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这点活儿能干嘛?不能干可早说!”邵大爷递过大碗水,不知从哪儿变出仨大火烧:“尝尝!驴肉火烧,吃完了快回家!累着了,明儿可别来啦啊。”
大杨狠咬一口又香又大的火烧,有点气不忿,实诚厚道人,不经挤兑,心中暗下决心:非得拿出点力气好好干,给老爷子瞅瞅!
回了家,累瘫了的大杨倒在炕上就睡,第二天拉了几趟活,早早又去邵大爷家帮忙。一来二去,活干得越来越顺溜,拿铁簸箩运土跟玩儿似得,半个时辰就是一大堆,提溜水桶也有模有样,中间不歇,俩大水桶一口气从河边提回小院。
邵大爷也没闲着,每天端着小烟袋跟看耍猴儿一样瞧大杨忙活,末了总少不了给他变出些撑肚子的吃食:油炸牛肉饼、夹肉火烧、肉龙、羊肉大葱馅包子。这些吃食大杨在家哪吃过?狼吞虎咽就是一顿。反正,绝亏不了嘴和肚子。
四姑娘也觉这程子儿子奇怪,拉车的活没多,可老是傍黑天回来,吃的也不见多,可个头蹭蹭往上长、肩膀架子越发宽大,身上嘎达肉一鼓一鼓,跟吹了气的猪尿泡一般胀起来,回来说几句话,擦擦就睡,比他爸当年那呼噜打得还响呢!
这是咋回事?四姑娘百思不得其解,跟半疯半傻的杨爷念叨了,杨爷毫不在意,成日介端着小酒盅吱吱喝着老白干,就着儿子买回来的半空儿、羊头肉下酒,听烦了,伸手比划道:“管那干啥?儿子都多大人啦?你啊,就是操心的命!”
这苦不堪言的活,大杨干了足足俩月,这天院里的土终于运到西墙角了,水缸也提溜满了。大杨晃了粗大的胳膊问邵大爷:“大爷,您叫干的都干完了。还有啥活没有?”
“有啊!”邵大爷品着香片茶,歪头瞅瞅他:“明儿开始,把西墙角的土,再运回东墙角。中间不许歇着。提水也不能这么提了,要在河边灌满水桶,俩胳膊举着平端回来。灌满了缸算!咋样?”
“啊?!”大杨嘴里茶水喷了一地,呛得满脸通红。看看邵大爷不像开玩笑,也不像耍他玩,一咬牙说:“成!您叫我咋干我咋干!”
第二天一面干活,大杨心里渐渐有点想法喽,只是碍于邵大爷,他不敢问。邵大爷呢,还是抽烟喝茶,跟看傻小子一样瞅着手脚不停的大杨,脸上皱纹却透出隐隐得意。
又是俩月过去,大杨笨在邵大爷家像个笨狗熊一样见天运土、提水,春去秋来,寒暑交替,大杨在邵大爷帮忙干活,匆匆两年过去。渐渐褪去青涩,成了个彪形大汉,身上嘎达肉块块堆累,胸脯子坚实如铁,身高体壮,肩宽腰细,双目炯炯有神,两臂一用力,足有千斤之力。这身彪悍之气,早已超过当年的杨爷。
见儿子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不知底细的四姑娘和杨爷一个惊喜心酸,一个欣慰不已。喜的是儿子长大了,终于能独当一面,撑起这个家;心酸则是大杨奔20岁喽,人家邻里这么大的小伙子,早就儿女满地跑,自己穷家鄙业的,这么大的儿子还是光棍一条!这可真让老公母俩心酸头疼。四姑娘打起了“玻璃蟠桃”的主意,叫杨爷断然否认了。杨爷比划着说:“这是救急救命的玩意儿,再者说,当年杨家给了自己这么个木箱子,不知道里头这玩意儿,逃难路上听光绪爷提过一句,这玩意儿价值万金!咱穷家小户的,担不住!得想个法儿找找杨大人后人,给人家送回去。你呐,可别打蟠桃的主意喽!”
四姑娘冲他翻了个大白眼,她自己嫁给杨爷,半辈子就这么过来了,可不想儿子受委屈,又不好跟半疯的杨爷呛呛,便说:“那根鞭子不也是人家杨家的?你咋就收了?若是人家找回来,你也还给人家?”
杨爷一愣神,憨厚笑了,比划着:“那不一样!鞭子么,我自己个儿留着传家呢!”
“传?传给谁?”四姑娘伸手狠狠点了杨爷额头一下,嗔怪说:“你儿子还光棍儿一条呢!还想孙子?”
大杨狠咬一口又香又大的火烧,有点气不忿,实诚厚道人,不经挤兑,心中暗下决心:非得拿出点力气好好干,给老爷子瞅瞅!
回了家,累瘫了的大杨倒在炕上就睡,第二天拉了几趟活,早早又去邵大爷家帮忙。一来二去,活干得越来越顺溜,拿铁簸箩运土跟玩儿似得,半个时辰就是一大堆,提溜水桶也有模有样,中间不歇,俩大水桶一口气从河边提回小院。
邵大爷也没闲着,每天端着小烟袋跟看耍猴儿一样瞧大杨忙活,末了总少不了给他变出些撑肚子的吃食:油炸牛肉饼、夹肉火烧、肉龙、羊肉大葱馅包子。这些吃食大杨在家哪吃过?狼吞虎咽就是一顿。反正,绝亏不了嘴和肚子。
四姑娘也觉这程子儿子奇怪,拉车的活没多,可老是傍黑天回来,吃的也不见多,可个头蹭蹭往上长、肩膀架子越发宽大,身上嘎达肉一鼓一鼓,跟吹了气的猪尿泡一般胀起来,回来说几句话,擦擦就睡,比他爸当年那呼噜打得还响呢!
这是咋回事?四姑娘百思不得其解,跟半疯半傻的杨爷念叨了,杨爷毫不在意,成日介端着小酒盅吱吱喝着老白干,就着儿子买回来的半空儿、羊头肉下酒,听烦了,伸手比划道:“管那干啥?儿子都多大人啦?你啊,就是操心的命!”
这苦不堪言的活,大杨干了足足俩月,这天院里的土终于运到西墙角了,水缸也提溜满了。大杨晃了粗大的胳膊问邵大爷:“大爷,您叫干的都干完了。还有啥活没有?”
“有啊!”邵大爷品着香片茶,歪头瞅瞅他:“明儿开始,把西墙角的土,再运回东墙角。中间不许歇着。提水也不能这么提了,要在河边灌满水桶,俩胳膊举着平端回来。灌满了缸算!咋样?”
“啊?!”大杨嘴里茶水喷了一地,呛得满脸通红。看看邵大爷不像开玩笑,也不像耍他玩,一咬牙说:“成!您叫我咋干我咋干!”
第二天一面干活,大杨心里渐渐有点想法喽,只是碍于邵大爷,他不敢问。邵大爷呢,还是抽烟喝茶,跟看傻小子一样瞅着手脚不停的大杨,脸上皱纹却透出隐隐得意。
又是俩月过去,大杨笨在邵大爷家像个笨狗熊一样见天运土、提水,春去秋来,寒暑交替,大杨在邵大爷帮忙干活,匆匆两年过去。渐渐褪去青涩,成了个彪形大汉,身上嘎达肉块块堆累,胸脯子坚实如铁,身高体壮,肩宽腰细,双目炯炯有神,两臂一用力,足有千斤之力。这身彪悍之气,早已超过当年的杨爷。
见儿子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不知底细的四姑娘和杨爷一个惊喜心酸,一个欣慰不已。喜的是儿子长大了,终于能独当一面,撑起这个家;心酸则是大杨奔20岁喽,人家邻里这么大的小伙子,早就儿女满地跑,自己穷家鄙业的,这么大的儿子还是光棍一条!这可真让老公母俩心酸头疼。四姑娘打起了“玻璃蟠桃”的主意,叫杨爷断然否认了。杨爷比划着说:“这是救急救命的玩意儿,再者说,当年杨家给了自己这么个木箱子,不知道里头这玩意儿,逃难路上听光绪爷提过一句,这玩意儿价值万金!咱穷家小户的,担不住!得想个法儿找找杨大人后人,给人家送回去。你呐,可别打蟠桃的主意喽!”
四姑娘冲他翻了个大白眼,她自己嫁给杨爷,半辈子就这么过来了,可不想儿子受委屈,又不好跟半疯的杨爷呛呛,便说:“那根鞭子不也是人家杨家的?你咋就收了?若是人家找回来,你也还给人家?”
杨爷一愣神,憨厚笑了,比划着:“那不一样!鞭子么,我自己个儿留着传家呢!”
“传?传给谁?”四姑娘伸手狠狠点了杨爷额头一下,嗔怪说:“你儿子还光棍儿一条呢!还想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