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地下的世界,说说关于盗墓的杂七杂八

  
  汉盘龙三足石砚

  东汉鎏金镶嵌兽形带砚铜盒
  
  这文具开始比较花俏了

  继续上文具好了
  
  高昌出土的北凉麻纸
  写的是佛经
  
  

  汉代盘龙石砚

  隋代的纸张
  
  这张比较特别
  叫做药黄纸
  以大麻为主要原料制成,
  染以黄檗之汁,
  可以用来防虫子。。。
  
  纸质精匀腻薄、纹理细美,色呈药黄,舔之味苦

  唐代的雀头笔
  唐笔八世纪传入日本,
  日本正仓院收藏的十七支完整的雀头笔
  (遗憾的是我国内博物馆找到的,都是仿制笔)

正仓院收藏的唐笔

  来张大图,看看出不出来
  正仓院藏,笔套也很可爱
  

  唐代歙砚
  砚作箕形。
  底部前端有二方足。
  石呈淡青色,
  质地细润,形制古朴,

  补丁,你还真可爱
  那个是特制的纸张,抄写佛经的
  用来防虫蛀
  自然泛黄不会黄到如此程度的
  不一样。。。
  看前面的麻纸,也有泛黄和这个完全不同的
  宋代的牙刻笔筒
  上面是蹴鞠图案
  。。。
  那时蹴鞠还真是非常受欢迎的体育运动
  当时也有友谊赛了,
  确实有外来使者和国内近臣打友谊赛来着

  这是个六朝的青瓷羊形水注
  
  羊呈跪形,直颈,鼓腹,首平视,
  羊角弯曲向後置於耳上,
  背部有三个一高二低的管状形流。
  釉色青灰,施釉不及底,釉面有细小开片。造型生动。
  
  羊在中国传统装饰图案中有吉利、祥瑞之意,
  羊与祥通用,“大吉羊”即为“大吉祥”。
  用羊的造型做文具,既为实用品,又为吉祥物。

  方枪枪
  
  郑和在姚广孝的影响下信佛的
  不仅如此,他还对道教也崇敬有加
  客观地说,他应该算是个海纳百川的人
  并不是某种意义上“虔诚”的信徒
  他出海敬天妃(道教)
  亲自写佛经
  正因为如此
  才有人称呼他三宝太监
  三宝是佛家语的尊称
  他写经《妙法莲华经》,
  款识就是“大明国奉佛信官郑和,法名福吉祥”14字
  
  至于舍利,各方评论都这么说,那就沿用好了
  纯粹医学衡量,那舍利。。。呵呵
  
  苦茶
  
  关于古代的天文我说了好多呢
  也包括你列出来所有
  是从说星期的由来开始的
  看来,没挨层爬楼
  。。。
  苦茶可是第一页就留名的同学呢
  老实交代
  中间溜哪儿去了?
  ----
  关于竹简,古琴
  暂时还不能展开说啊
  那原计划。。。。
  汗
  深感时间不够用了
  ----
  
  等我等我
  只要大家一起
  我一定一一说到
  
  
  来个镇邪的
  妖魔退去,厉害的来了
  
  宋代的木纹皮纸符咒一张
  
  原料以楮树皮为主,纸质坚韧,
  表面粗糙,未起纸毛,纤维结块,
  厚薄不匀,色呈灰绿,晦暗无光。
  盖其制作不精,且原料蒸解未透,尚留树色之故也。
  纸上木纹,乃由雕版水墨印刷所致。

  宋代眉纹枣心歙砚
  
  此砚的砚心
  由椭圆形眉纹石片嵌入砚体而成,可以取出。
  为古砚形制之最奇特者。
  宋时制砚甚重佳石,这种奇巧的设计,可称匠心独运。

  宋代民间的影青人物瓷水滴
  
  砚滴精致小巧,分上下两层。
  长方形底座,四角呈棱花口。
  浅腹,平底。
  上部与底座有子母口相合,
  并堆塑一仰坐童子,身旁塑一花瓶,
  瓶内中空,可盛水。
  瓶上有柱形盖钮,中间有一小洞,
  可插入瓶中吸水到砚石上研墨。
  这件水滴造型独特奇巧,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玉熊
  玉熊呈伏卧状,首微昂,口稍张,尾卷曲。
  两前腿卧地,一后爪挠颈,背部雕刻乳丁纹。
  前掌处有一小孔,可系绳,便於携带。
  玉熊采用圆雕技法琢制,突出了熊的体态特徵,
  其简练概括的刀法,雕刻出栩栩如生的可爱神态。

  实在喜欢这个
  再发一次
  
  明代的水晶小鹿镇纸
  鹿首微昂,目视前方,
  四肢蜷曲俯卧于地。
  鹿儿的可爱在于它的晶莹剔透、
  在于它对生命的展示,
  更在于它让生命的可爱流传千古。
  

  明代水丞
  
  此器是由莹洁澄澈的水晶雕琢而成。
  鹿背刻圆槽作俯卧状,转身回首,引颈欲鸣。
  整体造型真实而生动,是实用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品。
  (背是空心的,贮水用)
  
  

  玉狮子镇纸

  明代绿釉刻花水盂

  白玉鱼螺荷叶洗

  青玉把莲水虫荷叶洗,清

  宋代
  玉荷叶笔洗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