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笔记》三爷给你聊聊真实的古玩圈

  孙德胜带了俩衙役,其中一位是衙门里的老仵作(法医),这位仵作已然60多岁年纪,还是他亲自拉下脸,从刑部告老的人员里,又请回来的。


  屋中间,是个不大的小厅,左右各有一间卧室,算是悦来客栈的中等房间。俩人共用
  。


  一张细木的大方桌摆在当中,四把粗木椅子歪斜着,桌上有简单的酒菜和两副杯盘,墙上挂着不知那年那月传下来的文人画作,拙略不堪,四壁和顶棚倒是刷的雪白,也是新修的。


  孙德胜踱了两步,一歪头,一个穿着月白绸子的身躯,正斜爬在椅子上,满身血污腥气扑鼻。


  不待老仵作上前,孙德胜轻轻翻开尸身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


  凶杀案,自打他上任以来,也见过不少,可面前这具尸体,面目狰狞,脸上血肉模糊,五官挪移,根本分不清是谁,前额被不知道什么东西,砸了一个大坑,半拉头都瘪了!嘴唇上翻,牙齿漏了出来,一颗眼珠子吊在脸颊上,惨不忍睹!


  仔细看看他的后脑,也是一个大坑,辫子上、桌子、椅子上斑斑点点全是血污!


  这得有多大仇恨!


  孙德胜摇摇头,一使眼色,老仵作赶紧上前伺候。


  “缜密点!不是一般案子!”说了两句,仵作验尸,孙老爷就去了南北卧室查看。


  北卧室里,四壁落白,一张大床,衣服架子、恭桶都在,油木桌子上,还落着一堆考试用的诗书文章,铺满了文章,拿起来看看,都是科场里那些狗屁不通的八股文,一笔风骨有力的瘦金体书法,可中宫有点不足,精气散落了点,孙老爷笑笑,这必定是一个酸秀才了。


  正看着,外头衙役来报“禀报老爷,文老爷在马棚里,发现一卷撕烂揉碎的纸,请老爷看。”
  “先封存,回衙门再说。”

  “嗻!”


  又到南边卧室,一样的格局,桌上也放了几篇文章,是一笔极其精神的颜体字。
  奇怪的是,桌上的书本都在,课业本子复习本子都不见了。


  “吴掌柜进来!”


  满脸惊怖的吴掌柜,低着头不敢看尸体,进屋凑过来“老爷!”


  “这屋子住的俩人,姓氏名谁家住哪里??你仔细说说”


  “是,”吴掌柜掏出一个账簿,翻了翻“这俩人,一个叫张成栋,一个叫周佳,都是河南省河南府(洛阳)人,一个27、一个28,张成栋是上科举人,周佳据说是捐班的,俩人原来不认识,是进京赶考才得知是老乡,就亲热熟悉起来,这不,俩人家境算是不错,每天会文谈诗,都叫来酒菜,边吃边聊。张成栋住在北卧房,周佳住在南卧房,别的,小人就不知道了。“


  “他俩带有多少盘缠银子,你可知道??!”孙德胜猛地一转脸,吓得吴掌柜一惊,账簿掉了。


  “这、这叫小人冤枉喽!!您老人家晓得,我们这店,从我老爷爷那当儿就在珠市口开业了,我们是懂规矩的,违禁的不吃,犯法的不干!多少辈子都是这样,开这种买卖,最忌讳的就是打量人家客人的钱物,别说两位举人爷,就是一般人我们也不敢探查人家钱财多少,这要是传出去,别人得跳着脚骂我开黑店不是?!!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孙德胜没说话,指挥衙役查看了两人的包袱、行李。


  奇怪的是,张成栋包袱里,玉佩两个、玉环一只、散碎银子20多两,还有两张100两的银票,都是福泰银号的。
  而周佳包袱里,也是有十几吊大钱,碎银子40多两,小金锞子5个,银票150两。


  好家伙,这俩举人够富的吆!


  “老爷!!您来看!”老仵作发现了什么。


  孙德胜来到尸体近前,静听着仵作“老爷,经属下查探,死者大约27.28岁,腹内无毒,身上无伤,酒菜里也没有毒物,酒气自腹内和肛门、阴部流出,头顶后脑有砸伤一块,乃是致命伤,死后不到两刻钟,脸部又被多次砸伤,不见凶器,显然,死者是大醉之后,被人用利器砸死。|”


  奇怪!死了之后又被砸了脸??这凶手意欲何为呢??
  “老爷,包袱行礼查探完毕,两人的物件都没有损失,也没有丢弃。请老爷验看。”


  孙德胜转悠了两圈,心里的疑问越来越重。


  “吴掌柜,你看看,这死的人是哪个??”


  吴掌柜拉着俩个伙计,眯着眼对尸体相了半天面,琢磨了半天,才说“小的看,这人是周佳,我认得,他的衣服和脑门,还有,这不,身上还有一块玉佩。”


  “是,不错,老爷,请看,他手指上的金戒指,我认得,周公子还跟我开玩笑来着,说考上了进士,把戒指赏我。。。。。。赏我娶媳妇。”一个小伙计指认道。


  老仵作围着尸体转了好几圈,突然发现死者手里紧紧攥着什么,赶紧扒拉开,是一张文字残片。


  孙德胜举着看了半天,也没看懂,毕竟纸张都碎了,又被血污染了,只断断续续几个字显现出来————家、弦管、处,最后隐隐约约是个花字。




  从初步判断,孙德胜得出一点结果——是凶杀,凶手应该是张成栋,但是,这俩人没有旧怨,也没有新仇,更没有钱财债务,也不是因为情杀,杀人之后,张成栋不知所踪,可包袱盘缠都在!!


  这可是个棘手的案子。。。。。。。。

  明天就是五一劳动节了,楼主在此祝愿朋友们五一节合家欢乐,万事如意,工作学习顺利!朋友们如有假期,多陪陪家人和情侣,该旅游旅游,该出行出行,楼主呢,继续更新,等节假日后,朋友们再来欣赏文章也不迟。

  上次答应很多朋友建立一个微信群,因楼主算是半个电子产品盲,事情又忙,所以用我自己的号码刚刚建好,也不完善。把号码发上来,有喜欢本作品或者喜爱古玩、旅行、读书、交友的朋友,请加入进来,大家一起热闹热闹。

  加微信号时,请注明是来源于——天涯的书友,方便楼主划分朋友群。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注支持。


  微信号——neifudian15866619523 群的名称是——三爷的古玩笔记。

  有些前面的朋友看不到我会回复一下,其他朋友看到第五个故事——古砚记,请直接加号就可以。

  谢谢朋友们的踊跃参与。

  另外,有些朋友留言觉得本文写的不好看、不专业或者没意思,这也没关系,如果您喜欢专业的古玩鉴赏或者古玩知识,也可以加入微信群,楼主会不定期发一些关于古玩鉴定或鉴赏的专业知识,跟大家一起学习交流。至于那些觉得本文没意思不好看的朋友,楼主只能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您既然觉得不好,请欣赏天涯的其他作品,也谢谢您们的意见。
  三

  万寿大典在即——虽说还有2年多,可恩科考试就是眼面儿前的事,因此,悦来客栈的凶杀案一出来,轰动九城,连内廷也得了信儿。西太后老佛爷听了,发了话“这不是给老太太我的60万寿大典添堵嘛?!”
  顿时凤颜震怒,当场传旨给光绪爷和总办庆典的庆王爷——限期破案,破不了案子,自刑部、九门提督、都察院到顺天府,当事的官儿全都滚回家抱孩子去!!


  这可坏喽!


  老佛爷开恩科这么大事,又死人又凶杀,好几十个举子还联名向都察院、国子监和翰林院递了状子,要严查凶手。


  连带着刑部、兵部、都察院、步军统领九门提督和顺天府衙门,都被传旨严加训斥,而光绪爷也对几位大军机说了老佛爷的意思。


  这当口上,谁也不敢拿自己性命拽老虎胡子呐!


  因此,京城内外是缇骑四出,禁卫森严,什么护军营、亲军营、骁骑营、锐健营和神机营加上各部院、各衙门的兵丁衙役都一窝蜂似得派出去弹压地面儿,刑部、兵部、大理寺、都察院狠狠压着九门提督、九门提督就压着顺天府,顺天府就压着南城巡查御史和南城兵马司。


  作此官,行此礼,官大一级压死人!这天大的干系,就压在了南城巡察御史孙德胜和兵马司指挥使文老爷身上喽。




  说不害怕是假的,案子查了几天,除了知道死者是谁,连案发缘由都没查出来。


  既不是情杀、也不是为了钱财,更不是深仇大恨。而最大的嫌疑人像冰山融化一样,消失的无影无踪不说,至今,连凶器,也没找到!!


  悦来客栈被翻了个底儿吊,什么也没有。孙德胜梳头一样把物证梳理了一遍,什么也没发现。


  就是一卷马棚里找到的烂纸和死者手里的残片,让孙德胜在衙门里犯了愁。


  一堆烂纸,是课业作文,模糊可以看出来,是颜体字,可没有名字,而那张极为重要的残片,孙德胜搜肠刮肚也没看出写的什么,他还专门请了几位翰林院的学士鉴定了,几位腹有诗书的老学究们都一脑袋懵懂。


  刑部和都察院倒是发了海捕文书,又发下牌票,传令河南巡抚查找两人的家眷,进京听训,可那时代,又没有报纸,一来一去,就得好几个月。下头的官儿,又颟顸疲弱已久,朝廷里打个雷,传到外省就是放个屁。
  最重要的是,各省的督抚们都在全力预备着老佛爷的万寿,四处大肆搜刮山珍海宝洋货珍奇,生怕送上去的礼物老佛爷看不上眼,一变脸就丢官罢职,谁还在乎这点事,不就死了一个举子嘛!

  一级级的官员天天催促,催的孙德胜和文老爷急的嘴上都起了大泡,俩人也知道,这档子事弄不好,最少也得流放黑龙江,因此,连家都不回了,俩人就憋在衙门里,弹压地面儿上的事,全交给了属下,就咂摸这案子。


  正当两人为这件案子闹得焦头烂额之际,南城又出了一档子鬼事!

  原来,自中法在越南大战之后,朝廷发觉湘、淮军暮气沉沉,京营八旗禁军更是吃喝嫖赌抽样样精通,一上战场必定拉稀,对内有余对外不中用,为拱卫京师,成立了武卫军,老佛爷专门指派嫡系亲信荣中堂统帅。荣中堂从神机营、锐健营等地挑了1万多八旗精壮,组成武卫中军作为自己的亲兵卫队,训练场地就在南苑。


  南苑在京师永定门外20多里,荣中堂治兵严格,时不常的早晚拉练,这天,刚到五更天,南城兵马司的文老爷接到牌子,武卫中军出城训练,兵马司赶紧派人站岗、开城门去。


  这差事,又苦又累,兵马司底下这些兵,都躲着,是啊,谁不想多睡会呢。


  春困秋乏夏打盹嘛!


  文老爷在衙门里正跟孙德胜商量案子,熬得两眼通红,这下,又的去主持站岗,心里这个骂吆!


  天还蒙蒙黑着,月亮都挂在树梢上呢,街面上静悄悄的,黑漆马糊的对面看不清人。


  文老爷带了一队哈气连天的兵丁,开了左安门,后头,武卫中军的一队队骑兵车琳琳马萧萧的呼啸而去,几个副将坐在马上还直打盹呢。


  马蹄子强起来的土沙,弄得文老爷和手下人一阵灰头土脸,有些就趁黑溜回家睡觉了,几个大头兵,跟着文老爷一面抹脸,一面吐嘴里的沙子,一面直骂娘。


  等中军过去,四周又陷入了死寂般的黑暗,影影绰绰,只能看见左安门城楼上高大灰暗的城门楼子,上头密密麻麻四方的黑窟窿,像一张张大嘴,吞噬着一切光明。。。


  正准备关门,城墙斜刺的小胡同里,隐隐约约半跳半蹦的,出现一个人儿!!


  文老爷正准备抽两口旱烟,心说怎么这早晚就有人出来做买卖了??买早点的还得过个把时辰呢!

  一个青年兵丁眼神好,就冲着那边大喊道:“谁他妈不长眼啊!这么早,不知道开城门的规矩??滚回去,再等一个钟点!”


  话音未落,只见那人摇摇晃晃几步就蹦跶到近处,满脸血污、一身重孝,白拉拉的丧服在暗夜里直扎人眼目!

  披头散发的看不见真人,等到了近前,那人一蹦一跳的过来了,嘶哑的尖声问——谁看见我脑袋了!!
  “啊!!”一群人顿时吓得魂飞天外,四散奔逃!就剩下文老爷蹬着俩眼,双腿挪动不了,一阵心悸,裤裆里一热,尿了。


  再看文老爷,两眼一翻,嗷了一声,晕死过去。


  四野死寂,传来几声咕咕唧唧的夜猫子叫声,传了很远。。。。。。
  四


  到了太阳老高了,城门口的兵丁衙役涌出来一大群,才把昏迷不醒的文老爷抬回了衙门,那些被吓得屁滚尿流的兵丁们可就传开了——

  文老爷流年不利哦!遇上鬼喽!!

  南城净出事,看来这两年不祥当儿喽!

  半截缸出来喽,大人小孩晚上都注意点哦!


  流言蜚语像浇了大粪的庄稼一样疯长肆虐着,南城老少爷们可都吓坏了,那年月,一听见这些神神鬼鬼的事,传的最远,信的人又多,南城的大姑娘小媳妇老太太都一起赶到各庙宇,烧香拜佛,祈求神明下降,收了鬼怪。

  那位朋友问了——啥叫半截缸啊!!


  这里得交代两句:老年间,除了王公亲贵、朝廷官员和大户人家,一般老百姓家庭,没有墓地,墓地都得买,买了还得配置看坟的坟户人家,平时照管着,防止盗匪、火烧,还得看着雨水大了去培培土,拔拔草捂得。

  而一般老百姓呢,死了家人,没地方埋也不成,就在各个城门外的公共坟地里埋葬,那坟又小又矮,密密麻麻小土馒头似得,谁也不嫌弃,到了清明年节,过来烧个香祭祀祭祀。


  穷人没有什么车、也没有马,就得离城近点,所以,出了外城的几个大门,远远就是坟地。


  可是呢,穷人家坟地埋得浅、棺材板子又不是什么杉木十三圆,都是些破木板子打成的木头盒子,这要是遇到雨天、刮大风了,棺材就露出来了,野外嘛,地方广大,人烟又少,那些野猫野狗馋了,本来就拿爪子抛开棺材吃尸肉,加上雨雪风霜,被吃了的尸体那是数不清喽。

  有些赶路的客商、打柴火的樵夫、早起赶着进城的做小买卖的人,这就碰上了不少蹊跷诡异的事儿,自大明年间,就传的不亦乐乎,到了大清,更是满城皆知。


  这种暴露野外,半拉尸体闹鬼成精,就叫半截缸,有些老北京人骂人,就来一句——别神气,晚上让你碰上半截缸!!

  也就是诅咒喽。


  闲话不提。
  旧案还未了,南城又出了这么一码子事,立时就震动了九门提督和顺天府衙门,两府的大人们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别说万寿,就是恩科还不到一个月就开了,堂堂天子脚下,万方拱极之区,闹出来这么两件凶事,要是在高宗乾隆年间,早就被全堂革职拿问喽。


  为此,九门提督发了命令,各城门严加查访编造谣言,诽谤朝廷之人,又移文都察院,让五城察院衙门赶紧拿获真凶,破解凶案。


  左都御史也心急的厉害,别人无所谓,他是正管大臣,别的衙门还能推诿托词,有个借口,他连个借口都没有。


  于是乎,孙德胜孙老爷,被三天两头叫到都察院骂的狗血淋头。


  孙老爷更是憋着一肚子火气,没地方发泄,正当年30来岁的汉子,哪里受过这种窝囊气哦!
  可脸上还不能带出来,更得提着气,领着衙役们四处查案。
  又买了点心果品,去文老爷家探望。


  文老爷这下惨喽,他的正管衙门,是九门提督,刚出事那几天,他昏迷了两天,整天白日见鬼,晚上冷汗淋漓,家里人都准备下棺材了,怕他一病而死,这档口,九门提督又见他疲软,奏了一本,先革职留任,再破获不了案子,直接拿问到刑部问罪!


  那还不吓得文老爷更是病入膏肓??!


  幸亏孙德胜仗义,不仅把大部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还亲自求医问药,找了不少大夫,又经常去他家安慰劝解,过了5、6天,文老爷能下炕了。


  俩人坐在文老爷家里,打火抽烟。浓重的烟雾笼罩在俩人脸上,是大眼瞪小眼。


  文老爷苦着脸说“哎,真他娘流年不利!兄弟,您说,怎么这档子事儿让咱哥俩儿给遇上了!”

  “老哥勿忧,车到山前必有路。咱们急,不如上边急!怕什么,大不了脱了这身官衣,当个老百姓也自在呢。”


  “这时候兄弟就别说这话啦,就是孙行者,也得过了这座火焰山吧。你说那天我怎么就倒霉催的。。。。”


  孙德胜沉思着“老哥,那天真的是鬼吗??你看清楚没有?”


  “还看??!我的兄弟,那鬼就一脸血渍呼啦的冲过来了,还叫着找脑袋!还不是那些被刑部杀头的半截缸成了鬼?”


  孙德胜磕磕烟袋锅子,摇摇头“就算是有这种鬼,日子口儿不对啊。前天我看了朝廷邸报,最近2年的死刑犯连秋决都停了,还不是为了给老佛爷积福积寿??这日子口,菜市口都没杀过人,怎么跑出来半截缸?再者说,半截缸这种传言,都是城外的愚昧民夫们传说的,那天您可是在城里见的,而且,最奇怪的是在开城门那一刻!!您细琢磨琢磨。咱们哥们在城里查案,九门提督、顺天府衙门兵丁衙役到处搜查,大白天各个城门也是门禁森严,搜捕凶犯,怎么没过2天,就出了鬼事呢??!”


  文老爷忽的站起来,咂摸着嘴,点点头“我说兄弟,你怎么认定凶犯不是在客店里的其他人,就是那个张成栋呢??万一他们杀了人藏在别的屋。。。”


  “那不对”孙德胜笃定的摇头,扶着文老爷坐下:老哥,您琢磨琢磨。这些都是文人,别说杀人,就是连鸡都没杀过,哪有杀了人,那么镇定又藏在别的屋,过一段还得去参加会试??反正我不信。再者说


  1 会考在即,接连几天,悦来客栈的举子们都在夜里努力功课,据老板说,三更天还灯火通明,叫宵夜的、打水的、上茅房的,人来人往,谁敢在这时候杀人??不怕别人看见??


  2 店里的伙计老板,一直在晚间伺候着,大门关闭,这些举子们又不会飞檐走壁,从没见生人进入。


  3 当夜案发之时,店里一片安静,一个院子里的其他几位举人,都有不在现场的证人,毕竟他们住的是大通房,又都在会文,好几个在一块,哪里有时间杀人??


  4 据老板交代,他们那天早晨发现凶案,门窗完好,屋门也是虚掩的完好,没有别人张望偷看,只是事后禀报了我们,举子们才都晓得了。


  “这么看来,只有同屋之人的张成栋才能有这个时间和便利杀人,而不为别人察觉,还能从容逃脱??”文老爷终于有点开窍了。


  “可是兄弟”文老爷又摇头”我查了其他举子,确实都有证人。不过,现在案子太蹊跷喽,连凶器都没有!案由一丁点也不知道,张成栋此人又失踪不见,无从着手,才更棘手啊!”


  孙德胜阴着脸,答非所问“老哥赶紧好起来,咱们兄弟还得手拉手一起办案呢!别说有鬼,就是马王爷来了,我也要看看他到底几只眼!”


  文老爷第二天就上值了,来了衙门也是坐在那里督率着兵丁四处查访,自己不出门,其他应付的事,都交给孙德胜了。


  正当文老爷感概有个好兄弟担当大事这当儿,外头衙役飞也似的跑来报告“老爷,老爷!出事啦!!左安门外护城河里,发现无名尸体!!”


  咣啷一声,文老爷手里的茶杯掉在地下,摔了个粉粉碎。。。。。。。




  两更完毕,祝朋友们五一节快乐!!加微信的朋友,请注明是天涯书友,谢谢支持。
  @小刀不够快 2016-04-27 13:20:00
  能读到如此佳文,真是幸事。三爷妙笔生花,我等有幸得阅,仿若置身其间,端端的是欲罢不能。天涯奇文,雅俗共赏,以物名事,以事寓人,三教典故,九流俚语,笔走龙蛇,轻重缓急,非肚肠有大丘壑不能为此文,此书如早出世三百年,愚等认为真的就没聊斋啥事儿了。三爷大才。
  -----------------------------
  多谢朋友支持,过奖了,一些老故事呵呵呵,希望大家能喜欢。精彩继续,楼主会努力。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