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臧侃《周易》

  @dyzang
  原文: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8.易之序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这一句中,有个“易之序”,咱就先来看看,究竟什么是“易之序”。
  从字面上看,“易之序”,显然便是《易》经里讲得个秩序。那么,《易》里到底讲了个啥秩序?俺以为,这秩序,它主要即是个“时位”的秩序。
  古人认为,天下万般事事物物无不都一方面存在于上下四方的空间里,另一方面又同时存在于古往今来的时间隧道中。这也就是该《系辞传》开头那段“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所深藏着的核心内容。
  早先说过,“天尊地卑,乾坤定矣”讲的主要是天地定乾坤,“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讲的主要是万般事物以其或高或低来陈列各自贵贱不一的上下四方之空间位置,而“动静有常,刚柔断矣”讲的,则主要是万般事物在古往今来之时间长河中的个存续时间问题。
  妹妹您知道,即便是今天,人们依然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时间,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持续性,即物质存在过程的久暂;顺序性,为物质运动过程总是遵循着从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的如此一种顺序。空间,则是物质的伸张性和收缩性。伸张性和收缩性对一个具体物质来讲,就是它的位置。您看,现代人对世界的认识,大体上也还是没跑出咱古圣贤哲对世界认识的那个圈子以外去。对啵。
  《易》经将事物存在的上下四方之空间位置,视为“位”,而把事物存在的个古往今来之时间,便看做“时”。“时”与“位”二合为一,即为每卦都在讲的个“时位”。关于“时位”,咱在《四维几何》中讲过,简单说,它就是指事物存在的时间和空间。
  “时位”,在《易》经每卦中是咋表现的?《易》经各卦的六条爻在卦里的位置,是按由下而上之顺序排列开来的。从下往上依次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和上爻。卦中六爻如此排定之后,哎,这六条爻呀,嘞(二)嫂唻,它就不是简单的六条横杠杠了,所代表的,便是天下各种事事物物的那个时间和位置啰。
  表示时间时,初爻,代表事物之时间的初始阶段,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代表事物的时间之中间那一节节时段环节;上爻呢,则代表事物之时间的末尾阶段。
  表示位置的时候,初爻,是代表事物位置最低的个位置,二爻、三爻、四爻、五爻,则代表事物位置之中间那些个一步比一步高的位置;上爻,便代表事物位置之最上位。
  这样,天下万般事事物物,也包括人的“时位”,就全在一个卦里都被充分体现出来了。整个一部《易》,它八八六十四卦,每卦便全贯穿着“时位”这个玩意喽。
  此处说的“易之序”,俺感觉,它应该即是《易》经讲得这种“时位”秩序。该“时位”秩序,主要是来告诉人们自己处于当下那种“时位”上,应该如何相应地去采取种适当应对,以期实现“与天地准”,以便最终达致天人合一,从而好去落得个天长地久的。
  明白了“易之序”,您再去看前边那句“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却道它讲得究竟是啥意思?啊呀,实质上,那就是说,卦里六条爻的变动喔,原来,这即是老天昼夜运行的天时之“时”的道,即是大地上万般事物在天时长河之中的位置之“位”的道,即是人的个“时位”之道,也便是天、地、人三极的些个如此之秩序的道啊。
  哥唻,您道,对不对?
  @dyzang
  9. 君子何以居而安?

  了解了“易之序”,这句“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就好懂了。它的意思应该即是,因为卦中“六爻之动”包含着宇宙天、地、人三极之道,包含着老天昼夜运行的天时之道,包含着大地上万般事事物物在天时长河中的位置之道,包含着有关人的那些“时位”之道,所以,一旦居处下来便能安安稳稳而一点危险都没有的君子喔,他们所依据的,您还寻思是些啥东东?啊呀,人家所依据的,就是《易》经朗显出的些秩序,而人家所异常乐于去把玩,去玩味,去品味的,便是卦里的《爻辞》咧。
  您可别以为“居而安”的君子,他们一个个的,都像老哥您一样,是天天光知道在家把玩这些唐朝的名人字画和明朝的大瓷碗啊。
  如此说来,元芳您心里或许会纳闷,《易》经显示出的秩序和《爻辞》讲的些东东,果真就那么值得去玩味,去品味,果真就能让人安而无险,果真就能那么神乎其神吗?妹妹唻,您若不信,下面咱便以乾卦为例,来看看它到底都告诉了我们些什么啵。
  乾卦《爻辞》是这么讲的:“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
  “初九:潜龙,勿用”的意思是,像龙或想成龙的人等如此一些事事物物,它们处在乾卦初九爻表示的一起初之“时位”上,因为当下自己德和时机都还不熟,因而,就要潜而不用。假如,那个谁,不知天高地厚而感觉自己怪不含糊,便硬是鸟“潜”不下来,不知多看、多听,少开口呢,完了,很可能,有一天,他一开口,就得成个烈士。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是说,像龙或想成龙的人等这样一些事物,它们离开初始阶段而来到九二爻表示的种“时位”上,因为德逐渐丰满,时机也来了,所以,此刻,便要抓紧到“田地”里去好好表现一番,去露一手了。不过,尽管可去露一手,但是,也还需牢记“利见大人”。即是说,当下总归还是得见着“大人”,在“大人”的倾力指导下,才最为有利。毕竟,眼下刚出茅庐,还年轻,还不很老成呐。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讲得是,像龙或想成龙的人于德渐丰,时机到,又有“大人”来指导的境况下,在去创大业,去进德修业过程中,就要充分发扬“乾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阳刚精神,而努力拼搏。仔细说即是,该时节不仅白天要勤勤恳恳做好诸般营生,并且,晚上还得对忙过的和尚待去忙活的些事体警惕得呀,娘唻,是连个觉,都睡不稳。唯有如此不分白天黑夜一个劲忙活着不住下,才可“无咎”,才能无过。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的意思是,像龙或想成龙的人在九四爻象征的这种为进德修业而“上下无常”,反复求索的“时位”上,即便不小心,那步没跃好,而噗嗵一声掉进深渊里,也是在所难免,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也是“无咎”的。相反,若光害怕一步跃错了,再掉进深渊,便天天像个缩头乌龟一样窝囚在家,畏缩不前,不敢去闯,不敢去试呢,奶奶,长此以往,可就要有咎咧。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是说,通过前番“潜”、“现”、“惕”、“跃”的努力,能到达“九五之尊”这样的天位上来办公了呀,不用说,那即是种弥足珍贵的大人之造化喽。不过,您心里还得明白,尽管已经到了此般崇高境界,却依然是只有见到“大人”,才会有利。也就是说,当此之际,还要谦虚,还要有危机意识,还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大人”之外,还有更牛的“大人”在。像在牛A与牛C之间的人,是满地都有。所以,处此“九五之尊”的境地,也万不可一朝得天下,便以为就自己最了不起,就自己才有两把刷子,“大人”也便只有自己一个,其余的统统全是小人,尽是饭桶,全都可不用放在眼里了哇。
  “上九:亢龙有悔”讲的是,太阳中午亮过头,就要变暗,月亮盈满之后,接着即是个亏欠,花儿怒放不多时,便得凋谢。总之是“天道亏盈”,“天道损满”,天下事物无不都是“物极必反”,都是高亢过后紧跟着个低贱,紧接着个有悔。因此,想始终无悔,就务必得永远“与时偕行”地去知进知退,知存知亡,就务必要懂得何时该取,又何时当丧。
  您望望,龙或欲成龙之人发展历程中的那些个秩序,这不便像您老婆整得盘小葱拌豆腐似的,一清二楚地全蕴含在《易》之卦里,全包含在《爻辞》中了嘛。
  所以,人家君子就是依据《易》经所朗显出的这些秩序去“居而安”,去审时度势,去看准自己是走到那一步,是来在个什么“时位”上了,便“与时偕行”地去做与该“时位”相应的些事情,却从来不会或左或右,或前或后,或过或不及,甚至逆势而动地去想或做那些不该做的破营生呢。譬如说,君子若来到初九爻《爻辞》讲的一起初之“时位”上,人家就会潜而不用,断不会于德未丰,时未到之际,便四处糗显摆,动不动想露一手,而最终把自己闹成个烈士。可要是一旦来到九四爻这种大展宏图的“时位”上,人家就会大胆地去闯,大胆地去试,决不会因怕掉进深渊,而畏缩不前了。
  当然,为了深入领会《易》经所显示的进退秩序,君子所异常乐于去玩的,也便是卦中的《爻辞》等东东了。之所以异常乐于去玩《爻辞》,无非也是因为,只有将卦中诸如“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或跃在渊,无咎”,“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亢龙有悔”等等《爻辞》们玩熟了,吃透了,才会真正懂得在自己发展历程中,到底该如何“与时偕行”地根据“时位”顺序来采取那些恰当的应对。
  不然,假如您有点空就光知道去跟些大闺女少媳妇闹着耍,或直接跟着些小人东奔西跑地到处癫狂,却楞是不晓得把《易》找来好好悟一悟,搞得自己凡事无秩序,一办便是一塌糊涂,他嘞(二)嫂根腿的,到头来,您可说,这不就得凶多吉少了嘛。还想做君子?嘿嘿,恐怕连小人,都不一准能做成,直接便会闹丢了身家性命,不是。
  @dyzang
  10 . 过错连连不自知

  接下来这句“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里的“象”,即是前头所讲圣人设立的卦中那些“失得之象”、“忧虞之象”、“进退之象”、“昼夜之象”的“象”。“玩其辞”的“辞”呢,当然,就是指《卦辞》与《爻辞》们了。
  “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的“占”,为算命占卦的“占”。“占(zhān)”,是个会意字,从“卜”,从“口”,本意为以“口”问“卜”,指凡事之前,先用口去问问那个“卜”,看看究竟是吉还是凶。
  “卜(bǔ)”呢,为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像龟甲烧过后出现的裂纹,表示用火灼龟甲,再依照裂纹,去预测吉凶。
  据说,最早的“卜”,是先把龟的腹甲加以钻凿使它变薄。尔后,画好墨线将其放到火上,如同而今维吾尔族同胞烤羊肉串一样,去烧烤。等几时听见“卜”的一声响了,哎呦喂,此刻,去看看龟甲上,就会有些裂纹被烧出来。此种裂纹,即为判断吉凶的卜兆。根据卜兆,按用甲骨占卜的《繇辞》去判断,便能断定吉与凶。如果,裂纹跟事先画好的墨画相合,这叫食(shí)墨(mò)。只要是果真食了墨喔,哇噻,那就预示着要大吉大利喽。
  老年间的“占”,即是如此一套占卜的方法。
  后来,大约因为龟甲不够用了,人们便也用牛肩胛骨来代替。到了农耕时代,牛的作用显得十分突出。怪不容易地养条牛,是好用它来下地拉梨干活的,是啵?因此,一般也舍不得动不动就杀了它去行卜。于是,人们便又常拿一种植物蓍草来占筮。
  “筮(shi)”,即算卦,就是利用蓍草,经过一定程序加以分配,而后计算蓍草的数目,再把几次分配和最后所得的数目组合起来画成卦,以此去判断吉与凶。
  前头说以“口”去问“卜”,是叫占卜,而这种用蓍草算卦断吉凶的办法叫啥?哎,它便是占筮了。所以,《礼记?曲礼》中指出:“龟为卜,蓍为筮”。说以龟甲去卜知未来的为“卜”,用蓍草算卦预测吉凶的是“筮”。以甲骨占卜判断吉凶用的为《繇(zhòu)辞》,而以蓍草算卦所依据的,则是文王作的《彖辞》(后来叫《卦辞》)和周公的《爻辞》了。
  兄弟您要问,为什么卜用龟甲而筮用蓍草呢?当然是因为,古人以为,那龟与蓍草,都是极有灵性的些东西。
  此处这句“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的“占”,指的就是占筮,严格说即是“筮”,即是用蓍草去算卦预测吉凶。至于究竟怎么个筮法?这桩事,在该《系辞传》后边,还有一大片文字,是专门来论述占筮程序的。大姐,您要是对占筮感兴趣,等到那咱再仔细去说道。
  总起来看“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的意思便是,早先不是讲圣人设卦是为了观象,系辞是为了明吉凶吗?不是讲卦里有“失得之象”,有“忧虞之象”,有“进退之象”,有“昼夜之象”吗?不是讲六爻之动表示天地人三极之道,不是讲君子居而安所依据的是《易》里的秩序,所乐于玩的是那些卦、爻辞吗?正是鉴于以上情况,因而,人家君子一旦居处下来,便必定要抓紧时间去观察卦中的象,去玩味体悟卦、爻辞,而但凡是想往那一动弹呢,则一准就要赶快先去占上一卦来玩玩,好仔细观看卦里的变化,以便决定自己的动向,进而去趋吉避凶哇。
  后头紧跟着的“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一句则是说,却道君子为什么要如此去作为?啊呀,这就是因为,人只有能得到来自老天的护佑,才会吉而无不利。
  前头讲过,《易》经里,《易》经那些卦,那些卦爻辞中,有天、地、人三极之道,正因为有三极之道,君子才“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才通过观象、玩辞、玩占,而去通晓天、地、人三极之道,从而让自己顺着天地之道去行动,以便到头来能得到来自老天的那些护佑,进而去实现大吉大利哦。
  此处的“是以”,不少本子把它解析为因此、所以。俺却以为,“是以”的“是”,应为“这”;“以”要理解成“因为”。“佑”呢,则是护佑、保佑。
  把《系辞传》参悟到这,俺寻思,老哥您肯定已经明白为什么陈年间人们会对部《易》爱不惜手了。原来,这部《易》呀,它便是那个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能让人“吉无不利”的个宝贝圪垯哇。老天唻。
  您兴许知道,孔圣人他老人家,就把《易》经视为崇高无上的至宝。据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要》中记载:“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橐。”“行则在橐”的“槖(tuó)”,即“囊”,指口袋。全句的意思是,孔子专心学易,竟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在家里,他便必定要把《易》放在席上,放在炕头上;外出时,则必定把《易》放在袋子中,让个驴骡驮搭子是到处跑,以便随时随地一有空,就抓紧捧着读。似这般,读来读去呢,他老人家一直便将部《易》读到了个“韦编三绝”上。“韦编三绝”即是说,因为反复翻看,孜孜不倦,连栓古书简用的牛皮绳都被孔圣人翻弄断了无数次。
  孔子曾经慨叹道:“假吾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足见,孔圣人对《易》,那是何等痴迷!
  但是,您望望咱这些后人,真正把《易》当回事的,又有几个,咹?不怨而今多少年也出不来个圣人。光知道去抓挠钱财,有的甚至单把那“二奶”、“小三”放在心头,却独不将《易》经当块干粮,还想做圣人?难喽。我们真真是无颜以对列祖列宗啊。
  因此,俺以为,当务之急是人人都得赶快把部《易》放到自己的办工桌,放到自己的床头上。老婆有时都可离得远远的,而唯独一部《易》,不管怎么地,都得让它“居则在席,行则在囊”。不然,很可能,您犯了小错犯大过,一辈子过错连连,居然还不自知哩。
  @dyzang
  11.笑对人生

  妹妹,您可能已经注意到了,在“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这节里,一个“玩”字,竟被孔圣人一连用了三次。为什么要再三用个“玩”呢?
  俺以为,首先,圣人是在强调,人们对《易》经,包括《易》经的占筮功能,应当给予高度重视,所以,对卦里的象与辞便要非常熟悉。因为,只有熟透了,熟烂了,才能玩得转,才能依据它里头显示出的秩序去“居而安”,去获得老天的护佑。不然,半生不熟的,您咋玩,玩不了呀,不让它玩了咱,就怪不糙。对啵。
  其次,“玩”,是在表明对占筮应该具有的一种正确态度。依照《易》经“三易”原理,天下万般事事物物,无不都有“易”、“不易”、“简易”的道理在其中。将此番道理用在如何对待占筮上即是,人所占筮出来的卦,它有可信的一面,又有不可信的一面。可信的一面,为“易与天地准”所生;不可信的一面,则是由天地环境变化,以及人的主观臆断变化而来。因此,对占出来的每一卦,每一爻所符示给咱的些东东,您都不可不信,也不能执拗地去全信。每逢大事,信手占一卦,看看爻象的显示,想想卦、爻辞的表述,也就仅供起居参考,顺便玩玩而已。断不可,傻乎乎地全都当真。全当真,就成了迷信。即是说,我们要高度重视占筮,而重视它,却并非要去迷信它,而应当有一定玩的心态在里头。
  您要问,究竟占出个卦来,哪些可信?哪些不能信呢?哎,这便全凭您自己审时度势地去“简易”,全凭自己根据所处的具体情况而定夺喽。
  一句话,我们要用《易》经“三易”法宝来看《易》经的占筮功能。《易》经不是告诉咱要用《易》经“三易”法宝去看世界,去看世界上的所有事事物物吗?对《易》经及其占筮功能,我们也得用“三易”法宝去看待它。
  另外,从个“玩”里,咱们仿佛也看见了古圣先贤对人生的一种乐观向上的积极姿态。人生苦短,凡是来在这个世界上的,就没有必要整天愁眉不展,而应当以一颗平常心,用种“玩”的心态,去笑对现实。
  想想孔圣人,他老人家即是以此“玩”之心态,来整理《易》,来写《易传》的,即是以“玩”的心态去周游列国,去传经布道的。正是在如此良好心态作用下,他才一举将儒学推上了历史的巅峰,使自己成了万世师表,也正是在此良好心态作用下,他才得以长寿不老,一活便活到了个七十多岁上。
  您可别说,俺爹俺娘,都活到九十九上,圣人更该长命,活到七十多,不足为奇。休忘了,孔圣人那时节,生活不济,又颠沛流离,缺医少药得紧呐。完全可以讲,不是孔圣人心态好,恐怕他于四处颠沛流离之中,早就回去了。
  可假如他老人家不等给《周易》作出《十翼》,便早回去了的话,却道《易》经这么部伟大的富含古圣贤哲之大智大慧的“众学之源”,人们又到何处去跟找?怕是打着灯笼,也难得一见了啊。
  但是,现如今,您放眼望望,多少人,时时处处三不动就要严肃地板板起个脸来,好像别人欠他二百吊钱似的,吓死人了。何苦呢?
  当然,以玩的心态面对人生,却断不可“玩世不恭”。该守的规矩,还是得坚守。不然,玩来玩去,到头来,保不准啥时候,很可能便会玩了自己。
  君不见,人家孔圣人是“随心所欲而不愈矩”的吗?孔圣人玩得,这真叫一个不偏不倚,恰就玩在了个好处上喽哇。
  如果,“玩”不到此般境地,俺看您呀,呵呵,还是少去“玩”为好。可别玩大肚子,收不得场了吭。您道,对不对?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