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zang
谢谢您来顶贴。
不用说,这位先生就是个大吉之高人了哦。为啥?他每回来顶贴,大都是一言不发。俺见他在别处,也是言语极不随便。孔圣人说:“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孔圣人又说:“吉人之辞寡”。所以,可以断定这位先生是个大吉之高人。不用占,也不用卜,俺就可以如此给他断定。不信,各位网友去问问他,保准不错。他肯定事事处处光逢吉,别人都羡慕得了不得。
四、爻辞与小象曰
初九: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
象曰:官有渝,从正吉也。 出门交有功,不失也。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
象曰:系小子,弗兼与也。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 随有求,得,利居贞。
象曰:系丈夫,志舍下也。
九四: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象曰:随有获,其义凶也。 有孚在道,明功也。
九五:孚于嘉,吉。
象曰:孚于嘉吉,位正中也。
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
象曰:拘系之,上穷也。
(一)、初九爻
初九: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
象曰:官有渝,从正吉也。 出门交有功,不失也。
1、跟定李世民
周公《爻辞》“官有渝”里的“官”,即官吏、官场、官府里的官。那么,“官”在这是啥意思?原来呀,这官字在古代它通“馆”。“馆”,即房舍、馆舍,当然也包括宫廷等这样一些个人所居住的地方。“渝”,在前面豫卦讲了,是指改变、变化。如此看来,“官有渝”,即是说屋里头的那些个事事有变化咧。
“官有渝,贞吉”怎么讲?这意思就是,当屋里头的那些个事事有了变化时,你说该如何是好?《爻辞》就教导我们了:“贞吉”。也即是说,不管那风风雨雨地是咋变化,只要你能“贞”,能步步尽走在“与天地准”的金光大道上,啊呀,这你就会大吉大利喽。
譬如,唐朝李世民他爹那么一死呢,这个宫廷里呀,就有变化了,就乱套嘞。本来,按说是李世民他哥该继承皇位,可世民他这个哥呢,他娘的是无德又无才,凡事总也“贞”不到个“与天地准”的道上去,而李世民,却有德又有才,事事都能顺民意,都能不前不后、不左不右、不上不下,不偏不倚地是正卡在个“与天地准”的道儿上。你说,如果置身此种复杂多变,风云莫测的处境里,你想去追随那一位?当然,你就该去追随李世民。为啥?因为他能“贞”呀,能“贞”,就会“吉”啊。事实上,最终也确乎就是个李世民当了皇帝。你想想,若是有人昏了头,跟错了人,随上了世民他大哥的话,到后头,那还会有他小子的好果子吃吗?当然就不会唠。
小《象》里进一步解析道:“官有渝,从正吉也。”说是只凡那个房檐底下有了变化,不管它是个鸟啥变化,你只要跟从了“中正”的那一方,不用问,不用占也不用卜,最终,就肯定会得个大吉喽。中正即是“贞”,就是凡事不偏不倚地正好能卡在个“与天地准”的通天大道上。这在先前,咱已是反复讨论过了。
2、广交朋友
这初九爻《爻辞》,你看它,前头说了“官有渝”那些事事,也即是屋里头的那些事儿,接下来呢,就讲出得门来的这些事了:“出门,交有功。”
对此处这个“交”的意思,专家们众说不一。俺以为,“交”在这即是广交朋友的“交”。“功”,是功绩、功德、功效、功夫里的“功”。
“出门,交有功”是说,出门在外,你只要注意去广交朋友,哎,这便会有功了。咋说?小《象》里道:“出门交有功,不失也。”意思是,出门在外,只要注意广交朋友,你就啥都不会丢失嘞。
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首先你就不会失掉那个“贞”。因为多数人,只要能走到你去与他交往时,他还没死,便说明他先前大致是照着“贞”的道,也即是朝着“与天地准”的通天大道一路吉祥如意地走过来的。所以,你交往的人多了,自然也就会跟着众人一道去“贞”,也就能跟着众人一块去在“与天地准”的通天大道上走动了,这也就丢不掉那个“中正”之道了。其实,这就是百姓天天挂在嘴上的那句“凡事随大流”。
另外,其它方面,你只要交往的朋友足够多,也会要啥有啥。比如,想要功效,只要交往的朋友足够多,而你又能从中取长补短、择善而从,便会事半功倍;又如,想要功德,只要交往的朋友足够多,而你又能积极上进,哎,众人就便不计回报,拾掇拾掇全给你;再如,不论是想学木匠,还是想学功夫,或是想学到东北老林子里去挖人参,所有你想学的这一些,只要交往的朋友足够多,啊呀,朋友里面就必定自有高手会教给你。
总之,出门在外,只要注意广交朋友,有了人,人气旺兴了,人脉活络了,哎,你就承好罢,想要啥就会有啥,不管是“形而上”的声誉、名声,还是“形而下”处事的“贞”,还有那些个土豆、面包们,是要什么就会有什么,敢保你就会像把铁流勺一样,凡是想要的,啥鸟也溜不下哦。
伟大领袖毛泽东,领着中国人民闹革命时,所依靠的众多法宝之一就是个“统一战线”,也即是凡事注意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实质上就是出得门来,注意去最广泛地结交朋友。正是注重了广交朋友等这样一些个法宝,他才领着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成立了新中国,也才成了中国人民的大救星。
细思量这一爻,它就是在给咱讲“随”的基本原则的。“随”的基本原则就是,随来随去万般事,“贞”字当头最要紧呐。可不能像墙上那毛梗草,随风歪来歪去瞎摇摆,等这墙一倒,它娘个腿的,就把个小命给葬送了哇。
@dyzang
(二)、六二爻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
象曰:系小子,弗兼与也。
1、那里何时男女都能瞧?
关于《爻辞》“系小子,失丈夫”里的“系”,从甲骨文字形来看,它上面是“爪”,下面是“丝”,表示丝悬于掌中而下垂。可见,“系”本是指悬、挂,拴、绑,系结、束缚。“小子”,当然就是那些未成年人了。“丈夫”呢,现在的娘们一见,就会想到自己那男人。
不过,在这里要是你一看“系小子,失丈夫”就认为,哦,这就是若把自己系在小儿子那里,就会失掉恩爱丈夫的意思,咦,这就是你的不对喽,就成了是在挑拨家庭关系咧。如此理解,就又忒肤浅嘞。
古代,“丈夫”这个词,它不单是指已婚女子的配偶。“夫”,是个象形字,从甲骨文字形上看,像站着的个人(大),上面的“一”,表示头发上插了根簪(zān)。意思是人长成个成年男子了,头发不短了,上头可插根簪了,这就可以加冠喽。古时男子成年束发加冠才算成年人。孔门后人,将俺那老乡孔子称为孔夫子,意思大概即是说,也就只有像人家孔子那样的人才算个真男人,与孔子比起来呀,其他人,你说那还能算是些个人吗?鸟,就都不是人啦,就都没长大哟,都不配头上插那根簪哦。“丈”,为长度单位。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一般人,再有能耐,也就长得个丈儿八尺的这么长短,就差不多了。要知道,那时绝没有像现在的摧长素这些破玩艺。所以,“丈夫”就成了成年人,特别是成年男子的通称。
那么,这句“系小子,失丈夫”究竟是啥意思?早先咱说了,《易》里的这个卦呀,初爻表示事物初始的“时位”,落实到这一卦上,它初爻可代表那个“小子”时代,而六二爻这个位置呢,就表示个“丈夫”时代了。如此来仔细体会“系小子,失丈夫”这句《爻辞》,它的意思应该就是说,如果你身为一个胡子拉碴的大男人,却还依然把自己的情怀系在个未成年的小孩子时期,还天天在你娘怀抱里吃奶撒娇的话,那你就失掉了你这个大丈夫应有的模样喽,就不是人了。这一来,不仅您爹不允许,就连其他人,也都会看不下眼去的啊。
或许你也见过那张有名的西洋画。那画里画的是一男一女两个西洋小娃娃,俩人身上都仅穿着个能有两钱重的小裤衩。你道是这俩可爱的小娃娃光天化日之下,是在那干啥子?日他个猴的,只见这小男娃单手揪起自己下身穿的小裤衩,正在与那个小女娃一起目不转睛地欣赏自己身上比小女娃身上多出来的这个小鸡鸡呢。啧啧。
你看,做孩子,他就有这个便当。但是,假如你你一个大老爷们,都老大不少了,还于光天化日之下常去做这种勾当,那你就很不要脸,就失去了做丈夫的那个资格了嘛。所以说,那裤裆,不是啥时男女都能去瞧的,只有在孩童“时位”里,才可一块去看着耍哦。
@dyzang
2、不可兼得
你道这一爻周公是要向咱讲明个啥道理?俺以为,这个道理就是说,人呐,进入到个什么“时位”,就得端出与这“时位”相应的那个架势来,就得有与这个“时位”相应的作为。也就是要与“时位”永相随,永远去“与时偕行”哦。大人有大人的好处,孩子自有孩子的便当。身为大人,就得有大人的样子,同时,也去享受做大人的那些利处;身为孩子,就得有孩子的模样,同时呢,也去享受做孩子的那些乐趣。你要是想,他叻(二)嫂个腿的,大人的那些个好处俺也要享受,孩子的这些便当俺也不想丢,随来随去的随啥都中,就是不愿意去随时而变,是啥鸟好处都不想丢呢,我操,那你就不能够咯。
小《象》里说:“弗兼与也。”“弗”,即不。这即是说,那老天呵,它决不会把所有的好处和便当都兼并起来全给了你啊。用鲁迅的话说便是,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鸟,难!
@dyzang
(三)、六三爻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 随有求,得,利居贞。
象曰:系丈夫,志舍下也。
1、正反两面看随时
六二爻讲了个“系小子,失丈夫”,这六三爻呢,它就反过来讲“系丈夫,失小子”了。
“系小子,失丈夫”是说,要是你已经长成个大小伙子了,却还依然把自己那情怀系在个未成人的小孩子身上,动不动就好光天化日之下,去看女人这裤裆的话,那就会失去你做丈夫的资格了。人们大半就会骂你:一岁不成驴,到老是个驴驹子。真他奶奶的没出息,吭。
那么,反过来讲,假如你还就是个小毛孩,却倒不知天高地厚,硬要去干那些个属于大人们所干的营生呢,同样,你就也会失去做孩子的这些个快乐喽。
如果说,六二爻是从阴面来说明人生要随“时”,要“与时偕行”的话,则这六三爻呢,它就是从阳面来说人生要“与时偕行”了。从一阴一阳两方面来看问题,哎,这问题就看得极为透辟了呢。这就是“一阴一阳之为道”的高明所在。
“随有求,得,利居贞”是说,凡事你只要注意了这个“随”,则,只凡是有求,那就必定会有所得。但是,你却要特别注意,在这上面最有利的情形,就是你必须去“居贞”,必须去“中正”,必须卡在“与天地准”的通天大道上啊。
@dyzang
2、随时要中正
若要问,就这种事情来说,咋才算“居贞”了?如何才叫“中正”了?怎样才是“与天地准”了呢?《象》里说:“系丈夫,志舍下也。”
“舍”,即舍弃、放弃。这句《象》辞的意思是说,你身为一个还未长大的黄毛丫头或小子,却倒不知天高地厚偏要把心志系在个大丈夫那样的心志上,硬要去干那些大人们所干的营生呢,这就是没“居贞”,就是没“中正”,就是没“与天地准”了。要想“居贞”,就要将你那心志呀,狠狠地往下舍弃下一块来,落回到与你作为一个小丫头或小子的身份相称的地处上,哎,这才算“居贞”了,才算“中正”了,才算是“与天地准”了呢。
“中正”了,当然也即是随“时”随到好处了鸟。
@dyzang
(四)、九四爻
九四: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象曰:随有获,其义凶也。 有孚在道,明功也。
1、不能有奶便是娘
这九四爻呀,就有点不太好懂了。《易》学家们对这一爻是人言人殊,说法不一。既然说法不一,也就给咱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就是胡侃也没有人管喽。
那么,究竟这一爻是啥意思呢?《爻辞》“随有获”里的“获”,从甲骨文字形上看,它从“隹”,从“又”。“隹”,表示鸟,“又”,表示手,所流露出来的是种捕鸟在手的样子。因此,《说文》里讲:“获,猎所获也。”说是这个“获”呀,它的本义是指捕猎所得的禽兽哦。可是,后来,古人连得个奴婢也贱称为“获”,按现在人的眼光来看,这便大不应该嘞。那好三不动把个人,就不当人了呢。是啵。
这句“随有获”是啥意思?俺以为,它讲的其实就是那里能有收获,就去随向那里。也即是说,不论啥地方,只要那里有所追求的东西,哎,立马蒙起个头来就不管不顾地去随,去往那里钻,根本就不管他是姓张还是姓王呕。用百姓的话说很简单,即是“有奶便是娘”。
似这般“有奶便是娘”了之后,会咋样?《爻辞》接着道,这一来就会“贞凶”了。
“贞凶”里的“贞”,早说了,它是指做事都尽能卡在“与天地准”的道儿上。用现代人的话说,就类似凡事都能严格照客观规律去办的意思。所以,一般说来,能“贞”,便都会“吉”。可你望望,这里怎么“贞”了,反而倒闹出个“凶”来了呢?
要理解这个“贞凶”,你必须把它与前一句“随有获”联系在一块来考虑。“随有获”是指“有奶便是娘”,即那里有收获就随向那里去。如此不管姓张还是姓王地随来跟去,这不就很可能跟错人了嘛。跟错人,大方向出了错,剩下来的,你说,这不就越“贞”越“凶”,越“与天地准”越“凶”,那些事办得越好,越漂亮,这个“凶”就鸟越大了嘛。
比如,洋鬼子打进来了,你见那二鬼子有权有势又有白面馍馍吃,就“有奶便是娘”地跟着洋鬼子去做狗汉奸了。这一来,你越能“贞”,越能“与天地准”地去办事情,那些个鸟事办得越好,能耐越大,后头的罪过,不用说就会越大咯。到头来,终有一天,便非得让人枪毙了不可。
可见,人去“随”的时候呀,可不能单看着好像眼目前随了谁当时有收获,临时有饭吃,便不管不顾地去随了去,断不可“有奶便是娘”哦。光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不中哩。
关于周公《爻辞》里的这句“随有获,贞凶”,孔圣人在小《象》辞里道:“随有获,其义凶也。”意思是,周公《爻辞》“随有获”里的这个“凶”,说它是从“贞”里走出来的,其实更进一步讲,它是从那个“义”里出来的,是你去跟那些不三不四的人“义”了,跟他们去重义气,守信用了之后,由此才闹出来的个“凶”啊。
“贞”是指做事都尽卡在“与天地准”的道上,落实在人随人这种事上呢,便是个“义”。就是说,在人随人这种事上,你重义气,讲诚信、守信用了,用周公的话说就是你“有孚”了,哎,这便是能卡在“与天地准”的道上,就是“义”了。
你说你,光知道“有奶便是娘”,也不管他姓张还是姓王,天天跟在那些不三不四之人的腚后头,与他们“义”来“义”去的,与他们重义气,讲诚信,守信用,与他们去“有孚”,这一来,你义气越重,信用守得越好,越“有孚”,这个“凶”,那不就越大了嘛。可见,更具体地说,“随有获”里的这个“凶”,它是从个“义”里出来的。
如此来看,你便能体会到,却原来,像“贞”啦“义”啦这些个东西呀,尽管都是些好东西,可从本质上来说,却全是双刃剑。看准了方向,跟对了人,走在了人间正道上,就可步步得吉,最终成就那辉煌人生。假如,只知道“随有获”,光觉得“有奶便是娘”,从而一失足走在个人间歪道上了呢,它也满能让你一步一个凶,最终便把你送到个断头台上呕。
所以说,在你去跟随他人时,就要千万注意,可不能“有奶便是娘”哇!
@dyzang
2、能跟汉奸讲信用?
说是“随有获,贞凶”,只知道“有奶便是娘”,谁有奶便跟谁走,就跟谁去讲义气、守信用,就跟谁去“有孚”,这便会出“凶”。这个“义”,这个“孚”,这个诚信呀,尽管都是些好东西,可也绝不能轻易去随便用。那么,咋来明辨“义”、“孚”、诚信这些玩意到底啥时该用?又何时当不用?啥时能带来凶?又何时能带来吉?也即是说,怎样用“有孚”这些东西,才能不出什么过错呢?哎,周公这句《爻辞》后头,紧接着就说了:“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有孚”,早先讲过,即是有诚信,讲信用。“在道”,应该就是指在那个“与天地准”的人间正道上。“咎”,为过错;“何咎”,即又有啥过错的意思。
“有孚在道以明,何咎”是说,“有孚”这个东西呀,你以它在不在个人间正道上,以这么一个条件来明辨它何时该有,啥时该无的话,那你还会有啥过错吗?这就不会有错了。即是说,你看准那个人光在个“与天地准”的人间正道上走动,你就去跟他“有孚”,就去跟他重义气,讲诚信,守信用,这样你还会有什么过错吗?就不会有啥鸟过错了哇。
小《象》辞里说:“有孚在道,明功也。”意思是,“有孚”这玩意,如果是被用在了那些个专走人间正道上的人身上,这就明显地有功了嘛。反过来,显然就有过咧。
总之,这里的意思就是说,“有孚”这个东西呀,一般来讲,它是办啥事都离不开的个好东西。但是,用起它来呢,却有个前提在里头。前提就是要“在道”,就是要处处用在那些个步步都走在人间正道上的人身上。如此,才会保证你无过。假如,一步插歪了,歪进邪道上,专去跟洋鬼子,专去跟那些个狗日的汉奸们大讲特讲起信用来了呢,他姥姥的,那就等着罢,早晚就都要闹出大凶来喽。
这等事,显然,连占也甭占,只要明白了道理,打眼一看就明白。这就是所谓的“善易者,不占”。
@dyzang
(五)、九五爻
九五:孚于嘉,吉。
象曰:孚于嘉吉,位正中也。
1、孚于嘉
前面九四爻讲了,人呐,不可“随有获”,不可“有奶便是娘”,不能那有便宜就去随那里,应该既埋头拉车,又注意抬头看路,要去跟随那些个在人间正道上走的人。特别是“孚”这东西,也即是那个信用呀,你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对啥人都去用。不然,要是你一步随错了,随在些走歪门邪道人的腚后头,去与这些人讲起信用来不算伙了呢,这就要出凶喽。
那么,如何才能避凶趋吉呢?这句九五爻就告诉我们了:“孚于嘉,吉。”
关于“嘉”,在乾卦讲了,它是指美、善,即美好。“孚于嘉,吉”是说,这个“孚”,这个信用呀,你只有把它用在些个美的、善的方面上,哎,如此才会避凶而趋吉哦。
这也便是说,只有那个“嘉”,它才配用这个“孚”。
@dyzang
2、跟在君子腚后头
为啥“孚于嘉”就会吉?孔圣人的理解是:“孚于嘉吉,位正中也。”
“位正中也”咋讲?你看这九五爻,它阳爻居在阳爻位,是既中且正呐。这就表示,不论想问题还是做事情,都尽中在个“与天地准”的金光大道上了。具体到这一卦上即是说,跟人跟对了,所跟随的那些人呀,他们尽是些在人间正道上走动的人,净是些走在“与天地准”之道上的君子们哩。这些君子,用今天的话说,当然就是些社会精英咯。为啥“孚于嘉”就会吉?你想呀,一天到晚光跟着这些正人君子满处蹎,当然就会大吉嘞。
可见,啥是“嘉”?啥是美?啥是善?原来,能“位正中”的就是“嘉”,能“与天地准”的就是美,就是个善。那个“孚”只有用在这上面才会吉,那信用唯有用在这些正人君子身上,才会吉啊。要是你幻想跟那些小人去讲信用,最终也能捞着个吉呢,我操,这你就大错而特错嘞。到头来,便非得指望破鞋扎了脚,实打实地落个凶算鸟伙喽。
前面九四爻是阳爻居在阴爻位上,既不中又不正,所以,它就从凶的视觉去讲了个“有孚在道”的问题。这九五爻,它是既中且正,因此,它则从吉的视觉来说了个“孚”之“正中”的问题。“在道”,是在人间正道,“正中”呢,就是“与天地准”,这两者其实是一个东西。如果说,凶为阴,则,吉就为阳。你看这个《易》,它就总是这样用“一分为二”的法宝,从一阴一阳两方面去看事情,去看人的那根“道”究竟是该如何来走动的呢。
@dyzang
(六)、上六爻
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
象曰:拘系之,上穷也。
1、不可了过头
“拘系之”里的“拘”,本指拘留、拘禁,又引申为限制、拘束。“系”,是用绳索去捆绑。“乃从”的“乃”,在这是就、就是的意思。“从”呢,即跟从。
“拘系之,乃从”是说,如果你在“随”的时候,被你“随”的那个主儿把你完全限制住了,犹如手脚都被捆住了那样,一举一动都受到所“随”的那个主儿的束缚,这你就完球了,就是“随”过头咯。“随”过头,就成个跟从了,就只是个跟从而已喽。用百姓的话说,这就成个十足的跟屁虫了,而如此一个跟屁虫,是永不会有出息,一辈子也成不了大气候的。
孔圣人在这一爻小《象》里讲:“拘系之,上穷也。”说是,上六爻是这一卦最后一爻,再往上就没有爻了,就到穷尽的地界了。如此一种爻象,就表示那个“拘系之”,也即那个“随”人呀,如果“随”过了头,就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上了,就不会有啥大出息喽。
接下来,周公的《爻辞》就举了个例子:“维之,王用亨于西山。”
“维”,本指系物的大绳子。《广雅》里说:“维,系也。”意思是,“维”,即系、拴啊。“亨”咋讲?在乾卦说了,它的小篆写作“亳”,隶书写作“亨”与“享”,这三个字其实是同一个字,本义都有献、贡献(指把祭品、珍品献给祖先、神明或天子、侯王等)的意思。不过,后来,“亨”主要引申出了通达,顺利,亨通等这样一些意思,而“享(xiǎng)”,则主要引申为享受、享用。此处的这个“亨”,应该是个“享”,即享受的享。所以,有的本子在这“享”字后头,就直接加一括弧,里面标注着个“享”。
周公《爻辞》“维之,王用亨于西山”的意思就是说,你看俺爹(即周文王),那不就是随着个鸟操的商纣王随得太紧,随过了头,让商纣王把他糊弄到中原,最终被捆起手脚,囚禁在河南羑里的西山上,一囚就在那享受了七八年的罪嘛。假如,当年他不跟得那么紧,一看形势不妙,就宰了商纣王那个熊家伙,肯定就不用受这个恶囊罪了嘛。
因此说,凡事过了头,就要见凶咧。
@dyzang
2、随中“三易”
仔细琢磨这随卦,它前五爻讲的是要随“时”,随“人(君子)”,随“贞”,要随在那个“与天地准”的人间正道上。凡事你不如此去“随”,就有凶,不“随”,那个坎你就鸟过不去。因此说,“随之时义大矣哉!”
那么,是不是说不管啥事体,单一个“随”就都能了结嘞?那倒也并不是。这上六爻便讲了,在你去“随”的时候呀,“拘系之”,也即是“随”过头之后喔,那就山穷水尽了,就没有啥出息咧。
用《易》经看世界的“三易”法宝来看,如果将“随”看作是“不易”,则“随”过了头就是这事的那个“易”的一面。就是说,凡事你得注意去“随”,要随“时”,随“地”,随君子,要注意“贞”,要随在个正道上,这是“不易”的,永远都是不变的。但是,光一门心事地去硬“随”就中了吗?也还不中。假如拿捏不好分寸,“随”过了头,啥事都拘泥于所“随”的那个主儿呢,就要出凶了。这就是“随”的那个“易”,也即是变异的一面了。那么,到底何时该“不易”,又啥时该去“易”,去变通?当然,这就要全由你自己去根据所处的不同“时位”而“简易”喽。总之是当“易”就“易”,该“不易”则“不易”。你看看,这不就是现代人讲的那个辩证法嘛。
这个《易》呀,它处处都包含着像“三易”这样一些光辉思想。古圣先哲原本就是以这些独特的法宝去看世界,而又以这些法宝来把个《易》做就出来的哩。所以,俺以为,悟《易》,离不开《易》经看世界的这些法宝。当然,等有一天把它悟透了,你就会知道,在人们的实践当中,《易》经看世界的这些个法宝呀,它又是极其管用的呢。
@dyzang
第十八卦 盅
《周易》原文:
第十八卦 蛊 山风蛊 艮上巽下
卦辞:蛊:元亨,利涉大川。 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 蛊,元亨,而天下治也。 利涉大川,往有事也。 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
大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爻辞、小象曰: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象曰:干父之蛊,意承考也。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
象曰:干母之蛊,得中道也。
九三:干父小有晦,无大咎。
象曰:干父之蛊,终无咎也。
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
象曰:裕父之蛊,往未得也。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
象曰:干父之蛊,承以德也。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则也。
一、卦画与卦名
蛊 山风蛊 艮上巽下
第十八卦蛊,由艮上巽下组成。艮象征山,巽象征风,所以,蛊卦就简约地叫着“山风蛊”。这一卦与前面的随卦互为覆卦,随卦是兑上震下,将它颠覆过来,就变成艮上巽下的蛊卦啦。这也即是“二二相偶,非覆即变。”
“蛊(gǔ)”,就是蛊惑人心的蛊。它是个会意字,从“虫”,从“皿”,老写为蠱,一皿之上,虫字便有三个之多。
据《舆地志》里说:“江南数郡有畜蛊者,主人行之以杀人,行食饮中,人不觉也。”意思是,在江南好几个地方上呀,有他娘的专门来养蛊的呢。你说他养这东西干啥?原来是好用它去杀人哩。杀人时,把它弄送进饮食中,这一来,人就死活都察觉不出来喽。
那么,这“蛊”是咋养出来的呢?传说把上百条虫子,放进个像坛子一样的器皿里,尔后埋于地下,使它们在个暗无天日的地界里互相蚕食。末了,剩下来的最后一条虫子呀,哎,它就是这个蛊了。
你要是心术不正,见了那腰缠万贯的主儿呀,只须把这蛊悄悄地往她吃喝的东西里一放,咦,她那万贯资产,就都是你的喽。当然,这种事,也完全可通过花言巧语去迷惑对方心窍而获取,并不必非得立马就要了他的命。自然,用花言巧语迷惑对方心窍,这便是人们常讲的那个蛊惑人心喽。
后来,“蛊”就引伸出了诱惑、迷乱的意思。比如,神智不清,特别是男人被女性所迷惑,迷惑得心志惑乱的疾病,叫蛊疾;花言巧语,迷惑人心去为非作歹,就叫蛊惑人心。另外,人肚子里的寄生虫,也有叫蛊的。
这蛊卦它是讲啥事的呢?前面随卦讲的是个“随”,说是人要随“时”,随“人”,要随着个人间正道走。那么,如何去随“时”、随人、随正道呢?这里头就有个辨别的问题,可在还未辨别清楚之前,最简捷的办法,那就是随“人”。也即是看人家都往那跑,你就也跟着向那颠。百姓把这叫“随大流”。“随大流”,尽管是个挺不错的办法,但是,在随大流时,很可能就会遇到别人的一些蛊惑,在别人的蛊惑下,跟着就一溜烟地随进歪门邪道上去了。所以,人在“蛊”面前,就得严加分辨。当面对“蛊”时,到底该怎样分辨?当作何应对?哎,这就是这个蛊卦所要探讨的那些事事喽。
@dyzang
二、卦辞与彖曰
卦辞:蛊:元亨,利涉大川。 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 蛊,元亨,而天下治也。 利涉大川,往有事也。 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
(一)、何为蛊?
关于这一卦,俺老乡孔圣人在他的《彖》里首先从卦象上,来把个“蛊”进行了一番说明:“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
从卦象上看,蛊卦是艮上巽下。上经卦艮是一条阳爻两条阴爻,根据《易经》“阳卦多阴,阴卦多阳”的法则来判断,它属阳卦,阳卦为刚,象征山;下经卦巽,则是两条阳爻一条阴爻,同样根据上述《易经》的法则来判断,它是阴卦,阴卦为柔,代表风。所以,孔圣人在这就说,你看这蛊卦,它“艮上巽下”,也即“刚上而柔下”的这个样子,那不就像是前面一座刚硬的山,后头来了一阵柔软的风嘛。
那么,这阵柔软的风来到那刚硬的山前之后,会咋样?当然,那个“柔”就被这个“刚”挡住了,也即是说,那阵正在风行的柔软的风呀,被前面那座刚硬的山给挡住了呢。“巽而止”里的“巽”,是指风在行走。“巽而止”是说,那阵柔软的风,它走着走着,哎,让前面那山一档呀,就停住喽。
你道啥是“蛊”?却原来,这“蛊”,它就似这般,像一阵风那样,走着走着,正走得好好的,突然间,前面那山一档,便停住了。瞧瞧,这就是个“蛊”哦。
不过,这里你依然还得用“象思维”来参悟。用“象思维”来理解,所有那些能表现出“巽而止”这种卦象的万般事事物物呀,它就都是个“蛊”。比如,1976年,咱中国人正满腔热情地跟着毛主席走得兴起,突然,他老人家撇下人们就驾鹤西去了,人们一下子便不知往那走好了,这就也是进入到个“蛊”里嘞。
@dyzang
感谢两位老师的忒爱。下面为这俩老师发几贴,权当玫瑰花先给俺那最可爱的人!
@dyzang
(二)、如何走向天下大治?
周文王的“元亨,利涉大川”这句《卦辞》是啥意思?“元”字,在乾卦已经说过。不过,它在这应该是开始、起端、根源、源头、根本的意思。“亨”,即亨通。关于“利涉大川”,孔圣人在《彖》里的解析为:“往有事也。”说是这个“利涉大川”呀,它就是指在你往前走当中,遇到的所有那些个诸般形形色色的事事哩。
“元亨,利涉大川”的意思是,当一个人面对“蛊”这样一种处境,他该咋办才好呢?那就应该从根上去考虑,从根上去正本清源哦。只有把思绪从源头上清理疏通好了,把所走的道路从根上拿准了,从根源上能一路亨通不已了,这才有利于之后去处理遇到的所有那些个鸟形形色色的事事物物,才有利于去涉大川、过大河,去成就个辉煌大业啊。
孔圣人的《彖》辞感叹道:“元亨,而天下治也。”说的是,什么时候能像周文王讲的那样“元亨”了,哇塞,这个天下呀,俺娘喔,就能走向个大治了哇。
现如今,我们可从两个例子里来参悟这个道理。一是毛泽东那代人,他们当年就是在国人都“蛊”在一片阴霾当中,从根上去让人们认清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从根上领着人民步入了一条康庄大道,这才有了后来的新中国。
再一个例子就是,邓小平那代人,他们当年也是在毛泽东一去,国人都“蛊”在个大鼓里不知所向之时,从根上拨乱反正,理清思绪,让人们认清了世界发展的新形势,从根上领着人民步入了一条畅通的小康路,这才有了今天中国的富强哦。
@dyzang
(三)、啥事总有个次序
《卦辞》里的这句“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咋讲呢?
原来喔,古人记年、记月、记日、记时,并不像咱今天这样,都用数码来记。那时他们是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字来记日,这十个字就叫天干;又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个字来记月,这十二个字就叫地支。
后来,因为十个天干与十二个地支记起个日月来呀,所记的日月少,而重复的多,极不便于长时间中的辨别,所以,人们就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环相配,这就可以配成甲子、乙丑、丙寅……等六十组了。这六十组,便叫“六十花甲子”。古人就用它来表示日月,也表示年、时的次序。至今,咱们的农历也还在用这个东西。这就是人们说的那个干支历。今天,人们像用《京房易》纳甲法去搞预测啥的,依然仍需把公历化成干支历。
如果周文王那个年代是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天干来记日,则那些个日子就成了甲日、乙日、丙日、丁日……辛日、壬日、癸日,这样一记就可以记十天。十天,也就是一旬。一个月三十天,也即一个月有上、中、下三旬了。十天记完了呢,哎,又回过头去从甲日开始往后排,等到后来排到那最后的癸日呢,咦,就又回去了。那老天,那日头,它周而复始,运行不息,这个日子呢,也便如此周而复始,运行不止,永不间断地就被人们记下了。
要是将用天干这十个字来记的日子顺序排列开来,很明显地你就可以看出来,甲日前面的那三日是癸日、壬日、辛日,而甲日后头的那三日,就是乙日、丙日、丁日喽。《卦辞》里的这句“先甲三日,后甲三日”,从字面上来说,就是先有了甲日前面的那三日,这才有了甲日后头的那三天呐。其实这就是说,那老天运行喔,它就是这样一种路数走过来的。它决不会过了这日而丢了另一日,过了今天却又丢了另一天,如此乱七八糟地像赍子(男性生殖器)毛炒韭菜那样,一点秩序都没有哇。
老天的运行,它有个这样的先后次序在里头。那么,“推天道而明人事”,作为人来说,该咋办呢?当然,那就也得不论什么事事物物,都得去讲究个次序喽。
孔圣人的《彖》辞说:“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这便是说,你望望,是先有了甲日前面那三日,这才有了甲日后头的那三天,先有了前面的那个善终,才会有后面这个良好的开始哦。那老天它都是这么运行的,你胆敢不照着老天的样子去办吗?这你那胆子也未免忒大了吧。你若果真胆敢不依天理去行事,在“蛊”时不去注意“元亨”,不去从根上闹出个眉目来,却偏要在些个枝节末稍上就要立马开始去行动,幻想如此就能得到个好结果呢,俺娘喔,这事就难了,难如上晴天!
事实也正是如此,不管啥事体,讲究的就都是个次序。你看,一台电脑,之所以能运行,那不就是因为它里头每个部件都按一定次序排列着的嘛。假如你一锤子照准它砸下去,东西尽管还是那堆东西,一样也不少,一样也不多,可它就运行不了咧,就成堆废铜乱铁了。这是为啥?当然,就是因为它里面各部件的那些个次序,都鸟乱套了哦。
所以说,处在“蛊”的处境里,就千万要当心,这时刻,断不能乱了套,而应该保持一个清凉的头脑,要从根上去清理好思绪,疏通好路数。如此,唯有如此,才有利于你一路向前往了去。不然,你就亨不了鸟。
那么,到底周文王那个年代,是用十天干还是用“六十花甲子”来记日的呢?这个咱可先不用去管它。如果是用“六十花甲子”来记日,你也可以从中理解到,是先有了甲某日前头的那三日,才有了甲某日后头的这三天。那个道理都是在说明,是先有了前面的善终,才会有后面这个良好的开始,凡事可不能乱了次序。
@dyzang
三、大象曰
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一)、山下有风
大《象》辞“山下有风,蛊”,讲的是盅卦的卦象。这种卦象,就表示山把个风挡在了山下,那风便呈现出了盅惑不前的这样一幅景象。用《彖》辞的话说,就是种“巽而止”的样子。如此一幅景象,前头说了,用“象思维”来考虑,它即是指所有能表现出“山下有风”,“巽而止”这种卦象的万般事事物物呀,它都是“蛊”。比如,一个人,走着走着道,正走得好好的,突然,前头一堆人把个道给挡住了,他不知往哪走了,此刻,这个人就是走进“蛊”里了;一个家庭,日子正过得好好的,一下子遇到个第三者插足,闹得家庭不知该往何处去了,这时的那个家庭呀,就也是走进“蛊”里了;一个地区,要是正在繁荣昌盛,猛然有了变故,人们顿时都不知该往那去好了呢,不用说,这也是走进“蛊”里了。总之,所有表现出“山下有风”,“巽而止”这种卦象的呀,不用说,它就都是个鸟“蛊”咧。
@dyzang
(二)、经久不衰
假如一个君子遇到一片民众都身处“蛊”当中,他会咋办呢?这里就说了:“君子以振民育德。”意思是,君子在这种形势下,他就会去振奋民心,培育盛德。
周文王不是说,人在“蛊”时要去注意“元亨”,要从根上闹出个“善终”来么?那么,在国家大事上,抓住个啥子才算是从根上抓闹好了呢?由这句大《象》辞里可见,孔圣人认为,只有能抓住个“德”,能振奋民心而把“德”培育好了,哎,那才算是抓施好了,才算你真正抓闹到个正经好的根上去了哇。
你看这个《易》,它里面讲的这些事事呀,实在是太有道理了。《易》经作就了几千年之后,几十年前,俺念书时毛主席他老人家就让俺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个心眼地去做个“德智体”都怪好的三好学生,到如今,中三装换了西服,两腿裤改成了超短裙,人们不依然还在那着力培育这个“德”吗?啥叫经久不衰,这才叫经久不息。这个《易》呀,它确乎不愧为五经之首,你可别不把它当块干粮啊!
@dyzang
四、爻辞与小象曰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象曰:干父之蛊,意承考也。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
象曰:干母之蛊,得中道也。
九三:干父小有悔,无大咎。
象曰:干父之悔,终无咎也。
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
象曰:裕父之蛊,往未得也。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
象曰:干父之蛊,承以德也。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则也。
(一)、初六爻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象曰:干父之蛊,意承考也。
1、干父之蛊
《爻辞》“干父之蛊”里的“干父”咋讲?莫不是,这指的就是个干爹吗?你要如此去理解,可以说也对,也不对。
“干”字是个象形字,由甲骨文字形上看,它象个叉子一类的猎具,所以,本是指用于进攻的武器。后来,这种武器就主要用于防御了,因此,“干”的原意指盾牌。像大动干戈里的干,就是盾牌。再后来,“干”又引申出了诸如追求、求取,关连、涉及,干旱、干枯,徒然、白白地,涯岸、水边,做、干事等这么许多的意思来。这里的“干”,俺以为,它应该是做、干事的意思。
“父”,当然指父亲。不过,咱反复强调了,整个一部《易》,你处处都得用“象思维”这些法宝去参悟。用“象思维”来看,“父”应该既指父亲,也泛指父辈、父兄、前辈等。
如此看来,从字面上看“干父”,就是指干事的父亲,而宽泛起来理解呢,它就是指干了诸多事事的那些个父辈、父兄、前辈们嘞。可见,人们常认的那个“干爹”喔,它的含意应该是指,他虽然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不是亲生父亲,可他却的的确确是为你这个干儿或干闺女实实在在地干了不少营生的那个长辈哦。不用说,对那些啥鸟事也没干的主儿呢,你就根本用不着去叫他“干爹”咧。
“干父之蛊”咋讲?“蛊”,先前讲过,是指遇到了迷惑而停滞不前。所以,“干父之蛊”就是指干了好多事情的那些个父辈,于干事当中所遇到的那些个迷惑。
对他们的这些迷惑,周公是咋个看法的呢?《爻辞》说:“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啥是“考”?早也说过,父亲作了古,就叫“考”。“厉”呢,就是乾卦九三爻《爻辞》“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里的这个“厉”,即严格、严厉、厉害。
《爻辞》“有子,考无咎,厉终吉”的意思是,那些个作父亲的呀,不论他在干事之中遇到些啥迷惑而被挡住了去路,只要最终能养活出个一儿半女的来,哎,即便是他作了古,死掉成为“考”了,也就没有什么过错了鸟。只要他那子女们,能像君子一样“终日乾乾,夕惕若厉”了,好呵,最终,必定就会得到个大吉喽。
为啥这么说?因为,不论什么人做啥事,在一定时间和地界上,不可能将那些个事情全都辨认透亮,总有它的局限性,总有它所迷惑的一些东西在里头,也即是总有属于他们的那些个“蛊”。但是,只要他后继有人,不用说,他的事业就会得以发扬光大咯。在发扬光大当中,子孙们只要能严格要求自己“终日乾乾,夕惕若厉”,便可在以后的发展中分清是非,排除种种蛊惑。如此一来,这不就可香火不断,直通大吉到永远了嘛。
可如果连个一男半女的都没有,后继无人了呢,老天喔,那就糟了,就啥鸟都玩球啰。
@dyzang
2、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孔圣人的小《象》里道:“干父之蛊,意承考也。”就是说,周公的“干父之蛊,……”这句《爻辞》呀,它的意思即是要着重强调一个继承先考的意志和事业的问题啊。
当然,这个问题的核心,归根结底就是个有没有“子”的问题,也即是个有没有接班人的问题。有接班人,啥“蛊”都不怕,没有接班人呢,即便是啥“蛊”都没有,也鸟全白搭。
你道是愚公移山他指望个啥?不就是指望他的那些个子孙们天天挖山不止嘛。假如有一天,他儿子找不到个婆姨,生不成个娃,绝了后呢,我操,他就没啥可指望啦,他的未来就真成个梦了鸟。
所以,古人才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把个《易》悟到这地上,俺就又想起了伟大领袖毛主席。你说,当年,他为啥将邓小平再度打倒后,便送他到江西那个拖拉机修配厂去挫拖拉机零件去了?咹?也许,那正是他老人家为了革命的千秋大业,而在那锤炼和保护接班人吧。
@dyzang
(二)、九二爻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
象曰:干母之蛊,得中道也。
1、娘们遇“蛊”该咋办?
前一爻讲了“干父”,这一爻就来说“干母”了。“干父”是指干事的父亲,“干母”,当然就是指干事的母亲喽。你望望这个《易》,啥事它都是如此去注意“一阴一阳”,都要分出个公母来论高低的呢。
“干母之蛊,不可贞”咋讲?这就是说,干事的母亲在干起那些个事来时,如果一下子遇到了“蛊”,遇到了些个蛊惑的话,这就不得了,就不可能去“贞”了哇。
“贞”在乾卦讲了,它是指想问题、办事情都能正卡在“与天地准”的道儿上。对女人,对此处这个“干母”来说呢,它除了以上意思之外,还应该是指始终能听从她男人的话,一心一意地跟着她男人走。“不可贞”,就是不可能“贞”,就是“贞”不了的意思。
为啥一个“干母”,遇到“蛊”就不可能“贞”了呢?
《易》经认为:“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就是说,天高高地处在尊位,地低低地处在卑位,如此那个乾坤就定下来了,就稳定了,天地间万物就可以安安稳稳地去干它们要干的那些个营生了。反之,如果天不尊,不高,地不卑,不低,天地间连个鸟缝也不见,你说这乾坤里的万物存身之处都没有,这个乾坤它又咋能定下来呢?是啵。这个道理落实到个家庭里,则,父为阳,是乾,是天,而那个母呢,她则是阴,为坤,为地。所以,通常应该是母处卑位,就像个地始终跟着老天去行走一样,永远跟着她的那个处尊位的夫(即“干父”)来转悠。这样,家庭才能得以稳定,才可成就“干母”的那个“贞”,才能让个家庭在“干父”的帅领下,有指望事事都尽卡在那条“与天地准”的道儿上,从而去开创自家的千秋基业。
可假如有一天西边来了个小白脸,一番摇唇鼓舌就让个“干母”受到了蛊惑,这个干事的母亲,竟就啥也干不下去了,就要一心跟了那小白脸跑了。你说,这又咋能去“贞”?不仅那个母“贞”不了,整个一大家子人,就都不用想去“贞”了哇。剩下的这个“干父”,你想想,他还有心去干别的事吗?只要还有一口气,肯定他得先去把那小白脸干到地再说咧,他娘的!你瞧瞧,这不就乾坤大乱了嘛。
可见,这“干母”要是遇到“蛊”,可千万要把自己脚下的路看仔细了啊。
@dyzang
2、以“中道”为要
以上,当然是周公的看法。周公的这种看法,从《爻辞》里细细想来,它的倾向好像是,作为一个娘们呀,应该嫁一随一,从一而终。不过,孔圣人的看法,倒就有了些许不同喽。孔圣人在小《象》里说:“干母之蛊,得中道也。”意思是,“干母”要是遇到“蛊”呀,关键还是要注意去“得中道也。”
“中道”,就是“中正”之道,就是那条“与天地准”的中正之道。
“得中道也”是说,这个干事的母亲呀,她要是遇到“蛊”时,应该是谁说的对,谁能“与天地准”,哎,就跟了谁去。也即是说,如果是那小白脸得了“中道”,就宁愿与他这没得“中道”的老公去离婚。这里的关键,就单看是谁得了那个“中道”。
当然,“干父”与“干母”,你可以将它们看成是一个家庭里的“父”与“母”,但是,你更应该用“象思维”将它们拓展出去,看成是一个单位的领导与群众,看成一个企业的老板与员工,看成一个古国里的王侯与臣民等等又等等。如此一来,这个道理它就又有了普遍意义。整个一部《易》,你都得如此去理解。所以,孔圣人才在他的《周易?系辞传》里教导我们:“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dyzang
(三)、九三爻
九三:干父小有悔,无大咎。
象曰:干父之悔,终无咎也。
1、也来改改这个《易》
这九三爻的《爻辞》与小《象》辞呀,好多本子里都说法不一。有的这一爻《爻辞》是“干父小有晦,无大咎”;小《象》曰:“干父之蛊,终无咎也。”有的说《爻辞》是:“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小《象》曰:“干父之蛊,终无咎也。”
俺呢,在这就斗胆把它整成了《爻辞》为:“干父小有悔,无大咎。”小《象》曰:“干父之悔,终无咎也。”反正是不管周公也好,还是孔夫子也罢,他们都已作古,你咋改他们也不会来找你喽。
@dyzang
2、团结一致往前看
“干父小有悔,无大咎”咋讲?这意思可以理解为,凡干事的那个“父”们呀,他们就都有一些后悔的地方,可这并没有什么大过错,没啥大责任可追究,是干事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事情哩。即是说,人非圣贤,谁能无“蛊”?谁能无过?有“蛊”,自然便会有过;有过,自然就会有悔;有悔当然便不是“大咎”,就不是啥鸟大过错。
特别是对继承先考的意志和事业的后辈来说,先辈已经作古,他们所干的事业已经终结,或说是已经告一段落,关键还在于往后的日子里后辈们如何去继承先辈的意志和事业,去继往开来,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哦。如此说来,那些“干父”,那些个前辈们的一星半点子的后悔,便终归是无大咎,无大过,是没有啥大责任可追究的嘛。这就是小《象》辞“干父之悔,终无咎也”的意思。
想当年,毛泽东刚过世时,邓小平领着全国人民拨乱反正,肯定毛泽东的功过为“三七开”,号召人民团结一致往前看,你望望,这不就与此处讲的这个《易》理是极其相符的嘛。
@dyzang
(四)、六四爻
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
象曰:裕父之蛊,往未得也。
1、裕父之蛊
“裕(yù)”,是个形声字,从“衣”,“谷(yù)”声,本指衣物、财物等,为富饶的意思。“裕父”,单从字面来理解,应该是指很富有的父亲。当然,这里也可宽泛地把它理解成那些很富有的先辈。“裕父之蛊”,即是指很富裕的父亲或很富裕的父辈、父兄、前辈们所遇到的那个“蛊”。
面对“裕父”的那些个“蛊”,对于继承其意志和事业的后辈子孙来说,该咋办才好?《爻辞》说:“往见吝。”意思是,后辈在继往开来往前走当中,面临“裕父”,面临着很富有的父亲或很富有的先辈们的时候呀,总是要见到个“吝”才好。“吝”,就是小心。“往见吝”,就是往前走时,要见到个小心才好。
为啥呢?你想呀,“裕父”的那个富裕,他们的那些个金银财宝是咋来的?大体说来,不外乎有两条道:一是盛德弥天,信誉可靠,以此从正道得来了个洪福齐天,最终攒下了一堆金银财宝;二呢,就是靠走歪道投机取巧,甚至是靠坑蒙拐骗等恶劣手段,也能一时得来个富裕的家产。从富有的父们遇到的“蛊”,也即是所遇到的迷惑来看,很可能那个富裕呀,它原本就不是从个一般路上来的呢。因此,对继承者来说,当然就要千万小心喽。
@dyzang
2、不可不小心
小《象》辞指出:“往未得也。”说是,如果不知道“吝”着点,光盯着那堆金银财宝满心喜欢得不得了,蒙起个头来自顾往前去抢那些个鸟操的好东西呀,哎,到头来,你未必就能真正得到那些财富呢。
你想呀,要是那些宝贝果真是您爹偷的,或是贪污受贿的,那不就完球咧。真这样,不仅财富可能随时让人家没收了,闹不好,恐怕你还得为你爹再赔上些钱财哇。你说,不小心,那能好?
@dyzang
(五)、六五爻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
象曰:干父之蛊,承以德也。
1、继承先承啥?
对“干父之蛊,用誉”这句《爻辞》,可以直接把它理解成“干父之蛊,贵在用誉。”就是说,当你在继承干了不少事,有了不少财富的前辈意志和事业中遇到迷惑之际,这时最要紧的是该注意啥呢?当然,最难能可贵的便是首先去继承并运用他们那些个“誉”了。
这“誉”,当然就是信誉,以及由信誉赢得的那些个声誉,也即是那些美誉。
@dyzang
2、承以德
“誉”是啥?“誉”这个东西呀,从本质上说,其实它就是个德,它是那优良德性的自然流露。人只有有了德,才会有好“誉”,有了好“誉”,当然就不愁吃穿了,最终,也就不愁没有那座金山喽。
所以,《象》辞一言中的:“干父之蛊,承以德也。”即是说,面对前辈遗留下来的那些众多的东西,你说你该优先去继承啥?是先去抢那些金条银块吗?不是。是先去跟找那些值钱的字画吗?也不是。是先去抢那个鸟别墅或小汽车吗?更不是。那是该优先继承个啥子呢?却原来,首先应该去“承以德也。”首先应该去继承前辈的那些个优良品德啊。
当初毛主席去世后,中国共产党就知道“用誉”,就知道去继承前辈们的那些个优良德性。这在党内是叫“继承光荣传统”。正是继承了那些“光荣传统”,才有了今天咱们中国人的这派无限光明。想当年,不少国家好像就没大用好前辈的那个“誉”,以至于后来便闹得乱哄哄一片,不可收拾喽。
这个《易》喔,尽管它是几千年前古圣先哲所作,可你望望,它讲的这些个道理,即便是几千年之后的现如今,都依然还是颠覆不破哩!
@dyzang
(六)、上九爻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则也。
1、高尚其事
“不事王侯”里的“事”,在这应该是做、服侍的意思。“高尚其事”里的“事”呢,就应该是指事业的事了。
这上九爻“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的意思是说,为了让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能够得以高尚起来呀,啊呀唻,就是能给他高官厚禄的王侯们,以高官厚禄相许,来请他去做事,他都不去,都不去伺候他们呢。
你看看,一个人,面对个“蛊”,面对那不少人都求之不得的高官厚禄,都能不迷惑到此般境地,这不就是个人人都该学习的好榜样了嘛。
因此,俺老乡孔夫子看了蛊卦这最后一爻,便大加赞叹道:“不事王侯,志可则也。”就是说,您都望望喔,为了让自己所从事的那个事业能得以高尚起来,面对高官厚禄,却能硬是不伺候,竟就能如此不被名利所蛊惑,能如此不糊涂,胸怀这种大志的人,他这不就诚可为咱们的那个模范了嘛。
“则”,在这即模范、效法的意思。
@dyzang
2、简约而不间单
你看这蛊卦,它就是如此干净利落地便结束了这一卦。确乎是简约而不间单!
@dyzang
第十九卦 临
《周易》原文:
第十九卦 临 地泽临 坤上兑下
卦辞:临:元,亨,利,贞。 至于八月有凶。
彖曰:临,刚浸而长。 说而顺,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 至于八月有凶,消不久也。
大象曰:泽上有地,临; 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爻辞、小象曰:
初九:咸临,贞吉。
象曰:咸临贞吉,志行正也。
九二:咸临,吉。无不利。
象曰:咸临吉无不利,未顺命也。
六三:甘临,无攸利。 既忧之,无咎。
象曰:甘临,位不当也。 既忧之,咎不长也。
六四:至临,无咎。
象曰:至临无咎,位当也。
六五:知临,大君之宜,吉。
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
上六:敦临,吉无咎。
象曰:敦临之吉,志在内也。
@dyzang
临 地泽临 坤上兑下
第十九卦临,是由上坤下兑组成。坤象征地,又表示顺;兑象征泽,又表示悦、喜悦。所以,临卦就叫“地泽临”。
坤象征地,地也就是岸,即岸边;兑象征泽,泽便是江河湖海、沟涧深渊等那些个有水的地方。依据卦象这么一想,你看,当你走着走着遇到条大河或万丈深渊啥的,来到岸边上你不就得停下来向下看嘛,只这一看你便会发现,咦,这个大地原来它竟是如此之厚啊。这种情形,就是临卦所朗显出的那副图景了。
《荀子?劝学》里说:“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这句名言,大半就是由此卦而来。因为,荀子本就是个《易》学大家。
“临(臨)”字从金文字形上看,它右边是个人,左上角象人的眼睛,左下角象众多的器物,整个字形就象人俯视器物的样子,所以,它的本义是指从高处往低处察看,也引申为以下这些意思:一是到、来,如:光临、莅临、亲临等;二是遭遇、碰到,如:临时、面临等;三是挨着、靠近,如:临近、临街、临终、临危等;四是照样子摹仿字画,如:临摹、临帖、临写等。
另外,陈年里它还指帝王上朝,如:临朝、临政等。帝王们坐天下,便叫君临天下。从这里可见,“临”还有层治理、管理、统治的意思。
当把临卦悟个差不多的时候,你会知道,实际上临卦的这个“临”,它是指“临事”的。“临事”,即指一个人所面临的那些个事事物物。当你早上一睁眼穿上裤子下得床来面临那些事事物物时,该如何应对?咋办是好?这些问题,就正是这一卦所要讲的。
还有,临卦与它的覆卦,也即紧挨其后的第二十卦观卦,都是这《易》经讲的“十二消息”卦之一。临卦在“十二消息”里代表十二月,观表示八月。这些事事,后头咱都要去仔细说道。
@dyzang
二、卦辞与彖曰
卦辞:临:元,亨,利,贞。 至于八月有凶。
彖曰:临,刚浸而长。 说而顺,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 至于八月有凶,消不久也。
(一)、再回乾
在前面第十七卦随里,《卦辞》就说过“元,亨,利,贞,无咎。”你看,到了这临卦上,又是这么一句“元,亨,利,贞”。随卦的“元亨利贞”,是乾卦四德的“元亨利贞”,临卦的这个“元亨利贞”呢,当然,它也应该是乾卦四德的“元亨利贞”。
随卦“元亨利贞”的意思是说,在随的过程中,只要能秉持住乾卦四德“元亨利贞”,或者说能操守住“元亨利贞”这四个基本原则,那你所随的万般事,就算尽心尽力了,就没什么过错,就啥可追究的责任也没有咧。
这临卦的“元亨利贞”呢,它的意思自然也是说,在“临事”之际,在你面临诸般事事物物时,只要能像乾卦四德“元亨利贞”里讲的那样,秉持住“元亨利贞”这四德,操守住“元亨利贞”这四项基本原则,就也可以说是尽心尽力,就也问心无愧喽。
那么,想必你就要问了,“元亨利贞”这个乾卦四德,它在六十四卦里的出现,又有些个啥规律呢?你是在问俺么?那俺就告诉你:到目前为止呀,俺也还不知道哩。这就叫:“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可不好胡侃八侃的,再侃裂了调,就好遭人笑话嘞。
@dyzang
(二)、十二消息卦
周文王为临卦作的这《卦辞》,它前头讲了“元,亨,利,贞”,后头呢,紧接着就说“至于八月有凶”了。“至”,即是到。已经“元亨利贞”了,咋到八月又会有凶呢?说八月有凶,那么,临这个时候,它又是几月?这些问题不禁就让人好生纳闷咧。想理解这些事事,咱还得从《易》经“十二消息卦”来说起。
原来,这《周易》本是用散布在它六十四卦里的十二个卦来表示一年十二个月的。十二个卦即:乾、垢、遁、否、观、剥,坤、复、临、泰、大壮、夬。
如果你单从卦名上来看这十二个卦,咋你也看不出个啥道道来。可如果把它们按一定次序排列起来,从它们的卦形上去瞅瞅呢,哎呀,这里面的门道就清楚可见喽。不过,这十二个卦的次序,那也并非是一般人都能排列到好处的。千百年来,将它们的次序排列好了的,不过也就只有一个人。这个人,你当他是俺吗?很惭愧,并不是俺呢。
那他是谁?据廖墨香先生考究,在西汉大易学家李君明(京房)的《京房易》里,李君明从这个《易》里,通过归纳排列后,提出了个关于“十二辟卦”的卦气说来。从这个卦气说里,人们便可清楚地看出,这乾坤,这个天地呀,它一年十二个月,都是在那阴消阳长,阳息阴退,“反复其道”,周而复始,往复不已的哩。原来,那天地走的竟是如此一根道儿哦。
周文王和他儿作的这个《周易》的排列次序是,自乾、坤两卦开头,到既济、未济两卦结束,而李君明的《京房易》呢,它就不是这样的次序了。《京房易》,将六十四卦分为八个宫,每宫都以一个纯卦统辖七个变卦。所谓纯卦,即上下两个经卦都是同一个经卦组成的六爻卦。如:乾、坤、艮、兑等都由上下两个相同的经卦组成,就全是纯卦。纯卦,共八个,正好八个宫里一个宫有一个当头头,如此一来,一个宫里八个卦,一共是八个宫,八八六十四卦就都各就其位了。你看,经李君明这么一排列,这个《易》里的六十四卦呀,就恰似一个主儿领着七个女的,便都名花有主,各归其位了哦。奶奶的,真是叫绝!
《京房易》里的这个“十二辟卦”呢,它就把乾、坤两宫的首卦,也即是纯卦乾和纯卦坤,再加上乾宫里的一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持世的五个卦,即:垢卦、遁卦、否卦、观卦、剥卦;又加上坤宫里的一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持世的五个卦,即:复卦、临卦、泰卦、大壮卦、夬卦都叫着辟卦,这就组成了“十二辟卦”。
啥是持世?所谓持世,按李君明的意思,即处在阴阳消息变化最前锋,对阴阳消息变化最敏感、最明显的那一爻。
“辟(bi)”,为君主,即主的意思。“十二辟卦”,就是以一年十二个月为主,一个月用一个卦来表示其阴阳“消息”的情景。因此,“十二辟卦”也叫“十二消息卦”。
那么,啥是“消”?又何为“息”呢?在《易》里有个说法,这就是:阳去阴来,为“消”;阴去阳来,为“息”。理解时,可以这样来理解:阳去了呢,就是消,就是消退了。事物都是“一阴一阳”和成的,阳去了不能空了位呀,所以,阳消去了以后,那个阴就来了。这就是阳去阴来的那个“消”。同理,等阴去以后呢,哎,这个阳就来了。阳来了以后呢,那个阴,它就去休息了。这就是阴去阳来的那个“息”了。
《京房易》是怎样来排列那十二个辟卦之次序的呢?乾卦和乾宫其余五卦排列次序是:
一、乾卦 乾为纯阳之卦,主四月之气:属巳火;叫“建巳”。
二、垢卦 一阴消阳,主五月之气:属午火;叫“建午”。
三、遁卦 二阴消阳,主六月之气:属未土;叫“建未”。
四、否卦 三阴消阳,主七月之气:属申金;叫“建申”。
五、观卦 四阴消阳,主八月之气:属酉金;叫“建酉”。
六、剥卦 五阴消阳,主九月之气:属戌土;叫“建戌”。
@dyzang
以上六卦,都是《京房易》乾宫之辟卦。这六卦,表示一年当中,从四月(巳月)到九月(戌月)的阳消阴长。就是说,自三月(辰月)进入四月(巳月)后,天地间的阳气已经兴盛至极,然后,物极必反,开始生阴。至五月(午月),也就是垢卦表示的这个地儿上,一阴生成;到六月(未月),也即是遁卦表示的这个地儿上,是二阴生成;如此一爻一爻地一直至九月(戌月),也就是剥卦表示的这个地儿上,五阴生成。再往前,继续阴剥阳,乾卦六阳全剥尽了,就到了十月(亥月)。到了十月,就变成纯阴的坤卦所表示的这个地上了。在坤卦表示的这个时间,是六爻皆阴,阴盛至极。于是,又物极必反,开始生阳。
坤卦之后的阳生之情形,就用坤卦和坤宫的其它五卦来表示。它们的排列次序是:
七、 坤卦 坤为纯阴之卦,主十月之气:属亥水;叫“建亥”。
八、 复卦 一阳息阴,主十一月之气:属子水;叫“建子”。
九、 临卦 二阳息阴,主十二月之气:属丑土;叫“建丑”。
十、 泰卦 三阳息阴,主一(正)月之气:属寅木;叫“建寅”。
十一、 大壮卦 四阳息阴,主二月之气:属卯木;叫“建卯”。
十二、 夬卦 五阳息阴,主三月之气:属辰土;叫“建辰”。
以上六卦,都是《京房易》坤宫之辟卦。这六卦,表示一年当中,从十月(亥月)到(来年的)三月(辰月)的阴息阳长。就是说,自九月(戌月)进入十月(亥月)后,天地间阴气已经兴盛至极。然后,物极必反,开始生阳。至十一月(子月),也就是复卦表示的这个地上,一阳生成;到十二月(丑月),也就是临卦表示的这个地儿上,二阳生成;如此一爻一爻地一直至三月(辰月),也就是夬卦表示的这个地方,五阳生成。再往上,继续阳息阴,就到了四月(巳月),这就又变成纯阳的乾卦了。这时又是六爻皆阳了,又到了阳盛至极的地方。于是,又物极必反,又开始了生阴,又开始了从乾到垢,再到遁、到否……又到坤。就这样阴阳消长,周而复始,循环不已。这就是天地运行的那个道儿哩。
了解了这个“十二消息卦”,你再来看周文王里的“至于八月有凶”这句《卦辞》,那就会像醍醐灌顶一般恍然大悟,又像夏天干渴了,喝口啤酒那样,一饮而尽,舒服不已。
@dyzang
(三)、忧患意识
由前面“十二消息卦”可见,临卦表示的这个时间,就是指(阴历)的十二月,此时是“二阳息阴”。即是说,那阳它正在慢慢地往上长,已是长出两个阳来去熄灭这个阴了呢。
阳,象征刚,所以,阳在慢慢地往上长,也就相当于那个刚在慢慢往上长。因此,《彖》里说:“临,刚浸而长。”“浸(jìn)”,即渐渐。《彖》辞的意思是,在临这个时候上,那刚它是在那慢慢地往上长。尽管长得并不快,但它的的确确是在那铆足了劲地往上长哪。
要是用“象思维”以象类推,将这番景象推广了去,则刚慢慢往上长的景象落实到具体某件事上,自然就是一派形势大好的吉祥景象了。当然,这派大好形势,是在秉持了“元亨利贞”以后,所得到的一个必然结果。对此,你心里要有数,可不能忘了,吭。
那么,面临如此一派大好形势,应该注意啥子呢?周文王的《卦辞》就说了:“至于八月有凶。”你看周文王他老人家,这就是在着重提醒咱们呐。
当下,是身处临中,是在十二月份上。这时节,是“二阳息阴”,那个阳刚的东西呢,它是在慢慢地往上长,所面临的形势,是一派大好。可是,你千万别忘喽,等到来年八月里,也就是到了观卦的时候上,啊呀,这天道它就要倒过来了,就变成“四阴消阳”了哇。到那时节,这个阳刚,它不仅就不再长了,而且,反而就在那慢慢消退了哩。可同时那个阴呢,那时候却便正好是旺在个盛势上。
孔圣人的《彖》里说:“至于八月有凶,消不久也。”意思是,到了观卦表示的那个八月上,那刚它用不了多久,就让些个阴把它消灭掉了啊。
这就是说,如果你现在是出于春暖花开的春天里,过上几个月,你就要走进冰天雪地的秋冬里了;如果现在处在一片大吉里,过一段时间喔,就要有凶了;若是现在面临着一派大好形势,过一阵子,就要走进一派颓势里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是谁也挡不住的呢。那老天,它就是照着这根道走的啊。这也就是百姓说的那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要是说“阳息阴”为阳,则“阴消阳”就是阴。天地间,它就是如此有阴必有阳,有阳必有阴,“一阴一阳”才把天地万般成就出来的呢。
你看,“至于八月有凶”,它实质上就是在告诉咱们,当你身在一派大好形势里,面临一片大吉之时,切不可一下子便昏了头,就觉得只有自己才他奶奶的不含糊了哦。也即是说,人呀,一定要有种忧患意识在心头。
你望望,周文王的那个危机意识,在这里是嘎然而生,跃然于纸上,直给人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
所以,孔圣人在《周易?系辞传》里感叹道:“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当然,这里的凶,你也还要用“象思维”来考虑,它不仅单指吉凶的凶,而是指所有阴性的那一类事事物物。
对“至于八月有凶”这句《卦辞》,你还可以反过来覆过去地辩证着来看。当下处在大吉里,过一段时间,就必然要有凶;反过来讲,现在处在一派颓势里呢,只要你“秉持好了“元亨利贞”这四德,经过一段时间的奋斗呀,便一定会化凶为吉,最终走进一派大好形势里去。吉完了是凶,凶后头接着吉,阴阳更替,往复不已。谁也没法治,这个天地,它本就是这么一种世道,是谁也更改不了的。
@dyzang
(四)、不用怕
从周文王《卦辞》里,能非常明显地看出那种危机意识来。那么,从卦象上来看,又能看出些啥门道来呢?孔圣人的《彖》里就讲了:“说而顺,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
“说而顺”里的“说”,古代同“悦”。悦,是兑卦的卦德。“顺”,为坤卦的卦德。从卦象上看,临卦内兑外坤,这就表示,不管啥事物只要是这个内心一高兴呀,哎,那就会咋办咋行,办啥啥中,便什么都能一路大顺了哇。在这,高兴即是种乐观的心态。
那又咋才能高兴起来?是为了高兴就去一味地迁就吗?不呢。孔圣人从这临卦的卦象里,得出的体会是“刚中而应”。
临卦的二爻为阳爻,阳爻表示刚。而且,这个刚它又稳居在下经卦兑的正中间,这就是种阳刚居中的景象。再看与它相应的六五爻呢,则是条阴爻,这便形成了阳刚居中而又阴阳相应之势。这种卦象就是在告诉人们,不管面临啥事事,你都一定要将你的那颗阳刚之心端正了,不论是想问题还是办事情都得中正呐。这一来,哎,人人心里肯定就都很高兴啦。有这一高兴,自然就一呼百应,这一呼百应一出,那不就事事都能一路大顺了嘛。
“大亨以正,天之道也”意思是,只凡是那些个大的亨通呀,它就都是以这个“中正”而来的,而这个“中正”之道呢,它也即是老天爷所走的那根道儿哩。你瞧瞧这老天,它“阳息阴”六个月,“阴消阳”呀,哎,也正是六个月,不偏也不向,中正之极,无与伦比。“推天道以明人事”,当然你就该知道,每当面临那些事事物物时,究竟应该咋办才好喽。
有人算卦,一占到临卦,看到《卦辞》“至于八月有凶”,就被唬得头大,是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着。其实,根本就用不着。你只要真正理解了它,而又能时时处处把握住个“中正”,你说你还用去怕鸟甚?就啥也不用怕了嘛!
这里,俺还要给你说明一下,关于周文王临卦的“元,亨,利,贞”这句《卦辞》呀,有的书上是:“元亨,利贞”;俺有时从孔圣人关于这一卦的《彖》里看,觉得它应该为:“元、亨,利贞”。不管咋说,都是文字不变,而标点符号有所不同。周文王那个年代,大约还没有标点符号这些东西,因此,就给后人留下了充分的发挥空间。但是,不管你咋发挥,都是万变不离其宗。变是“易”,宗是“不易”。究竟当咋去“不易”又该怎么去“易”?这就全凭你自己去“简易”,全靠你自己去悟喽。别人歪起个嘴来讲的那一些,都只能作参考。
@dyzang
三、大象曰
象曰:泽上有地,临; 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dyzang
(一)、思绪万千
大《象》辞“泽上有地,临”的意思是说,临卦下经卦兑,象征泽,表示江河湖海等这样一些有水的地方;上经卦坤,象征地,也代表岸,即岸边,这种卦象就表示,当一个人来到滔滔黄河或滚滚长江岸上,停住脚,睁大眼,往下只这么一望,哎,这便是个“临”了呢。
若要问,君子来到河岸上往下一望会有什么感想呢?《象》辞接着说:“君子以教思无穷”啊。“教”,是使、令、让的意思。“君子以教思无穷”是说,君子见了像滔滔不尽的黄河水这样一番情景呀,他就会让它引发得些个思绪,是无穷无尽喽。
例如,孔子有次见了条大河,就感慨地说:“逝者如是夫”。
说是君子临大河就会感想万千,那么在那些无穷无尽的感想中,最关键、最要命的是条什么东西呢?大《象》辞最后道:“容保民无疆。”
“容”,就是前头师卦大《象》辞讲的“君子以容民畜众”里的“容”。它有包含、容纳、宽容之意。“容保民无疆”的意思是,只要能像河床或湖岸容纳和保护它的这些水一样去容纳和保护自己的那些民众呀,哎唷,不论是一个国家,或是一片地方、一个单位、一个组织,就都能稳如泰山,万寿无疆了。当然,在这个同时呢,也便有利于你自己的那个长命百岁啦。
不用说,假如你容不下或保护不好你的那些个民众呢,就绝不会万寿无疆咧,想长命百岁呀,我操,那就像老鼠日猫腚一样,肯定是没有门嘞。
@dyzang
(二)、万寿无疆
为啥君子容纳和保护好人民以后,便会万寿无疆呢?联系到先前讲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和阴阳消长的道理来考虑,你就会极其清楚地理解到,身处盛世的君王们,他容了民众那些需要包容的地方呀,其实是正好就为以后自己的万寿无疆夯实了个坚实的基础,待到自己日后走进那“八月”衰势里,有了凶难之际,民众便都会来包容、保护他这个君王了哇。
据《战国策》记载,中山君有次犒赏手下大臣时,因为羊肉汤做少了,大夫司马子期就他娘的没能捞着他的那一份。也是碰巧了,你说这羊肉汤,它就只少了那么一碗,又单单是让个司马子期给碰上,闹得他那张脸呀,就像您老婆炒得那个红烧猪肝似的又红又黑。司马子期就觉得,这是中山君个鸟操的小瞧了他。于是,怀恨在心,一怒之下就跑到楚国,游说楚王出兵攻打中山君。
就在中山君被打得溃不成军,夺路而逃当中,不曾想,有两个彪形大汉提着大刀,紧随其后,始终保护在左右。可中山君呢,却又根本就不认识这俩家伙。
中山君便问:哎,您俩到底是那一绺子的?为啥要像誓死保卫党中央一样来保护我呢?俩人便开口道:你是鸟不知道,俺们的父亲有次快饿死的时候,刚好遇到您,正是您给了他碗棒子面糊糊喝,这才救了一命。老父临死时就嘱咐俺哥俩,只要是您中山君有难处,豁出命也得去保护您。
中山君听了这席话,不禁仰天长叹,便讲了句千古名言:“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意思是,啊呀,您都来望望,那个给予别人呐,不在多与少,在啥呢?就在于正好是他需要的这个空当儿。这个怨恨呢,也不在深浅,在哪里?它奶奶个巴子的你是想不到,它竟就在是不是伤了那个鸟操的人心上了啊。
由这个故事可以想见,为啥君子容纳和保护好了民众以后,就会万寿无疆?原来,容纳和保护了民众,其实也便是容纳和保护了个自己哦。
如今那些个企业大老板,如果能彻悟了这个“容保民无疆”,你说他还会欠人家民工的工资不发么?就不会了鸟。
@dyzang
四、爻辞与小象曰
初九:咸临,贞吉。
象曰:咸临贞吉,志行正也。
九二:咸临,吉。无不利。
象曰:咸临吉无不利,未顺命也。
六三:甘临,无攸利。 既忧之,无咎。
象曰:甘临,位不当也。 既忧之,咎不长也。
六四:至临,无咎。
象曰:至临无咎,位当也。
六五:知临,大君之宜,吉。
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
上六:敦临,吉无咎。
象曰:敦临之吉,志在内也。
@dyzang
(一)、初九爻
初九:咸临,贞吉。
象曰:咸临贞吉,志行正也。
1、行正大吉
“咸临”里的“咸”,就是炒菜放盐多少,味道咸淡的个咸。不过,在这它却是感、感应、感觉的意思。在这《周易》的下经里,开头就是个咸卦。这个“咸”字到了那里,咱还要专门讲,在此就不啰嗦了,你把它直接当成感觉的“感”就是咧。
《爻辞》讲的这“咸临”,是咋个临法呢?这么说吧,假如遇到事上,你是跟着个感觉走,是凭着感觉去想问题、办事情的,哎,这便叫“感临”。“感临”,就是凭感觉去面临所遇的那些事事物物。比如,开车,凭感觉去开,逢大事,凭感应去占一卦,尔后参考着卦里预测的情形去做,这应该就都是个“咸临”。
那么,如此去凭感觉做事会怎么样呢?这一爻《爻辞》说:“咸临,贞吉。”意思是,你“临事”之际,如果凭感觉去应对呀,则,只要是能“贞”了,那就会大吉。不用说,要是“贞”不了呢,他老婆个腿的,那当然就是个凶喽。
关于“贞”,早先反复讲过,它就是指不前不后、不左不右、不上不下,不偏不倚地正卡在“中正之道”上,正好“与天地准”,用现代话说就类似于办事正好是与客观规律相符了,这就是“贞”了。
如此来看周公讲的这个“贞吉”,它的意思就是,“临事”时,你完全可以去跟着感觉走,可以凭感觉去应对,但是,不管你凭感觉去咋应对,只要你能正好“与天地准”,正好卡在“中正之道”上,也即是刚好就行得正而走不歪了呢,我操,这你就会大吉大利喽。
@dyzang
2、心先正
说是“临事”要“与天地准”,要正好卡在个“中正之道”上,要行得正而走不歪,才会得吉,那又如何才能去做到呢?当然,要想行得正而走不歪呀,首先,你就得早把个心态来端正,这才中。
孔圣人在他的小《象》里便强调了这一点:“咸临贞吉,志行正也。”说是要想“咸临贞吉”呀,关键还得先让自己那个心志去“中正”,“中正”得就象关门挤了鸟一样,是不前不后、不左不右、不上不下,不偏不倚地刚好就正卡在个“与天地准”的金光大道上哦。唯有具备这种心志,才能保证你处理起所面临的诸般事来,事事都能行走“中正”。唯有行走“中正”了,哎,这才会出来那个大吉哇。
@dyzang
(二)、九二爻
九二:咸临,吉。无不利。
象曰:咸临吉无不利,未顺命也。
1、有胆就是好家伙
你看这临卦,它初九爻讲“咸临,贞吉”,到了这九二爻上呢,咦,又讲“咸临,吉,无不利”了。既然已经吉了,咋又说“无不利”呢?特别是孔夫子的小《象》里说“未顺命也”,这又是哪一个在这“未顺命”?顺的是个啥鸟命呢?不怨临卦这个九二爻,从古至今,多少先哲都看不懂,它确乎就真是太不好懂的哩。
对这一爻,朱熹在他的书里道:“未详”。就是说,这里朱熹也未搞清楚。金景芳先生说:“今存疑。”不用说,这也是没搞清,所以才存放在一边的。殷旵先生呢,他说他也不敢确定。尽管不敢确定,不过,殷先生在他的《易经的智慧》里,倒是给咱提供了份参考意见:他认为这一爻小《象》的这句“未顺命也”是与下一爻那句“既忧之”相联系的,是为“既忧之”作铺垫的。对这份意见,殷先生一再强调,他是为抛砖引玉才提出来仅供大家参考的。
那么,这一爻,它究竟说的是个啥意思?
这九二爻的《爻辞》呀,有的本子里是:“咸临,吉无不利。”有的是:“咸临,吉,无不利。”俺呢,就斗胆把它改成了:“咸临,吉。无不利。”
几个标点符号这么一改,你再来仔细参悟这一爻就会发现,九二爻这句“咸临,吉。无不利”呀,它其实是接着前面初九爻那句“咸临,贞吉”的《爻辞》来讲的呢。
关于初九《爻辞》“咸临,贞吉”前面讲了,意思是当你“临事”之际,如果凭感觉去应对,则,只要能“贞”了,能“与天地准”了,便会大吉。由此,那事事就出来喽。
你想呀,这个《易》,它始终认为是“有阴必有阳”的。要是把“不贞”当成阴,则“贞”就是阳。有“贞”,就必定有“不贞”呐。
初九爻说,凡“临事”时“贞”了就会吉,那要是没“贞”好,而“贞”歪了,会咋样呢?甭说,一旦“贞”歪歪了,肯定那个凶就要出来喽。眼看着有凶往外出,又该咋办才好?难道说,怕歪了脚,你就整天不出门了,是咋?不行啊,怕“贞”歪了,就啥事也不干,遇事便打退堂鼓,显然这是不中的。
所以,接下来,这九二爻《爻辞》才说:“咸临,吉。无不利。”意思是,不要因为凭感觉去“临事”,“贞”了才会吉,“不贞”就会凶,就让它吓得尿裤子,便啥事都不敢去面对了哇。不论啥事事,你尽管放开手脚,凭你的感觉大胆地去闯,大胆地去试,早晚你就都会得到个吉。即便是果真不慎走了眼,失了手脚“贞”歪了,闹出个凶出来,那也是没啥不利的,正好可从中接受经验教训,这就权当交学费了嘛。是啵。
反之,如果一事当前,生怕“贞”不好弄出个凶来,因此就胆小如鼠,畏缩不前,不敢去面对了,这可就真有大不利了,如此你就永远长不大了哦。
这么看来,《爻辞》的意思即是说,只凡是敢于去“咸临”,不管是得个啥结果,最终就一定会大吉的,是没啥不利的。“临事”不要怕“贞”歪了,不要怕犯错误,而要勇于去面对,勇于去探索。只要去“咸临”了,就会早晚都是吉。即便一时“贞”不了,得不到个吉,你呀,只要有胆气,就是个好家伙,也比有点事就吓破胆,掉下个树叶来就怕砸破头强得多。人们常挂在口头上的那句“人非圣贤,谁能无过”,说得不就是对勇于“临事”而出现过错的一种宽恕嘛。
@dyzang
2、没顺命
如此看来,啊呀,原来周公《爻辞》“咸临,吉。无不利”,是有个“贞”不了的问题在里头哇。那么,为啥有人“临事”能“贞”,而有人遇事却“贞”不了?为啥就是同一个人,在这件事上能“贞”,而到另一件事上便“贞”不去了呢?
正是针对这些问题,孔圣人的小《象》辞才说:“‘咸临,吉。无不利’,未顺命也。”意思是,“咸临,吉。无不利”里包含的那个“贞”不了的问题,你道为啥就是好歹“贞”不了去?根本原因,全在当事人“未顺命也。”
“未顺命也”里的“命”,即前头讼卦讲的“天命”的命。实质上,命就是老天所赐予人的那种“中正”的本性。“未顺命”,即没有顺着“天命”去“临事”,其实也就是没认可老天赋予他的那个使命,觉得自己他奶奶的不含糊,所以,“临事”时就没按“中正”的通天大道去走动。这一来,当然便“贞”不了,就出来凶了哇。
你看二爻位,它是下经卦的中位,这中位,不偏不倚正居在下经卦的正当中,通常它就与上经卦中位的那个五爻一起,代表“中正”的通天大道。这二爻位是个阴爻位,本该阴爻居于此,可临卦呢,它这二爻却是条阳爻呆在这里。阳,即刚。这就表明,这一爻象征的那个人呀,太刚了,刚过头了,觉得自己不含糊了,从而他“临事”就不认老天给他的那个命了,就不顺着“中正”的通天大道去走动了,就不按“与天地准”的原则去办了。如此一来,当然就“贞”不了,就要出凶咧。
孔圣人小《象》辞讲的这个“未顺命”,在周公《爻辞》里并没有直接表述。为啥如此重要的问题,他周公就避而不谈了呢?当初周公之所以不谈,俺猜喔,大半是因为那年代,人们看这个《易》,都是连辞带图一块去看的。懂《易》的人,从爻象里一眼就能看出那意思来,本就用不着再去说道什么。可几千年下来,时过境迁,后人呢,是看了《卦辞》、《爻辞》就忘了卦象、爻象,即便是有人想起来,要去看看卦象、爻象呢,到头来,俺娘喔,就那么几条横杠杠,却又没有几个能真正看懂的。
当然,孔圣人五十而学《易》,至死都痴迷执着于斯而不弃,他老人家肯定就能从爻象里看出个眉目来啦。你说不是?
@dyzang
谢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这个地处,没有图忒难说道,所以就勉强插了几张图。插图太麻烦,俺实在不愿意去将就。其实,随便翻开本《易》经的书,都能看到六十四卦每卦的卦图。
在那没有图的日子里,万望您和各位网友多多见谅。
@dyzang
(三)、六三爻
六三:甘临,无攸利。 既忧之,无咎。
象曰:甘临,位不当也。 既忧之,咎不长也。
1、八戒娶老婆
“甘临”里的“甘”,小篆字形从“口”,中间那一横象现代人口中含的块口香糖似的。你想呀,凡能含在口中的,肯定就都是甜的、好的、美的,而决不会净是些屁馊辣淡的熊东西啦。所以,“甘”本义即是美味、甜、美。甘雨,指甘霖,就是适时而有益于农事的那个雨;甘薯,是俺老家用它来做瓜干的那种奇甜的大地瓜。早年生活不济时,没少吃这家伙,简直把个人吃得是够够的。
那么,“甘临”咋讲?假如,在事情还没来到之前,你倒先将它想像的怪美好,像如此一种“临事”的态度,俺以为,它就是个“甘临”喽。
事情还没来到,就先把它想像的十分美好,会怎么样呢?《爻辞》指出:“无攸利。”“攸(yōu)”,同“所”,又有长远之意。“无攸利”是说,要是你不管遇上个啥事,在它还没落到个实处之前,便都这么个熊样先把它想得怪美呀,那你就完球了,到头来,很可能就没有你所想像的那些个利处了鸟。
与“甘临”连起来,“无攸利”的意思即是说:在事情还没来到之前,要是你就像猪八戒娶媳妇一样,先把个事想像得太美好了呢,这就大错而特错嘞。到头来,大半就没有你所想像的那么美,你就捞不到什么便宜喽。
为啥?《象》里说:“甘临,位不当也。”你看临卦这三爻位,本是个阳爻位,可这里却是条阴爻傻乎乎地呆于此,这就是位居不当啊。这种位居不当就表示,事情还没真正来到,你就像八戒那样光去想好事,他二嫂个腿的,这就极不妥当,就不会有啥好果子吃啦。
@dyzang
2、临中“三易”
如此说来,是不是那些好事就不能去想了呢?也不是。《爻辞》后头说:“既忧之,无咎。”
“既忧之”里的“既(jì)”,从甲骨文字形上看,左边是食器的形状,右边则象个人吃罢东西转身要离开的样子。所以,它本是指吃罢、吃过,完毕。“忧”,即忧患。
“既忧之,无咎”是说,如果你把些好事想完以后,就又抓紧去想那事的不利方面,继而便生出些忧患意识来了呢,哎,这你看问题就是“一分为二”,就是从“一阴一阳”两方面去看了,就可将事情看全面了,就能“无咎”,就没啥过错,就没什么责任可追究喽。
小《象》里道:“既忧之,咎不长也。”意思是,既然你能看到事情不利的另一面,有忧患意识了,啊呀,你的那个“咎”,那个过错呀,当然它就不会再长了哇。
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易》里的“变易”、“不易”、“简易”这种“三易”的思维方式。“甘临”便“无攸利”,是“不易”的一面,“既忧之”则“无咎”,即是“变易”的一面。究竟何时该“甘”?何时当“忧”?“甘”该有几分,“忧”又当有多少?啊哟,这就全凭你自己根据具体形势去“简易”喽。总之,应该独以“与天地准”是尊。
@dyzang
(四)、六四爻
六四:至临,无咎。
象曰:至临无咎,位当也。
1、至临
从卦象上看,临卦是下兑上坤。前面六三爻是在下兑的上边,这六四爻呢,它就来到上经卦的坤里了,是坤的最下边一爻。兑表示泽,坤象征地,所以,也就可把这六四爻看成是那个泽的岸边了。
六三爻里说在事情还没来到之前,你倒先把个事想像得非常美好,这就“无攸利”了。到了这六四爻上呢,你看,那事事它就果真来到了。因此,这六四爻《爻辞》,它就来讲“至临”了。
“至临”里的“至”,本义为到、到来、到达。“至临”的意思,即是所面临的那个事儿呀,它来到了。同时,在那事来到的这个当口上呢,你刚好不早不迟地便也来到它的跟前了。
“至临,无咎”则是说,当你所面临的那个事它来到之际,哎,就在这个同时,你也正好不早不迟地来到它的跟前采取恰当的应对,勇敢地去面对它了,如此,甭管以后结果是凶还是吉,你便都可“无咎”,就没啥过错,就没什么责任可追究了呢。
@dyzang
2、位正当
为啥如此一来就“无咎”了?小《象》辞里分析道:“至临无咎,位当也。”说是“至临”里的这个“无咎”,是来自于它的那个“位”正当的啊。
从爻象上看,这六四爻是阴爻正好呆在个阴爻之位上,不偏也不倚是相当地正当。这就象征着正好所面临的那个事它一来到,哎,你就刚好不早也不迟地也来到它跟前,正好又以一种再恰当不过的姿态勇敢地去面对它了。你说,凡事能到这种境界上,还会有啥过错?当然,就“无咎”了嘛。
反之,假如一个领导到了事头上,不敢直面去应对,丁大点事就吓破了胆,或遇事净瞎鸡巴去应付,好歹拿捏不准个火候,光放些马后炮,就是卡不到个瓜熟蒂落那一刻上,你说,就这样的主,还能指望他会有什么作为吗?他还能到达那种“无咎”之境吗?难喽!
@dyzang
(五)、六五爻
六五:知临,大君之宜,吉。
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
1、知临
“知临”的“知”,是“智”的古字,在此指智慧、才智。“知临”,就是用智慧去面临所遇到的那些个事事物物。“大君之宜”里的“宜”,即适合、适当的意思。
“知临,大君之宜,吉”是说,你道那事事来了时该如何去面临?是靠权势去面临?是单凭一时之勇去面临?还是以姿色或金条去面临呢?你要是想就用这些东西去面临喔,那你的算盘就打错喽。正确办法应该是用智慧去面临所遇到的那万般事事物物哦。
正因为“临事”需要用智慧去面临,因此,人家君子“临事”之际,用他们的大智大慧将那些事事物物权宜得非常适当了以后,哎,这个吉呀,它就出来了呢。
@dyzang
2、为啥都想做君子?
说是大君子们用智慧去将那些事事物物权宜适当了,就得了吉,那么,如何才算权宜适当了?大君子们所权宜的那个适当,究竟又是咋个适当法的呢?
《象》辞解析说:“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意思是,所谓大君子的那个权宜适当呀,指的即是始终行走在个“中正”之道上啊。这个“中正”之道,在卦里,就如同五爻所呆的这个位置一样,是不上不下刚好就居在上经卦的正中间。
早先讲了,“中正”之道其实就是那条“与天地准”之道。行走在“中正”之道上,也即是行走在“与天地准”之道上。能行走在“与天地准”之道上呢,实质上也就是初爻里讲的那个“贞”。可见,恰恰正因为是“贞”了后,啊哟,这才走出来了个吉哇。你看这一爻,原来它是与前面有联系的,是浑然一体的哩。
人都想逢凶化吉,都想吉而又吉,你道如何才能捞到个吉?原来唯有用智慧去临事,用智慧去把事情权宜至“中正”的通天大道上,才能得来那个吉啊。当然,这也就只有那些大君子们才能办得到,就连个小君子呀,他都是不能够的,更不用说是一般的人喽。
为啥人人都想做君子?原因竟就在于人人都想去得吉哦!
@dyzang
(六)、上六爻
上六:敦临,吉无咎。
象曰:敦临之吉,志在内也。
1、敦临
临卦这最后一爻,讲的是“敦临”。“敦临”是啥临?要闹明白这“敦临”,还得先来搞清楚这个“敦”。
“敦(duì)”,本是古代一种装食物的器具,青铜制,盖和器身都作成半圆球形,各有三足或圈足,上下合成球形。因为是球形,所以,这家伙不管是反过来还是覆过去,它都极为安稳。一看那样子,就给人一种结实、粗壮、笃实、厚实的感觉。若将它想成个人,那简直就是个憨厚、诚朴、厚重、朴实的人,往坏处说,几乎就是纯傻蛋一个。因此,这“敦”便引申出了敦朴、敦厚、敦实、厚道、忠厚、结实、敦厚诚实、诚心诚意等这样一些意思来。
如此看来,“敦临”应该是指面临那些事体的时候,像个“敦”一样去笃实地,诚心诚意地,结结实实地应对哦。
“敦临,吉无咎”即是说,“临事”时,唯有像“敦”那样去应对,才会得吉,才会无过。也便是说,要想得到个吉,你就要像个“敦”一样,既要憨厚地勇于去面对,又不能想当然地在“临事”之先,就对事情存有过多不切实地幻想,须得依据笃实的智慧,结结实实地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去将那些个事体权宜到“中正”之道上,唯有如此实打实地去“贞”了之后,那个吉,它奶奶的,这才会被鼓捣出来的呢。你以为,虚儿吧唧的随便一捣鼓就能得个吉吗?不中哩。
@dyzang
2、提高内在素质
由“临事”一“敦”便会吉来看,像“敦”一样,还确乎就怪不错哩。是啵。那么,咋才能像个“敦”一样呢?孔圣人的小《象》里指出:“敦临之吉,志在内也。”说是想得到“敦临”里所“敦”出来的那个吉呀,你这心志就得往内来,就得从内心里去使劲呐。也即是说,想“临事”“中正”,你就必须首先内心的态度要端正;想具备大知大慧,你就要从内心里用心去修炼;想事事都能“与天地准”呢,那你就要横下一条心,持之以恒地去反复磨砺喽。所以说,一切尽都是“志在内也。”
这意思,用现在的话说即是,要想吉,关键就在提高你自己的那个内在素质啊。
可见,这一爻,它就是对全卦的一个总结了鸟。
@爱伊11 566楼
呵呵,其实我还好啦。我一直是对比着书看的。像上课一样,做做笔记什么的,方便。卦画自己也还画得来。
感觉老师这个书写得,像讲课一样,重点的东西会不断的重复强调、加深记忆。对初学者可能不太好理解的地方也是讲得深入浅出。就像上学时候的老师,语重心长的感觉。真是辛苦呀。
-----------------------------
谢谢您的夸赞。有您的赞赏,俺会奋发往上。只是能力所限,可能会有诸多不足。还望您多提宝贵意见。
@dyzang
第二十卦 观
《周易》原文:
第二十卦 观 风地观 巽上坤下
卦辞: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
彖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 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大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爻辞、小象曰:
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象曰:初六童观,小人道也。
六二:窥观,利女贞。
象曰:窥观女贞,亦可丑也。
六三:观我生,进退。
象曰: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
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象曰:观国之光,尚宾也。
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
象曰:观我生,观民也。
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
象曰:观其生,志未平也。
一、卦画与卦名
观 风地观 巽上坤下
这观卦,与前面的临卦互为覆卦,临卦覆过来,便是观。临卦是上坤下兑,覆过来呢,坤下来还是坤;兑返上去倒过来,就变成了巽,这样“上坤下兑”的临,就变成“巽上坤下”的观卦了。巽象征风,坤象征地,所以,观卦就叫“风地观”。
临卦在“十二消息”卦里代表十二月,观卦呢,就表示八月。临卦表示阴去阳来,为“息”,再具体点说是“二阳息阴”;观卦则表示阳去阴来,为“消”,更具体点说即是“四阴消阳”。
观,简单说来,就是瞪起个眼来,去仔细察看的意思。
孔圣人在《周易?系辞传(下)》里有句“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讲的是圣人作这个《易》的时候呀,仰起头来,就去仔仔细细地观望那天象,俯下身去呢,就去认认真真地观看这地的法则,是通过如此一番悉心观察后,最终才作出了这个《易》哦。你当作这个《易》容易吗?怪不容易的哩。在这段不长的文字里,俺老乡孔圣人一口气就用了两个观。由此,你就可以去好好体会观的那个深层涵意了鸟。
@dyzang
二、卦辞
卦辞: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
(一)、洗净手都不敢摸
《卦辞》“盥而不荐”里的“盥(guàn)”,它的小篆字形从“臼(jiù)”,从“水”,又从“皿”。“臼”,是舂米用的器具;“水”,为洗手水;“皿”,指与器皿有关,三者合起来,是表示以手承水,冲洗往下而流进个盘(皿)里去。因此,“盥”的本义指洗手。现如今,像蓝海大酒店这样的高级宾馆里,也还都有让你洗手的“盥洗间”。
从“盥”字的构造上可以看出,这种洗手的办法呀,它是由一个人举起水从上往下浇,下面呢,还得放着个器皿,尔后,洗手人才慢条斯理地伸手在当中,一边仔细观察着是没洗干净,一边慢慢搓揉着极其认真地去洗哦。
你若说,不就是洗个鸟手么,把手放水里搓两巴就是了,何必费那洋劲,如此仔细地去洗呢?你是不知道,原来呀,古人洗手,也不是天天都这样洗,只是到了有盛大祭祀活动时,上供烧香之前,才这么认真地去洗一回。毕恭毕敬地去如此洗一回呢,也不是为别的,完全是为了表示对老天啦、先人啦等这样一些所祭祀对象的那么一种敬仰之情。
《卦辞》里的“荐(jiàn)”,是个形声字,从“草”,“存”声,本指草垫子。古人在搞祭天祭祖等这样的祭祀活动时,都要先到神主或先人牌位前,进献些像时鲜果物、刮巴得极其干净的猪牛羊头等这样一些精心挑选出来的上好美味佳肴做祭品。这些美味佳肴上完供,也即是神吃完了以后,也不能随便扔呵,最后人们大概还要分分吃,扔了不就瞎了嘛。要分了吃,当然就不能弄脏啦。所以,那些祭品呢,它通常就被放在些个干干净净的草垫子上,也即是放在个“荐”上了。如此一来,这“荐”就有了进献、推举、推荐、举荐等这么一些意思。不过,“荐”在这,其实是指执、推、举、摸、碰等这样一些动作的。
“盥而不荐”咋讲?这就是说,把那个东西好好地这么仔而又细地观看了一番之后呀,便赶快郑重其事,毕恭毕敬地去盥了盥手。好不容易盥完了手呢,哎,还又不敢去执,不敢去摸,不敢去碰。你说那种万分敬仰之情是五体投地?这实在是太低了,那简直就是崇拜得登峰造极,一塌糊涂哇。
那么,这到底是个啥玩意,能让古人敬仰崇拜成如此一塌糊涂的样子呢?一般人,他哪能知道这到底是个啥东西,也就只有俺老乡孔夫子,才能晓得哩。
孔圣人在他的《彖》里指出:“大观在上”。
“大观在上”里的“上”指啥?你先想想那首古诗《上邪》吧:“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下)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诗的意思是说,老天啊,俺真是想“与君相知”哦。要“敢与君绝”?那是绝对没门的事儿哇!这里“上邪”的意思,就如同“天啊”。可见,“大观在上”里的这个“上”,咱也该把它理解成是指那个老天的。
如此看来,“盥而不荐”里的这个让人敬仰崇拜不已的东西,你道它是个啥?原来,它指的就是个老天爷。就是说,周文王《卦辞》里的“观”,它并不是那种诸如看看你住的这老宅子有几根檩条啦,瞅瞅你媳妇漂亮不漂亮啦,瞧瞧你养的小狗是个男狗还是小女狗啦等这样一些个“小观”,而是种“大观”,是种大的不能再大的“大观”啊。如此一种“大观”,它也就只能“在上”,只能在上天。别处,哪里还有比观看这天再大的那个“大观”了呢?就再也没有了哦。你看,手洗干净了都还一点不敢去摸,不敢去碰的那个家伙,俺娘喔,归齐它就是个老天爷爷啊。当然,那老天,就是让你去摸,让你去碰,你也鸟没处下手,不是。
想当初,伏羲氏他就是去观了天,又观地,观尽了天地道理之后,才作出了个“八卦”来的呢。
@dyzang
(二)、没见春去来了秋
为啥看看老天,无限崇敬之情便悠然而生,那手仔细洗得干而又净了,都还不敢去碰呢?头上三尺就是天,人人都免不了日日观天,可谁又看出个啥门道来了呢?莫不是,圣人们长了三只眼,就楞能从天上观察出个什么新鲜玩意来,是咋?哎,你还别说,圣人还真从那个天上,竟就看出个老么好的东西来了哩。
周文王《卦辞》的后半句说:“有孚颙若。”
“有孚”,在前头的需、讼等卦里讲了,“孚”指信用,“有孚”,即为有诚信、守信用。
“颙(yóng)”是个形声字,从“页(xié)”,发“禺(yù)”声。“页”,即头。“颙”的本义指大头。所以,《说文》里说:“颙,大头也。”后来,大半因为人一见那些个令人崇敬的东西,就觉得头大,由此,这“颙”便也用来形容肃敬、敬仰的样子。
“若(ruò)”,在这是个助词,用在“颙”这样的形容词后面,表示事物的状态,相当于“貌”、“样子”等。
“有孚颙若”是说,你望望那个信用,让这老天遵守的那个好呀,教谁见了,都会立马感到头大,都会敬仰不已,都会敬仰成一塌糊涂而不知所措的样子哦,即便是手洗得干干净净了,也还是个不敢去碰它哇。
那么,说这信用让老天遵守的那么好,又何以见得?这从下面孔圣人的《彖》里可以体会到,信用被老天遵守得那个好呢,它就体现在像“四时不忒”等这样一些现象里。你看一年春夏秋冬这四季,都是春后头接着夏,夏完了,就是秋,秋了呢,则冬来,从古到今千万年,从来就没见出个啥差错。你什么时见过哪一年,老天爷春后头接了个秋,硬把个鸟夏天给忘了来?没有哇。它恪守信用,依次如期而至,亘古未变,这不就太它姥姥的不间单了嘛。老天爷的这种精神你不知便罢,晓得后,让谁都会敬仰不已,抬头一望,立马便会头老大。
想想老天爷这一出,看看《卦辞》的这句“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你说,《卦辞》它有啥夸张吗?有水分吗?没有哦。那老天,它确乎是忒令人敬仰不已了啊,操它!
@dyzang
三、彖曰
彖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 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一)、独具慧眼
孔圣人这一卦《彖》辞的第一句“大观在上”,前头已经提及过,“上”是指天。“大观在上”的意思是,提起观来,自然品种有万般,可论起个“大观”来呢,啊呀,世上最大的观,也就是去观察高高在上的那个老天喽。
从卦象上看,六爻卦最上面的两爻是“天、地、人”三才里的天位,而这观卦呢,正好就是两条阳爻呆在最上边,这就表示高高在上的那个老天的。自然,卦里两条阳爻之下的这众多阴爻们呢,便可将它们想象成仰天长望,翘首以待的些个生灵们了。
《彖》辞“顺而巽”这句由何谈起?从卦象来看,观卦下经卦为坤,坤的卦德即为顺,而上经卦呢,它是个巽,巽即风,风就有无孔不入的德性。“顺而巽”所彰显出来的,便是观察事物,都得像风那样无孔不入地顺着事物的道理去深入察看,这才能看出个门道来哦。
“中正以观天下”的“中正”咋说?你看这观卦,它六二爻是阴爻居在阴爻位上,为既中且正;九五爻呢,则是阳爻居在阳爻位上,也是既中且正。这两个“既中且正”,就是在昭示人们:观察天下所有那些个事事物物时,你就都应该似这般里外皆居在个“中正”上去观察才中,切不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去把个事物看歪歪了哇。
总起来看,“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这句《彖》辞,它的意思就是说,从观卦卦象上看,世上最大的观,就是众人都能随便即可办到的那个翘首观天。由观卦下坤上巽里你就能明白,不管是观察啥,都应该顺着事物的道理去观,都要像那有孔就钻的风一样,所到之处观察得透辟入微,如此才能得出个全面而清亮的结论。在去观察天下万般事物时,还得特别注意要里外都“中正”地去观察,这才中哦。如若不然,保不准啥时候看斜了眼,那就完球了。——这就是个观,这就是观卦里的观,也便是人观察事物的那番硬道理。
你瞧瞧,如此一番硬道理,经慧眼独具的孔圣人这么一讲,咱就都明白了。可假如孔圣人不说,一般人就是要了老命,恐怕光从《卦辞》与卦象里也看不出个啥鸟豆豆来哦。世上三只眼的没有两只眼的遍地是,人人都以为自己能“观”,可观察的结果,却就大不一样嘞。
所以说,参悟这个《易》,一步都离不了孔圣人作的《十翼》。参照《十翼》来看“六十四卦”,它每卦里的那几条横杠杠就有了意思,就都活起来了。当然,待到真正通过孔圣人的《十翼》闹明白了《易》里每卦之图与书的真正涵义,保准你就不好意思随便把个孔圣人像个寿光妇女一出门就喊“叻(二)嫂”那样,喊成个孔老二咧。
@dyzang
(二)、那根还在噢?
《彖》辞“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是啥意思?这里头的“化”,从甲骨文字形上看,就象二人一正一反相倒背的样子,以示变化,所以,它的本义指变化、改变。再细致一点讲,古人认为:“在阳称变,在阴称化”。
“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是说,由往上观天而“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也即由老天令你敬仰成这般模样的那个“有孚”这一出可知,要是向下观,向下观看普天下这些个万般事事物物喔,不用说,那就知道它们究竟都应该化成个什么鸟模样才好咧。
化成个啥样才好?当然是,普天下那些个万般事物们,它们就都应该化出个“有孚”来,都应该像老母鸡孵小鸡那样,坚定不移地去讲求一个信用,这才中啊。
《彖》辞“观天之神道”里的“神道”咋讲?你看老天爷走的那个道,它这个日头呢,总是东边出了,西边落;它一年三百六十天呀,永远是从春走到夏,由秋来到冬,一点都不差。你道这是谁把它料治得这般妙?若说是某个人,那绝对是不可能的,啥人也没这大本事。古人认为,那就是“神”来料治的,而“神”所走的个道,就是个“神道”。自然,对此,现代人会说这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治。其实,细思量,你望望这说的还不都是一回事嘛。
关于“神”,先前说过,《周易?系辞传》里讲“阴阳不测之谓神。”意思是,你看到的那些阴阳性质还测不准的,还让人琢磨不透的事事物物,它们就都是些个“神”。可见,“神”本就没什么神秘可言,只是在你眼目前还没测出它的阴阳性质来而已。
“四时不忒”里的“忒”,在此念tè,指差错。如果在这你把它念成tuī,那就是太、过的意思了。
“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这句即是说,圣人们由观察天上的神所走的那个道呀,就发现,这老天呀,它的那个信用,遵守得是十分地好喔,像春、夏、秋、冬四时轮回转这些个事事,它从来就没有过啥差错。因此,圣人就以这个“神道”去设立教育,以老天爷的“有孚”去教化人们讲信用。如此去“设教”呢,哎,你还别说,满天下的那些个人哟,竟还真就都鸟挺宾服的哩。
你看看现在国外那些教育,除了“数理化”,别的是啥稿也不教。什么“有孚”没孚的,都去球罢。这当然就不是以“有孚”这样的“神道”去设立教育喽。因此,你看他们教出来的那些人,便是那再有成就的教师,往往也不过就只是个有名的教书匠,却始终也进不了个圣人堆里去哦。
所以,俺一听有人说要把孩子送到国外去念书,就浑身起鸡皮疙瘩。在国外,那么一个小毛孩,从小念到大,大学一毕业,就加入外国籍,他爹在家可倒好,一不小心呢,竟就成了个外国人他爹咧。只是,不知那孩子,他的那个根儿可还在噢?
@dyzang
四、大象曰
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一)、大风从坡上刮过
大《象》辞这句“风行地上”,也是从观卦卦象上来说的。观卦是“巽上坤下”。巽,象征风,坤表示地。这种卦象,就给我们呈现出了一幅风行大地的图景,犹如那首歌唱的一样:俺家住在黄土高坡,天天有大风从坡上刮过。
“风行地上,观”是说,你看见大风从坡上刮过来没?那样子就是下边为一望无际的大地,上面大风刮得呼呼地,似这般模样的,它就是个“观”,就是那风在观察这个大地哩。
@dyzang
(二)、先王省方
风观大地又有啥跷蹊?仔细想来,风观大地起码有三大特点:一是极其全面。你看每年春上那西北风刮起时,极目望去到处都是焦黄一片,竟就无一处被遗漏。二是非常深透。十冬腊月,西北风一刮,是无孔不入。用百姓的话说便是针眼大个缝,就有牛头大的风。三是颇具一些力气在里头。那风它不刮则已,一刮起来常常就刮得石头满街滚,刮得参天大树拦腰折。那种摧古拉朽之势,直把鸡都能吓尿下。你说人观察起个事来,若能如此全面、深入、杀实,那他的观察力还了得?嗯?这不就看啥,都会像没穿裤子似的一清二楚了嘛。
正因为风观大地,它有这么些优良作风,所以,“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先王”,即先前的王子。“省”在此念xǐng。从甲骨文和小篆字形里看,“省”象眼睛看草,本义即察看。《说文》里说:“省,视也。”《尔雅》里道:“省,察也。”后来,它又引申出了检查、反省、省察(考察)等意思。《论语?学而》里讲:“吾日三省吾身。”这里的“省”,即检查、反省。大《象》辞“省方”里的“省”,就指省察(考察)。
“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是说,在早的那些有作为的王子们呐,他们就是以这个风观大地的样子去四方省察(考察)。一旦发现那里的人失缺了像老天爷的“有孚”这样的德性时,也即是那里缺德,哎,就到那去“设教”,去教化人们来“有孚”,去教化人们来育德啊。
@dyzang
五、爻辞与小象曰
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象曰:初六童观,小人道也。
六二:窥观,利女贞。
象曰:窥观女贞,亦可丑也。
六三:观我生,进退。
象曰: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
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象曰:观国之光,尚宾也。
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
象曰:观我生,观民也。
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
象曰:观其生,志未平也。
(一)、初六爻
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象曰:初六童观,小人道也。
1、童观
这一卦的初六爻,上来就是个“童观”。要说童便,谁都知道,它指孩童撒的那个尿,是味中药,可用于止血与去瘀,甚至有人都清楚,须得12岁以下孩童的那个尿才是正宗。可这“童观”是个啥玩意呢?
“童”,当然即是儿童的童。不过,凡是还没长大的东西呀,便都可称为童。你看,未长成的小伙,叫童男;未长成的小嫚,叫童女;没长角的小牛,叫童牛;没长出草木来的荒山,叫童山;连明清科举制度里都规定,凡中举以前,不论年龄大小,皆称童生。可见,不管啥东西,只要扣上个“童”的帽子,哎,就都跟未长大,都跟愚昧、浅陋有关系喽。
“童观”是啥意思?应该说,像还未长大的毛孩子那样的如此一些个“观”,这样一些个看呀,就都属于“童观”。不过,还要特别注意,这“童观”,它绝不单是指小毛孩的那些个“观”的。咱反复说道了,这个《易》,你得用“象思维”这些《易》经看世界的法宝来参悟才能悟出它的真谛。离开这些法宝,俺说你一辈子也参不出个道道来,你可别不信,吭。
用“象思维”来看“童观”,实际上它指的就是,如同小毛孩那样去观察天下万般事物的那一大类的“观”,便统统都属于这个“童观”。即是说,不论你是小人还是君子,不论你是天王老子还是平头百姓,不论年龄老少、辈分高低、官位高下,凡是幼稚无知或愚昧浅陋的那些个观察呀,就全是这个“童观”。
例如:人类处于童年时期,对天地自然的那些粗浅认识,是“童观”;一个驴车赶得极好的八十岁老大爷,换了辆“五征”汽车,眼瞅着就看不出个门道来,好歹鼓捣不走啦,这也是“童观”;还有像那满肚子学问的外国洋博士,乍一到中国,看见马路上的“红绿灯”对中国老百姓来说虽有犹无似的,就惊呆了,就吓得鸟连个道都不会走了,这还是个“童观”哩。
@dyzang
2、小人道
那么,在圣人眼里,这个“童观”,它又是个啥玩意呢?孔圣人在这一爻的小《象》里说:“初六童观,小人道也。”意思是,初六爻讲的这个“童观”,它是条小人走的道啊。
啥样的人是小人?早先在否等卦里说过,用“象思维”来看,那些未成年人、已成年而看问题却极其浅陋的人、在卑位的人、专走歪门邪道的人等等所有这些呈阴性表现的人,就都是些小人。而且,对小人,你光用“象思维”来看,也还很不够,还得用“三易”法宝里的“变易”眼光来看才全面。譬如一个人平常很有学问,但是,一遇到原先没见过的新形势呢,可能就会偶尔愚昧一次。哎,他在这偶尔的一次愚昧上,便也就成了个小人喽。所以,是不是小人还得根据他所处的具体“时位”里的具体表现来裁定。
同样,用“象思维”来看大人呢,大人即是指那些像成年人、未成年而看问题却很不简单的人、在尊位的人、专走人间正道的人等等所有这样一些呈阳性表现的人。对大人,光用“象思维”看也很不够,也还得用“三易”法宝的“变易”眼光来看才全面。一个人平常浅陋无知,而在某些新情况下,可能就偶尔非常明智起来。哎,他在这偶尔一次明智上,也就成了个大人了。因此,对大人也得根据他所处的具体“时位”里的具体表现来判别。另外,若用“一分为二”的法宝来看,“大人”还可分为典型的“大人”与一般的“大人”。典型的“大人”,即孔圣人在乾卦讲的那种“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的“大人”,一般的“大人”是指像君子、年长者等所有属阳性的,正面的这一类人。
你看,用四大法宝来看人,就像孙悟空用火眼金睛看个母妖精一样,绝对是一览无余啊。
理解了小人,再来看孔圣人的“初六童观,小人道也”这句《象》辞,它的意思其实就是说,你以为初六爻的“童观”是个啥?它就是指呈阴性的小人们所走的那个观察对待事物之道,而并不是大人们所走的个观察事物的道儿哦。
据说太极鼻祖张三丰偷空便苦苦地把那太极拳来练,练来练去就活到了140多岁上。临死那年依然是鹤发童颜,红光满面。把《易》侃到这,俺来问问你,你说从身体寿限角度上讲,张三丰同志这是走的条什么道?应当说,他走的就是条“小人”之道。人都说爱老婆,爱子孙,爱家庭,不爱身体等于零。这就是让人在人寿养生上,都跟那老张去走那条“小人”之道哦。当然,你就是走不得这条小人道呢,操,没办法,那你就赶快去买人寿保险吧。
@dyzang
3、小人君子不同道
既然“童观”是小人走的道,那么人走在这条道上,又会怎么样呢?《爻辞》在“童观”之后,紧接着就说:“小人无咎,君子吝。”
“小人无咎”是说,那些小人们呐,他们走在这条小人之道上就是正走,就没啥过错。比如,人们常讲的“童言无忌”,意思是儿童天真无邪,话说得诚实,纵出不逊之言,也无须怪罪。又如,那些不走正道的小人,他们在小人之道上走,就没有错。因为小人即缺德之人,缺德才使他们成了小人,而小人势必就得在那小人之道上走。假如缺德的小人不在这条小人道上走,倒全走进人间正道里去了,那他们不就都成君子了,这才是真走错道了呢。要是人间正道都如此让小人走了去,你让那些个君子去走啥道?君子们不就无道可走了嘛。所以说,小人走小人道,小人本身并没错,有错的是在小人长德之际,育德之人没给他培育好那个品性哦。
但是,如果一个君子走在条小人之道上,那可就得小心喽。你是个君子呀,君子是该走君子之道的,唯有走君子之道才能出产出个君子来啊。《爻辞》“君子吝”即是说,君子在这条小人之道上走,以小人的眼光去观察事物,就很危险了,所以就得“吝”着点,就得吝啬着点,不小心就不中嘞。
据说,当年江泽民总书记去俺老家胶东地上视察工作时,到了托儿所,抱起个娃来亲了口就问:小朋友几岁了?娃娃道:你猜猜。总书记说:5岁。小朋友一听,爽口咧道:啊呀,妈个巴子的,您猜得真准!幸好总书记早听说胶东人崇尚“打是亲,骂是爱”,所以听罢,顺手就照孩子的腚上拧了一把,尔后,哈哈一笑,皆大欢喜。
你望望,这也就是个孩子,他一个小人,走在个小人动不动就骂人的道上,把个总书记那么骂一声,自然也没啥过错。要是换成个老大不小的大人,你说你在骂人这种小人之道上溜达,讲话嘴上没个把门的,啥都不知道小心,那还了得?是啵。
可见,小人与君子本就不同道。
@dyzang
(二)、六二爻
六二:窥观,利女贞。
象曰:窥观女贞,亦可丑也。
1、窥豹一斑
“窥观”是种啥“观”?“窥(kuī)”,即从小孔、缝隙里向外观看,或是由隐蔽处向外偷看。“窥观”,应该是指那种片面、浅陋的一孔之见。有个词叫窥豹一斑,比喻只看局部而看不全面,这种窥豹一斑,应当就是个“窥观”。
正因为“窥观”是如此一种片面、浅陋的一孔之见,所以,你要是个大男人在外面走南闯北,动不动就去“窥观”的话,那就完了。啥事都看不全面,什么形势都估摸不透,方向分不清,你说这种人做事能“与天地准”?能指望他去闯世界创出个好成色来?难!
既然“窥观”这么一种片面、浅陋之见不利于看问题、做事情,不利于成大业,那你说,它又有利于啥呢?《易经》看问题,不是讲究“一分为二”么?它总有有利的一面吧。
对咧,“窥观”的确是有其有利的一面。关于有利的这一面呀,周公在《爻辞》里接着就道:“利女贞。”说是,啊呀,这个“窥观”喔,它忒有利于女人的那个“贞”了呗。
女人的“贞”咋讲?“贞”,先前反复讲了,总的说它是指想问题和办事情不管从竖着的方向去竖看,还是从横着的方向去横看,都尽不偏不倚地是正卡在个“与天地准”的道儿上。具体落实到个女人身上呢,这“贞”它还格外有层意思是指女人的从一而终。男人是乾,女人是坤,男人是天,女人是地,男人永远是女人的天,女人呢,始终要牢牢地跟在男人腚后头转,生是男人的牛,死是男人的鬼。这就是女人的那个“贞”。
“利女贞”就是有利于女人的“贞”,也即有利于老婆永远跟着他男人走而不分离。
仔细体会周公六二爻这句《爻辞》,俺以为你该像俺一样能体会到:这句“利女贞”,其实它的意思是说,“窥观”这么一种片面、浅陋之见呀,不利于看问题,不利于做事情,不利于成就大事业。但是呢,考虑到可能有人一定要坚持“一分为二”,非要执拗地问这“窥观”有利的那一面是个鸟啥?周公这才开了个玩笑,接着就道:“利女贞。”意思是,你若硬要让俺老周讲出“窥观”有利的那一面是个啥来呀,那俺就告诉你,你道这“窥观”到底有利于个啥?它有利于你家的那个臭婆娘,永远“贞”在你后头,始终牢牢地被你拴在个腚巴子上跟你走,永远丢不了呢。
你想呀,像古代那样,一个小脚女人,天天被关在秀楼上,看啥都是“窥观”,什么见识也不长,啥男人都见不到,你说她还能往哪跑?能跟谁跑?你就是打死她,她也跑不掉哇。剩下来的,不就只能死仆仆地一辈子跟了你散鸟伙了嘛。乖乖,确乎是“利女贞”啊。
@dyzang
2、丑
孔圣人在他这一爻的小《象》里说:“窥观女贞,亦可丑也。”
这里的“丑”,应该是“醜”。古代,“醜”和“丑”本是意义各不相同的两个字,除作地支和时辰用“丑”以外,其它的都不能写作“丑”。现在“醜”字简化成“丑”了,这俩字也就成一个“丑”了。其实,原来的那个“醜(chǒu)”呢,它是个形声字,从“鬼”,“酉”声。古人以为鬼的模样最丑,故从鬼。“醜”的本义即指相貌丑陋,也有可厌恶、可耻、不光荣等这样一些意思。假如你想让人杀个鸡来吃,要是到了有文化的屠宰人那里,告诉他:“去丑(醜)!”只需这么放一声,哎,等你拿到个鸡来看看吧,保证那些屠戮好了的鸡呀,是一个有鸡屁股的也没有了。你看咱老祖宗发明的这个中国字,它有多文明?咹?俺就不知道还有哪门子外语,能有这等功力。不过,外语呢,当然俺是一门也不懂喽。
“窥观女贞,亦可丑也”咋讲?这就是说,“窥观”里说的那种偏面看问题有利于女人的“贞”,有利于婆娘被牢牢拴在男人腚巴子上这种事呀,也的确是丑陋得怪可以了呢。话外之意是说,把那些活蹦乱跳的女人们,统统都生蹩在家不见天日,不长见识,全成了些头发长见识短的家庭工具,这不就是糟蹋人嘛。周公,那是句玩笑话,你可断不要当真呐。
但是,居然就这么句玩笑,几千年来不知坑害了多少中国妇女。大半是因周公开的这句玩笑,有那心术不正的男人就借题发挥,让女人大门不出二门不入,天天关在家只许看孩子戳锅底,不许满街跑,光去宣扬“女人无才便是德”,只要能孩子生满炕,就是块好地。为将不出门落实还把好端端的脚都裹得小而又小。结果闹得八国联军进中国时,她们跑都跑不得,直干干地瞪着两眼看着就那么生让些个鸟操的洋鬼子把双“三寸金莲”砍了去。作孽啊。
@dyzang
(三)、六三爻
六三:观我生,进退。
象曰: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
1、胸怀全局
这一卦初六爻讲的“童观”,可说是种阴性的“观”,是种小人幼稚的“观”。六二爻讲的“窥观”,则是种粗陋而不全面的“观”。这两者,都不是理想的观察事物之道。那么,理想的观察事物是咋个“观”法呢?这六三爻,就来告诉我们了:“观我生,进退。”意思是,每个人,于一事当前,要想知道自己该往前进还是应往后退呀,就得从自己整个人生这样一个全过程着眼,胸怀全局地去仔细观察,如此才能最终得出个正确判断。也唯有如此注意去从总体上观察事物,才能避免幼稚或片面。
@dyzang
2、人生何处知进退?
为啥从一生这样一个全过程,从总体上去观察才能知道“进”与“退”呢?孔圣人分析道:“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说是如此去观察,就没有失掉那个正儿八经的道了呢。
孔圣人说的这个正儿八经的道,是个啥道?前面,在这观卦的覆卦,即临卦里说了,临卦在“十二消息”卦里代表十二月,这观卦,则表示八月。临卦表示的十二月是“二阳息阴”,那些个阳刚(比如吉这样的东西),它是在那慢慢地往上长,所面临的形势是一派大好。可这观卦所表示的八月便倒过来了,就变成“四阴消阳”了。这时节不仅那阳刚它不再长,并且反而还在那慢慢地消退起来了。可那个阴(比如凶这样一些东西),这时却就正到在个盛势上了,也即是到了“至于八月有凶”这个季节了。“阳息阴”为阳,“阴消阳”是阴。你看这个天道,它就是如此有阴就有阳,有阳必有阴,阴来了阳就去,阳去了阴就来,寒冬过后是阳春,盛势后头是颓势,总之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儿呐。
“推天道以明人事”,人也一样,有盛就有衰,有衰势必有盛势。这就是人生之正道。可这种人生正道,如果你不从一生去总体的观察,那是极难看出来的嘞。处在盛势上,不从一生去看,往往就会忘乎所以,觉得自己怪鸟不含糊,不知道“至于八月有凶”;而处在衰势上呢,可能就会垂头丧气,消极得一塌糊涂。唯有从一生去观察,从总体上去看,才能看清自己到底是处在何种形势里,然后审时度势来决定自己是该进还是当退啊。可见,孔圣人所说没有失掉的那个道,它就是这样的道。
你道人生何处知进退?原来,只有如此从总体上去观察,只有在这根道上走,才能知进又知退啊。
实际上,不仅是人生,任何事情,只要想得到个真正正确的观察结果,你就都得注意从总体上去观察才中。世人之所以越来越看好中医,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看起个病来呀,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极其全面地去观察和料治的哩。
@dyzang
谢谢您的支持。但是,为了您的健康,建议不要学到深更半夜。您该回头再看看乾卦的与时偕行部分,注意子夜正眠。
@dyzang
(四)、六四爻
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象曰:观国之光,尚宾也。
1、何以治国?
对一个人来说,纵观一生便可知进退,而对一个国家来说,又该如何是好?这六四爻里就说了:“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宾(bīn)”是啥?“宾”的繁体字写作“賓”,从甲骨文字形看,它上面象屋形,下面是“人”和“止”,表示客人来到屋下了,也就是宾客来在门上了。到了金文里,原来的“止”便改为“贝”了。古时“贝”即是钱,就相当于今天的人民币或美元。可见,这一改无非是表示,“賓”代表的是些很值钱的人。“賓”是值钱之人,那么,来到屋檐底下的那些个不大值钱的人又叫个啥呢?这些不太值钱的人呀,古人认为,顶多叫个“客”,就怪不错咧。
说“賓”值钱,那他这个钱又是值在哪里呢?对此,《礼记》里有种说法:“宾者,接人以义者也。”意思是,这“賓”呀,你不知道,他们净是些以“义”来待人接物的人哦。又据史料记载,周代的选举法是自乡试小学举拔出那些个贤能之人,而后以宾礼相待,再从中选出佼佼者,才能升于国学。你看,这些“賓”,原来他们都是些德才兼备的人呢。正因为他们德才兼备,行事仁义,才华不凡,这才值得钱啊。值钱,人们当然就格外敬重他们了。因此,《说文》里又说:“賓,所敬也。”
可你望望,现如今有些举行婚礼的,随便摸起个人来就给他戴上个“贵宾”的红条子,坐在个上宾席上是狼吞虎咽,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而他做事到底“义”不“义”,便一概不管嘞。你说,这不就太糊涂了嘛。
深入理解了这个“賓”,再来看《爻辞》“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你就明白了,它的意思即是说,瞧瞧一个国家的光景呀,要想利于治国,你就得将那些德才兼备的“賓”们统统置于国王身边,也即是把他们全都重用起来哇。这才是个正儿八经的治国安邦之道啊。
@dyzang
2、尚宾
孔圣人的小《象》里讲:“观国之光,尚宾也。”意思是,这句《爻辞》所说的,就是在治国安邦当中,要号召人们养成崇尚“宾”,重视德才兼备之人的这样一种社会风气哇。
当然,用“象思维”来考虑,不仅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方或单位或企业,便都该当如此去料治,那才能治理到个好处上呐。
@dyzang
(五)、九五爻
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
象曰:观我生,观民也。
1、又“观我生”
前面,在六三爻里,已经讲了个“观我生”,到这九五爻上呢,哎,你看,又一个“观我生”。你道这个“观我生”与前面的“观我生”是一样的么?其实,并不一样哩。
这一爻小《象》里解析道:“观我生,观民也。”说是这里的“观我生”,它是指观察人民的。可六三爻那个“观我生”呢,前面说过,它则是指一个人从他整个一生来着眼,通过仔细观察阴阳沉浮的形势,来明确自己一事当前该“进”还是当“退”的哦。
@dyzang
2、领导的那面镜子
为啥说这个“观我生”是观察人民呢?原来,九五爻位是个九五至尊的位置,所以,这里的“我”,就不是个一般的“我”,而是个蹲在九五至尊上的国王一类的人了。
你想呀,一个国王,要去观察他的人生,从哪去观察最好?是从他自己身上去看,去问问他自己,让他说说自己这一辈子所作所为的那些个事事干得如何么?那你还不如不问,他肯定说不孬。因为连王婆卖个鸟破瓜,还要自卖自夸嘛。人之常情,没法治。
那么,究竟到哪去观察好?当然,最好就是从他领导下的那些个子民里去观察喽。如果子民们在家有饭吃,出来不仅有裤子穿,甚至还有小车坐,办事又顺当,到处是一派国泰民安的和谐新气象,哎,这个国王呀,不用说,那就挺称职了,就是个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就是个君子。是个君子了呢,就没啥过错喽。反过来,要是跟在腚后头的子民们个个都穷得叮当响,一幅民不聊生怨声载道的样子呢,啊呀唻,这个国王呀,保准就是个缺德的主儿,就不是个好干部,就不是个君子,就有过错,就有让人可追究的责任了哇。
你看,雄踞在九五至尊上的领导之功与过,就得这样去观察,就需如此去用人民这面镜子照一照,才能生生地照出来哦。
实质上,不论是古代的国王,还是当代的地方官员,或是单位的领导,那道理都一样,人民,就像面镜子,一照就能照出他们究竟是君子还是个小人。禁得住照的,是君子;是君子,则“无咎”;禁不住照的,肯定就是小人;小人当然就“有咎”。
@dyzang
(六)、上九爻
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
象曰:观其生,志未平也。
1、君子无咎
这一卦到了最后一爻上,《爻辞》就成了“观其生,君子无咎”了。意思是,不仅一个国王,可以由他的一生观察出他是不是个君子,是个君子了呢,就可断定他这一生是“无咎”了,就没啥大差错了,并且,任何一个人呀,都可通过去观察他的一生,来看他是不是个君子,从而来断定他到底是“有咎”还是“无咎”呢。
@dyzang
2、志未平
孔圣人五十而学《易》,当他把个《易》参悟透了,将那《十翼》作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呀,大约也得六十多快七十岁的人了罢。所以,或许他就也顺便把自己那往日不少,来日不多的将近一生,仔细地观察了一番,把自己那周游列国,颠沛流离的过去审视了一遍。尔后,便慨叹道:“观其生,志未平也。”意思是,当一个人回过头去观察他一生的时候,大概都会像俺老孔一样,活像那12级台风刮在个太平洋上,是心潮澎湃,起伏不平啊。
后来,到了三国时期,曹操老来赋诗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大半也是在说,他回头看了看自己的一生,我操,俺那颗心呀,果真也是久久平静不下来,那心志,还在个鸟操的千里之外上哇。
第二十一卦 噬嗑
《周易》原文:
第二十一卦 噬嗑 火雷噬嗑 离上震下
卦辞:噬嗑:亨。 利用狱。
彖曰:颐中有物,曰噬嗑,噬嗑而亨。刚柔分,动而明,雷电合而章。柔得中而上行,虽不当位,利用狱也。
大象曰: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
爻辞、小象曰:
初九:履校灭趾,无咎。
象曰:履校灭趾,不行也。
六二:噬肤灭鼻,无咎。
象曰:噬肤灭鼻,乘刚也。
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
象曰:遇毒,位不当也。
九四:噬干胏,得金矢。利艰,贞吉。
象曰:利艰贞吉,未光也。
六五:噬干肉,得黄金。贞厉,无咎。
象曰:贞厉无咎,得当也。
上九:何校灭耳,凶。
象曰:何校灭耳,聪不明也。
一、卦画与卦名
噬嗑 火雷噬嗑 离上震下 颐 山雷颐 艮上震下
噬嗑卦的“噬(shì)”,是个形声字,从“口”,发“筮(shì)”声,本义为咬。“嗑(kè)”,也是个形声字,从“口”,发“盍”声,本指话多。如:嗑牙,即闲谈、多嘴;拉呱,有地方叫唠嗑儿,就是坐在个热炕头上,拉起那个鸡毛蒜皮家长里短来呀,一拉就是老半天,比联合国开会时间都长。大半因为像反复快速用上下门牙咬有壳或硬的东西吃,比如嗑瓜子这样的举动活像唠嗑儿,所以,吃瓜子就叫嗑瓜子。嗑瓜子,当然就是用上下门牙咬开瓜子壳,把可吃的东西留下来,吃下去,而那不中用的瓜子壳呢,就“噗”的一声被吐出去了。
了解了噬与嗑再来看这个噬嗑卦,它上经卦是离,象征电,下经卦为震,象征雷,合起来就是种电闪雷鸣的样子。所以,习惯上噬嗑卦就叫“火雷噬嗑”。一个人,要嚼块萝卜皮吃的话,那牙齿发出一闪一闪的光,咬得个萝卜皮呀,是咔呲咔呲地响,这就是噬嗑卦所象征的现实生活里的那种景象。
在《周易?系辞传(下)》里,孔圣人有这么一段话:“日中为市,致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意思是,古人提前定好个时间和地方,等到日头到了中天上,也就是中午12点左右吧,人们便纷纷把自己不想要的货物都集中到这个地方来进行交易,将想卖的卖出去,把想买的买回来,如此交易完成后就都退回去了。当然,你不退也没有管饭的。通过这么一交易,就各得其所了,种地人手里多余的粮食,便换回了他们想要的别样东西,就不用怕多余的粮食吃不完而烂掉了。渔猎的人呢,在交易中,也用鱼虾、猎物等换得了所需的粮食。这就是百姓们现在还在隔几天就要去赶一次的那个大集,也即类似于现代人讲的这个“市场经济”或叫“商品经济”。那么,古人这种交易它是从哪来的呢?孔圣人认为“盖取诸噬嗑。”说是这都是从这个噬嗑卦里来的哩。
咋说是从这噬嗑卦里来的?如前所说,噬嗑卦的噬,指咬;嗑,类似于用上下门牙咬开有壳的东西,将可吃的留下来,吃下去,把不能吃的就像嗑瓜子吐皮一样吐出去。你看这不就与市场交易一样嘛。交易就是交叉变易,就是把不要的东西卖出去,将想要的东西买进来嘛。都说商场如战场,一派电闪雷鸣,一片刀光剑影,硝烟弥漫处,人人纷纷抛出他们不想要的,而掠走那些他们所梦寐以求的。你望望,这不就恰是这噬嗑卦所描绘的样子嘛。所以,孔圣人说,“盖取诸噬嗑”。
你瞧这噬嗑卦,它只用六条横杠杠就将一幅市场经济的图景如此鲜活淋漓地呈现出来,其“简易”的功夫,着实让人惊叹不已。这个《易》,的确是独一无二,空前绝后哇!
不过,待到你悟透了这一卦,你就知道,这一卦它主要还不是讲“市场经济”的,而是在告诉人们应该如何把个人“噬嗑”成个君子的呢。
@dyzang
二、卦辞与彖曰
卦辞:噬嗑:亨。 利用狱。
彖曰:颐中有物,曰噬嗑,噬嗑而亨。刚柔分,动而明,雷电合而章。柔得中而上行,虽不当位,利用狱也。
(一)、电闪雷鸣
噬嗑卦的《卦辞》也是极为简约。要理解它的涵义,也还得从《彖》里来考究。《彖》辞说:“颐中有物,曰噬嗑,噬嗑而亨。”
《彖》里说的这个“颐”,是指后面第二十七卦颐卦的。颐卦是“艮上震下”,卦画里初爻与上爻都是阳爻,其余中间四条爻就全是阴爻,一看那样子,它初爻与上爻就像人的两扇嘴皮,其余中间那四条阴爻,就如同嘴的空腔,整个一颐卦,便活像张开的个大嘴巴。
《彖》辞“颐中有物”里的“颐”中所有的这个“物”是啥?从卦象里看,它就是这噬嗑卦里的九四爻。你看这九四爻,它就像张开的大嘴里有个什么“物”似的。
“颐中有物,曰噬嗑”即是说,你只要见像张着大嘴的颐那样,并且,里面还又有个啥东西的卦呀,哎,它就叫噬嗑卦了。当然,干张着个鸟嘴,嘴里是啥也没有的呢,那便不是噬嗑卦,而是后头的颐卦了,吭。
“噬嗑而亨”说的是,只要“噬嗑”了以后,啊呀,就可以亨通了。比如,一个人,只要嘴里有啥东西吃,他就有力气,就能亨通了;又如,一辆车,只要有油喝,它就啥道都可跑喽;再如,一个人,只要把他像放嘴里嗑瓜子一样,将优良东西保留下来,把些个臭毛病像吐瓜子皮一样,干净利落地都吐出去,自然,他就会在那君子之道上一路亨通不已咧。
所以,周文王《卦辞》才说:“噬嗑:亨”。
关于为啥“噬嗑”了就会“亨”,《彖》里还进一步从卦象上分析道:“刚柔分,动而明,雷电合而章。”这讲的是啥意思?在卦里,“刚柔分”里的“刚”,是指组成这噬嗑卦的下经卦震。按《周易?系辞传》里说的“阳卦多阴,阴卦多阳”来看,震卦多阴(两条阴爻一条阳爻),是为阳卦,所以,它就表示刚。“柔”呢,在卦里则是指上经卦离。因为离卦多阳(两条阳爻一条阴爻),是为阴卦,因此,它就表示柔。你看这一卦,它“离上震下”,也即是一刚一柔,上下分明,这就是“刚柔分”。
“动而明”咋说?噬嗑卦的下经卦震象征雷,又表示动;上经卦离呢,象征电,还表示明。“动而明”即是说,一动就很明朗。联系到前一句来看,“刚柔分,动而明”的意思就是,只要能把刚与柔分开来,那么,不管什么事究竟该咋动,就很明白了。百姓们常说“不论啥事只要能分出个公母来,就好办了”,所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公母”即“刚柔”。
“雷电合而章”里的“章”,是个会意字,从“音”,从“十”;“音”即音乐,“十”指个位数终了的那个数;两者合起来,就表示音乐完毕。因此,《说文》里说:“章,乐竟为一章。”即是说,“章”的本义是指音乐的一曲。
“雷电合而章”的意思是说,从卦象上来看噬嗑卦上离、下震组成的这幅图景呀,那离它不是象征着电么,震它不是象征着雷么,所朗显出来的这种景象,简直就像幅雷电相合而成就出来的那么一曲电闪雷鸣的大自然之美妙的乐章啊。
总起来看“刚柔分,动而明,雷电合而章”这一段的意思便是说,为啥“噬嗑”了就会“亨”?因为不管啥事体,通过那么一“噬嗑”呀,“刚”与“柔”,阴与阳,尊与卑,高与低,粗与细,就都分辨出来了,就分出公母来了。分出公母来以后呢,接下来应该如何动,怎么办,那就很明朗了。明朗了之后,当然就会行动得体,就会将任何事情都办到好处嘞。你看老天爷,它雷电相合而成就出的那一曲电闪雷鸣的大自然之美妙乐章,这不就恰恰正是由这种路数走出来的嘛。
@dyzang
(二)、瓜子皮与臭毛病
细思量,噬嗑卦所呈现出的这曲电闪雷鸣的大自然之美妙乐章,它好像就是天地大自然在那“噬嗑”,在那分“刚柔”,分阴阳,分尊卑,分高低,分粗细哦。分出个“刚”与“柔”,阴与阳,尊与卑,高与低,粗与细来以后呢,像过刚、过柔这些偏离“中道”的,就干净利落地直接把它劈巴了去,而那些恰“贞”在“中道”之上的“刚”与“柔”呢,就继续保留延续下来。正是在如此一个“噬嗑”之中,在这一劈一留当中,那天地这才得来了它的个亨通不已,才得到了它的那个天长地久的啊。
由此“推天道以明人事”,你说人该咋办?周文王《卦辞》里说:“利用狱。”
“狱”,即监狱的狱。在此指刑狱、狱事等这些事事儿。“利用狱”的意思是,噬嗑卦里彰显出来的这些道理,用在有关刑狱的那些事儿上,咦,倒是怪有利处的呢。
咋这么说?《彖》里道:“柔得中而上行,虽不当位,利用狱也。”说是从卦象上看,五爻位(一般说五爻位是一卦的主爻),原本是个阳爻位。这噬嗑卦呢,它的五爻却是条阴爻居于此。阴,即呈阴性,象征柔,表示有欠缺。虽然这六五爻柔,可它却正居在上经卦的正当中,这种爻象就表示这一爻所代表的这个人,他身上的那些臭毛病,实在是不少,不过呢,他良心尚未熄灭,还有颗“中正”向上的心。因此,对这样的人,就可用噬嗑卦里讲的那些道理来“噬嗑”一“噬嗑”。通过“噬嗑”,分出个好坏来,然后像嗑瓜子一样,把些优良东西保留下来,而那些臭鸡巴坏毛病呢,它不是与刑狱之事相牵连着么?因此,就干净利落地如同吐瓜子皮一样,“噗”的一声,便将它们统统都吐出去,如此一来,我操,这个人,他不就能得以在个君子之道上亨通不已了嘛。
这也即是周文王所说的“利用狱”的意思。不过,从孔夫子的《彖》里可以理解到,周文王的这个“利用狱”,它是有条件的。条件就是,这人身上的那些个穷毛病再多,也不要紧,关键是他要有颗“中正”而向上的心啊。
周文王“利用狱”里的这个条件,你看,它其实是埋藏在卦中爻象里的。咱们也就只有从孔夫子的《彖》里,才能理解得到。要是孔夫子他老人家不说呀,一般人,恐怕八辈子也看不出它来噢。
@dyzang
三、大象曰
象曰: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
(一)、雷电噬嗑
这句大《象》辞的意思是说,你看,由震、离这俩八经卦组成的这个噬嗑卦呀,震它不是表示雷么,离它不是代表火,代表电么,所以,它呈现出来的就是幅“雷电噬嗑”的景象,是一曲电闪雷鸣的大自然之美妙乐章哦。
噬,即咬;嗑,就像是用上下门牙咬开那些有壳之类,将可吃的留下,把不能吃的就吐出去。你看老天爷的这个“噬嗑”,它那电闪雷鸣,仿佛就是在那嘎嘣嘎嘣地噬嗑什么东西哇。正是在这个嘎嘣嘎嘣地噬嗑当中呢,哎,便把符合天理的留下来了,同时,将不合天理的那一些呢,便全都统统劈巴去了鸟。
@dyzang
(二)、明罚敕法
老天爷的“噬嗑”,老天爷的这个电闪雷鸣呀,它要是震你的耳朵,就让你发溃;要是刺你那眼睛,就让你流泪。它就是如此明确地在告诉人们,凡事尽要按天理去行事,一切都要“与天地准”啊。凡是不符合天理的东西,就会天打五雷轰,毫不留情地嘎嘣嘎嘣地统统都噬嗑了去。
所以,先前的为王者,他们便以此来“明罚敕法”,就是像老天爷这样,来以一种极为明确的惩罚作为自己的“敕法”,去整饬天下法度,去让天下人沿着君子之道,才走出了一拨又一拨的大君子来的哟。
“敕”,指皇帝的诏书、诏令等这些东西。“敕法”,是皇帝颁布的法令。还有,这个“敕”,在古代它同“饬”,有整顿、整治、整饬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