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何以极深?
说《易》喔,它是“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的个东东,是圣人之所以用来深入研究天下事物之内在微妙,是圣人之所以用它去探讨事物未来吉凶之苗头、预兆的那么桩东东,却道,为什么,它就可以被圣人拿去“极深而研几”呢?
您看,此处告诉我们:“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本节,它讲的是啥意思呢?
咱先看开头的“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这句,该如何理解。
“惟深也”的“惟(wéi)”,通““唯”。“惟”,可当成唯独来看。
“故能通天下之志”的“故”,同“所以”。
那么,“天下之志”,怎么讲?难道说,天下诸般事事物物,它们都像个人似的,还尽有其志向,不成?
啊呀,大兄弟,您算是猜对了。实际上,不仅仅人各有其志,天下任何事事物物,统统无不尽都各有其志向。
譬如:水的志向,为“避高而趋下”;火的志向,是“就虚而上炎”;山的志向,为止;风的志向呢,咦,它则是到处乱窜而无孔不入喽。
足见,世上任何事事物物,它们统统都如同人一般,全是各有其志向的。这也即为人们常讲的个人物相通,天人合一。
理解了以上字、词,再来看“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您可说,它是啥意思?
如果,联系着本部分前边的内容来考虑,便能感觉到,显然,本句,它是针对之前那段“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来讲的。
前边不是说,《易》经,它“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吗?不是说,《易》经接受下命令以后,爽快得“如响”一般,爽快得跟您老婆答应给您上菜一样,丁点都不含糊,无论您问的些事事物物有何等遥远,还是多么近便,也不管您问的些事事物物有何等幽僻,还是多么深厚,它都能一一告诉您吗?不是说,《易》经,它即为精深到了此等“至精”境界,即是精深到了此等极顶了的一部伟大智慧宝典吗?
哎,这句“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的意思就是,您寻思,《易》经为啥可以被圣人拿来“极深”?之所以可被圣人拿来“极深”,唯独因为,它是精深到了此等“至精”境界的一部伟大智慧宝典,所以,圣人用它去“极深”,用它去对天下及其万般事事物物进行精深领悟,那便不得了,便能通晓天下及其万般事事物物的心志了。
此番意思,若再联系到之前讲的“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这四条圣人之道,而进一步分开来说,就有如下四层含义:
其一是,对走“以言者尚其辞”那条道的圣人来讲,唯独因为《易》经是精深到了此等“至精”境界的部伟大智慧宝典,所以,这些以语言、讲话之类营生谋生,从而选择了《易》经的《卦辞》、《爻辞》为突破口去参悟《易》的圣人,他们拿着《易》经去“极深”,拿着《易》经去对天下及其万般事物进行精深领悟,便能通晓天下及其万般事物的心志。当然,用《易》经去对天下各色人物进行精深观察领会,也能通晓天下各色人物的心志。由此,就能使他们一张嘴,便发出一派圣人的腔调来,就能使他们一开口,便发出些中听而有道理的圣人言语来,就能使他们一提笔,便会写得一手文质彬彬而文采飞扬的好文章咯。
其二是,对走“以动者尚其变”那条道的圣人来讲,唯独因为《易》经是精深到了此等“至精”境界的部伟大智慧宝典,所以,这些以行动为业的圣人,以诸如组织农业生产、为人防病治病,治理国家等为职业,从而选择《易》经的“变(易)”之道理,选择《易》彰显出的变化之道为突破口去参悟《易》的圣人,他们用《易》去“极深”,用《易》经去对天下及其万般事事物物进行精深体会,便能通晓天下及其万般事物的心志。由此,就能使他们无论想干什么事情,一准便都能不上不下、不左不右、不前不后、不偏不倚、不咸不淡,既无过又无不及地是正卡在“与天地准”的通天大道上,进而,一帆风顺而大吉大利喽。
其三是,对走“以制器者尚其象”那条道的圣人来讲,唯独因为《易》经是精深到了此等“至精”境界的部伟大智慧宝典,所以,这些“以制器者尚其象”的圣人,这些以研究、制造各种器具为职业,从而选择《易》经的“象”,选择《易》经的卦、爻象为突破口去参悟《易》的圣人,他们拿着《易》经去“极深”,拿着《易》经去对天下及其万般事物进行精深琢磨,便能通晓天下及其万般事事物物的心志。由此,就能使他们发明制造出各种各样的新器具、新产品,新玩器来咧。
第四层含义是,对走“以卜筮者尚其占”那条道的圣人来讲,唯独因为《易》经是精深到了此等“至精”境界的一部伟大智慧宝典,所以,这些以给人占卦算命,以给人预测未来出谋划策之类营生为业,从而选择《易》经的占卜功能,选择《易》的“大衍筮法”等为突破口去参悟《易》的圣人,他们拿着《易》去“极深”,拿着《易》经去对天下及其万般事事物物进行精深揣摩,便能通晓天下及其万般事物的心志。由此,就可使他们去断定事事物物之未来的吉与凶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