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臧侃《周易》


  14. 以仁守位

  说圣人的大宝是个“位”,是个位置,那么,如果一个人果真有了“位”,有了位置,他又如何才能守得住这个“位”呢?接下来一句就告诉咱们:“何以守位?曰:仁。”意思是,人若果真有了“位”,有了位置,他如何才能守住?大兄弟喔,能守住“位”的那个东东,您当还能有个啥?啊呀,也便只有这个叫“仁”的啰。
  咋如此讲?“仁”又是个什么东东呢?所谓“仁”,前边说过,它就是人于形而上中,在头脑的思想里,考虑起事事物物来所走的道正卡在人该走的道儿上了,也即是正好走在那“与天地准”之通天大道上了,这便是心中有了“仁”,而心中有“仁”之人,就会如同孔圣人讲的那样“仁者,爱人”。譬如,“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有好生之德,人若也走在天地之道上,有了好生之德,也有了爱人之心,这便是“与天地准”,便是心中有“仁”了。心里有了“仁”,自然,就能一举一动尽走在些人当该走的道儿上。能走在人道上,当然,人们便会乐于尽力给他相应的地位,从而,让他能老是守住自己的那个“位”了,对啵。所以说,能守住“位”的东东,也就是这个叫“仁”的。至于那些叫张小三、王二麻子,还有那个叫苍井空的,咦,便统统都不是守“位”的东东咧。
  如此来看儒家“三纲五常”之“三纲(臣以君为纲,子以父为纲,妇以夫为纲)”,您就会理解到,显然,做君王的心里有“仁”,有爱臣之心,便会守住其君王之位,而不会生令个大臣去当了叛徒;做父亲的心里有“仁”,有爱子之心,便会守住其父亲的位置,而不会让个熊孩子认贼为父;做丈夫的心里有“仁”,有爱妻之心呀,卧槽,直接就会守住其丈夫的位置,而断不会让那第三来插足了。以上君、父、夫三者,当真都有了爱人之心喔,奶奶,这便不得了,“臣以君为纲,子以父为纲,妇以夫为纲”的“三纲”,就有了常,就有了秩序,就乱不了套,就天下形势一派大好而不是小好了哇。
  所以,《封神演义》里讲:“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妻为夫助,妻不贤,夫则休之。”可见,“三纲五常”的“三纲”,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君主首先要胸中有“仁”而成为臣下的表率,父亲首先要胸中有“仁”而成为儿子的表率,丈夫首先要胸中有“仁”而成为妻子的表率,身处某种地位,便要胸怀大“仁”而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才能守住您的位置。这叫着个啥唻?俺那大妹妹,您肯定知道,这就叫着个正人先正己,不是。如此看“三纲”,它非但不是对臣、子、妻们的奴役压迫,反倒正是以“仁”,以“仁”之项下的“位”,而去对上位者君、父、夫的一种强力约束啊!
  但是,几千年来,便有那么一些人,硬是睁一只眼却又死死闭起一只眼而片面地去光讲“三纲五常”给人带来的反面影响,也不知他们是真不明白,还是别有用心。实际上,就是于现代社会里人们脱不了也还是得以“仁”来守“位”。当领导的,不管科局长或省部长,都还是得有爱民之心才能守住其官位;企业家也还是得有爱人之心才可守住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任何人,统统都还是得有颗仁爱之心,才能守住您在别人心目中的这个地位。
  只可惜,现如今多少人愣是傻了似的,依旧在执迷不悟。总以为守“位”不是“仁”的事,而是钱或色的事。唯有钱与色才能守住“位”。于是乎,当了官的,有的便只晓得用钱或色去守官位,结果只落得个妻离子散蹲监狱;搞了企业的,有的便只知道用钱或色去守市场地位,做起广告来一掷千金而手底下挣起钱来是一点不顾良心,什么三聚氰胺、苏丹红,什么赚钱就一个劲地往里参,结果便只落得两腿清风呀是一派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糊涂喔,糊涂,简直是糊涂毙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人之不仁,您那个位,又何以能守得住,嗯?您都说说,是不是这么回事?敢保,错不了。
  @dyzang 2012-12-01 10:05:00
  @dyzang
  2、为啥成立纪检委?
  在这一爻的小《象》辞里,孔圣人进一步揭示了这种事情的本质:“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说是这个“公用亨于天子”,这种人们穷得有腿没有裤子而不得不到天子那里去吃饭的情况呀,究其因,完全就是被那些小人们给害的啊。
  前面的初九爻强调了个核心意思:“无交害”。就是说,在交流、交接、交汇当中呀,相互之间都要没有损害,那才中。可这里的这些天子下面所用的那些个小人......
  -----------------------------
  @ty_把心带回家 2019-07-05 15:07:48
  个人感觉你有时的解释太过于牵强了!
  -----------------------------
  朋友,《易经》是用“象思维”看世界,是用“象思维”以”象“归类而又以”象“类推地去看世界,并以此来撰就的。所以,它才能将天下万事、万物、万象统统挂一而象万地归为一阴一阳两爻而最终成卦。因此,个人认为我们由卦看事物便也得用“象思维”去以”象“归类而又以”象“类推。即是说,只凡是“象”为一类的,就可归类后而去以”象“类推,以期达到触类旁通之目的。如此一来,便难免会让人感觉过于牵强,实则天下原本即为“万物一理”矣!
  非常感谢朋友所提宝贵意见!祝朋友事事顺心,吉祥如意!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