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笔记》三爷给你聊聊真实的古玩圈

  四

  住进这座大宅子之后,京城里的故旧、湖南老哥们儿倒是不少人劝说赵大福,找几个道士喇嘛和尚念念经,超度一下,也是心安的一个法子嘛。


  赵大福不在乎这些个,哈哈大笑——那些年在战场上杀得血葫芦似得,尸山血海里滚过来的,还怕这点忌讳?!哪个冤魂敢炸毛,看老子不活劈了他!


  因此,全家倒是都不在乎。


  奇怪的是,不知道是赵大福是真的有福还是贵人星照命,反正,住进来半年多,确实没啥事。


  到了这年春夏之交,赵大福在家里纳福也闷了,虽说他这座院子被称为凶宅,但西直门大街,也是京都四九城有名的繁华之地,比大栅栏、珠市口一点儿不差。满街桶子的店面、铺户栉比鳞次,每到节庆,也是热闹非凡。


  而赵大福周围的邻居,除了一开始对买了这座凶宅的他背后指指点点的叫”大头棒槌”——意即傻子。可后来看看人家赵大福确实能镇得住,也就放了心开始交往。


  老北京的交往,汉人跟旗人同,但大礼上,融合贯通了不少。


  远亲不如近邻嘛。于是乎,西街上的杨掌柜,就成了赵府的常客。


  杨掌柜是琉璃厂汇文堂的大掌柜,山西沂州人士,50出头的年纪,来京都已然30多年了,从夹包袱跑街开始,一直做到了汇文堂大掌柜,对京都的礼仪民俗和趣闻典故、朝廷典章,了如指掌。如今晚赚了不少钱,也在西直门大街买了一所四合院,可惜,膝下无子,6年前,从街头收养了一个孤儿,起名叫杨云庭,今年才16岁,长得也是一表人才。


  杨云庭在杨家,并不怎么受重视,毕竟是收养的外人,杨太太和小姨太太,都对他不怎么看重,而杨掌柜是生意人,收养了小杨,本来就觉得不是亲生的,有些含含糊糊,后来老家亲戚来人,觉得太仓促,不如从本家里找个合适的继承他们家业。
  杨掌柜这心眼儿就活动了,可毕竟已经养了6年多,再把小杨赶出去,他也确实舍不得——吃了自家这些年饭,怎么也得报答报答自己嘛!!


  所以,小杨从乞丐变成少爷,又从少爷,变成不值钱的仆人——吃喝穿戴,都跟杨家的高级仆人差不多。


  幸亏小杨为人善良,性格温厚,敏学上进,知道自己的身份,对杨太太的冷嘲热讽倒是不上心不在意,在家里对二老恭恭敬敬不说,平时,跟着杨掌柜学了不少古玩书画知识,还外带着帮着杨家做家务。


  上头看不上,底下的这些下人,自然都是些势利眼,对杨少爷使劲儿作践起来,明的、暗的,反正说什么的都有,人家杨云庭杨少爷,毫不在意,默默做好自己的事,不气馁不张扬,别人任谁也挑不出错。


  随着杨掌柜接长不短儿的拜访赵大福将军,杨少爷也成了赵府的常客,经常恭恭敬敬的跟在养父后面,学习着人情往来。


  赵大福倒是很喜欢杨少爷,除了杨少爷文质彬彬人才仪表都很出色,再一个,自己老生的儿子,金寿、金宝儿这俩小孩子,平时皮猴子似得上蹿下跳,家里头没有什么年轻人带着玩儿,只有杨少爷来了,抱一个领着一个,在后花园里能撒开花儿的玩耍,这俩孩子一口一个杨哥哥的叫着,简直把杨少爷看成了亲哥,一见面就忸股糖似得抱着杨少爷不撒手喽。




  杨掌柜心里也乐,善于拉拢人心的他,通过自己和儿子来赵府的人情,卖给附庸风雅的赵大福不少古玩书画,着实赚了不少银子,反正他知道,这些湘军老爷们,当年在长毛之乱里,可是没少发财,据说,当年曾九帅一个人就赚了300多万银子,拉回老家1000多船金银财宝!


  杨少爷是个上进的厚道人,来了赵府,也帮着干点杂活儿事务什么的,平时跟赵大福谈谈古今人物、京都典故,在杨掌柜跟赵大福谈话时陪衬陪衬,还偷着跟赵大福学了几手武艺,成了赵大福的忘年交。


  自然,引起了杨太太的极大不满,有时候杨掌柜不在家,小杨干完活儿跑到赵家,一墙之隔的杨太太那嗓子就扯开喽!


  “臭嘎嘣的!!饿不死的杂种!养了这么些年的狗都知道护主!!成天跑到别人家溜沟子舔屁股!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德行!怎么不死在外头!”


  顿时就传到赵府,赵家这里,三姨太太曾氏是个读书明理的夫人,顶看不惯杨太太的张狂无赖样子,自己又是湖南辣妹子脾气,可毕竟身份见识都高,便安慰着小杨,一边暗地里感叹“不要脸的浪货!就知道欺负人家一个没爹没娘的孩子,什么东西!”
  @大萌儿乖乖 2016-04-05 23:52:00
  楼主写的真有味道

  -----------------------------
  谢谢支持!!

  http://img3.laibafile.cn/p/m/246002153.jp


  小杨公子

  
  面情上,只得让小杨回家时,经常带点点心水果,以平息见钱眼开的杨太太的怒气。




  这天,杨掌柜又来赵府拜访,自然带来了小杨。


  分宾主落座,威武壮实的赵大福在家呆腻了,开口问“我说老杨,咱们京都这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没有??”


  杨掌柜贪婪的喝了半杯上好的六安瓜片,嘻嘻笑道”我的大帅!您老人家回京这么长日子,还没逛够??您这刘安瓜片,正宗的极品!据小的品着,比上贡的不差嘿嘿,不在家纳福,还想出去转转??“


  小杨站在花梨木圈椅后面看着养父,偷笑,原来,别看杨掌柜有钱,可他跟一般山西老抠一样,抠门极了,喝茶,都喝高碎。


  赵大福哈哈大笑“这是我的一个老兄弟,安徽凤阳总兵老冯给我送来了几斤,我喝茶,都一个味儿!你爱喝,一会儿回家带2斤回去!让弟妹尝尝!说起来也是,好容易不干了,买了这院子,平时还不觉着,这些年在外头待惯了,猛一下子清闲下来,还真不习惯!上回你说咱们附近有个什么庙?这几天我就想带着你嫂子去玩玩。”


  “哪儿啊!大帅,上回咱们聊得,是金朝修的大万寿寺!有双塔,就在西长安门外,是大元国师的驻锡之地,后来成了永乐皇上的大国师,道衍大师的禅林,没啥意思。我说的,乃是咱们这西直门外,十来里地的一处估计,也是金代的禅院,叫大圆觉寺,据说,是大万寿寺的下院,这些年也荒芜了,不过,景色古迹不少,大帅要是有兴趣,小的陪大帅去玩玩。”


  赵大福站起身大步踱了几步”那就说定了!明儿就去。我带上家眷,你带上小杨一起,咱们哥俩在那里喝酒看风景,也风雅一次!“


  曾太太跟二姨太说了,赵小姐和俩小男孩,乐得直跳高,俩皮猴子又跑出来跟小杨一起去了后花园玩了很久,直等赵大福又请杨掌柜吃了午饭,才回家。




  赵小姐刚过及笄之年,也隔着帘子偷看过父亲来往的文官武将大小官员和世家子弟,惟独,对小杨青睐有加,不过闺房儿女,毕竟有礼法约束着,只能期盼着有朝一日互诉衷肠。


  小杨带着俩小孩来到后花园,这座花园不大,但构建的精巧绝伦,是仿了苏州园林所建,青砖素瓦、小桥池塘,池塘里的水,自然是死水,朝廷有规矩,只有皇家才能用活水,不过,最出色的,乃是池塘边上,一组灵璧太湖堆砌而成的假山,绵延曲折,别有风味,上头枝枝蔓蔓都是老藤紫蔓,全副天然景色。


  石头洞里,绵延深邃,俩皮猴子最好钻进钻出。


  玩了一会儿,金寿突然撅着小嘴说”杨哥哥,我姐姐让我给你一个纸条儿,咦?放哪儿了??“


  从衣兜里掏出来一看,已经揉搓的不成样子了,小杨脸色通红,左右看看没人,安抚好了俩小孩儿,坐在青石凳子,轻轻展开一看,是首唐诗。


  ——————琴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啪!一个小树果砸在小杨头上,吓得他一惊,原来是俩皮猴子钻到太湖石上正砸他呢,嬉笑着十分可爱。


  小杨赶紧把纸团攥紧了揉成团,放进嘴里,嚼了很久,咽了,那味道,真甜。。
  五


  大圆觉寺,离西直门不远,建于金朝世宗年间,明朝时香火很旺,原因呢,在于是大万寿寺的下院,可清代,崇奉藏传佛教,这里,又是明朝皇室的行院之一,大清皇上们也比较忌讳,再说,自打畅春园、圆明园和三山五园竣工之后,西直门外成了必经之路,而经过英法联军的火烧抢掠,只剩下万寿山清漪园还算完整,其他的都破败了,同治爷闹腾了好几年要大修,还是被恭王爷等军机大臣阻止了。所以,西山一带的宫殿御苑完全破败了,皇上和皇太后不在巡行西郊,这里自然用不着大修大补。


  因此这圆觉寺更成了郊外破落之地,从乾隆年间总算小修过一次,一百多年,荒芜的可以。


  五进的大院子,山门、钟鼓楼都塌陷了,大殿也破败了不少,只有后殿和后院还算完整,有一帮和尚打理。也是从大万寿寺来的,没有方丈, 只有一个当家和尚领着20几个小和尚,在此修行,香火也不旺盛,只能种了周围几十亩薄田度日。


  还好,京都不少善男信女和好古成风的文人雅士,时常来此怀古赏景,给点香火钱,算是和尚们的一点进项。


  这天,天气晴暖,赵大福带了家人太太儿女,一拉溜都是大车,杨掌柜在后头领着小杨跟随。


  那些和尚,最近正苦巴巴的熬日子,承望着来个大施主,不聊赵大福就来了。


  那当家和尚一听小和尚的报告,喜得直愣愣跳起来,披了袈裟,给小和尚说赶紧预备茶饭,领了和尚们出庙迎接。


  赵大福一看此处,层林尽染、古书参天、野花遍地,远处西山隐隐入目,实在是个好地方,随手赏了30两银子给当家和尚,当做香火钱,领着众人进了庙。


  前两进山门钟鼓都坍塌了,可周围还有不少金元明清的石刻碑文斑驳陆离,附庸风雅的赵将军进了第三进院子,才跟着和尚去了侧院待茶。


  看看周围的建筑,也是雕梁歪斜、画栋落色,破败中,别有一番沧桑的意境。


  杨掌柜也是不见外,喝了半杯茶,就说“法师,我们赵将军不用吃你的冬瓜豆腐,把你们的好素斋一会儿端上来尝尝,还有些我们自己带的果子,也洗干净端上来。我引赵将军去外头转转。“


  和尚听了连连称是,赶紧吩咐小和尚办理。自己满脸堆笑,领着赵将军一家人游览。


  金寿、金宝儿看此处辽阔,房屋众多,更像是撒开了花儿的皮猴子,上蹿下跳的到处跑,嘻嘻哈哈的乐翻天。
  一会儿就不见了踪影,后头跟着的丫头婆子们吓得一窝蜂的乱找。


  曾太太倒是不在乎”有小杨跟着呢,你们别慌慌忙忙的!!男孩子跑跑怕什么。。“


  大殿和二层殿后头,是个花园,旁边是菜地,侧院才是和尚们的住所。小哥俩跑到花园里,整值春色满园,山石树木倒也茂盛,小杨在后头跟着,一点儿不敢错眼。


  其实,他更在意赵家小姐,可毕竟男女大防有别,只能眉目传情了,眼前这俩小毛头可得看紧了。


  金寿嘻嘻笑道”看那边!那边,弟弟,有野果子呢!咱们去摘果子吧!“一指周围散种的梨树、枣树和酸枣树。


  小杨立即阻止“不成!你俩小毛头等着,我去摘,下面还有掉落的不少,你俩先捡着!”
  身材矫健的小杨毕竟才16岁,玩心正盛,为了俩弟弟,脱了外套的半旧宁绸褂子,紧了紧腰里的绛红带子,只穿了身干净的小细布蓝褂,嗖嗖嗖!爬上了一颗枣树。


  这枣树不太高,也有1丈多,其实,还没怎么熟,倒是旁边的野酸枣不错,便跳了下来,去摘酸枣。


  俩小孩正蹲在地下找掉落的果子,聚精会神十分有趣儿,金寿找了四五个,跟弟弟显摆着“你看,我找了这些!你真笨。。”


  “我也找到了!看!”金寿一看哈哈笑着弯了腰:你找的这是泥巴蛋儿!!这是什么??“说着拿起来一尝,咸津津的,金宝看哥哥吐出来,也猛然大笑”哥哥!你吃的这是羊粪蛋儿!哈哈哈哈。。。。
  @xllsh99 2016-04-06 14:58:00
  又没了,楼主快点更新啊,看得不过瘾啊,期待中……
  -----------------------------
  谢谢支持。
  @歪哥2014 2016-04-06 17:32:00
  楼主快点写呀,
  我们等不急呀,
  快点更新吧,
  期待中……………………
  -----------------------------
  谢支持,精彩继续。
  @齐州三爷 2751楼 2016-04-07 11:17
  @歪哥2014 2016-04-06 17:32:00
  楼主快点写呀,
  我们等不急呀,
  快点更新吧,
  期待中……………………
  -----------------------------
  谢支持,精彩继续。
  -----------------------------
  @三昧耶尊者 2016-04-07 14:07:00
  三爷好文采,天涯如爷般文风的,兄弟到现在还没发现。功力才情让人艳羡,博古通今,心胸高远,笔下气象万千而又朗朗上口,貌似有万川汇聚般壮观,转过来又如那月下听松之趣,如此不世出之才非等闲之辈可拟,望三爷继续,千万不可断更,以滋我等肺腑企盼之情。

  ----------------------------


  太过奖了朋友!您这话激励我以后不得不更加保证质量呵呵呵,精彩继续。
  小杨去摘酸枣,看着地下的俩小男孩,心里也甜滋滋的。


  俩小孩正抱在一起笑的厉害,十岁的金寿一指不远处书下“你看!!那是什么果子??”


  7岁多的金宝,不如哥哥高,还是孩童的样子,粉嫩嫩的一张小脸,唇红齿白,咧着嘴问“哪儿呢?!!”


  顺哥哥手指一看,果然!!在一颗古松之下,散落几颗松果,其中,有一颗胭脂红色核桃大小的珠子,晶莹润泽,十分可爱。




  金宝几步窜过去,捡起来就要吃,金寿跑过来拦住:先别吃!万一是屎蛋呢?!


  一把夺过来,细细打量。


  再看这颗珠子,闻一闻香气袭人,上面有点儿黏糊糊的,金寿小心翼翼的舔了舔,起先没有什么味道,后来,一股酸酸涩涩带点甜腥的味道传入舌头。


  :是糖球!!说着就咬,可这颗糖球,不知为啥那么硬,咯得金寿的牙都疼了。


  金宝哈哈笑道“哥,你看我咬。夺过来也又添又咬,半天,也没咬开。


  咦??难道这不是糖球??




  俩小孩举着这颗珠子,低头琢磨起来,远处的小杨也跑来”你俩又捡了什么狗不识的玩意儿了!别乱吃地下捡的!“


  此时,连同游览寺庙的赵大福、杨掌柜和和尚们,谁也没注意,刚刚还明媚的天色,突然晦暗下来。


  起风了。。。。。
  六


  正在逛庙的赵大福正听当家和尚说的口若悬河、吐沫横飞。谁也没料到,一团又浓又黑挂着腥气的云雾,也不知道从哪儿呼啦啦随着乱云浓重的翻滚着,霎时,笼罩了西山直到大圆觉寺一带的天空。


  俩小孩还蹲在地下把玩那颗朱红的珠子,丝毫没注意头顶乌云笼罩。
  小杨摘了不少酸枣,跑过来“来雨了,赶紧找地方避避!!”说着见俩小孩不在意,伸手夺过珠子,揣在怀里,领着俩小孩匆匆走了。


  他们刚走,树丛里突然冒出一阵腥臭灰色的浓烟,霎时间给天上的乌云浓雾交合在一起。


  走来走去,小杨发觉不对,迷路了!!


  原来,这大圆觉寺看起来破败了,可毕竟是明朝皇家的敕修寺院,原先庙基就广阔,天色阴暗阴晦中,渐渐分不清东西南北,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小杨心里一惊,一手一个领着俩孩子乱走乱闯。


  也不知道转了几个弯儿,看见前头瓦砾间,几间东倒西歪的屋子,抬头看看天空,又浓又暗的雾气越发肆虐,以为大雨将至,便赶紧进了屋子。


  这里,仿佛原来也是个庙堂,只是年深日久,不知道供奉的什么神佛,里头一塌狼藉,青砖崩裂、垂曼萧条,那蜘蛛网织得密密麻麻,还有几个地方漏了洞,地下杂草窜出来,疯狂的生长着,墙角堆着些破木头烂椅子。


  进了屋,小杨放了心,这下子有了避雨的地方,好多了。自己一个小伙子到没事,就怕俩小孩子淋了雨生病,那可让人家赵家埋怨了。


  再说,小杨自己没有父母,也非常喜欢赵家雍熙和睦的家庭,更是把两个小孩看成自己的亲弟弟。




  屋里没有座椅,小杨怕地下潮湿,赶紧呼啦出一块干净的地面,又把外套脱下来,铺在地下,酸枣一撒,俩小孩刚才还被天色忽明忽暗吓的不敢出声,一看有酸枣,高兴极了,坐了外套上,可是抢着玩。


  小杨长舒一口气,擦擦头上的热汗,想起刚才金寿、金宝捡起来的珠子,不由得好奇,也从怀里掏出来,细细打量。


  一枚娇艳欲滴红彤彤的珠子,越发喜人,香气散发出来,让人直流口水。


  小杨也是跟养父杨掌柜见识过不少珍玩古器,看了半天,还真不知道这珠子是什么做的!

  说是珊瑚吧,没有这么纯,说是红宝石和鸡血宝石,可没有这么大个儿,也没有那么圆润。说是玛瑙芙蓉石,可重量也不对。


  到底是什么呢??难道真是一颗糖球???


  别看小杨算是小伙子,毕竟才16多,一时匪夷所思,童心犹在,拿起来学着俩小孩样子,也舔了舔。


  别说,酸甜儿!!跟糖葫芦的味道有一比,香味扑鼻!使劲儿一咬,咯蹦蹦!比石头还硬!


  小杨转念一想:不对啊,这荒山野岭的,哪有什么卖糖葫芦糖球的?!!就是一块石头??可石头怎么会有香味呢??味道还是酸甜儿??


  想着,仗着年轻牙口好,使劲儿一咬,想弄开看看虚实。


  不聊,外头浓雾里,突然轰隆隆!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震得大地抖动了几下,顷刻间电闪雷鸣狂风大作!


  屋里也越来越暗,吓得俩小孩直往他怀里钻。


  小杨一手抱了一个,在怀里安慰着,自己也忐忑起来。狂风怒卷着浓雾,把大圆觉寺包围了个严严实实。


  年轻人嘛,有个不服输的脾气, 小杨看看手里的珠子越发红起来,里头好似有丝水银光泽,更是纳闷。听听风声依旧,安慰好了俩小孩,自己四处踅摸着,想找个东西,把珠子砸开看看。


  要是块石头也就罢了,万一是块宝石,肯定比一般石头硬度高嘛。


  找来找去,屋里啥也没有,看看破烂不堪的供桌上,正好有个断了一脚的青铜蜡台,小杨过去一把抄在手里,
  我就不信砸不开你!!


  说着,高举蜡台,狠命往下一砸。


  外头雷霆电闪呼啸而过,忽而雷电齐鸣,忽而闪电大作,忽而暴风狂起,搅得天地一片惊悸。轰隆隆隆!!又是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珠子被坚硬的青铜蜡台砸开了。。。。


  可煞作怪!


  珠子一砸开,电闪雷鸣雷霆狂风,好像被被什么东西动手拨开,渐渐平息,声音也越来越小。。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