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春秋史】华夏文明溯源——传说 、历史与文化

  @善水心 2016-08-08 20:44:29
  半仙,周一啦,早点更文呀。
  -----------------------------
  收到
  大家新的一周好

  邲之战后,这周我们继续下面的内容
  512 萧国灭亡
  说一下,萧国其实是个很小的国家
  这节我们对其历史概况简单介绍一下
  重点是想通过萧国的灭亡说明楚国与宋国此时的关系
  为接下来楚、宋之间的战争打一个小小的伏笔。
  512 萧国灭亡

  郑国、晋国之后,我们再来看看邲之战后的楚国。
  公元前597年,冬,也就是邲之战的当年,楚国趁着余威继续攻打一个叫做『萧国』『今江苏萧县一带』的小国。
  按照楚国的实力以及当前的士气,拿下萧国应当是件轻松加愉快的事情,意外的是楚军遇到了点小小的麻烦,因为宋国联合蔡国站了出来,只见宋国大夫『华椒』率领蔡军前去救援萧国。

  说起来,宋国之所以要救萧国,那是因为萧国与宋国有着密切的关系,事实上,萧国是宋国的附庸国。
  萧国究竟何时建国,这就要与前面我们提到的宋国猛将南宫长万有关。
  公元前684年,时任国君不久的齐桓公看到齐国改革取得不错成绩后心潮澎湃,他对鲁国连续挑起两次战争,结果长勺之战成就的是鲁国的曹刿,接下来的乘丘之战鲁国大夫公子偃又把战车蒙上老虎皮并攻打联合齐国出征的宋国,年轻气盛的齐桓公接连两次在鲁国身上栽了跟头。

  这其中乘丘之战上宋国不仅是被击溃,南宫长万更是不幸被俘,虽然不久就被释放,但是俘虏的经历成为这位猛将职场一大污点,以至于原本对他喜爱有加的宋后闵公开始冷嘲热讽起来。
  两年之后的公元前682年矛盾终于爆发,南宫长万杀死宋闵公和华督等人后立了公子游为君,宋国诸公子纷纷逃亡,其中不少来到一个叫『萧邑』的地方,随后此地大夫萧叔大心联合宋国公族杀死公子游并立了宋桓公,南宫长万则逃到陈国。

  南宫长万孔武有力,但是敌不过别人用计,宋国接下来向陈国行贿,于是南宫长万被灌醉捆绑,最终被砍成南宫肉酱。
  萧叔大心在结束宋国内乱的过程中表现突出,因此他所在的萧邑被提升为宋国的附庸国,也就是萧国。
  自打萧国建国眼看过去就要百年,秉着小国出场就被打的原则我们看到楚庄王带兵对其发起了进攻,但是因为宋、蔡的救援,萧国算是抗住了楚国的第一波攻势,并且顺便还俘获了楚国大夫『熊相宜僚』和『公子丙』。

  楚庄王:兵可以退,人千万别杀……
  萧国:我杀。
  楚庄王:……

  楚庄王原本爱惜部下,打算要人退兵顺便给萧国一些面子,没想到萧国丝毫不领情并杀死熊相宜僚和公子丙,如此之下楚庄王大怒,果断发兵包围萧国。
  从不久前郑国的事情上我们可以看到,一旦下定决心的楚庄王那是相当不好惹的。
  非但如此,由于此时进入冬季,在申公巫臣汇报不少士兵感到寒冷之时楚庄王亲自巡视三军并安抚士兵,这对楚军的士气又是打了一剂强心剂。

  这一年,楚军强攻之下,萧国就此灭亡,还没等到自己的百年大典。
  当然,春秋时期也不兴玩这种浮夸的事情……

  提一点,萧国有位叫做『还无社』的大夫与楚国大夫申叔展相识,楚军攻城的前一天还无社把申叔展给喊了出来。
  眼看萧国即将沦陷,申叔展动了救朋友一命的念头,他先问还无社有没有麦曲,接着问有没有山鞠,还无社均回答没有。
  申叔展之所以这么问还无社有没有这两种能御寒的药物,其实是考虑到天气寒冷而暗示还无社即将遇到危险,奈何老朋友听不明白……

  眼看老友还是不理解,申叔展只得问『河鱼腹疾』,也就是受凉拉肚子了该怎么办。
  这回还无社总算是听懂了,于是双方约定还无社躲在一口井当中,上面盖上一些茅草作为标记,并以哭申叔展大哭为信号。
  第二天,萧国果然被攻破,申叔展找到标有记号的井后放声大哭,还无社幸运得救,虽然萧国被灭,但是对于他来说由于老友的温情尚在,这个躲在井下的冬天并不太冷。
  @善水心 2016-08-08 21:44:36
  半仙,我能说河鱼腹疾那里,我还是听不懂吗?
  -----------------------------
  这是一个典故,我简单解释一下吧
  @善水心

  关于 【河鱼腹疾】

  字面意思来看指的是鱼如果死了,一般是从肚子里面开始腐烂。

  所以在古时一般引申为腹疾,也就是腹泻之类的疾病。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也就是前面我们提到的这段。

  在当时的语境之下,由于两军对峙,还无社通过喊话的形式找到申叔展,这是申叔展应该是碍于形势无法直接点破玄机的,所以只能暗示老朋友。

  申叔展先问有没有麦曲和山鞠,这应当是两种御寒的东西,其实就是旁敲侧击告诉还无社得做点准备,给自己留条后路了。

  直到申叔展第三次问拉肚子了该怎么办时还无社才心领神会,两人约定在井口外面做记号,并且只有申叔展哭还无社才能确定可以安全出来。

  大致经过就是这个样子。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6-08-09 10:22:00
  周二打卡~大白杨好棒我好开心~
  -----------------------------
  我要用洪荒之力抓住潜水姐
  @时刻未到 2016-08-09 11:13:52
  周二摸鱼
  -----------------------------
  呵呵 周二好
  @o弘毅o 2016-08-08 22:00:56
  善水心
  关于 【河鱼腹疾】
  -----------------------------
  @征岚雪影 2016-08-09 11:53:31
  那我开个脑洞。
  首先那是冬天,又问道着凉拉肚子,那肯定要找个不透风的茅房,妥了,井里不透风,再盖上茅草。
  还无社又说,如果最后我要挂了也会呆井里,那时候申叔展就哭一哭为我送行吧。
  唯一的问题是那口井有没有水,不过现挖一口也不是难事。
  -----------------------------
  原文
  还无社与司马卯言,号申叔展。
  叔展曰:「有麦曲乎?」曰:「无」。
  「有山鞠穷乎?」曰:「无」。
  「河鱼腹疾奈何?」曰:「目于眢井而拯之。」「若为茅絰,哭井则己。」
  明日萧溃,申叔视其井,则茅絰存焉,号而出之。

  这个眢井其实就是干枯废弃的井
  博士好机智
  @o弘毅o 2015-06-17 21:44:41
  97 牧野之战
  微子的火线加盟,使得姬发与姜尚在确立战术时要容易了很多,因为从内部瓦解敌人要远比硬碰硬来得即经济又实惠。
  姬发表示,只要最终成功拿下帝辛一定会重重奖励,并且再给微子一块封地,让他也找找当王的感觉,这无疑能够弥补不少他当年因为身份而无法继位的遗憾。
  微子也坚定的表示,一定会珍惜眼前这个宝贵的机会,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做好策反的工作。
  但在具体的实施上,姬发也并不是完全......
  -----------------------------
  @伪前排 2016-08-09 02:02:13
  从姬昌到牧野之战,楼主写的这段我已经看了两遍。我也正在写这段 历史 ,一直没有头绪,写了几稿都不满意。所以就在琢磨楼主是如何构思这段 历史 的,现在终于有思路了!
  -----------------------------
  目前的主流看法是帝辛此前战争消耗太大,战线拉得太长,结果被姬发给偷鸡。
  帝辛仓促启用奴隶为主的军队,结果只能打出GG。
  @善水心 2016-08-09 20:44:13
  准时催文(^_^)
  -----------------------------
  非准时开更
  来吧 更完好去洗澡
  513 清丘之盟
  513 清丘之盟

  降郑、败晋,接着又灭亡萧国,楚庄王一年之内可谓收获颇丰,不过就在楚灭萧的同时晋国也没有闲着,在晋国的带领下,包括宋、卫、曹等诸侯国则在『清丘』『今河北濮阳一带』结盟,史称『清丘之盟』。
  这次盟会的议题是『恤病讨贰』,恤病指的是救援有危难的人,讨贰则是指对那些三心二意的国家的进行讨伐。
  郑襄公:麻烦来了……

  还好,这次盟会的目标并不是郑国,而是与楚国走得比较近的陈国。
  陈灵公被夏徵舒杀,夏徵舒被楚庄王杀,陈国险些就此消失,陈成公这才好不容易当上国君,宋国很快就以此次盟约的名义对陈国发起进攻。
  陈成公:……

  不过接下来就有意思了,只间这边宋攻陈,那边卫国赶紧派兵救援陈国,清丘之盟上说好一起讨贰的不是卫国也有份么?
  原来,春秋以来,陈、卫两国关系一直都走的很近,而卫国、陈国与晋国之间关系倒实在不好,比如陈灵公被杀后时任太子的陈成公逃到晋国,最后还是因为楚庄王听取申叔时的劝谏之后才得以当上国君。
  又比如当年晋文公流亡之时并不受卫文公待见,加上城濮之战前晋救宋时向卫国借道被卫成公拒接,因此晋文公对卫国总归有那么一些不太愉快,于是随后借着元咺告状的工夫晋文公专门组织国际审判把卫成公关了起来,还差点给毒死。

  到了公元前626年,这是晋文公后晋襄公在位的第二年,晋襄公以卫国不去朝见的名义索性亲自带兵进攻卫国,卫成公在陈国陈共公的忽悠之下居然主动派了大夫『孔达』去进攻晋国,结果自然是被强大的晋国一顿胖揍……
  出了馊主意的陈共公一看不对劲,于是又赶紧替卫国向晋国去求和,最终晋国同意和解,代价则是孔达作为背锅之人被关在了晋国,直到一年多后才被释放。
  眼下虽有清丘之盟,卫国虽然也有参加,不过我们看到卫国还是选择了救援自己的老相好陈国,没想到的是接下来又引起了连锁反应。

  一年后的公元前596年,晋景公在忙完国内自己的事情后开始找卫国的麻烦,理由是卫国不该救援陈国,并且派了使者向卫国施压:『罪无所归,将加而师。』
  换句话说,卫国如果不能给出满意的答复,晋国就将发兵攻打卫国。
  卫成公:……

  面对晋国的压力,卫成公又该如何处理?
  卫成公想到了一个人,这人便是代表卫国参加清丘之盟的孔达,对,又是孔达。
  卫成公找他干什么呢?
  卫成公:背锅呗……

  公元前595年,春,孔达上吊自杀,他在去世前曾经这样说道:『苟利社稷,请以我说。』
  孔达的意思是只要对社稷有利,他愿意以身殉国,愿意为了自己的国家来当这个背锅侠。
  孔达死后,卫国通告诸侯:卫国不令之臣孔达挑拨于卫国和晋国之间,现已伏罪,谨此通告。

  孔达的死最终换来卫国与晋国的和解,但是显而易见的是孔达并非通告中所说的不令之臣,并且念在他多年的功绩之上,卫成公让他的儿子接替了其官位,并为其子娶了老婆作为弥补。
  对于孔达而言,以身殉国换得卫国暂时的安宁,后人也没有遭遇太多的变故,背锅侠的背后当有后人的尊重,这样的结局还算能够接受。
  至于晋国,我们还是说说教训卫国之前晋景公前面都忙了些什么事情。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8-09 21:30:00
  今☞河北濮阳☜一带是个什么鬼?
  -----------------------------
  打错了...
  而且我还没注意...
  话说为什么会打成河北,这还真是个问题...
  先更
  514 先氏兴衰
  514 先氏兴衰

  公元前600年,晋成公召集包括宋文公、卫成公、郑襄公、曹文公等在扈地会盟,目的就是教训跟楚国走得太近的陈国。
  后来晋成公意外死于扈地,在位仅七年,伐陈计划就此终止,晋成公之子晋景公随后走到台前。
  此时晋国实力尚存,楚庄王问鼎中原也未如意,晋、楚势均力敌,局面处于胶着状态。

  有意思的是,虽然晋景公上任不久,但是在争夺郑国一事上晋国先后派了郤缺和士会连续两年救郑,搞得楚庄王那是相当郁闷,总体来看,晋景公即位之初还算顺风顺水。
  接下来的两三年间,中原主要的焦点事件集中于陈国,这里陈灵公和夏徵舒先后被杀,陈国被楚国所吞并,太子身份的陈成公奔晋,随后楚庄王听从劝谏恢复陈国诸侯国地位,陈成公又从晋国回来出任国君。
  再接下来楚庄王卯足了劲攻打郑国,终与郑国结盟之后晋国赶来再度救郑,晋军因内部不和导致邲之战的惨剧发生。

  邲之战后,作为统帅的荀林父主动请求死罪,还好因为大夫士贞子的劝谏免遭处罚,士会虽然表现突出,毕竟晋军吃了败仗也并没有受到奖励。
  至于魏锜、赵旃,甚至是率兵擅自渡河的先毂在主将被赦免的情况下其实也并没有受到太多处罚。
  典型比如清丘之盟,卫国当时派的代表是背锅侠孔达,其他诸侯国比如宋国派的是当年被郑国俘虏又逃走的华元,代表晋国组织盟会的正是先毂。

  不过一来这次盟会并不算成功,虽然会是开了,盟是结了,宋国也贯彻会议精神攻打陈国,但卫国却又背弃组织公然救援陈国;
  二来接连表现不佳让先毂顿感失意,于是便有了远走狄人部落的想法。
  想当年,狐射姑同样身为中军佐,同样也是与中军将赵盾公然不合,最终也是落得个远走北狄的下场,看来这简直就是晋国的保留传统……

  不过仔细比较起来狐射姑与先穀之间多少还是有点区别:
  狐射姑跑路后赵盾属于赢家,赵盾倒也大方随后派人把其老婆孩子家产一并送了过去;
  先毂跑路后被他坑过的荀林父仅仅是躲过死罪,所以自然也就没人操心先毂老婆孩子的问题。

  对比之下,赵盾当年的做法还真是有道理的,这不就出大事了,先穀跑路之后并不甘心,竟然联合狄人对晋国发起进攻……
  公元前596年,秋,也就是晋景公就卫国救陈一事问责前不久,在先穀的撺掇之下赤狄再度对晋国发起进攻。
  对于赤狄,晋国再度采取了晋成公以来息事宁人的态度,但是对于先穀,晋景公却是丝毫不能容忍。

  到了冬季,晋景公新帐旧账一起算,邲之战的失利和赤狄进攻晋国的事情一起追究,晋国不仅是设法杀死先縠,更是将先氏一族全部杀完。
  自狐氏退出晋国政坛之后,先氏也从晋国政坛消失,而且是永远。
  从先轸到先且居、再到先克和先穀,先氏四代位居晋国六卿,其中先轸和先且居父子身为中军将,先穀一步步升迁之后也高居中军佐,随着晋国的崛起先氏不可谓不辉煌,但是因为先穀的狂妄自大终遭灭顶之灾。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从城濮之战到邲之战,这是春秋渐入中叶以来晋、楚在争霸过程中的一个轮回,过程似曾相识,结局却完全相反;
  从城濮之战到邲之战,却是先氏四代人在晋国渐成霸业中的一个定格,先氏把最好的时代留在了城濮之战,但也把最坏的时代停在了邲之战。
  @善水心 2016-08-10 22:40:59
  人生若只如初见。。。。。。。
  -----------------------------
  友情提醒 该睡觉了...
  @善水心 2016-08-11 20:49:11
  @善水心 2016-08-10 22:40:59
  人生若只如初见。。。。。。。
  —————————————————
  @o弘毅o 12940楼 2016-08-10 22:47:00
  友情提醒 该睡觉了...
  —————————————————
  友情提醒,该更文了……
  -----------------------------
  呵呵 来晚了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8-11 21:07:51
  @u_105348338 12943楼 2016-08-11 09:15:00
  只是某一些制度属于封、建制度吧,社会体质还是奴隶制社会。
  -----------------------------

  这个问题我谈谈自己的简单看法吧

  其实在这个帖子里面我并没有讨论不同时期、各个朝代的社会制度问题
  甚至是回避所谓的奴隶制 、封建制等话题。

  我个人的看法一是因为本身帖子的侧重点是人和事,尽量不讨论社会以及政治制度的问题,二是因为所谓的封建制、奴隶制是个外来的概念,完全照搬过来并不能反映中国先秦时的社会特点。

  什么是封建制,什么是奴隶制,实际上这样的概念是从西方过来的,西方松散的社会制度跟中国当时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硬要拿这个标准去套会显得很生硬。

  所以我们会聊到商朝大量奴隶的存在,也会强调周朝分封制的意义,但究竟当时的中国属于怎样的制度,需要看的人自己去思考,我在这里不会下结论。
  @Cassie向阳花 2016-08-11 15:08:20
  顶
  -----------------------------
  向阳花好
  515 申舟之死
  接下来我们把镜头转向楚国

  前段时间又重新看了遍鲁迅的狂人日记,里面有个桥段其实就与接下来的剧情有一些关系。
  515 申舟之死

  晋景公摆平先穀,教训完卫国之后,我们接下来还是继续重温晋、楚、郑之间的固定套路。
  什么叫固定套路?
  这不是郑国又跟楚国好上了么,所以嘛,你懂的……

  公元前595年,夏,晋伐郑。
  郑襄公:还来……
  在荀林父的建议之下,只见晋军通告中原各诸侯,随即派兵来到郑国的地盘搞了一次盛大的阅兵仪式,然后就退兵回国。
  对,还没打就回去了……

  对于这个套路,荀林父是这样解释的:打郑国不是目的,目的是让郑国归附晋国,所以搞个阅兵仪式让郑襄公看到晋国军队战斗力超强,这样郑国一害怕自然就会主动向晋国示好。
  郑国害不害怕呢?
  郑襄公表示还是挺害怕的,这一害怕郑襄公赶紧去往楚国寻求支持,看看怎样对付晋国才好。
  如此看来,中军将荀林父的战术水平还得再升升级才行……

  晋国恐吓不成,楚国才赢过晋国,加上郑国还算服帖,于是楚庄王心思也不在这边,而是派了大夫『申舟』到齐国进行友好访问。
  说起来,晋、楚这边你来我往、打得火热,那边自打齐惠公上任以后齐国在东边拉拢鲁国,小日子过得倒也还算滋润。
  这不就在上一年时齐国还以莒国同晋国走得太近为由对其发起进攻,俨然有在东面自立门户的意思。

  由于我们有一阵子没有关注齐、鲁两国,因此对他们的近况要稍做介绍:
  首先,齐惠公公元前599年时就已经去世,在位十年,目前齐国国君是其子『齐顷公』;
  其次,鲁国的东门襄仲在公元前600年时去世,公孙敖当年因为一位莒国美女跟东门襄仲闹气别扭,后来更是任性到为了美女主动断送政治生涯,此后东门襄仲成为鲁国权臣近二十年,比如鲁国国君鲁宣公就是他一手拥立起来的。
  东门襄仲去世后其子『公孙归父』接班,长期被压制的三桓势力开始逐渐抬头。
  最后我们要说的是申舟并没能带着楚国的友好到达齐国,而是在途径宋国之时就被华元派人给杀了……

  华元为什么要杀申舟?
  原来,早在公元前617年,当时楚穆王北上中原来势汹汹,先后降服陈国和郑国,就在准备攻打宋国时宋国主动求和,随后宋昭公陪楚穆王在孟诸『宋地,今河南商丘一带』一起打猎,郑穆公也有到场。
  这次打猎时宋昭公没有按照规定携带取火的工具,申舟以此为由竟然当着所有人的面抽打宋昭公的仆人,弄得宋昭公很没面子,也使得宋国人把这个仇记了下来。

  申舟当然也明白自己当年得罪了宋国,这次从楚国到齐国又要途径宋国,因此对于这个任务并不是很情愿。结果楚庄王不但坚持非让申舟办这件事,而且还吩咐申舟不要向宋国请求借路以示楚国的强大。
  楚庄王是这样说的:要是宋国敢杀你,我就打宋国。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申舟不得不上路,并在上路前把儿子『申犀』交给了楚庄王。
  这下好了,申舟这一不交过路费,二还跟宋国有过节,宋国就把申舟给拦了下来……

  华元表示:路过宋国还不向宋国借路,这是赤裸裸的把宋国当成楚国的地盘,等于是认为宋国已经灭亡。
  华元又表示:即便杀了楚国使者,楚国进攻宋国,宋国最多也不过就是个灭亡下场,反正都是灭亡,还不如先杀了再说。
  咔嚓,申舟死……
  @善水心 2016-08-11 22:26:10
  哈哈。华元这么帅,宋文公知道吗?
  -----------------------------
  华元的确是一个很帅的人,虽然之前打仗不怎么样
  不过他后来干了件名垂青史的事情,虽然效果后来看起来也不怎么样...
  @善水心 2016-08-11 22:26:10
  哈哈。华元这么帅,宋文公知道吗?
  -----------------------------
  华元的确是一个很帅的人,虽然之前打仗不怎么样
  不过他后来干了件名垂青史的事情,虽然效果后来看起来也不怎么样...
  涯叔又抽了...
  @catslover 2016-08-11 23:58:10
  大国就是可以不讲理。晋国还好意思打郑国,郑国投靠楚国还不是因为你没有能力保护人家吗?中原这些国家都拿楚国当蛮夷看,但凡晋国自己争气,郑国也不会倒向楚国啊。
  -----------------------------
  大国主要是为了让别人讲道理...
  @catslover 2016-08-11 23:58:10
  大国就是可以不讲理。晋国还好意思打郑国,郑国投靠楚国还不是因为你没有能力保护人家吗?中原这些国家都拿楚国当蛮夷看,但凡晋国自己争气,郑国也不会倒向楚国啊。
  -----------------------------
  @o弘毅o 2016-08-12 11:51:47
  大国主要是为了让别人讲道理...
  -----------------------------
  @catslover 2016-08-12 11:59:20
  国家之间讲的是实力,道理都是造舆论用的
  -----------------------------
  哈 这话放任何时候都适用啊
  @善水心 2016-08-12 22:03:24
  看来,我又来早了。
  -----------------------------
  呵呵 抱歉 来晚啦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8-12 22:26:23
  今天的尼?
  -----------------------------
  那就话怎么说来着
  咱偶尔会迟到 但肯定不会缺席滴
  大家周末好
  开更
  516 义无二信
  516 义无二信

  申舟被杀,猜猜看楚庄王会有怎样的反应?
  当申舟被杀的消息传回楚国时,只见楚庄王袖子一甩站起来就往外面冲,随从追到前院把给楚庄王把鞋子穿上……
  穿上鞋子的楚庄王继续冲,随从继续追,追到寝宫门外才把楚庄王的佩剑送上……
  有了装备,配了武器的楚庄王继续冲,随从只得继续追,一直追到外面的街市才让楚庄王坐上车子……
  总之,楚庄王很生气,至于后果,我们继续猜猜看……

  公元前595年,秋,楚伐宋。
  楚国为什么要攻打宋国?
  楚庄王:不解释……

  楚军带着满腔怒火死死围住宋国,围着围着就从秋天围到了第二年春天,此时宋国都城粮食眼看就要耗尽,情况危急之下宋文公只得派了大夫『乐婴齐』到晋国求救。
  宋国告急,晋景公表示马上支援,不过大夫『伯宗』表示:鞭子再长,也到不了马肚子。楚国兴旺,那是因为有上天保佑,晋国再强,也不能违背上天。河流湖泊里能够容纳污泥浊水,山林草野可以暗藏毒虫猛兽,美玉也会有瑕疵,所以国君忍受点耻辱也无妨。
  简单点说其实就二个字,不救……

  晋景公听了伯宗的话停止发兵救宋,不过就这样见死不救晋景公又觉得实在是过意不去,于是晋景公还是派了大夫解扬前往宋国。
  解扬的任务是告诉宋国晋军已经出发,很快就要到达,千万不要投降,当然,晋国根本就没有派兵。
  感情晋景公就派了个啦啦小分队……

  只是晋景公没想到的是,自己派的这个小分队还没达到宋国就给截胡了,解扬路过郑国时郑襄公二话不说直接把解扬抓了起来,然后送给了楚庄王。
  晋景公:……
  了解完解扬的任务之后,楚庄王并没有杀他的意思,反而重重地贿赂他,希望解扬能够把话反过来说,劝宋国赶紧麻溜的投降。
  晋景公:满满都是套路啊……

  人家解扬是谁?
  十多年前的公元前608年,楚庄王攻打陈国和宋国时,赵盾曾经联合宋文公、陈灵公、卫成公、曹文公等攻打郑国,结果晋楚遭遇北林,蒍贾就曾经俘获过解扬。
  能被抓第一次还怕你抓第二次么,所以面对楚庄王的威逼利诱解扬表示坚决拒绝。

  楚庄王再劝,解扬还是拒绝。
  果然很有骨气的样子。
  楚庄王还劝,解扬表示不拒绝了……

  三次劝说之后,解扬同意了楚庄王的条件,准备登上『楼车』『春秋时的一种战车,具备瞭望侦察功能』劝宋国人投降。
  解扬是这样喊话的:晋国的军队马上就要到了,宋国人千万不要投降,坚持就是胜利,给我顶住……顶住……
  楚庄王:说好答应我的,现在却反过来喊,你这个叛徒……

  好吧,我们其实误会了解扬,解扬表示他之所以答应楚庄王,那是因为他想趁着这个机会完成宋文公的使命,所谓『义无二信,信无二命』,既然他已经接受了宋文公的命令,那就宁死也不能废弃命令。
  解扬义正言辞、视死如归,原本动了杀念的楚庄王竟然也惺惺相惜,最终赦免解扬并放了他回去。
  至于宋国嘛,楚庄王表示给我继续围……
  这二天在对楚庄王进行整理总结,其实从很多细节来看,楚庄王仁义的一面还是体现得非常明显的,尤其是在他的中后期阶段。
  @片汤2016 2016-08-12 17:19:12
  顶,一周没来,翻了好几篇,感觉内容好多。
  写史不易!既要尊史又要创新,还要吸引人,很有难度。
  楼主知识渊博,厚积薄发,文思泉涌,剑走偏锋.....
  确实佩服,拜... 再拜....三.....
  -----------------------------
  搞得这么浮夸我都不好意思啦
  重在交流,其实很多地方我感觉还需要提高

  当然,坚持还真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时刻未到 2016-08-12 10:36:56
  周五摸鱼
  -----------------------------
  周末好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8-12 23:14:12
  @时刻未到 2016-08-12 10:36:56
  周五摸鱼
  —————————————————
  @o弘毅o 12984楼 2016-08-12 23:11:00
  周末好
  —————————————————
  摸鱼又是何解?
  -----------------------------
  花式签到打卡
  @o弘毅o 2016-08-12 23:07:19
  516 义无二信
  ......
  -----------------------------
  @征岚雪影 2016-08-13 08:13:59
  "好吧,我们其实误会了解扬,解扬表示他之所以答应楚庄王,那是因为他想趁着这个机会完成宋文公的使命,所谓『义无二信,信无二命』,既然他已经接受了宋文公的命令,那就宁死也不能废弃命令。"
  这一段里,解扬接的应该是晋景公的命令吧
  -----------------------------
  博士批评的对...
  @善水心 2016-08-13 09:49:36
  哈哈,解扬,楚庄王都是好同志啊。晋国这个大哥当的也太不靠谱了。
  -----------------------------
  恩 我个人还真是蛮喜欢楚庄王的
  @catslover 2016-08-12 23:19:11
  春秋还是个人性闪光的年代啊
  -----------------------------
  严重同意
  大家周末好
  今天我们更新的内容部分口味略重...
  517 易子而食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