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集《笔墨缘》每日更新


  笔墨缘2017。11。12。星期日,耿家强1舞文弄墨更新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post-culture-958503-1.shtml

  92,改革,当今文艺的主旋律
  06096,19880322,1988年03月22日在徐州矿工报发评论《改革,当今文艺的主旋律》

  《徐州矿工报》正在举办的“煤海奖‘改革文学征文’”,是当今中国文坛掀起的改革文学热潮的有机组成部分。改革,是我们时代的主旋律,作为反映时代,反映社会生活为已任的文学艺术,当然应该用更大的热情,更多的心血,把改革作为自己的主旋律。由于我们在改革开放中,精神世界随时都在接触新事物,新观念,也会遇到新的挑战和出现一些新的问题,这使得作者取材的视野和写作的笔触,不由而然地从不同程度转向改革,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
  改革文学也是当今中国新时期宾主旋律。因为它本是一种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运动。新时期文学的内容,风格,体裁,民族风格等,都可以在其中表现出来。改革是我国人民壮丽的事业,可以说它不是普通的题材,而是重大的题材,只要我们广大作者善于使题材得到升华,从这些题材(那怕是最普通的事件)中,开掘出深邃的思想和丰厚的美学意蕴,就能进入高层次。让我们在伟大的改革事业日益深入的今天,重新强调文学反映改革的迫切意义,探讨改革题材文学创作的深化问题,为繁荣我国新时期的文学事业作出较大贡献吧!

  笔墨缘2017。11。12。星期日,耿家强1舞文弄墨,已更新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post-culture-958503-1.shtml

  92,改革,当今文艺的主旋律

  笔墨缘2017。11。12。星期日,耿家强1舞文弄墨更新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post-culture-958503-1.shtml
  12在这场守旧与颠覆的交锋中,陈独秀、鲁迅、郭沫若、徐志摩、郁达夫、傅斯年等一大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闯将和先驱者,自然更是纷纷充当起自由婚恋的“标杆”。
  --------------------------------------------------------------------------------
  111

  笔墨缘2017。11。13。星期一,耿家强1舞文弄墨更新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post-culture-958503-1.shtml

  93,改革文学题材的取向和拓展
  06097,19880419,1988年04月19日在徐州矿工报发评论《改革文学题材的取向和拓展》

  奚旭初同志的小说《说笑话者》,是作者在《煤海》副刊继3月29日发表《相见恨晚》、4月12日发表《出售光明》之后的又一篇小说力作。作者在改革文学的道路上多方位地进行扫描,并有所成绩,对改革文学题材的取向和拓展,作了有益的探索,审很有意义的。
  改革文学的题材极其广泛,因为我国当前进行的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是一场变革社会、变革思想、变革心理、变革风俗习惯的巨大社会工程,且正逐渐走向深入和、走向发展。而我们的改革文学正是反映这场极其广泛的变革发展的轨迹的。
  但一些作者反映改革文学作品难写,特别是取材面太窄,这是一种误解。就今年“煤海奖改革文学征文”已发表的一些作品来说,题材的取向已可称之为多彩多姿了。如,反映改革事业中带头人披荆斩棘、大胆开拓的改革精神的小说《伤脑筋的下旬》(1月26日,栾晓明作),反映改革是亿万群众关注和参与的事业的山东快书《扣款之谜》(2月9日,陈都斌作)及小说《考试》(3月15日,钟铧作),反映改革进程中的不正之风的小说《相见恨晚》(3月29日,奚旭初作),客观描写我国社会改革历史进程的迫切意义及艰苦复杂性的报告诗《告急,五十万吨》(2月2日,盛利民作)等作品均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人们面对改革大潮的不同心态,及改革家们开拓新局面的精神和业绩,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
  当然,这仅仅是良好的开端,还有许多方面没有触及,如:人们在改革中思想方面的飞跃;社会经济生活多种经营、外向经营各新领域中的改革大潮的涌动;改革给人们心灵带来的震憾和思想观念的调整星期,耿家强1舞文弄墨更新;改革在人们心灵上的投影,各类人物心灵的奥秘和感情的碰撞等等,都可以大书特书,。而同样的题材用不同的体裁来表达,又是各有风味的。
  在创作中,题材的取向和拓展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应鼓励向新领域挖掘,不要一窝蜂地写一种题材,因为创作“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笔墨缘2017。11。13。星期一,耿家强1舞文弄墨,已更新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post-culture-958503-1.shtml

  93,改革文学题材的取向和拓展
  笔墨缘2017。11。13。星期一,耿家强1舞文弄墨更新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post-culture-958503-1.shtml
  13我的龙,这时候你睡熟了没有?你的呼吸调匀了没有?你的灵魂暂时平安了没有?
  --------------------------------------------------------------------------
  111

  笔墨缘2017。11。14。星期二,耿家强1舞文弄墨更新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post-culture-958503-1.shtml

  94,改革文学的写法,审美的观照
  06098,19880510,1988年05月10日在徐州矿工报发评论《改革文学的写法,审美的观照》

  如何提高改革题材文学作品的艺术水平,是作者、读者和编者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就本报已发表的近40篇征文作品的情况来看,写作方法的多样化,特别是加强作者对生活的审美的观照,应是其重要的方面。
  文学当然是反映生活的,但生活的审美的观照告诉我们,作品不能过于酷似生活,因为临摹照搬生活的作品会使人觉得不耐咀嚼,因而得不到美的欣赏。所以我们要避开“就生产过程写生产过程”的“车间文学”和“孰对孰错”的“方案之争”一类人们非常熟悉的老框框,让我们的笔墨更多地从审美的角度来表现改革生活发展的轨迹。如《考试》(载本报3月15日)一文虽然题材不新,但因其突破老框框,出“奇兵”向矿长“请问……我现在心里想的是什么问题”,而引起读者审美的兴趣。
  要注意文学毕竟是人学,所以我们应把人物放在首位,不少初学创作的作者,往往注重情节而忽略人物,殊不知“情节”仅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有人物才情节,有情节必有人物,若无人物,再好的情节也必将变成多余的垃圾。《伤脑筋的下旬》(载本报1月26日)情节并不复杂,但人物栩栩如生。故能取得较好的艺术效果。
  有许多艺术手法可以在描写人物升迁沉浮和曲折的进程中运用,象侧面的描写(如本报3月29日发表的《相见恨晚》)、机智幽默的笔法(如本报4月19日发表的《说笑话者》)、荒诞的描写(如本报4月12日发表的《出售光阴》),以及象征、变形等,这些手法的运用,比直接描写某个改革者的成功和失败、个人的毁与誉,要来得高明,因为它不仅可以避免“对号入座”的麻烦,还可能给人以更多思考回味的余地。




  笔墨缘2017。11。14。星期二,耿家强1舞文弄墨,已更新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post-culture-958503-1.shtml

  94,改革文学的写法,审美的观照
  笔墨缘2016。11。14。星期二,耿家强1舞文弄墨更新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post-culture-958503-1.shtml
  14你知不知道你的爱正含着两眼热泪在这深夜里和你说话,想你、疼你、安慰你、爱你……
  ---------------------------------------------------------------------------
  111


  笔墨缘2017。11。15。星期三,耿家强1舞文弄墨更新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post-culture-958503-1.shtml

  95,散文,如何走出束缚,趋向随意
  06099,19880809,1988年08月09日在徐州矿工报发评论《散文,如何走出束缚,趋向随意》

  文艺界人士呼吁:打破散文“规范”,已成当务之急。
  散文本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一般是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
  好的散文,不在于怎么从文学的角度去拆分,去解读。 更多的应该放在散文的整体上。比如好的散文,应该在您看过之后,有那么一个完整的意境,给您一个感触,一个想法,一些回味,或者是一个哲思。 不可能是整体浮华,但却看过之后,就是好的。
  看是一回事,看过之后的感受,是另一回事。 散文,在品,品,是在看过之后的回味。
  作为散文大国,数千年我们产生了若干优秀散文。但当代散文却象一些发育不全的稀疏细草。有人认为,其原因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不少人仍然追求五六十年代的所谓“意境”、“哲理”、“抒情”和“物——人——人即物”的模式,把本来很广阔的天地,限得十分狭窄。当代散文正考虑如何走出困境、走出束缚、走出角落、走出模仿,不拘形式、随意驰骋、信笔穿行,平淡、自然、家常、真实,愿怎么喊就怎么喊,想怎么生长就怎么生长。(义意)




  笔墨缘2017。11。15。星期三,耿家强1舞文弄墨,已更新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post-culture-958503-1.shtml

  95,散文,如何走出束缚,趋向随意
  笔墨缘2017。11。15。星期三,耿家强1舞文弄墨更新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post-culture-958503-1.shtml
  15你占有我的爱、我的灵、我的肉……有时真想拉你一同死去,
  --------------------------------------------------------------------------------
  111

  笔墨缘2017。11。16。星期四,耿家强1舞文弄墨更新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post-culture-958503-1.shtml

  96,“重艺轻文”现象正引起人们的忧虑
  06100,19881115,1988年11月15日在徐州矿工报发评论《“重艺轻文”现象正引起人们的忧虑》

  近年来实际存在的“重艺轻文”的非正常现象,已引起有识之士的忧虑。
  “文艺”本是“文学”与“艺术”的统称,古今中外有造诣的文艺家总是亦文亦艺,技艺一体的。但不知从何时起,“文”与“艺”分了家。中国古时的文人瞧不起不起艺人,称之为“戏子”、“舞女”、“歌伎”……可谓之“重文轻艺”。但近年来,却又翻了个,出现“重艺轻文”的现象:歌星唱一首歌,便可红得发紫,但此歌的作词作曲者却无人问津;不少艺术家仅以“艺”即可获优厚报酬、廉价掌声而闪光耀眼,文学修养文化素养当然也就顾不得了。但这种现象却往往为社会多数人所认可。对此,不少有识之士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为“重艺轻文”实际上是文艺界的短期行为。
  而“文”应当是“艺”的基础。没有“文”的坚实基础,就不能具备鉴赏力、创造力,“艺”就不能创新,没有后劲,更攀登不了高峰。而且“重艺轻文”现象将会助长“读书无用论”的蔓延,造成恶性循环。文学功底薄,文化素质差,是许多艺术家水平不能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原因。



  笔墨缘2017。11。16。星期四,耿家强1舞文弄墨,已更新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post-culture-958503-1.shtml

  96,“重艺轻文”现象正引起人们的忧虑
  笔墨缘2017。11。16。星期四,耿家强1舞文弄墨更新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post-culture-958503-1.shtml
  16去到绝对的死的寂灭里去实现完全的爱,去到普遍的黑暗里去寻求唯一的光明……
  --------------------------------------------------------------------------------
  111

  笔墨缘2017。11。17。星期五,耿家强1舞文弄墨更新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post-culture-958503-1.shtml

  97,纪实将在“现实”与“现代”的互补交融中

  善于思考的文艺界和新闻界人士,在1989年的新年钟声中纷纷亮相座谈,反思过去,展望未来。不少人指出,过去的一年,是“雅文学”的小年,它的脱离生活、脱离人民的贵族化趋向,使其知音越来越少,而被贬为“亚文学”的报告文学、纪实文学却处于丰收、不乏佳作。
  纪实文学业已向新闻挑战、向小说挑战,夺走了大批读者。据调查,在“读书无用”的冲击波中,纪实文学却例外受到人们的欢迎。人们对文学的呼声是:“拿出真格的来!多给一点信息,让我们认识陌生化的环境和困惑的自我吧。”
  而纪实文学自身也在反思前进,不再拘泥于情节的链条和典型的传统,进一步看重生活还原和主观印象的纪实,形成了“现实”与“现代”的双向渗透,互补交融的大趋势。



  笔墨缘2017。11。17。星期五,耿家强1舞文弄墨更新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post-culture-958503-1.shtml

  97,纪实将在“现实”与“现代”的互补交融中












  善于思考的文艺界和新闻界人士,在1989年的新年钟声中纷纷亮相座谈,反思过去,展望未来。不少人指出,过去的一年,是“雅文学”的小年,它的脱离生活、脱离人民的贵族化趋向,使其知音越来越少,而被贬为“亚文学”的报告文学、纪实文学却处于丰收、不乏佳作。
  纪实文学业已向新闻挑战、向小说挑战,夺走了大批读者。据调查,在“读书无用”的冲击波中,纪实文学却例外受到人们的欢迎。人们对文学的呼声是:“拿出真格的来!多给一点信息,让我们认识陌生化的环境和困惑的自我吧。”
  而纪实文学自身也在反思前进,不再拘泥于情节的链条和典型的传统,进一步看重生活还原和主观印象的纪实,形成了“现实”与“现代”的双向渗透,互补交融的大趋势。


  笔墨缘2017。11。17。星期五,耿家强1舞文弄墨更新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post-culture-958503-1.shtml
  17徐志摩给陆小曼的书信,将情书的软语浓香、缠绵悱恻演绎到了极致。
  ----------------------------------------------------------------------------
  111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