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水心 2016-07-23 22:22:53
哈哈。他们老是这么玩有意思吗?
-----------------------------
我也觉得没啥意思,一个套路来来 的搞,都不带换个花样的...
@禅___静 2016-07-23 22:40:41
@o弘毅o :本土豪赏(10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我也要打赏 】
-----------------------------
大侠最近又去抢银行了吧,这么豪
@善水心 2016-07-24 20:50:38
半仙盛夏好~
-----------------------------
小姑娘晚上好
@catslover 2016-07-24 03:57:28
时差党顶一下,等着明天楼主更狗血大戏。
-----------------------------
呵呵 是很狗血
496 艳后夏姬
公元前599年,齐惠公去世的同年陈灵公也离开人世,在位十五年。
比起地位,在晋、楚之间来回摇摆的陈国国君自然不如自立门户而且还带鲁国玩的齐国国君;
但是论起轰动效应,齐惠公的死比起陈灵公来那就差了一大截。
陈灵公:活得不够风光不要紧,死一定要死得拉风一些……
好吧,我们就来一起看看陈灵公是怎么死的,说到这个话题,前面铺垫已久的美女夏姬就得出场了。
公元前606年,郑穆公随着兰花的凋零而离去,他一共有十三个儿子让我们印象深刻,郑灵公更是即位之后很快就因为一锅王八汤跟臣子子公闹翻脸而被弑让我们啼笑皆非。
同时我们也说到,即便郑穆公七个儿子的后人号称郑国七穆,但是论影响甚至是加起来还不如他的一个女儿来得大,郑穆公的这位女儿自然就是传说中的夏姬。
首先,郑国作为姬姓的诸侯国,夏姬名『少』,自然不姓夏,她之所以被称作夏姬是因为后来嫁给了陈国的大夫『夏御叔』;
其次,夏御叔其实也不姓夏……
我们反复说过,春秋时期女子称姓而男子称氏,作为上古虞舜的后裔陈胡公被武王当年分封建都于『株野』『今河南柘城胡襄镇一带』,陈国一直都是妫姓,夏御叔是陈宣公的孙子,因此他自然也是妫姓。
由于夏御叔的父亲『子西』字子夏,其子孙后来便以夏为氏,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知道夏御叔这里是夏姓的源头之一,同时我们也知道夏御叔也是陈国公族之一,地位不会低到哪里去。
最后我们要说的是,夏姬嫁给夏御叔之后为其生下一子『夏徵舒』『音同征,亦作夏征舒』,但是公元前600年左右夏徵舒逐渐长大成人接过老爹的枪之时夏御叔已经去世。
换句话说,夏姬终于要隆重出场了,但是竟然是以一个寡妇的身份出现在我们面前……
对了,我们还忘记交代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夏姬虽然已经成为寡妇,但从夏姬被列入好事者搞们的所谓大中华历史之『五大艳后』排名上我们可以推测夏姬必定也是人间尤物一枚。
五大艳后有哪些呢?
我们可以负责任的说,整个春秋战国时期以及往前数也就夏姬独此一家,前面说到的比方夏朝的妺喜、商朝的妲己、西周的褒姒以及东周的骊姬也都曾经惊为天人,不过她们属于所谓的『四大妖姬』,至于接下来还会有比如西施这样的美女亮相,但是她又属于『四大美女』。
总之,古往今来美女那是很多的,但是评审的机构也是不少滴,于是乎这些美女们就被不同的评委贴上了各自的标签……
然后问题好像就来了,夏姬这不都已经成寡妇了么,再说了即便夏御叔不死,他又不是陈国国君,夏姬作为一个陈国大夫的老婆,怎么就被拉到这个『五大艳后』的排名中来了?
所谓鳏夫房顶炊烟少,寡妇门前是非多。春秋时期男女之事一不看房,二不看车,三不看爹,好比这王八看绿豆只要看对眼了就成,像夏姬这样年轻貌美的寡妇市场自然那是大大的有滴……
果然如同我们想的一般,长夜漫漫,寂寞难耐,很快便有一些传闻遍布陈国朝野,这些传言便与夏姬有关。
联系前面我们提到的陈灵公之死,以及夏姬『艳后』的身份,我们不妨作一个大胆的猜测,夏姬的绯闻一定是与陈灵公有关。
事实是不是这样子的呢?
事实是实际情况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复杂得多,刺激得多,也八卦得多……
@很帅信仰 2016-07-24 22:33:15
今天马克
-----------------------------
呵呵 这么晚了还来
@很帅信仰 2016-07-24 22:33:15
今天马克
-----------------------------
@o弘毅o 2016-07-24 22:39:11
呵呵 这么晚了还来
-----------------------------
@很帅信仰 2016-07-24 22:41:28
天天都刷,不尽兴啊
-----------------------------
恩,我写的是不快
@时刻未到 2016-07-25 14:47:01
周一摸鱼
-----------------------------
呵呵 晚上好
497 死而无益
让我们把时间退回到一年之前,公元前600年的一天。
地点,陈国。
再具体一点,陈国朝堂。
原来,陈灵公这天正在上朝,晋国和楚国这年正为郑国的事情忙活着,陈灵公要与臣子们商议什么话题?
其实也没什么重要的话题,这不陈国没有郑国这样大的压力,朝内气氛明显就轻松得多,比如大夫『孔宁』和『仪行父』之间就相互开起玩笑来,他们的玩笑与『衵服』『音同日』,也就是内衣有关。
不仅仅是内衣,而且还是女性的内衣;不仅仅是女性的内衣,而且这两位大夫还都自个穿在了身上……
很重口味么?
其实还算好,毕竟这两位大夫穿的内衣都来自一大位美女,也就是夏姬。
看来『原味内衣』的市场几千年前就早已经打开……
不过真正的重点不在这里,重点在于夏姬并没有开店卖自己的原味内衣,孔宁和仪行父这又是上哪搞的?
孔宁:你先说……
仪行父:还是你先说……
好吧,真相是这两位大夫都与夏姬有染,并且在成功弄到夏姬的衵服之后故意穿在身上,然后到朝中来显摆……
堂堂国家高级干部,生活作风如此混乱不堪,而且还公然在朝中调侃,必然会有人看不下去,这不有位叫『泄冶』的大夫就对陈灵公劝谏。
泄冶表示希望陈灵公能够重视这个问题,以免这样伤风败俗的事情在陈国百姓中造成很坏的影响。
陈灵公会不会听从泄冶的呢?
对了,刚才忘记说了,陈灵公身上其实也有一件来自夏姬的衵服……
诗经曰:『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匪适株林,从夏南。驾我乘马,说于株野。乘我乘驹,朝食于株。』
有人为啥总是跑到株邑之郊,他们是去找夏徵舒玩的吗?其实不是的,他们找的原来是夏徵舒的母亲夏姬……
搞清楚状况之后我们就明白一个道理,大夫泄冶批评孔宁乱搞男女关系可以,骂仪行父道德败坏也是没问题的,但是当着陈灵公的面吧啦吧啦说上一通效果自然是极差的……
所以泄冶劝谏归劝谏,但是陈灵公压根就没听进去,口头上表示自己马上就改,背后却马上把这事告诉了孔宁、仪行父二人。
孔宁、仪行父两位一琢磨,想着陈灵公既然是这个态度,于是干脆请求杀死泄冶。
对于这样的请求,陈灵公没有说行。
当然也没说不行……
因为直言劝谏陈灵公,泄冶很快被孔宁、仪行父二人给杀死,毕竟这两位与陈灵公穿的都是一个牌子的内衣……
如此狗血的事情,连子都要亲自曰上一曰:诗云『民之多辟,无自立辟。』其泄冶之谓乎。
孔子想表达的是什么呢?
孔子想说的其实很简单,一来泄冶跟陈灵公没有血缘关系,二来泄冶不过是个大夫,想要以区区一己之力改正整个国家的荒淫混乱,实在是不太现实。
简单点说,摊上这样的一群领导,实在是白瞎了泄冶的努力……
@善水心 2016-07-25 20:53:11
可怜的泄冶(ಥ_ಥ)
-----------------------------
恩 接下来我们会对孔子关于泄冶的评价进行简单的分析
@突然到来的爱情 2016-07-25 21:49:35
今天还有吗
-----------------------------
抱歉,最近写的很慢...
@突然到来的爱情 2016-07-25 21:49:35
今天还有吗
-----------------------------
抱歉,最近写的很慢...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7-25 22:42:11
有种赶脚。。。楼主都不造自己咩时候会收尾……
-----------------------------
什么意思?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6-07-26 10:57:31
啊今天有点晚了~周二打卡~
-----------------------------
啊 今天倒是不算晚
晚的是潜水姐好多天不冒泡了吧
@laannce 2016-07-26 09:55:22
竟然追完了,楼主莫停,还要,还要!
-----------------------------
呵呵 会坚持更的
@善水心 2016-07-26 20:40:52
咦,半仙还木有来?
-----------------------------
啊 小姑娘在召唤我啊
@时刻未到 2016-07-26 09:47:57
楼主早!
周二摸鱼
-----------------------------
摸鱼大法好
@吻不过三更 2016-07-26 11:45:55
楼主万福金安!
-----------------------------
额 这个不敢当...
这节我们对泄冶的死简单探讨一下
其实主要还是从孔子的评价展开
老实说 我个人对孔子的这个观点持一定的保留态度
毕竟他所处的时代和我们现在区别很大
当然 仅仅只是个人不成熟的看法,文中主要还是探讨孔子观点的意义,并没有夹杂自己的太多评价。
498 自立为侯
泄冶的死我们并不算太意外,毕竟连陈灵公本人都卷入到与夏姬私通的案件之中,我们稍显意外的其实是孔子对于泄冶的评价好像有点低。
『民之多辟,无自立辟』,究竟这段话蕴含了怎样的含义呢?
字面意思来看,这句话说的是百姓之所以品行不端,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当领导的不自重,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这跟与对泄冶的评价到底又有怎样的关系?
不光是我们费解,连孔子的弟子『子贡』都有些不太理解,在子贡看来泄冶直言进谏而被杀与当年比干死谏帝辛,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纣王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这个问题说起来就复杂了,孔子是这样解释的:人家比干和纣王是什么关系啊,论亲是他纣王的叔父,论官他是少师,国家存亡与他本人是休戚与共的,身份和血脉赋予了比干这样的责任,他本来就该以死相争,就算被杀也能通过自己的死让纣王惭愧而醒悟,这是比干的仁心之所在。
至于泄冶,孔子的真实意思其实是这样的:你泄冶户口本不行,职位也太低,要啥没啥还试图以一己之力改正整个国家的荒淫混乱,不过就是死而无益罢了。
两者的区别在哪里呢?
对比来看,孔子的意思似乎是泄冶你个卖白菜的就别去操卖白粉的心了。
究竟是不是这样呢?
子曰:没文化……
从一个角度来看,孔子认为泄冶死而无益虽然肯定了他作为忠臣的态度值得肯定;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之所以『无益』还是因为泄冶的身份和地位实在过于卑微,以至于担当不起如此重任,这与卖不卖白菜无关,而是与对自身能力职责的定位有关。
面对如此情况,泄冶最佳的方案是什么呢?
这不子也曾经曰: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
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其实就是这个意思,换句话说,以泄冶的能力和水平那是搞不定陈灵公的,所以还不如跑路……
泄冶搞不定陈灵公反倒被杀,陈国到底有没有能搞得定陈灵公的?
陈灵公以为那是必须没有的,所以一年后,也就是公元前599年,生活作风上陈灵公非但没有收敛,反而是更加放纵,这不直接就跑到夏姬家里饮酒取乐去了。
对了,孔宁、仪行父也有作陪……
既然饮酒作乐,那就必须搞点气氛,这次三人组合没有拿原味内衣开玩笑,而是把目标转向了夏姬之子夏徵舒。
陈灵公对仪行父是这样开玩笑的:夏徵舒长得可真像你。
看来仪行父就是隔壁老王……
既然大家都这么熟,仪行父也不甘示弱:跟您长得也挺像的。
原来这上演的是一出真假老王大比拼……
孔宁:还好,没我啥事……
这边陈灵公一边喝酒一边荤段子频出,那边年轻气盛的夏徵舒火冒三丈,心中早已有了自己的计划。
等到陈灵公一行花酒喝完出门之时,躲在马棚门口的夏徵舒弯弓将陈灵公射死,孔宁、仪行父一看形势不对赶紧就溜到了楚国。
毫无疑问,陈灵公的死后来必定是算在了夏姬的头上,至于夏徵舒为什么要杀陈灵公,这反倒被很多人忽视。
事情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做个阶段性的小结:因为年轻而守寡,夏姬先后与陈灵公、孔宁、仪行父等人有染,并且在朝中造成很坏的影响;
泄冶劝谏被杀,陈灵公一行得寸进尺直接组团跑到夏姬家里嬉笑打闹,陈灵公终因玩笑开得太大惹火烧身被受辱的夏徵舒射杀。
更为严重的是不仅仅孔宁、仪行父二人逃亡楚国,甚至是连陈国太子『妫午』也开溜跑到晋国,反正事情已经闹得这么大,夏徵舒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自立为陈侯。
你还别说,夏徵舒这样弑君又篡权的方式还真是蛮耳目一新的……
@暴宝蓝 2016-07-26 20:59:05
我是来顶楼主的
-----------------------------
哈 暴宝蓝晚上好
@catslover 2016-07-26 21:34:02
关于孔子对泄治的评价,我是这样理解的:孔子最是推崇周公,而周公又特别推崇“亲亲尊尊”。所以家族近亲是有义务为家族的利益付出的,因此比干作为纣王的叔父有义务劝谏,而泄治和陈灵公就是普通上下级关系。“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如果国君无“礼”,另择明主就是,把自己搭进去就是傻了。
-----------------------------
恩,我也考虑过孔子说这话的背景,跟你评价的可能差不多。
从孔子所处的年代以及稍后的战国时代来看,的确因为天子太弱造成了这样的现象,各国之间人才频繁流动,似乎也很少有背上叛国骂名的,就是因为在大家看来你当国君的不行我换一家单位就是了,咱没义务陪你一起玩完。
但是我之所以持一定的保留意见,就是因为秦朝往后政治格局变了,国家权力变得集中,你总不能因为汉朝老大不行就跑去帮匈奴,包括现在一个当官的如果觉得无法施展抱负也不能溜到国外去,毕竟时代变了,身上肩负的使命也在改变。
@突然到来的爱情 2016-07-26 22:14:42
学习了
-----------------------------
呵呵 晚上好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6-07-27 10:33:33
周三打卡~~看你们讨论很有意思呢~
-----------------------------
潜水姐要不要一起讨论啊
499 辰陵之盟
鉴于近期发生的事情较多,而且相互之间关系又不是很大,陈灵公被杀之时我们对公元前599年的大事件简要的捋一捋:
齐国方面,齐鲁关系相处比较融洽,为此齐国还专门把济水以西的土地归还给鲁国,不过齐惠公于这一年去世,其子齐顷公接班,这算是宣告着齐桓公去世之后他的儿子们终于退出历史舞台;
陈国方面,陈灵公和大夫孔宁、仪行父以及夏姬相处也比较融洽,好言相劝的泄冶被杀之后他们越玩越大,终因玩笑开得太大惹恼夏徵舒,陈灵公被杀,孔宁、仪行父还有太子全部逃走,夏徵舒自立为侯;
晋楚方面,晋成公前不久去世,楚庄王先是于上一年攻打郑国被郤缺率兵挡了回去,接下来楚庄王再度派兵讨伐郑国,结果还是被士会领兵给赶走。
至于郑国,虽然在晋国连续的保护之下没有遭遇大的麻烦,不过刚好这一年子家也去世。
作为郑国执政大臣子家曾经有过几次高光时刻:
比如公元前610年,晋灵公以郑国背晋亲楚而拒绝会见郑穆公,正是他派人给赵盾带去一封信义正言辞的谴责了晋灵公的傲慢态度,结果是逼得赵盾赶紧与郑国交换人质以安抚其情绪;
比如公元前607年,在楚国的示意之下子家领兵攻打宋国,大棘之战中宋军受到重创,华元被俘、乐吕被杀,郑国缴获战车竟然有四百六十辆之多。
不过因为郑厉公,因为子公,也因为一锅王八汤,子家的官场生涯有了一个重大的污点,在子公的胁迫之下两位联手杀死郑灵公,子家因此而背上弑君的罪名。
等到子家一去世,郑国便开始秋后算账,其族人全部被赶出郑国,他自己甚至也被扒墓掘尸。
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
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提一点,郑灵公的谥号其实一开始是『郑幽公』,子家一族被铲除之后才改为我们熟知的郑灵公。
虽说前面介绍的几件事情之间相互关联不大,但我们也知道除了齐鲁之外,郑、陈与晋、楚之间关系紧密,毕竟郑、陈是晋、楚斗争过程中来回争夺的两个重要小弟。
从前面我们可以发现楚庄王最近屡屡在吃亏,所以他不干了……
公元前599年,春,楚庄王连续第三年发兵进攻郑国,先有郤缺、后有士会,这次我们没有看到晋国派兵救郑,于是郑国倒也敞亮,表示愿意跟楚国求和……
到了夏季,楚庄王召集陈、郑等国在『辰陵』『今河南周口市西华县一带』举行盟会,此次盟会意味着楚国在与晋国较劲一度落后的局面下取得阶段性的成果,陈、郑两国暂时依附于楚国帐下。
当然了,有道是顺不足喜,逆不足忧,即便陈、郑两国都顺服于楚国,这也不过是暂时的局面,这就好比一场拔河比赛,只要楚国稍有松懈、晋国稍稍发力,陈、郑这样的诸侯国随时都有可能被拉拢过去。
说到这里我们就得提一个细节,这个细节与楚庄王这几年为什么频繁要打郑国有关。
公元前600年,晋国率领联军攻打陈国之时晋成公意外去世就此作罢,当年楚庄王在厉地召开盟会,郑襄公原本也有参加,不过却在半路之时逃了回去。
这个细节说明此时的郑襄公即便忌惮于楚国的实力,但是内心还是更加倾向于晋国,只要晋国能够为郑国提供足够的保护,郑国还是愿意站在晋国这边。
哪怕楚庄王的第三次进攻使得郑国屈从并有『辰陵之盟』为证,等到危险一解除郑国还是又回归到晋国的阵营,看来这友谊的小船还真是说翻就翻。
楚庄王:友谊的小船老子一个人也能划……
@catslover 2016-07-27 21:17:54
以前觉得“灵”是个恶谥,仔细查了一下,原来比“幽”还是好上不少的。。。
-----------------------------
按我的理解,灵的确不是个很好的谥号,所以像赵武灵王这样的谥号就略显矛盾。
当然,也不算差到极点的那种。
@片汤2016 2016-07-27 16:45:51
顶,这几天天热,时间不调,顶得不规律。
-----------------------------
呵呵 热得还是挺有规律的
@伪前排 2016-07-27 10:00:13
@o弘毅o
过来学习一下
-----------------------------
呵呵 朋友你好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6-07-28 09:52:48
早~周四打卡~楼楼一天不见你就变子爵了→.→
-----------------------------
话说什么叫变子爵...
@时刻未到 2016-07-28 14:20:08
周四摸鱼
-----------------------------
呵呵 晚上好
今天小姑娘居然不来催
太不科学了
![[d:擦汗]](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d/ch.gif)
500 陈国被灭
子良曰:晋、楚无信,我焉得有信。
恩,仔细看清楚一点,是子良而不是子曰的……
我们一直在说郑国朝晋暮楚,一直在说郑国是墙头草,看来说多了郑国也是会有意见的。毕竟夹在晋楚中间,而且这二个大国还都不讲道理,各种滋味也只有他们自己最为清楚。
虽然辰陵之盟上郑、陈归顺楚国,但几次被打的郑国心中始终念念不忘的还是晋国,所谓强扭的瓜不甜,楚庄王到底接下来还要不要继续出兵?
楚庄王:有瓜吃就行,管他甜不甜,这兵必须得发。
对了,教训郑国前还是先去打打陈国。
为什么是陈国?
楚庄王给的理由是这样的:这不陈国内乱,连陈灵公都被杀了么,夏徵舒还自立为侯,既然陈国归顺于楚国,这么大的事情楚国必须得管。
楚庄王这俨然一副霸主的架势,都开始为其他诸侯国的事情操起心来,要知道陈国的太子可是跑到了晋国,这么久过去了也没看到晋国做了什么。
当然,晋国也有晋国自己的难处,这不晋成公去世没多久,晋景公这会业务还没那么熟练……
不管怎样,郑国的事情先放一边,楚庄王表示夏徵舒杀死陈灵公这事办得不地道,必须得讨伐陈国。
楚庄王顺便还使起了小心思,他放风对陈国人表示:老乡们别怕,楚国的目标仅仅只是夏徵舒,收拾完他就走。
如此一来,被孤立的夏徵舒哪里又是楚国的对手,很快便在楚军面前败下阵来,并且被残忍的车裂而死。
关于车裂,我们在管仲时期提到过著名的商鞅,他后来也是遭遇这样悲惨的下场,比起夏徵舒来说自然要晚上了很多年,那么夏徵舒是不是第一个被车裂的人呢?
其实还有比他更早的,差不多在夏徵舒被车裂的一百年前,杀死郑昭公的郑国大夫高渠弥就曾经被齐襄公给车裂而死。
回到正题,夏徵舒被杀,太子流落在晋国,楚国这是该去晋国把太子接回来呢还是重新再立一个太子?
楚庄王表示这事不用这么麻烦,楚国直接把陈国收编了就行。
此时的楚庄王才亮出自己的真实意图:教训夏徵舒是假,吞并陈国才是真……
楚庄王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说的,接下来楚庄王把陈国设成楚国的一个县,这个行动实际上也就意味着陈国就此灭亡。
提一点,当年楚文王灭息国并将其收编为楚国的县,这是大中华历史上第一次称县,与陈国命运类似的是整件事情的导火索均由一位美女开始。
前有息妫,后有夏姬,息妫从陈国而来,夏姬则由郑国去往陈国,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安排。
不过稍有区别的是陈国虽被收编,但是很快又有了转机,楚庄王回国之后一位叫『申叔时』的大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杀夏徵舒没毛病,但就好比有人牵牛而践踏别人的田地,虽说有错,但也不能借此把别人的牛给抢过来吧……
申叔时看来,楚庄王这是喊着正义的口号,干的却是强盗的事,别的大夫都是恭喜加贺喜,申叔时却是义正言辞,楚庄王会有怎样的表现?
楚庄王:申叔时讲的很有道理……
可是木已成舟,陈国已然成为了楚国的一个县,泼出去的水又该如何收回?
申叔时表示有办法,只见楚国从陈国,不对,应该是从陈县的每个乡带一个人回楚国集中住在一地,并将此地称为『夏州』,然后楚国恢复陈国诸侯国的地位,太子午也从晋国回到陈国即位,史称『陈成公』。
陈国短暂消失后幸运复国,楚成王也算成就一桩美谈,结果还算圆满,对了,我们好像把夏姬给搞忘了……
@善水心 2016-07-28 21:39:08
“从陈县的每个乡带一个人回楚国集中住在一地 "这被选中的人真够倒霉的……夏姬也挺可怜的,老公死的早,儿子还死的这么惨……
-----------------------------
恩,接下来为了夏姬还得死人,要不夏姬在历史上也不会被这么多人喷
@善水心 2016-07-28 21:39:08
“从陈县的每个乡带一个人回楚国集中住在一地 "这被选中的人真够倒霉的……夏姬也挺可怜的,老公死的早,儿子还死的这么惨……
-----------------------------
@o弘毅o 2016-07-28 21:43:37
恩,接下来为了夏姬还得死人,要不夏姬在 历史 上也不会被这么多人喷
-----------------------------
@catslover 2016-07-28 21:54:52
其实我一直纳闷,这夏姬是有多么风情万种,儿子都能造反了,她竟然还能让那么多见多识广的贵族大佬一见倾心,有人为了她连前途都不要了。
-----------------------------
呵呵,是很神奇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