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头狼牙 2016-03-22 21:45:00
牛逼死了,向作者致敬,写的真真的好,遣词造句,叙述铺垫,娓娓道来,只让人欲罢不能!
-----------------------------
朋友过奖,我会努力,精彩继续!
转过年,府院之争终于酿成激变。黎大总统毕竟不是北洋派系,后头的兵将都少,被段总理大人压迫得怒火万丈,忍不住发布大总统命令,将段总理大人赫然罢免。
段总理大人早年就是北洋三杰之一,城府颇深,看黎大总统这个刺头不知道自己的厉害,就躲到一边去,把军政事务扔给了他。
黎大总统哪有能力制住北洋这些个老兄弟们,被耍的团团乱转,骄兵悍将们谁也不拿他当根儿葱,都一窝蜂得不听命令,还吵着向他要粮食、兵饷。
焦头烂额之际,不知哪个人出了馊主意,黎大总统偏听偏信,下了一道命令——着令两江巡阅使、定武上将军张督军率军入京,调解府院之争。
明面儿张督军给黎大总统发了拥护电报,暗中却跟段总理大人串通好了,两边都拿他当自己人。
不料等张督军率领3000辫子军入了京城,把脸一翻,又进宫朝贺了宣统小皇上,解散了国会、软禁了总统,竟然通电全国,要复辟帝制、恭请宣统小皇上再登大宝,君临天下!
这一闹,北京城里又是一番鸡犬不宁、乌烟瘴气。
王会长又赶上上次袁大总统劝进的事儿,而且,他见着了小刘!
实话说,也不是他找到了小刘,而是小刘整个人抖起来喽,不仅抖起来,还摇身一变,成了京城里有名的复辟健将,不知怎么钻营得,成了京城商会的——“太上会长”!!
原来,自打小刘被山田一男从天津涮了一把,扔下不管。这人的算计、狠毒性子,爆发到了极点。
回了北京城,小刘就开始谋划,先是用坑蒙拐骗来的银子开了家大铺子,经营得也很乱,什么东西洋各国的物件他都做,赶上跟洋行的买办也熟悉,生意模式虽然乱得不着调,可也着实红火。
等赚了钱,就应了那句老话——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这小人得志四个字,真真是给小刘描绘出一幅肖像。
喝酒、打牌、包青楼姑娘,花天酒地、纸醉金迷这且不说,到后来,小刘抽上了大烟,又跟不良的日本人勾结在一起,在北京城倒买倒卖起了大烟土和白面儿!!
那个年间,倒卖大烟、白面儿,这可是跟踹寡妇门、挖绝户坟一样丧尽天良的买卖!别说一般商人,就是四九城里的江湖人士和绿林豪杰,也顶看不上这种缺德带冒烟的下贱东西。
可谁让小刘走了狗屎运呢!一来二去,小刘手里的银子越来越多,想到当日跟着山田盗割佛头,算是赚了一笔,又加上他路子野、手面大,还鼓捣起了古董珍玩。
小刘可不是开什么古董铺子,那多麻烦呐!
他收买了不少地痞流氓,专门用下三滥的手段去敲诈大宅门和已经败落的前清的八旗子弟和王公贵胄,这些前朝的遗老遗少们,虽说家业肥厚,富贵还在,毕竟变了民国,小小不然的事儿,谁也不敢闹到官府去,再者小刘一边通着地痞流氓,一面通着洋行买办,等闲的官儿都不敢管。
因此,着实弄了不少好东西。这些世族大家出来的古董珍玩,数量大、品质好,可小刘打定主意,一件都不卖给中国人!!他觉得,这些老中国人,就知道成天念叨礼义廉耻四维八德,古玩行还有什么老年间传下来的规矩,什么这个不能卖、那个不能收,在他看来,都是狗屁!
什么是真的??银子!
看看人家洋人,不管你拿来得是什么,只要人家看得上,大把的票子拿出来,这才叫豪横!
所以,小刘只要鼓捣来古董珍玩,都赶紧跑到六国饭店去,找合适的洋人买主就卖了。大把的英镑、美元和各国票子揣在怀里,激得他雄心万丈,恨不得一口把老北京的大烟、古董市场一口吞进去,变成北京城第一富豪!
再后来,缺德带冒烟的小刘,又趁着乱,找了几个顶尖的坟蝎子,干起了挖坟盗墓的买卖。
北京是块风水宝地,明清以来皇上都有专用的陵墓——大明在昌平天寿山、大清国则选在东陵、西陵,剩下的王公贵胄、文武大臣们都在京郊有御赐或自己购买的坟地。
民国这两年因局势乱,挖坟盗墓得也没人管了,不少珍宝让坟蝎子给挖出来,仨瓜俩枣卖给了商人。
小刘则趁机买通了几个,挖了京郊几个王公贵胄的坟,出来的宝物好的自己留着,一般的都卖给了洋行的买办和洋人们。
这下子,小刘在京城混的风生水起、如鱼得水,短短一年多,就成了驰名四九城的年轻富豪。
赶上张督军率军入京。
也巧了,他结拜的那位辫子军的大哥——谢黑熊,如今已经成了副团长!也一起来了。
喜得小刘上蹿下跳,赶紧带着重金去拜访。
见面一聊,小刘才知道,全靠自己当日送给谢黑熊的几千大洋,这位连长大哥又是送礼、又是送钱,搭上请上司吃喝嫖赌抽,这才升了官儿,成了团副,跟张督军也说得上话喽!
俗话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小刘搭上了谢黑熊,更是威严赫赫了,又经谢黑熊的推荐,结识了几位张督军的亲信,又是一番送礼巴结,还给张督军送了上千斤军粮,正忙活着复辟的张督军大喜,要提拔他一下,委任小刘成了北京城内务总局的“监督”。
上任伊始,小刘摆起了前清一品大员的“谱儿”,领着一群地痞流氓在商会开会,一见面,王会长顿时大惊,小刘洋洋得意得信口雌黄、目中无人把一帮商会会员骂了个痛快,又指令这个出银子、那个出粮食,并起草文书——一致决定恭请宣统皇上重登大宝。
气的王会长当场翻脸,跟小刘顶撞起来,大怒之下,揭了他的老底。
这下,王会长可捅了马蜂窝,小刘下令把王会长抓了起来,噤若寒蝉的商人们终于斗不过带枪的大兵,可算应了那句——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的老话!
志满意得的小刘勾着谢黑熊和洋人买办正做着发大财的白日梦,不料短短12天的工夫,风云突变、局势大乱。
那位坐山观虎斗的段总理大人暗中调兵遣将,在天津通电,要“拯救民国”,各路督军也把张督军给卖了,早先答应复辟的承诺一概不提,领兵来打。
等各路联军云集京城,张督军傻了,赶忙跑到荷兰使馆避难,宫里的小朝廷也赶紧发布通告,说——复辟一事,乃被张督军逼迫所致,云云。
反正屎盆子不扣在张督军头上都对不起他留了多年的辫子!
激战中,辫子军损失惨重,谢黑熊和那几个盗割佛头的兄弟们,被一发重型炮弹击中,顿时炸得四分五裂、尸骨无存,辫子军各部纷纷投降得投降、溃退得溃退。
而段总理大人一进京,就听说小刘“附逆张督军、大肆勾结匪军希图富贵,妄图推翻民国”等等丑事。
正是破鼓万人捶、破墙万人推!
早就看不惯小刘的商人、被敲诈的八旗贵胄和富豪们,早就憋着气要整治他呢,趁机纷纷上书的上书,告状的告状,把个小刘说成是商界第一个祸国殃民的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段总理大人看小刘犯了众怒,还把王会长给抓了,立即下令放了王会长,见面一聊,王会长把小刘的老底一说。跟王会长早就相识的老段总理冷笑道:“这种狗玩意不杀,杀谁?!”
可怜小刘小人得志,只富贵了2年不到,就被段总理下令抄家拿问,以“附逆”大罪,审都懒得审,直接五花大绑拖死狗一样拉倒菜市口,砍了脑袋!
安然回府的王会长对一旁张罗着饭食的太太长叹道:“人在做、天在看。老话儿说不是不报,时辰未到!看看,时候一到,立刻全报!小刘作出这种悖逆祖宗、偷盗佛宝的丑事,这才是天理昭昭法网不容。只是那件佛头,如今到底怎么样了呢??”
广慧大师圆寂前留下的那句禅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出入云闲满太虚,元来真相一法无。九苦五蕴东来客,唯指山间一尊佛。七载因缘苦茫茫、廿二年后劫难成。一朝听得金鸡啼,沧海沉沉日已落。
王会长此后不再怎么管商会的事儿,退居林下,想解开这道谜一样的禅语,日复一年,却总是不得要领。。。。。。
12
话分两头,且说那位得了栖霞山佛宝,带领家小回了东洋日本故乡的山田一男。
撇下小刘登船后,心里总算觉得踏实多了。
在他的良知看来,他是有罪的,不过他的罪过不大,是小刘看透了他的真心,才引诱他犯了如此恶行。
面对妻儿疑惑的询问,山田不得不撒了谎,说小刘不愿意跟自己去异国他乡。
自然,这种一厢情愿的掩饰,也绝然遮掩不了山田内心本来的想法,只是对自己信了半辈子佛,一下子堕入“贪嗔痴”念的一种自我麻醉罢了。
远渡重洋,到了长崎港,踏上日本的土地,山田一家子仿佛进入了“异国他乡”,傻愣愣的望着自己早已陌生的祖国,丝毫没有什么重归故土的热情。
一切的一切都那么陌生而尴尬,连他们说出的所谓“东京”味儿的日语,也被港口的商人和路人嘲讽的笑笑,因为那话语里,很是带了一股子老北京的烤鸭子、烧羊腿和状元红酒的味道。
连他们张嘴微笑露出既整齐又雪白的牙齿,也让接待他们的海关官员惊叹不已。
因为那当儿,日本人吃肉只吃精肉,从小不啃肉骨头和排骨,所以,绝大部分日本人的牙,都跟老北京妙峰寺庙会上的丑角那样,长得里出外进,门牙外漏着,一说话就呲牙咧嘴。
山田安顿好了家人,又派人去买了去本州的船票,自己一人忙不迭得跑到海关,找到了包裹严密的那只大樟木箱子,又给帮忙的海关朋友送了几样礼物,等回到旅店打开一看,佛头安然无恙。这才放了心。
山田领着家人逛了逛长崎,随后一家人高高兴兴到了东京,办好了手续,又给自己远嫁名古屋的妹妹发了电报,这才带着妻儿来到东京郊外,也就是当年的自己的家乡。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0多年了,山田望着不远处大片的农田和山清水秀的村野、木屋、溪流和自家那幢早就东倒西歪残破的不成样子的祖屋,想想自己从一个不名一文的青年人远渡重洋去中国经商,一直到了年近半百才回到此地,真有些沧海桑田不胜往昔之感。
一股又酸又辣又苦又甜五味杂陈的气血从胸中涌起,激荡着他的胸怀五脏,眼中不禁热泪盈眶,对着破败不堪的祖屋颤巍巍跪拜下去,连连叩首。
妻儿见状也感伤不已,行礼如仪。
几个邻居和乡村里的闲汉远远观瞧着,丝毫没认出这位一派大财主打扮的人,到底是谁,怎么在山田家老屋前面感伤不已呢?
山田吩咐雇来的下人赶紧先把老屋收拾收拾,自己带了儿子亲自把樟木箱子抬到老屋后面的地窖里秘藏,又换了身绸缎和服,嘱咐妻子、女儿赶紧在家跟仆人一起准备茶点果子,自己领了儿子前去拜访乡亲。
那年月,日本农村跟中国毫无例外,自打明治皇上在维新派元老的支持主导下逼迫德川幕府归还大政、亲裁大政,进行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明治维新政策,日本国在几十年内,从一个孱弱岛国,一跃成为亚洲数一数二的富强、文明的国家。
又经历了中日甲午、日俄两场大战,拼着吃奶的劲头,使出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亚洲原来的老大——大清国和称雄亚、欧两大洲的俄罗斯帝国打败,这才让日本这个由四个小岛组成的国度,飞跃进了世界强国之林。
只不过嘛,日本国本就是个资源贫瘠的岛国,加之幕府统治时间的确太长、世族藩阀诸侯和等级观念传统深厚,甚至远远超过了西边的中国,又加上明治维新名为“维新”,只不过是把军政大权从幕府将军转移到天皇手里,同时维新元老和各地大财主对权力金钱进行再次分配,引入了西洋人的各种金融、经济、工商、法律、军政制度而已,其实呢,原本该保留的基本保留,该学习的学的一知半解,就这么成了个半吊子似得”强国”。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发展,由于日本大力发展工业,就有些顾不上,甚至比幕府时代更为倒退。
所以,当年日本国的农民,出路很少,只有去城市打工回来买地当地主、考文官考试当官儿、当兵,这三条路才能改变自己的人生。
要是再有“野心”的,想弄个贵族或者大官僚干干,您就是大白天做梦喽!
那年月,日本虽说早已制定宪法,说是什么“四民平等”,可完全不能信。因为皇室首先是“神族”,不在四民之内。皇室下头,原来那些祖辈上的藩阀大名诸侯们,都被封了爵位,摇身一变成了“华族”,享有极大的政治经济特权,全都是世袭罔替,一辈传一辈,只有在战场上立了大功的军人,才能被皇上封个爵位,还时常被“老华族”看不起。
下头再分,才轮到士农工商这“四民”。等级观念深入骨髓的民族,可不是维新能改变的。
做大官僚,也别想,上百万文官里,也出不了几个,因为所有大官僚的位置,都被维新元老们占据了,什么伊藤博文、山县有朋、井上馨、西园寺等等几个超重量级的大官,都是文武兼备的人才,用的一帮子人,全是维新的老战友和小跟班徒弟,外人根本挤不进来,就算挤进来,这几位老爷子也让你坐不长。
而且,日本的农村依然贫瘠落后,跟当年的中国没有啥区别,耕田靠人力,到日子交税银,少量大地主拥有全国耕地的百分之七十,大部分农民,只能给地主家里打工讨生活。
因此,山田领着儿子一身华服的出来,早就引起了周围村民的极大关注,纷纷涌上前来看新鲜。
山田见了乡亲们,满脸微笑躬身客气着,又带着些久违的激动:“我、我是山田家的一男啊!!大家、大家好!!你、你们还认识我么?!”
一些青年人漠然,有几个上年纪的老人擦擦眼盯着山田看了好半天,一个老妇人用破布围裙擦擦手,突然叫道:“哎呀!这、这不是山田家的独苗嘛!!一男!是一男!”说着向周围炫耀似得大喊:“你们年轻人不知道!一男是咱们村的老住户啊,他出生还是我接生的呢!!一男!你终于回来了!我和几位老人家,都以为你在异国忘了咱们这儿呢!”
女人的眼泪就是多,老妇人一抹泪,众人纷纷激动得涌上来握手的握手,问询的问询,热闹非凡。
山田一男谦恭的笑笑,抱着老妇的肩头有点哽咽:”是啊!渡边妈妈!20多年了!我记得,小时候还老跑到您家偷米糕吃呢!自从我妈爸没了,我和妹妹都是您和渡边伯伯照顾着!如今我回来了,您跟伯伯就跟着我享福吧!”
众人簇拥听了纷纷称赞,簇拥着山田跟着渡边太太去她家,因为她丈夫渡边,是这个村里的村长。
渡边太太喜不自胜,牵着山田的手一边走一边又哭又笑:”好啊!山田家的一男有出息啦!不枉我当年照顾你一场。你伯伯前些日子还提起你呢!要是你爸妈活着该多好!哎。。。。。。”
一路走,来到不远处的渡边家,山田让儿子跟众人鞠躬,大声喊:“各位乡亲!下午都到我家喝茶!还有些小礼物送给大家!”
众人一听,都欢呼着慢慢散了,剩下山田领着儿子拜见了渡边村长。
年近古稀的渡边村长三缕长须,古铜色的脸上满是慈爱望着山田,又是沏茶又是端米糕,笑吟吟的跟山田聊了好久。
山田恭恭敬敬跟渡边说了想法————自己在中国赚了些钱,想回国养老,就回了村子,要把祖屋重新翻修一下,再买些地,跟乡亲们和官府打交道的事,要多多拜托渡边伯伯了。
话不多的渡边爽快答应了:“很该如此,你好好为你们山田家争了气,为你父母挣了气!作为山田家的独子,这种努力后的成功,是要让大家伙儿看到的!我们要定个章程,慢慢来,还有,你父母的墓地,也要修缮一下才说的过去。”
山田连连称是,见没有外人,赶紧让儿子回家,把挑出来的礼物,先送给渡边家一份重的,渡边太太一面小心抚摸着细滑的丝绸和象牙筷子,两眼冒光:“哎呀,一男啊,你在中国发了大财啦??还是当了大官?看看,我半辈子也没见过这么漂亮的绸缎!瞧瞧,还有暗花呢!只是一男发迹了,我们也老了。这个。。。。。。能传出去吗?别人不会笑话吗?”
“呵呵呵呵,不会的,渡边妈妈,以后每年我都会送您几匹美丽的绸缎,您就可劲儿穿,改日我让孩子他妈给您做一套量体裁衣,做一套和服,在咱们村子里,绝对是第一份!”
渡边太太在身上比量着衣服,笑问:”可劲儿??是什么意思?看看我们一男,把外国话说的都这么好听。我可不敢穿这个出门,要被人笑话呢。”
渡边吃过饭,说干就干,立即带着山田一男去县里办了落户手续和购买田地的文书,又找了本村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把重振山田家的种种方式聊了一遍。
晚上,全村的村民几乎全都跑到山田家瞧热闹来了,热情朴实的村民带来了米糕、糖饼、梅子糖和自家酿制的米酒,不住盯着山田那位打扮华丽入时的大阪太太和几个洋娃娃似得子女看个不停。
山田太太容光焕发,亲自领着仆人给大家端茶倒水,把从中国带来的干果子、蜜饯、松子糖、果脯和肉松、小点心装了青花大磁盘里,一把把分给众人品尝,热情招呼着大伙儿。
山田也像吃了喜雀蛋似得,满脸红光开了花,拿出一条条的纸烟分给乡亲们,热闹得厉害。
日本村民哪尝过这么些中国美食,一口口塞进嘴里,不停吞咽着,啧啧称赞:“瞧瞧人家中国人!多会享福!连小吃都这么精美,不像咱们只会做些米糕、米糖什么的。看,这是杏干还是苹果干??做成干还这么甜!山田太太,我还要一块!”
“谁说不是??我听我们家二郎说过,中国的地盘,比咱们帝国大好几十倍呐!物产丰富极了,什么牛肉、羊肉、猪肉,还有一种肉叫驴肉!好吃极了.还有数不清的蔬菜啦、点心啦,哪像咱们这儿,一年到头也吃不到几次肉,他们那边的人,听说都吃得个个大胖子似得??一男啊,是不是这样?给我来块小点心。尝尝,人家这茶叶也跟咱们的不一样,真香!这叫个什么名儿??”
“哪有你说的这么厉害,中国这么老大,明治年间,还不是败给咱们了?光银子就赔了2万万,切!要我说。。。。。。。嗨,你别抢啊,给我留几块!”
“2万万银子你看见啦?!跟咱们有一文钱的关系?你种的那几分地,少交一文钱的税了没?!”
这边村民们聊得热络,仆人们川流不息拿着铁壶给大家斟茶。
“大家慢慢吃,有!还有多着呢!”山田太太赶紧端了盘子给大家分糖果点心,笑语吟吟:”这茶是茉莉花茶,是老北京人爱喝的,用茶叶和茉莉花熏出来的。那种叫蜜饯,是各种干果子加了蜂蜜腌制的。大家不用抢,慢慢吃,多得是,我给众位每人准备了一份儿,一会带回家给孩子们尝尝。”
山田太太忽然觉得自己在这些本国同胞面前高大优雅起来,在老北京生活了这20多年没觉得怎么着啊!那里的山、水、饮食和生活,都跟这里差不多的闲雅淡然,可看见大家交口称赞得样子,她总觉得没白在老北京待了那么久,原来自己自异国过得是那样美好。
越这么想,山田太太越觉得心气高起来。最起码比眼前这帮同胞高得多。
@在零度的街角 2016-03-23 00:14:00
先生果然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很精彩。期待后续
-----------------------------
谢朋友关注支持!
@vanepen 2016-03-23 15:10:00
坐化方丈的偈言,意味着更大的灾难,以及结束日期。这故事情节走向会更加曲折?
看的废寝忘食,和当年座在小板凳上看小人书似的,津津有味,欲罢不能。
-----------------------------
感谢朋友支持,后文会有说明。
“茉莉花??人家喝茶还用花朵熏制吆!真不错!还用蜜腌果子,嗨,别说咱们,就是县里的财主老爷估计也没吃过吧??”
山田招呼着大家又吃又喝,跟上座稳稳坐立的渡边村长和几位老者叙谈了一会。
按照渡边和几位老者的意思,山田为了振兴山田家,应该做几个事儿。
第一呢,自然是修一修父母的坟地,这是远方游子回家必须进行的。
二呢,要去村外的神社祭拜一下,渡边村长知道山田家信佛,不过入乡随俗嘛,神道毕竟是帝国的倡导宗教。
三呢,山田家的房子要修一修,重新翻盖就得请村子里的乡亲帮忙。
四是买地,渡边村长已经问了,邻村有几户想卖地的,价钱再谈。
最后呢,山田要请村子里的“三老”和乡亲们吃顿饭热闹热闹,自然,吃什么无所谓,但要在乡土定居了,必须得有点“表示”。
几位年高德劭的老人都纷纷赞同,山田当然满口答应,他提出来,先请客,请乡亲好好吃一顿,聚一聚,再做其他的事,这样大家才愿意来帮忙修祖坟、盖房子不是??
等渡边村长一招呼,大家热烈欢迎喽!
第二天,山田领着村里的几个青年后生去县里买了不少猪肉、牛肉和青菜、鸡蛋、水果,米酒、清酒,一车车川流不息的运回村里。
各家各户的女人们,都带着餐具、矮桌、柴火来山田家帮忙,一众女人在渡边太太的指挥下,卷起袖子忙活起来。
众人说笑着,半天工夫作出了一桌桌席面,山田在老北京吃过见过呐,总觉得不太体面,又从县里请来几个厨子做菜,跟大家说好了,随吃随上,一天开三顿,就叫“流水席”,只要是本村的,欢迎大人小孩都来吃!
日本乡间,没有听说过什么“流水席”,一看财大气粗的山田这样豪爽大方,谁不愿意来凑趣儿,各家各户的老少爷们不管认识的不认识的,一窝蜂似得涌来吃喝。
风卷残云般足足吃了一天,第二天照样如此。
连摆了三天大席,村民们都喜欢上山田喽。哪朝哪代也没见过这么势派的乡亲哦,还是从中国回来的!
后面的事儿就好办多了,不用山田操心,渡边村长陪着他祭拜了神社,又招呼村里的青壮年帮着修了祖坟。
连翻修山田的老屋,各家各户的乡亲也是踊跃帮忙,砖头瓦块、木头石料源源不断得买进来,请来的工匠师傅在上头忙活,乡亲们在下头帮忙,一天管两顿饭。众人何乐而不为??
等竣工那天,村里的“三老”————村长、小学校长和神社祭祀三人都到场讲了话,小学校长还写了一篇古色古香文辞优美的和歌,纪念山田的祖辈和山田今日的荣光。
足足忙活了一个多月,山田总算在村里安稳落了户。
这晚,山田太太打着呵欠问:“咱们总算安定下来了,一共买了多少地?找没找租户??”
山田眼神炯炯望着天花板:“哪有那么好找,才买了不到200町,你还以为跟在中国似得有那么多地亩?渡边伯伯说,这就不少了,可以后咱们不能光靠这点地生活啊?孩子们还得读书上学,让你下地劳作你干得了吗?”
“下地干活?可别打我的主意!我觉得,咱们应该在东京再买套房子,投资点产业,不然老在这里住着,还不如大阪热闹呢!我听说有些华族破落户家里过不下去,要卖房子产业呢?不能考虑考虑?”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等孩子们都大了,都有个依托不是??过阵子咱们去东京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产业,钱存在正金银行就行。华族破落户??我的太太,你想都别想,咱们可没那个福气!”
“怎么了?”
“太太,你不知道,华族的产业住房和私人财产,那是都在宫内省登记过得,凡是有这种交易,华族收了你的钱,肯定不付给你房子产业,因为法律上规定,华族产业是世袭罔替的,不能买卖。有些道德不良的华族老爷,就靠这个诈骗呢!到了法院,人家也不会判你赢!”
“这不是蒙人吗?!这些人还当贵族呢,还不如咱们在老北京的那些商人朋友。”
“太太,”山田忽然有些严肃:“以后咱们在这里,别老是跟人说老北京怎么怎么样的话,大家听久了会厌烦的,记住,咱们是日本人。”
“知道了!好像你成天不挂在嘴边似得。用得着这么声严厉色的??对了,上回我门急匆匆回来,到底为了什么?你有什么事儿瞒着我呢?!”
山田看看孩子们都睡了,回房琢磨了半天,才把当日在南京听了小刘的诱导盗割古佛的事细细说了一遍。
听完山田太太就炸了!
“老天!你、你这个狼心狗肺的东西!这些年我嫁给你算我瞎了眼!这么下贱的恶事丑事你都敢做?!你成天念佛诵经的都读到狗肚子里去啦!就这么着,佛祖会保佑你??还不得报应到咱们全家身上?我怎么这么命苦啊!你不知道这是要下地狱的恶业啊?还成天装着没事儿人一样又吃又笑的?!”
山田太太又哭又叫得鼻涕一把泪一把,手抓脚踹把个山田搓弄得如同破被子,骂了个狗血淋头。
山田太太作为大阪商人的女儿,平日里也不那么信仰什么神佛菩萨,不过当年幕府时代,幕府朝廷崇佛太久,百姓们也跟着信了上千年,从小耳濡目染的山田太太除了对财神菩萨非常笃信,对佛教也有不少敬意。
乍一听说丈夫干了这缺德事,当然怒火万丈喽!
“送回去?!”山田脸上被抓了一道伤,灰心丧气的反问,“这个不行,都漂洋过海请过来了,咱们送过去,不让人家抓住??我想在家供养,再说花了不少银子才弄到手的。。。。。”
“呸!你就知道银子!你这是鬼迷心窍了!当日我说你怎么急匆匆带着全家跑回来呢!原来干出这种坏事!连告辞都不敢去王会长家,你是没脸见人家!还怪小刘挑唆你??你自己心里没有恶念,谁能挑唆??说不定这会北京城的老朋友们都指着名字在背后骂咱们呢。哎!还不还我不管,你要不愿意,赶紧想个主意啊。整天放在家里可不是个事儿!”
闹了一场,山田太太余怒未消,一甩手去别的屋里睡了。剩下个山田一男又羞又恼得干瞪眼。
好容易过段时间,去东京找了几个原本熟悉的客商朋友,在几家铺子入了股,又买了些看好的股票和几座小房产,算是投资吧,领着太太去看了看多年未见的妹妹,山田太太才算消了气,可佛头老秘藏着,也不是个办法。
山田太太催的厉害,搅得山田日夜不宁,山田把自己想好的办法跟她一说,太太琢磨了好久,总算答应了。
因为系统问题,第一次发的稿子不见了。只能再发一遍,朋友们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