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的留名-----汪兴祖
提起明初的武将,扳着指头数
可能到第十个也轮不到东胜侯汪兴祖
在南京博物馆
他留下的一样东西
却是怎么数也不会落空前二
甚至第一
(这样的排名和留名
不知如果汪兴祖在天有灵是该笑呢,还是会哭?)
这是件什么物事呢
它是一条玉带
准确的说是一条镶金镂空雕刻的玉带
1970年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者
在南京北郊中央门外张家洼,
对明洪武四年汪兴祖墓进行考古发掘时,
清理出一副镶金托云龙纹玉带。
这副玉带共十四块,
是用纯洁滋润、白如凝脂的和田白玉雕刻而成。
玉带采用镂空雕法雕琢出灵芝状祥云和穿越于云层间的五爪龙,
层次分明,做工精细,形制特殊,纹饰精美,
饱满而不失玲珑,留有宋元时期的玉雕遗风,
玉带用金托镶包,显得异常精美。
这副玉带堪称中国古代玉雕工艺之杰作。
而且这副在考古学界引起很大反响的玉带是迄今为止,
所见明代职官最高规格的赐授玉带。
明代玉带,素面占大多数,
雕花玉带数量较少,这种状况贯穿明朝始终。
据统计,出土的66副明朝玉带中
有19 副为雕花玉带或包金雕花玉带,
而嘉靖以后的雕花玉带就占了15 副,
明早期,仅有汪兴祖墓和朱檀墓出土有两条雕花玉带。
因此,汪兴祖墓出土的包金雕花玉带倍显珍贵。
而且明显汪兴祖的,比朱檀的要精致.....
让我们来仔细看看传说中的玉带
整体观

南京人没什么了
但南京的领导层肯定有问题
不是能力有问题,就是态度有问题
不然沐王爷家族墓,一年之内能被盗三次?
第二年又接着盗?
今年干脆成了工地
--------
真心想做事,没有什么做不了的
古墓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而且现在的盗墓者也不可能直接变卖在国内
都是走私出国了
这是多么惨痛的一件事
我们难道还是八国联军时代的中国吗?
关于开发房产,我只能说脑子秀逗了
就算是要生财有道,也要动动脑子吧
比如沐王府那整座山
不做房地产开发,做地下博物馆不是更好?
一样能赚钱,还保留好了文物
做房子,七十年只能卖一次
做博物馆可以一直下去....
说句更直接到过分的话
一件古董的价值够买多少栋别墅了?
买椟还珠就是这个意思了
我也想不通是什么人想住在人家阴宅上面
不怕沐王爷来找么?
本来不主动发掘是好的
但是不发掘不等于不作为
要保护啊
我就不相信真管不了
不过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遇到事情,踢个皮球
无语
----------
----------
该死的房产商,仔细看看
就这么一件成化年间的青花瓷,价格就是三千七百万左右了
几间破别墅怎么就增加国家gdp了?
成化年间青花宫盌

汪兴祖,是张德胜的养子
之前一直跟着义父打仗
一路从安庆打到南昌
后来又打过张士诚
鄱阳之战,与廖永忠等以六舟深入。
又邀击友谅于泾江口。功劳最大,擢湖广行省参政。
后来平武昌,克庐州,略地至通州而还。进大都督府佥事。
跟着徐达取淮东,下浙西。进同知大都督府事。
大军北征,别将卫军由徐州克沂、青、东平,
乘胜至东阿,降元参政陈璧及所部五万余人。
孔子五十六世孙和曲阜知县、邹县主簿等一起迎谒于军门,
兴祖礼之。兗东州县闻风皆下,进而拿下济宁、济南。
后来洪武年间,继续打元兵,
直到大同大败元兵,
获扩廓弟金刚奴等四百余人
因为他义父儿子也大了,就用回汪姓
洪武四年和傅友德一起平四川
一路乘胜追击到五里关,中了飞石
就死了
后来追封东胜侯
他的名气不大,明初能打的实在多
也许因为是战死的,所以才用了那么精美的腰带
还没写完,先休息一下,
写个不容易被大家注意到的东西
我们中国人的讲究
汉语其实是表意可以非常精准的语言
每个字都有它自己的意思
大家现在都会说洗澡,书面就是沐浴
那最初的具体用法,不知是否知道呢
沐其实是专指洗头的
浴是洗身体
洗是指洗脚
浣是指洗手
所以会有沐浴更衣这句话
因为洗头洗澡了就要换衣服了
至于洗手洗脚,那就不一定了
前面说到刘基的时候,
让我想到中国的传统天文历法
感触颇多
因为古人的智慧有时大于我们的想象
我们以为是舶来品的东西
其实不过是出口转内销
举一个为例
那就是星期,
大概现在大家说到星期几礼拜几都会觉得这是西人的计算方法
其实早在上古时代,中国人就有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历法系统
早在夏商周时期,就有了七曜的说法
所谓七曜,就是是指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
这七个主要星体,这是当时天文星象的重要组织成份。
将二十八星宿按七曜顺序排列,周而复始
一个周期正好是一周
(也就是日本现在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
木曜日,金曜日,土曜日,日曜日的来历
唐代的时候传过去的)
不过我们中国还有比这个更精确的干支纪年纪月纪日法
所以这种说法用得不算多
其实早在西汉的时候,就有很明显星期的概念了
出土的汉简中记载,
官员每工作五天可以放回家去休息两天
也就是休沐(和现在的工时一样)
东晋范宁的《穀梁傳集解序》中也提到
“七耀為之盈縮。”
《注》:“謂之七曜者,日月五星皆照天下,故謂之七曜。”
我真的很惊叹,在遥远的古代
只是凭借肉眼观察天象的人们是怎样准确的制订了历法
如果有去湖北省博的童鞋
千万记得要去看曾侯乙的衣箱
他准确的绘出了二十八星宿的名称
而且准确的绘制了某一个特定日子的星相
非常的奇妙
衣箱圆拱形的盖子象征着天空,而矩形箱底则象征着大地
其实中国的易经八卦是科学,不是迷信
里面有周密的计算方法
易经本身包含了中国上古时代很多有关
天文、地理、数学、植物学、人体方面的知识,
缺乏想象力或受惯填鸭式教育的人不懂也不想懂
于是简单称之为"迷信."
我又跑题了,怎么讲起这个来了
都是刘基闹的
本来说后面再说这个的
曾侯乙衣箱的星相图

greatpacific,说对了一半呢
果然有眼力
另外,我好像在穷游上见过你....
上阵亲兄弟,下地犹比邻
这次要说的是两兄弟
其实,明初的时候,父子兵,兄弟兵很多
但只有这两位功绩相当
死后也葬在比邻
吴良吴桢,定远人
原名国兴、国宝,
因避朱元璋字国瑞的“国”字讳,而改赐名良、桢。
兄弟俩跟随朱元璋起兵于濠梁,
作战英勇,屡建战功,
深受朱元璋赞赏,委以重任。
吴良官至枢密院判音、昭勇大将军、
苏州卫指挥使,都督镇守江明十年,
洪武十四年(1381年)死于青州,
时年58岁,赠“江国公”,谥“襄烈”。
吴桢不仅作战勇猛,且深通水兵战法,
屡次袭敌取胜,被封为靖海将军、靖安侯,
曾率水师追击矮寇至琉璃海面(今台湾一带),
大胜而建功。
洪武十二年(1379年)卒,追封“海国公”,谥“襄毅”。
吴良、吴桢墓神道石刻现在在南京电影机械厂内,
这些石刻因当年电影机械厂建设的需要也进行了位移。
吴氏兄弟墓神道石刻现存一个龟趺座(碑无存)、
一对拉马侍、一对石羊、一对石虎、一对武士。
据说还有还有一组石刻,但现在已经难觅遗迹。
这里现在是一个厂区的小花园。
吴良、吴桢墓神道石刻长期被圈在南京电影机械厂内,
虽然免遭破坏,但大家也无法看到
吴良是个哥哥。吴桢是弟弟
经过考古发掘的是吴良和吴桢儿子吴忠的墓葬
两墓均系用城砖砌成的前后室券顶墓,皆出有墓志。
吴桢墓的拉马侍者

黄道十二宫的答案是正确的
不过,还有其他的
再看看内侧是什么?
其实巨蟹,双子,天秤,天蝎最好认,一眼就看见了
最奇妙的是这是在一座一千多年前的古墓里绘制的
..
期待一天
苏州定园是他的私宅,里面是个衣冠冢
他本人是回青田老家了
看他写的东西就知道
他是真心提倡薄葬的,
(和曹操那种怕人盗墓的还不同)
甚至不要用砖石砌墓
大家看墓字是怎么写的?
上草下土,这也就是刘基的意思
修了石头墓,就寸草不生了
...........
关于那个图片,我还是上正确答案吧
那个图片是个非常奇妙的图
图中正中间,是一面铜质的镜子,外面一圈是莲花的花瓣
莲花外画着唐代的九曜
(日月火土水金木,罗睺和计都),
看过西游记应该记得猴子找九曜星君那段吧
再就是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外面一圈就是古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了
简单的说,这个是融合了东西方天文学的产物
莲花正东的位置,细看红星中有一只鸟
那就是日中金乌了
二十八宿中最好认的就是北斗七星了
上面就是
来简单的说一下我们国家古代的星相吧
古代天文学家很聪明,
他们为了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气的变换,
把黄道附近一周天按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十二个等分,
称“十二次”,又称“十二度”、
“十二星次”或“星次”。
用意和古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相同
不过具体日期有小许差异
十二次分别是: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
实沉、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
看星相的就会将十二次与十二支相配,
与二十八宿及地上州城分野相联系,
作为以天象变化占验人事吉凶的重要依据。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兴趣,先不多说了
我给大家上个星座和传统中国的十二次对比图吧
一般大家都知道自己属于西方的什么星座
看完了就知道自己属我们自己的什么星次了
十二次 黄道十二宫
星纪 摩羯宫
玄枵 宝瓶宫
娵訾 双鱼宫
降娄 白羊宫
大梁 金牛宫
实沈 双子宫
鹑首 巨蟹宫
鹑火 狮子宫
鹑尾 室女宫
寿星 天秤宫
大火 天蝎宫
析木 人马宫
好了,看帖的童鞋留下你的中国星次吧
看看喜欢考古的童鞋哪个星次的多
本人是寿星,感觉好喜庆,西西
关于这种文化出现的早晚
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出土文物
以前印度还一直坚持认为二十八宿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
结果曾侯乙的考古发现让事实说话了
所以说盗墓贼可恨嘛
这种东西有时比黄金美玉还重要
.........
落花也喜欢这个呀
但是你这样说岁星,恐怕没看过有关书籍的同学还是不明白
算了,我脸皮厚一点
就再好为人师一次吧
说的不对,不完整,大家补充
古人把日月金木水火土五星合起来称为七曜,或者七政
金木水火土,是古人实际观测到的五个行星,合起来又叫五纬
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因为它光色银白,而且特别亮
诗经里面有一句,昏以为期,明星煌煌,说的就是金星
木星古曰岁星,古人认为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
而每年行经一定的区域,并根据这个纪年
水星古曰辰星,但古人提到的水星并不是我们现在的行星水星
而是恒星中的定星
火星古曰荧感,也说的不是行星中的火星,而是恒星中的大火
所以七月流火的意思是,农历七月,
天气渐渐转凉,每当黄昏的时候,
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
现在有人用来形容天热,明显是顾名思义想错了
土星古曰镇星
好像新疆出土的彩锦,五星出利中国
其实是说,五大行星在某一个时期内,同时在日出前出现在东方
这种天象会对国家大大的有利,周将讨伐殷的时候,就出现过
五星聚合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才一次
中国上一次聚合的时间是1921年
下一次出现,应该在2040了
估计在座的都看得到吧
不过是至少年过半百了
----------
小令,关于这个最外层的确是黄道十二宫
而不是我们的十二次
辨别的方法很简单
看画法就知道了
基本是按他们的名称
我们的十二次
不是这个画法
虽然作用近似
这个图的主人
大概想着天下所有的神灵都保佑他的灵魂升天吧
不管是东方的十二次,还是西方的十二宫
我们国家的天文历法,
那是十分的厉害
有些说法,用法非常的简洁明了
哪怕就是没有受过教育的农夫都能明白
古人观天象最开始就是太阳的出没和月亮的圆缺
所以昼夜交替叫做"日"
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一月
至于年的概念,大约就是庄稼成熟的季节而形成的
<说文>里面解释,"年,熟谷也"
禾谷成熟的周期意味寒来暑往的周期
也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现在叫做太阳年,以朔望月为单位的是阴历
以太阳年为单位的记法是阳历
我国古代并不是只有一种纪年法
而是阴阳合历
是非常领先和超前的纪念法
这个在<尚书>里有记载
有兴趣的同学不妨看看
貌似我跑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