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神明
前边讲了《八卦》的创作过程,若要问,伏羲察地又观天地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作《八卦》到底是要干什么用呢?您看,后头紧跟着便告诉咱:“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以通神明之德”,怎么理解?要整明白本句的意思,我们还得先了解一下它里头的这个“神明”与“德”,究竟是咋回事。
何为“神明”?您知道,对一般人来讲,如果,他挺有头脑,怪有能耐,人们就会说他聪明。聪明,其实便是耳聪目明,便是心里很亮堂、很明亮,便是很有能耐,也即是人们常讲的想问题办事情很亮堂、很明亮,挺有思路,挺有趟子。可是,如果,对更高级的那些非同一般之人来讲,比如,对圣人的聪明,这是叫啥子呢?显然,要是还叫聪明,那就不行了,就太洼,就太低级了。为什么?因为,圣人的聪明并非是一般的聪明,而是种大智大慧,是种大能耐。圣人们的这种大智大慧叫啥好呢?通常,人们便都将圣人的聪明,叫着圣明。您在古装电视剧里,经常能听到围围在某个皇帝周边的人,三不动就要对皇上喊:俺娘唻,吾皇,“圣明啊!”那“圣明”,即是说,这皇帝,像圣人一般圣明。对啵?
如此来看,却道“神明”是啥意思?您想想,对一般人叫聪明,对高级的圣人叫圣明,那么,对更高级,更明亮,更能耐的天地日月来讲,叫什么好?当然,叫“神明”便怪不糙。
足见,“神明”应该即是针对天地日月们来讲的。您望望,太阳一出光芒万丈,您说这个大明呀,简直是要多明亮就有多么明亮;月亮一来满地银光,直接是要多亮堂就有多么亮堂。还有天底下那万般事事物物,无论是丑的还是俊的,轻的还是重的,有毒的还是无毒的,红的还是绿的,咸的还是淡的,亲的还是后的,您喜欢而把它弄到家里来的还是您不喜欢而把它扔到家外去的,最终,无不统统都被大地所承载着,大地这般承载万物的能耐神奇不神奇?不用说,神奇得直接是没法治。像天上那样的些绝顶至极的日月之明,像大地这样的些承载万物的神奇能耐,那可不是人所能企及的,即便圣人、皇上也白搭,也是不能够的哇。
您可说,对老天的此类之大“明”,对大地的此类之神通,用个什么词来表达?不论用聪明,还是用圣明,显然,都不中,也就唯有用个“神明”,才最准确。对吧?
仔细琢磨“神明”的“神”,俺便感觉,它首先是在告诉咱,像天地日月这些自然的“明”,自然的神通,那是至极到顶了的大明,是至极到顶了的神通;其次,它除了有至极意思以外,还应当表示一种客观存在的神奇。您该还记得,就在这《易经•系辞传(上)》中孔圣人指出“阴阳不测之谓神”,说当下测不出其阴阳性质来的,还不知其来龙去脉的那些东东,便都叫着神。可见,天上地上大自然里客观存在的,当下还没闹明白的事事物物,就都叫神,就都是些神奇。不过,神奇归神奇,毕竟,它们依然还是些个客观存在而已。
看起来,所谓“神明”,实质上,即是指像天上日月光照乾坤这样的大明,即是指像大地承载万物那样的神奇功能,即是指像大自然里这些神奇莫测现象那样的大神通,即是指如同天地运行能亘古不息那样达到登峰造极,登峰造极得到它这种境界,便直干干地给挡住了的那些通天大智慧。兄弟,您道不是,是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