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刻碑人》那些不能惹的匠人,讲述最后一个刻碑人

  @季妙松 2017-02-13 23:09:00
  真精彩
  -----------------------------
  感谢
  马六叫了十五个人,背着从民兵团抢来的枪,用手腕粗的麻绳套在碑头,一切准备工作就绪。

  “拉。”

  “1,2拉。”

  十五个使了吃奶的力气,麻绳都嵌入碑神,石灰莎莎的掉了下来,可这碑就是纹丝不动。

  “妈的,你们都没吃饭啊,十五年轻小伙子拉不倒一块碑。”

  轰隆,外面一个炸雷。所有人披着军绿色的大尼袍子,黑黑压压一片,还真有点阴兵过境的感觉。

  “马哥,咱还是走吧,这碑我听我奶说,不能动,动了全县人都得遭殃。”

  “二狗,你TM的这是封建迷信,你再胡说,我代表党代表毛ZX就地枪毙你。”说着,枪已经举起来。

  “马哥,马哥,我错了,我错了。”二狗见马六端起枪,吓的立刻跪下。

  枪身一扫,“还有你们,今儿拉不倒,谁也不许走,否则突突了你们。”

  打砸抢,这帮年轻红卫兵还行,可论杀人,这里就只有马六一个人敢,他们没人敢得罪这个土匪。

  “来,这回谁不用力,别怪我马六不客气。”这个传说县里人尽皆知,这帮红卫兵心里或多或少也是抵触的,跟人斗还行,跟天斗……
  可是架不住这股浪潮,用我爸郞施林的话说,形势比人强,这势又造足喽。

  十五个人一同用力。

  咔!

  碑尾从巨大的赑屃背上断开,见铭碑终于断裂,欢喜的马六呐喊着,“再来一把,就倒喽。”自己跑屁股后面去推。

  十五个人明明朝前拉,可碑尾却向前一滑,碑头朝后砸了下去。

  啊~~

  马六没弄清楚什么状况,被活活砸死,据说砸的稀巴烂。

  说也奇怪,马六给铭碑做了垫背,这碑是一点损伤都没有。

  十五个人吓的丢下绳子,撒丫子跑掉。

  自从这碑倒了后,长乐县的大雨就没停过,大水冲倒庄稼,灌满水沟,让这个本来就贫瘠的地区更是雪上加霜。
  拉绳子的十五个人并没有逃脱上天的罪责,死的死,疯的疯。

  原来一直以为是传说,现在看来,灾难真的降临。

  大水之后就是瘟疫,不夹带一丝丝同情,不管你是中下贫农,还是地主阶级,不管你是牛棚里关押的臭老九,还是扛着枪虎虎生威的红卫兵,不管是你本地人,还是外来的知青,死神会毫不犹豫的挨个点名。

  几天后,长乐县人一觉睡醒,铭碑回归了原位,没有人知道是谁干的,也没有人打听是谁干的,只是私下里悄悄议论。

  要知道,这个动荡的年代,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你既然都拉倒了铭碑,又要去扶它,那你就是封建主,义复辟,是要担责任的。

  这罪名可太大了,枪毙你都不为过,大家好像达成一种共识,仿佛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

  碑被扶起的那天起,雨停了,水退了,瘟疫也得到控制,但是这场痛却依旧无法抚平。

  睡的正香,不得不被连沉毅拉起来,去了汽车站。

  买了票,上了车,倒头接着睡,快到长乐县时,这才醒了。

  今天天气非常好,秋高气爽,拉开车窗,清风吹打我的发,再听着连沉毅给我讲他家乡的故事,特别惬意。
  “这马六也是个牛人。不过这也算是好事,有了痛才能记的更深,下次谁还敢动,是吧。”

  “嗯,邪琴,你说的很对,现在我们县那碑已经被保护起来,建了碑亭,到地方了我领你去看看。”

  “那感情好,谢谢连叔。”

  连沉毅家,就在碑亭跟前,长乐县内的村庄,怪不得他知道的如此详细。

  下车吃了饭,直接去他家祖坟。

  他说的一点都没错,祖坟果然是被一场山洪冲散,坟头被吹烂,水灌了下去淹了棺材板,墓碑被吹倒,足足吹出去几米远。

  山根淤积大量淤泥,一不小心踩上一脚,能滋到脚腕。

  “这么大的水,还好这块地没人住,不然……”连沉毅指着远处没说下去,“邪琴,你看这片地怎么样?”

  我怎么也没想到,这回是个大活。

  连沉毅光说祖坟被水冲了,又没说冲成什么样,这下一看,洪水推荡,龙神不安。
  “哦,地是块好地。”

  砂好如人秉笔,水好如弓上弦,龙好有盖有座,穴好有包有裹。

  他家祖坟坐南朝北,南高北低,南靠群山,北望山下村庄,一览无余。

  右边都是深沟,左边是堎坎,这在行内话怎么说来着?

  对,前要官。后要鬼。又要枕落。两边夹照。

  来龙要真。局要紧。堂要明。又要平。

  这片地只有一座坟,也就只有一个穴,嗯,是个好位,只不过这山洪来的略显蹊跷。

  南边群山对照起来没有北山高,右边又有深沟作伴,为什么会从南山中间劈杀下来一条黄流,树木流沙淹了这片地。

  太不合常理,太匪夷所思。

  “这块地是肯定不能用,龙怕凶顽,穴怕枯寒,这里现如今飞沙走石,已经成为大凶之地。”

  “大凶之地?”连沉毅仿佛被吓到,“怎么,连叔,你不信,你不信你看看手掌心。”

  连沉毅一脸疑惑,“手掌?”缓缓打开手掌。
  “啊?怎么会这样。”

  掌心仿佛涂了一层墨,现在还好是淡黑色,要是真的成黑色,连沉毅这条命就到此为止。

  为什么?

  地有十凶,我前面提到过,一曰天败,其地曾经洪水推荡,龙神不安。

  最怕的就是天败。

  寻地之要,贵全不亏。若山厚则力胜,山长则力久,势远则难败,势近则易成,自然之应也。至于倾欹、斜仄,孤单、蓄缩、背戾,惊狂,反逆、尖射,如此之类,俱不成地。

  (喜欢这方面的朋友,你可以记录一下,以后你也会给人看地。)

  现如今山中一条黄流激荡,为山败,穴为水砂冲破,飞沙走石,为龙败,本是一个‘’盘穴‘’,养生之地,后人多长寿,刚健,现在蓄缩、背戾,很快会反应到后人身上,这也足以看出祖坟对后人的重要性。

  所以大家也能看出一个道理,好山好水不是固定的,还是会变,或许一阵风,或许一场雨。

  “一时半会也给你解释不清,连叔,当务之急要赶紧迁坟,拖一天您的寿命恐怕会……”

  连沉毅脸色铁青,也不知道是吓着了还是咋地了,“你说怎么办吧?我全听你的。”
  我估计连沉毅这两天肯定遇到什么不正常的迹象,只是他是个当兵的出身,不到万不得已,不该说的话不会说。

  得另寻一个穴,迁坟有个注意事项,就是万万不可再寻龙穴。

  再寻龙穴会反冲,有句话说的话,乞丐坐皇位,你得消受的起哇。

  只能简简单单寻个穴,大不了我把碑做好一点。

  我只会看穴,寻穴还是得请人家阴阳执事,连沉毅早就准备好,当天就找了一个穴。

  接下来就是迁坟了。

  为这事,我还和阴阳执事闹的不太和谐。

  一个快六十的老头子和一个十五六的娃娃争风吃醋,也算是千古奇葩。

  怎么回事呢?

  由谁来主办这个迁坟仪式,起了争执,按照常理,阴阳执事看了穴,就得人家来主办,但是连沉毅却要让我上。
  这种事情谁上其实都一样,这就跟你得个感冒去看医生,挂专家号还是挂普通号?

  专家普通都能治感冒,如果让你选择,你肯定心里要找专家。

  阴阳执事不干了,“找一个娃娃,你耍我呢吧。”

  这些人一般脾气都很大,“老子还不看了,以后别请我。”

  连沉毅板正在那,也不说话,阴阳执事见威胁没反应,又得换个法说说。

  “我干这行都四十年了,你还信不得我?交给我,我肯定给你收拾的妥妥当当。”

  “牛叔,好我的山云叔,我不是这个意思。”

  “那你什么意思?我牛山云在这一带怎么,还配不上给你家迁个坟吗?”

  ……

  ……

  最后还是把这事定给我了,阴阳执事甩甩袖子,一脸不悦,拦都拦不住,要回家。

  “牛叔,你可千万不能走,这后面的事情还得您来执掌。”连沉毅说的没错,看时辰,念经,这东西我根本不会。

  起坟仪式开始。

  这仪式基本都是一个流程,上香烧纸,然后说不孝子孙没给祖宗选好地方,现在这个地方不能待了,恳请祖宗迁移。
  祭拜一下天地,然后再祭拜阴司,求阴司做个登记,意思是我要搬家啦。

  阴阳执事站在一旁,本来是不屑一顾,可见我做的有板有眼,这才忍不住问连沉毅,“哎,沉毅,这娃谁啊?”

  “碑匠。”

  “刻碑人啊?现在刻碑的还懂这一套的不多了。”

  “他是朗氏碑匠。”

  “朗氏碑匠?”摸了摸山羊胡,“你是说,他是职业碑匠?”

  连沉毅看了看牛山云满脸褶子,“牛叔,你别想那么多。”

  “不不不,沉毅,你这次拦我算是拦对了,今天要真的让我主持仪式,坏了规矩不要紧,恐怕我还要折寿。”

  “牛叔,你开玩笑吧?哈哈。”

  “人家是祖辈传承,有自己的匠共(法术),有自己专供的神明,跟我们这些半道出山的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看这娃,啧啧啧,道行不比我浅。”

  人就是这样,讨厌和奉承就在一瞬间,只不过是自己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
  @平静地看着世界 2017-02-15 08:22:00
  楼主,能认识下吗?
  -----------------------------
  可以啊,哈哈
  @季妙松 2017-02-14 23:08:00
  涨知识
  -----------------------------
  没有吧
  @ty_飞沙664 2017-02-19 13:28:00
  不更新了吗?
  -----------------------------
  更的
  @ty_二月的风 2017-02-19 16:54:00
  还没更吗,顶一下
  -----------------------------
  可以去官网看
  风水术中规定的东为青龙,西为白虎,北为玄武,南为朱雀。

  东方山形尖利,称为青龙带刃;西方山头上有缺豁,唤作白虎衔尸;北方山头低垂,曰玄武斩头;南方山峰后有丛碎的小山,曰朱雀负蓑。

  以上诸种情形皆不吉。

  只有当主山居中,前后左右的小山,后有托的有送的,旁有护的有缠的,托多护多缠多,龙神大贵,才能保证穴的吉利。

  要说这牛师父还是挺厉害,一眼就瞅准东山那个坎。

  地方瞅准,这仅仅只是第一步,紧接着要定穴。

  定穴通常使用“喝形”的方法,先确定山形,如山形为蛇,可在蛇劲处定穴,山形为龟,则在背中央定穴,依此类推寻得合适的穴位。

  一般的二流子风水先生,只定穴,不辩吉凶。

  各位要是有给家人修祖坟的,一定要注意谨慎,定了穴,就完事伸手要钱的,那肯定是个二流子阴阳执事,像牛山云这样的老师父,肯定要辩一下吉凶。

  这也就是专家和普通人的区别,他的厉害之处不在于他们的医术有多厉害,干完事情不留后遗症才是他为什么要那么多钱的原因。

  由此可见,本事和能力不是一会事。
  什么叫本事,干完事情还不留后遗症,哎,这就是本事。

  有能力的人为什么老上不了位,你现在也应该明白了,就是因为你事情干的不错,老留一大堆后遗症,领导怎么能重用你,让你干个事情老板还要给你擦屁股。

  扯多了,咱们言归正传。

  怎么辩吉凶?

  二十四山方位辩吉凶,罗盘上依据四维卦、八天干、十二地支组成二十四山,代表二十四个方位,每个多方位的来龙都有十几种吉凶不等的定穴并微偏乾山,则为大吉,主福寿绵延,在亥山定穴而偏左偏右,可位至卿相,都属好运。但如在甲山、酉山方位定穴、会遭来盗贼败家;在卯山定穴,会多子而不长寿;在坤山、乙山定穴,一生庸碌平凡等应当避免。

  这个不细说,喜欢研究的朋友发个红包我再说,哈哈。

  光是一个亥山方位就有十几种吉凶不同的定穴位置,你想想,这是极其考验阴阳执事的本事。

  不过,能达到这种境界的,可以恭恭敬敬称呼一声风水大师了。

  下午跟着牛师父在东山转了一圈。
  当年我们村那个阴阳执事怎么对我爸讲话,怎么样对我爸的态度,现在的牛师父就怎样对我。

  对别人都是气冲冲,回过头来一看我,立刻脸色温和下来,“郎师父,您看这穴?”

  连沉毅接过来,“牛师父看的穴,我爸住着肯定舒服。”

  “你别说话,怎么样?郎师父。”

  我说了,我会看穴,不会寻穴,验一个穴的好坏吉凶,我还是够资格的。

  到时候立碑肯定要参考这些东西。

  我也没客气,“牛师父这穴定的准,定的好。”

  “如何准法?”也不知道牛师父是要考我,还是想听我说辞。

  “牛师父这是要考我哇?”

  “哪里敢,郎师父您简单点评一下。”

  细细看其入首处(穴冲头的地方),丰肥圆满,如阴阳牝牡二窍之上,其小腹无不圆满。

  “牛师父这穴,定局四局中乙、辛、丁、癸,这可是生旺之地。正所谓,坐其生旺,避其八煞,依法葬下,则真气真脉,尽为我用。大地大发,小地小发,万无一失矣。”
  的确如此,连沉毅后半辈子,可谓是财源滚滚,尤其是他家在城里那块地方,行了,后面再说吧。

  连沉毅听不懂,牛山云可听的一清二楚。

  “果然是职业碑匠,小老儿佩服的五体投地,光凭眼睛就能看出真相,这让我学艺四十载的老家伙,自愧不如啊。”

  牛师父说的没错,目测只能定位到势,而测穴,就得依靠罗盘来看。

  能够一眼定乾坤,第一要有超强的记忆力,就跟下盲棋一样,在脑海里自己形成一个局来。

  我这个本事得归于我父亲,要不是他的那本古文观止,老实讲,我压根达不到今天这种境界。

  当然,可能我也有这一方面的天赋,这些年勤学苦练,父亲也督促的紧。

  在这里我多说一句,学东西,切记不要站在这山看那山,瞧不上这个,看不起那个,踏踏实实学,学下了就是你的,学精了,别人就跟你学。

  “哈哈哈,你们都是大师,就别再吹捧啦,今天就到这吧,咱们先回去吃饭。”

  牛师父瞅了我一眼,这眼神里有话。

  难道他也发现,这山洪来的不正常!
  连沉毅倒也大方,直接在酒楼搞了一桌子,七个碟子八个碗,零零总总凑了一桌,这个年代吃的好不好就,看荤菜多不多,穿的好不好,看布料实不实。

  服务员把一盆酸菜鱼端上来,“哎呀,沉毅,随便吃吃就行,点这么多,可浪费了都。”

  “没事,今儿也着实麻烦牛师父,大家吃饱喝足,明天事还多。”

  “那我就不客气啦。”

  “郎师父,来,抄,抄菜。”十月份,正是人最馋的时分,牛师父也是人,他也一样。

  比不了现在,顿顿吃肉都能行,我也没客气,横扫起来,人是铁饭是钢嘛。

  “邪琴,快快,吃。多吃点。”

  “牛师父,咱喝点?”

  “哈哈哈,行,喝点就喝点。”

  ……

  ……

  菜过三巡,酒过五味,该谈点正事了。

  “郎师父……”

  “牛师父,您还是叫我邪琴,这个,我还真的不习惯。”

  “哈哈哈,郎师父是个整在人。行,那就叫你邪琴。”
  “沉毅,牛叔得跟你说点事,但也不一定。”

  连沉毅给牛师父续上一只烟,“什么事您说。”

  “本来,我是不打算告诉你,但不得不说,这山洪来的蹊跷啊。”

  “哦,此话怎讲?”

  果不其然,牛师父也看出这南山而下的山洪有问题。

  “这但凡山洪暴发,都是以山体萧薄处冲击而下,可这南山中间犹如巨石砸过,那些树木断臂残肢,这很不合常理。”

  “不知道邪琴有没有发现?”

  连沉毅把目光投向我,“牛师父说的不错,这也正是我的心结所在。不知牛师父可知,这究竟是什么引起的。

  牛山云一想问题就开始摸他那撮胡子,“这个我也不好说,但凡地有异象,肯定是有事情,详细我也说不上来。”

  “牛师父,我有个提议。”

  “你说。”

  “等明天把连叔祖坟的事情处理,咱们抽个时间沿着那道黄流上去看看。”

  “嗯,这个主意不错,我赞成。”

  连沉毅也起了精神,“行,到时我陪你们一起去。”

  吃完饭就回去睡觉,机器打穴就是快,三四个小时就搞定,这也是被逼的出了个快活。

  迁坟很顺利,还没到中午,新的坟头已经盖起。

  现在的连沉毅终于放心,抬起手掌又瞧了瞧。

  “散了,真的散了。邪琴你看。”
  “嗯。”

  牛师父凑过来,“什么散了?”

  ……

  ……

  就这个事情聊了一会儿,牛师父现在是对我佩服的五体投地,要不是职业匠人的规矩,他这个老头子都想拜我为师。

  “邪琴,那这碑什么时候能立?”

  “连叔,这迁坟可以快,这立碑万万急不得。”

  这迁过坟的碑就不能按照刚下葬那会的规格,刻碑人一定要考量一下各种各样的因素,再来定。

  老碑肯定不能再用,被山洪吹过的碑,比烂石头还不值钱,如果把它再拉过来,估计老祖宗要从坟头蹦出来。

  既然迁坟是为了避祸,那就立一个避祸碑吧。

  《碑之人》对避祸碑是这样说的。

  人宅舍有神寺、庙宇相冲,就在石碑上书写‘誓玉清彝’四字;凡宅逢盗贱,就在石碑上书写“玉帝’二字;凡庙宇房脊冲宅,就书写‘摄气二字;凡道路冲宅,就在大石山书‘铁丹’二字;凡邻屋脊射宅,就在大石上书写‘乾元彝二钞’;凡风水破败后求安稳,写‘天通一乾罡戊已蠢弘天蓬圣后,纠。’

  避祸碑重50至100斤,以青石赤石为吉。
  像连沉毅家的祖坟,选用安泰赤石,高四尺八寸开帐,宽一尺二寸迎阳,厚四寸圆丰,埋土八寸,在五龙、五虎日,于寅时立于地。

  “元旦时立碑,是最好的。”

  “好,邪琴,这刻碑的事就交给你了,你打好之后,我亲自来拉,到时立碑还得你多多劳驾。”

  “不客气连叔。”

  终于完事了,“牛师父,走吧,我们去南山看看。”

  “行,走。”

  从东山窜到南山,话说望山跑死马,这话一点都不假,我一年轻人还好,牛师父这个老头子可顶不住了。

  “沉毅,沉毅,歇歇,歇歇,你们走的太快了,我老头子跟不上。”

  回头一看,牛师父落了一大截。

  ……

  ……

  可把这个老头折腾惨了,紧追慢敢,来到南山脚下,坐在山下大石头上喘了一会儿,每人拄着一根木棍,沿着这条黄流,慢慢搜索上去。

  黄汤似乎是从某个地方倾泻出来,越往上,黄汤越黄,捏了一把淤泥,搓一搓,里面含有细沙。

  不会是墓子吧?

  越往上走,一条豁口出现在眼前,豁口堆满淤泥,顺着淤泥看上去,一条裂缝足足有拳头大小,沿着裂缝看上去,这条裂缝竟然足足有近百米长。

  山体裂开了!
  山竟然从中间开了缝,黄沙就从这缝隙中冲淌出来,冲出一条黄流。

  我滴乖乖。

  “怎么会这样?”牛师父也惊慌。连沉毅吓的脸色都变了。

  几个人正谈风色变,捉摸不透时,意外出现了。

  轰隆!

  脚下一个颤抖,裂缝冲又喷出黄沙,“邪琴小心。”

  这黄沙的力量太强,脚下一滑栽了下去。

  黄沙还在继续涌出,浇筑在我全身。
  @19岁半 2017-02-20 00:06:00
  更新啊,,,,大哥官网要钱平民看不起啊
  -----------------------------
  别闹
  @ty_Cherry451 2017-02-20 19:10:00
  继续,楼主,潜水看了很久,一直在追
  -----------------------------
  感谢支持
  顿时,炸开了锅,连沉毅和牛山云两个人干着急,眼看着黄沙从我身上浇下去,却没有一丝办法。

  黄沙太稀,一脚踩进陷了进去,拔都拔不出来。

  “邪琴,撑住,撑住。”连沉毅拼了命的喊,想往我跟前靠拢,一脚陷进淤泥,再想拔出来就难了。

  缝隙中喷出一会儿,停了,还在稀稀散散放出流淌着。

  真是命大啊,喷出来的黄沙正好压在我大腿部时,停了下来。

  “邪琴,邪琴,你没事吧。”

  我已经吓傻了,站在泥潭中不知所措,整个人全麻了。

  连沉毅把陷下去的那只脚拼命拔出来,递给我一根棍子。

  “邪琴,抓住,我把你拉上来。”为了防止这裂缝不定什么时候喷发,我得赶紧出来,要是把我埋进这黄沙,还真的就‘归山’了。

  身体陷进去太多,又加上惊吓,使了个大劲出不来。

  “邪琴,你别动,别动。”这会儿,你越是动弹,陷进去的越深。
  牛师父这会儿也靠了过来,两个人合起,拼了吃奶的力气,这才把我拉了上来。

  “快走快走,这个地方待不得,待不得。”牛师父拉着我们往山下走,直到下到山角,这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唉呀妈呀,吓死了我,吓死我了邪琴。”我还在没缓过劲来,脸色煞白,低头不语。

  今天,长乐县城来了一辆豪华大巴,很多人都没见过这种二层式样大巴,纷纷赶出来看,大巴直接开到碑亭门口。

  有些小孩跟着大巴奔跑,追赶着,喊叫着。

  大巴上时不时会丢下来几张零钱,孩子们欢喜的捡起来,有几个妇人伸出脑袋,再向孩子们招手。

  孩子们只是傻笑。

  他们其间女的穿着很时尚,男的很正式,西装革履,从车上下来,用一副好奇的目光环顾四周。

  嘴里屋里哇啦听不懂说的什么,但很肯定的说,那是日本话。

  前文提到过,长乐县是大唐时期的避暑山庄,一千五百年前,这里也是宫殿林立,一幅帝王之都,和现在河北承德是一个级别。
  只不过,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原因,宫殿全都长埋于地下。

  不过,这避暑山庄的图纸还存在于世,让人气愤的是抗日战争让日本人抢了去,现在藏于东京。

  这也是长乐县直到现在没有开发的主要原因。

  这帮人就是前来考察,想开发这埋入长乐县城地下的宫殿。

  日本人对大唐的文化那是特别敬重,就跟现在的年轻人崇拜欧美一样,有过之而无不及。

  现在这帮人到了长乐县,唯一留下的,能看得见的遗迹就是碑亭里的那块碑。

  县里人很重视这次日本人来访,专程在文化馆找了懂历史的老文化专员前来当讲解。

  日本方面人家也配备了翻译,这个不用为难。

  我们从南山出来,浑身黄泥,刚才还惊魂未定,走了好久也慢慢的有了意识。
  人在自然面前是微不足道的。

  “邪琴,你没事吧?”

  “没事。”

  “快回去洗洗吧。”

  路过碑亭时,看见一大堆人拥挤在那,连沉毅很奇怪,“这碑亭多少年了,没人搭理过,今天这是怎么了?”

  牛师父也慨叹,“是啊,我活了这么多年,头一次见这么多人来碑亭。”

  有时候,我对此是很伤心,很遗憾的。

  为什么这么说?

  那碑的字是谁写的,欧阳询,他是什么人?欧体字的开创者就是他。

  人家外国人都能对此如此看重,跑来学习的,请教的,咱们国人却置之不理,国人不理也就算了,长乐县的县民也没人搭理。
  你看看现在那些学生,有几个会写字的,字是一个人的魂,对吧,现在老祖宗把县城的东西放那里让你学习,得,你却装看不见。

  要不是国家多少拨了点钱给那两块碑(还有一块是万年碑,那是后来李治立的,因为没有故事,就不讲了。)修个亭子,估计早都成一堆粉末,风一吹散了。

  文化馆来人,刚好牛山云认识。

  牛师父一眼认出来,上前打招呼去,“老李,老李,你怎么来了?”

  “哎呦喂,是老牛啊,你这是怎么啦,怎么一身泥啊。”

  “唉,别提了,今天出个活,你这是?”

  “这些是日本人,大老远从东京跑来的,你听他们说话叽里呱啦,我给你学啊,土豆哪里挖,地里挖,一挖一麻袋,尽他娘的是挖啊挖的。”

  “哈哈哈,老李,你等会上去先来一句‘八嘎。’”

  “哈哈哈,老牛你还是那么逗,哎,你还别说,你说的有道理,我还真的只会这一句。”两个老家伙笑的前俯后仰。
  “行了,我不跟你讲了,马上要带他们进去参观。”

  咱们一码归一码,日本人这个礼貌方面特别讲究。

  看见我们几个陌生人,主动向我们低头打招呼。

  “那我不打扰你了,我先回去换衣服。”

  牛师父回头一想,郞邪琴不是碑匠吗,还是职业的,正好今天带我也进去看看,看看我这个职业碑匠对此有什么看法。

  “哎,等等老李。”

  “怎么了?”

  “我大侄子今儿头一次来我这里,你看咱们这穷山僻壤也没什么可观赏的,等会让我侄子也进来看看咱们长乐县的两块宝贝。”

  “好说好说,等会来就行,咱这又不收门票,今晚住这都行。”

  “谢了啊。”

  “谢什么,赶紧回去换衣服,我要八嘎去啦,哇呀呀呀。”
  牛师父一脸笑容还未消散,老李那个老头真能逗死人。

  “邪琴,你第一次来我们县,回去换了衣服也跟他们进去看看。”

  “对啊,牛师父说的没错,本来我也要带你进去看看,那今天正好,你进去唬唬那帮日本人,必要时也来一句,八嘎。”

  三人哈哈大笑。

  ……

  回去换了身衣服,跑去了碑亭。

  那会这两块碑还是裸碑,什么是裸碑,就是一块纯粹的,原始的碑,没有给上面加防护罩,你不仅能看,还能摸,你就是拓片也没人管你。

  我现在后悔啊,现在一幅拓片卖三千大洋,那会又没人管,早知道我上去拓上他几万张,我还干什么碑匠,在这跟你吹牛逼,一天赚两包烟都困难,还不送波道具哇?。

  当然,这是玩笑话。
  这领导者就是奇怪,当年这碑无人问津,无人搭理,他是不闻不问,也没个系统的保护措施,现在好不容易唤醒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他倒好,大门挂个大锁子,不让你进去看。

  我到的时候,文化馆老李已经开讲了,这帮日本人团团把石碑围住,眼睛放着光芒,也不知道是被吸引,还是想把石碑又抢回去。

  先从万年碑开始讲起,再看醴泉铭碑。

  我估计这个日本翻译够呛,要是学识少一点,有些话他还真的翻不过来。

  ……

  老天爷!

  这碑果然大气,彰显皇家风范,也的的确确展现出大唐王朝的大国气息,繁荣与昌盛是这个朝代的标志。

  高6尺6,宽2尺2,厚6寸6,螭首。这种格局,除了皇帝之外,没人敢用。

  懂易经的人都知道,662266,这正好是坤卦,而他的变卦正好是991199,乾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老百姓立碑,这只是一种期望,而皇家立碑,他就是根本。

  有时候我们想想看,老百姓拜天拜地,其实也就是拜皇帝。

  万年碑讲的很精彩,老李一句,翻译叽里呱啦。
  有时候翻译接不上,因为他翻译不过来啊。

  汉子最厉害的不是字,而是意。老李都讲完了,翻译还没开始,他们把目光投在翻译身上,弄的翻译不好意思,祈求的目光送给老李,老李表示同情的帮他翻译成白话。

  老李虽然唾沫横飞,但讲的却有精髓。

  我和他站立的角度不同。我是从碑匠这个行业看,他是从历史出发。

  日本人脸上那种惊讶,看来是被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收拾的服服帖帖,一个劲的点头照相。

  走出万年碑,开始了醴泉铭碑的大门。

  “啊!”

  老李刚打开门,还没等他带人进去,发现碑身什么时候竟然裂开一道缝。

  一个日本妇人给翻译说了什么,翻译立刻告诉老李,“你们怎么对这么贵重的文物保护措施做的如此之差,我刚才都发现了这里面有动物的粪便。”

  人家说的没错,老李也一时搪塞。
  @潜水教父 2017-02-20 22:31:00
  好书,冲了20去追帖
  -----------------------------
  感谢支持
  喜欢的朋友也可以看山云已经完结书 棺命 直接百度即可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