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圣人之道
本段最后的“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一句,就是对该部分的一个总结了。其意思是,咱老师孔子他老人家先头说的《易》有四条圣人之道的那四根道喔,哎,它们便是以上所讲的这些个道道咧。
以上讲的那些道道呢?当然,就是“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这四条圣人之道啦。
《易》里不是有“辞”,不是有《卦辞》、《爻辞》吗?正因为它有如此一些“辞”,所以,那些以语言、讲话之类营生谋生的人,也即是现代说的靠耍嘴皮子谋生的人,他们便去注重,去崇尚《易》经的《卦辞》、《爻辞》,去走这股道就中了。只要将《卦辞》、《爻辞》讲的些话学会了,把里边讲的些道理真正参悟精当了呢,哇噻,那就尽管放心好了,保准拉起呱来便会出口成章而一套一套的,保准写起文章来便会文质彬彬而文采飞扬。假如,能于这根道上长此以往呢,不用问,最终,就会在此方面成个大圣人喽。
《易》经里不是说了些天地及其万般事事物物的“易”,说了些天地及其万般事事物物的“变易”、“不易”、“简易”那样一些变化之道吗?正因为它里边有变化之道,因此,这些以行动为业的人,比如以组织农业生产、为人防病治病,治理国家等为营生的人,他们便去注重,去崇尚《易》里的“变(易)”之道理,去走此道就行了。只要将《易》经所彰显出的些变化之道理融会贯通,并切实应用于实践了,啊呀,那便尽管承好啵,无论想干什么事情,一准就会不上不下、不左不右、不前不后、不偏不倚、不咸不淡,既无过又无不及地是正好权变在“与天地准”的通天大道上。从而,便能一帆风顺,大吉大利。要是,能于这根道上长此以往呢,不用问,最终,就会在此方面成个大圣人嘞。
《易》经中不是有卦象,不是有爻象吗?正因为它有那些卦、爻之象,所以,以制造各种“器”,制造各种器具,比如以制造陶瓷器、铜铁器、木材器等为生的人,也即是现代人讲的搞科技发明或制造,包括制造航天器,制造原子弹或茶叶蛋的等等如此一类人,他们便去注重,去崇尚《易》里的“象”这些东东,便去走此股道就中了。只要将《易》经的卦、爻象深入揣摩精透了吭,俺娘唻,您再去搞科技发明啥的,闹不好就会像德国伟大数学家莱布尼兹一样,发明出个新的计算机原理,进而造出个新潮计算器来,闹不好就会像美国科学家一样,发明出个什么新的毛粒子来。如果,能于此道上长此以往,不用问,最终,便会在该方面成个大圣人了哇。
《易》里不是有“占”,不是有关于占筮的“大衍筮法”吗?正因为它里边有“大衍筮法”,因而,那些以占筮为业,以给人占卦算命为饭碗,以预测未来,以给人出谋划策这类工作为营生的人,他们就去注重《易》经的“占”,去崇尚《易》经的“大衍筮法”,就去走此道,便行了。只要将“大衍筮法”精通了,断起个卦来准而又准了呢,奶奶,那您就不愁会没有人找上门来,给您送银子。若是,能于此道上长此以往,不用问,最终,便一准会在该方面成个大圣人咧。
当然,要是您的卦断不准,倒光盯着银子眼红,就硬要去给人指东道西的,以至于,末了误了人家前程不说,连自己到手的两毛钱,也被人又要回去了呀,哈哈,这您可不能怪咱老祖宗留下来的部《易》不中用了。要怪,只能怪您自己研究得还欠火候,还不精细。
总而言之,《易》喔,它是咱祖上给我们留下来的天下“至精”的,天下“至变”的,天下“至神”的,天下独一无二的,神乎其神的,能使一般人成为君子,又能使君子成圣人的,如此一部伟大智慧宝典。
所以说,俺那大妹妹,无论如何,您可别拿着豆包不当块干粮,无论如何,您都得把部《易》,放到办公桌,放到床头上,放进您这贴着胸口的个衣服口袋里啊。
您说,是不是?
天不早了,洗洗睡吧。
各位亲:
本人(dyzang)与周易大师(@周易取名字 @在牛A和牛C之间 )都正在参加“快克杯“天涯社区18周年人物盛典荣耀榜”评选活动,敬请各位朋友投票支持!投票后,可抽奖!每人每日一次可投五票!
地址: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post-free-5705844-1.shtml
第七回 天下之道(上)
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
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
圣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于此哉?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
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
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
原文:
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1. 冒天下之道
在正式参悟本节“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之前,咱先来看看它里头的“冒天下之道”这句,到底该咋理解。
“冒天下之道”的“冒”,是个会意字。从其小篆字形上看,它上边似帽子,下边像眼睛。因而,“冒”的本义,即为妹妹您头上常戴的那个帽子。
所以,帽子,在古代,便写成“冒”。
一见这“冒”,不禁就让人联想到冒充、冒雨、冒火、冒烟等等如此一些有关“冒”的单词来。
什么是冒充?冒充,您晓得,即是把一星半点真的,当帽子来戴头上,而帽子以下呀,奶奶,便全是些假的咧。
什么是冒雨?冒雨,便是像戴帽子一般,以脑袋去顶着那些雨。
什么是冒火?冒火,当然是指人如同戴帽子似的,戴着满头怒气,就呈现在了人们的跟前。让人看着吭,他被气得简直是没法治。
却道,“冒天下之道”的“冒”,是啥意思?
关于此处的这个“冒”,台湾的徐芹庭先生将其解释为包括、统筹、覆盖,而大陆的殷旵先生呢,则把它解释为把握。
究竟它是什么意思?
俺倒感觉,“冒”在此,实质上应当是指像戴帽子一样,去用头顶着或用肩扛着的。
若将“冒”理解为顶着或扛着,那么,“冒天下之道”的意思即是,这《易》呀,哎呦喂,它用头顶着,或用肩扛着些天地之道,一缕烟地便给咱送过来了哦。
君不见,一部《易》,无论其卦、爻画,或卦、爻辞,或大衍筮法等等,统统都弥纶了“一阴一阳”那样一些天地之道吗?如此一些“一阴一阳”的天地之道,您还寻思它们是些啥玩意?啊呀,这就都是《易》经给咱“冒”过来的些天下之道哇。
细思量,可以体会到,“冒”喔,它好像即是在告诉咱,不管《易》经顶着的,还是扛着的那些诸如“一阴一阳”之道啥的,其实全都不是它自己制造的,而是天地间所固有,只是被《易》所挺显出来而送给人们的。
换句话讲便是,像“一阴一阳”等这样一些天地之道,除了那天地而外,是谁都别想能把它给造出来,是谁都别想能把它给捣鼓出来,是谁都断然没有此般大能耐的。即便是神乎其神的《易》经,也不例外,也凭空编造不出些什么天地之道来,也仅仅只能去冒着,或顶着,或扛着天地间固有的些天地之道来呈现给人们。
若说有人逆天理而动,这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话,而《易》经呀,它则是“冒天下之道”,是顶着天地之道来教给人去顺乎天理而行为,是扛着天地之道来教给人去一思一念,一举一动都尽扑在那根“与天地准”之通天大道上的啊。
大兄弟,您好好想想,这“冒”,这句“冒天下之道”,是不是正该如此去理解?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