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地下的世界,说说关于盗墓的杂七杂八

  如花红楼 
  
  
  中药敷脸要看体质呀
  分量不同的,还有中药和中成药区别很大的
  帮你打磨都要注意下
  脸可只有一张,要先在手背,其他地方试试
  中医和西医最不同的一点就是因人用药
  西医是一种病,谁得了都一样治疗
  很多人看着别人看中医效果挺好的
  就自己照方抓药
  其实是万万使不得的,体质不同嘛
  南橘北枳,要慎重,要找有品的中医
  
  得失之间----宁王朱权的悲喜人生
  
  宁王朱权
  朱元璋的第十七个儿子
  《献征录》记:
  朱权“生而神姿秀朗,白皙,美须髯,慧心天悟。
  始能言,自称大明奇士,好学博古,诸书无所不窥”,
  朱元璋“独钟爱之”。
  因为这独一份的钟爱
  这个集聪明美貌与才学于一身的朱权十四岁就受封王,
  十六岁进驻藩国大宁府。
  
  《明史》载,大宁“东连辽左,西接宣府”,是军事“巨镇”。
  在大宁期间,朱权不但参加了针对元蒙残余势力所展开的军事行动,
  而且“俭约制国,辟圃种树,
  广令卫士疆理荒野,艺植土物之宜,国用饶裕”
  由此可见,宁王也是个有实力,有作为的藩王
  
  因此在众多藩王中,他和朱棣最为突出,
  所以有燕王善战,宁王善谋的说法。
  不仅如此他还拥有连朱棣都羡慕的朵颜三卫。
  所谓朵颜三卫,就是蒙古人的雇佣兵,是精锐部队
  那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部队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要吃饭,
  宁王的待遇比他们那边好,
  那就在这边呗,谁打谁不是过日子。
  
  后来朱棣靖难,就看上可朵颜三卫,
  虽说宁王善谋,他到底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怎么也斗不过谋了几十年的姚广孝,
  连哄带骗的把宁王也拉下了水,
  朱棣还开了张空头支票,愿中分天下。
  这样两支全国最精锐的部队在手,
  朱棣才有了真正叫板朝廷的实力。
  
  可是靖难成功了,天下却是没得分的,
  不仅没得分,而且连封地都没得挑,
  宁王本想说算了,那北方苦寒之地我也不待了,
  你封我在江南吧,苏州杭州都行。
  他自己想着,却不知道朱棣可不这么想,
  朱权可是个有能力的人,江南富有
  有钱了还不知能干出什么事儿来,
  朱棣大笔一挥,朱权就去了南昌。
  
  郁闷,郁闷也得忍着,
  除非你再来一次“靖难”可朱权没那个想法。
   朱权到了南昌后,把原来布政司衙门改为王府。
  他整日闲坐在府邸内,想来想去开始学道。
  
  永乐元年(1403)十月,
  朱权开始在缑岭东麓修建道宫,两年后道宫建成,
  内供南极仙翁和老子、庄子及鹤、鹿偶像。
  此宫因获成祖恩准敕封,故建得气派非凡,堂皇富丽。
  朱棣见他并无二心,还亲自为他的宫门提了匾额
  “南极长生宫”五个大字。
  朱权自己居室前门额大书“神隐”二字。
  
  学道之后,他开始了另一段人生。
  干什么呢,写书。别看他之前都在打仗,
  他写的书和兵法一点关系没有,他是个多才多艺的翩翩公子
  
  朱权从小就聪慧过人,
  年长后不但上马能打仗,而且下马能奏琴,
  不但能奏琴,还能写曲。
  不在边关,没有征战的压力,
  朱权终于全情投入他的艺术创作生活。
  
  朱权好元曲,作杂剧12种,
  现存《冲漠子独步大罗天》、《卓文君私奔相如》 2种。
  《冲漠子独步大罗天》写吕纯阳、张紫阳超度冲漠子入道事。
  
  朱权的戏剧理论著作有《太和正音谱》、
  《务头集韵》和《琼林雅韵》3种。
  
  它是一部戏曲文学理论、戏曲音乐理论兼及戏曲史料的著作。
  全书共分《乐府体式》、《古今英贤乐府格势》、
  《杂剧十二科》、《群英所编杂剧》、《善歌之士》、
  《音律宫调》、《词林须知》、《乐府》等8章。
  前3章是戏曲文学理论。
  《乐府体式》章,分戏曲文学体式为“丹丘体”、
  “宗匠体”、“黄冠体”、“俳优体”等15家,
  题为“予今新定乐府体”,表明这样分类是他首创。
  
  《古今英贤乐府格势》章专评艺术风格,
  共评论元代和明初杂剧、散曲作家 187人,
  朱权比较喜欢马致远,于是把他列在首位,
  盛赞他的作品如朝阳鸣凤,典雅清丽,
  有振鬣长鸣万马皆喑之意。
  而对大戏曲家关汉卿,则以为是“可上可下之才”,
  他喜欢王实甫,觉得他文字工丽,
  形象生动而又摇曳多姿、诗意盎然
  于是评价他
  “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
  
  《杂剧十二科》,概括元杂剧的丰富题材。
  《群英所编杂剧》章与《录鬼簿》相对照,
  对元代和明初杂剧作家作品多有补充。
  《善歌之士》章,列“知音善歌者,三十六人”的片段事迹。
  这两章都有史料价值。
  
  《太和正音谱》主要成就在音韵格律方面。
  《音律宫调》章解释宫商角徵羽5音的性质。
  《词林须知》章内容丰富,涉及戏曲声乐理论、
  歌唱方法、古剧脚色源流等许多方面,
  虽然部分直接取自元人燕南芝庵的《唱论》,
  但其中也有朱权的见解和新增的史料。
  第8章《乐府》是北曲杂剧曲谱,占全书篇幅的五分之四,
  根据北曲黄钟、正宫、大石调、小石调、仙吕、中吕、
  南吕、双调、越调、商调、商角调、般涉调等12宫调分类,
  逐一记述各个曲牌的句格谱式,
  以元人或明初的杂剧、散曲作品为例,
  详细注明四声平仄,用大小字体标清正字、衬字,共收曲牌335支。这是现存唯一最早的北杂剧曲谱,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当然朱权最为突出的,还是他最喜欢的古琴,
  他的著作《神奇秘谱》,内有古曲千余首,
  更难得的是他记录下来《广陵散》《高山》,
  《流水》《酒狂》这些昔日不传之谱。
  1977年美国向太空发射的寻找外星人的太空船,
  就选有用中国的古琴曲《流水》制成的金唱片,
  不过演奏者自然不是我们的朱权先生了,而是管平湖先生。
  
  更难能可贵的是我们这位大帅哥
  原来的将军后来的音乐家还能自己亲手制作古琴,
  他制作的古琴“中和”琴,
  是历史上有所记载的旷世宝琴飞瀑连珠,被称为明代第一琴。
  现在他制作的琴还有一张存世,价值不可估算了。
  
  等到朱棣死了,朱高炽即位,
  他开始沉醉清虚,悉心茶道,
  并著成了一卷对中国茶文化贡献颇深的《茶谱》。
  朱权在《茶谱》中首次提出不将茶叶压成茶并,
  也不加香料,以保存茶的真香的饮请茶法,自成一家,
  从而开创了明朝饮散茶的新时代。
  如何品,如何收,如何点,什么壶,
  什么炉,什么架,什么汤什么水,样样有讲究。。。
  
  一个善谋的将军不见了,
  而一个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出现了。
  如果他一直征战沙场的话,
  今天的我们,
  就看不到他制作的琴,
  听不到他做的曲,品不到他的那杯茶了
  
  人生的得失,其实总是微妙的转换。
  就像宁王失去兵权,失去的想要的封地的时候,
  绝不会想到这才是他美妙人生的开始。
  一个将军的赫赫战功,很容易淹没在历时的尘埃里。
  他的音乐,戏剧,戏剧理论作品,茶谱,
  却一直流传下来,成为活的历史。
  他亲手制作的古琴,今天依然能奏出美妙的琴音。
  
  
  身后
  宁王朱权墓在江西省新建县石埠乡璜源村缑岭东麓,
  墓前原有南极长生宫,前有南极殿,
  左有泰元殿和冲霄楼,右有旋玑殿和凌江楼。
  宫前有醉仙亭和一对6.9米高的八棱形华表,上刻道家符篆。
  宫后墓室隐于山中。
  墓室系采用青砖砌成卷拱结构,
  全长31.7米,宽21.45米,高4.5米,
  分前室、次前室、中室和后室四部分。
  前室用自来石顶住,二门无自来石。
  中室之后,有券门通后室。
  后墙正中有一壁龛,两旁用红石作八棱柱,
  柱下有础,础上有正心坊,坊上有斗拱,以支持出檐。
  地面建筑毁于日军战火
  1958年进行了考古发掘
  其随葬品在故宫博物馆和江西博物馆。
  
  
  
  
  
  

现在很荒凉

  附上他写的古琴曲谱

管平湖先生奏的《流水》

  朱权这样的人,就算不是王爷
  搁在现在也会过得很好
  做学问可以做艺术院校的教授
  休息可以写《茶谱》赚赚版税
  没事弹弹琴,开个演奏会
  心情好了亲手做个琴卖个天价
  真是进退有据,样样皆宜呀
  随便这么一算,一年赚过几千万一点问题也没有
  -------
  事实证明遗传的基因是很强大的
  除了那个笨蛋造反被王阳明灭了的朱宸濠以外
  朱权的后代很多从事艺术工作
  比较杰出的有两个人
  
  下面我就来介绍这两个人
  可得诺贝尔奖的布衣王子朱载堉
  
  他是宁王的孙子
  (也有记录说他是朱高炽后人,
  是哪个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该知道一下这个人)
  
  朱载堉
  一个是个学者型的人物,
  如果给他印张名片,不得不包括以下内容
  明代乐律学家、音乐家、数学家、
  舞学家、乐器制造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散曲作家,
  他还在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出了著名的音乐理论:十二平均律。
  
  朱载堉早年即从舅父何塘学习天文、算术等学问,
  因不平其父亲获罪被关,
  (因为劝告嘉靖不要一天到晚搞神仙土木那套把戏)
  嘉靖找了个理由就把他削爵关了起来)
  
  朱载堉“筑土室宫门外,席藁席独处者十九年”,
  直到父亲放出,他才愿意入宫,
  在这期间,他潜心钻研乐律、数学、历学等。
  父亲死后,他让出爵位不愿继承,潜心于著作。
  其著作有《乐律全书》、《律吕正论》、
  《律吕质疑辨惑》、《嘉量算经》、
  《律吕精义》、《律历融通》、《算学新说》、《瑟谱》等。
  
  看到朱载堉的经历之时,
  才能体会到什么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如果不是这样的经历,
  不知道这样一个天才似的人物会不会绽放这么耀眼璀璨的光芒,
  让我们来看看他在各门学科上的成就吧
  
  首先是音乐方面,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乐律,是以三分损益法所得出的,
  这种方法最早记载于《管子·地员篇》,
  其所得出的十二个音,
  虽然彼此间五度及四度音的相对关系是正确的,
  但在八度之中各半音的音高位置则并非是等距的,
  因此不利于音乐的转调。
  
  朱载堉在《律吕精义》、《乐律全书》中所提出的新法密率
  (亦即西方后来发明的十二平均律),
  以复杂的数学计算及乐器的实际实验,
  算出如何将八度音等分等分为十二律,
  且实际制造出相应的律管及弦乐器,
  他最晚在1584年即提出这个概念,
  比比利时数学家兼军事工程师斯蒂文
  在西方音乐史上第一次提出同一理论还要早。
  音乐之父巴赫更在一百年之后才提出。
  
  德国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这么评价朱载堉:
  “在中国人中,据说有一个王子叫载堉的,
  他在旧派音乐家的大反对中,倡导七声音阶。
  把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以及变调的方法,
  也是这个有天才和技巧的国家发明的。”
  
  除了在律学上的成就外,
  他在《乐律全书》中对各种乐器的研究,
  以及作曲与记录了许多乐曲,如《瑟谱》,
  除此之外,在舞蹈上,绘制了大量舞谱及舞图。
  《六代小舞谱》、《小舞乡乐谱》、《二俏缀兆图》、
  《灵星小舞谱》,其中不少是记录了当时流传于民间的歌舞。
  
  关于地理学
  他发明了累黍定尺法,
  精确计算出北京的地理位置是北纬39°56′,东经116°20′,
  地磁偏角5°50’
  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人
  
  天文和物理学
  精确计算出回归年的长度和水银的比重。
  
  历算及数学
  在历学方面,在万历九年,
  完成了历学研究的《律历融通》一书,
  之后则写出了《黄钟历》和《圣寿万年历》两部新历。
  
  在数学方面,他以《算学新说》中创立归除开平方法,
  并用81位算盘以珠算进行开方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25位数,
  此外,研究出了数列等式,
  并解决了不同进位制的小数换算等问题。
  。。。。。。
  
  朱载堉的父亲朱厚烷去世了,
  按照皇家宗法礼序,
  自然要由朱载堉来继承王位,
  可是,他上书皇帝拒绝继承王位,
  一门心思要搞自己的科学研究和散曲创作。
  朱载堉拒绝王位的事情一下子轰动了大明王朝,
  因此,他被民间称为“布衣王子”。
  
  他还是个文学家,写了不少散曲
  给大家欣赏三首他的散曲
  看看数学王子的文笔
  《山坡羊·十不足》
  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
  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
  盖下高楼并大厦,床前缺少美貌妻。
  娇妻美妾都娶下,又虑门前无马骑。
  将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
  家人招下数十个,有钱没势被人欺。
  一铨铨到知县位,又说官小势位卑。
  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量要登基。
  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来下棋。
  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是上天梯。
  上天梯子未做下,阎王发牌鬼来催。
  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梯还嫌低!
  
  【南商调山坡羊】富不可交
   劝世人休结交有钱富汉,结交他把你下眼来看。
   口里挪肚里僭,与他送上礼物只当没见;
   手拉手往下席安,拱了拱手再不打个照面。
   富汉吃肉他说天生福量,穷汉吃肉他说从来没见。
   似这般冷淡人心,守本分切不可与他高攀。
   羞惭,满席飞盅转不到俺眼前;
   羞惭,你总有钱俺不稀罕!
  
  《山坡羊·钱是好汉》
  世间人睁眼观看,论英雄钱是好汉。
  有了他诸般趁意,没了他寸步也难。
  拐子有钱,走歪步合款;哑巴有钱,打手势好看。
  如今人敬的是有钱,蒯文通无钱也说不过潼关。
  实言,人为铜钱,游遍世间。实言,求人一文,跟后擦前。
  
  
  不能想象这是个王子写出来的东东
  他真的很懂民间的疾苦,人情冷暖
  今天的我们打开任何一本历史课本
  都看不见他的名字
  倒是西方,由于李约瑟的介绍
  更多的人知道他的名字
  。
  

朱载堉的著作

  另一个人是八大山人朱耷
  宁王九世孙
  
  朱耷爱画,是绝对的遗传
  他的祖父,父亲,叔叔全都是画家
  叔叔还写了一本书《画史会要》,是一部有名的著作
  朱耷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
  八岁能作诗,十一岁可画青山绿水,
  少年时还能悬腕写朱家小楷。
  十九岁的时候明朝亡了
  后来他出家为道士,一直隐居在南昌城郊青云谱道院
  他与其弟弟在此隐居了二十多年,
  六十二岁后,隐居南昌城北的北兰寺以及寤歌草堂等处
  
  怀着国破家亡的痛苦为僧为道,
  有时装疯卖傻,不与家人来往,
  也不与家人谈话。他的名字也很多,
  八大山人四字连写的时候,如“哭之” 如“笑之”,
  大有“朱邸繁华成昔梦”的感慨。
  八大山人始终不变其反清立场,
  他从不为清朝权贵画一草一石,
  而农民寒士更容易得到他的作品。
  
  关于他,就不多说了
  让作品说话吧
  
  最下面那幅如笑卖了3136万,不知道被谁买走了
  
  

不再有王室气派的青冢

  再上几幅八大山人的字收工

自画像

  如花红楼 拉布拉多的梦想
  
  关于土瓜根,不是处方药
  但有很多A货
  就是用一种长的很像土瓜的栝娄根代替的
  制成药粉的就更靠不住了
  整包的又不能尝,只靠看的话很难分
  。。。。
  现在的土瓜根都是人工培育的
  一年就让它长成
  事实上,土瓜自己长的话,应该要三四年的才好用
  我有个伯父是个老中医
  八十年代给人家看病的时候,中药都没什么问题
  后来九十年代末,就出来很多A货中药了
  也就是用类似的植物代替
  不会死人,但也治不好
  他只好定期去山区自己找山民收购药材
  不过后来年纪太老了
  就没去了
  我一直很想学认药材,总是没时间
  等到有时间又没有人教我认了
  
  
  竟然自己做了个沙发
  还是上一下宁王及他们家后人的出土文物吧

王爷的龙袍

  图片怎么这么小
  我换个试试

一对金凤钗,做工非常精细,还是金子厉害,几百年了还像新的一样

  
  
  
  
  
  
  
  
  龙头金发簪

  金扣带,黄灿灿的真晃眼

  云头双凤金钗

  龙头金耳环 看着好重的感觉

  四瓣金衣扣
  
  

  真正的“金钱”
  
  你会被金钱诱惑吗?不过,这是古时候的冥币

  金手杖顶

  这个大家猜猜看是干嘛的吧

  金佛像,,咦,三角眼,

  王妃的香囊
  
  镂空的鸳鸯戏水图,

  这是个带挂钩的香囊,走在街上,腰间金光闪闪。。。还好王府有随从。。。

  云头金簪花 上面那个不是首饰盒。。。

  正牌的金锁 我也混了头了,刚才那个不是化妆盒,我怎么说首饰盒了。。。
  
  我要是贼,看见这把金锁就不进屋了
  直接把锁拿走。。。。看起来很重瓦,

  才看到落花的回答了
  答对了,恭喜,
  不过这东西不能给你,,,哈哈,那是宁王的
  
  现在是博物馆的
  
  
  
  
  上点有文化的,这是在一整块银子上刻的《醉翁亭记》
  不知哪个该死的盗墓贼,弄破了
  还好没看上带走。。。

  phnll2000  画像找找再看
  
  话说,要穿越的话,宁王不错诶
  内在外在都好,能写曲子能弹琴,还金子银子一大堆
  。。。。。
  就算是洗脸盆,刻画双鱼也还精细呀

  喝水的云头纹银杯 和现在花纹设计差不多
   

  缠枝纹瓜瓣银罐 放零食

  这个凤头钗,要仔细看风头

  王爷的玉带。。。。。

  玉茄子耳环
  造型蛮新颖的,可以掉了宝石 这个要远看效果好
  真的很茄子。。。
  
  

  白玉鸳鸯戏莲花扣
   
  

  水晶项链 这个和现在的差不多
  
  

  
  忽然想到这些王爷们要是魂游现代,
  看到那些演他们的电视
  穿着粗制滥造的衣服
  带着山寨的首饰。。。会不会气活过来

一组玉佩

  美玉,,

  绿松石 小青蛙

  绿松石 蝉

  上几张网友绘制的明朝大臣冠服吧
  让大家看看帅哥王爷的这些东东,是怎么穿戴怎么用的
  版权原制作者。。谢谢,辛苦了
  
  他复原的三品 冠服
  王爷的比这个规格要高一些

梁冠,上衣,中单

  本来想找张宁王朱权的画像
  却发现非常难
  有个网站上有张老年画像
  如果照这个样子看的话,年轻应该是还蛮不错的样子
  
  另一发现
  原来前朱总理竟然也是王室后裔
  看来我孤陋寡闻了
  仔细看一下他们家几代的名字
  好像真的是按朱家的木火土金水排列的。。。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