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蓝轻红 201楼 2014-03-14 12:40:00
LZ你写的故事
是 自己原创呢还是有出处
有出处请告知
我想看
-----------------------------
都是分布在各种书上,这里一小篇,那里一小段,楼主攒积而来,加以扩展,加入汴京的一些地理状况、人文生活等,力求较为真实地重现。你如果真要自己去看,一来找各种书很麻烦,二来不一定有我扒的有“营养”。总之,我扒完后,你们坐时光机穿越到宋代的汴京,至少心里有点底。大致上知道路怎么走,注意吃或者不吃什么东西,大家都在干些什么,等。
荣娘子洗去污在脸上的面药,玉颜莹澈,屋内一时明亮起来。
赵尼姑拍手道:“大娘子好容貌!可刺瞎我这双老眼了。”
荣娘子笑道:“惭愧,师父是出家人,休要打讹语。”
行礼,让赵尼姑坐下。
赵尼姑伸出尖鼻子闻了闻,“貌似是皇后洗面药。”
荣娘子拍手道:“师父好鼻力,果然一闻便知。”(按:宋人一乐起来便喜欢拍手,甚萌。)
赵尼姑:“惟皇后洗面药内用了一味甘草,贫尼对甘草可是天天闻的,我庵中的香多是含甘草来着。”
赵尼姑又问洗面药是何处买的。荣娘子道是昨日在汴河边上。
赵尼姑摇头。向她推荐武成王庙边上的李家铺子。
“他家的用料不但精当,方子里的那味皂角末可不是寻常的皂荚,用的是江南的‘肥皂’,洗面更清透。”
荣娘子闻言欣羡不已,对自己刚才用的洗面药不由鄙薄起来,(华妃般的)斜着瞥了橱柜上的洗面药瓷瓶一眼。
(按:这里说的“肥皂”并不是我们现代所谓的肥皂,不是一个东西。现代的肥皂是前人在用词上就便,移用了古名。
宋代北方人洗脸、洗衣一般都用到皂荚。但是南方地区很少皂荚。另有一种类似皂荚但效果更好的东西,称为“肥珠子”。
肥珠子树生得高大,叶子如槐,但更细小,树上结的种子圆黑肥大,肉质很厚。比起寻常皂荚更为膏润,所以人们又将之称为“肥皂”,意思是肥润的‘皂荚’,区别于通常的[不肥润的]皂荚。
当地人从树上摘下来,蒸熟,暴晒干硬,由商人收购运来汴京,售价很高。女人一听到什么东西里用了“肥皂”便趋之若鹜。)
-----------
抽空又扒了一点。想一口气看完本篇的可以凌晨左右来。这道菜吃这么久还没到正题,楼主心里也不安啊。一个饼值得这么大篇幅吗?
@一亩1羊 198楼 2014-03-14 12:36:53
——————
饭前小扒一段。
-----------------------------
@kana2013 213楼 2014-03-14 14:29:48
恶趣味的露珠干嘛要饭前扒一段?还好我吃过饭了 洗面药那段挺新鲜 原来古人也用这些东西 还有我姑奶奶说 把香蕉碾烂调蜂蜜做面膜 会使皮肤白嫩 她老人家被她奶奶口传心授了好多民间偏方 现在快八十了 耳垂很大 活蹦乱跳的
-----------------------------
民间的一些偏方好多是古方的遗韵。
@花无再少年 222楼 2014-03-14 16:54:55
马…除了第一道菜其他都觉得还好怎么破…
-----------------------------
并不是每道菜都很恶的。比如羊羔酒,再怎么看都是美味。但是,这些美味饮食背后隶属的故事很悲惨。比如巧荪,王室宗姬,从小富贵娇养的,想去喝个羊羔酒遇到金人破城,最后国破家亡,自己被太上皇和皇帝即自己爷爷和伯父当做赔款的抵押,卖给野蛮的金人蹂躏,还遭对方歪理抢白,辩不赢对方,最后流落苦寒的北地做人妾室。楼主的用意在于,即使是美味的菜肴,也要让你联想到不祥之事,从而形成条件反射,失去胃口。这是劝世文啊,要你们禁欲的,哈哈。不过可惜时间仓促,好多要写的忘记写,导致故事不够惨,对某些菜居然没失去胃口,失败啊失败。
@猪肉元 60楼 2014-03-12 15:01:30
真的假的呀?
真恶心,古人口味好怪。。。
-----------------------------
@一亩1羊 61楼 2014-03-12 15:04:54
按语里已说过,保证真实。本篇内容都来自有据,的确可作为穿越宋代的指南手册。
-----------------------------
@11wwwwww 135楼 2014-03-13 11:42:28
估计是调侃吧,这种东西看着都恶心,还吸血,擦!
-----------------------------
@一亩1羊 136楼 2014-03-13 11:54:28
不是调侃,制法绝对是这样。古今对于食品的耐受力不同。就好比现在,有的地方的人生吃乌贼,或者生吃蟑螂,我们难以接受。
另外很多时候古人不像现代人这样计较别人的口水。比如某种上等米酒,就是用嘴把熟糯米咀嚼糜烂,吐入竹筒,利用唾液的酶来发酵。。。
-----------------------------
@salaciaocean 220楼 2014-03-14 16:33:27
嗯,现在觉得口水脏是因为现代医学发展,知道唾液中含有致病菌,可能会传染疾病。而古代觉得唾液为人身之精华,有华池玉液之称,很多 历史 上的名女人都用唾液来美容,比如武则天就用宫女的唾液梳头,据说至老不生白发。
-----------------------------
楼主忽然想起小时候看到一些扮酷哥,头发乱了就吐口唾沫在掌心,去抹顺头发。油光光亮闪闪的。
@在下久仰大名 225楼 2014-03-14 17:08:45
可惜了一个有钱有闲的大宋朝,如果火药科技能多发展一百年,蒙古人绝不是对手
-----------------------------
如果当时能放下宿怨和金结盟,而不是联合蒙古攻金,有大宋在后方物力和财力的支援,又不需要分散兵力防止大宋掣肘,宋金在一起还是有希望抗衡蒙古的。宋代一些士大夫为了自己上位,讨好民意取得声望,所以都热衷于攻金。殊不知失去金国的屏障和缓冲,自己就直接暴露在蒙古的虎口下。其实某些士大夫也不是不知道,但是要和金国结盟,受到的朝野压力太大,不如联合别国攻金那么有噱头。
salaciaocean 220楼 2014-03-14 16:33:27
嗯,现在觉得口水脏是因为现代医学发展,知道唾液中含有致病菌,可能会传染疾病。而古代觉得唾液为人身之精华,有华池玉液之称,很多 历史 上的名女人都用唾液来美容,比如武则天就用宫女的唾液梳头,据说至老不生白发。
-----------------------------
@一亩1羊 228楼 2014-03-14 17:22:51
楼主忽然想起小时候看到一些扮酷哥,头发乱了就吐口唾沫在掌心,去抹顺头发。油光光亮闪闪的。
-----------------------------
@salaciaocean 231楼 2014-03-14 17:34:01
你这个是用口水当啫喱水用,还不够丧失。话说我上小学的时候,亲眼所见,坐我斜前方的一个女生,鼻涕拖得比人中还长,她用手心一接往上一抹,呼啦一下抹到头发上,刘海全部被弄了上去,成了个人民币爷爷的大背头,顿时肃然起敬,叹为观止,从此埋下了我重口味的种子。
-----------------------------
厉害。
@altand 229楼 2014-03-14 17:24:16
楼主资料从何而来,希望保真
-----------------------------
食物、风俗大多都是从中华书局版《东京梦华录笺注》(伊永文笺注)上来。我还没有那么大的想象力。也不需要,现成就可拈来,不必编。故事情节的灌水则比较多。^_^
@李家村花 230楼 2014-03-14 17:29:43
@一亩1羊 看完刺客贴了,为楼主不挖坑赞一个。貌似刺客贴口味更重,难得的好文,楼主再八一个可好呀(⊙o⊙)
-----------------------------
因为那个口味过于重了,貌似不受欢迎,所以楼主停扒。现在这个。。。其实楼主故态复萌,即将加大口味。但是文字上没有那个跳脱。那个贴写起来就像跳舞,不像这个有些板滞。
第二天,荣娘子起了个五更(凌晨3—5点),打扮了,领了丫鬟春花,提着灯笼,趁早上人稀,往观音庵步去。
(楼主按:宋人,或古人的作息时间令我等不可思议。穿越过去倒时差不容易。但据我观察,喜欢穿越的,偏偏很多又喜欢赖床。这个怎么破?)
赵尼姑在庵中接了她,竟好像放下一口悬了一夜的气似的,千欢万喜,奉茶过了,引着她去参拜白衣观音。
然后两人在观音像前唧唧咕咕,商量着如何制作背障和璎珞。
赵尼姑又命小尼姑端了她积下的那些做璎珞的琉璃、玛瑙、珍珠等,评定质量优劣。
荣娘子偷眼往那边厢房瞥。好像没人。她捏紧自己的袖角。
然后荣娘子便在赵尼姑的房内刺绣起背障的花纹。
春花呆呆守在旁边,不一会困了,坐在那里瞌睡。居然打起了鼻鼾。
想不到个子小小的,声量甚是惊人。
荣娘拿针扎了一下她的脸。春花痛醒,不知何事,慌得哭起来。
“小畜,八百年没睡的?到门口呆着去,不要走远。”
春花凄凄惨惨出去,左顾右盼,准备寻小尼姑耍耍,说说话。
荣娘子绣了一会,看到天已经大明,便起身出来走走。
那边厢房的门半掩着,里面没人。便走进去。
墙上挂着一卷尚未完成的大画。
白衣观音送子图。
她望着观音手里托着的肥胖过度的婴儿。
暗道:菩萨力气真大。旋即为自己的不恭后悔起来。
婴儿的面相愈看愈熟悉。忽然想起,正是前日在那张古画上看到的某个婴儿。
原来那画是拿来参考做人物样子的。
“看到了吗?”一个声音响起。
不用抬头,便知道是那位马男。荣娘子低头行个礼,想走开,又挪不动步。
“大娘子肯定认为这个婴儿过重了吧?”
荣娘子犹豫一会,道:“营养好像是过剩了一些。”
“世人都认为婴儿重是福,俗意难违。但是观音大士又不能抱着,这样别人会产生她舍不得给人的意思。只有往前托递。”
马男的手指戳在婴儿的肥屁股上。
马男又道:“寻常人那样端着这么肥重的东西,自然吃力。但她是神仙啊。为了彰显她的仙力,你看,她其实只用了几根手指虚托着,举重若轻。而且你看这个大拇指,是往外推着的,指头陷在婴儿的肥肉里。看起来是非要把婴儿推递出去,看画的人不得不去接。”
荣娘子想不到这画有这么多奥妙。眼睛凑近认真看去。
“大娘子再看,婴儿有这么重,又往外偏着,画面难免失衡。所以我把大士后面的裙裾画得往后飘,和那方远处的山峰连着。等于是山在那方拉着她,婴儿在这方压坠着,画面就平衡了。这是危中求稳的画法,纳变化于不动声色中。”
荣娘子心想,“这人还真能吹的。”嘴角不由现出笑意。
“这婴儿是前日那古画中的吗?”
“大娘子好眼力。那画是我家传,这次携来京师,家父再三叮嘱,人在画在,画亡人亡。”
荣娘子闻言,又仔细看着婴儿的面相,和自己记忆中那画上的婴儿做比较。
“看眼睛,其实和那画上的眼睛不同。我改了一下下,把这眼睛画得像狗的眼睛。”
“什么?”荣娘子惊得几乎要跳起来。
“大娘子肯定是见过小狗的吧。小狗望人的眼睛是世上最可怜巴巴的。这样的眼睛很难让人拒绝。即使你不喜欢狗,看到这样的眼睛也不由心生怜悯。所以,我画得略似狗眼。不仔细看不出来。但你会感觉到。这样,对看画的人有心理暗示作用。这样的狗眼婴儿,你很难拒绝。更何况拜求子观音的都是想要孩子的妇人。”
荣娘子深叹画道深不可测。
荣娘子又去看观音大士的脸。
竟然有种异样的熟悉感。像是在那里见过。
不错,是在镜子中。
那画的分明是她的脸。
虽然实际上还是有很大不同,但她很肯定就是她。
她吃惊地抬头看马男,眼睛寻找答案。
马男意会地点点头。
荣娘子心头一热,不知道说些什么。
良久,“咳”的一声转身离去。
马男拉长脖子在后面痴痴望着。
(至少荣娘子心里是这么认为的)。
荣娘子刺绣了一会。想着方才的事。
想不到那马男之前只是匆匆一瞥她,居然能记下她的样子,而且能画得那么像。倒真是可人儿。
蓦地又想起那日他沉浸在马的神态中的痴状,禁不住嗤嗤笑起来。
旋即脑海里又闪过从前在街上看到孩童用木棍捅那匹大马阳具的光景。
接着又胡思乱想到,自己因为他那日神态像马,梦里就认为他那话儿像马那么大,也许真卸了裤儿,细小如蚕也未可知。
不由得为自编的这幕滑稽场景又嗤嗤笑起来,口水不小心滴到纱布绷子上,赶忙去擦,随即又为自己掉口水的滑稽样子笑起来。手把针扎了,不,针把手扎了都觉得不甚疼。
她放下绷子,吮着手指的血,摇摇头,我这是花痴了吗?
又绣了一会,肚子饿起来,身子也有些乏了。
赵尼姑鬼鬼祟祟来探望过两次。不知是否有意,故意不提起斋饭。荣娘子当然也不好意思主动问。
荣娘子是个娇怯怯的人,今番又是空腹早起,实在支撑不住了,喊春花过来,向她附耳低言:“你看厨下有些热汤水,斟一碗来。”
赵尼姑刚好又鬼魅般飘过,偷听到了,故意道:“啊呀,只顾念经,竟忘记问大娘吃过饭没。”
荣娘子之前碍于脸面含敛,现在饿得有些火起,带怒强笑道:“师父,说好的素脑子饼呢?”
“啊呀,”赵尼姑好像又刚刚记起,“是我罪过了。大娘为我做事,居然饿着大娘了。贫尼念经念糊涂了,这就去办。”
赵尼姑嘴里念叨着,这间房里去晃一下,那边房里去瞄一下,这才到厨下。
荣娘子饿得要从凳子上面片儿般软脱脱滑下去。干着急,又不好出声。
过了好长一会,小尼姑端来一盘素脑子饼、一壶茶。
荣娘子急急取一块来吃,竟比从前吃的味道有别,辣中带甜。
她想可能是自己饿荒了的缘故。何况她觉得这似辣又甜的味道其实更好。也就没什么言语,反而很是多吃了几块。
小尼姑把热茶冲上,吃了两口,转头又去吃那素脑子饼。吃不到两三口,脸儿通红,天旋地转,打个哈欠,瘫成一堆软倒在椅子里面。
赵尼姑假意吃惊道:“怎么呢,怎么呢?想是起得早了,做活儿又乏,头晕了,来,扶她到床上睡一睡。”
便同小尼姑连椅带人抬到床边,抱到床上,拉好被子让她睡了。
丫鬟春花呆呆在门口看着,不知所措。赵尼姑招招手,“你去厨下吃些东西,和本空(指小尼姑)四处耍耍,让你家大娘安静睡一会吧。”
小尼姑领着春花去厨下吃了些东西。又拟拉着她出庵去玩。
春花担心荣娘子醒来不见她,还发觉她不告私自出庵去耍,肯定暴怒,不知怎样罚她。便很犹豫。
小尼姑一再怂恿。但春花终于决定还是回房看看荣娘子醒了没。挣脱小尼姑的手往回跑。小尼姑追之不及。
春花刚跑到院里的花丛前,看到一个男子居然鬼鬼祟祟推门进了荣娘子睡着那间房。不由惊呆了。
她想喊,又忍住了。房里静悄悄的。大娘子应该还没醒,否则会叫喊的。
如果她现在进去,那男子肯定会逃走。
不知为何,她心里忽然感觉很痛快,像是复仇般的。转身悄悄离去。心里有着恨恨的快意。
正迎上赶过来的小尼姑。未等小尼姑开口,春花主动道:“小师父,那我们就出去耍吧。”拉着她的手便走。
两人手挽手出了庵门。
在一家分茶店门口,看一个很别致的“丑婆婆”耍宝,看了半天。
(按:宋代,为招揽顾客,商贩往往不惜丑化自己。常常在自己店铺门口,自己,或者雇一个婆子,脸上画得花花绿绿,头上戴三朵花,敲着响板,头和身子随节拍扭来扭去作怪,吸引路人注意。)
那“丑婆婆”像木偶似的在节拍里一停一动,一停一动,变化各种姿态。有时又突然乱拍,令人猝不提防而失笑。
春花和小尼姑都笑岔气,不时互相对望一下,默契于眼前的奇景。有某种心心相印的欢喜。
春花之前心里还有些恨恨的快感,同时又生出某种愧疚,慢慢的,消失了,全消失了。沉浸在这狂欢般的喜悦中。她越笑越大声。连她自己都吃惊。
观音庵中,那男子关上门,蹑手蹑脚走到荣娘子床边,揭开帐子。
酣睡的荣娘子两脸红得可爱,宛如一朵醉海棠。愈看愈是标致。
那男子坐了下来。
他就是那天,荣娘子从庵里出来,正碰到的,那个和赵尼姑在门槛处谈笑,随后又贼溜溜上下打量她的男子。
@mssorry 255楼 2014-03-15 02:15:21
哎呦,大晚上的你思春了么,楼主
-----------------------------
不要着急啊。我最喜欢让故事中的人思春,然后再打一闷棍。我写的是劝世文啊。
@通透2 257楼 2014-03-15 02:26:33
啊?没有啦?
-----------------------------
今天到此为止了。居然还没把这篇终结。明天不能再拖戏了。
@Alex_Girl 269楼 2014-03-15 13:47:22
酒下酒赵尼媪迷花 机中机贾秀才报怨
三言两拍里的,原来录的是宋朝事?
-----------------------------
好眼力!三言二拍里的不少故事的确是改编自宋话本。本篇也是从你说的这回目里来。不过只有部分相同。
@猪肉元 60楼 2014-03-12 15:01:30
真的假的呀?
真恶心,古人口味好怪。。。
-----------------------------
@一亩1羊 61楼 2014-03-12 15:04:54
按语里已说过,保证真实。本篇内容都来自有据,的确可作为穿越宋代的指南手册。
-----------------------------
@11wwwwww 135楼 2014-03-13 11:42:28
估计是调侃吧,这种东西看着都恶心,还吸血,擦!
-----------------------------
@一亩1羊 136楼 2014-03-13 11:54:28
不是调侃,制法绝对是这样。古今对于食品的耐受力不同。就好比现在,有的地方的人生吃乌贼,或者生吃蟑螂,我们难以接受。
另外很多时候古人不像现代人这样计较别人的口水。比如某种上等米酒,就是用嘴把熟糯米咀嚼糜烂,吐入竹筒,利用唾液的酶来发酵。。。
-----------------------------
@salaciaocean 220楼 2014-03-14 16:33:27
嗯,现在觉得口水脏是因为现代医学发展,知道唾液中含有致病菌,可能会传染疾病。而古代觉得唾液为人身之精华,有华池玉液之称,很多 历史 上的名女人都用唾液来美容,比如武则天就用宫女的唾液梳头,据说至老不生白发。
-----------------------------
@一亩1羊 228楼 2014-03-14 17:22:51
楼主忽然想起小时候看到一些扮酷哥,头发乱了就吐口唾沫在掌心,去抹顺头发。油光光亮闪闪的。
-----------------------------
@踏碎流年 271楼 2014-03-15 14:05:15
他们都不觉得口水干了后很臭么?!= =
-----------------------------
他们习惯了啊。就像我常常在电梯里遇到某些八百年不洗头的,发酵的头油气味轰死人的,他们自己一点都没感觉到,呵呵。
【冻鱼】:
鲜鲤鱼一条;
去鳞,鱼鳞洗净,留起来备用;
切小块,用盐稍腌一会;
放入锅中,加水淹没,酌量酱油,煮熟;捞起;
放入备好的鱼鳞和芥末煎汁;水不够可适量添加,煎时注意撇去渣滓;
(按,自己DIY宋菜的,最好使用山芥,即岩石缝隙里生长的,更辛辣,周末去野外游玩时可顺便采撷自制芥末。
懒人可去超市购买,或去寿司店时趁店员不注意偷拿一些在备好的塑料袋里。)
汁煎得浓稠后,再放入鱼块同煮;
起锅,放入锡器密封(今人可改用不锈钢器皿);
系上绳子,悬吊在井中,利用井底的寒凉冻住鱼。
(今人可用冰箱。温度不宜过低。)
吃的时候,拿出来,用浓姜汁、醋浇在上面。直接食用。
这里要说的是,井下冻远比冰箱里为好。
倒不是更有古意(虽然古意能有则有,吃的就是那份情趣或心理感受)。某种程度上,井下的环境更干净,没有其他食物异味。
而且,井下多苔藓。我不是专家,不知道苔藓有何帮助。但是,宋人崇尚天然,很喜欢苔藓的大自然气味。
比如,汴京市民很喜欢的街头小菜——“石肚羹”,便是在溪水里拾取带有苔藓的小白石子二十多枚,放在水中煮,取其泉石之气,再放入肉肚(胃)烹煮。
DIY宋菜不止是DIY其花式味道,更要DIY其趣。
不要担心吃坏肚子,比起地沟油或其他化学物,苔藓并不更有危害。何况煮沸过的。
话说,吃死又何妨?转世通过宇宙的缝隙去宋代。那里有很多现代人转世的。遗留着对当代的模糊闪烁的原始记忆。常常似乎想起什么,但又记不起来,于是莫名的忧伤。你们从彼此的眼睛里,看到共同的过去,于是有生死契阔的沧桑情怀(一般同性间感受更强烈。同性恋者,前世都是一个时代的)。
反之,现在有很多人亦是宋代转世而来。凡看到本文有似曾相识感的,前生必是宋人矣!
——————————————————————
楼主注:原定的素脑子饼篇,篇幅过长,有喧宾夺主之嫌,所以我分割为两部分,中间加一道菜。楼主现在出门。晚上回来再扒。叭叭叭。
来了,来了。先处理一下事,稍候再扒。奇怪,为什么木人评价“冻鱼”这道菜呢?莫非天气冷,对冷食木兴趣?
————————重新整理一下这道菜的制法————————
【冻鱼】:
新鲜鲤鱼一条;
去鳞(鱼鳞洗净,留起来备用);
切小块,用盐稍腌一会;
放入锅中,加水、酱油,煮熟;
捞起;
放入备好的鱼鳞和芥末,入锅煎汁(水不够可适量添加,煎时注意撇去渣滓);
(按,自己DIY宋菜的,最好使用山芥,即岩石缝隙里生长的,更辛辣,周末去野外游玩时可顺便采撷自制芥末。
懒人可去超市购买,或去寿司店时趁店员不注意偷拿一些在备好的塑料袋里。)
汁煎得浓稠后,再放入鱼块同煮;
收汁后,起锅,放入锡器,密封(今人可改用不锈钢器皿);
系上绳子,悬吊在井中,利用井底的寒凉之气冰冻鱼。
(今人可用冰箱。温度不宜过低。)
要吃的时候,提出来,用浓姜汁、醋浇在上面。即可食用。
————————九点以后再过来。大家最好凌晨来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