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等待这个冬至,一同我一直在远离这个冬至。
我很少与人主动交往,很少想起别人,很少问候别人,很少挂念别人。
在让父母、朋友、同学、亲友统统失望之后。
有一天,他们中的一个人突然发现,我连自己,也是遗忘了的。
经常会忘记吃饭,一直到半夜才想起中午饭还没有吃,经常会忘记增加衣服,去年一直穿着夏天单裤,有天发现冷,要增加裤子时发现,已经到了农历十一月的深冬季节。很多朋友会觉得我对所有的人都是冷淡和远离的,不关心,不问候,少接触。
也许将来有一天,更多的人会发现,我所远离和冷淡的,不只是身边的人,还有我自己。
也许我的父母生下我,是件很失望的事,有人牵挂着我,也会是件很失望的事,如果我是另外一个人,看我如此对待自己,也会极度失望,我是个对所有的都很少挂念的人,包括自己的这个身体。
我的生命并不属于自己,我的生活也并不属于自己,我只是去做一些事情,然后离开。我愿意把我所有的记忆都打包,密封在一个盒子里。数千年后,另一个人打开,仍可以看到,六千年前的爱情,三千年前的故事。如同千年的老酒,味还在,但不知是酿给谁,醉了谁。
我这一世,原意是抹去一切痕迹,来与不来如同一般,这是最为理想的.然到了后来,还是写下了三本书《知》、《学》、《西行九记》,其中这三本书,一部分没有写完,已经太多了的。
这个世界上,我们生育了很多孩子,也为每一代的孩子建立家园,希望有苦难来临时,他们还能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还能有个温暖心灵的地方。而每当房子破旧得不能容纳孩子们的身体和心灵的时候,他们开始争吵和打斗,流血。这个世界,本没有那么多威胁孩子们生存的狂风暴雨的。如果有,那定是他们内心的贪、执、妄,万般烦恼利害,皆应贪、执、妄而生。
我眼前所见到的,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孩子,他们的心灵在下游荡,他们的身体在奔波,他们忘记了自己的名字,他们遭遇着身体的病痛与困顿,内心的困苦与烦恼,却找不到停歇的地方。
农历09年正月初六,知学院正式开学。在世间建知学院,是要盖这样一座房子,房子要盖得起来,靠的不是我,而是知学院的学生和世人,在知学院的开院致辞中曾讲到“鱼失其渊则归海,大寒过后有阳春,不要在物质暗夜中放弃心灵的火种,那将是生灵获得自我救助和方向的最后希望。要相信每一个生灵,都潜藏着一个心灵的明灯,它用和美做灯油,德行做引线,智慧做灯花,言行如一做灯基。而知学院,则是要汇集这些心灵的明灯,点燃她、守护她、聚集她,让她变成一个灯塔,为更多的生灵提供指引。
能让知学院变成灯塔的,是知学院的每一位学生,每多一个合格的知学院学生,这个灯塔将会更高一些,更亮一些,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她,在迷路和无助时,得到她的指引和帮助。”
我们在世间建知学院,建这样一座房子,写下三本书,安排好一些事,已是可以了的。
此次十月份前往昆仑,在日月山下,羌海(青海湖)边,想起九千年前的百智出昆仑、想起羌族的三分四地、想起蚩尤过淳物、想起三苗之乱、想起轩辕枉法、想起歧山生化、想起法门气灵、想起天水之问-----几千年来,诸多生灵,如同世人所说的仙人菩萨,均生生死死轮轮数辈,很多高灵,其实早已沦为曾通世人或飞禽花木,数世不得明心见性,与众人一起参拜自己的塑像,并且大喊该菩萨显灵等,殊不知“显灵”的是飞禽走兽的灵,自己的灵还是呼呼大睡。
近百年来,诸般灵物,皆先后失去家园,入于人世,元灵泯灭于贪、执、妄之中。我将以第二本书中的〈元灵心经〉为基,公布三篇经文于众灵,以助众灵重建家园,以得新土。
然经文易得,其行难改, 智积于有,而解于执、没于贪,道生于无,而丧于形;慧明于心,而迷于执,没于妄。
众灵唯有遵照三篇经文前的序言引导:言行如一、知言易行,奉行和美,是有智慧,方可得成。
在此之前,先将〈知〉中灵篇的第四节刊出,先了解元灵
4、元灵
有物位无极,其态为清,其意为静,其位为极,是为一体,又言太极。其态为清者,为体为形为阳为气,其意为静者,为相为象为阴为灵。故清静者,为万物之本,为太极之形意,为万物之一体,物清意静,是为生化之始,意静极而生动,物有清而知浊。物因有体,而其方不定,方不定,是位移,方位之变,则生气灵(数).
元者,物之本源也,元灵者,生灵之初始也,就像有个人,失去了知觉时,他无法感知到外界的事物,也无法对外界的事物做出反应,当他要恢复知觉时,先恢复的是意识,先是“意动”然后才开始引导身体对外界做出反应。
灵(信息)决定万物的特性,如同人类的染色体和基因一般,都是可以通过灵(信息、数字)来进行传递和表示的,元灵,指的便是一个人出生时,所携带的先天决定他特性的一些灵(信息)。
人出生之时,元灵便入驻心舍,此后便称之为元神。前面已然讲过的,清静者,为万物之本,元神极为喜纯好静,与人在世间的种种活动恰好相反,当人的行为完全为执念所撑控时,它也无法控制人的行为,它存在于人体之中时,寂静不动且无法感知到自己。执念者,执着之念想力,它是由贪、痴、妄三本体在人的身体和大脑中形成的可以控制人行为的意识体。
元灵内部藏着巨大的能量与灵力,可以创造有极物的灵力和能量,龙马氏当初摸顶于众族人二百一十人具,皆是用其元神,为众族人创造灵力和能量之举,同时,他借元神之力,可进出宇宙空间和有极物体,并在自灭之前调星遣月,调和阴阳,布施天道,盖借元神之能量与灵力。
元神之能量与灵力,犹如人类的所发现的核聚变功效,但铀浓缩的纯度工艺不同,效用也大不相同。元马氏为其母怀孕270余日时遭携高灵雷电所击,受之于万般灵气,1000余日时,能闻听百兽万禽之语,可知千草万木之寒暖。实为机缘所化,非常人修行便可得者。
人若要激发出元神的能量与灵力,当修身正性,当消其贪、痴、妄之三本体,以求弱化执念,调用元神的灵力来掌控人的本体。青年及成年之人,大多执念过盛,元神埋矣,老年之人,大多神混志乱,灵散没(不是“没有”的没)诶,难寻元神。小儿大多神清志空,执念不足控其心性,故为调用元神内能量与灵力之时节。然,为世之人,切记凡事有得有失,消乱失之苦者,唯有去其滥得之念也。
诸般修行,求清虚、净杂念、致虚极,守静笃,淡以入定,大多为获得元神的能量与灵力。修者,当戒贪弱念;消痴疗心;去妄存慧,唯有如此,方可成就大道;
什么是修行,简单来说所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这里有首藏头心法:
修者为心,
正者为行,
自当心始,
己身了无,
行为途表,
为所无为.
地祖法藏曾将修行之心法灵传于李耳、乔答摩二位门人,然二位门人机缘各有不同。得道之法途亦有不同,虽同为修持之法,乔答摩重“修”,李耳重“持”, 修持之说,由此而来。
乔答摩重“修”,以戒、定、慧之途,修心明性,不执著本性之外,以求明心见性,以成大道。
李 耳重“持”,以精、气、神为基,持精修神,精气神并存而炼,以求清静无为,还归大道。
精气神中,因常人无法对“神”进行把持,后有李耳的晚学之辈,大讲炼丹之法,大多是想通过金丹跟本神相合,用烘托出元神。
人的元神之中,蕴藏着三个最为基本的信息,犹如飞机的黑匣子,这三个问题用最简单通俗的话概括来说,那就是“我是谁;我最初从哪里来,我终将哪里去;”
当元灵存驻与人体之中时,我们将其称为元神,它虽位于心中,但平时非阴非阳,无静无动, 无知无觉.只有在人执念弱化,它才会被激活,不同程度发出它的能量与灵力.
须知,宇宙有万般声色,众生却只闻识其中三四, 故世间有声,犬可闻而人不知;世间有色,阴可见而阳不知.有耳目者,犹如海上行舟,水下有而无视,耳边有蝇语而不闻。为何?
宇宙有气灵,气有气路,灵有灵场,路不相接,场不相连,如何可通。
我们说,宇宙有大小虚实,它们自身产生和发出能量信息,而每个大小宇宙发出的灵与气传送形式和存在状态是各不相同的,每个大小宇宙相对来说都是气灵的发出者,同样也是一个接收者,它只接收传送形式和存在状态(在一定范围内)与自身气灵相同或相近的能量和信息,而对其它能量或信息就算穿体而过,也无所知,无所觉。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声音,人听不到,其它动物却能听得到,有些东西,有一部分人能看到,另一部分人却看不到,还有为什么能接打手机,为什么会有千里传音术等等,气有气路,灵有灵场,二者占其一,便可相接或相连。
看了上面内容,会更好的能理解元神是被如何激活的,当人完全放松,或是沉思、半睡半醒、闭目养神之时,已弱化了执念对人大脑的控制。大脑可以比较自由地开始按它的本性来活动。我们说过。宇宙有大有小,人的大脑也是若干个大小不等的宇宙,这时因为没有了执念的干扰,人脑气灵(不能全完全等同于我们通常说的灵气,如果能分清,称做灵气也可以)的状态开始相较平时发生了改变,大脑的气灵间也会产生相互作用,使得这种改变较之平常更为突出,并经由精、气、神三媒,通达心舍。
而就是这一被改变了平时状态的气灵,能感知到人的元神的在,并因此而不同程度地激活人的元神。使元神开始活动,发出它自身能量与灵力。
元灵携带大小宇宙信息在人出生之时入驻心舍,故它的灵动,会在一定范围内被各大小宇宙间的其它元灵所感知到。这也是为什么有一部分修持者为什么在入定后,会碰上有人与自己说话,或是对方要让自己拜它为师或是种种情况。但很多人认为是自己元神出窍了,其实是一种误会和夸大。
后世修持之人,每每元神被激活,放出能量与灵力之时,心舍中元神与外面大小宇宙间的路场开始相接连,这时,整个通道等于是被全然打开的,它可以放出能量与灵力,同时也可以从宇宙间吸纳气灵,使得元神能得到更多的修持。
虽然元神与外界的通路虽被打开了,但宇宙有万般声色,众生却只闻识其中三四,因它只接收传送形式和存在状态(在一定范围内)与自身气灵相同或相近的能量和信息,而对其它能量或信息就算穿体而过,也无所知,无所觉。
所以,这时的元灵,也只能接收宇宙间与自身气灵相近的信息与能量,对更高的层次的气灵,它是无法感知的,修行的层级,亦由此展现,犹如人之登楼,不更上一层,难穷风景。
大道相传,有圣人名师指引者,为千载难逢之机缘,龙马氏得道者,有万年不遇之雷电气灵相助,天尊伏羲得道者,有龙马氏布天相显异形相点化,法藏点化,地祖法藏得道者,有龙马氏灵传以助,轩辕氏、李耳、乔达摩昔日得成者,有地祖法藏灵传点化。
然,名师常见,明师不常现也,能得遇龙马氏、伏羲氏、法藏、文真、李耳、乔答摩指引者,为数千年不遇之机缘,龙马氏72万日后,方等来大门人伏羲氏,法藏近6000余年后,方得传法于轩辕氏,9000年后方灵传大道于李耳、乔达摩。间隔每每有二三千年之久,修约治民,养德疗心。
对于平常修持之人来说,若元神被激活之时,闻听有灵(信息)传来,原指引你如何修行,且获得诸般异能时,切莫以为由此便遇上了神灵明师相助,即可得成大道。此景可为自身幻化而来,也可为他物幻化而来,皆非本相,皆为虚妄。有人于修行之时,言说遇到了乔答摩、遇到了李耳,于此境界时,你愿意看到谁,心里想着什么,便可看到,并非真为乔答摩或李耳。也有他物投其所好,幻化而出,也是有的。故神魔并无分别,执念可使其转化也,执念有三:贪、痴、妄,有此三念者,虽近大道却入左路,神即为魔,凡放下执念者,虽入旁门,亦可得正道也。
众修持之人,本为不易,然心底终有执念未尽者,元神初通气灵之时,所遇灵物,十有八九为旁门左道之灵师也,大多修持之人,得其异能而欣然自得,终远大道。好在诸般异能大多可治病助人,使平常众生对大道心生向往,此为功德一件。
有修持较深之人,可达平乐清静之地,乐享安和祥瑞之境,可近大道名师也,然此时元灵通达宇宙众气灵之时,可为众神魔所感,知其存在,有缘之神魔自会前来找寻,以受师徒之礼。
每达一层境界,选择愈是艰难。修持者所能听闻的景象愈是增多,所受到的考验也愈大。稍有失误,便前功尽弃,难得大道。正如前面所讲的“心定情空,自然生津,津自生神,神生日久,身气自盛,盛而生欲,欲乱其心,其心不定,魔自生。为道日久,魔自日甚,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终为溃也。”
而到了第四层境界时,无神亦无魔相引相接,此为虚空无为之极乐境地,贪、痴之念均消无,若稍有妄念,则其心不定,魔自生,为道日久,魔自日甚,如同通灵尊者般,难得大道。
若始终其心虚空,清静无为,则妄念全消,得成大道。初道得成者,可知异灵,微道得成者,可遇灵师,小道得成者,可见神灵,中道得成者,李、乔可通,大道得成者,得见龙马。
修持境地有五,每层要旨各有不同,初道者,弱其执念;微道者,消贪弱痴;小道者,灭贪消痴弱妄;中道者,灭痴消妄;大道者,无妄无为。
是故,要知学院的学生,不容谈大道、实心做事,有劳而作,言行如一,以消贪、弱执、去妄,前面的根基打好了,后面都会极为顺畅的,前面根基不稳定,走得越远,越容易前功尽弃。
地祖法藏作<元灵心经>时,料及此法传世,弟子门人奉为经典,必将世代求解, 穿凿附会,著述繁多,难以明辨。遂阴传于世,且为隔代相传,伺机而现,并非师徒世代相传。
地祖法藏最早曾灵传《元灵心经》与伏羲,时值龙马氏自灭元灵72万日后。扶风、岐岭后人所居地周边,暴雨连绵,水势泛滥,大多被洪水所掩。伏羲与女祸率众族人逃难至麦积山上一洞内,地祖法藏受龙马氏之命,始作元灵心法,为伏羲修持元神,并尽引领之责。
伏羲晚地祖法藏数3000年之久,且伏羲寿有始终,而地祖法藏却无始无终,然,伏羲为龙马氏之大门人,较法藏、文真二位尊者为先,出常人之意料。
法无大小,简而能通,易可得道。《元灵心经》与诸法无异, 况,修持之五境界、要义、区别均已道出,有修持之人,可自行鉴别修为。道之所传,非人众多便为兴,非宗多便为盛。今日示其要旨者,明道理义,以彰其行。
元灵可修可持,修持之行达小道者,其肉身灭后,元灵会有活动,并放出气灵,这也是该元灵易生易灭之时,因元灵寂静不动之时,在一定条件下既不会感受到其它灵的存在,也很难被其它气灵所感知到,该元灵是不会被其它气灵所损伤的。
但就在修持至小道境地的人肉身灭后,元灵有灵动发生,在一定范围内会被其它同层次及更高层次的气灵感知到。如果没有其它气灵的保护,元灵发出的灵力会不同程度上的产生相互作用而消散,或是为其它高灵所收取,掠为已有。如有先师或其它气灵有效保护,入主无阴元阳之元灵之舍,可继续修持,以求中道。
修持至中道之人,其内身灭后,元灵亦有灵动发生,但元灵随之可自归此前已修有所成之无极之舍,继续修持。元灵入住无极之舍之时,亦可继续修持,也可在机缘得成之时,入世修行。
本贴中,一切恶意诅咒均无效,看到后不必回贴,不必介意,且回向于撰写和散布者.
<学>之第11讲、性
性者,质也。 质有阴阳,阳化为气,阴合为形。天气为阳,地气为阴,然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人之阳阴者,外为阳,内为阴,人气为阴,质为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化合,上下有位,五行有常,动生吉凶,静纳祸福。气有增减,形有盛衰,损益相从。
以人而言,受天气(主指寒暑、阴阳化合、不宜等同于平时所说的天气)、地气(地理为人所感者),人气{性(身体)情(七情)为己所感者}间的五行生化,于其“性”必有损益。故,修持之道中,持者,知道而用,法于阴阳,了观五行,和于术数,气形相应,和其道,应其变,应而顺,顺则通,通则善性,善性则有疾无病,有病化疾。
人在没有获灵性与执念前,虽有七情,却是极为恬淡的,感觉到身体冷了,靠运作来取暖,他们很快便可得到满足。当感觉到天气热时,便躲到阴凉的地方去。天明而作,日落而息,四时有节,无名无眷,无所牵累。此时的人们,身体没有其它疾病的话,从一方面来看,他们是更接近于“得来自在性情”的了,只是缺一点,当时各种物质条件所限—未能“尽享现世之乐”。
扶风、歧岭之后人,七情日盛,而生执念,七情遇三神,则生灵性。人有灵性,可万事能工其妙,使世上之人可以更好地享受色、声、香、味、触。然,一体生二相,二相为阴阳,与此同时,人的贪、痴、妄诸般执念更甚。记得前文提到过的不小心吃了孤圆之石的灵兽。其一旦“食之不得,则腹痛不堪,暴躁异常,若得而食之,虽稍有心宽,却其饿复至,与先前更甚而无不及”,然之之贪痴,若任其发展,难有终时,必如灵兽般“斯以为此前所食之物,皆非己之食。遂常寻异物而食,盼得一饱,然终不得,”,以至到了最后:“闻有龙马氏采天地之灵气而存,不食万物。欣然而喜,欲寻龙马氏而食之。”
然此时的灵兽,是浑身不觉自己贪痴万病,妄亦成疾了,并以为自己吃了龙马氏便可不再受饥饿之苦,后因“苦寻多日,不见龙马氏之身影,其腹疼痛更甚,头疼不已,意欲轻生。”
人有阴阳,阳化为气,阴合为形,为气者,心之所发,在外为气,在内为精.精纳于心,存之日久,化之为情,为形者,五藏六腑。形气相感,而生变。
人们生活在世界之上,贪、痴、妄之念越重,越容易生出喜怒忧思恐,这些气(能量场)存在愈久,堆积得愈多,就越是容易和人的形体所感应,因此,以至阴阳失调,无中生有,有疾化病。一个人生了病,最初可能病的只是形,但病得久了,形气都有了感应,要治的,便不再只是“性”,而是还有“情”了。
因此,谈到修持之道,修和持是需并重的,修为阳为气,持为阴为形,形气相感,五行为常。
若是通俗来讲,要“尽享现世之乐”,身体自然是不好为伤病所害的,若终日疼痛缠身,何以“得来自在性情”。但要想身体无所伤害,光“持”身体是不够的,诸般疾病,多为形气相感而生。明心方能净性,虚志方能淡定,消贪弱念,无有妄思,则心安而不躁,意闲而神逸,气从而形顺,不为性质害。
<学>第十八讲:吾知伤病之人,子欲生之,反促死之
吾知伤病之人,子欲生之,反促死之,疾以致病,子欲讳之,必促张之,故屋梁将倾,子欲扶之,反促崩之;纸衣腐食,子欲兴之,必促弃之,何以故?
伤病之人,养重于生焉,求生而不知养,其死也不久焉;君之讳病,则世间无疾有生,非天下无疾,皆以“小恙”相称也,病入骨髓,亦为“偶感风寒”,君之将死,世间无良方可医焉。疾得以致病者,子之讳也,子欲讳之,必促张之,自欲自欺,必被世人相欺也。
屋梁将倾,其势使然,非人力所使然,子欲扶之,不若让之。不强生不恶死,知势而不违,以留其位,以离其害,顺德而为,以泽他物。此为和美之德行焉。
纸衣者,假名而借势之物也,点之即破,无有长久,腐食者,昔可食今为庙堂“牺牲”之物也,观之高贵,无以为食。纸衣者,复用则为破矣,腐食者,复食则为死矣。民智为开,则纸衣腐食皆为弃也。
是故欲生者,先得德行之养,欲养者,是有言行不欺,欲生者,不违自然之势,欲久者,不兴纸衣腐食。不惧民得智慧,不违和美之德,言行如一,不背养体之行,遇死而得其生。
mumuhuang经历与随笔
1、心愿与得成
绝大多数时候,经常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到了后来,甚至很少去想任何问题,更少去思考问题。其本上是别人问什么,便直接答什么,或是想好要写后面的了,便直接去写,绝少去思考或是想要想明白哪些事。
这让我的生活及内心变得极为安宁与清静,这并不意味着我要去逃离人世间的躁动及繁乱,现在,我在国内一家同行业规模最大的机构担任一项目负责人,主管着教研、培训、市场宣传等这一项目的所有工作,事务应当是十分繁杂的,同时还有知学院的事情,也有一些课题组的事,也但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内心一直是十分安宁清静的。
若是要问,如何才能保持内心的安宁与清静,或许会有很多种方法的,但这所有的方法,有的能管用一天,有的三天,有的五天,都是暂时的,并无法真正改变什么,而所能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仍脱离不了自己的行为,知学院的课程里讲了很多,也要求做了很多,不再细讲了的。
有时遇到人问我问题,我会说,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是真的没有想过,也不打算去想,没有必要去想。如果我从没吃过苹果,有人要我猜苹果是什么味道,我更愿意去咬一口后告诉他,但不会胡乱猜想,这个苹果是什么味,只有吃过这个苹果的人最明白。
所以很多时候,我基本都是懒洋洋地坐在那儿什么都不想地干坐着,或是晒太阳。初中和高中,基本是靠晒太阳过日子的。那时学校午休时间很长,学校附近的广场上有很多小麦堆,便斜倚在那儿晒太阳,很自在的感觉。那时候内心会有很多或大或小的心愿,边晒太阳边想,极其美好的感觉。
上了高中,才发现那些或大或小的心愿,基本都变成了现实,其中有的心愿,很小但很难,就是路过某个地方,听到一首歌,就想知道那首歌的名字,谁知过了几天,无意间竟都实现了的,到了后来,又发现,自己上初中时曾写过一本小说,只写了三万字,但后面的很多生活,竟与那本小说上的情节,是基本重合的。
高中时觉得好玩,便要自己变成自己想要的性格和做事方式,竟也成了的,或大或小的心愿,也都得成了的。然上了大学后,很少再有心愿,最初是不让自己去想这些,后来是不再想这些。
到了最近,发现凡是我思想上关注较多的人和事,不管多远多近,便会在我生活中出现,凡是不关注的,都渐渐远离。我们的心灵,本就是个能量场,如同电源的开关一般,你可以与这个世界万物相通,也可与其相隔。只有自己的心神与言行相通相合,才与自己是相通的,与万物是相通的。
mumuhuang随笔
2、野心很大
中学时开始发表的文章多了些,受到的各种邀请也相对多一些,凡是需要花钱参加的比赛、出版机会、评奖活动,是从来不参加的,当时的自己在想,那些荣誉,将来都是会成为一种耻辱的。后来不小心作品获了个相对大一些的奖,几个月后出版,竟然心安理得的受了。
就是因为高中时的那次获奖及作品出版,便在中学时便结识了很多文学界的名人,然而自己天生是个不善与不愿傍名人的人,每次看他们与名人合影,自己坐在那儿一动不动,当时仍是在想,我要是想做,必定是要比他们做得好的,觉得与对方一样好,感情上又不是很熟,便不用合影了的。
工作很久后,偶尔会邀请一些文学或教育界的名人参加活动,还是没有合影,同事朋友便说,这是资源的浪费,对工作的不利,于是便有了后面的与文学教育界的名人的合影,并且经常在做讲座或教师培训时,会说,XXX是我的朋友,也是某个领域的泰斗或权威,昨天又与谁见面聊了什么,他是什么身份等,仅代表工作中的我。算是另一个人,另一个角色。
现在基本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是,你为什么不自己办一个学校,学校,22岁时和朋友办过一个,非典时倒了,非典后拉了投资,双在威海和烟台办了两个学校,一直是自己做校长,后来到了北京,在一家幼教机构做事业发展部主管,工作一年多,基本没有人知道我办过学校,出过书,有些还算可以的过去,还在一些国家级的文学刊物兼任副总编,承担一些国家级的课题,现在想想,是件很有趣的事。别人没问,我也从来没说过,除了工作时间,基本不与单位同事打交道。
后来又在另一家当时在国内同行业中最大的机构中担任一些职务,中间休息了一年,主要在各地做一些讲座,包括出版自己编写的教材,培训教师。之所以有很多人劝我办学,是因在同行业中能有一点影响的,然而对于办学校,并没有多大的兴趣,除非是为了谋生,不会是为了发财。
04年时,24岁,总共办了三所学校,一所倒了的,两所存活,当时在想一个问题,在一个中等城市,办两所3000人的学校,年收入200万的话,算是可以了的,等我老的时候,回头想想自己做了什么,也许除了数千万的资产,没有其他,只不是个老校长,如果说培育了一代人,是谈不上的。像年收入百万这样的人,每个城市都会有很多,每年都会有很多。等我老了,也就死了,没有什么的。
即便是我在北京办一所学校,年收益千万,最后身甲亿万,猛的一听,是自己想要的,静下心来一想,与200万的区别,并不是很大。
有时候想,钱多了可以做很多事,或许很多人最初是这样想的,但等钱真的多了,很多时候却变成了,做很多事,还是为了钱。
对我来说,一年收益几十万,便是件很好的事,再多了,除非是十年赚几个亿,否则是没有价值,也不想拿时间和精力兑换的,然而,十年赚几个亿的可能性极少,不再考虎的。
简单来说,我对现在金钱方面的自己的收益,是满意的,虽不是很宽裕,但不拮据,宽裕这两个字,是没有限度的,而我的精力和时间,却极有限度,陪不起的。
和朋友说,再过五、六年,很可能不在这个行业做了的,这几年中,在这个行业里,自己很可能不会是全国这个行业中的第一位,也是差不出多少的,如若真花费一辈子的心力,做成了整个行业的泰斗。在我看来,却是件很悲哀的事,这个行业,从来不缺泰斗,都是风光十几年,我不去做,别人自然会去做,不缺一个我。为了生计,再做几年,呆在二线,让别人去做吧,做个行业老大,花费一辈子的时间,不值得的。
很小很小的时候,想过要是在古代,自己定是可能会去做文臣与将军,百世可流传的,然而千古英雄,都是可以弹指即忘事物,数代的明君昏臣,也不缺少我的。
25岁以后,基本是很少去想任何事的,也很没有什么理想,一直以来最习惯的事,就是很安心地靠在某个角落,喝着东西,看眼前的人和事,很快乐的。
也就是在这个时间,这个世界对我最大的吸引力,仅是我喜欢看着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人,看他们的故事,看他们的喜怒,与我无关的。
有时半夜醒来时,会不知道自己是谁,只是感觉一个人躺在床上,然后一切记忆慢慢恢复,像有个声音告诉我一般,这个人叫什么名字,什么身份,住在哪,曾经做过什么等。
有次我的教学光盘出版后,看着光盘里的人,全然不觉得自己就是那个人,只是觉得这个躯体扮演了这么一个角色,在世界上一天天生活着,还有另外一个人,和他住在一起,想的却不是同一个问题。
我的野心很大,大到这个世界上没有我最终想要的东西,名、利、权,都无法给我的心灵带来最终的关怀,无法让我死心向往,也无法让我一生贪量,我对现实生活中自己的要求是,一年几十万的收益,在行业里做得还不错,不做官。基本上,现在都差不多实现了的。
07年前,每年过年时,会有很悲伤的感觉,时间一年年过去,没有什么自己想做的,没有什么是自己要做的,07年后开始在天涯鬼话写贴子,过年时那种感觉消失了,我还是不知自己要做什么,但并不会想很多,只去做。
我现在刚要到30岁,但我知道一个人60岁以后的感觉,他会整天想什么,整天做什么,如果一个人活85岁,那么,有近25年的时间,是在想自己都做了什么,那时,是一个人面临自己心灵空洞的时候,绝大多数人并不会觉得自己赚了多少钱,内心便充实的的,做了很大的官,是很充实的,有多大的名,内心是充实的。想起最多的,是自己儿时的理念和那些没有做的事,但什么已是做不了的。
mumuhuang 随笔3、 是否幸福的生活
昨天上午给学生上完课,到了街上,很开心。
记得好几年前,我问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想了下,是两句话,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
昨天在街上细想的时候,真如自己当时所想一般,自己做着喜欢的工作,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有件事,最近一年来比较多和明显些,凡是自己有好感或喜欢的人,这个人便会出现在我的生活中,大家交往,并且成了很好的朋友。
这种情况以前有过很过多次,比如说在楼道里或路上遇到一个人,或是某次活动遇到一个人,印象很好。但不用着着知道是谁,也不用打招呼,过段时间,这个人自然会出现在生活中,接触得到。
当时没想过是什么原因,也不想知道的,只是心有不安,因些很多年中,自己都不对任何人和事都有所挂念。近一年来,情况依旧,但心安了很多。后来发现有个更加明显的现象,如果我这两天想起什么人,很快,会有这个人的讯息,或是这个人便会出现在生活中。而当这段时间不关注时,这个人也会像是从自己生活中消失。
忽然间想自己身边的人,都是自己所喜欢的,凡是自己喜欢的,都在交往着,对相互坦诚、信任和有亲近感的人来说,他们之间的心是相通的。眼前的这个世界,是我们每个生灵共同谛造的。细想一下,自己身边没有自己特别讨厌或不喜欢的人,并不是为博爱,只是不去恨一个人,怪一个人,怨一个人,如果有人有不善的言行,自己管不了或不想管,就不要去关注便是了。
不抱怨生活,不老是掂记自己的“苦难”与“不幸”,这是我所能做的,而生活中,并没有多少可以抱怨的,也不老是掂记生活的苦难或命运的不公,这是我能做的。用心地做事,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善一切,便可以了的。
或许很多人,并无法做到如我一般,心想事成,喜欢谁,便可以和谁交往,喜欢什么样的生活,便可以拥有什么样的生活。也许你赶不上别人的脚步,但看着他们留在地上的印迹,是可以明白方向,也应是知道往哪儿走的,然而,这世间,从来不缺明白道理的人,只是缺少用心做事的人。
是否幸福的生活,是可以自己说了算的。
作者:anna1029 回复日期:2010-2-2 8:40:00 3487#
我们虽渺小,但也可以有力量,一切在于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谢,这句总结得非常好的
作者:messira 回复日期:2010-2-2 15:07:00 3489#
今日才得看见楼主的帖子,观楼主所言,心中震撼难以描述,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定数,让我得见此贴。不知如何加入qq群,能否告知?第一次发言,即有此请,还请楼主原谅。
—————————————————————————————
可站内短信索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