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者,植物学家,王弟
一个伟大藩王的故事
周定王朱橚,
朱元璋的第五个儿子
也是朱棣同母的弟弟
洪武三年,
他被封为吴王,封地就是今天的杭州
也就是后来宁王朱权想去的富庶江南
洪武七年,有司上报朱元璋,
该给吴王置护卫了,象征亲王权威嘛
朱元璋想了想,
说,不行,钱塘是富庶地方呀
看来他也怕有钱有兵会造反
于是在洪武十一年,把他改封为周王
和燕王,楚王,齐王一起驻在凤阳
十四年,他就藩开封
一去开封,
他就大摇大摆的把北宋的故宫做了王府
洪武二十二年,也没有什么理由,
他自己扔下封地,溜回了凤阳
朱元璋大怒,要把他流放到云南
还没行动呢,又舍不得了
其实老朱也知道这老五聪明但不听话
还是放在自己身边管教吧
于是命令他,你给我住在京城吧
开封府的事情给你大儿子去管
留下来住了两年,还算老实,回去吧
这样朱橚就回了开封
建文二年,朱允炆打算削藩
首先就想到了这个朱棣的同胞弟弟朱橚
本来朱橚也经常有些奇怪,异样的举动
当地长史劝他也不听
刚好朱橚的小儿子和他爹很不对付
这小坏蛋就跑去朱允炆那里告发他爹
正好,瞌睡遇到枕头了
朱允炆马上派李景隆以出守边防的名义
路过开封的时候,
包围了周王府,抓了朱橚
把他流放到云南,交给沐王府沐晟管束
把他的儿子迁徙到别处
后来想想还是很不放心
于是又把他召回京城软禁起来
要说朱橚可够倒霉的
被自己老子软禁也就罢了
转过头又被自己侄儿软禁
还好,他的希望很快就来了
哥哥朱棣攻入南京了
朱棣做了永乐大帝
马上恢复了弟弟的爵位
并且加了年俸五千石
永乐元年正月,下旨他可以回来原来的封地
朱橚这个人非常好学,
好读书,能填词作赋
又写得一手好字,曾根据元朝的宫中遗事
写有《元宫词》100章,和朱权有点同好的意思
颇有艺术天分
回到开封以后,朱橚心情大好,
就组织能歌善舞者,编排好节目送到京城
给哥哥朱棣献上九章之歌和八佾之舞,
博朱棣一笑
而且他花样玩意颇多
到了第二年九月,朱橚来京城朝见朱棣
竟然献上了传说中的瑞兽驺虞。
于是马屁精们纷纷上奏章,
说是朱棣的仁慈友爱之心感动了上天,
降下了吉祥的动物(原来朱橚就是上天呀。。额)
其中就有后来的两杨,杨士奇和杨荣
杨士奇还一篇意犹未尽,连写两篇
不过根据他的形容
是有“虎躯獅首,体魄伟岸”,
“白毛黑纹,尾巴修长”,“性格溫驯,仪态优雅”,
“动作敏捷,奔跑如飞”等四方面特征的动物。
貌似猫科动物,估计是猎豹?谁知道呢
没见过也没化石可以看
反正是一种当时罕见的动物,
大家都没见过就是了
天知道朱橚从哪里找来这家伙
朱棣当然时候开心非常了,于是重重有赏
可笑的是后来有人有样学样,也来“献宝”
朱棣根本不买账了。。。。
如果朱橚仅仅是这样,
也就不值得我费笔墨来为他写一笔了
事实上,他是个很有作为的藩王
和琢磨占人家房子的朱桢,
一心搞艺术的朱权都不同
他和老朱一样,都是真心关心农民
而且这关心不是用说的
关心要行动
来到开封以后
朱橚开始执行恢复农业生产的经济政策
兴修水利,减租减税,发放种子,
做了一系列有益于生产发展的事。
开封在黄河边上,
黄河河床高于两旁的土地,要依靠河堤挡黄河之水,
一旦决堤,那就没有欣赏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心情了,
那是可怕的灭顶之灾,要抓紧时间逃命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朱棣非常担心弟弟的处境
要把他改封到洛阳
朱橚拒绝了哥哥的好意,他治理河堤
然后告诉哥哥,河堤坚固了,不怕洪水
不用搬迁王府了,以免劳民又伤财
于是朱棣就同意朱橚继续留在开封
永乐十四年,
朱橚上疏推辞了所赐的在开封府内收税的权利
(你不收,人家还要收呢,,,后果,严重)
永乐十八年,有人告发,朱橚谋反
按照朱橚和朱棣的感情以及种种行为
应该是没有这个可能
可一通考察下来,竟然查到了一些根据
第二年朱橚被召到京城
朱棣直接把举报材料给朱橚看
朱橚没有任何申辩
叩头说自己死罪
朱棣看着他,居然很心疼
什么也没说,也不追问
让他回去封地了
这事情就了了,可朱橚不安心
前思后想,
好像其他藩王的护卫朱棣都收回了
于是自己奉还了三护卫
这对好兄弟,
总算是好好的过了一辈子
就算说到这里,
虽然朱橚也做了些有益百姓的事情
却还当不得伟大二字
他的伟大,在于他编辑撰写了两本书
(当然还不止两本,但这两本的贡献最大最突出)
一本叫《普济方》,
一本叫《救荒本草》
早在年少的时候朱橚就对医药很有兴趣,
他认为医药可以救死扶伤。延年益寿。
最开始做的是组织一些学者编撰《保生余录》方书两卷。
后来又被流放到云南,
使他对民间的疾苦了解变多,
看到当地居民生活环境那么差,
得病的人很多,缺医少药的情况非常严重。
于是他以待罪之身组织手下的良医李佰等人
编写了方便实用的《袖珍方》一书。
《袖珍方》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是一本总结历代医家用方经验的书,
它“条方类别,详切明备”
全书一共四卷,3000多方,
其中有些还是周王府自己创造的。
这部著作编著严谨,“因疾授方,对方以授药”。
什么意思呢,
就是什么病用什么方子,什么方子是什么药
《袖珍方》在明代就被翻刻了十余次,
可见受医家重视的程度。
(如果在现代,不做王爷收版税也巨富了)
潜心科学的人研究不会有止境
洪武二十四年底,
朱橚回到开封就着手《袖珍方》的升级版《普剂方》的编著工作。
他深知编著方书对于民众的重要意义和迫切性,
并利用自己特有的政治和经济地位,
在开封成立了周王医药方剂研究所。
(当然朱棣是没有特别再拨给经费的,好在他岁俸不少)
他组织了一批学有专长的学者,
如刘醇、滕硕、李恒、瞿佑等,
作为研究所的骨干,
朱橚还集中了
一些技法高明的画工和其他方面的辅助人员,组成一个集体。
经过十几年努力,大约在永乐十年左右,
由他亲自订定,滕硕和刘醇协助编写的《普剂方》编成。
《普济方》是被认为
“采摭繁富,编次详析,
自古经方更无赅备于是者”的巨著。
全书共168卷。
其中有方脉总论、运气、脏腑、身形、
诸疾、妇入、婴儿、针灸、本草共100余门,
计1960论,2175类,61739个药方,239图。
对于所述病症均有论有方,
保存了大量明以前失散的文献,
为后代学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编撰这本书
朱橚除了大量收集各种图书资料以外,
还专门设立了植物园,
(当然这个植物园还有别的用处,后面再说)
种植从民间调查得知的各种野生可食植物,进行观察实验。
由此可见朱橚同学是一个理论结合实践的科学工作者
并且具有出色的领导才能
朱橚的另一本重要的书《救荒本草》在永乐四年出版发行
这是本什么书呢,
可能不同人群给他的定位不同
学者看来,这是本植物学书籍
而普通百姓看来,
可能只是本农业科普材料,或者食物指南?
为什么研究植物出这本书呢
朱橚看不过战争过后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的惨状
靖难之役后,农业生产并不能很快得到恢复
吃糠咽菜是常事,或者食用野生植物
误食致死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因此编撰过医药方剂的朱橚,
想编撰一部专门记载研究野生植物的书籍
他不是研究药物,而是研究植物学
所以书的名字才叫《救荒本草》
为了解决饥荒的一部野生植物食用指南
《救荒本草》全书两卷,总共记述植物414种,
其中近三分之二是以前的本草书中所没有记载过的。
与传统本草著作不同,
朱橚的描述都来自直接的观察,
不作繁琐的考证,
(就是以前什么书怎么说啊,这些都不用)
他只是用尽可能简洁通俗的语言将植物形态等表述出来。
只有这样才方便科普嘛,弄复杂了老百姓还不明白
每描述一种植物,就配上一幅插图,图文配合相当紧凑。
很像现代出版图书的风格
特别值得重视的是这部书的图比以往本草著作中的都准确、真实。
所以无论是从普及植物学知识,
还是便利民众寻找食物,都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朱橚本人有私家科研专用植物园,
可以随时对植物进行细致的观察。
所以,《救荒本草》在植物描述方面具有较高水平,
能抓住植物的一些主要特征。如花基数、叶脉、花序等。
此外还使用了一些易为学者和民众接受,
能够简洁、确切地描述出植物特征的植物学术语。
对后来的植物学研究起了很大的作用
朱橚的这本《救荒本草》不仅在初衷救荒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
而且开创了一门新的学科,
历史性的野生食用植物研究,对后世影响深远
比如他记载了一些新颖的消除某些食用植物毒性的方法。
原来的本草书说豆可以解毒
他就想到用豆叶与有毒植物商陆同蒸以消其毒性的制备法。
在讲述白屈菜的食用时,
他别出心裁地设计了用细土与煮熟的植物体同浸,
然后再淘洗以除去其中有毒物质。
有人认为近代植物化学领域中吸附分离法的应用,
始于《救荒本草》。
这本书在明代畅销多年,翻版盗版无数
还有人继续他的研究,最后形成了可食用植物研究学派
李时珍,徐光启,吴其濬
都效法朱橚的调查收集实物的手法和对植物的描叙记录方法
朱橚可谓植物学研究的开山祖师了
后来这本书在十七世纪漂洋过海到了日本
继续攻占图书销售排行榜
并且出现了很多粉丝的研究文献作品
还出现山寨版
1881年又到了俄国
俄国植物学家贝勒惊讶的发现这些植物学鉴定
至少领先西方七十年
他不厌其烦的对其中176种植物进行比对研究
最后确认事实就是如此
直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
美国学者施温高研究后认为
《救荒本草》是世界上已知最早并仍然是
当时最好的研究救荒食用植物的专著。
他还认为中国人对救荒植物的关注,
促成了中国今天拥有大量的栽培植物,
它的数量很可能是欧洲的l0倍和美国的20倍。
到了40年代,
英国药物学家伊博恩对书中的植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写了一部题为《<救荒本草>中所列的饥荒食物》的专著。
列出了书中358种植物的汉名、
已知学名、英文名称、化学成分和在其他国家食用的情况。
更多的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就用英国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先生的话来总结,
朱橚的工作是中国人在人道主义方面的一个很大贡献。
朱橚既是一个伟大的开拓者,也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朱橚是个什么样的人,
是个有赤子之心而且执著有毅力的人
唯有赤子之心才能看到百姓的疾苦
唯有赤子之心才会想到送些珍禽异兽,编些歌舞逗自己哥哥开心
唯有赤子之心和执著坚持才能专注于研究并且做出成果
似乎也只有在这里才看到朱棣的一点温情
就算说他造反,哪怕拿来证据
也要放他回去
只因为他是弟弟,,,,
谢谢朱橚同学为我们留下的巨著
也谢谢朱棣同学没有砍了朱橚
历史有他的残酷
历史也有他的温暖
正如人心
朱橚献给朱棣的异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