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笔记》三爷给你聊聊真实的古玩圈

  再看塔顶那怪物没了依仗,更是气焰全无,缩回古塔,只露出两只血眼狠毒扫视四周,那只金眼小鸟拍拍翅膀飞旋下来,轻轻站在怪物似龙非龙头上,吓得那怪弓身缩背浑身瑟瑟抖成一团,小鸟叽叽喳喳叫了几声,在怪物双角中间蹦跳几下,猛然用朱红小尖嘴朝它头皮上一啄,那怪物惨痛大叫一声,顿时掉落塔中,没了声息。


  霎时九霄漫天云消雾散,阳光出来,照得大地一片暖煦,金眼小鸟展翅飞了几圈,抖抖翅膀飞回老道手里,懒洋洋扑棱脑袋,瞬间成了蚊子大小,被老道小心放入葫芦,贴身藏好。



  山下乾隆爷及众大臣看了这整幕场景,早已神魂飞旋如痴如醉,见妖物已除,大喜过望,忍不住称赞道“道长真乃神仙降世!”

  “道长好手段!”

  老道微笑:“贫道不敢居功,全是我主万岁洪福齐天,百神保护!现妖物已除,不可掉以轻心,请舒将军立即派人在山麓挖个大坑,把毒蛇尸首全部焚烧掩埋,免得害人。再请几位高手,随贫道上山,为万岁爷拿几件宝物。再毁掉它的尸身。”

  “宝物?哈哈哈哈,道长说笑了,这荒山野岭,哪有什么宝物?莫非是蛇骨蛇头?”乾隆大笑,令舒赫德带御前侍卫们随老道上山,命兵士把堆成小山般死蛇挖坑焚烧掩埋。


  到了山上,舒赫德及众兵士才发现古塔四周到处残垣断壁、凋零枯败的古书野花,四周腥臭无比,老道掏出个小瓶,倒出点儿液体抹了口鼻,递给大家涂抹,说:“诸位勇士,千万小心,进了塔,听我吩咐,否则也有性命之忧!”

  众人早见识了老道神通,忙点头。越朝古塔走,腥臭味越大,熏得众人差点站立不住,老道令众人抹的药,有股奇异酸辣味,直冲鼻脑,清凉提神,却也头昏目眩,强力支撑。舒赫德虎目圆瞪,叫道:“都给老子精神着点!万岁就在下头看着,哪个敢临阵退缩,老子先宰了他!”

  仗着都是年轻兵士,强打精神喊:“定不辱使命!”

  众人进了塔,登时魂飞天外,不少兵士吓得两股酸软,勃然变色。原来塔中污秽遍地,全是各种人、畜、动物白乎乎长了绿毛的骨头,堆积如山一片狼藉,都是遭了这怪物的毒手。老道浑然不惧,也不嫌腌臜,拿树枝挑了挑骨头,摇头叹息:“哎,此怪在此作恶多年,本该早来除掉它。福生无量天尊,愿尔等早日投胎转世吧。”说完双手掐诀,念诵经咒。

  臭气熏天里,舒赫德不耐烦,可又不敢强迫,等老道念完了经咒,忙道:“道长,那怪物在哪?怎么不见啦?”


  老道微笑一指:“那不是?”众人顺他手指方向一看,地下是条两丈长短,头生双角、上肢生出两爪死蛇非蛇似龙非龙的怪物!遍体五色金彩麟甲斑驳陆离,令人心悸,正死在那里瞑目不动。见众人惧怕不敢上前,老道掏出一支碧玉柄古色古香的匕首,走到跟前儿缓缓蹲下,舒赫德在后观瞧,老道手起刀落,污血直流,剖开怪脑,露出一枚血红色异香扑鼻核桃大的明珠,老道笑笑,把珠子拿起来用布擦干净,珍惜揣了,再挖出怪物头顶两只紫黑色如琥珀般长角,又两刀,将怪物眼珠子挖出来,用道袍兜着,掖了小刀,笑道:“此怪已除,不可久留,这里已然受了毒液,舒将军,赶紧命人堆起草木柴火、浇上火油,焚烧干净。”

  说罢,跟着舒赫德下山而去,舒赫德下令焚烧古塔,忙坏了兵士,待草木柴火堆积好,满满浇了几大桶火油,众兵士退下山,打着火镰引燃,古塔四周顿时烟雾滚滚烈火熊熊,映照半边天皆红,大火烧了一天,终于成灰烬。


  老道用道袍兜着怪物双角双眼,在山涧小溪冲洗干净,下山到御前叩拜:“启奏我主万岁,此怪已然剿灭,这是怪物身上的宝物,一角一眼,贡奉万岁收存!”

  大喜过望的乾隆爷赶紧起身双手相应,命太监拿过个朱漆盘子,盛了一角一眼,余下的一份,从金交椅背扯下一块明黄五彩缂丝的靠背单子,递给老道:“道长果然法力非凡,神通广大!朕心服口服,这块丝绣赏赐你,包裹宝物吧。”

  “谢万岁!”

  老道包了宝物说:“启奏万岁,这处古塔已然毁了,切记不可再修,也不能再次修筑园林盛景,一旦修复,那怪物亲戚必然来寻仇。”说罢要走,被乾隆爷一把拉住,大喊道:“道长暂留一步,既然金银财宝官职,道长都不要,可否跟朕回园,摆酒庆贺,也请道长说说此怪来历,让朕也见识见识。另外。”乾隆爷器宇轩昂对着欢呼的乡民们大喊:“此次除妖降魔,皆是道长的功绩,道长方外高人,不喜金银,但朕之谕旨已发,不可收回,传旨:为抚恤受害乡民,再造安居乐业,将赏赐给道长的白银五千两,缎匹五百件,分赐给大沟乡民众,特免大沟乡三年赋税,著内务府召大佛寺高僧,大做法事超度亡魂!”
  四处来看热闹的乡民闻听圣旨,皆跪拜山呼万岁不止。
  老道见乾隆爷有道明君,爱民如子,不好推脱,点头答应。傅恒伺候乾隆爷起了大驾,众人浩浩荡荡扈从回园,又见老道身上乌漆麻黑十分腌臜,还不会骑马,赶忙叫人抬过自己蓝呢子大轿,掀开轿帘请老道一同坐了,老道笑道:“中堂不嫌贫道腌臜,哈哈哈哈,请。”

  这也算小小得胜还朝,一路上文武大臣各路兵马喜动颜色,轿子里傅恒问:“道长神通广大,法力无边,鄙人佩服!”

  老道说:“不敢,贫道没有什么法力,也不是什么神仙,只是个修道之人罢了。我看中堂有话要问,但说无妨。”

  傅恒一怔,随即拱手:“道长过谦!道长既然神通了得,必然知道过去未来之事,我、我想问问自己休咎,请道长指点迷津。”


  老道大笑:“这繁华盛世还用我说嘛?圣君贤臣在朝,自然有绵绵不绝福运,中堂大人家世渊远、福泽深厚,自然是大富大贵,您在尘世里,锦衣玉食爱国爱民,也是好修行,何必为以后的事儿?”

  傅恒祈求再三,老道眨眨眼点点头:“既然如此,贫道瞎说几句,富贵荣华如流水,人生百年如梦,可一不可再。岭南萋萋草木深,兵戈烽火原有因,灵隆康长家运远,虎鼠相逢大梦回。此四局话,请中堂大人牢记。世事长远,只要正心意而行善事,必有后福。”

  傅恒听得悚然震惊,喜忧参半,琢磨了半天也没想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只知道老道话里有话,亏得他天分不高但记忆深刻,深深将四句话记在心里,说了无数感谢的话,又叫家人立即吩咐在静宜园外不远自家赐邸里预备洗澡水和崭新道袍,伺候老道沐浴更衣。

  到了园内,乾隆爷下旨大开在勤政殿大开盛宴,款待老道,傅恒陪笑:“道长去沐浴更衣,请圣上稍待。”

  不多时,换洗干净,一身青绸道袍、白袜净鞋的老道由太监陪着进园,乾隆爷见他甚喜,赐丹陛下东首第一桌,众大臣朝贺山呼已毕,纷纷入席,傅恒跟老道一桌,刘统勋、舒赫德一桌,其余文武大臣都在殿外吃喝,乾隆爷赏赐众大臣金银缎匹,用御制金杯赐老道三杯酒,待酒过三巡,宝座上的乾隆爷才笑问:“道长为民除害,道法高深,实在是神仙,方才在大沟乡山下一幕,可谓惊心动魄,朕也出了身冷汗呢,请教道长,此怪到底是什么物种,有什么来头?听道长说,它还有亲戚?道长送朕怪物的角、眼,说是宝物,这又有何说法呢?”

  殿内大臣也早已疑惑难解,闻听皇帝问话,都停住酒宴,竖耳静听。

  老道呵呵笑道:“前日贫道说卖关子,其实并非,只因此怪来头甚大,凶猛异常一,所以除掉它,贫道才敢讲述。说起来么,此物似龙非龙、死蛇非蛇、似蟒非蟒,乃是一条久修而未得道的虬子玄化锦鳞蟒!”
  傅恒,乾隆朝前半期第一宠臣和宣力重臣,二十八岁成为一等忠勇公、太保、领班军机大臣兼保和殿大学士,成为首辅大臣。家族为满洲八大家之一的富察氏。其姐姐就是乾隆皇帝的孝贤皇后。他当政20多年,清廉勤政,宽厚待人,提拔了不少乾隆朝的名臣大将。

  其有四个儿子,福灵安、福隆安、福康安、福长安,最有名的福康安,疑似乾隆皇帝的私生子。在乾隆三十四年征缅任清军统帅,三十五年因缅甸一带烟雾弥漫、多沼泽瘴气,身中毒瘴而病危,乾隆下旨撤军回国,乾隆三十五年七月,傅恒于北京病逝,享年五十岁。后因其子福康安功名盛贵,被推恩追封为郡王爵位。

  他出身于1720年,农历庚子年 鼠年,逝世于1770年庚寅年,虎年。



  
  “虬子?玄化?锦鳞蟒?”号称无所不知文武双全博览群书的乾隆爷,被这个名词给唬住了,莫名其妙打量打量下面一头雾水的众大臣,都不知老道说的什么。


  老道拿出指着御案上那支角和眼珠,说了原委。


  此种虬子玄化锦鳞蟒,似龙非龙、似蛇非蛇、似蟒非蟒,乃是一种后天机缘化育而来的怪物!原来自天地混沌以来,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以先天太极开分阴阳两仪,两仪生东南西北四象,四象生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三才、五行、六合孕化其中,才有了天地六合世间万物。四象者,在天为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为四象神兽。在地来说,万物有走兽飞禽,又有四灵圣兽,其中凤凰为飞禽万鸟之长,麒麟为走兽畜类之尊,灵龟为海中鳞介之主,神龙为溪河湖海各龙之首。

  蛇类却异于四灵,因其有鳞甲,又多于溪河湖海中生存,所以两者中,皆有蛇类。然据古书记载: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其本源自上古以来,则不可考据,然亦传有金鲤化龙、飞蛇修炼通玄飞天化龙者,所谓鱼龙变化异象也。所谓鱼龙变化、飞蛇通玄飞天化龙更在蛟龙、应龙、螭龙、虬龙之下,有云此物乃妖物畜类纵横于世,修炼千年、丹成飞升者,假龙象而作恶,古已有之。

  据我道中所言,凡万物众生,有九窍者皆可修道,但上天有好生之德,以人类为万灵之首脑,担忧茹毛饮血之畜类潜心修炼,吸天地之灵气、采日月之精华,飞升成道,贻害人间,便降下天劫,每遇三百、五百年,便行天劫,将修道之魑魅魍魉、畜类物种尽皆剿灭,亦有虔心苦修、行善积德、救助苍生者,历劫不毁,丹成道和,飞升而去,此类乃千万修道畜类中之一,极不可得。如世间所谓蛟龙、虬龙者,多非正龙,乃是修道而成的鳄、鲤、蛇等畜类,丹成飞升所化,有善有恶,有真有假,一旦飞升,再虔心修炼,潜于江河湖海,或得天地日月灵气,或得山珍海宝,功力大增,便再历天劫,因而世间种种龙属,皆是此辈。并非在天之东方青龙、在地之神龙。


  古人说龙生九子种种不同,其正因为除去龙与龙交配者,凡各龙与畜类交配而来者,皆是怪异龙种,似龙非龙,此之谓也。

  其中虬子玄化锦鳞蟒,便是虬龙丹成飞天后,畜性难改,与蟒蛇野合所生。此类蟒蛇,名为锦鳞蟒,一般蟒蛇虽形体硕大,性情温良者居多,大多无毒,只有锦鳞蟒其性最淫、其毒最剧,多引诱蛟龙、虬龙交合,盗取仙体,修炼凝合,以备飞升。然其所生之子,大多被其吞食,万中之一尚能存活,此存活者,下生便有虬龙之灵体、根性,又具锦鳞蟒之剧毒、淫邪,既不合于龙类,也不属于蛇种,独立独行,专在深山大泽修习神通,因其乃虬龙之子,所以事半功倍,其凶毒之性,也因锦鳞蟒所传,越发厉害,无论同类异类,皆会吞食,待五百年后,便生出双角,再五百年后,生出前肢双爪,凶性冲天,便入魔道,智识大开,再修炼一千五百年后,如能历天劫不毁,便能修出后肢双爪,成就道和,神通广大,凶悍异常,能飞翔于九天,吞云吐雾、呼风唤雨、移山倒海、翻天覆地,就连普通龙种,也不敢与之斗法,其外形与虬龙一般无二,只是毒性猛烈,乃天下第一,其毒液流布全身,凡龙不知,与之交合便立时被吸取精华,中毒腐烂而死,所以龙种往往对此种蟒龙甚为恐怖,此种蟒龙之毒,可坏世间一切金银铜铁玉石宝物
  一旦沾到人身,肉烂骨化,灰飞烟灭。因而自炎黄数千年以来,只有为数不多几条成就神通,后被上天以雷劫处死,以免祸乱人间。


  也不知何年何月,此物降临大沟乡荒山野岭古塔之中,祸害乡野,吞噬人畜,祸害黎民。正遇上天子偶然巡行,发现此怪,才有这一场除妖大战。

  幸而此妖尚未丹成,只修出两只前爪,已然凶毒无比,难以制服,一旦世人不察不知,被其修成龙形,定然为祸甚剧,神仙难治。老道士也是看到其没有丹成,才想出主意,以大量雄黄入酒灌醉此妖,蛇类怕雄黄,又有身带的异宝相助,才除了此怪。不然,就是请龙虎山正一派大天师来,也无济于事。


  乾隆爷对此奇说闻所未闻,听得津津有味大感兴趣,连众位大臣也听呆了。老道喝了半杯茶,歇息片刻,又笑笑说:“启奏万岁,方才贫道言此怪有亲戚来助,非是别家,乃是生它的虬龙!”

  “虬龙?道长所言,就是方才云中那只伸出水缸大的巨爪?!”乾隆爷大惊:“莫非世间真有虬龙?朕翻阅古人书籍,常常有记载,以为乃古人附会乱说,听道长一言,不可思议!”


  “确是虬龙。古人早有记载,后人不察不知,又没有见识过,便以虚骄之气,嘲笑讽刺古人短见,大惊小怪,岂不知并非古人有误,是后人无知无识罢了。五帝至夏朝末年,宫廷豢龙氏之专设,既是真相。当日宫廷豢养之龙并非神龙,就是当日刚刚丹成道和的种种异类龙属,《太史公书》、《左传》记载皆为真实,方才万岁爷亲见的,就是虬龙,此龙早已飞升,也许就在海河、大海中存活,那怪物中了雄黄酒、又见贫道的宝物,心知不妙,便放声哀嚎,引来生父在空中兴云布雨,前来助阵。那虬龙见其子要被诛灭,骨肉天性,定然大怒,幸而万岁真身圣驾在此,百神护佑,贫道再借书符奏请神雷,将其吓走,那神鸟也得力,不然,今天成败尚在两说呢。”
  众大臣听老道如此博闻,感佩莫名,乾隆爷大喜,又赐酒三杯,笑道:“世间千奇百怪闻所未闻之事,今日听道长言明,总算又多了几分见识。道长,你那只神鸟什么来历,朕颇为喜爱,再者,这虬子玄化锦鳞蟒,既然全身剧毒无比,要他的角和眼珠子干什么呢?难道这也是宝贝?”


  刘统勋一听乾隆爷说喜爱老道的神鸟,不由肚里暗笑。老道说:“万岁圣明,这鸟,不是凡鸟,也说不上是什么神仙,乃产于西海之外的金眼神莺,专以各类毒虫蛇类为食,一双金睛能识破妖魔鬼怪魑魅魍魉的真身,无论修成多少年,如何变化,也难逃它的金睛神眼。贫道少时得自异人,已然四五十年了。随身佩带,翻山越岭深山大泽中,最是护身之物。这角和眼么,却不是凡间所有,乃是一只虬角,一只虬眼。”

  “有何妙处?”乾隆爷喜动天颜问。

  老道笑说:“此角玲珑剔透内有黑线,与世传望月神犀之通天犀仿佛,却比其更珍贵。善能驱邪辟妖,可辟世间所有毒物,又化解世间一切剧毒,凡入大野山泽、戾瘴毒气之地,遇山精水怪、魑魅魍魉、邪魔外道,取此角悬于身旁,百毒不侵、邪魔逃避,绝不敢害人。若有身中种种剧毒,磨下少许,以无根水灌之立即祛毒痊愈,百试百灵,万无一失,可谓至宝,尤其与通天犀不同之处,若遇各地发生大疠大疫、疾病横行,在当地磨下几片烧制成灰,其烟弥漫四处,便可祛病消疫,保一方太平。此眼又名辟毒如意珠,仅次于此怪内丹,也是辟万毒之宝,专祛眼障之疾,凡入深山大泽野地,效用同于虬角,凡老迈之人眼障失明,用其擦拭数次,便可眼清目明,到老不衰,更有一功效,若身死魂消,在口中放入此珠,能使死者容颜不改,尸身万年不坏,所以,又名定颜不老珠。此二宝奉献圣上,祝愿我主万岁吉祥如意、善待黎民、化育黎庶,贫道退居山野,也能沐浴皇恩了。”


  “啊?真有这么神?!”乾隆爷自御前拿起虬角、虬眼,珍爱摩挲皱眉问:“道长,按你所言,此怪乃剧毒之物,又流布全身,这怪物的角、眼,如何又能辟毒救人治病呢?再有,此物常人服下,有什么忌讳么?”

  “启奏万岁,此物常人万万不可服用!”老道庄重言道:“我道中之言:周天之物,皆乃阴阳所化,皆有阴阳之性,阳者光被四表、统天纲而正万方;阴者伏入地下,率冰寒而化六合,阳中必有阴,阴中必有阳,譬如太极阴阳鱼,阴阳相生、循环往复,才能化育六合四海,生生不息,亦有独阳必败、独阴必坏之说,此乃天之常道,周天物种生化衰败概莫能外。述之现实,便是阳极而阴生、阴极而阳生之理。此怪物也在六合之中,自然在阴阳大道里,此角、眼之所以能辟世间一切剧毒,戾瘴之气,皆因此物乃剧毒无比之性,超越世间一切毒物之上,又经此怪修炼多年,丹未成却有了灵性,凡砒霜、鹤顶红、孔雀胆、鸩酒等凡间之毒,死者三日内服下,采以毒攻毒之法,定然痊愈如初,此两物乃万毒之主,所以能解毒辟毒克化世间一切奇毒的道理,就是至毒为纯阴之极处,反而生阳,便能祛毒救人了,反之亦然。太上道祖所说:凡事否极而泰来,泰极而丕来,乐极反生悲,就是这个意思。然常人脏腑无病,或有病并无中毒,擅自服用此物,必将皮开肉烂骨髓消融,化为一摊脓血!”


  “脓血?”乾隆爷机灵灵打了个冷战,将虬角放回原处,问:“这么厉害?”

  “正是,方才万岁亲眼所见,怪物在山上流涎,滴入地里,石碎地裂,剧毒无比。不说常人,就是生了道和的龙种,与丹成后的虬子玄化锦鳞蟒交配,也得被其毒死化为脓血,此角、眼,正有剧毒,连飞升后的地仙、道者不知底细,服了此物,也登时骨销肉烂、道行尽失、灰飞烟灭,何况世间常人呢?所以请万岁慎用,可保万无一失。”


  “哦!受教了!”乾隆爷不禁起身微微肃立:“道长法术广大,又深通经典,修为超凡,嗯。。。。。。朕有意在圆明园里修一座道宫,请道长常驻主持,平日修炼内法,有事朕亲自咨询,道长以为如何?”

  老道是久修得道高士,自然婉言拒绝,不过为了使乾隆爷不失颜面,特意在御前演示了一次虬角功效,命太医院将那日中毒兵士抬来,有些兵士早已奄奄一息,浑身腐烂不堪,老道在御前领了虬角,用小锯磨下几分,以宫中御茶房储存专供御用的雪水熬开,每人服了半碗。

  片刻之间,果然神奇,中毒的兵士们吐了几口污血,便康复如初,乾隆爷与内外大臣不禁连连称奇。

  酒宴已毕,老道告辞要走,乾隆爷挽留不住,特意动玉步、下丹陛,领着文武大臣送老道出了香山静宜园,挥手告别,临走,乾隆爷忍不住拉过老道,挥手叫众人退下,悄声问了问本朝的休咎国祚,老道笑笑:“万岁福运正隆,善待黎民就可,君、相是为别人造命之人,不必问罢。”

  乾隆爷再三询问,老道摇摇头说:“泄露天机,我之大过,只因与万岁有此机缘,胡说几句吧,十帝在位九帝囚,还有一帝困辽州。此言圣上就当玩笑吧,贫道告辞。”说完老道也不骑马、也不坐轿,迈大步潇潇洒洒翩然而去。

  


  这里需要注意,古人的概念中,神兽和四灵兽不是一回事,各有区分,大概来说,四象神兽属于上天神兽,跟四方星象有密切关系,四灵兽属于世间灵兽,低于四神兽。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