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zang
16. 大小存乎卦
“齐小大者存乎卦”的“齐”,是指规范、归类、整齐划一。那么,“小大”咋讲?此处的“小”与“大”唷,咱还得用“象思维”去理解。以“象思维”来考虑“小”与“大”,则,像地、黑夜、寒冷、柔松、死静、窄、秤砣、老婆、女、雌、人的肚子、偶数、坏、凶、小人、小人之道,还有黑暗、柔弱、阴柔之气、萎靡不振精神等等,所有这些呈阴性的事事物物呀,它们就都是“小”所代表的一类,而如天、白日、温暖、刚劲、活动、广、秤杆、老头、男、雄、人的背脊、奇数、好、吉、大人、大人之道,还有像光明、刚强、阳刚之气、自强不息精神等等,所有那些呈阳性的事事物物,它们便统统都是“大”所表示的一类啰。
您看现实中,人们对女性的称呼,习惯上,前面都要加个“小”:小时候叫小妮,大了叫小姑娘,结了婚叫小媳妇,即便是老掉牙了以后喔,也还是得加上个“小”,叫着个小老太婆。总之,是高低见不着有个“大”的时候,说什么她也“大”不了去。
但是,对男性,称呼起来,习惯上前面就都得加个“大”了:小时候叫大小子,大了叫大小伙,结了婚叫大丈夫,即便是老得爬不动,都倒过来往后长了,都长得眼望着那个头越来越小,越来越后抽了,也还得叫着个老大爷,对啵。
这其中的“小”与“大”,指的即是种类。意思是女的,她跟“小”,跟地,跟柔为一类,都呈阴性,而男的呢,则与“大”,与天,与刚为一类,都是呈阳性的。
可见,“小大”的“小”,应该是指像地、黑夜、寒冷、柔松、死静、窄、秤砣、老婆、女、雌、人的肚子、偶数、坏、凶、小人、小人之道、黑暗、柔弱、阴柔之气、萎靡不振精神等这样一些呈阴性之类的事事物物,而“大”,则代表诸如天、白天、温暖、刚劲、活动、广、秤杆、老头、男、雄、人的背脊、奇数、好、吉、大人、大人之道、光明、刚强、阳刚之气、自强不息精神等那样一些呈阳性之类的事事物物。
“齐小大者存乎卦”的意思是,天地及天地间那些或小或大、或地或天、或寒或暖、或柔或刚、或静或动、或窄或宽、或女或男、或雌或雄、或孬或好、或凶或吉、或小人或大人、或小人之道或大人之道、或阴柔之气或阳刚之气,总而言之,天地及天地间无论是呈阴性的还是呈阳性的诸般大小事事物物,以及它们那些运化道理的这些个现象们呀,便统统都被作《易》的圣人整齐了整齐之后,而存到个卦中去了。
联系到先前提到的“彖者,言乎象者也”,联系到先前所说《卦辞》讲的全是卦象、爻象,全是卦象、爻象所代表的卦外现实中天地及其万般事事物物的些现象,来看这句“齐小大者存乎卦”,其意思就是,因为《卦辞》讲的全是卦象、爻象所代表的卦外现实中那些事事物物的现象,所以,可以断定,原来,天地及天地间那些或小或大、或地或天、或寒或暖、或柔或刚、或静或动、或窄或宽、或女或男、或雌或雄、或孬或好、或凶或吉、或小人或大人、或小人之道或大人之道、或阴柔之气或阳刚之气,一句话,天地及天地间无论是呈阴性的还是呈阳性的诸般事事物物,以及它们的些运化道理之现象喔,哇噻,就统统都被作《易》的圣人整齐了整齐之后,而存呀存到每个卦中去了哇。
您看那天,那些像天一样“乾行健”之类的事事物物及其运化道理之象,不是都被圣人整齐了之后,而存到乾卦中去了吗?这地,这些如地一样“地势坤”之类的事事物物及其运化道理之象,不是都被圣人整齐了以后,而存到坤卦里去了吗?同样,像“小往大来”那样一些君子之道的现象,便都被圣人存到泰卦中了,而诸如“大往小来”这样一些小人之道的现象,就都被圣人存到否卦里去了;像革故那样的些事物道理之象,是都被圣人存到革卦中去了,而如鼎新这样的些事物道理之象呢,便被圣人存到鼎卦里去咧。
您想想,是不是这样?保准没错。当您一卦卦地都仔细看过,就会见得出,天地及天地间无论是呈阴性,还是呈阳性的各类大小事事物物以及它们的运化道理之现象,无不都被作《易》的圣人统统整齐了整齐之后,而存进那六十四卦里去喽。
@周易取名字 2016-06-14 22:26:00
大赞好帖!【抢红包】
-----------------------------
非常感谢大师鼎力相助!对大师的敬仰无以言表,对大师的情谊没齿不忘!!!
@dyzang
17. 忧悔吝者存乎介
前边说“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说天地及其万般变化为贵贱不等的各种事物的变化之象,都让圣人列了列,便存呀存到各卦中的些爻位上去了,说天地及天地间或小或大的各类事物以及它们的运化道理之象都被圣人整齐了整齐以后,便存到各个卦里去了,那么,若要问,人趋吉避凶所需之辨别吉凶的些东东,又都到哪个圪垯上去了呢?
您看,这里紧跟着就道:“辩吉凶者存乎辞”。“辞”,指《卦辞》与《爻辞》。本句的意思是,人们趋吉避凶所需要之辨别吉凶的那些东东喔,娘唻,它们便都被作《易》的圣人,存呀存到各卦《卦辞》、《爻辞》里去咧。
联系到先前提到的“吉凶者,言乎失得也”,联系到先前所说《卦辞》、《爻辞》中那些“吉”与“凶”,讲得全是失去或得到的情况来看,本句“辩吉凶者存乎辞”的意思即是,由于《卦辞》、《爻辞》中那些“吉”与“凶”讲得全是失去或得到的情况,所以,我们分明就可理解到,人们趋吉避凶所需要的些辨别吉凶的东东,原来,它们便都被作《易》的圣人存呀存到各卦《卦辞》、《爻辞》里去了哩。
不信,您仔细去瞅瞅《卦辞》、《爻辞》,只凡是有“吉”、“凶”出没的地方,讲得就全是人们趋吉避凶而需要之辨别吉凶的些东东。
接下来这句“忧悔吝者存乎介”的“介”,咋理解?“介(jiè)”,是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像人身上穿着铠甲的样子,中间是人,两边的四点仿佛是联在一起的铠甲片,本指铠甲,为古人打仗用来防身的东西。大概是因为穿上这玩器去打仗,自身与敌人枪刀之间,便隔着层铠甲了,因此,就会枪刀不入。所以,“介”便引申出了两者中间的意思。另外,“介”还有疆界、界限之意。当然,表示疆界、界限时,它常写作“界”。
此处的个“介”,怎么讲?您该还记得,豫卦六二爻《爻辞》有句“介于石,不终日”,说临做事之前,在预谋、策划期间,要把做事应当掌握的个“介”,把做事应把握的个尺寸,把做事要拿捏的个“火候”呀,是不偏不倚地刚好便预定在客观事物的那个“介”上。似这般,做起事情来,就用不着整天在那等啊等的,像个傻蛋似的傻等一气,就用不着整天在那挨时光而好歹看不出个火候来了。此处的“介”,俺以为,它应该跟豫卦《爻辞》中讲的“介”一样,也是指界限、范围、度,也是指处事要把握的种尺寸,要拿捏的个“火候”。
实质上,深入领会便可理解到,“介”,它也即是人处事要“贞”了去的个处所。人处事只要能“贞”在这个“介”上去了,哎,也就是“与天地准”了。
如此看,“忧悔吝者存乎介”讲得即是,早先不是说“悔吝者,忧虞之象”,不是说悔呀、吝的,都是些忧虞现象吗?那么,所忧虞的些悔、吝现象,到底其根在什么地方?哎呦呦,原来,它们的根,便全存呀存在于《易》经昭示给咱的那些个“介”,都存在于《易》经告诉给咱的些个界限、范围,都存在于个度,都存在于处事要把握的个火候里了哦。
用豫卦的话讲,就是“忧悔吝者”,全都“介于石”。您见石头根上那条日头影子来没有?假如,您是在煮猪头,便得小心了再小心地把火烧到石头影子是不偏不倚地吭,刚好趖点西的这条恰好能将猪头煮到个好处上的影子上,才能把猪头煮到好处。果真如此把猪头煮到好处上了呢,哎,您就不会有什么后悔咧。
不然,如果不“吝”着点,不小心着点,时间超了那条影子,火候煮过了头,便光剩些骨头,不见猪头肉了,这就有您后悔的了。可时间不及那条影子,火候煮不足呀,便会净生而梆硬,闹得您爹您娘是有牙也直干干地啃不动,这您还不又得后悔死了嘛。
可见,人们所忧虞的悔啦、吝啦啥的,归齐,它们就都存在于个火候,都存在于个“介”,都存在于个界限、范围,都存在于个度里呐。若处事的那个度把握不当,无论是过还是不及,都必将让您后悔得没法治。所谓“无事要小心,有事要大胆”,无非也即是指平常没有什么事时,要小心翼翼地去别离开个“介”,而遇上什么大小事之际,便更得胆大心细地也别去离开这个“介”。您不想,即便是陈年间的潘金莲,都知道一再告诫西门大官人休要日过了界。咱要是把个“介”倒当儿戏不往心里去,难不成,您还不如个潘金莲了,是咋?
“震无咎者存乎悔”的“震”,在此表示动、行动。“震无咎者存乎悔”是说,人一行动起来就能一溜烟直达那种“无咎”之境的根本原因,您道它在哪?哇噻,它便存呀存在个“悔”,便存在于能心怀忧患意识,从而善于对过去的不足、过失进行不断检讨,不断悔悟上啊。
前边讲过“无咎者,善补过也”,说要进入“无咎”之境就得善于补过,而要善于补过,当然便得在忧患意识驱使下,早怀上颗悔悟之心,才能有补过之举,从而到达“无咎”之境。不然,若没有忧患意识,不怀悔改之心,您说,还能有补过之行为?难呢。是啵,妹妹。
@dyzang
17. 忧悔吝者存乎介
前边说“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说天地及其万般变化为贵贱不等的各种事物的变化之象,都让圣人列了列,便存呀存到各卦中的些爻位上去了,说天地及天地间或小或大的各类事物以及它们的运化道理之象都被圣人整齐了整齐以后,便存到各个卦里去了,那么,若要问,人趋吉避凶所需之辨别吉凶的些东东,又都到哪个圪垯上去了呢?
您看,这里紧跟着就道:“辩吉凶者存乎辞”。“辞”,指《卦辞》与《爻辞》。本句的意思是,人们趋吉避凶所需要之辨别吉凶的那些东东喔,娘唻,它们便都被作《易》的圣人,存呀存到各卦《卦辞》、《爻辞》里去咧。
联系到先前提到的“吉凶者,言乎失得也”,联系到先前所说《卦辞》、《爻辞》中那些“吉”与“凶”,讲得全是失去或得到的情况来看,本句“辩吉凶者存乎辞”的意思即是,由于《卦辞》、《爻辞》中那些“吉”与“凶”讲得全是失去或得到的情况,所以,我们分明就可理解到,人们趋吉避凶所需要的些辨别吉凶的东东,原来,它们便都被作《易》的圣人存呀存到各卦《卦辞》、《爻辞》里去了哩。
不信,您仔细去瞅瞅《卦辞》、《爻辞》,只凡是有“吉”、“凶”出没的地方,讲得就全是人们趋吉避凶而需要之辨别吉凶的些东东。
接下来这句“忧悔吝者存乎介”的“介”,咋理解?“介(jiè)”,是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像人身上穿着铠甲的样子,中间是人,两边的四点仿佛是联在一起的铠甲片,本指铠甲,为古人打仗用来防身的东西。大概是因为穿上这玩器去打仗,自身与敌人枪刀之间,便隔着层铠甲了,因此,就会枪刀不入。所以,“介”便引申出了两者中间的意思。另外,“介”还有疆界、界限之意。当然,表示疆界、界限时,它常写作“界”。
此处的个“介”,怎么讲?您该还记得,豫卦六二爻《爻辞》有句“介于石,不终日”,说临做事之前,在预谋、策划期间,要把做事应当掌握的个“介”,把做事应把握的个尺寸,把做事要拿捏的个“火候”呀,是不偏不倚地刚好便预定在客观事物的那个“介”上。似这般,做起事情来,就用不着整天在那等啊等的,像个傻蛋似的傻等一气,就用不着整天在那挨时光而好歹看不出个火候来了。此处的“介”,俺以为,它应该跟豫卦《爻辞》中讲的“介”一样,也是指界限、范围、度,也是指处事要把握的种尺寸,要拿捏的个“火候”。
实质上,深入领会便可理解到,“介”,它也即是人处事要“贞”了去的个处所。人处事只要能“贞”在这个“介”上去了,哎,也就是“与天地准”了。
如此看,“忧悔吝者存乎介”讲得即是,早先不是说“悔吝者,忧虞之象”,不是说悔呀、吝的,都是些忧虞现象吗?那么,所忧虞的些悔、吝现象,到底其根在什么地方?哎呦呦,原来,它们的根,便全存呀存在于《易》经昭示给咱的那些个“介”,都存在于《易》经告诉给咱的些个界限、范围,都存在于个度,都存在于处事要把握的个火候里了哦。
用豫卦的话讲,就是“忧悔吝者”,全都“介于石”。您见石头根上那条日头影子来没有?假如,您是在煮猪头,便得小心了再小心地把火烧到石头影子是不偏不倚地吭,刚好趖点西的这条恰好能将猪头煮到个好处上的影子上,才能把猪头煮到好处。果真如此把猪头煮到好处上了呢,哎,您就不会有什么后悔咧。
不然,如果不“吝”着点,不小心着点,时间超了那条影子,火候煮过了头,便光剩些骨头,不见猪头肉了,这就有您后悔的了。可时间不及那条影子,火候煮不足呀,便会净生而梆硬,闹得您爹您娘是有牙也直干干地啃不动,这您还不又得后悔死了嘛。
可见,人们所忧虞的悔啦、吝啦啥的,归齐,它们就都存在于个火候,都存在于个“介”,都存在于个界限、范围,都存在于个度里呐。若处事的那个度把握不当,无论是过还是不及,都必将让您后悔得没法治。所谓“无事要小心,有事要大胆”,无非也即是指平常没有什么事时,要小心翼翼地去别离开个“介”,而遇上什么大小事之际,便更得胆大心细地也别去离开这个“介”。您不想,即便是陈年间的潘金莲,都知道一再告诫西门大官人休要日过了界。咱要是把个“介”倒当儿戏不往心里去,难不成,您还不如个潘金莲了,是咋?
“震无咎者存乎悔”的“震”,在此表示动、行动。“震无咎者存乎悔”是说,人一行动起来就能一溜烟直达那种“无咎”之境的根本原因,您道它在哪?哇噻,它便存呀存在个“悔”,便存在于能心怀忧患意识,从而善于对过去的不足、过失进行不断检讨,不断悔悟上啊。
前边讲过“无咎者,善补过也”,说要进入“无咎”之境就得善于补过,而要善于补过,当然便得在忧患意识驱使下,早怀上颗悔悟之心,才能有补过之举,从而到达“无咎”之境。不然,若没有忧患意识,不怀悔改之心,您说,还能有补过之行为?难呢。是啵,妹妹。
@dyzang
18. 卦有大小
“是故,卦有小大”这句是说,因为“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因为天地及其万般贵贱不等的各种事事物物的诸般变化之象,都被作《易》的圣人列了列存到各卦中的些爻位上去了,因为那些或地或天、或寒或暖、或柔或刚、或静或动、或窄或宽、或女或男、或雌或雄、或小人或大人、或小人之道或大人之道、或阴柔之气或阳刚之气,总之天地间或小或大的各类事事物物及其诸般运化道理之象,都被圣人整齐了整齐后,存到各个卦中去了,所以,《易》经的些个卦喔,亲,它便也有了小或大,也有小与大之别咧。
譬如,乾卦,因为它里面净存了些像天一样“乾行健”之类的阳刚性事事物物之象,而属于“大”的一类,因此,它就是大卦;坤卦,因为它里头光装了些如地一样“地势坤”之类阴柔性的事事物物之象,而属于“小”的一类,因而,它即是小卦。
又如,泰卦,由于其内里全存了些“小往大来”那样一些君子之道的象,而属于“大”的一类,所以,它就是大卦,而否卦,由于它里面光装了些“大往小来”这样一些小人之道的象,而属于“小”的一类,因此,它便是小卦。
还有,诸如大畜、大过、复、鼎等那些卦,都是来讲有关“大”一类事事物物及其诸般道理的,所以,它们就都是大卦,而小畜、小过、剥、革等这些卦呢,则全是来讲有关“小”的一类事事物物及其诸般道理的,因而,它们便全是些小卦。
“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之“辞有险易”一句说的是,因为“辩吉凶者存乎辞”,因为辨别吉与凶的东东,都被圣人存到各卦《卦辞》、《爻辞》中去了,所以,这些“辞”,这些卦、爻辞所说道的呢,啊呀,就既有凶险,又有平易。“易”,可理解为容易、平易。
不用问,卦、爻辞所讲得些凶险之处,即是现实中最可能出现凶灾之地,而所讲得些平易地方,便净是些常有大吉大利出没之处了。对此,您心里,可别没个数儿,吭。
“辞也者,各指其所之”的“之”,在这应理解为代词。本句的意思是,《卦辞》与《爻辞》中那些像“悔”啦、“咎”啦、“无咎”啦等言辞呀,原来,它们全都是各有其所指,是针对与其相应的些天地及其万般事事物物来讲的,是针对天地及其万般事事物物之各种各样运化道理来讲的,尤其是针对人的各种思想与行为来讲的。妹妹,您可别寻思它们是无所指,是漫无目标,是圣人吃饱了饭撑得没事干,而在这跟咱瞎扯着玩的哩。
总而言之,《易》喔,不论是其卦或爻,还是《卦辞》与《爻辞》,都充满了天地之道,包涵了天地万般事物之理,囊括了“推天道以明人事”之为人“安身立命”的至理。咱可不能马马虎虎分不出个长短公母来,而把豆包不当块干粮,它比那白面馍,却要贵粗了哇。
@dyzang
原文: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19 . 与天地准(上)
前头说“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乎辞”,说天地及天地间万般变为贵贱不等的各类事事物物及其种种变化,都被作《易》的圣人列了列存到各卦爻位上去了,说天地及天地间无论是呈阴性还是呈阳性的诸般大小事事物物及它们的运化道理,都被作《易》的圣人整齐了整齐存到卦中去了,说人趋吉避凶所需要之辨别吉凶的东东,都让圣人存到各卦《卦辞》、《爻辞》中去了,那么,由此,我们可以体悟出个什么门道来呢?您看,这里便告诉咱:“《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易》与天地准”的“准”,本为“凖”的俗字,而今是“凖”的简化字。“凖(zhǔn)”,为形声字,从水,隼(sǔn)声,指水平、平、不倾斜,也指依据、根据、仿效、效法、吻准。
“《易》与天地准”的意思是,从前边讲的“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乎辞”中,便可体悟到,《易》呀,娘唻,它跟天地及天地间万般事事物物是完全相吻准的,跟天地及天地间万般事事物物的运化之道完全是一致的。它讲的天地及其万般事事物物之变化的些道道,是既没超过天地及万物之自然的运化道道以外,也没有达不到,够不着的地处,却是既无过又无不及,不偏不倚,刚好就与天地自然道理相齐平的哦。
换句话讲即是,《易》经,它从头到尾全是仿效着天地及其万般事物那些运化道道来作就的,完全是从天地及万般事物的诸般运化之道身上,毫无半点差池地活活扒下来的哇。
“弥纶天地之道”的“弥(mí)”,指遍、满、充满、填满。哥唻,您知道,有个词叫弥补。啥叫弥补?假如,您借了我十元钱,仅花了九块九,买了棒子熊啤酒,给俺哈(喝)下肚里去了,您寻思这便算是个弥补了吗?不中呢。告诉您吧,所谓弥补,是指唯有您将那十元钱一分也不少,一分也不多地足额全都还给俺,哎,这才能叫弥补。想想吧,究竟何为“弥”?咱不就再清楚不过了嘛。
“弥纶”的“纶(lún)”,是现代合成纤维里叫锦纶、涤纶的个“纶”。“纶”,本是形声字,从糸(mì),仑(lún)声。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所以,“纶”本为织布时用的经线和纬线,也指古代官吏系印用的青丝绶带。
可见,“弥纶天地之道”的意思是,整个一部《易》,不论卦爻描绘出来的,还是含在卦爻之中的,不论《卦辞》、《爻辞》表述的,还是些卦、爻辞没表述而暗含在文字内里的,无论在内还是在外,无论于表还是于里,也不论在阴还是在阳,啊呀,它满处都尽弥漫了些天地之道呐。
您没见,今天织毛衣的婆娘手里攥着的用千丝万缕毛线线缠成的毛线蛋蛋子么,无论其表里、内外,是满处都弥纶着毛线线哇。《易》经,它“弥纶天地之道”的情形,便像您老婆缠绕的个毛线蛋蛋子一模一样,是满处都“弥纶”着天地之道啊。
总的看“《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这句,其意思即是,《易》经,它不是无论卦或爻,还是《卦辞》与《爻辞》,都充满了天地运化之道,包涵了万物变化之理,囊括了“推天道以明人事”的万般道理吗?它不是以其“极天地之源蕴”,而来“尽人事之理则”的吗?它不是把天地及万物之源蕴的些道道都极其广泛地收集进来,从而极尽了人事上那些道理和法则的吗?您以为它咋会有这般大能耐,怎么能把那么众多天地及万物运化之道,都统统像海纳百川一样,纳进它里头去了呢?原来喔,它之所以能如此海纳进无穷天地及万物运化之道,根本原因便在于,它是与天地及万物运化相吻准的。因为是与天地及万物运化相吻准的,所以,它才把天地及万物运化之道全都弥纶进来,才像婆娘手里攥着的个用千丝万缕毛线线缠成的,里外全是毛线线的,这么个毛线蛋蛋子一样,不论在内,还是在外,不管于表,还是于里,无论在阴,还是在阳,无论《卦辞》与《爻辞》,也不管卦画或爻象,是满处都全充满着天地之道了哦。
说到“《易》与天地准”,不禁让俺想起桩往事。远年间家父住院时,医生天天都要打点滴。一到傍晚,6(市)斤重的大袋蛋白便早早给挂上了。当时,因为老父病沉,令人郁闷,所以,袋子一挂,俺就两眼盯着袋子上标的一道道杠杠(刻度)发呆。
事过多年之后,在参悟《易》经时,有一天,猛然便联想到了那个蛋白袋子。记得,其时那蛋白每打下一斤去,在袋子上留下的痕迹,就活像卦中的一爻。6斤一斤斤滴下去,而留下的六条杠所组成的个图,恰似六爻卦的样子。而且,连上下两经卦的界隔,都极其明显。仿佛便是在向人朗显,一卦即为一乾坤,一卦即为一世界,一卦即为一个天地。总之,直让人感觉,“《易》与天地准”说的,是的确一点都不错。您道,《易》经它神奇不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