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地下的世界,说说关于盗墓的杂七杂八

  小可,我空了就来啊
  反正电脑总是挂着的,虽然我有时候不在
  关于图片我都尽量用的现成的
  一来,怕麻烦
  二来,天涯最近有点抽
  
  至于写的东西,有的是早就想好的,比如按出场顺序的那些
  有的就是看到大家的回帖想到的,有感觉的就多说几句
  感兴趣的就说的更多,比如中医啦,天文啦
  其实跑题我开始就知道我肯定会
  所以标题才是杂七杂八
  我只想保证尽量好看点,再好看点
  这样就安心了
  
  
  
  
  
  
  
  关于王羲之同学的祖坟问题
  我看大家都是各抒己见
  很难说谁说的就是真相
  我倒是想起一个做司法鉴定的朋友
  记得他说过笔迹鉴定可以推断一个年龄
  如果能够有真迹做笔迹鉴定
  就可以反过来推算当时发生的事情
  也就可以推算他的祖坟到底是洛阳或者琅邪
  。。。。
  不过真迹连看一眼都很难
  
  我想想,现在才说到明朝
  如果要说到东晋,以我的进度怕是要到明年了
  这是一直坚持干活的前提下
  前路漫漫呀。。。。。
  
  
  写不完了,补充一点郑和的图片吧
  白天比较匆忙
  图不够看。。
  
  海外郑和纪念馆的馆藏
  
  马来西亚郑和纪念馆

  郑和打海盗的模拟图
  后面一艘船是装火器的
  
  

  终于让我找到了
  看看能不能发上来
  
  郑和打海盗的武器
  
  
  
  火焰喷射器
  战船用最早的火焰喷射器猛火油柜.
  布置在侧舷.内装两支压油.
  以六人之力不断射油焚烧敌船.
  
  

  古代的多级火箭---龙出水 .
   这是专用于远距离袭击敌人的..
  4个火箭轮流助推,
  最后点燃主火箭,
  加速对敌船进行最后一击.
  
  

  
  
  明朝的五管左轮,
  通过转管来使同一根火绳枪连身5次...
  
  明五雷神机...
  
  

  明朝的手筒
  
  有单管,三管的

  图片看不见么?
  而且我好像发错图了
  晕乎乎的把迅雷铳说成五雷神机了
  看这个行不行
  
  
  朱元璋朱棣时期的手雷
  比较大,威力也大,也笨重
  里面放什么都行
  
  那个毒气弹,比这个小巧,而且引线比较长

  火焰喷射器
    战船用最早的火焰喷射器猛火油柜.
    布置在侧舷.内装两支压油.
    以六人之力不断射油焚烧敌船.
    
  里面装的是石油
  这也是拜梦溪笔谈所赐
  才会想到这招

  是不是也不行呀,我可不想发一堆叉烧包
  。。。。。。
  最后试一次,不行就明天再说了
  。。。。
  
  火焰喷射器
      战船用最早的火焰喷射器猛火油柜.
      布置在侧舷.内装两支压油.
      以六人之力不断射油焚烧敌船.
      
    里面装的是石油
    这也是拜梦溪笔谈所赐
    才会想到这招
  

  多管火箭炮:一窝蜂
  
  一具发射器中带有多发火箭弹。
  这种武器曾经在军事博物馆有展出。
  明代《武备志》对一窝蜂有较详细地介绍,
  当时的规格有多种,
  从3连发的神机箭,
  到100连发的百虎齐奔,
  都属于这个范畴。射程300米

  地雷和水雷
  水雷又叫水底龙王炮
  
  
  

  毒气弹:
  
  霹雳炮毒火球应该是最早的化学武器了
  不过郑和用的只是催泪弹
  更狠点,除了可以装火药外,
  还有巴豆,狼毒,石灰,沥青,砒霜等物,
  爆炸时产生毒烟,中者口鼻流血,
  就完蛋了

  三眼铳,
  是明军重要的单兵火药武器,
  原因是它可以连续释放,
  构成密集火力,有利于压制行动迅速的骑兵。
  
  清朝拿来放礼炮用了

  这个更厉害
  
  多级火箭:火龙出水
  
  明代《武备志》记载的多级火箭宗,
  用纸糊筒外绑第一级火箭,
  龙口内有第二级火箭,
  射出后加大射程击中敌方船舰,用于水上攻击,
  射程可以达到1.5公里。
  但是因为制造复杂,这个距离上瞄准困难,基本很少机会用。 ...
  
  但是真聪明啊,哪个猪头说中国人发明火药只会放烟花的
  拖出去,,,,打打打

  单发步枪 :火铳
  
  明代制式的早期轻型火器,
  铸造精良,设计精巧,
  所需火药大大减少。
  明代作为标准武器,曾生产达九万余,
  
  1449年于谦打北京保卫战广泛使用。
  长43。5厘米,口井3厘米,2人一组发射,
  一人负责支架和瞄准,一人负责点火射击,射程180米。
  
  

  后膛榴弹炮 :佛朗机
  
  明代正德年间制造的大型后装火炮,
  使用带炮弹壳的开花炮弹!
  1537年装备达到3800门,带有准星和照门。
  有效射程500米,45度仰角发射的时候射程1公里。
  大型者炮身250厘米,中型者156厘米,小型者 93厘米

  上图
  多管转膛炮:迅雷铳
  单兵多管火器,明代赵士珍发明,
  最大的可以达到18管,使用火绳或者燧石击发,
  加上外罩后状如琵琶。
  发射完毕后可以作为冷兵器使用
  长187厘米,重2.5公斤,易于携带使用
  
  
  大口径左轮枪:五雷神机
  这真是世界最早的左轮枪了,
  戚继光在北方战线防卫蒙古军队的发明,
  有三眼,五眼,七眼各种规格,
  一般使用时二人一组射击,一人支架,
  转动枪管,一人瞄准射击。射程180米。
  看到这东西,你真的确定我们比古人聪明?
  

  最早的迫击炮:虎蹲炮
  戚继光军中最常用的火器,
  这种轻便的火炮跑管薄,射程不远,
  适用于山地作战,机动灵活,
  由于前装,可以大仰角发射和大量装备下层部队
  
  
  下图这个连战车都挡不住。。。。

  铸造时通过增加箍来防止炸膛的明代大将军炮
  1626年袁崇焕使用这种火炮打败后金,
  取得了宁远之战的胜利,
  努尔哈赤也被击伤,后返回因伤势加重逝世。
  清朝一直得不到这种武器,
  直到。。。。。。

  最后上一个极具想象力的
  
  神火飞鸦
  
  带助推火箭的滑翔炸弹
  根据其气动布局,
  感觉不实用
  事实上也没怎么用
  。。。。
  
  明朝一共有火器180多种
  天上飞的,水里炸的,地上踩的。。。应有尽有
  战车舰、船、各种兵器就达600种。
  这些都被记录下来,并且有图,不过后来又被猪头禁了
  这回我就不点名了,相信大家都知道是谁。。。
  

  o烟笼寒水o 
  
  说的对
  这本书和天工开物一起被禁掉了
  之后一起漂洋过海到了日本
  。。。。。
  然后研究用来打我们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的震惊实在是无可言喻
  我们的教科书该好好改改了
  弄得小孩子都以为古代只有四大发明
  火药只用来放鞭炮
  林则徐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全是鬼扯
  我们早就明白世界是怎么回事了
  而且一直保持交流贸易
  也保持着警惕,不然研究火器干什么
  难道郑成功收复台湾,是和荷兰人用刀互砍么
  。。。
  
  最讨厌历史课说到宋朝就是积弱积贫
  说到明朝就是腐败黑暗
  还成吉思汗威震四方,一直打到哪儿了,,
  不知道说什么好
  睡觉去了
  。。。。
  
  我希望有更多的童鞋,清楚的了解我们的历史
  这也是我每天点灯熬夜折腾自己的原因
  
  
  
  
  
  328935022
  
  还要看火器啊
  那我找点实物图片吧
  
  
  洪武时期的铜制手铳
  
  朱元璋那会用的
  
  

  永乐年间的铜制手铳
  
  朱棣郑和那会用的

  这个前面贴到过,诸葛亮先生的发明
  到了明朝又有了新的进展
  
  每层分工合作
  
  

  万历年间的火炮
  当年打鬼子的
  
  

  宣德年间的铜制手铳
  
  似乎都有变化。。

  明代蒺藜陶弹
  
  样子土土傻傻
  但是本事很大,爆炸起来威力大

  无x迹 
  
  改良武器应该不是为了方便携带
  因为相差无几
  应该是和火力大小,射程远近有关
  
  
  
  
  
  明代铁制三眼铳

  铜制碗口铳,这个看起来火力很强

  铜制碗口铳,这个看起来火力很强

  说来武侠小说,才是我的古代兵器启蒙老师
  以前还以为古代中国人真的只会用火药制烟花呢
  要感谢梁羽生先生呀
  《萍踪侠影》里讲到于谦京城保卫战的时候
  就说起了红衣大炮
  当时我还奇怪,怎么明朝就有炮了
  后来怎么没了
  那时候还没有互联网,就跑到图书馆去查
  结果发现不但大炮,连火箭都有
  看得我一愣一愣的。。。
  这才开始探索发现之旅----其实红衣大炮
  应该是红夷大炮,不过以讹传讹变成红衣了

红衣大炮

  守城大炮
  
  轰呀轰

  明代弗朗机实物
  
  
  

  有铜炮,铁炮,还有石炮
  
  白砂岩石炮,炮口小、炮膛大,呈椭圆形。
  石炮后部有长34.5厘米,宽17.8厘米,
  深23.8厘米的长方形凹槽,是为点火槽。
  点火槽连接炮身处,有通向炮膛内部的圆形引火孔,
  在点火槽尾部正中为调转方向而设置的一圆孔。
  
  此炮仅见于蓟镇长城,秦皇岛长城上的独门火器,
  为兵器大观园中的奇葩,是明朝大臣刘应节所发明,
  对攻城敌马有很大杀伤力,
  
  在长城博物馆里
  

  这是唯一有幸保存到现在的一门虎蹲炮实物,
  竟重达四十九斤六两。虎蹲炮有不同规格
  远非一种型号。但是所有的虎蹲炮都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射击时要用铁钉将前端的大铁爪钉在地面上,
  后面再用铁绊固定。
  
  当年戚继光打倭寇用的家伙

  明代弗朗机的母铳子铳
  
  如果不是内外两线作战
  如果不是火器还没有工业化生产
  生产力跟不上消耗
  这么先进的火器怎么可能会输掉
  以这样的实力,万历三大征,赢得正常之极,不是什么运气
  后来崇祯输得冤枉。。。。。
  可惜,,,,
  更可惜的是沦落到后来被八卦联军欺负

  石炮口小,炮膛大,内部凿空,装入炸药,
  以土封口,留药线在外。
  石炮后部长方形凹槽,是点火槽。
  有的点火槽,还配有铜盖或铁盖,用以防潮。
  
  石炮的尾部凿有牛鼻孔拴系绳索,是为了调整炮口方向和拉运。
  史载,每座炮台备有石炮50门,
  使用时用绳索拉到城墙爆炸或点燃后推向敌群。
  戚继光在《练兵实纪》中称赞到:
  “第一利器,且不费官币,一时数百万可备。”
  
  看起来石炮比铁炮还安全些
  我倒觉得那些火铳比较容易出问题
  
  
  去云南么?除了博物馆,记得去沐王府啊。。。
  他们的镇馆之宝好像是战国的青铜器
  再去元谋人遗址遛遛,看看化石
  不过,云南太好玩了,时间短了不够用。
  
  
  yalin0706 
  
  
  和氏璧的旅程
  
  楚文王--楚宣王--楚威王--楚相国昭和--
  张仪--赵国宦官缪贤--赵王--秦昭襄王--赵国--
  秦始皇---刘邦---王莽---刘秀---孙坚---
  袁术---曹操---司马炎---刘渊---刘曜---
  后羯石勒--冉闵---太守戴施--刘裕-------
  李渊----失传
  
  准确的说,传到五代时期,就不知所终了
  此后宋朝,元朝 ,明朝,清朝,都没能再找到
  或许以后哪天会在某个古墓出土吧
  
  上面写的流传经手人,有些省略
  比如从楚文王到楚宣王就有四百年,当然不是直接了
  同样的理由还有刘邦是整个西汉,刘秀是整个东汉
  。。。。。大概就是这样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