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集《笔墨缘》每日更新

  作者:燕山男儿马甲 时间:2017-08-12 17:08:59
  不好意思,我是看了老哥的文章,才知道有这样一个关于罗文中尉给加西亚送信的故事。
  罗文忠于职责,英勇顽强,不怕困难,是个优秀的军人。
  不过,关于美西战争的性质,历史的判断却颇为复杂。
  从表面上看,美国是帮助古巴、波多黎各、菲律宾三国人民摆脱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但实际上,美国统治集团是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
  因此,历史的判断是——美西战争属于典型的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
  ====================================
  哈哈,这本书是站在美国的立场写的,加西亚和罗文都是美国人。

  笔墨缘2017。08。13。星期日,耿家强1舞文弄墨更新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post-culture-958503-1.shtml

   3。文学应“通而不俗”

  说到底,这文学不管“雅”和“俗”,都得为“读者”服务。
  当然,这读者有多种多样--有官员(也叫公务员),有企业家,有职员(被人称做“白领”),有工人体力劳动者(又叫“蓝领”),有农民、战士、学生、市民老百姓,还有民营老板、服务小姐……
  你当然可以为某一些人服务(比如林黛玉写诗只为了一个读者贾宝玉,卫慧写小说《上海宝贝》棉棉写《糖》据说主要是面向白领阶层和羡慕白领阶层者),但最多的读者恐怕还是工农兵老百姓广大群众,也就是一批“俗人”,文学作品如果总是千方百计以所谓“高雅”以“俗人看不懂”自居,恐怕是很难流传后世的。
  于是,就有了个“通俗”这个词,但文学还有个“提高”群众精神“品位”的问题,“通俗”不是“媚俗”,要“通”但不要“俗”,不是读者想什么就给什么--因为,文学不是“快餐”,不是“饿了就吃,吃了就饱,饱了就算”的那种快餐。
  别忘了,文学,是营养,是高级的精神营养。


  笔墨缘2017。08。13。星期日,耿家强1舞文弄墨,已更新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post-culture-958503-1.shtml

   3。文学应“通而不俗”
  笔墨缘2017。08。13。星期日,耿家强1舞文弄墨更新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post-culture-958503-1.shtml
  13我真想揍他,可是,这又怨谁呢,那是小日本害的。
  --------------------------------------------------------------------------------
  111
  作者:燕山男儿马甲 时间:2017-08-13 16:07:53
  我感觉,关于“通俗文学”和“纯文学”的争论是陷入了误区。
  把话说到底,文学的性质要求它必须面对广大读者,因此,文学必须是通俗的,所谓“纯文学”的概念是颇为怪异的概念。我总想问问“纯文学”的鼓吹者,这个“纯”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我的观点是,应该把文学分为多功能文学和单功能文学。
  多功能文学是指有多重功能的文学。第一,它必须有娱乐功能。第二、它必须有教化功能。第三、它必须有陶冶读者情操的功能。
  至于单功能文学就只有一个功能,就是娱乐功能。
  老哥说——文学是营养,是高级的精神营养。
  我的想法是,老哥的意思就是我说的多功能文学。
  至于单功能文学,既然只有娱乐作用,其文学价值是不高的。
  ===========================
  老弟的“多功能文学和单功能文学”划分有意思,不知文学评论家领悟否?其实文学划分乱得很,比如这个“纯文学”,也说不清。

  笔墨缘2017。08。14。星期一,耿家强1舞文弄墨更新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post-culture-958503-1.shtml

  4.现实主义作品还有前途吗?
  --专家学者议论传统现实作品之前途

  近日,笔者参加了一次文学座谈会,会上云集了来自首都北京、石城南京、泉城济南和徐州本土的专家、学者三十余人,贯彻了江泽民 最近关于“当前的文艺,首先要抓长篇小说、电影电视和儿童文学三大件”的指示精神。座谈会以“繁荣文学创作,深入探讨当代长篇小说创作的若干理论问题”为宗旨。
  专家学者们指出,徐州作家们基本上运用的是传统的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在当前“现代派”作品充塞文坛,“传统的现实的”作品几无立足之地时,一个严峻的问题正摆在人们的面前: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品还有前途吗?这也成了座谈会的热点。
  一些专家分析,这个问题的出现,有一定的背景。其一,我国的文学创作曾有过很长的“模式化时期”,从明清的“八股”,到“文革”的“三突出”,比比皆是。其二,我国的文学进度不快--70年代前都是写“革命历史”和“当代英雄”,80年代也无太大的变化,到90年代有一些突破,但也不多。而改革开放以后,西方的现代派作品大量涌入,影响了中国文坛,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跟着便出现了不少生机勃勃的现代派文学作品,这本是一种可喜的现象。
  因为,运用传统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作家们,确实应当突破传统的樊蓠,力求创新,接受和消化适合自己的一些现代派文学的精华,即“洋为中用”(这一点,在《高老庄》、《白鹿原》和《悠悠天地人》等长篇小说中,都可以看到)。但是,使运用传统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作家们感到困惑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作家和编辑,特别是一些年轻作家和编辑,便以为,所谓“文学”,即是“西方的现代派文学”,其它便“不是文学”。于是,有些编辑和作家,对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不屑一顾”。甚至认为,你不搞西方的现代派,就请你“出局”--这实际上,使文学创作又进入了另一种“模式化”。特别是一些“伪现代派”,他们的心目中有一个潜在的观念,认为西方是出“真经”的,我们只有模仿;而一些所谓的“后现代派”,也是先把西方模式搬出,然后看我们哪些地方像,哪些地方不像--跟在人家后面学步,怎么能超过人家“突出自己”呢,而如果没有了“自己”,那又算什么“中国文学”呢!
  一些作家的看法是,小说作为叙事艺术的发展到现在,不论是“传统派”还是“现代派”,不论是“情绪结构”还是“情节结构”,给读者留下的都是人物形象;小说的形式不论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都离不开这个基本观点,都会依照自身的规律与时代同步前进。小说是以人物和生活体现与幅射广阔复杂的社会关系为内涵--但仅仅注意到这些还不够,因为生活是现象,生命意识才是本质。要写好人物必须用生命意识观照生活。生活是可见的,生命是神秘的。
  文艺评论家们大多认为,文学的功能应该具备“关心、实用、指导”三点。所谓“关心”,就是要写与已有关,能引起共鸣的东西;所谓“实用”和“指导”,就是读者能从书本中找到在生活中得不到的东西。文学应该反应那个时代,那群人物,怎么生活的“原生态”--现实主义作品是最能担当此任的。但世上最真实、最感人的东西却又往往是最说不清的,不要说透为好,这就需要现实主义作家们进一步学习现代主义的一些创作手法,以充实自己。(闻平)
  

  笔墨缘2017。08。14。星期一,耿家强1舞文弄墨,已更新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post-culture-958503-1.shtml

  4.现实主义作品还有前途吗?
  --专家学者议论传统现实作品之前途
  笔墨缘2016。08。14。星期一,耿家强1舞文弄墨更新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post-culture-958503-1.shtml
  14我把这封信给了拽子,还告诉他除非听见我死了才能把信给你……
  --------------------------------------------------------------------------------
  111
  作者:燕山男儿马甲 时间:2017-08-14 08:03:35
  纵观延续几千年的世界文学史,应该承认,确实出现过形形色色的文学流派。但是,最有生命力的文学流派,还是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人们习惯于“以胜负论英雄”。在世界文学史上,什么是“胜”?就是作品能够流传下来。什么是“负”?就是作品无法流传下去。
  那么,我们看看什么样的文学作品能在文学史上享有盛名吧。一望可知,百分之九十能够留存于文学史的,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至于其他流派的文学作品,是很难留存于文学史的。
  或许,有人会说,南美洲的“魔幻主义文学”是现代派,“魔幻主义文学”有很强的生命力啊!比如《百年孤独》。
  其实,南美洲之所以流行“魔幻主义”,是有原因的。在上个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南美洲各个国家处于独裁政体控制之下。那些独裁政体禁止作家写作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作家们没办法,只好绕个圈子,用“魔幻”的方式,曲折地表现社会现实。
  正如《百年孤独》,它在“魔幻”的外壳下,最大限度地展示了南美洲黑暗腐朽的社会现实。所以,这部小说成功了。换言之,《百年孤独》如果没有反映社会现实,它再怎么玩“魔幻”手法,也不可能成功。
  总之,作家们如果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流传下去,还是得走现实主义道路。
  至于现代派作品,我们看看出版界的状况吧。
  现如今,出版社最害怕的,就是现代派作品。因为缺少读者,书籍的印数上不去。
  书籍印数上不去,出版社就得赔钱。赔钱的事情,出版社是不想干的。
  =============================
  老弟是文艺评论家啊。在一些不怎么出名的老作家面前,有个编辑问题。在职的年轻编辑都是学的“现代派作品理论”,即“反现实主义作品”,讨厌毛泽东提倡的“通俗易懂的大众化作品”,所以老作家一直用的那种“通俗的现实主义的作品”,就面临一个出版问题了。曾有一位南京的杂志社编辑说:“凡是传统的现实主义的稿件,我一概不看。”——后来现代派“芸花一现”了,但这种“编辑方针”仍然为许多编辑奉为圭臬。

  笔墨缘2017。08。15。星期二,耿家强1舞文弄墨更新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post-culture-958503-1.shtml

  5.文学与“自我”

  不可否认,一部作品的文学性是和“表现自我”息息相关的。作家应当突破庸俗社会学和直观反映论,用自己独特的心灵去感受、体验和认识客观,凸现自我。但每个人的自我既是独特的,又是受外部世界、尤其是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所制约和影响的。因此,这“自我”既有个人性,又有社会性,是主体和客体的对立统一。“自我”,既是独特的一个,又是和社会群体相通的。
  但当前一些年轻作家,将“自我”推向了“极致”。他们认为个性与社会性绝对矛盾,个性的心灵应该封闭,与世隔绝--认为唯“隔绝”方能保持“自我”的完整和独特。因此,他们主张“个人化写作”、“私人化写作”,以保持“个人的生活形态”,否则就不是“纯文学”--这是对“自我”的错误认识。
  因为,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孤独地存在,所以,作家只有在群体的社会生活中表现“自我”。正如歌德所说,一个人如果“只能表达他自已的那一点主观情绪”,并“算不上什么”,只有“掌握住世界而且能把它表达出来”,才是一个伟大的诗人。


  笔墨缘2017。08。15。星期二,耿家强1舞文弄墨,已更新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post-culture-958503-1.shtml

  5.文学与“自我”
  笔墨缘2017。08。15。星期二,耿家强1舞文弄墨更新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post-culture-958503-1.shtml
  15你的山哥

  --------------------------------------------------------------------------------
  111
  作者:燕山男儿马甲 时间:2017-08-15 14:36:43
  说说西方国家的大型出版社吧。西方国家的大型出版社往往配备两个编辑班子。
  一个编辑班子专门搞“现代派”作品。这个编辑班子的编辑格言是——一部小说如果卖了一万册,就是彻底失败。一部小说如果只卖了几百本,就是好小说。一部小说如果只卖了几十本,就是杰作。一本小说如果连一本都卖不出去,送给评论家阅读,评论家表示:这本书我看不懂。这样的书就能载入文学史。
  出版社老板用这一类书籍提高出版社的威望。
  另一个编辑班子专门搞“通俗派”作品。专门编辑出版爱情小说、推理小说、奇幻小说。
  这个编辑班子的格言是——一部小说如果只能卖出十万册,就是失败。只有卖出一百万册的小说才是好小说。
  出版社老板用这一类书籍赚钱。
  中国的出版社基本上都是国有的,这几年正在探索出版道路。

  赞同老哥关于“表现自我”的意见。
  实际上,“表现自我”涉及到了作家的创作个性。作家应该有创作个性,没有创作个性的作家是写不出好作品的。
  但是,如果过分鼓吹“表现自我”,就会向对立面转化,只能制造文学怪胎。
  ===============================
  吹捧现代派,上世纪80年代最厉害,现在好多啦,但又走向另一个“唯市场论”的极端。老弟的评论很正确。

  笔墨缘2017。08。16。星期三,耿家强1舞文弄墨更新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post-culture-958503-1.shtml

  6.说说“文化散文”

  中国是散文的国度,古人曾把“诗歌韵文以外的作品”都广义地划归“散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媒体刊载散文版面的增加,散文的创作更加活跃,散文家的队伍浩浩荡荡,许多写诗歌的“诗人”也改行写起了“散文”,散文作品的数量竟成为百年之最。其中,叫的最响的是“文化散文”,散文怎么个“文化”法呢?笔者说说自己的看法。
  首先,“文化散文”不应是“离现实遥远的散文”,散文家应当充满感情地面对普通人的生活、思想和追求,不要故作“深沉”、故作“清高”、把读者引向不食人间崐烟火的“世外桃源”。
  而且,“文化散文”应当反映广泛的社会生活,现在的散文往往主要或者全部反映个人身边的琐事,表现作者对生活的一点发现,一点感受,一点情调,当然这不是不可以,但还应当多一些升华和超越的东西,这就要强调对社会的大思考。
  “文化散文”不能成为“时尚散文”,不能跟着一个个“新潮流”“大浪头”走,有人戏称这叫“用水写散文”--“文化散文”应当有真情实感,用作者自己的“心血”去写人性,写人生,给读者以高层次的启迪,为历史留下浓墨重彩。

  笔墨缘2017。08。16。星期三,耿家强1舞文弄墨更新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post-culture-958503-1.shtml

  6.说说“文化散文”
  笔墨缘2017。08。16。星期三,耿家强1舞文弄墨更新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post-culture-958503-1.shtml
  16 以“革命”的名义
  -----------------------------------------------------------------------------
  111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