變得充滿了歷史感和靈性,變成了無限靈動的地質風光。
如此敏銳強烈的關注每一細節、如此堅持深入看問題、如此的判斷和分析,都是不安分、愛質疑的圖雷特綜合癥患者的思維特點。
可以說,這正是這種病特有的強迫癥、固執思維、反復說話和喜觸摸傾向的表現。
1607.
一旦發病,你和它之間,你和那種暴風驟雨般的暴怒還有那種來自于皮質下的不假思索的力量之間,幾乎沒有任何控制的餘地,也沒有大腦皮層思考決策的餘地。
1608.
瓦爾沃引用過一個病人的話“失明就是能看見的人死去然後再生。”
這句話反過來說也正確,“複明就是盲人死去然後再生。”
而中間狀態---“已經死去和無力重生這兩個境界之間”才是最難熬的。
1609.
普魯斯特過去所尋找的回憶和弗朗哥所尋求的這種回憶是難以捉摸的、隱晦的,只有在夢境中才會出現。
白天的光亮和紛擾不利於這種回憶的產生。因此,只有在夢境或是靜謐漆黑的墊有軟木的居室,或是幾近催眠、幻想的精神狀態下才會激發這種回憶。
1610.懷舊是一種從未發生的幻想,靠的就是未實現來維繫下去。
很好 很美好 (K for Karing..)
這評價,很好,很中肯。呵呵
1611.
記憶并不是對大量固有的索然無味且淩亂蹤跡的再激發。
記憶是一種具有想像力的重構或者再創造,建立在外面對整個井然有序的過去的反應或經歷的態度,以及對通常以意象或語言形式出現的一些明顯細節的態度的關係上。
因此,記憶很難達到完全準確,即使在最基本的死記硬背階段,記憶也完全不重要。
1612.每一種理解都是一種創造,每一次回憶都是一次再創造。
1613.
所有的記憶都具有關聯性、概括性和重新歸類性。
這樣看來,沒有一成不變的回憶,對往事的任何“純淨”回憶都已染上現實的色彩。
1614.
一個月后,他又開始描繪龐提托。
這些新的繪畫只有幾平方英寸,筆法細膩溫柔,涉及他孩提時停留過的每一個角落。
這些細小的場景雖然沒有人物角色的參與,卻處處滲透著個人情感,好像那些人們剛剛離去或將要到來。這同他以前描繪的理想而空寂的場景大相徑庭。
1615.
他有吟唱詩人般的記憶,此時那些瑣碎的事情和重大的事情、個人的和神秘的事情都不加分析地交織在一起。
1616.
事情的發生總會有前因,一個開端就是一處陷阱,而對事情開端的選擇,取決于它能如何解釋接下來發生的一切。
1617.
合作—我們人類早期狩獵成功的基礎,它是人類語言能力進化背後的動力,也是生産社會凝聚力的黏合劑。
1618.
放棄是人的本性之一。
自私同樣是刻在骨子裏的。
這就是我們作爲哺乳動物的矛盾所在,把什麽獻給別人,把什麽留給自己。
1619.
大海伸展到千百裏外的黑沈沈的遠方。
海上看不到一星燈火,也聽不到一息濤聲。
小屋像是世間最後一座燈塔,孑立在霧茫茫的深淵邊上。大地到此就猝然斷裂了。
1620.
很久很久以前,漁夫們在岩壁上刻下了一行銘文:“悼念所有死于海上和將要死于海上的人。”
這行銘文遠遠就能望見。
對我來說,這行銘文可以讀作“悼念所有曾經征服和將要征服這個大海的人”。
1621.
尋找和決定細節,需要最嚴格的挑選。
細節和我們稱之爲直覺的那種現象有最緊密的聯系。
1622.
細節只有當它具有代表性的時候,只有當它能夠象光線一樣,立刻從黑暗中照出任何一個人或一個現象的時候,它才有生存的權利,才是必需的。
1623.
有一天深夜,費定把我叫醒,
焦急地對我說:“你知道嗎,海沈默了,走,我們到涼台上去聽聽看。”
一種仿佛太空中才有的深邃的靜寂籠罩了海岸。
我們連氣都不敢喘,企望能在漆黑的夜色中哪怕捕捉到一絲微弱的海浪拍濺聲也好,但是除了耳鳴之外,什麽都沒聽到。
這耳鳴是我們自己血液的流動聲。
1624.
一個人之成爲作家,並不僅僅由于心靈的召喚。
我們大都是在青年時代能聽到心靈的聲音。那時我們的感情世界生氣蓬勃,還沒有什麽摧殘過這個感情世界,沒有將它肢解成碎片。
1625.
我一點也不惋惜地看著那些經過推敲的詩句化成灰燼,看著那些“泡沫般的水晶”,“藍寶石般的蒼穹”,小酒吧間和西班牙茨岡女郎的舞蹈一去不返。
我頓時清醒過來了。原來隨愛情來的不是“垂死的百合的痛苦”,而是一塊塊的畜糞。人們把它扔在絕美的鍾情的女人背上。
1626.
安徒生喜歡在樹林裏構思童話。他有銳利得異乎尋常的極好的目力。所以連一小塊樹皮或者一枚老松球,他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就像透過放大鏡那樣纖毫畢露地看出上邊的每一個細節,並輕而易舉地用這些細節構成童話。
總之,樹林中的一切:每個長滿青苔的樹樁,每一只褐色的螞蟻強盜(它拽著一只長有透明的綠翅的昆蟲,就像拽著擄掠來的一個美麗的公主),都能變成童話。
1627.
養成在地圖上神遊各國,在想象中見到各地風光的這種習慣,有助于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正確地去認識這些地方。
這些地方會永遠留下我們想象的淡淡的印痕,會染上我們加之與他們呢的一抹色彩、一道光輝、一層薄霧,這使我們真去那些地方時,就不會覺得他們是枯燥乏味的了。
1628.
只消推動一下,一條生氣蓬勃的帆船就可滑離被落潮熨平了的沙灘只消一個浪頭,就能使它獲得新生,消受由繁花似錦的岸上送來的清風。
只消一個聲音,就能驚破一場憂傷的夢,使你立即進入神秘而又親切的意境,使生活得到喘息,使隱痛化爲喜悅,使初逢的陌生人頃刻間變成骨肉至親—費特 屠格涅夫把靈感稱作“神的君臨”
1629.
只要著手工作,進行演繹推理,發明一些辱罵的話,運用“否則”、“然而”、“絕對不”等詞,就可以心平氣和,忘掉怨恨。
于是,他營造了大量盤根錯節的句子,設置了重重插入句的障礙,粗枝大葉和語法錯誤似乎成了蔑視的形式。
他把語音重複作爲工具。他預料胡安會以先知般的莊嚴怒斥環形派。爲了與胡安不同,他采用了嘲弄的方式。
1630.
敘事家大致有三種:
只能感受生活的表征層面中浮動的嘈雜、大衆化地運用語言的,是流俗的敘事作家,他們絕不缺乏講故事的才能;
能夠在生活的隱喻層面感受生活、運用個體化的語言把感受編織成故事敘述出來的,是敘事藝術家;
不僅在生活的隱喻層面感受生活,並在其中思想,用寓意的語言把感覺的思想表達出來的人,是敘事思想家。
1631.
人啊,自然一點吧!
你本來是用灰塵、沙子和泥土制造出來的,你還想化爲比灰塵沙子和泥土更多的東西嗎?
1632.
命運總是知道怎樣把它需要的人去找來以完成自己神秘的目的,盡管這個人想在命運面前躲藏起來。
1633.
我們永遠無法從巨大的損失中恢複,我們將它們吸收,而後它們把我們塑造成不同的生物,通常會更爲善良。
1634.
死亡授權給故事,引發出故事,其原因等同于古代部落用花陪伴死者下葬。
我們說故事,爲了喚回他們,爲了留住雪上足迹。
1635.
生命裏每個值得留存的故事都有一條精神線。你可以說這是希望,或是明天,或是敘述中的“然後”。
可如果沒有它—沒有來自于未知,來自于我們不可控力量的鮮明而又不和諧的事實—意識和與其相關的一切便會向內塌陷爆炸。
1636.
你看人表達事物的方式,能推測出他在其中注入的能量。
人不會在不在乎的事情上說謊、掩飾,所以說謊、 情緒發作之類的事情,往往如同漩渦的中心,是人的“自我”和“存在”的表達。
你看人怒斥什麽、 傾訴什麽、 反對什麽,都表明那件事此刻是他生命的焦點,讓他深深卷進去,不能自拔。
1637.
曆史記住了許許多多這樣的時刻:一些無法衡量勝敗、也沒有對手的時刻。
在這種出拳也只能打到空氣的時刻,你的意義僅僅是存在。
这个是遥远的救世主里的。lz能不能注明出处啊,有些句子想去追踪一下。 (Quizas)
樓主表示抄句子無條理的人基本視出處為無物。
1638.
我似乎能理解爲什麽有的音樂家能忘記所有塵世煩惱,把音樂當做逃避(解放),因爲這種高度形式化所生成的秩序,既複雜又幹淨,讓人飽享思考之趣,比真實世界好玩多了。
1639.
一切靈修都緊密咬合于個人生命的過程,這對抽離生活經驗的他人來說,注定是“外語”。
1640.
她太敏感了,而一幕啓示死亡和歲月的畫面,被她用生命來融化,吸收入骨。
也許你我也經曆過這樣的時刻:某時的神啓,正好遇見合適的天線。
1641.
它像是對著一橋之隔的那座大城市,捏皺了的,一個便宜許多的模仿。
但這模仿似乎只到某一個年代便停止了。小鎮裏的人恍然大悟,他們只要搭車進城,便可以混迹在那座大城市的居民之中,無需將自己的小鎮打扮成大城的縮影或赝品。
1642.
像我們這樣的人造人,在這個風聲鶴唳的大瘟疫年代,在這隔阻、恐怖、猜忌的氣氛裏,每日像吃夢獸那樣大把大把吞食著“一場瘟疫景觀裏人類的各種變貌”,是不是只緣于一種孤獨的童話式向往:“變成真正的人類。”
一個全程目睹大災難時代的人如何像體液流失般失掉尊嚴、仁慈、畏懼、緘默……悲慘畫面的,真正的人類。
1643.
我們在那樣坐困愁城波光晃影的停頓時刻,除了窮打屁,對于彼此是怎樣的一個人竟一無所知。
1644.
玩撲克的主要目的和純粹目的就是犧牲別人,撲克就是這樣一種遊戲。殘忍和欺騙是撲克能手的兩種主要武器。
玩撲克要有耐力、智謀和冷靜,同時還得保持一份有教養的獸性。撲克並不是友好的遊戲。
1645.
跨過去,春天不遠了,我永遠不要失去發芽的心情。
果然,我就不會被冬寒與剪枝擊敗,雖然有時靜夜想想,也會黯然流下淚來,但那些淚,在一個新的春天來臨時往往成爲最好的肥料。
1646.
那些歲月雖在我們的流年中消逝,但藉著非常非常微小的事物,往往一勾就是一大片,仿佛是草原裏的小花,先是看到了那朵紅花,然後發現了一整片,紅花可能凋落,而草原卻成爲一個大的背景,我們就在那背景裏成長起來的。
1647.
忽然間,對于她的手的觸摸的記憶像一波看不見的溫暖的浪潮漫過了他的頭腦和他的全身。
1648.
事實上,大多數人在面對亟待解決的難題和生活所強加的責任時,出于惰性,渴望有一個明確而又普遍有效的、有秩序的世界性機構,省得他們去費心思索。
1649.
對一個用物質的甲胄防護著的獨裁者作純精神的攻擊,是徒勞無功的,所以他是爲一個失敗的事業在戰鬥。
1650.
曆史沒有時間作出公證。作爲無私的編年史,它的任務是記載成功的人,但很少堅定他們的道德價值。曆史的目光只盯著勝利者而置被征服者于不顧。
1651.
我們不得不適應這一現實:曆史乃是萬神殿的反映,它的活動既非道德又非不道德。它既不懲惡又不報善。因爲它不是根據正義而是根據力量。
它總是把勝利分配給有權勢者,任其肆無忌憚、爲所欲爲。
一般說來,在世俗事務上它總是替爲非作歹者撐腰。
1652.
每一時代都會發現一群新的倒黴鬼,成爲傾注集體仇恨的怨府。
有時候是由于他們的宗教信仰,有時候是由于他們的膚色、他們的種族、他們的血統、他們的社會意識、他們的哲學。
那些比較小和弱團體的成員們,被用來作爲潛藏在我們身上這麽多的精力發泄的靶子。
口號和時機可以改變,但中傷、蔑視和破壞是不變的。
1653.所有的事物都是謎團,而解開一個謎的鑰匙……是另一個謎。—愛默生
1654.你回首看得越遠,你向前也會看得越遠。—邱吉爾
1655.健康的人不會折磨他人,往往是那些曾受折磨的人轉而成爲折磨他人者。—榮格
1656.最痛苦的淚水從墳墓裏流出,爲了還沒有說出口的話和還沒有做過的事。—斯托夫人
1657.
當人以自己身份說話的時候,便越不是自己。給他一個面具,他便會告訴你事實。
—奧斯卡•王爾德
1658.孩子害怕黑暗,情有可原;人生真正的悲劇,是成人害怕光明。—柏拉圖
1659.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在動機與行爲之間,總有陰影徘徊。—艾略特
哇,这个贴子历经三年,楼主威武,能这样坚持做自己的事算是一种美好吧 (theresa婷婷)
有三年了?嗯...這麼說,我是挺威武的。
很少上來看一次 卻次次都能見到連續的更新。三年不易 嗯堅持。 (栗子毛和玫瑰花)
嗯,堅持總能讓人感歎不易。但也只是感歎一下。
我自說自話來的。
1660.最深的欲望總能引起最極端的仇恨。—蘇格拉底
1661.
童話故事不會告訴孩子龍的存在,可孩子們已經知道了龍的存在。童話故事告訴孩子龍是可以殺死的。—G. K. 切斯特頓
1662.
試著把咱們都想成瘋子,這樣能增進對彼此的了解,也能解開許多不解之謎。—馬克•吐溫
1664.
他們之間的距離,只可能匪夷所思地保持在一個無法度量的範圍內:比最親近的朋友還要近一點,比最疏遠的情人還要遠一些。
1665.詩意的,科學的,色情的—想象力這玩意,難道有必要關注它在替哪個主人服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