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门诊

  移开对你的目光
  
  神经肿瘤病人最常用的激素是地塞米松。
  
  有口服的也有针剂。口服每粒0.75mg,针剂每支5mg。
  
  针剂通常加在甘露醇里面一起静滴,所以假如每日用4次甘露醇的话,则实际上地塞米松的剂量已经达到了每日20mg。
  
  使用地塞米松基本上没有大人和小孩子的剂量区别。
  
  很多儿科医生,给发热的小儿一次就注射地塞米松10mg。
  
  所以大家不要怕这个药物。
  
  我推荐的剂量是每日三次,每次口服4粒地塞米松,其实每日也才9mg。
  
  地塞米松的使用办法就是连续使用不超过两周,都可以立马停掉,无需逐渐减量。
  
  为了避免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发生及原来疾病症状的复燃,在长程激素治疗后应缓慢地逐渐减量,并由原来的一日服用数次,改为每日上午服药一次,或隔日上午服药一次。
  zzy1229001
  
  调强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它就是放疗。
  
  参看下面的帖子。
  21世纪了,放疗逐渐成为仅次于手术之后的针对实体肿瘤的第二大治疗手段。
  
  放疗之后会出现血脑屏障(BBB)的破坏,使得头颅MRI上出现了强化,而这个强化即使很有经验的医生也难以区分。
  
  真正的鉴别则是需要手术活检。PET或者MRS只能起到部分的参考价值。
  
  类固醇激素治疗可以缓解放射性损伤的症状,当我们无法采取手术来判断的情况下,激素治疗随访观察也成为一个很不错的鉴别手段。
  
  肿瘤进展时使用激素只能起到短暂的症状稳定作用。但是纯粹的放射性脑病,却可以在激素的作用下,症状稳定到逐渐康复。
  
  为此,我们需要充分认识一下,放疗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副作用。我们不能被影像所见所吓倒:强化不一定是肿瘤复发!!!
  
  
  神经系统放射性损伤
  
    神经系统可以为放射治疗所损伤。早期可以出现一些急性和亚急性的暂时性症状,而进展性,永久性,往往致残性的神经系统损害可能在常规放射治疗后相隔若干月或若干年才显现。放射总剂量,每次的分量,疗程持续时间,受照射的神经组织的体积大小都影响放射性损伤的发生与否。病人的个体易感性可有相当大的差别,使安全放射剂量的预测更为复杂化。
  
    急性放射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包括头痛,恶心与呕吐,嗜睡以及神经体征的恶化,可在第一次或第二次分量照射时出现,尤其是当存在颅内压增高而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不够充分时。随着后继的分量照射以及充分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脑病会逐渐减轻。
  
  早期的延迟性脑病发生在放射治疗结束后2-4个月内。
  
  在儿童中,表现为一种嗜眠综合征,发生在为白血病接受预防性全脑放射治疗之后;在数天至数周期间自发地好转,若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可能症状会消退得更快些。
  
  在成人中,必须进行CT与MRI检查,以便区别放射性脑病与肿瘤本身的恶化或复发。
  
  对颈部或上胸部进行的放射治疗可以引起早期的延迟性放射性脊髓病,其临床特征是Lhermitte征(当病人屈颈时会引发一种电击样感觉,沿背脊向两下肢放射)。这种综合征可自发缓解。
  
  晚期的延迟性放射性脑病可在儿童白血病患者进行预防性放射治疗,或成人接受脑瘤的预防性或治疗性放射治疗后,经过数月或数年才出现。
  
  不伴有局灶性体征的进行性痴呆是临床表现的特征,虽然成年人往往还伴有步态不稳。CT显示大脑萎缩。在颅外肿瘤的放射治疗后,或对颅内肿瘤大剂量的放射治疗(例如,近距治疗,放射外科)后,症状和体征都更为局限。
  
  CT或MRI显示占位性病变,在应用增强剂后可出现增强现象,很难与原发的肿瘤的复发作区别。
  
  对病变作切除性活检往往使症状有所改善,并且可以明确不是肿瘤复发。
  
  晚期的延迟性放射性脊髓病可在对髓外硬脊膜外肿瘤(如霍奇金病)进行放射治疗后数月至数年才出现。典型的症状是进行性无力伴感觉丧失,往往呈Brown-Séquard型表现(脊髓半横断损害的表现,病变侧肌力减退伴本体感觉障碍,对侧出现痛觉和温度觉障碍)。病程进展的速度不定,但大多数病人都发生完全性截瘫。在乳腺癌和肺癌的放射治疗后可以发生晚期的延迟性放射性神经病变,主要是臂丛神经病变。
  
    罕见地,放射治疗可在治疗结束后多年引起胶质瘤,脑膜瘤或周围神经鞘膜瘤。
  
  
  
  
  浦3_佳佳
  
  还是要锻炼的,这和高压氧有点关系,但不要紧。
  
  运动要适当,要鼓励他。
  zhou29641
  
  中线偏了也不一定就是肿瘤复发。
  
  建议口服地塞米松吧:每日12粒或者20粒。
  
  建议高压氧治疗。
  
  好好看看那个关于放射性脑病的帖子,不仅仅是你,还有很多的神经外科医生,放疗科医生都应好好复习中枢神经系统放射性损伤这个章节。
  w18035
  
  安心等待手术
  
  通读我发的所有的帖子
  
  偷懒的话就去通读我的个人主页上所有的文章
  
  先学起来吧
  渔味然
  
  这个瘤子的确不大,如果没有视力继续恶化,可以大胆的继续随访。
  小桔子2009
  
  时间像一条河,缓缓的流在深秋的风里。
  
  世界上只有时间能改变一切!
  
  只要我们的病人能吃能喝,精神好。血像正常,我们就大胆的等待吧。
  
  总有一天,热度会退下去。努力进食进水,适度运动。希望就在前面。
  9999gold
  
  你这个方案就属于 放化疗方案
  
  是目前治疗胶质瘤最好的治疗方案了。
  
  打嗝属于 呃逆 很难治 和脑部病变有关。方法很多,但是能起到明显效果的不多。
  
  从你的表述来分析,目前病人暂时没有急性的放射性脑病的表现,可以暂时不用激素,继续观察吧。
  渔味然
  
  钙化和囊变都是退变的一种表现。
  
  从影像上来分析,这个病变良性的可能性很大
  
  所谓良性就是边界清楚,生长缓慢。
  
  但它肯定还在长,指示速度很慢而已。
  zzy1229001
  
  这个结果表明
  
  目前诊断考虑少枝胶质瘤,而且肿瘤对替莫唑胺是敏感的。
  yclrj
  
  21世纪了,我们碰到了很多问题
  
  但是很多问题都没有答案
  小桔子2009
  
  我的建议是先放疗吧:局部扩大即可,总剂量60Gy,每次2Gy。
  
  
  化疗暂时不考虑
  
  就是因为目前的诊断是2级。
  
  饮食治疗
  zzy1229001
  
  客观的讲,少枝的1/3用化疗可以治愈。
  
  但如果你的年龄小于45岁,我不建议你立即去放疗和化疗,只需继续随访。
  
  少枝胶质瘤,如果染色体检查发现1p和19q同时缺失,则化疗可以治愈。
  小桔子2009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两面性。
  
  当我们评价出一个治疗手段给病人带来的好处大于坏处的时候,我们就可能去选择它。
  
  可是当病人的一般情况很差,根本就不能耐受这个治疗手段的时候,我们肯定不能去选择。
  
  胶质瘤治疗指南就是根据过去几十年来高质量的临床证据而制定出来的能给我们的病人带来最大收益的准则。
  
  从令慈的目前情况来考虑,如果年龄小于45岁,我肯定是建议密切随访的,无需放疗和化疗。
  
  化疗中最好的药物就是替莫唑胺,但是它的适应症就是高度恶性胶质瘤。
  
  而令慈目前顶多是个高风险的低度恶性胶质瘤。
  
  所以 只建议放疗后密切随访
  9999gold
  
  要用地塞米松的
  
  很简单
  
  请假的这几天不能中断激素的使用
  
  地塞米松每日12片,分三次口服
  碧池秀水
  
  德巴金有导致病人肥胖的副作用
  
  要适当运动,例如散步等
  
  有个药物叫利加隆,最好和德巴金一起服用
  
  
  饮食方面:大量的蔬菜和水果,以及深海鱼类的肉。其余的不要吃了
  
  幸_福_人
  
  你的问题很复杂
  
  只有主管医生才能好好帮你解答的
  分田分地
  
  吃了地塞米松多少粒?是否在每日12粒以上?
  
  吃了12粒,超过了3天都没有用,听你说片子上叶没有明显的占位表现,那就大胆的吃散利痛吧。
  
  还有个药物叫 天舒胶囊,也可以吃的。
  zsyywolf
  
  你是因为癫痫部分性发作,而发现了颅内占位病变
  
  这属于继发性癫痫。
  
  控制癫痫首选的是卡马西平
  
  不知病变大小如何?从片子上一般可以很容易的区分出良性的脑膜瘤还是恶性的转移癌或者胶质瘤等?
  
  三公分之内,可以考虑伽码刀治疗
  
  如果癫痫发作能得到较好的控制,也可以随访。
  
  找最近的神经外科医生吧
  预防胶质瘤,从孩童做起!
  青少年阶段的体力活动能降低患胶质瘤的风险
  Physical activity during adolescence decreases risk of glioma
  7. 十月 2009 04:07
  Moore等于1995-1996年度,对50万健康人就孩童阶段的体力活动,体重和身高做了调查问卷,之后对这些参与者做了8年的随访,这其中有480人罹患胶质瘤。
  调查发现,那些在青少年阶段参加体力活动较多的人患胶质瘤的危险性明显减低,比那些参加体力活动较少的人患胶质瘤的风险减少30%。
  同时还调查发现,肥胖的青少年比那些体重正常的患胶质瘤的风险高出3-4倍。
  个子较高者患胶质瘤的风险是个子矮小者的两倍。
  作者认为,体力活动和胶质瘤的风险在生命的全程中并不是一致的。成人阶段的体力活动和肥胖和胶质瘤的风险没有联系。
  While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causes of glioma, researchers at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have found that this rare but often deadly form of brain cancer may be linked to early life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ight.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biological factors related to energy expenditure and growth during childhood may play a role in glioma etiology. This clue could help researchers better understand important features of glioma biology and the potentially modifiable lifestyle factors that could be important in preventing this disease," said Steven C. Moore, Ph.D., research fellow in the Nutritional Epidemiology Branch, NCI. Moore also added that "engaging in regular physical activity throughout the lifespan conveys many benefits." Results of this prospective study are published online first in Cancer Research, 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
  Gliomas are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brain cancer, accounting for nearly 80 percent of brain and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ancers. Though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causes of glioma, some evidence suggests that early life exposures may play a role in disease etiology. Because the brain develops rapidly during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it may be more susceptible to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during this time.
  
  Moore and colleagues examined whether markers of early life energy expenditure and intake (physical activity, body mass index and height) are related to glioma risk. Between 1995 and 1996, researchers distributed a baseline questionnaire about dietary intake and other lifestyle exposures to participants in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AARP Diet and Health Study. Nearly 500,000 men and women answered questions about physical activity, body weight and height. The researchers then followed study participants for eight years, during which time 480 glioma cases occurred.
  Participants who were physically active during adolescence had a decreased risk of glioma; their risk was about 36 percent lower than those who were inactive, according to the study. The researchers also found that those who were obese during adolescence had an increased risk of glioma; their risk was approximately three to four times that of individuals who were normal weight during adolescence. However, Moore cautioned that "we did not have many people in the study who were obese during adolescence." Moore and colleagues additionally confirmed results of previous studies linking height to increased glioma risk; risk among taller participants was twice that of those considered shorter.
  "Aside from our finding for height, which had been previously reported, these results were surprising," he said. "But, to our knowledge, no one has looked at glioma risk as related to energy balance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before."
  Sourc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
  原文链接:
  http://www.news-medical.net/news/20091007/Physical-activity-during-adolescence-decreases-risk-of-glioma.aspx#
  
  zhou29641
  
  激素使用是会出现精神症状的,一般都能抗得过去。
  
  你这个也太明显了。没有别的办法了。
  sologan
  
  
  没有关系
  zynzyn6
  
  这么急急忙忙复查有啥用呢?
  
  激素是有很多的副作用的,停药之后,也很快就会好转。
  
  脚肿和地塞米松有关,可以口服双克每日1粒,也会好转。
  
  安猪仔仔
  
  你这个属于胶质瘤术后,放疗后
  
  有无复发,要等术后病理结果或者做个PET检查。
  
  复发胶质瘤的手术要慎重。如果出现了药物都难以控制的颅内压增高
  
  家属也愿意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但是你用过药物了没有?你确认双侧都是肿瘤吗?
  
  你没有的话,就先用地塞米松看看吧。
  
  手术不是万能的。
  
  
  我爱红宝石
  
  头晕的本质是脑子缺血缺氧。
  
  你家人应该很年轻,应该没有器质性的原因:例如血管硬化,高血脂,高血压等。
  
  暂时无需处理。
  安猪仔仔
  
  医学是一门艺术,一门不确定的科学和艺术。
  
  说是艺术,就是因为看病是由人来完成的,机器虽能无穷的接近准确的重复,但是那也是由人来完成的。
  
  每个医生都想让自己的病人恢复到最好,可是那只是美好的愿望。
  
  重视很重要,希望你的医生半夜里都在思考如何能你的家人好起来。
  
  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激素也不例外。
  
  当我们觉得使用这个药物或者这个手段给我们的病人带来的利大于弊的情况下,我们就大胆的去使用它。
  
  再次手术的指征就是病人出现了难以用药物控制的头痛,呕吐,或者嗜睡。
  zzy1229001
  
  你没有那么快就复发。
  
  你不做放疗,现在就可以怀孕。6个月后就应该没有问题了。卵子每个月都有新的。
  
  我是担心在这3年里,你可能因为放射性脑病而去不得不去医院。
  
  也许你年轻,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安猪仔仔
  
  地塞米松口服每日12粒-20粒,分三次口服吧。
  
  或者甘露醇+5mg地塞米松静点,每日先给一次看看
  wxjsgn
  
  天冷了,似乎胶质瘤的病人多了起来。唉!
  
  激素可以长期服用,但是争取摸索一个最小的维持剂量。
  
  从表现来看,令严的脑组织还是很脆弱的,要么就是放疗的剂量偏大。别人一般不会这么快就出现放射性脑病的。
  
  泰道的使用纯粹看经济能力,它无疑是目前最好的化疗药物。
  
  化疗是个全身治疗。虽然可以重复使用,但是对人的打架也是很大的。
  
  量力而行吧。
  
  抗日的方法很多,但是如果明显的出现了敌我力量悬殊,我们还得跑,保存实力。
  楚楚2008
  
  占位病变的意思:该病变的存在使得临近的脑沟消失,脑室受压变形,移位或者消失。
  
  人的颅腔如同一个篮球,我们往里面充气,就如同里面生了一个肿瘤。因为容积有限,所以一旦压力超过一个临界点,则会出现脑疝,此时病人昏迷。
  
  
  建议手术治疗,不用做PET了。
  
  时间到流
  
  你很偏心,你也很心急。
  
  我什么都没有看到!
  
  瞎猜没用。
  
  我和赵继宗教授去年写过一篇“脑干胶质瘤”的综述。你谷歌一下。
  
  你去查阅,对比着看,心中肯定会豁然开朗。
  zynzyn6
  
  从片子上看,右侧颞顶枕压力很高,中线结构明显移位。
  
  处理:加大脱水力度。甘露醇+5mg地塞米松8小时一次。
  
  放疗什么时候做的,目前的颅内压增高和放疗难脱干系。近期放疗也是手术的禁忌。
  
  希望每日20mg的地塞米松能够最终缓解颅内压增高。
  
  
  安猪仔仔
  
  处理:
  
  去做高压氧治疗
  
  间断口服地塞米松
  
  目前的症状和痴呆有关
  
  额叶是管智力和精神的。目前是双侧额叶的脑损伤都存在。
  heachboy
  
  这么大岁数的边界清楚的肿瘤
  
  一般不考虑胶质瘤。
  
  你的问题让我突然觉得自己是庸医:连片子都没有看到,就开始胡乱说话了。
  寻找希望淄博
  
  我翻译过一个胶质瘤治疗指南
  
  你好好去看看。
  
  我没有看到片子,一个病理报告解决不了问题。
  
  脑胶质瘤病的概念是颅内多发的胶质瘤。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