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邈修道记

  (205)
  20天很快就过去了,先是送贝贝上火车返校。
  这时两个孩子通过相处的这一段已经建立了感情。贝贝上车前,还抱了一下小弟, 晨晨则恋恋不舍地喊着“姐姐再见!”并期待着下一次寒假的见面。
  余下的几天,青邈一心都在晨晨身上,她像妈妈一样照顾他,这些情况晨晨也通过电话向许碧薇做了汇报,说这边的阿姨对我很好。
  最后是送晨晨上飞机,青邈的内心竟然很舍不得,就像待自己的儿子一样,临上飞机前,青邈吻了吻孩子的额头:替我给你妈妈带好!记得放假再来!
  晨晨又和爸爸拥抱,然后上飞机了。
  透过巨大的候机室玻璃窗,看着香港的航班飞机闪烁着航灯在跑道上滑翔,一越飞向那暗蓝色的夜幕……青邈的眼睛湿润了。这一切李道玄看在眼里,他沉稳而欣慰地揽过青邈的肩膀:走,我们回家!
  青邈默默的靠在他的身上,李道玄搂着她的肩向停车场走去……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这段时间两个人完整的做了一回爸爸,妈妈,此时他们的心已经融合在了一起。
  回到家,车子开进车库。
  上电梯的时候,两个人的心都开始不平静了。
  打开房门,进了客厅,顿时感到一种人去楼空的寂静,两个孩子走了,一下子竟像是少了好几口人,瞬时间他们两人都有点不适应,但随即又被另一种情绪充满了……。
  两个人几乎是不约而同的拥抱在了一起,久已积淀、压抑的感情燃烧了,旷日已久的渴望和思念冲破了所有的禁忌,彼此所有的感恩与爱都化作了长久的深吻……他们相拥着走进卧室,……大地回春,因顺而动,和乐之源,正应雷水解卦。
  (206)
  什么都忘了,没有了思维,惟有本能在作用。仿佛归于混沌,回归到了原始时代。
  不知过了多久,风停雨歇,青邈全身像浸满水的海绵,通过这一场风雷激荡,每一个细胞仿佛都苏醒了,经络中的气血跃动着川流不息……她很害羞地把脸伏在他的胸前。
  心中瞬时产生一念,事物均有好坏一面,也可以说无好无坏,可以是好,也可以是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本自然规律使然,而并无人为观念色彩。
  李道玄轻声问她:愿意嫁给我吗?
  青邈埋在他怀里点了点头。
  李道玄又问:如果象和从前许碧薇那样的生活方式,你也愿意吗?
  这要是换作没有发生这件事之前,青邈会很干脆的回答“没有问题”。
  但现在她却发现回答这件事她心里有了犹豫。
  以她现在的心理,她非常想每天都跟他睡在一起……她对他产生了无比的眷恋,难道这是境上生贪了吗?还是自然起承转合的过程中呢?
  青邈忽然反过来问李道玄:你呢?你也希望和过去一样吗?
  李道玄阖上疏密有致的睫毛,轻轻地叹了口气:……我也不知道了!……你可别带坏我。
  青邈捏了下他的鼻子:谁带坏谁呀!

  两个人静静地躺了一会儿,慢慢的青邈心中浮现出一念,她望着天花板的吸顶灯,对李道玄说:其实我是不赞成你那种守戒的方式的,身体虽然隔离了,但却难免心里在想。戒不了心,只戒行有什么用呢?控制只是权法,不是根本。如果心里有,依然还是有漏的。还不如我们每天都习惯的住在一起,反而会真的淡下来。我们两人都是修道人,跟你和许碧薇是不一样的。
  李道玄想了想,说:那好吧,就按你说的方式试一试,我们可以像以前那样合气练睡功。……不过万一我要想了呢?
  “那就顺其自然,但我相信会回归清淡和平常的,因为这是事物的规律。”
  “你这就是鬼扯,这种事是很容易生贪的,我已经有过教训。刚和许碧薇结婚的那一年……我就是掉进去了,过去的功能都没了,能量损失很大。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分房。”
  “这其中也是需要有法的保障吧!”
  “法,我当然有,但那是有为法,仅可以养生。那么如果按你说的真无漏,上升到无为法,我就搞不懂了,你认为这其中的本质是什么呢?”
  “如果按照颠扑不破那种理的说法,其实就是一个无心。这个是可以不变应万变的。如果你真的做到了无心,太极阴阳锁扣成空相,真元便不会损失。为无为,则无不治。”
  “无心,怎么才算是无心?这也能无心?难度太高了点吧?……”李道玄又要反诘她。
  青邈卖个关子止住了他:你自己慢慢悟吧,这是教不来的。
  ……又聊了会儿,两人都困了,就相拥合气而眠,这一夜两人都睡得分外香甜。
  (207)
  新的生活给李道玄带来很大的考验。
  因为这不仅仅是生活模式的转变,更具有冲击性的是带来思想观念的转变。
  青邈刚开始提出“以后就一起住”时,他其实是心有困惑的。
  因为怕回到老路上去,也担心打乱了自己的修炼秩序,长久以来他已经习惯了自己清修的生活模式。
  但他又不得不承认青邈说的言之成理且听起来层次更高。

  青邈说:其实我也没有经验,但每一件事都是可以悟道的,那么夫妻之道显然也不例外。以我现在参悟的看法,我们俩现在就把所有的观念都放下,回归自然的生灭属性。把这件事由不平常变成平常。通常人们对这件事的认识总是扭曲的,要么神秘禁忌回避,视若猛虎;要么放纵夸张深陷其中。其实都不是正见。古代管这件事叫“和阴阳”,马王堆时代就有了著述,也就是调和阴阳的意思,因为男女就是一阴一阳,是物质世界的一个太极。那么自然的夫妻之道从养生的意义上来看是很有益的,甚至有利于长寿。所以你说许碧薇以前说的那个观点也没有什么错。
  但修道会有更高的要求,这个要求就是要让你“一切法无心。”
  大多修炼人避之如虎,“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因为做不到无心,也就是你达不到维摩诘傅大士,还有那个也叫道玄的庞蕴居士那种在欲出尘的水平,所以就要走渐法之途。其根本原因是这件事太容易让人生贪了,尤其是心的沾染,只要心染贪执,便诸漏并起,那么即是堕落的种子。
  无心很难,首先难的是欲习和种种所立的知见,人都是受观念支配而开展人生的,总要去按照世俗的教育,约定俗成的道德观念,或者某种学说教理去分辨事物的善恶是非、好坏对错。什么这是对的,那是错的,这是好的,那是坏的。而对错好坏其实都是有相对待性的。
  二战时期因为打仗缺人,各个国家都鼓励多生,那时候苏联管能多生的妇女叫“英雄母亲”,有人一下子生了69个。但象现在我们国家人满为患,于是就鼓励少生,一对夫妻一个孩……还有那个著名的段子;伏尔泰说的“生命在于运动”,因为运动会使人更健康。但又有研究说“生命在于静止”,因为乌龟就是这样的,所以才有龟息,我们练气功的龟息大法都是仿生而来的。而且打坐就是静止的形式……那你说到底是生命在于运动呢?还是生命在于静止呢?哪一个对哪一个错呢?
  要是依我看来就“都对”,也“都错”。每一种观念如果你执着了,执着它为全部,或者唯一,那么马上它就错了,因为你会发现它有着与这个道理背反的一面;就拿“生命在于运动”来说吧,有的人听专家说:“每天必须走一万步”,结果三个月后住院了,因运动量过大膝盖积水。而“生命在于静止”呢?则有报道说“久坐是离死亡最近的方式”……。所以对错本无一定之规,而是需要视情况而定,需要适当、适度,满足所需的条件。适合了当下就是对,不适合就是错。所以什么是“对错”呢?
  所以咱俩就放下所有的条条框框,回归自然,同时加强修炼,稳固身中太极,让太极自运来解决所有的问题。

  李道玄觉得青邈的见地确实比自己高,他知道那都是耳熟能详的舒老师培养出来的,那是个高人。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因为娶了青邈,而在修炼的程途中展开新的局面,那么首先需要突破的就是:要阔开心的容量,开阔视野,增加对事物认识的角度!
  所以他同意接受她的安排。
  @秋_无言
  很多观点的对与错,的确是相对而言,是有阶段性和一定范围的,明月,我想问的是如何在复杂的情况下,众多观点中静静地观照和观察,达到一种能包容一切的状态,无心和无为而为,应该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吧。我看了帖子后,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我都会想青邈会怎么处理,感觉有点迷蒙啊
  -----------------------------------------------------------------
  古代圣人都是只留道德,不留道法。也就是你到处能看见的都是那个理,我这里也遵循了这一点,而没有太多具体的法。

  为什么呢?因为理是可以放之四海皆准的,而法却是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青邈的方法用在她身上可能好使,但用在你身上或者他人身上就不一定奏效。仅可以作为参考。
  单纯的法拿出来,有时很容易使人着相,因为理解的差异、贯彻的不同,心性水平的不同。

  所以我的建议还是要参悟那个理,悟透了把它转化为自己可以受用的法,才算是真懂了那个道理的实质,用起来也才得心应手。
  无心和无为的实现,只有两种情况可以达到:

  1、本来就是那个东西(太极),所以当然无心无为。

  2、通过种种有修有为而达到那个无心无为。

  如果不经过系统的修持,是无法“达到一种能包容一切的状态”的。一时或者机缘凑巧是可以实现的,但面对纷纭变化就没戏了。没有把握规律之前,用意识做出来的淡泊那是个假货。
  为什么后来我的小说“讲理”居多了……那天我和 @谦虚谨慎81 开玩笑说:这里的人只适合看修炼……言外之意是不适合看故事,因为若是故事情节一绕腾,就看不出来哪是修炼了(其实呢,乐其俗,过过俗人生活也是一种修炼,哪不是修炼呢?如果只是刻意尚行一头偏,那还是太极么?),所以根据这种形式我只要刚写一点情节,马上就得解释其中的修炼意义,不然就会像是一天“没吃药”一样。。。。哈哈,我开了个玩笑,大家表打我。

  @江南李王爷 也说我,你已被大家劫持~~。
  人们都向往崇高和金光灿灿的泥塑像……但其实大道是平实的。

  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象无形,而非色相音声。
  榆木脑袋那种人,我要是让人物彼此多开两句玩笑,他们都会以为……额,这不是跑偏了啊?修道人是夫妻都不能开玩笑的,彼此得像革命战友那个氛围才对^_^
  那天我就让主人公在家喝个酒,青邈夸李道玄穿衣好帅……某位当时就黑脸了,哼,真俗,这哪是道啊,我白和大家推荐了。。。后悔后悔~

  其实私下里我老爱开玩笑了,他们受不了我的恶作剧都直急眼。

  @Y无知的人生Y
  楼主,我在部落格的问题你没回复,许是没看到,我就在这问吧,关于淫,有以下三个问题,望楼主能解惑,一有淫行无淫念仅是顺势而为是否有漏?二是若问题一是有漏,如何能无漏?三,与性冷淡有何区别?感激不尽。
  -----------------------------------------------------
  关于这些问题,不同的教派、法门有不同的认识。如果按照佛法来说,我发一段楞严经你一看便知。
  这是你第一个问题里的答案:

  阿难!是等皆于人中炼心,不修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岁,休止深山,或大海岛,绝于人境,斯亦轮回妄想流转。不修三昧,报尽还来,散入诸趣。

  阿难!诸世间人,不求常住,未能舍诸妻妾恩爱。于邪淫中,心不流逸澄莹生明。命终之后,邻于日月。如是一类,名四天王天。

  于己妻房,淫爱微薄,于净居时,不得全味,命终之后,超日月明,居人间顶,如是一类,名忉利天。

  逢欲暂交,去无思忆,于人间世,动少静多,命终之后,于虚空中,朗然安住,日月光明,上照不及,是诸人等,自有光明如是一类,名须焰摩天。

  一切时静,有应触来,未能违戾,命终之后,上升精微,不接下界,诸人天境,乃至劫坏,三灾不及如是一类,名兜率陀天。

  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如嚼蜡,命终之后,生越化地,如是一类,名乐变化天。

  无世间心,同世行事,于行事交,了然超越,命终之后,遍能出超,化无化境,如是一类,名他化自在天。

  阿难!【如是六天形虽出动,心迹尚交,自此已还,名为欲界。】

  很显然 心迹中有,依然是有漏的。
  二是若问题一是有漏,如何能无漏?
  --------------------------------------------------
  如来涅盘,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楞严经》)

  要点在于【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
  人道顺行,也就是“生人”的一套模式,欲界的模式。你必须把这套模式从心到身全都改了,变成“不是人”了(佛字怎么写?其实就是不是人),连断的概念也没有,那样才可以。这就需要非凡的转物之功了。
  三,与性冷淡有何区别?
  -------------------------------------
  有本质区别,性冷淡其实在本因上淫机身心都未改。
  @selfseek

  其实文中是说了一些的,也就是首先你要安心,不能和生活诸种形式搞对立而起烦恼,要与生活合而为一。修道与生活,本来就可以是一个东西。每一种当下都能修道,都能圆融处之,圆满即是快乐。然后就是在其中把握道的规律,你要思考:道,在生活的每一个当下该是什么样的?也就是“认一”的活动,“一”就是道。
  (208)
  青邈很高兴,一直过着禁锢生活的李道玄为了她和她的理念,居然可以迈出这样重大转折的一步,开始走向和光同尘了。青邈认为他该这样做,如果想要上升一步的话,就非要打破原来保守的格局才行。
  青邈的欣喜有两个原因,其一是他们已经决定结婚了,马上就去着手办理结婚手续。那么就是夫妻了,夫妻当然是要住在一起的,这样才像是一个完整的家。也更利于感情的和睦。过去李道玄那种“分房而居”的做法也是针对许碧薇的无奈之举,毕竟许碧薇不是修炼人,所以不懂得把握其中的分寸尺度。而她是修炼人,知道应该怎样调节夫妻之道,不可能去损害彼此的道行。
  其二是从她的修炼设计来看,事情也本该如此,尽人合天,人道天道并行不悖。宇宙间万物并存,和谐共生。虽各自有自己的轨道,但却都和谐圆融的共存于一个整体之中。那么修真和世间生活也本该如此,本不应该对立,而是应该形成一个互不留碍圆融的整体运化。

  首先他们在身心各方面彼此要互相熟悉,破除他们从前那种神秘感而带来的强大吸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反激力量。河床里水的流动,如果没有遇见阻碍,行进都是平缓自然的。然而一旦遇见障碍,便会形成波浪跳跃,水反而流得更急了。
  世俗中的人往往在观念中把“性”这件事看得太重也太复杂了,一想起来,要么就性欲至上,要么就生起道德、宗教圣洁情绪,或者神秘、肮脏、淫秽、卑鄙下流、大敌当前种种分别之心……,一般练功人更是经常怀着负罪感看待这件事。即便是夫妻正常生活,也总会觉得内心不安。而究其实质,不过就是作为一个人的正常生物属性而已。所以她要先把这件事变成生活里一件最平常的事,变得和吃饭穿衣睡觉等同没什么两样,而没有什么特别的色彩而回归自然轨道。
  (209)
  但说时容易做时难。
  刚开始的时候两个人都是很难控制的,难免全是人的欲望,于是便在一起昏天黑地了三天……在这其中,青邈产生过很多瞬间的贪念,其中有一种就是恋爱中女人的想法“如果和他生个孩子该有多好啊……”甚至想生两个,因为是个伴。从前看到电视里演的外国电影里都是一家两三个baby,曾经也很羡慕,虽然她知道自己不过上那样的生活。
  当她把这个臆想说给李道玄之后,李道玄说:好啊,如果有了我们就留着。但你会很辛苦了,我怕你身体吃不消,功也炼不上了。
  青邈明白自己是在打妄想,便继续说:唉,就算是我的一个梦吧,女人的梦,和自己心爱的人留下爱的结晶。但这实际上都是属于人的贪心。地球上都70多亿人口了,一点不缺人,我要也去跟风,就真成了只羡鸳鸯不是仙了。想想也就算了,你知道我那份心情就可以了,我也是就因为跟了你才有了这份贪心。
  李道玄反问她:修道的家庭就一定不能带孩子吗?
  青邈说:不是,是要视情况而定的。假使我是那种身体素质很好的人,生个孩子无所谓,过去时代家里生好几个的有的是,我姑妈生了8个孩子,身体还一直不错。或者还有正面影响,有的女人生了孩子后反而更健康了……如果是我岁数还小,身体又不错,那我一定会要一两个咱们俩的孩子,生完孩子再把功补回来……但现在的现实我知道是不行的,年龄大了还不说,而且过去我生贝贝就是难产,而刨腹产就属于手术动刀了,是会伤元气的……所以就没戏,说说而已吧。
  “嗯,我说了,你的身体要紧。没有这个完好的身体就不能借假修真了!况且咱们俩也都有孩子,已经很好了,你不必再去遭罪麻烦一番,你的心意我已经领了!……”李道玄把青邈紧紧的搂在怀里。
  (210)
  这三天两人互相完全满足了对方,然后便毫无欲念了。青邈心想,这就是生灭法,总会自然起落的。然后便开始研究怎么在一起炼功。
  为此,他们把卧室里的那张床换成了1米8宽的,这样为的是彼此有很好的自由空间。而且买的是棕榈床垫,这样为的是保持一个软硬适度,更方便打坐。
  李道玄说:这样吧,以后我们一起打坐,我给你带带功,算你偏得,将来等你的功上来了兴许还可以指导我了呢!
  这样一来,青邈每天子时便开始和李道玄一起打坐了。由于每天睡在一个床上,慢慢熟悉了,李道玄原有的那种意识中的警觉、回避和敏感都消除了。青邈也消除了大脑里的紧张,彼此都很安心。
  李道玄往往坐上两小时,青邈坐的时间没有他那么长,大约一个小时或者多一点她便会改成静卧调息。两个人营造的场非常宁静,和李道玄一起炼功会很快入静,消泯杂念,不知不觉一个小时就会过去……那真是一种很大的享受!青邈明白,这是因为他功深的缘故。
  @ 海藏国窖1573
  明月楼主,可能我问的有问题,那应该怎样理解“空”和“爱”的关系?如果归根结底世界就是一片空虚,那我们活着的还有什么意义?岂不是活着很没劲?
  --------------------------------------------------------------------
  人都明白,出生就意味着死亡,但不也都活得劲劲的吗?调侃一句,看来都明白活在当下的道理了,所以就都活着有劲。

  万法皆空,第一层意思说的就是万物皆有生灭。有生就有灭。但却不是断灭空。断灭空,是空里啥也没有,但此处所言及的归空,却是含藏万有。这就是本质区别。

  万法皆空的第二层意思是说“本空”。什么意思呢?就是万法它原原本本当下就是空的。因为万法本身已经包罗万象,是一个“至有”。既然作为一个“至有”,那么一定就是一个“空相”,而看起来一无所有。
  但你注意:所说的“空相”它也只是一个“相”,并不是真的啥也没有,相反,虚空里面有着最为丰富的东西,是一个“至有”,所以才叫“真空妙有”。
  (209)
  其实对于那3天,李道玄心里是有隐忧的。虽然对青邈感情的压抑完全得到了释放,同时消除了多年习于控制的压力感。但另一种潜在的担心却出现了,他怕就此陷入一种无序的生活。因为他们彼此很相爱,所以怕陷入另一个漩涡。他习惯于在某种边界内有秩序的生活,自律虽然给他带来感情上的折磨,但却保有了他独特的个性。只有这样,他才觉得是他自己。一旦让他打破这些框架,他便有些迷茫了,因为他的自我受到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仿佛正在逐渐瓦解……。
  但他也相信青邈,相信她的话不是空穴来风,于是把心里的隐忧隐藏起来,只是用赤诚的爱来对待她。后来慢慢恢复轨道了,他才把自己的担心说了出来。
  青邈说:今天天气好,咱俩出去走走吧!到自然中去寻找答案。

  于是两人一起来到了颐和园。
  和很多夫妻一样,青邈也喜欢和他牵手而行,但和别人不一样的是,她的牵手不是十指紧扣,掌心贴的很紧的那种,而是半实半虚的状态,这样两个人的劳宫都可以不失气机运化,又有若即若离感应的效果。同时还没有约束感。
  
  (210)
  天气晴朗,天空很蓝。万寿山佛香阁与昆明湖相衬如画。
  青邈说“我们到昆明湖边去坐一会儿吧……。”
  两个人来到了湖边,找了一张长椅坐下。
  碧绿的昆明湖水,波光潋滟,微风荡漾。
  青邈出神地看着面前的湖水……过了一会,她对李道玄说:你也看一会儿水吧……看你能看出什么来。
  李道玄笑着把胳膊放在了长椅背上:又卖关子,这水里能有什么玄机啊!
  青邈说“你看、你看……其实答案就在水里呢!”
  李道玄看了一会儿,什么也没看出来,说:还是你给我讲吧!我一个武术出身的人没有你的那种形象思维。
  青邈说:那你看着它,我给你讲,不然你还是没感觉的。
  于是李道玄又把眼睛望向了湖面。他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顺从她,仅仅是因为自己比她大八岁把她当妹妹宠了么?不,这不是主要原因。
  他是觉得青邈身上有一种强大的魅力,她在阐述问题的时候,目光坚定,内心毫不怀疑,就像神给世人讲道。随着修功的深入,她越来越呈现出这种状态……像个万能的上帝,这是让李道玄着迷的地方。
  青邈的目光也在看着水,她说:水与波是一体的,波是水的生命,就像是我们的本性,起则世界,静则虚空,本无对立之别。万物,所有的现象就是波,它们本来就是本性的功用;动时,体在用中。静时,摄用归体。有什么分别呢?
  李道玄在谛听,沉思。
  青邈继续说:观水,你看水多柔和啊,它们柔到随着清风微拂而游荡四面八方……它们不会去分辨哪个方向会对自己更有好处,没有方向亦不去分辨。但无论怎样动荡、起伏、翻覆……水从来不曾变过,只因无心而从不拣择,随机动静,所以体用一如。于功用时可排山倒海,于休歇时则静若处子。只是随缘起落动静 无争 无为……。

  青邈打住了她诗意般的描述,折回到现实中来:我知道你的心会受到冲击,因为你从不喜欢放任,哪怕是必要的调整性的放松。就比如我们之间……这在你看来,很有重蹈覆辙的嫌疑。……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坚固的自我。每一个自我都有一个观念意识的家,这个家的大小范围不等。每个人只有待在自己这样一个家里,才会觉得安全。但恰恰是这样一个家,十分局限的认识,使人与宇宙自然隔离开来,成为生命的围垣。对于家外面没有边界的世界,每个人都会害怕,向外望了几眼就会退回来。
  而真正的修道,是要以宇宙为家的。那么就需要你有包容一切的胸怀。如上天之载,道化万物而了无分别。其实你真的把所有的观念、知见都放下了,人心死而道心活,放下后太极自具圆通。你让太极去调整,不是比你自己人为的调整更高级也更完善么?

  李道玄忽然内心有了触动,他说:其实我内心元神有个声音提醒我,要接受这个转折。因为从我的功修经验来看,我只要在全然放松、无我的状态里,才能发挥出最好的功能。象从前意念拧钢勺还有给人远距离发功调控,都是如此。但我只是在炼功和运用时可以做到这点,但在日常的生活中却没有做到,依然有一种积习,这个东西其实我一直都是引以为荣的……很可能长处即是短处,有了超常的自控力,但却失去了随圆就方圆融处世的能力。
  青邈边听边点头。
  “可能这里边还是因为有得失的心理,怕失去功力,怕自己堕落下去……。”
  青邈捂嘴笑了:你现在不是很好吗?也没让妖怪把你吃了啊,太极不是自然运化的很好么?
  “是啊……。”李道玄也笑了:我就是怕你也是个妖怪啊,你以为过去想吃唐僧肉的人还少吗?
  “只要有怕本身就是个短板,在武术上就是容易被人攻击的软肋……你说是吧?”
  …… 两个人说笑了一阵,青邈说咱们去佛香阁溜达一圈就去超市买菜,然后回家吃饭。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