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海,老建筑
谢庆标 摄影并文
对上海的印象,零零散散,虽然不是很清晰,但也不至于非常模糊。记忆中,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家里的几大件,都是产自上海的,缝纫机、自行车、电热壶、电风扇、电视机,以及老爸戴上手之后就好像永远都舍不得脱下的一块手表。
我第一次去上海,是在1997年。出发前,脑海里曾假想着华灯初上的上海街头,是不是都像一些影视作品里讲述的一样?有一辆接一辆彰显身份的老式轿车,一路响着肆无忌惮的喇叭飞快地向一家家霓虹闪烁的夜总会驶去,然后停在骚首弄姿的女人面前。戴礼帽的不全然是绅士,穿旗袍的亦不尽是淑女。或者,有钞票的可以买,有姿色的可以卖,在那里,自出生之日起金钱和欲望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离?
那次在上海,除了惊叹于它的“大”之外,其他方面,感觉上就和我们东莞、又或其他的城市并没有什么大不同。那时,浦东新区设立不久,只有刚刚落成的东方明珠塔鹤立鸡群,便是最入我眼的地标了。一样狭窄的街道,一样拥挤的交通,一样低矮的民居,一样脏乱的早市,一样嘈杂的工地……其他城市有的,它不一定有,其他城市没有的,它也没有。虽然如此,在梧桐树下坐坐,又听到了上海的老故事;在弄堂内走走,又闻到了上海的老味道;在黄浦江看看,又见到了上海的老历史。
有人说,要看中国三千年的历史,要到西安;要看中国一千年的历史,要到北京;要看中国一百年的历史,要到上海,我认为这说法还是有一定来由的。上海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末,然而,上海真正为世人所关注,则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依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上海在1843年被辟为五个对外通商口岸之一,于是,英国、美国和法国等国家相继在上海设置居留地,并于1854年成立了自治机构工部局,此后,上海形成了两个租界并与当时中国的地方政府分割管理的局面,即如今的静安、黄浦、杨浦和虹口等地的沿江地带是以英美两国为主的公共租界,而徐汇、黄浦两区的核心区域则是法租界。
特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让当时西方的建筑师以及经由西方培养的中国建筑师,得以在上海开埠之后为上海带来了极为先进的建筑技术和艺术,包括哥特式、新古典主义风格和当时盛行欧美的现代主义建筑、装饰艺术派建筑以及复兴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中国新古典建筑等等,风格迥异中西合璧,如联合大楼、日清大楼、怡泰大楼、海关大楼、汇中饭店和沙逊大厦等等,一幢挨着一幢,鳞次栉比,其数量之多、种类之繁杂、规模之宏大实属罕见。
其后又去了很多次很多次上海,每一次,我的感受都是前所未有的不同。今天的上海,已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了,亦是中国的经济、交通、科技、金融、贸易、会展和航运中心。这座像是一夜之间拔地而起的城市,不低下头,就看不见那些斑驳着累累史迹的老建筑,然而,不抬起头,又见不到它的全部。
那些老建筑,见证了上海的荣与辱,无论远观还是近看,都会让人回味悠长,而这悠长的回味一定是复杂的,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想必各有各的感悟。
图11:目前,在上海设立领事机构的国家已有60多个,并居住有数十万外国人。无论是在街头还是巷尾,又或是商厦、厂区、公园、绿地、图书馆、歌剧院,都随时可见他们或忙碌或悠闲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