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笔记》三爷给你聊聊真实的古玩圈


  
  《古玩笔记》系列第二季【悬疑篇】已经下印厂,近期会出版上市。

  杨爷心里不情不愿,可挡不住别人高兴。最高兴的就是新认识的老吴。这个老吴从一个小小的七品怀来县令,因接待两宫圣驾有大功,一飞冲天,一日之间连升6级,成了正四品的前路行宫粮台会办大臣,说白了,就是两宫圣驾的前路先锋,谁敢小瞧?只是老吴虽是曾文正公的嫡系家人,又随着李中堂去东洋日本办过外交,毕竟跟上头不熟,得了这天大好事儿,也得“谦虚着”,更得跟已然缓过气来的老佛爷身边的人拉拢好。亲贵大臣正眼瞧不上他,颇为精明的他只得退而求其次,在老佛爷现而今喜爱的“引路侯”杨爷身上下功夫喽。

  听说杨爷从白丁得了五品顶戴,老吴就没闲着,知道杨爷不懂官场规矩。赶紧找出个自己戴的红缨大帽子,找了块水晶石换下素金顶,又预备了两套天青宁绸的袍子、紫腰带、荷包、玉佩、官靴,滴里嘟噜堆了一大盘,亲自捧着来给杨爷祝贺。见杨爷懵懂,老吴也不嫌麻烦,亲自指挥着下人给杨爷换了衣服配饰。

  好家伙,等杨爷再出来遛马,可把门外的众位王公大臣惊呆喽。只见前几天还一身油腻腌臜衣衫的杨爷身着宁绸袍、脚下缎靴、腰系玉佩、头戴水晶顶戴的红缨大帽子,赶上杨爷体魄健壮,身子骨衬衣服,再举着那支硕长华丽的大马鞭子,挺胸抬头气质昂扬在众人眼前拉着马吆喝,还真够威武!映地遍体破衣拉撒的亲贵们倒像叫花子一样。


  慈禧太后吃完饭出来遛弯儿,时常叫杨爷过来陪着说话,看他那身打扮儿哈哈大笑,倒很高兴,捂嘴大笑道:“呵呵呵呵……咱们娘儿几个这会子又装扮起来,一起上了戏台喽!”

  暂做行宫的怀来县衙门大门口就此出了奇景:每天早上,县太爷吴大老爷戴着四品顶子在衙门口看门,成了老佛爷的门房,而穿绸裹缎的杨爷拉着马匹挥舞大鞭子遛完马也坐在衙门口闲坐,不时脱了闷热的靴子,摘下水晶顶的大帽子当扇子,忽闪忽闪给自己扇风,算半个看门的。

  不少老百姓扶老携幼都来瞧这俩哼哈二将的热闹,回去就当笑话似得说给别人听,不几天就成了当地脍炙人口的笑话。


  老百姓说笑归说笑,可这俩人着实成了现今老佛爷面前最得意的红人。待第三天军机处的达拉密章京飞马赶来,带来了合符与军机处银印,老佛爷精神大振,心里更熨帖,一口气下了十几道谕旨,除了急召滞留在上海一直观望的文华殿大学士、两广总督李鸿章急速来京与庆亲王主持议和大计,剩下的就是严令各省督抚速派干员,将往年应上贡御用的各种金银贡品改运行宫伺候御用,还明发了老吴和杨爷的官衔。

  据说远在湖广的总督香中堂他老人家见了由山东巡抚袁大人转发来的谕旨,又气又笑,茶水撒满了胸前的大胡子,摇头不止,连连说:“国家将亡必有妖孽。”可转脸立即派人送了三十万两银子和十几车绫罗绸缎香茶名果给两宫御用去喽。


  杨爷成了五品官,想走又走不了,着实惦记老娘的安危,成日介唉声叹气,老吴不错,知道其中内情,派了大小衙役、仆人,在怀来四处寻访,功夫不负有心人,也算老天保佑好人,在县北关外逃难人群里,终于找到了带着瞎眼老姐姐一路逃难而来的杨爷的三舅,老吴闻报后立即叫着杨爷去接,等杨爷见了风烛残年白发苍苍吓得瑟瑟发抖的瞎老娘和一边缩手缩脚的三舅一家,顿时忍不住扑上去跪倒在地,母子俩抱头痛哭。

  瞎老娘哭得一双瞎眼泪水涟涟,“儿啊孩儿”的叫得杨爷心如刀割,抹泪问询了三舅,才知道俄国老毛子早占了三河县,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死的人堆了两条街!众人安身不住,这才一路西逃而来。

  众人七嘴八舌说个不停,无不是亡国之痛,瞎老娘不想有生之年还能见着儿子,杨爷不料老娘还能生还,大有劫后余生之庆。老吴派人接了杨爷一家人在县城馆驿休息,杨爷服侍老娘吃喝,老吴还派了俩女仆来给老太太洗漱,收拾一新。待到上了灯,三舅一家吃饱喝足都睡了,杨爷娘俩还在亲亲热热说话。

  老娘听说杨爷一番奇遇,还做了官,顿时大惊,嘱咐道:“儿啊,你能给老佛爷和皇上赶车,那是你的造化啊!可那官儿也是你能做的?大字不识一箩筐不说,娘大小拉巴起你来的,就盼着你能平平安安,那官场上跟战场差不离,你来我往杀人不见血,今儿还在场面上得意儿呢,不知明儿还有命没有,最是凶险莫测,哎,你又是个直筒子脾气,可别惹了是非!”

  油灯下,杨爷给老娘一面捶腿一面陪笑:“娘啊,您说的都对。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打在京城里我那杨老哥被抄家杀头我就瞧出来啦,这不,老佛爷才安宁了点,高高兴兴给了儿子个恩典,我还想着辞行回去找到您老人家,咱就躲到保定府去,不料在这儿寻见您,这是老天有眼!明儿儿子就去辞了官,带着您一路南去。等避过大难,咱们再回京城继续过日子,您看呢?”

  老太太闻言自然十分高兴,又惦念家里的小破院,邻居四姑娘,唠唠叨叨说了半天,杨爷给老娘泡了茶,把一路来路上遇到的艰难险阻、奇闻轶事捡着能说的给老太太说了一通,听得她老人家连连念佛。说是佛祖菩萨保佑,摸着杨爷结疤的胳膊直掉泪。只待过了四更天,才躺下休息。
  第二天没等杨爷去县衙门辞行,也不知谁走漏风声,老佛爷竟然得了信儿,大喜之余派了崔管事前来颁赐绸缎衣料、点心果品,特召老太太进内说话。这下可骑上老虎喽,不去还不成,崔管事乐得什么是的,拍着杨爷肩膀笑道:“老兄,你啊,更别想走喽。老佛爷今儿早起来还说:‘早知道杨把式是个大孝子,听说找着老娘了,快宣进来我瞧瞧,人家那老太太有诺大福气,生了这么个孝顺儿子。快去!我还有赏。’你说,连老太太都投了老佛爷的缘分,您就擎等着升官发财啵!”


  等进县衙门见了面,杨爷老娘跟慈禧太后聊得竟十分投机,原来俩老太太都信神佛,杨爷老娘也多少认识几个字,去京城庙里求神拜佛听了不少古记儿故事,慈禧太后经过黑虎岭大难更是深信不疑,叫出来皇后、瑾妃陪着听,杨爷老娘眼睛虽看不见,却也久在市井,深知人情世故。把那些听来的神佛报应故事说得绘声绘色如身临其境,众后妃久处深宫,哪听过这么精彩的传闻,竟都听住喽。喜得慈禧太后仿佛在难中得了个女门客,又赐茶果又叫陪着吃饭,一连聊到上灯,才派小太监护送杨爷老娘回了馆驿。第二天传下话来,杨爷、杨爷老娘各赏衣食,随驾西行。



  得,这下杨爷想走也走不了啦。休整几日,大队人马起驾西巡,自怀来县出发,老吴是先行官,杨爷除了赶着大车载着老娘跟在两宫的八抬大轿后头,还兼管着随行车马,路途之中就是杨爷这辆车招人眼目——按宫里规矩,大车围子裹了明黄缎,前头大马上全套的铜什件锃明刷亮,马身上系着大红绸子,杨爷端坐车辕,衣冠鲜明提溜着大鞭子吆喝马匹,不知道的还以为里头坐的是啥皇室亲贵呢。老百姓们指指点点,七嘴八舌念叨:“妈呀!老少爷们快瞧瞧嗨!人家宫里赶大车的都戴水晶顶子!比咱们县太爷还高好几级呢!”引的众人哄堂大笑。


  一行人过宣化府、渡大洋河、过枳儿岭、天宿县、高阳县,慈禧太后传旨,命庆亲王奕劻立即回京,与尚未赴京的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为全权议和大臣,与各国议和。两宫大驾赶赴山西太原府。八月初五,两宫自山西大同府起驾,过怀仁、张庄、广武,入雁门关,再经原平、忻州,八月十七抵达太原府。

  接驾的山西巡抚就是原来在山东巡抚任上袒护义和拳的玉大人,见义和拳终于闯出塌天大祸,两宫出逃,吓得屁滚尿流,早预备了豪华车辇和行宫,就为了叫慈禧太后开开心心,保住项上人头。还把山西省藩库密藏100多年预备乾隆爷大驾西巡没用上的金银法器陈设仪仗全拿了出来,太原城里处处彩旗飘荡、锣鼓喧天,众官员在此大难之际,还比着赛的给老佛爷孝敬衣食服用、金银财帛、绫罗绸缎,乐得慈禧太后心满意足,不仅搜罗了一大批珍宝,随驾逃难的人有了吃喝穿戴,扈从官兵也换了新装,北京城里接连不断逃来了御医、御厨,禁卫森严、吃喝消遣奢华加倍,这群人自然又恢复了大内的排场。来行宫送礼朝见的络绎不绝,杨爷每天就蹲在宫门口,看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儿趴在地下磕头虫一样磕头朝拜,行礼如仪,也是一乐。


  闰八月上旬,首席军机大臣荣中堂、军机大臣王中堂大难不死逃过一劫,带了些军机处的人来到太原,建起了逃难中的小朝廷,每日函电交加,发号施令,慈禧太后奄然又成了大清国的老佛爷,威风八面起来。先一道旨意传出去:再命各省将应交朝廷钱粮贡品,全部改道送往太原行宫。再一道旨意,对义和拳民大家训斥,密令各省督抚将军将“一切拳民毋庸查问,一律解散”。各省接了电文不敢怠慢,知道老佛爷、万岁爷没跟“国家社稷”一起殉难,逃到西北,众官员为了头上官帽,纷纷发电叩问圣安,说的言辞恳切鼻涕一把泪一把,恨不得替两宫一起去玩命儿,急命手下把平日搜刮的民脂民膏车拉船运送往西北。可义和拳哪是那么容易解散的?各省数十万拳民早已流布四方,搅得各地震荡不安,本就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又装神弄鬼了那么些日子,一旦解散,激成大变,任谁也不敢,各地官员只好一面敷衍上头,一面敷衍义和拳,反正大清国的官儿们早就练成了“敷衍神功”,敷衍是一天是一天,这也不必多说。
  本以为这点把戏能骗得了洋鬼子,叫他们安心在京城待着,等待庆亲王、李中堂前去议和,不料各国联军对北京城烧杀抢掠才安定了几日,德国统帅瓦德西率领2万多德国精兵才到北京,因为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杀,威廉二世暴怒之下不依不饶,电令瓦德西派兵追击两宫大驾,非要俘虏大清国的至尊。德法联军1万余人自京城出发,过石家庄,沿途尾随大驾而来,突击晋东固关,预谋杀入山西,抓获两宫。

  消息传来,满城轰然惊悚,原就是惊弓之鸟的慈禧太后吓破了胆,带着光绪皇帝后妃、王公亲贵仓惶起驾继续西逃,一路上惶惶然如丧家之犬,传命赶赴陕西省西安府驻跸。幸而固关乃九边天险之一,山西军队早有准备,德法联军在此吃了大亏,几次强攻被清军挡住,伤亡千余人,见天险难入,才怏怏而去。

  杨爷一面赶车一面整理车驾队伍,先前还担心洋鬼子追杀上来,后来见西北陕、甘、青及四川几省数万大军前来护驾西行,才稍稍安了心,面对肃立道旁、盔甲鲜明的大军,杨爷不由感叹:国家明明养了这么些兵马,朝廷偏偏招了一帮子乱民祸乱京畿,抵挡洋鬼子,哎,要是早把这些军队调往前线跟洋鬼子拼一拼,战局还不定咋样呢?这会儿呢,大军不去前头杀洋鬼子,倒成了给老佛爷保驾的!

  感叹是感叹,杨爷可不敢乱说,毕竟老娘在身边,又知道了慈禧的身份,逃难那些日子没少见这位老佛爷的倒霉样儿,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万一哪天老佛爷想起来丢丑的样儿,歪歪嘴儿就能叫自己娘俩死无葬身之地!因此杨爷吃喝住宿越发舒服,心里也越发小心。


  两宫圣驾日行七八十里,经徐沟到了祁县,跟祁县乔东家借了30万银子,住了一天才又起驾,过平遥、介休、灵石、霍州、赵城、洪洞、平阳、侯马、闻喜、蒲州,至风陵渡渡过黄河,自潼关入陕西,过化阴、临潼,庚子年九月初四,圣驾终于进了西安府,在原陕甘总督衙门驻跸。


  进了西安府,慈禧太后和逃难的亲贵大臣终于松了口气。莫说从北京一路来陕西,他们认不得路,即便认识,几万洋鬼子想越过崇山峻岭和无数州城府县和天险大河,跑到西安府来抓人,那不是白日做梦?!

  带了这点儿心思,老佛爷心里更是得意,刚到西安府没几天,北京传来好消息,庆亲王奕劻亦然回京,久留上海一支观望的李中堂也终于坐船赶到京畿,入住贤良寺,被俄国军队严密“保护”。各省运粮、运银子的车马更是络绎不绝从九州各地云集西安城,西安府从宋元以后哪里有皇帝来过?哪有过这个热闹?本省的官员、士绅、财主们竭力奉承,一时间,小朝廷在此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西安成了大清国朝廷的中枢,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一般热闹。

  老吴和杨爷成了行宫的守门官儿,老吴兼管各地钱财贡品收纳,杨爷兼管圣驾应用车辆马匹,一时间权势熏灼,但凡来朝见的,都少不了给两位送点“门包”。起初,杨爷见当官的点头哈腰掏出一个或几个锃亮的大元宝送上来,还不好意思收,崔管事笑呵呵告诫他:“兄弟呐,你可真傻!这帮马屁官儿贼精呢!咱们哪辈子受过这么大难?他们倒悠哉悠哉吃香喝辣的。绝不能便宜了他们,收!这点儿银子就当他们孝敬咱的!”

  一来二去,杨爷也就笑纳了。可他有他的章程:一,办不到的事儿他不收钱。二,五十两以上的银子他不收。凡是有这种人,就推给老吴照应。老吴笑道:“老哥啊,你可真是‘盗亦有道’,比我们这些当官的强多啦。”

  “强?哼!我怕钱多了咬人手!”杨爷每日见川流不息的官员排着队来来往往,直生闷气。

  这还不算,炎天酷暑,关中向来闷热,老佛爷想起了在北京城夏天吃惯的各种冰碗子、冰镇酸梅汤,顺口一说,却叫下头的人脑袋大了好几圈。关中一带官员富豪向来没有这种存冰吃冰的奢靡嗜好,上哪儿去寻觅冰块呢?大群官员不干正事,一窝蜂四处去找冰块,御膳房的厨子们也傻眼了,老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荣中堂还算有心,知道国势艰难,大乱未平,劝说老佛爷先忍忍,哪知老佛爷发了大火,拍案咆哮,吓得众人谁也不敢再劝。只得一个劲儿催督地方官想法子。绞尽脑汁的官员们也不知谁想起了个巧宗儿,说是长安城西南一百余里,有座太白山,乃是长安八景之一,山中气候凉爽,有一深邃岩洞,内有万年不化之冰雪,古书记载,大唐皇帝们夏季食用的冰块,都是打那来的。上头闻知,下旨命西安府派员取冰,如狼似虎的官员衙役就在近处,役使了上千名劳力,凿冰运送行宫,凡不出工的民人,都得交免役银子,需索无度,大扰民间,老佛爷心满意足吃上了西瓜冰碗子和冰镇酸梅汤,她哪知道,就为一碗冰,不知多少无辜百姓倾家荡产流离失所!


  光有吃的还不成,还得有玩的。老佛爷听惯了京戏,看不惯陕西的秦腔,召见大员时闷闷不乐,下头官员心惊胆颤,赶紧走了李总管的路子,紧急在全省茶肆酒馆找了各种小戏、杂耍、百戏、说故事的玩意儿送进宫中,请老佛爷赏脸享乐。行宫里日日锣鼓喧天歌声萦绕,欢声笑语声震满城,不知道的还以为在太平盛世呢。实在没了乐趣,老佛爷便学着大唐风流天子李隆基在兴庆宫花萼相交楼上大撒金钱游戏百官大僚的把戏,令太监、宫女在庭院排队站好,命人抬出一筐筐金瓜子、银元宝,一声令下,满院挥洒,一阵阵金银雨落,太监宫女哈巴狗一样趴在地下碰头挤臂抢夺不止,丑态百出,以博宝座上的老佛爷哈哈一乐。

  这舒坦日子看得杨爷心里气闷,除了他老娘时常被宣召进宫陪着上头说笑闲聊,对这种场面,杨爷是能躲就躲,一心只巴望朝廷赶紧议和成功,自己带着老娘回京过活。
  太白山,秦岭入关中后的第一高峰,也是昆仑山入关中的风水龙脉之一,先秦时代便有修道之人在此。现在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