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内容很简单,前前后后不过四句:
“长生殿里长生梦,
国仇家恨万事空。
明月依旧当空照,
一颦仙舞一曲终。”
不知为什么,陈旗开起初对这首诗还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可是,读上数遍之后,他突然对这首诗产生了无比深厚的兴趣,他感觉这首诗字面上虽然并不出奇,可是,内里一定暗藏着某个秘密,而且还是个意义重大的秘密,但是,他手上的信息量实在有限,所以,就算到他有一天把这首诗甚至全书都倒背如流的时候,他还是对它束手无策,根本无从下手,更不要说最终破解了。
不过,冥冥中陈旗开又似乎有一种直觉,这个直觉就是,这首诗似乎和白板有关,而白板又和某个大秘密有关。
这个结论对陈旗开来说基本上没什么用,除了自己瞎琢磨玩玩,实在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他觉得即便他想出了白板代表什么也娶不到外国媳妇,除非这个秘密能帮他换来金钱。
什么秘密能换钱呢?除非这是个与某个大宝藏相关的秘密。
可是,从这本日志所记载的内容上看,郑和摆弄白板麻将牌时心情极为不佳,甚至是愁眉苦脸的,如果这样分析看来,似乎白板所包含的秘密和宝藏应该无关。试问,有谁见了钱不是喜笑颜开的呢?
有人说,善于思考是人的一大优点,然而,陈旗开先生思考来思考去却开始恍惚了。
陈旗开突然间觉得,自己到底在做些什么呢?读这么多的书,好像到头来没多大用处,自己永远都成不了历史学家,也成不了知名学者,好像自己还不如那个没心没肺没头没脑的“傻子”九牛了,至少九牛看上去比他快乐。
看来还是什么都不懂才好,这样就会一天天开开心心的,即使穷也开开心心的。
于是,我们的陈旗开先生开始堕落了,他开始对看书不是那么感兴趣了,也开始找点儿他以前认为下三滥的事做做了,而且变得越来越俗,他也几乎不再给九牛讲故事,尽管九牛还是天天都来找他。
陈旗开开始改变了,他几乎不再去思考什么了,甚至连白板和那首破诗他都不再去想了,但是,他却并没有像原来所认为的那样在头脑简单的同时快乐幸福,相反,他发觉现在的生活中缺少了点儿什么,这种缺失让他不但不开心,相反比原先读书思考的那些日子还要难受。
什么人该做什么样子的事情,这是命运的安排,什么人有什么人的价值,这也是命运的安排。
这就好比你叫农人来弹钢琴,叫名妓去翻经,叫老僧来酿酒,叫贼去当钞票保管员,叫贪官去山区教书一样。
每个不开心的人都缺少一样东西,陈旗开也是,这个东西叫做梦想。
有梦想的人就一定有价值。
陈旗开终于有一天发现他缺少的东西了。
这一天对于陈旗开的一生而言是个重大的转折,而这个转折的开端仅仅是九牛捡来的一台破电视机。
就是这台破电视带着陈旗开走向了他的梦想。
第五章 一夜成名
1
这日,陈旗开吃过晚饭正要出门散步,九牛却忽然来了,而且还骑着他那辆拉货的三轮车。
在九牛的破三轮车上端坐着一台跟车子差不多破旧的18英寸电视机。
九牛嘴角边沾着一根半寸长的雪白饵丝,远远地一见陈旗开,便眉开眼笑地对他喊道:“陈哥,你会修电视不?”
陈旗开看都不看电视一眼,只是皱着眉望着九牛的嘴角:“你晚上吃饵丝了?”
九牛两眼瞪得滚圆,惊异道:“是呢,陈哥你成神了?这你都能算出来?”
陈旗开哭笑不得地说道:“把你嘴巴子擦干净点儿,整天挂个幌子,生怕别人不知道你吃的啥呀?”
九牛这才如梦初醒,急忙用脏手抹了一圈嘴巴,见到手背上粘下来的那根饵丝,想都没想,一张口便吞进肚去。
陈旗开看得一阵恶心,脸往下一沉,生气地骂道:“九牛,你能不能别整这恶心事?下次你再这么不干不净的,以后就别再来找我,也休想再听我说故事了!”
九牛吓得脸都绿了,急得抓耳挠腮,赌咒发誓,最后说着说着又说到自己三轮车上的那台破电视上来。
陈旗开这才斜着眼睛觑了觑那台电视,啐口吐沫道:“你可真够出息的,又改行收破烂儿了?”
九牛委屈地挠挠头道:“陈哥,这电视是我在路边捡的,你最近差不多都不给我讲故事了,我心里闷得慌,这台电视如果修得好还能在上面学到不少东西呢。”
陈旗开连连摇头道:“我呸!现在的电视节目能学到什么?我劝你最好别看,到时候你变成罪犯我可救不了你!”
九牛眨巴着大眼,奇怪地问道:“陈哥你又没有电视,你怎么知道电视里放的不是好东西?”
陈旗开不屑一顾地答道:“你去商场转一圈不就知道了?你看看整天放的那些电视节目,不就是耍猴么?”
九牛不以为然地撇嘴道:“我看你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陈旗开忍俊不禁地笑道:“九牛!你可以呀!居然会用俗语了!”
九牛甩了甩乱发傻笑道:“这算啥,我还知道‘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呢。”
陈旗开一听笑得差点没背过气去,连连拍打九牛的虎背,道:“九牛兄弟呀,你近来真是长进多了,不但会说俗语,还用得恰如其分呢。而且还挺会自嘲哇。”
九牛迷惑道:“自嘲是什么个玩意?是自哪边儿涨潮啊?”
陈旗开忍着笑胡乱应付他道:“自嘲不是自哪边儿涨潮,是自己嘲笑自己。”
九牛一听不乐意了:“干啥自己嘲笑自己呀,整天让别人嘲笑还不够哇?”
陈旗开被噎得直翻白眼,再也懒得跟他啰嗦,立刻命令九牛把破电视机搬进自己的破屋里去。
陈旗开取出工具把电视机里里外外胡乱鼓捣一通,发现这电视除了破点,旧点,再加上按键掉了个七七八八,主要的功能似乎并没有什么大问题,只可惜手头上没有接收器,所以无法检测。好在陈旗开脑子灵光,很快便用自家的废日光灯管做了根天线,接到电视上面这么一试,嗨!那破电视居然收到了一个台。
虽然雪花点乱飞,人物扭曲变形,声音刺刺喇喇,不过好歹是把节目给播放出来了。
九牛半张着嘴憨粗粗地说道:“陈哥,这个很像鬼片嘢。”
陈旗开苦笑道:“绝对是鬼片,而且是最恐怖的。”
电视上正在播放一个名为《千家大讲堂》的系列节目,一个秃顶老头儿站在一张半人多高的讲台后面正煞有介事地对着观众讲课,台下观众席上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由于信号较差,这电视的影像效果相当不好,时不时老头儿的屁股扭曲在电视左边,头却扭在右边,还有时老头儿的嘴张得比电视屏幕还大,活像一个夜叉,又或者老头儿的眼睛瞪得足有鹅蛋大小,可下巴尖尖得却犹如外星人一般。
@步臻平 2012-4-22 14:21:00
僮僮,周末还忙吗?大家盼着你更新能再多一点!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3g.tianya.cn
-----------------------------
来了,马上更新。
照着这种收视效果,一般人早就把电视给关了,可咱们的九牛人虽有点儿傻,可却有个优点,就是不挑食,虽然电视上鬼影幢幢,但毕竟声音还听得真切,于是他便始终热情高涨地看着,不时还向身旁的陈旗开问着问题。
秃顶老头儿在电视上正在讲着明朝历史,只见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再加上台下捧场的掌声此起彼伏,这老头儿更是越讲越得意,兴致来时他还总要做一个习惯动作,那就是用右手将脑后的几绺灰白长发齐唰唰抹到头顶的不毛之地,目的自然是“地方支援中央”,要遮盖额上的智慧闪光。可这样一来却偏偏欲盖弥彰,几绺长发由于发质较硬,被强制按趴在老教授光光的额顶的时候便不太伏贴,待到老教授讲得兴致高涨,唾沫乱飞,脑袋乱晃之时,那几绺头发便一根根东倒西歪,甚至斜斜竖立在老者头上,随着老者身体的震动而摇头摆尾,活脱脱似几株半死不活的墙头草一般,其状令人喷饭。
陈旗开逐句细听他讲的东西,竟然发现不但他讲到的自己全都知道,甚至他没讲到的自己还知道得更多。
陈旗开的心脏突然间加速跳了一跳,有股异流在他心底快速涌动起来。
他也想像秃顶老头一样在讲台上给听众讲课,他觉得这就是他读了那么多年书的最好的归宿。
心里流出来的东西像火一样燃烧起来了,流到他全身,烧到他全身,然而,陈旗开却并不想去把它扑灭,他觉得这股火烧得他很舒服,全身都有股热乎乎的感觉,甚至自己的眼泪都被烧出来了。
九牛回头一看,陈旗开傻呆呆地看着电视,眼中热泪盈眶。九牛这一惊非小,急忙从凳子上弹起身来,抢上前去向陈旗开追问:“陈哥,你怎么了?”
此刻,陈旗开还沉浸在他所幻想的世界里面。朦胧中,他正从讲台上走下来,四周一片鲜花掌声,要求签名留影的人群前仆后继,美女崇拜者更是不计其数,从十八岁到八十岁的都有,一代文化偶像宗师从此诞生。
九牛见陈旗开一边泪流满面,一边咧开嘴傻笑,当时吓得心脏乱跳,双手使劲捏着陈旗开肩膀猛烈摇晃,同时大惊失色地喊道:“陈哥!你疯了?!”
陈旗开被九牛这么一摇一叫,顿时从幻想中惊醒,即刻伸手将脸上的眼泪鼻涕和口水抹掉,故作镇定地答道:“谁疯了?老子刚才不过是自己小小地感动了一下。”
九牛听陈旗开这么一说,马上咧开嘴笑道:“没疯就好,你要疯了我还得照顾你一辈子。”
陈旗开听九牛这么说,这回是真感动了,他拉着九牛的手热泪迸流道:“九牛,相信我,你陈哥一定让你过上好日子。”
九牛被陈旗开这句掏心窝子的话一勾,也红着眼睛道:“陈哥,俺九牛没什么文化,也不晓得说什么好听的言语,反正从今往后你就是俺的亲大哥,俺九牛的命都是你的!”
陈旗开感动得嚎啕大哭,这些年的憋屈全都在眼泪里了,只见二人抱头痛哭,若是有不晓得缘由的人看见,一定只当他们是死了亲娘一般。
二人哭了半晌,这才回过神来,陈旗开推开九牛,骂道:“咱俩这是傻哭啥呢!”
九牛抹着眼泪道:“陈哥,你这一哭,俺忽然就想起俺娘来了。”
陈旗开听九牛这么一说,心里又拧着劲儿地疼了,是啊,他和九牛还真像,两个人都没爹没娘,又都是穷困潦倒。
陈旗开一激动,头脑一热,当时拉了九牛面对面跪下,诚心诚意对他说道:“九牛,咱们俩今天就拜个异姓兄弟,你说好不?”
九牛自然大喜过望,大叫道:“太好了!哥!亲哥!俺九牛今天可有了亲人了!”
陈旗开道:“咱们也用不着什么仪式,全在一片心,就对着天磕三个头吧!”
九牛不等陈旗开磕头,自己先“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陈旗开就是一阵磕头,口中还直嚷嚷:“九牛今天拜陈哥为兄,不求同生,但求同死。”
陈旗开虽说平日自命清高又能言善道,可如今见九牛这农家孩子如此真诚,心下一片热流滚过,一时之间不知说什么是好,只得也慌忙磕头还礼。
自此这二人便以兄弟相称,虽说穷得叮当响,但却潇洒自在,这日子也就不知不觉地有滋有味起来。
2
这天陈旗开打开电视,又见那影像扭曲如鬼的秃顶教授正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宣讲着什么,陈旗开听着听着,这心里就再次涌起了一丝豪情,总想亲自到电视演播现场上去和这秃顶老教授一比高下。
可头脑热劲儿一过,陈旗开却又垂气丧气起来。
严峻的现实就摆在面前,自己从没上过大学,更不用说混到教授了,自己拿什么和电视上那个老教授比呢?虽然对方年岁不小,讲话还有点儿大舌头,可人家要学历有学历,要资历有资历,自己却是什么历也没有,最多是有个兄弟九牛在卖苦力。
然而,谁也不曾想到,就是这么个什么历也没有的闲人陈旗开先生在不久的将来竟然火了,成名了,红遍大江南北了。
这真是:时来乌龟化龙,运去黄金失色。
这陈旗开怎么就乌鸦变凤凰,说成名就成名了呢?
说来话也不长,事情的起因就是这秃顶老教授。
自从有了这台破电视机,“傻子”九牛就迷上了看电视。因为他最爱听历史故事,所以《千家大讲堂》节目他是集集不落,而且还一定要死气白赖地拉着陈旗开与他同看,因为九牛文化水平有限,很多知识自己听不懂,必须要陈旗开在一旁帮着解说。
就在最近一期的《千家大讲堂》上,“傻子”九牛意外地发现这秃顶老教授本次主讲的话题竟然是“郑和下西洋”。这“傻子”九牛前些日子刚刚听陈旗开说完郑和发明麻将的故事,现在见电视上面正好有人在讲郑和的事迹,所以听得就越发地饶有兴致。
陈旗开听那秃顶老教授讲的,无非还是世面上耳熟能详的那一套,说的不过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经过以及深远意义,不过这老头讲的倒是蛮有趣味,所以能勾引不少人去听,包括九牛。
然而,这些东西在陈旗开听来却没半点新意,即便有些东西是那老头依据史实结合自己的分析所做的猜测,也只不过猜的四平八稳,没什么创意。
陈旗开始终认为,没亲眼见过的,就不要乱说。
其实有些东西即便是你亲眼见过,也不见得能看到事情真正的本质。
正当秃顶老教授讲到郑和六下西洋的时候,陈旗开突然有了一种奇怪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是来自秃顶老头儿本身,而是来自于陈旗开他爹的爹的爹的爹的多少次方的弟弟留下的那本航海日志。
陈旗开立刻找出那本日志,挑灯夜读,竟一连三天不出破屋一步。
这三天都是九牛给他送来的吃喝,陈旗开已经完全沉浸在书堆里,旁若无人。
一般的书呆子只能是书呆子,可能能记住一本康熙词典,但是不能将字典里所有的字写成文章。
“书痴”陈旗开却不同。
他不仅能写出文章,还能写出本科幻小说。
所以陈旗开不是一般的书呆子,他能找到别人看不见的线索,然后再把这些线索穿起来。
本来陈旗开觉得这本叔先祖留下来的东西没什么用,但这个秃顶老教授如此轻描淡写地混过那一段重要的事件,这就让陈旗开十分不爽了。
三天后,陈旗开终于从书堆里爬了出来,并且毫不迟疑地做了一件事。
他给《千家大讲堂》栏目组写了一封信,信中详细地、辩证地、言语激昂地指出了秃顶老教授的错误,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希望栏目组能将他的建议转述给白发老教授,不要误人子弟。
本来要是放在一般情况下,陈旗开的信肯定会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可每件事情似乎都有定数,这封陈旗开一时心血来潮冒冒失失写的信件竟然恰好被邮局准确地投到了电视台《千家大讲堂》栏目组,又恰好被栏目组主创人员打开看了,于是,这件事情就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了。
这种发展,是陈旗开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
3
《千家大讲堂》原来是本市比较火的一个电视栏目,收视率高,广告费多,一年下来为台里赚了不少钱。可近些日子,其他电视台在同一时段突然大搞特搞什么选秀,情感倾诉,婚恋相亲之类的节目,把本来开始爱上知识的大众重新又拉回到俗套里去了。面对节目的日渐萧条,台里一直方统计表在想办法,不过收视率还是像高空落体运动一般直线下降,因此,台长正在考虑是不是要将这个栏目撤掉。
现如今,一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电视台没有收视率就没广告费,没有广告费就没有衣食父母,没有衣食父母电视台就得喝西北风了。所以,为了生存,各家电视台就只能选择媚俗,只能哗众取宠,这不只是电视台本身的悲哀,更是每个有良心的国人的悲哀。
就在台长为这个节目忧虑不已的时候,那个收到陈旗开来信的主创人员适时地将信交到了台长手里。
台长智商低,看了半个小时愣是没看出什么门道来,末了还傻乎乎地问了一句:“什么意思?”
主创耐着性子解释道:“这是个契机,很好的契机,可以挽救这个节目,甚至把这个节目炒到爆热,甚至炒到糊了都有可能。”
台长不耐烦道:“你直说,怎么炒?”
主创笑嘻嘻地说道:“怎么炒您就不用操心了,完全包在我身上。不过,节目若是炒火了,您可得给我点儿封赏才行。”
台长平素和这个主创关系不错,属于狐朋狗友那类的范畴,而且台长对主创还有所求,所求的事儿还是见不得天的个人隐私。因此,主创对台长说话便多多少少有点儿随便。
台长斜着眼睛看着主创,似笑非笑地说道:“这还没怎么样呢,就先惦记着封赏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一星半点儿都没有啊。”
主创笑得更欢,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嘛。何况我是无功不受禄,我要的只是我所创造价值的千分之一而已。”
台长道:“好,只要你真能把这节目弄火了,你要什么条件我都答应你。”
主创得意地摇晃着脑袋,道:“事成之后,我要比现在多那么一点儿权利,我还要福利分房,再给我配台车,要是事情办得超出所有人期望了,我还要当副台长。”
台长送给主创一对“卫生球”,阴阳怪气地回道:“要不要直接给您当台长?”
主创笑道:“那到不用,我这人最大的优点就是有自知之明,台长的活儿可不是我这等菜鸟揽得起来的。这活儿啊还是您这能人加高人做比较合适。”
台长心里舒服了点儿,道:“你小子胃口倒真是不小,不过,事情如果你办不好该怎么算呢?”
主创道:“如果我办不好,我一定帮您和我表妹促成好事。”
台长哈哈大笑两声:“你真鬼,办成了你名利双收,办不成了我还成了你妹夫了,你两边不吃亏啊!”
主创嘿嘿一笑:“台长英明。”
台长却将脸往下一沉,恶狠狠地说道:“办不成看我怎么收拾你!”
主创的表妹大学毕业刚刚两年,芳名叫做贺璐璐,中意混血儿,父亲是意大利孤儿,可惜贺璐璐刚满周岁时,这位异国父亲便因车祸英年早逝,所以贺璐璐自幼便随寡母在中国长大。贺璐璐天资聪颖,容貌娇艳,在他表哥的大力努力拼尽全力的帮忙之下,终于如愿以偿地进了电视台。
电视台进是进了,可贺璐璐的心气儿可不低,她一直想当节目主持人,因为她有学识,有口才,有身材,有脸蛋,天生丽质难自弃嘛,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一个各方面都高人一等的年轻女孩子有理想有追求当然是无可厚非的。
然而,贺璐璐就是登不上主持人的宝座,什么缘故?
谁叫她上头没人呢?
不但她上头没人,还前有“母老虎她姐”,后有“灰太狼她娘”,所以,这贺璐璐在这龙蛇混杂的电视台只能当个打杂的节目助理之一,怎么爬也爬不上去。
按说贺璐璐也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她唯一的升职人字梯就是要屈从台长,做他的小三儿,可贺璐璐偏是个刘胡兰式的女中豪杰,直接就摆出一宁死不屈的范儿来,所以,台长也只好在背后流流口水,睡里梦里自己意淫一番。不过俗语说的好:万恶淫为首,这贪恋美色的想法一旦有了,就像路边草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了。所以,尽管虽经百折,台长对贺璐璐的淫心却从未放弃。
4
且说这主创得了台长的令,立马开始着手实施他的计划。
他首先给陈旗开先生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回信,信中真诚地肯定了陈旗开提出的疑问,并对陈旗开严谨的求知态度表示赞许,进而对陈旗开的生活表示关心,最后欢迎陈旗开先生再次来信。
信一发出,他就立即联系本市的晚报,把这一事件放在显要的位置刊登,并大做文章,题目叫《下岗职工叫板史学教授,责其以讹传讹误人子弟》。
该文一经刊出,立刻在本市引起轩然大波。
@步臻平 2012-5-1 21:05:00
僮僮,有啥事吗?怎么不见你呀!
-----------------------------
过节都不出去玩?嘿嘿,马上就来更新。
最先坐不住的是那个受到万人敬仰的秃顶老教授,他立刻给报社写信打电话,发表严重抗议。
而此事件的始作俑者也就是《千家大讲堂》电视节目的这位主创心里却是憋不住地乐,因为事态的发展完全在他的掌控之中。
在他的推波助澜下,他的表妹贺璐璐以采访者的身份第一时间出现在陈旗开家中。当摄像机拍到陈旗开家徒四壁但书山成堆时,贺璐璐流着泪煽情地对着镜头说:“一个人穷不要紧,但要穷的有志气,陈旗开先生身无分文,貌不出众,没有学历,但他并没有放弃学习,在他三十年的人生生涯里,陈旗开先生博览群书,满腹经纶,遍体文章,今天陈先生终于站出来,用他的知识叫板了高高在上的大学教授,这是怎样的一种勇气?回看我们现在的学生们,衣食无忧,条件优越,可却偏偏有那么一些孩子整天不学无术,荒废学业,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
此报道一经电视台播出,观众顿时热情高涨,众多女性更是感动得热泪盈眶。家长们写信打电话拿鞭子操板凳开始教育自己的孩子们:“你看看!人家一个住破屋穿破衣吃糠咽菜的下岗工人水平比大学教授还高,你一天吃汉堡染头发穿名牌坐轿车谈恋爱学到什么了?我看你就是闲钱太多闲心太盛!从明天起零用钱减半,少往外边去疯去,给老子收心学习!”
于是全城的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们开始集体仇视陈旗开,恨得咬牙切齿,恨得义愤填膺。经过人肉搜索,陈旗开的破屋被学生们找了出来,于是陈旗开的小院里便不时飞来臭鸡蛋板砖烂西红柿甚至还有“屎尿手榴弹”之类的凶器。好在陈旗开还有个结义兄弟“傻子”九牛保驾,故此学生们本来想狠揍陈旗开一顿的,可一看到凶神恶煞的九牛天神一般站在门口,顿时气就短了,也只好半夜扔扔烂菜、隔墙骂上几句解解气罢了。
@那一年春秋 2012-5-2 1:18:00
楼主大才,虽然我一直没有回复过,可每天来这个贴子一两次已成习惯,奈何现在的更新实在……加油楼主,您写完结作品很多都已经拜读了,被楼主的文采非凡,楼主的知识广博,楼主的想象浩瀚,楼主的逻辑严谨折服了……
-----------------------------
多谢朋友厚爱,木僮一定加倍努力,不负支持。
@步臻平 2012-5-2 13:02:00
等
-----------------------------
马上更新,平平稍等。
尽管陈旗开饱受臭鸡蛋烂柿子的困扰,可他却在一夜之间毫无争议地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了。
当然,跟着报道一起火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贺璐璐。
电视屏幕上泪眼盈盈的贺璐璐的特写镜头牢牢地攫取了观众的眼球,接连数日,观众纷纷致电电视台,热切打听贺璐璐的情况,希望在电视上能经常见到这位美女的身影。电视台台长顺水推舟,就此把贺璐璐安排做了《千家大讲堂》栏目的一号主持人。
第六章 突生惊变
1
秃顶老教授见陈旗开区区“四无”草民竟敢在他史学教授头上动土,本就怒火中烧,再看到陈旗开竟借着对自己的口诛笔伐而一夜成名,更是恨得浑身哆嗦,于是老教授开始在报纸上发表多篇文章对陈旗开进行反击。报社正想借着老教授的名人效应增加报纸销量,见这二人斗得厉害,正中下怀,便趁机挑拨离间,挑起二人的矛盾,于是乎,陈旗开和秃顶老教授的文章便天天见报,你方骂罢我登场,一场大战由此开始。
主创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马上着手执行了下一步计划。
就在那个周末的《千家大讲堂》节目尾声之时,贺璐璐手持话筒,情绪激动地告诉广大市民,电视台已经决定在下期《千家大讲堂》节目做个专题,让陈旗开和知名大学史学教授现场PK。欢迎热心观众即期到现场观摩助阵。
收视率要创新高了,广告费要暴涨了,台长笑得合不拢嘴了。
陈旗开原本其实并不想这样搞的,他根本不想借贬低老教授来抬高自己,可以说,这绝非他的本意。他最初真的是对事不对人,只是想针对老教授讲课的个别要点提出意见和建议,谁知那秃顶老教授卖老资格,不但不求同存异,还恶口相向,这才把陈旗开给激怒了。
节目前两天,电视台那位《千家大讲堂》的主创为了谋求更好的现场效果,专门挑选了一套自己几年前的名牌西装送到陈旗开家里,让陈旗开穿着上节目。陈旗开接过西装,全身都开始哆嗦,要知道,长了三十二岁,他还没穿过西装呢。地摊上十块二十块的劣制西服他嫌穿出去掉价,商店里上百块的西服他又买不起,现在这么高级的西装就要上自己的身了,他感动得眼泪在眼圈里转了十数个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