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中山陵
谢庆标 摄影并文
中山陵,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墓,位于南京东郊钟山风景名胜区内,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听说若从空中往下看,就可以看到中山陵的平面布局像是一座平卧在连绵山林之中的“自由钟”, 寓有“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
然而,我拜谒过中山陵很多次,却从没看得出这“自由钟”的轮廓,也好像从未曾被“唤起”过什么。我相信其他大多数的游客也是跟我一样,因为有多少游客,能有条件在空中俯视中山陵呢?中山陵这独具匠心的“自由钟”设计,反倒成了一个黑色的幽默了:所谓的“自由钟”,原来是要在空中才会看得到,岂不成空中楼阁了?
感觉中山陵有些像它西邻的明孝陵,只不过没有明孝陵的规模那么大。中山陵除了墓道两侧没有罗立石人石像外,古代帝陵的牌坊、陵门、碑亭、祭堂、墓室等等一应俱全,还有音乐台、光华亭、流徽榭、仰止亭、藏经楼、行健亭、永丰社、永慕庐、中山书院等建筑如众星捧月般环绕在陵墓周围,当然,它的主色调是代表青天白日满地红的青色和白色,而不是古代皇家专用的朱红以及明黄,所以除此之外,怎么看怎么都像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帝冢。
中国人一向尊皇敬帝,崇拜“伟人”,喜欢把他们一一造成“神”,然后高高的筑起供万人朝拜,好像若非此就不足以表达对皇帝对伟人的爱戴,然而,以当年极度贫瘠的国力,去修建一座工程如此浩大的陵墓,不正正偏离了孙中山要为中国人谋求的以民族、民权、民生为核心的三民主义思想?孙中山的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不幸成了谶言,就连他自己也不能避免身后成神,可见当年,“革命”离成功之远,“三民”离民众之远。
据说有好几次,当一众官民在孙中山面前山呼“万岁”之时,他都是一脸的不屑和痛心疾首:“万岁,万什么岁?中国人什么时候才会明白,帝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致力推翻封建帝制的孙中山,极力捍卫共和制度的孙中山,最终还是长眠在与古代帝陵并无二致的陵墓里。不知道地下的孙中山,对此会发出怎样的苦笑?
“青山有幸埋忠骨”。国父孙中山长埋于此,是钟山之幸,是南京之幸。已建成近百年的中山陵,至今完好如初光彩依旧。但岁月总要留痕,新坟终会成旧冢。我只是在想,千百年以后,当人们看到明孝陵和中山陵这两座差不多风格、又差不多样式的陵墓,还会说得清谁是皇帝谁是国父吗?
图1:中山陵于1926年春动工、1929年夏建成,巍巍屹立几近百年。
图2:陵门门额上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为孙中山手迹。孙中山对“天下为公”的身体力行,不仅带动了很多中国人去为建立共和国而奋斗终身,而且也对后世的中国产生了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图3:从牌坊到祭堂,共有石阶392级。这392级石阶,代表着孙中山逝世当时中华民国的3.92亿人口。
图4:中山陵整个建筑群在空间布局、材料表现、色彩运用和细部处理上,既有恢弘浑厚的气势,又有含蓄内敛的寓意,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