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缘2017。08。14。星期一,耿家强1舞文弄墨更新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post-culture-958503-1.shtml 4.现实主义作品还有前途吗?
--专家学者议论传统现实作品之前途
近日,笔者参加了一次文学座谈会,会上云集了来自首都北京、石城南京、泉城济南和徐州本土的专家、学者三十余人,贯彻了江泽民 最近关于“当前的文艺,首先要抓长篇小说、电影电视和儿童文学三大件”的指示精神。座谈会以“繁荣文学创作,深入探讨当代长篇小说创作的若干理论问题”为宗旨。
专家学者们指出,徐州作家们基本上运用的是传统的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在当前“现代派”作品充塞文坛,“传统的现实的”作品几无立足之地时,一个严峻的问题正摆在人们的面前: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品还有前途吗?这也成了座谈会的热点。
一些专家分析,这个问题的出现,有一定的背景。其一,我国的文学创作曾有过很长的“模式化时期”,从明清的“八股”,到“文革”的“三突出”,比比皆是。其二,我国的文学进度不快--70年代前都是写“革命历史”和“当代英雄”,80年代也无太大的变化,到90年代有一些突破,但也不多。而改革开放以后,西方的现代派作品大量涌入,影响了中国文坛,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跟着便出现了不少生机勃勃的现代派文学作品,这本是一种可喜的现象。
因为,运用传统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作家们,确实应当突破传统的樊蓠,力求创新,接受和消化适合自己的一些现代派文学的精华,即“洋为中用”(这一点,在《高老庄》、《白鹿原》和《悠悠天地人》等长篇小说中,都可以看到)。但是,使运用传统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作家们感到困惑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作家和编辑,特别是一些年轻作家和编辑,便以为,所谓“文学”,即是“西方的现代派文学”,其它便“不是文学”。于是,有些编辑和作家,对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不屑一顾”。甚至认为,你不搞西方的现代派,就请你“出局”--这实际上,使文学创作又进入了另一种“模式化”。特别是一些“伪现代派”,他们的心目中有一个潜在的观念,认为西方是出“真经”的,我们只有模仿;而一些所谓的“后现代派”,也是先把西方模式搬出,然后看我们哪些地方像,哪些地方不像--跟在人家后面学步,怎么能超过人家“突出自己”呢,而如果没有了“自己”,那又算什么“中国文学”呢!
一些作家的看法是,小说作为叙事艺术的发展到现在,不论是“传统派”还是“现代派”,不论是“情绪结构”还是“情节结构”,给读者留下的都是人物形象;小说的形式不论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都离不开这个基本观点,都会依照自身的规律与时代同步前进。小说是以人物和生活体现与幅射广阔复杂的社会关系为内涵--但仅仅注意到这些还不够,因为生活是现象,生命意识才是本质。要写好人物必须用生命意识观照生活。生活是可见的,生命是神秘的。
文艺评论家们大多认为,文学的功能应该具备“关心、实用、指导”三点。所谓“关心”,就是要写与已有关,能引起共鸣的东西;所谓“实用”和“指导”,就是读者能从书本中找到在生活中得不到的东西。文学应该反应那个时代,那群人物,怎么生活的“原生态”--现实主义作品是最能担当此任的。但世上最真实、最感人的东西却又往往是最说不清的,不要说透为好,这就需要现实主义作家们进一步学习现代主义的一些创作手法,以充实自己。(闻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