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笔记》三爷给你聊聊真实的古玩圈

  @dg34 2016-03-13 12:00:00
  楼主写的真好,就是每天更新的太少了,看的不过瘾啊
  -----------------------------
  谢谢朋友支持!会努力更新!
  @sttcl 2016-03-13 13:41:00
  连续顶贴5回,LZ回个信吧,哀家等你好辛苦啦~~
  -----------------------------
  哈哈哈刚看到,谢朋友关注支持!请多多支持!
  @齐州三爷 1403楼 2016-03-13 14:26
  @sttcl 2016-03-13 13:41:00
  连续顶贴5回,LZ回个信吧,哀家等你好辛苦啦~~
  -----------------------------
  哈哈哈刚看到,谢朋友关注支持!请多多支持!
  -----------------------------
  @三昧耶尊者 2016-03-13 21:14:00
  三爷文采飞扬,了不起啊!在天涯玩了十多年,这么好的文笔,流畅自如,朗朗上口,您是头一份呐。不逊那些所谓名家。期待更新

  ----------------------------
  过奖了朋友,我会努力!
  @仔仔唉胖仔仔 2016-03-13 21:41:00
  楼主注意休息
  -----------------------------
  谢朋友关心!
  5

  “ 呵呵呵呵!这可真身大手笔了!”王会长大笑道“张少轩大字不识一箩筐,这篇劝进表文写的却是花团锦簇、妙不可言!我看,是从哪部古书里抄来的吧!”

  深通汉文的山田一男摸着仁丹胡子点点头:“行文遣词有《三国志 文帝本纪》风采,好像还有南北朝帝王禅让的词句,又加了民国的新词儿,真是融合古今喽”


  “哪儿是他自己写的!姐夫,不瞒您说,这篇玩意儿,一看就是张督军不知花了几万银子,请京城筹安会里那些前清翰林老夫子写的,要不我说幸亏诸位没吃饭,吃了饭再看,不定得吐成什么样子呢。又酸又臭,一大可笑。”

  “前清翰林院的文章,本就是京城十大可笑之一!没想到今天传到文化昌明的江南之地,不是可笑,是可悲可叹。把汉献帝禅让的老古板文章拿出来,他不是曹操,谁是曹操??”

  几人聊得火热,马车疾驰,一路往南。

  江南大地,果真与北方不同,初春之际,桑陌遍野、碧云蓝天,处处丘山一片新绿,云蒸霞蔚,风光迷人。

  坐船过了扬子江,江中八卦洲上的渔民们正喊着号子撒网打鱼,热闹异常。

  到了下午夕阳满天,众人才到了金陵城下。


  南京古称丹阳,春秋战国就是南方都会之一,四周紫金山、幕府山、蒋山处处山峦环绕,长江穿城而过,秦淮河、金川河萦绕其间,玄武湖、莫愁湖点缀其中,气势雄伟、山水相依,端的是江南第一。


  且此地地脉风水甚好,不输长安洛阳,据传秦始皇横扫六国、统一天下后,摆出天子大驾巡游四方,一日到了此地,方士密报:丹阳地脉处龙脉之中,四象衬托、五龙环绕、王气蒸腾。恐五百年后有王者大兴!

  雄才大略、志满意得的始皇帝听了勃然大怒,心想自己君临九州四海,称始皇帝,想把大秦传之二世、三世以至千秋万世,这江南小小的丹阳,竟然有王气出现!


  为大秦基业千秋万代,始皇帝便密召随驾方士、阴阳术士堪舆了丹阳地脉,下诏征发10万囚徒,凿开方山、石硊山一带,凿晰连岗,导龙藏浦北入长江以泻王气,并将紫金山山麓点穴乱挖,以破龙脉。随后,又命少府监将从六国王宫搜刮入秦宫大内的珠玉珍宝礼器法物挑出一批,各装入金玉盒,令方士们用秘法斋醮祈襐以引发灵气,深埋于丹阳地脉风水眼之处,用来镇压丹阳的王气。


  还把丹阳改名为秣陵,用贱名侮辱之。

  直到三国时代,南京各地的农民耕作之时,还能往往挖出先秦重宝,就是明证。

  自以为天纵英明的秦始皇如此一番折腾,以为就能破了丹阳王气,保证大秦帝国受命于天,传至万世不替了。不料传到秦二世便盛暴而亡,落得子孙后代被诛戮殆尽,社稷倾覆的下场。


  丹阳后改名为建业、建康、金陵,一直是江南第一重镇。魏晋南北朝更是南朝的京都,跟北方的长安洛阳等地并驾齐驱。


  来也怪,不知道是不是当年秦始皇刻意用法破坏了此地王气,凡是在此建都的历代王朝,往往不过数十年便亡国灭朝,直到南唐也是如此。

  历朝历代对建康城的修建那是年年增华、岁岁增固。直到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定都金陵,改名应天府,意欲修筑万世不拔之基业,耗费金帛亿万,发军兵工匠百万,以巨石城砖,丹铅泥沙,终于建成了一座周回70多里的雄伟城池,城中又有皇城、紫禁城,各按周天方位所建。其余军营、百工、农商、铺户密布如麻,成了军民百万,繁华富贵的大明都城。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如此耗时费力的南京城,传到建文帝,被叔叔成祖永乐爷夺了大位。永乐爷雄才大略,顾及塞北边患,又将都城迁往大都燕京。下诏定应天府为南京。

  京故宫、城阙历经数百年,逐渐倾颓,盛况不在,大清改为江宁府,到了洪杨长毛之乱,又定为天京,被曾文正公率军讨平,湘军入城之日,烧杀抢掠三日不平,城池大为毁坏。直到清末民初,历经数十年修筑,才算恢复旧观。
  中华门外,山田一男眼珠子都不够用了,满眼望去,城阙巍峨、人烟辐辏、繁华似火,连连乍舌称赞:“论中国九州之大,可谓金城万里、幅员辽阔了!本以为北京乃东亚第一大城,比我国东京城雄伟壮阔的多,没想到南京城也如此雄壮,我此次随大哥前来,不虚此行!!”

  山田乐得手舞足蹈,一会儿问徐子山南京街道上的青石板如何悠久,一会儿看各道城门如何坚固,王会长也随着讲说,聊得热络。

  徐子山接着二人领仆人回了通济门附近的家,晚上便接风洗尘,盛开宴席,山田应接不暇得看着美食一道道上了桌,品尝了南味烧鸭、风干腊鹅、狮子头、大闸蟹、什锦豆捞、蟹黄汤包、玉带羹,撑得直打嗝儿。


  酒宴完毕,几人在花厅品茶,徐子山说:“这雨前是今年的新茶,色淡味厚,着实不错,北京的茶都是隔年的旧茶,不比这个呢。姐夫和山田先生就在我这儿住下,休息两天,咱们先逛逛城里的夫子庙、秦淮风光,再去玄武湖和紫金山。”

  王会长、山田一男就此住在了徐宅,过后半个多月,由徐子山陪着,把个六朝金粉地、南国第一城玩了个遍,几人都是兴致勃勃,不是谈天说地,就是饮酒说古,不觉光阴如缩。


  这天,几人从燕子矶看了风景回来,山田一男问徐子山:“兄台,南京六朝古都,不知有没有著名的禅林古刹??我是虔诚的佛家子弟,想去礼佛进香,瞻仰一番。”

  王会长也笑道:“这个山田,念念不忘的就是拜佛。放心,山田老弟没听过那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唐诗?我记得城外就有不少古刹,只是从没见识过,子山,你安排一下,咱们去瞧瞧。”

  徐子山来了兴致:“姐夫可算问对人了,南京府古刹甚多,家母生前就是居士,短不了进香拜佛呢,闲暇时我也喜欢探询名山古刹,嗯我想想,咱们这儿有夫子庙、龙泉寺、鸡鸣寺、灵谷寺、栖霞寺、华严寺等禅林,要说古寺,还是鸡鸣寺、灵谷寺和栖霞寺三地,后天我领二位去瞻仰进香。”

  王会长又要来当天的报纸看了看,北京那边的总商会代理会长,终于遮遮掩掩的发了一个通报,说什么凡商会各行,都恭戴袁大总统变更国体、建立帝制、再登大宝云云。
  也不知是谁的主意,一篇含含糊糊的遮羞文章,终于把这个劝进事件糊里糊涂的遮掩过去。
  嗨,反正自己没留在北京白染一水,看来商会这些人也挺会糊弄上头的,爱怎么样怎么样吧,王会长打定主意,先不回去,要在南京好好玩玩,等天热了,王太太南下归宁再一起商量。


  @齐州三爷 2016-03-12 10:38:00
  客厅里,王会长装了一袋水烟,咕噜噜抽了几口,花白的短须一颤一颤的,望见西墙上那副石涛画的水墨画——一幅荷叶下头,几只憨态可掬的大螃蟹张牙舞爪,端的是栩栩如生、疏秀明郎中带着纵横恣肆的风气。
  旁边一笔颜体小字————看你横行到几时!!
  院外传来大街上阵阵又叫又笑、杂乱无章、呜呜呀呀的叫喊:“恭请袁大总统登临大宝!!”
  “袁大总统圣德巍巍!!堪为君主!!”
  “共和不如帝制!我等黎民......
  -----------------------------
  @景德镇瓦片 2016-03-14 10:18:00
  看来五毛是有传承的呀,
  -----------------------------
  呵呵呵呵,确实如此!
  精彩继续!多谢朋友们关注支持!!





  打定主意,王会长更是气定神闲,第三天,由子山陪着一同游览了鸡鸣古寺,转过天,再去栖霞寺。


  第三天晨曦,几人吃了早饭,驾车直奔栖霞山而去。

  栖霞古寺,在南京城东北数十里,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南朝历代增修,与鸡鸣寺、定山寺齐名,为江南“三论宗”祖庭之一,隋代文帝大兴佛教,下诏于天下名山古刹修造舍利塔,诏书中就以栖霞寺为首庭,可见其地位尊崇,唐宋之时,与山东灵岩寺、湖北玉泉寺、浙江天台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洪杨之乱被毁,光绪时重修。

  其寺在栖霞山中峰,三面环山、北临长江,一带山岗突兀而起,山势如龙,气势巍峨,中天峻及,满眼苍翠,水晶一样的明镜湖杨柳垂垂,回首四望,十里秦淮蜿蜒如链,长江淘淘向东南一泻而去,烟波浩渺处,还能望到突立在江中的燕子矶。

  王会长、山田如痴如醉欣赏着四野景色,不知身处何地。山中叽叽喳喳的鸟鸣、扑棱棱飞动的鸟雀点染得此地更为幽静清雅。

  因不是初一十五的日子,游人居士并不多,三人进了山门,山田在大雄宝殿三世佛前恭恭敬敬上香跪拜如仪,见四周壁画金彩辉煌、佛祖法相端庄,心中大喜,拿出一张银票递给值守的小和尚,王会长、徐子山礼拜佛像,看看山田的银票,都是一愣。

  300大洋!

  正敲着朱红木鱼的小和尚接过来一看,大惊失色,从没见过礼佛的施主如此豪爽的,赶紧合掌执意,扔了木鱼跑没了影子。

  王会长笑道:“子山,你跟此地的师父们熟不熟?这小和尚怎么吓跑了?”

  徐子山拍着一脸虔诚的山田一男肩头说:“山田先生出手太大方了,必然是吓坏了人家小和尚,他这是去请监寺师父了。正好我跟他多时不见,一起拜会吧。”

  不多时,后头脚步声响,小和尚陪着一位60多岁的长眉老僧走出来,和尚一身杏黄的僧袍浆洗得干干净净,三绺短须,目光如炬、满面红光,移步出来,微笑着冲三人合掌稽首道:“徐施主别来无恙!!二位施主有礼了!!这位施主随喜了300大洋,可见对我佛敬意,贫僧有失远迎,望乞恕罪!”

  三人躬身回礼。徐子山掏出10块大洋,冲一脸懵懂的小和尚眨眨眼递了过去,对老和尚笑道:“法师言重了!两月前我还送来香烛为我母亲祈祷阴福,这不,今天是陪我姐夫和一位日本居士前来进香。喏,这位便是日本朋友山田一男先生。”

  山田异常恭敬,又是鞠躬又是念佛,老和尚请三人去偏殿待茶。

  徐子山一面走一面小声对山田说:“这位大师父法号智明,前清在此出家,已然40多年了,佛法精深、修为高尚,山田兄可多请教。”

  山田连连点头,等进了偏殿落座,便把自己笃信佛家的家事细细说了一遍,智明大师一脸慈悲,闻言不住点头念佛,半晌才说:“善哉善哉,不想贵国居士也如此崇信我佛,确是可喜可敬之事!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友邻之邦,佛门一宗渊源如一,据贫僧所知,大唐时便有鉴真大师东渡贵国,传了招提寺一派,可谓盛事!今日山田先生能来我寺瞻仰进香,也是有缘。贫僧今日便陪诸位檀越居士游览一番,有一餐素斋奉上,等山田先生有朝一日回国,也向贵国师父们致意。”

  山田恭敬起身:“大师父渊博!!鉴真大师的法身,在我国是国宝之尊,每到节庆之日,上自王公贵胄,下自黎民百姓,万众瞻仰。小人家中世代笃信我佛,也是天意,今日能随子山兄前来进香,更是大开眼界,瞻仰了与我国不同的佛门风采,心中十分喜悦!奉上些许香资,算是给佛前添置些灯油,不敢称什么功德。我国佛门也非常繁盛呢,维新之后,我皇陛下大封贵族,有不少佛门宗长,授予了伯爵、子爵爵位,也是我佛门盛事。有幸结识大师,请多多指教。”

  智明大师连连称是,跟山田一男聊起了佛门各宗,山田又介绍了日本佛教的宗派和不同之处,十分投机。换了茶,智明大师亲自领着三人游览了天王殿、毗卢殿、罗汉堂、藏经楼、舍利塔。但见各处飞檐斗拱、宝光琉璃,山田如进了天宫一般,一面听智明大师的介绍,一面念了无数声佛。

  吃了素斋,喜悦的山田问:“此处真是丛林宝刹!不知还有什么胜景,小人想一起瞻仰拜望一下,等回国也给我国的善信居士们说一说,让他们也听听中华大地的宝刹风光。”

  王会长喝着茶转头问徐子山:“我看山田老弟是身入宝刹,乐不思蜀了,真可惜他不是和尚,不然在此出家清修也是他的缘分。这山上还有什么好去处,领他去看看,等他回家,也算是个念想。”

  徐子山思索片刻,问智明大师:“请教大师,山上那处千佛岩还在不在??如果可以,今日我们想去看看。”

  智明大师微笑道:“贫僧也想到了,山田先生,我栖霞山除了本寺风采,还有一处名胜,名曰千佛岩,乃是禅林胜景。只是年深日久、茂林陡坡、湮没已久,道路不好走。幸而民国之后,四方居士们大发善心,捐纳银两,修了一条路,我寺徒弟才常过去清扫、进香,今日既然徐居士提到了,我领诸位过去欣赏。”

  “千佛岩?!”山田惊喜的心脏差点从嗓子眼儿里跳出来,有些失态的叫了一声,赶忙掩饰的笑笑,鸡啄米似得点头,把几人都逗笑了。















  @美呆v 2016-03-14 14:28:00
  现在大体多少字了啊?什么时候能写完啊? @齐州三爷
  -----------------------------
  还有很多故事,后面要写。前面的有十几万吧,因为工作原因,我慢慢写,朋友们慢慢看呵呵。
  @景德镇瓦片 2016-03-14 13:58:00
  山田想偷佛像?
  -----------------------------
  不光是偷,后面精彩继续,朋友多多支持!
  @也能喝二两 2016-03-14 20:37:00
  楼主是性情中人,快意恩仇啊!
  情怀这么刚烈怎么还能静心写出这等好文章,真心的佩服。
  这是今天的第二顶哦。晚上再加一顶,一天三顶的。
  -----------------------------
  谢谢朋友关注支持 !精彩继续!
  6
  智明大师找了两个徒弟,领着众人,由寺庙出来,踏着青石凿出的台阶,悠悠然向千佛岩而去。

  一路上鸟语花香自不必说,山田一男心中狂喜,竭力按捺激动,恨不得长出翅膀飞过去。

  一路走,智明大师指点着山中景物,说出了千佛岩的来历。

  这千佛岩,在大佛阁后,舍利塔东边,是中国佛教唯一的南朝石窟造像群,与洛阳的龙门石窟、大同的云冈石窟相比,更显得卓尔不群、异常珍贵。

  此地在东晋之前,是荒凉之处,到了南朝的刘宋年间,因明僧绍隐居栖霞山静修,夜间山崖间往往有灵光异彩爆发,这明僧绍被视为道德高深、天人共祝的贤士,他发了大愿,要修造石窟、雕刻佛像,未成而逝世。他死后,由次子出资,法度禅师筹划,在山崖两壁雕刻出高大的无量寿佛和观世音、大势至菩萨。一面为其祈祷冥福,一面宣扬佛法。



  据传说,佛像雕刻而成后,更是时常出现霞光瑞彩,为南朝的王公贵胄文武大臣所知,这些人都是豪门大族,见此地圣妙,一窝蜂拿出金银财帛,依山崖的高下深广,请工匠在其上雕刻凿镂佛像飞天。一时间成为南朝的风尚。梁武帝梁代临川王萧宏将佛像加以装修,金碧焕然,天然神妙,蔚为大观。


  这里的石窟造像,或五六尊或七八尊为一龛,统共五百余尊,号称千佛岩。共计南朝造像有二百九十四座佛龛,佛像五百一十五尊。以后唐宋元明各代均续有开凿,共计佛像七百尊。乃是江南石窟盛景第一。


  近世以来,因天灾战乱,湮没于树丛荒草中,直到清末民初,才被栖霞寺僧侣们清扫开发。

  王会长稳稳迈步道:“可见如此古物,也得在昌明盛世中,才能窥见神采一二。不然,连我都不晓得此地竟然有此圣物。山田老弟,你可要仔细观赏一番吆。”

  “是的!!可惜此地石窟佛像,竟然没有研究的图册、照片流传于世,罪过!罪过!”

  徐子山笑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嘛,闻听贵国的东大寺里,还保存着我国大唐时期赠与贵国皇室的珍宝法器甚多,也是中日交往的一段佳话明证。”

  山田一脸虔诚:“徐兄所言不虚!!当年圣武天皇驾崩,留下遗诏,皇后陛下将圣武天皇陛下的遗物作为进献,封存在东大寺正仓院宝库内,历经1000余年岁月沧桑、战火离乱而珍宝无恙。也是我佛慈悲,以广大法力护佑的结果。先今还传下规矩,正仓院宝库划归宫内府,由皇室直接管辖,每隔数十年,由我皇陛下降手谕开放,清扫整理,少年时,我还跟随父亲去瞻仰过,各类法器珍宝古色古香,完全是盛唐遗风,可谓至宝!待我回国,将正仓院的明信片邮寄几张,请诸位欣赏,如有机会,也请诸位,尤其是智明大师前往我日本帝国游历一番,我当全程奉迎!”


  智明大师微笑道:“阿弥陀佛,有此一方,也算传我佛门盛典了,多谢山田先生邀请,如有缘,一定前去朝拜。请看,千佛岩到了。”


  众人停住脚步,手搭凉棚闪目观赏,满山葱翠中一座高岗拔地而起,并不巍峨险峻,却阔大广袤,山石间山花野草遍布,石壁中间像撕裂了一样,显出一片达十几丈高的石窟,绵延出去,四周足有数百步之阔。

  密密麻麻星罗棋布的全是历朝历代的佛、菩萨、金刚力士、罗汉、天人造像,有的慈眉善目、有的笑语吟吟、有的法相庄严、有的怒目而视,因年深日久、千年风雨,有些雕像眉目模糊、神态湮没,不少青苔散散得点燃其上,种种品类果然是苍茫古朴、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正壁间是一尊高大的无量寿佛,左右观音、大势至菩萨侍立两侧,悲悯微笑。周围的普贤、文殊、地藏,正容端庄,还有那法身较小的五百阿罗汉,俱各垂坐听法。金刚力士皆一脸怒色,护佑着佛祖。


  王会长、山田等人上前由智明大师领着合掌施礼,把带来的香烛在壁前一个青铜大香鼎里点燃敬上。
  山田一男瞪大双眼,像是要死死记住眼前的盛景,也不顾头上、脸上热汗直流。


  细细欣赏,石壁上的雕像细微之处,流云天花、宝旌璎珞、华盖、锡杖、宝瓶、宝伞,尤其是唐宋的雕像,全然一副衣带天风潇洒风流,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神品!!真是神品!!善哉善哉!不虚此行!真的不虚此行!!”山田一男痴迷了似得摇头晃脑的一尊尊礼拜着,王会长不仅叹道:“鬼斧神工!不知历经了多少年岁,在此地还能保存的如此之完整,真是万幸!!”

  一行人走到西头,石壁上出现了七座佛像,跟唐宋风采迥然不同,古朴庄重,天然风流,衣冠也古老的多。

  山田迷乱中,不知是不是眼花缭乱,突然觉得眼前一亮!石壁上一尊佛像微笑的嘴唇仿佛动了动!!吓得他悚然震惊,赶忙跪倒念佛。

  王会长、徐子山一怔,相视微笑,智明大师合掌行礼,笑着指点道:“山田先生,眼力高超!此七尊佛像,乃是梁武帝时期雕刻的,过去七佛!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岁月了!赶紧请起,待贫僧为先生一一指点。”

  过去七佛,在《长阿含经》记载,乃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和本师释迦牟尼佛。前三佛乃是过去庄严劫中最有名的三尊佛祖,后面四佛,是现在贤劫中的四位佛祖。梁武帝年间,因五帝好佛,朝中王公大臣多有谄媚者,花重金历经数年才雕刻完成,是除了中间的无量寿佛外,千佛岩最早的古佛雕像。

  山田诺诺连声,走到佛像跟前细细欣赏,这七尊佛像,都有近五尺高,跟真人大小一般,方才眼花中,那尊微笑的古佛,正是第三尊的毗舍浮佛。山田拜了又拜,请教智明大师此佛的神通。


  大师看他虔诚,也很感动,说道:“此位佛祖,乃过去庄严劫千位佛中,最后出现的一尊佛陀,父名为善灯,母名为称戒,子名为妙觉,王城名为无喻。毗舍浮于娑树下成道,初会说法度化七万人,次会说法度化六万人。他的上首弟子有扶游及郁多摩二人,执事弟子名为寂灭。
  此位佛陀,举身放光住行者前,其佛身三十二旬,身紫金色光明威相如前无异;见此佛已,复更增进诸陀罗尼三昧门,于未来世必定不疑,生诸佛家。遍一切自在、一切胜。于诸界皆可现身传法,教化诸天、诸界。福源圣妙,法力无边。”


  “多谢大师指教!!小人明白了!今日小人得以观览盛景,十分欣喜、感佩,愿再献纳1000大洋,为我佛重装金身并修理此地,请大师千万不要推辞!”


  说着又拿出一张银票,双手奉献给智明大师,王会长显得很惊奇,心里说这山田这般舍财,可是少见,难道他。。。。。。
  可看看山田一脸诚挚,并不像在北京那样要执着得买石佛,便没有开口。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