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地下的世界,说说关于盗墓的杂七杂八

  终于回来了。。。。。
  
  谢谢小令的片片啊(*^__^*)
  又身临其境了一回
  
  同样谢谢一直帮捞帖子的同学们
  有大家的支持更有动力啦!
  
  
  
  
  今天先更点“边边角角”
  明墓的长明灯(缸)
  
  我国古代有在墓葬中点燃“长明灯”的习俗,
  近年来,在明朝墓葬中
  有几座有明确纪年墓中考古清理出作为长明灯(缸)陪葬的白地黑花瓷和茶叶末釉瓷缸,
  均为明代耀州窑烧造的日常用瓷器,
  因为出自纪年明墓,对耀州窑明代瓷器断代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也丰富了明代藩王及宗室陪葬瓷缸的研究素材。
  
  下面就和大家一起看看明墓中长明灯的长相
  
  成化纪年墓出土白地黑花瓷缸
  1997年春西安南郊曲江宾馆工地明墓出土。
  口径34厘米,底径16厘米,高62厘米。
  造型呈直口、圆唇、斜弧腹、内收,深腹、平底,
  外壁施白色化妆土,白色透明釉下绘黑花,
  形成白地黑花,下腹有旋成竹节纹。
  黑花绘于瓷缸上腹,上下用黑色宽带和细线分隔,
  其内为两组相同的纹饰,中心为变形莲纹,
  周围饰以散布涡纹和花叶纹。
  缸内施褐釉,上部拍印篦纹,似水波涌动。
  口沿内外不施釉,黄白胎,胎质稍显粗糙。
  属于明代耀州窑陈炉窑区制作,具有浓郁的民间工艺韵味。
  
  这件缸出土于墓室内,应是盛油点灯之用。
  这件器物是明秦藩郃阳惠恭王夫人钱氏墓葬内的陪葬品,
  成化二十一年(1485)下葬,有明确纪年,
  为研究明代陈炉窑改变产品风格、
  转变为绘画瓷为主的产品演变过程提供了研究的实物。
  
  
  

点亮轮回的路。。

  梁庄王墓的“长明灯”在地下漂移
  倒不是因为盗墓贼
  只是因为墓内积水,
  所以导致一件原置后室灯台上的大陶缸(灯)竟漂至前室石门外的甬道中。
  
  

  弘治纪年墓出土的白地黑花加彩绘龙纹瓷缸
  1999年8月西安市南郊雁塔区明代弘治九年墓出土,
  墓主为汧阳端懿王朱公鏳。
  高62厘米,口径40厘米,底径19厘米。
  
  造型为直口、圆唇、束颈,上腹微鼓,
  腹壁向下渐收至足部、圈足。
  内壁施酱黑色釉,外施白釉,釉色微黄,
  腹部上下各有5道黑色釉彩描绘的弦纹,
  其间绘制有变形卷枝花叶纹饰,口沿及足底无釉,
  瓷缸表面另涂有一层白色粉底,
  其上绘制艳丽的云龙图案,
  可看出有粉红、黄色、浅绿等颜料。
  由于彩画剥蚀、脱落比较严重,
  龙的腹尾部比较清晰,其他部位已不易辨识。
  
  此墓系明秦藩郡王墓之一,
  墓志记载葬地为“咸宁县韦曲里之原”。
  墓主为秦康王第三子,正统元年出生,
  正统十一年册封为郡王,弘治八年六月病故,享年六十岁,
  汧阳王在位五十年,按明制冠服视为一品。
  此墓虽遭墓贼骚扰,但墓室结构保存完整,
  出土彩绘陶俑79件及陶制房屋模型、家具、灶具等明器及木印章、玉带饰、铜钱及墓志。
  
  该墓坐北面南,这件彩绘瓷缸放置于墓门内东侧,
  出土时已成碎片,应是用作长明灯油缸。
  墓中共出土瓷器两件,除了此缸,
  在棺床前还出土有素面白釉小瓷碗1件。
  
  此缸装饰工艺和用途比较特殊,
  是生活中日用的明代陈炉窑白地黑花瓷缸另加彩绘后墓葬中的长明灯之用,
  明显模仿了明代景德镇御窑场烧造的青花龙缸。
  明代景德镇官窑烧造龙缸除了宫廷作为贮水、粮、油日用外,
  还用于宫殿防火及帝王陵墓陪葬
  
  

修复后的“长明缸”,可惜彩画完全看不出来了

  说到美貌,还是要看明定陵出土嘉靖青花缸
  万历皇帝定陵地宫中五供前各有一口大龙缸,
  共陪葬三只嘉靖款青花龙缸装油作为“长明灯”。
  
  美好的东西背后,总有一段悲伤的故事
  《明神宗实录》记载万历十三年阁臣奏请停止“新式大龙缸”试烧。
  为什么要停止呢,因为这种青龙缸太难烧制成功了
  万历时期御窑场造龙缸多次不成,
  窑工童公悯同役之苦,舍身乃成,后被窑工尊为“风火神”
  
  

  由于明代御窑场青花龙缸烧成功的数量很少,
  加之明代官窑御用瓷器管理严格,不得擅用,
  目前在藩王墓群中尚未发现御窑场烧造的青花龙缸,
  仅仅发现上面这种白地黑花加绘云龙的替代品。
  
  
  下图是景德镇珠山御窑场遗址出土明正统时期大型青花龙缸,
  因为当时认为有瑕疵所以打碎了。。。

修复后的青花缸

  除了明代秦藩墓群中陪葬出土的,
  在铜川耀州窑博物馆还保存了一件大型明代黑釉刻“秦府”款瓷缸,
  在缸沿刻有楷书“秦府”,
  显然系明秦王府用作防火的太平缸或贮藏水、粮之用。
  
  
  

王爷的水缸也只是水缸,并无特殊美貌。。

  关于墓葬中的长明灯
  我们中国有两种做法
  一种长明灯是双层结构,
  里面的一个容器内装灯油,
  灯芯用醋泡制,外层装水,用以冷却灯油;
  这是个伟大的发明,因为油灯消耗的油主要不是点燃了,
  而是受热挥发,醋泡过的灯芯不易能保持低温,
  油坛外面的水也可以有效阻止油温上升,
  但是长明终究是理想中的愿望;
  在北京定陵的发掘中,陵墓正殿有一口青瓷大缸,
  内盛蜡质灯油,还有一个灯芯,这就是长明灯了,
  但是显然这盏灯在陵墓封闭后不长时间就熄灭了,
  原因是密闭的陵墓中缺少燃烧所需要的空气。
  
  另一种就是秦始皇陵里的长明灯了,
  用娃娃鱼的脂肪做燃料,
  如果秦始皇陵里通风的话,
  应该可以燃烧50年-70年左右,
  如果不通风,则两天只内就会灭掉(因为氧气消耗殆尽),
  所以是不可能长久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不熄灭。
  
  
  
  

灯火长明终究只是美好的梦想而已

  转一篇关于长明灯的文章给大家分享
  
  古墓长明灯
  世界各地都有盗墓者,他们想尽千方百计,
  到古墓中去偷窃埋藏了千百年的金银珠宝,
  古墓往往与世隔绝,使宝物历经千年还保存得相当完好。
  在这终年不见天日的古墓中,
  盗墓者通常会认为里面应该是伸手不见五指。
  
  可是他们有时却惊恐地发现,在一些古墓的拱顶上,
  一盏明灯投射着幽幽的光芒。神灯屡次现身
  
  公元527年,叙利亚处于东罗马帝国的统治,
  当时在叙利亚境内的东罗马士兵们曾发现,
  在一个关隘的壁龛里亮着一盏灯,
  灯被精巧的罩子罩着,罩子好像是用来挡风的。
  根据当时发现的铭文可知,这盏灯是在公元27年被点亮的。
  士兵们发现它时,这盏灯竟然已经持续燃烧了500年!
  遗憾的是,野蛮的士兵们很快毁坏了它,
  这盏神秘的灯燃烧的原理已无人知晓。
  
  一位希腊历史学家曾记录了在埃及太阳神庙门上燃烧着的一盏灯。
  这盏灯不用任何燃料,
  亮了几个世纪,无论刮风下雨,它都不会熄灭。
  据罗马神学家圣·奥古斯丁描述,
  埃及维纳斯神庙也有一盏类似的灯,也是风吹不熄,雨浇不灭。
  
  公元1400年,人们发现古罗马国王之子派勒斯的坟墓里也点燃着这样一盏灯,
  这盏灯已持续燃烧了2000多年!
  风和水都对它无可奈何,
  熄灭它的唯一的方式就是抽走灯碗里那奇怪的液体。
  
  这些“长明灯”只是全世界所有发现中的几例。
  考古记录显示,这种古庙灯光或古墓灯光的现象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现,
  例如印度、中国、埃及、希腊、南美、北美等许多拥有古老文明的国家和地区,
  意大利、英国、爱尔兰和法国等地也出现过。
  
  如此神奇的“长明灯”为何没有保留到今天?
  古代人对所发现的“长明灯”不够重视吗?
  其实古代人的确保存这些神灯,可是很奇怪,
  上述这些灯一旦现身,就会以某种方式很快毁坏掉,
  例如被野蛮的掠夺者和挖掘者毁坏。
  
  难道古人在利用某种魔咒来保守他们的技术秘密?
  
  17世纪中期,在法国的格勒诺布尔,
  一位叫杜·普瑞兹的瑞士士兵偶然发现了一个古墓的入口。
  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进入古墓后,
  这个年轻人并没有发现任何他想要的金银珠宝。
  不过,让他更惊讶的是,
  在这与世隔绝的坟墓里竟然还有一盏正在燃烧的玻璃灯,
  惊异之余,他把这盏神秘的灯带出了坟墓,送给了修道院,
  这盏灯至少已经燃烧了千年。
  僧侣像宝儿一样保存着它,可惜的是,
  几个月后,一位老年僧侣竟然不小心把它碰掉在地上,摔碎了。
  
  另一件趣事发生在英格兰,
  个神秘的不同寻常的坟墓被打开了。
  打开这个坟墓的人发现,
  在坟墓拱顶上悬挂着一盏灯,照亮了整个坟墓。
  当这个人往前走时,地板的一部分随着他的走动在颤动。
  突然,一个身着盔甲、原本固定的雕像开始移动,
  举着手中的某种武器,移动到灯附近,
  伸出手中的武器击毁了这盏灯。
  
  古人的目的一次又一次地达到了:
  灯的奥秘被严密地保守着,
  再也没有后人知道。“长明灯”不熄之谜
  
  遗憾的是,这种不熄的灯现在再无踪影,
  那些过去记载的见闻是不是真实的呢?
  永不熄灭的灯很自然成为学术界争论的话题。
  
  如果“长明灯”真的存在,那么它们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或者它们并不是永久长明的,但千百年长久地燃烧,
  若是普通的煤油灯,就要耗费数以万升的煤油。
  
  有一些人大胆推测,这种灯就是使用电的灯,
  灯碗里那看似燃料的液体可能就是用来导电的汞,
  所以“燃料”看起来永不见少,
  这种用电的灯也不会怕风吹雨打。
  古时的希伯来人就秘密地保守着现代叫做电的技术。
  
  如果神灯真的是用电能点亮,那么电能是如何产生的?
  难道庙宇或古墓中安装有能够发电的机器吗?
  要做到一劳永逸地不断供应电能,只有太阳能发电可以做到。
  神灯真的是利用太阳能发电吗?古人似乎不愿告诉我们秘诀。
  
  

古墓中几人见,不灭的长明灯?

  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略有钱财的中产阶级
  古人们都想有盏长明灯照亮身后的漫漫长路
  。。。
  

  放上一盏不熄的灯,永远为死者照亮。
  对于光明的向往,不分国界不论人种
  这是人类共同的理想!
  
  

  回来了
  参加完本年度最后一个婚礼
  正式开始我的大假
  从明天起恢复每天更新
  谢谢一直跟帖的各位同学
  ------
  
  谢谢小令的图(*^__^*)
  墓室的灯光看起来蓝幽幽的
  那张人脸的,是一个老者和小童儿吧
  。。。。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