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别激动呀,只是说那墓室彩绘是黄道十二宫
并不是说我们的十二次是从那边流传过来的
我对国外的星相略知一二
可是对中国的天文历法还是兴趣大大的
个人认为我们的天文历法是自成一体的
不一定比谁都早
但就是独立的体系
因为观测方法就不一样
那个彩绘的图案,就明显是黄道十二宫了
我们十二星次有自己的图案的
我找找看,看能不能找到
---------
关于<尚书>,还是很有价值的
天象的记录怎么作假呢?有些事情还可以说子虚乌有
但是观测的天文地理,感觉很实在
神话部分,另当别论
关于郭沫若,我就不说什么了
文人无行这四个字很配他
对一切都是三心两意的
今天骂了蒋介石
改天还可以上门去托国民党元老吴稚晖通融求见蒋介石
继续写马屁文章
蒋失势了回头找周恩来
老婆娶一个丢了,再娶再甩,连小孩一起不要
回来再娶,还有情妇几个.....
别人尚可说文革扭曲人性
他可不是,他从来如此,见风使舵
-----------
就他考古成就,还不错的就是甲骨文了
关于和其他文明的比较
我只能说狗屁了
和他马屁文章一个味
不过,在郭沫若死前
他看到自己错了
1975年云梦出土的竹简
1978年曾侯乙墓出土的衣箱
足以说明一切了
小令,我之所以解释一下尚书
因为觉得也许看我的帖子也有九零后
在我们认为天经地义的东西,其他人不一样这么理解
误导年轻人就不好了
所以还是说明一下比较放心
该正本清源的时候不能含糊
----------
稀有候,一般书上都说五日休沐一天
不过去年在江苏出土的汉墓里有一些竹简,
里面记录了一个官员类似日记这样的东西吧
里面有他每天的工作休息情况
这个记录整整一年
从中可以看出是五天休沐两天
如果只休息了一天还有补休
----
------
其实本来我们就有七曜的说法
以七为周期可以理解
可惜我们现在都不用这个
弄得小孩子们还以为就是日本的
..
落花,十二星次有图的
我一个台湾同好中人发过给我
在另一个硬盘里
我找到了看能不能发上来
今天没按计划更新呢
暂时有活儿干
等会再来继续正题
上一个古代的星宿图,敦煌的
很像呼吁想买水龙头的有钱老大
把这个买了吧
1899年敦煌莫高石窟内发现藏经洞。
1907年被英国人斯坦因和法国人伯希和
盗走了九千种敦煌历史文物及艺术品卷子,
其中有一卷编号 MS3326 的星图,
上绘有1350多颗星,这星图约画于公元八世纪初,
是世上现存古星图中星数最多、 最古老的重要星图。
现藏于英国图书馆中。
这卷图的画法是以十二月开始,
按照每月太阳位置的所在,
分十二段把赤道附近的星座绘出,并文字说明;
最后,
再把紫微垣画在以北极为中心的圆形平面投影图上。
在此应该特别提出,
国外使用类似的画法要比敦煌星图晚六百多年。
英国图书馆中的敦煌星图之一部分,星图中绘的是北极附近的紫微垣。

洛阳西汉壁画墓中的日、月、星象图。
12块长方砖上的彩绘,由东而西,
第1幅是太阳,第7幅是月亮,
其余10幅都是星象图。

看到小令又补充敦煌星相图了
又忍不住手痒想说这个
这是1974年在河南洛阳一座北魏墓葬中发现的星相图
全图有星辰三百多颗,
有的用直线联成星座,
最明显的是北斗七星,
中央是淡蓝色的银河贯穿南北。
非常清晰漂亮
---

小令,北魏这个星空图是描绘当时星空的景象
这个是七月的星相图
而曾侯乙那个是五月的星相
之所以都在墓顶穹隆绘制星空图
是模拟天空
因为死去的人被厚厚封土掩埋,再也不见日月星空
于是在另一个世界里也要拥有日月星辰
始皇帝的地宫也一定有这样的模拟星空
只不过,绘制星空的不再是笔
而是宝石了
不可想象的奢华壮观哪
---------
可惜我这里天空无星无月,在下雨
有天文望远镜也没用
-------
我们的有些先人真是神奇得让人起鸡皮疙瘩
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甘德竟然用肉眼观察到木星的卫星
并记录了它的位置、早晚出没的形象、颜色和亮度。
而世界公认的伽利略,
只是在两千年后发明了望远镜的前提下
才观测到木星的这颗卫星
我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我瞪大眼睛望天,不用望远镜貌似只看得见月亮
和几颗比较大比较亮的行星
------
不过,有一次在山上看星星感觉真好
和室内完全不一样
能看到土星环,木星的大红斑.....
建议一生至少要有一次去山上看看星空
有意思-----
007来了呢,一直没写回明陵
聊到我喜欢的话题去了
关于老郭,君子和而不同吧
知道他后来多惨也不同情
不过是可怜之人必有其可恨之处罢了
只是做人一旦没了骨头,再让人尊重就很难
而这种没骨头是从来如此,就更难让人看重了
汪精卫也很有才华还长得好
还是被无数人鄙视了
其实一个人承受的所有评价
都来自自己的所作所为,自作者,自受也
有人要看他的悲哀,自有人先看他的无赖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这是个大部分人都会独立思考的时代
说实话,忍不住还是想问问007,
你真的确定你知道郭沫若做过些什么说过些什么吗
我说的是在文革之前发生的事情
我感觉看完所有关于他的经历之后没有办法对这个人有一星半点同情
你看我的文字也该看得出我不是个偏激
也不是一定要强硬坚持自己观点的人
但对于这个人,我真的很厌恶
之所以会一而再的回复你
可能是因为你这句话吧 "更爱抓着人家私生活骂"
在他之前,我从来没觉得一个人的私生活这么值得人骂
但是他,在我看来,谁骂他,都没什么不可以
超过所有的道德底线了
------
又多话了,都没干正事
晚点来更新
今天把老朱说完吧
正因为感觉是不错的网友,
所以才不想因为我认为本来不该有什么分歧的地方而不愉快
我不是要纠正谁的观点
因为我自己也未必是正确
我只是觉得因为007或者小令你不知道一些事情
才会产生这样的分歧
这就算我回复这个问题的最后一次吧
我不说观点只说事实
看你们或者其他人觉得这个人被骂了是否冤枉
如果你们还是以前的观点
那就求同存异吧
正如我先前说的,君子和人不同
1912年,郭沫若与张琼华(1890年-1980年)
在父母的包办下结婚,五天后郭沫若离家,
两人没有离异,以后68年张琼华一直守在郭沫若老家。
(这个不能算人品问题,张虽然可怜,毕竟是包办婚姻,不减分)
1916年,郭沫若在日本与安娜(原名佐滕富子,1893年-1994年)同居,
安娜为此断绝了与父母的关系。
他们生有五个子女:长男郭和夫,次男郭博,
三男佛生,女儿淑子,四儿志鸿。
1937年,郭沫若不辞而别离开日本,与安娜断绝了联系。
抗日战争结束后,安娜带着孩子来到中国,
当他知道郭已另有家庭后,选择了离开,
后来还是中共为他们提供了生活上的帮助。
在日本期间,他追求于立忱三年,
口口声声称与安娜没有感情,决心要摆脱安娜,
但于立忱怀孕后,马上改口
1937年五月,于立忱堕胎后自杀
他还写文章冤枉当时在日本的郁达夫和于有染
料不到于立忱有谢安莹这个闺蜜,纸包不住火
回国后,他追求于立忱的妹妹余立群
1938年,郭沫若跟于立群(1916年-1979年)同居,
并于1939年夏补办婚礼。共生四男二女,
儿子汉英、世英、民英,女儿庶英、平英,另一小儿子姓名不详。
1951年,安娜要求见郭一面,郭托辞拒绝。
请求组织帮他摆平
周恩来等人看不下去,
先是给了安娜一个副部级的待遇,
并将她安置在大连,
委托大连大学的校长李一氓全面照顾安娜的生活,
毛泽东在开会见到郭沫若之际,
偶尔还会关心地寻问郭是否给安娜寄了生活费。
他还有婚外情人三五个:彭漪兰(安琳),
南昌起义途中的“革命伴侣”,
1927年10月底,起义失败后回到上海,
在内山书店楼上同郭度过短时“蜜月”后被抛弃,下落不明;
于立忱(1912—1937),于立群的胞姊,被抛弃后自杀;
黄定慧(黄慕兰,1907——,郭的早年密友,
大革命时期的一代风流,武汉市党部妇女部长,定居山西省;
妓女×××等,姓名不详,只知太过多情,
将性病传染给了郭沫若,并殃及安娜。
(《郭沫若传》北京文艺版,1988)
关于他整沈从文,两党之间跳来跳去什么的
就不多说了,他去世的时候
安娜那边的孩子一个也没有出席
他的儿子说,郭沫若是个罪人
就到这里吧
是非曲直,大家自有公论
既然郭沫若是公众人物,自然不该受比三三七七更宽松的道德待遇
更何况,这个严重许多-----
多说这么多,只是我觉得007也好,小令也好
不是没有正义感的人
终于忙完了,可以更新了
小令,看你说的张老太太,感觉很无奈
史书或名人传记里的短短几句话,
就是人家的一辈子
再想想,能够留下几句话的人还算是有留下痕迹
更多的人只是一将功成万古枯的冢中枯骨
什么也留不下来
------
旧时代的文人里面
还是冰心最幸福
不是作为女作家的幸福
而是作为女人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