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0 联军伐郑
公元前575年,晋、楚爆发鄢陵之战。
这一页其实已经过去,甚至连大长篇都已完结,不过由于剧情需要,我们得把这一页再次翻回来……
晋楚此战,晋军四军八卿大多出征,不过也有例外,比如下军佐荀罃留守晋国,比如新军将郤犫去往卫国和齐国请求两国出兵,还有比如栾针之子栾黡去往鲁国请求鲁国发兵。
后来的结果我们知道了,由于子反的醉酒,交战第一天劣势的楚军连夜撤退,楚军虽未进一步遭受损失,但这一举行等于宣告战败。
也正是由于楚军的突然离去,齐、卫、鲁的迟到才没有那么引人注意。
迟到的原因各有不同,齐国相对速度最快,战后第二天国佐、高无咎已经领兵赶到,卫献公从卫国出兵不久,鲁成公则才在鲁国的城邑『坏隤』『音同颓,今山东曲阜一带』耽搁了段时间。
鲁国临战出兵前为什么会离开国都而去往坏隤?
原来,就在鲁成公准备出兵之时,其母亲『穆姜』前来送他。
其实吧,送鲁成公是假,穆姜主要的目的是让他把季孙行父和孟孙蔑两位驱逐出国。
理由是什么呢?
理由是叔孙侨如想除掉季、孟两人并顺便侵占其家产,话说穆姜为什么又要帮叔孙侨如?
道理很简单,叔孙侨如『通』于穆姜,这个通嘛,理解成私通就行……
我们总算是看出叔孙侨如的套路,他期望通过穆姜来对鲁成公施压,进而达到自己的目的,不过这一年已经是鲁成公在位的第十六年,鲁成公又岂会轻易就听信谗言,所以他对穆姜表示晋国眼下有难,还是等他出兵回来再听母亲的命令。
鲁成公这是既没有答应穆姜的要求,也没有直接就此拒绝,而是打了个太极,想把事情先缓一缓。
岂料穆姜大怒,刚好鲁成公的两个兄弟『公子偃』、『公子鉏』『因同除,前有刺客鉏麑』从边上路过,穆姜当即表示:你要是不同意,他们随便哪一个都可以是国君。
鲁成公:……
这边母亲大人发飙,威胁拿掉他的国君位置;
那边晋国要求出兵,同样关乎到鲁国的命运,左右为难,鲁成公只得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只见鲁成公停留在坏隤,令人在宫内设置守卫、加强戒备,还专门让孟献子,也就是孟孙蔑留守关注叔孙侨如和穆姜的动向,如此一折腾,自然就耽误了出兵的事情。
鄢陵之战结束后,紧接着便是沙随会盟,晋厉公召集一众诸侯商量讨伐郑国的事情,谁料叔孙侨如一计不成于是又生一计,国内鲁成公的母亲穆姜都摆不平季、孟两家,叔孙侨如把目标又定为晋国新军将郤犫。
当然了,这次就不是通奸了……
收到好处的郤犫吧啦吧啦一通诬告,于是就出现了我们前提提到的那一幕,晋厉公信以为真,然后不想和鲁成公见面。
7月,伐郑项目正式启动,离6月最后一天的鄢陵之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按照沙随之盟的约定,齐、宋、卫皆有派兵助阵,虽然因为诬陷而不受晋国待见,鲁成公还是有坚持出兵。
没办法,不出兵可能会更不受待见……
就在鲁成公准备出发之前,穆姜又来送他了,当然了,还是带有上次一样的命令。
鲁成公不敢怠慢,还是用了同样的套路,在宫中精心防备一番后才安心出发。
不过鲁成公又遇到了新的难题,只见众诸侯驻扎在郑国西部,鲁军一行却来到了郑国东部,想要会合联军,鲁军唯有穿过郑国。
怎么办?
鲁军想了个办法,大夫公孙婴齐派了叔孙侨如的弟弟『叔孙豹』去请晋军来迎接鲁军,并且还在郊外为晋军准备饭食。
为表诚意,公孙婴齐竟然连续四天都没有吃饭,直到晋国的使者到来并吃了饭以后才终于开吃。
好吧,联军集体出动,加之楚军新近大败而无暇顾及,没了后援的郑成公还敢不敢再硬气一回?
@catslover 2016-09-29 22:16:34
这些当母亲的为了自己的私情连儿子都不顾,真是不知道她们脑子里装的什么。。。
-----------------------------
呵呵 其实翻看古代帝王家的那些事情就会发现,亲情压根就不是什么值钱的玩意
@catslover 2016-09-29 22:16:34
这些当母亲的为了自己的私情连儿子都不顾,真是不知道她们脑子里装的什么。。。
-----------------------------
@o弘毅o 2016-09-29 22:26:54
呵呵 其实翻看古代帝王家的那些事情就会发现,亲情压根就不是什么值钱的玩意
-----------------------------
@catslover 2016-09-29 22:33:43
有点政治野心的倒也罢了,像庄姬,穆姜这样的到底图什么呀,亲生的儿子呀。
-----------------------------
老公死得早,图的就是个刺激...
@片汤2016 2016-09-30 16:20:51
@o弘毅o
这段时间关于结盟、盟会讲了不少,想问下楼主怎么看春秋时期结盟、会盟这个问题,它的功能、形式、内容、方式及实质都是什么。
给大家论论吧。
-----------------------------
呵呵 一下提了好多问题,还挺专业 节后我们有空再慢慢讨论呗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6-09-30 14:50:41
周五打卡~~~顺祝国庆快乐~
-----------------------------
潜水姐同乐
大家国庆节快乐
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尽量保证不断更
不过由于过节码字的时间应该不多,所以可能每天也就更新一节
多谢
571 郑国反击
子曰:兵不逼好。
话说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离孔子所处的年代已经越来越近。所谓兵不逼好,指的是出兵威胁友好的国家是不科学的事情,所以晋厉公不该兴师动众讨伐郑国?
其实吧,我们想说的是曹国……
公元前578年,曹宣公因麻隧之战而死于军中,随后曹成公弑杀太子而篡位;
公元前576年,晋厉公召集鲁成公、卫献公、郑成公、曹成公、宋国公子成也就是后来由华元拥立的宋平公、齐国国佐等举行盟会,曹成公因先前犯事还是被逮捕并押送往洛邑;
公元前575年,鄢陵之战后,联军伐郑前,曹国派人向晋国请求释放曹成公,毕竟国君被关押,曹宣公之子子臧又嫌当国君『失节』,因此曹国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
结果呢?
晋厉公没有批准。
晋厉公不准,曹国又能怎么办?
曹国表示那就再请求一次,这次子臧还亲自出马……
再三请求之下,晋厉公答应了曹国的请求,子臧回国,曹成公随后也『出狱』。
有意思的是,等到曹成公一回国,子臧就把他的封邑和职位全部交了出去,表示以后不再做官。
一个视功名如浮云的人,一个连国君都不屑去当的人,却又为国家大事上下奔走,这个人就是曹国的子臧。
好了,曹国的插曲告一段落,接着我们来看看联军是如何打郑国的。
数量来看,以晋国为首的联军包括齐、宋、卫以及会师的鲁国,实力应该明显占优,晋厉公是不是这样想的呢?
恩,没错,晋厉公的确也是这样想的……
既然如此,反正来都来了,联军不如干脆来个一箭三雕,只见晋军派了下军佐荀罃率领着一众诸侯先是跑去攻打陈国,接着又转移阵地讨伐蔡国。
为什么晋国要攻打陈、蔡?
其实道理很简单,陈、蔡都是楚国的小弟。
说好一箭三雕,陈、蔡已被收拾,接下来自然轮到了郑国。
随后联军马不停蹄又从蔡国转移,准备讨伐郑国。
一来联军行动太过顺利,二来行军速度受限,联军队伍自然也就慢慢散了下来。
公元前575年,7月24日,晚,伐郑行动终于展开。
只见子罕领兵突然发动夜袭,效果那是相当不错,打得对手那是措手不及、溃不成军。
等会,这位子罕好像有点眼熟的样子?
不错,子罕前面已经出场过几次,也打了好几次仗,基本都以胜利告终。
虽然偶有失利,但通常都会很快以第二次进攻的胜利进行有利的回击。
这就对了嘛,毕竟子罕是郑国的……
面对联军的讨伐,郑国倒也是干脆,既然明的玩不过,子罕索性就来暗的,继前不久夜袭宋军俘获将鉏、乐惧后,这次又一次性将宋、齐、卫全部击溃。
谁说郑国是墙头草的,谁又说郑庄公以后的郑国已经没落的,郑成公一次又一次的告诉我们,就算郑国当老大已经不再现实,但是绝不甘心当个窝囊的小弟。
面对毫不示弱的郑成公,晋厉公又该如何应对?
郑成公:为什么就不问问郑国接下来会怎样……
公元前574年,正月,只见郑国又派了子驷进攻晋国,搞得连卫国赶紧派了大夫『北宫括』攻打郑国以此来救晋。
到了五月,郑成公更是将太子髡顽和大夫『侯獳』送到楚国作为人质,楚共王当然明白郑国的意思,所以又派了公子成、『公子寅戍』领兵驻守郑国。
看这架势,郑国同晋国还真是感情已经宣告破裂……
@点点断月点 2016-10-01 18:18:41
@霜月十分 13846楼 2016-09-27 09:12:00
男权写的历史,不看也罢。见微知著,看了能看出华夏女儿的血泪冤魂么
—————————————————
以前就是男权社会,历史如此。至于女性也是有登场的啊!比如桃花夫人,秦宣太后。历史还是请尊重它
-----------------------------
确实是,所谓的男权社会,其实也是历史自然的选择
有合适的女性,其实我们也会重点做介绍
总之一点,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吧,
@突然到来的爱情 2016-10-01 16:22:28
楼主,节日快乐
-----------------------------
同乐同乐
@wangyz_true 2016-10-01 09:36:30
爱我中华,祖国万岁,祖亲生日快乐,同胞们,节日快乐!
-----------------------------
毛主席万岁
572 继续搞事
鉴于郑国目前立场之坚定,我们不妨盘点盘点晋楚两大阵营各自都有哪些诸侯国:
楚国一方,从联军伐郑的行动中我们可以轻易看出陈、蔡是归附楚国的,因为郑成公态度之坚决,楚国更是在北方有了一道坚实的屏障;
晋国一边,最近的沙随之盟表明诸如齐、鲁、卫、宋等又比较明显的属于这一阵营,除此之外,吴国属于晋国积极拉拢的对象,不过由于地势偏远,双方暂时还未擦出太多火花。
『鄢陵之后,再无晋楚争霸。』
这是我们对于鄢陵之战作的最后评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
其实倒并不是说晋、楚接下来就完全没有了交集,只是稍作剧透的话我们就会发现晋楚后面各自都因内部原因而逐渐失去活力,乃至对于霸主之意愿虽再,但实力却又不足以担当,两军动辄倾尽全国之兵力的大场面也成为了最后的回忆。
晋国为什么会彰显老态,我们继续从鲁国的叔孙侨如说起。
话说公元前575年鲁成公先后两次出兵助晋,但是两次效果都不好:
一次因为母亲穆姜要求他将季孙行父和孟孙蔑驱逐出国,鲁成公安顿好国内的事物之后还没赶到鄢陵之战就已经结束;
另一次面对穆姜的要求虽然有了经验处置更加熟练,但是叔孙侨如却买通郤犫,郤犫一顿坏话后晋厉公对鲁成公避而不见。
总之一句话,叔孙侨如要搞事,哪怕得罪鲁成公,再说得罪鲁成公也未必有多可怕,毕竟穆姜发话了:公子偃、公子鉏,随便拉上哪一个鲁成公的兄弟,那都是可以当国君的……
对于鲁成公,好的消息是两次出兵他都在国内做好了防范工作,即便叔孙侨如想搞事,事情也不是那么好搞起来的;
坏的消息是叔孙侨如那是真的想搞事,一招不行那就换一招,一招比一招狠,一招比一招厉害。
这不,联军伐郑遭遇偷袭后不久,叔孙侨如表示又要出招了……
叔孙侨如这次会玩出怎样的花样?
其实还是找了郤犫,他派人给郤犫带话:鲁国有季氏、孟氏,就好比晋国有栾氏、范氏,政令都是在他们那里制定。现在季氏、孟氏认为晋国的政令出于不同的家族,不能服众,因此打算事奉齐国和楚国,哪怕是亡国都不再跟从晋国。
提一点,栾氏我们知道,栾书作为晋国中军将对于晋国的影响自然是举足轻重,范氏指的是士会、士燮这一族,因封地在范邑,士会、士燮分别也被成为『范武子』、『范文子』,士燮目前已经高居中军佐,地位仅次于栾书。
叔孙侨如的套路我们该如何解读?
首先,叔孙侨如还是想借助晋国的力量,并且把自己置于道德高地,所以按他的说法,不是自己想搞事,而是季孙行父和孟孙蔑打算脱晋入楚,这样的大事,晋国自己掂量掂量就知道该帮谁;
其次,叔孙侨如既不找栾书,也不找士燮,而是区区新军将郤犫,一来他与郤犫之前的渠道已经成熟,郤犫先前也拿了不少好处,沟通起来不费力,二来所谓的三郤不是在晋国很风光么,拿栾氏、范氏来刺激刺激郤犫,自然会有奇效;
最后,叔孙侨如的要求也不高,他表示希望借晋国之力把季孙行父关押在晋国顺便杀死,自己再在国内把孟孙蔑给解决,你一刀、我一刀,鲁国就没了二心,既然鲁国没了二心,其他小国一定也会服从晋国。
叔孙侨如:不要千军万马,不要十刀八刀,只要随便来上一刀,绝对不浮夸。你关了不上当,杀了不吃亏。它可以让鲁国彻底归服晋国,也可以让其它小国更加安心,时间有限,晚了楚国就下手了……
@善水心 2016-10-02 21:38:56
半仙节日快乐!晚安~
-----------------------------
小姑娘过节都休息这么早啊
573 永结伉俪
公元前575年,9月,如叔孙侨如所愿,季孙行父被晋国逮捕。
为救回季孙行父,鲁成公派了鲁国另一权臣公孙婴齐到晋国交涉,论辈分,他同鲁成公一样,都是鲁文公的孙子。
说起来,公孙婴齐与鲁成公的母亲穆姜多少也有一点过节,我们干脆一并也交代一下。
公孙婴齐的父亲叫『叔肸』『音同西』,叔肸是鲁文公之子,鲁宣公的同母弟弟;
穆姜是鲁成公母亲,鲁宣公的夫人,论关系,穆姜是嫂嫂,叔肸是小叔子。
不要想歪,此处没有奸情……
问题出在公孙婴齐的母亲,当然,实事求是的说,公孙婴齐母亲其实也没什么问题,主要是她没有经过正规的媒聘之礼就和叔肸住到了一起,对于这种情况有一个专门的词语来形容其母亲的身份,也就是『姘妇』。
叔肸这边倒没说点什么,穆姜那边却开始嫌弃了,她表示不承认这个『手续不全』弟妹的地位……
公孙婴齐母亲的地位得不到穆姜认可,等到公孙婴齐出生后不久其母亲就被遗弃,然后远嫁给了齐国大夫『管于奚』,再后来给公孙婴齐生了一个异父的兄弟和一个妹妹,然后管于奚去世,公孙婴齐母亲就成了寡妇……
公孙婴齐母亲守寡之后看到叔肸去世、公孙婴齐在鲁国混得还算不错,于是便把这对异母的兄妹托付于他,公孙婴齐也竭力照顾,安排异父的兄弟做了大夫,并把妹妹嫁给了一个叫做『施孝叔』的鲁国人。
有意思的事情出现了,公元前580年,鄢陵之战的5年前,郤犫来到鲁国『求妇于声伯』。
声伯正是公孙婴齐,求妇嘛,就是让公孙婴齐给他找个美女回去做老婆,公孙婴齐前思后想,干脆就把已经嫁给施孝叔的异母妹妹又抢了回来并给了郤犫……
针对这事,公孙婴齐妹妹问施孝叔:鸟兽都不肯失掉配偶,您打算怎么办?
施孝叔:我总不能因为这事逃跑或者自杀吧。
施孝叔毕竟没啥影响力,所以老哥公孙婴齐要收回妹妹,在他看来这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也就只得认命。
公孙婴齐的妹妹一看施孝叔如此不『男人』,失望之下还是跟着郤犫到了晋国,随后生了两个孩子。
针对以上一系列的事情我们做个简单的小结:
首先,春秋时代女性地位不高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从公孙婴齐的母亲和异母的妹妹连姓名都不能留下来就可见一斑;
其次,穆姜作为鲁宣公夫人私生活不够检点,几次三番命令鲁成公,甚至是威胁其国君的地位,结果倒好,因为区区礼节的问题直接导致公孙婴齐母亲改嫁齐国,这又说明穆姜的地位还是很不一般的;
最后,这件事情接下来又引发了一出悲剧,没过多久,三郤被晋厉公收拾导致郤氏被灭,公孙婴齐妹妹连带孩子被晋国宋怀给施孝叔,施孝叔在黄河边上迎接时二话不说就把两个孩子沉进了黄河……
愤怒的妹妹是这样说的:己不能庇其伉俪而亡之,又不能字人之孤而杀之,将何以终?
自己保护不了自己的配偶而让她离开,又不能爱护别人的孤儿而杀死他们,这怎么能有好结果?
『伉俪』一词出自公孙婴齐的妹妹,意思是夫妻之间感情深厚,但是很不幸的是,这个时代并没有让公孙婴齐的妹妹遇到自己理想中的伉俪,她也只得发誓永不再做施孝叔的妻子,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郤犫:不对啊,我仿佛好像也看到了自己不久后的悲伤……
@善水心 2016-10-03 14:28:08
啊?怎么这么狗血啊?话说,后来妹妹怎么样了?她前夫又怎么样了?半仙,你出来做个剧透啊
-----------------------------
很抱歉,后来关于他们的消息就不多了
这个故事其实更主要的是把公孙婴齐、穆姜、郤犫等人之间的纠葛说清楚,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审视当时晋国和鲁国国内的一些情况
至于施孝叔,不过是鲁国历史上的酱油一枚,不大值得我们去关注,
公孙婴齐的妹妹,结局自然是不幸的,我们可以从她去侧面了解春秋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
@诸葛侯爷 2016-10-03 21:25:45
@o弘毅o :本土豪赏1根 鹅毛 (10赏金)聊表敬意,礼轻情意重【 我也要打赏 】
-----------------------------
谢谢
@梦外人214 2016-10-03 00:30:11
加油!
-----------------------------
恩,你也加油找错别字...
友情提醒 这几节我们会慢慢从鲁国的内乱过渡到晋国的政治斗争
574 不可再罪
说好公孙婴齐到晋国就季孙行父被捕的事情进行交涉,我们这才开了个头就扯到公孙婴齐妹妹的遭遇上去了……
言归正传,公孙婴齐来到晋国请求放季孙行父回国,接待他的是郤犫,郤犫的身份很尴尬,一面是他公孙婴齐的妹夫,另一面则又受叔孙侨如的撺掇,否则也就不会有季孙行父被捕而公孙婴齐又来请求这档子事情。
重要的是,郤犫目前还活着……
公孙婴齐:弟啊,要不咱放了季孙行父?
郤犫:哥啊,要不咱就不放了,顺便你把孟孙蔑给咔嚓了,到时候我给您鲁国的政权,对待您比对公室还亲。
公孙婴齐:弟啊,这两人是鲁国的社稷之臣,早上杀掉他们,晚上鲁国就得灭亡。鲁国靠近晋国的仇敌,鲁国一亡就会扩大敌人的势力,实在是使不得啊。对了,叔孙侨如和穆姜的事情你都知道了吧。
郤犫:哥啊,要不我帮你请求点封邑?
公孙婴齐:弟啊,我不过是鲁国的小臣,岂敢仗恃晋国以求取丰厚的官禄,这次就是奉了鲁成公的命令前来请求,只要你放了季孙行父恩赐就足够多了,还要什么封邑。
公孙婴齐与郤犫一番对话,连士燮都被触动,他说栾书是这样说的:季孙行父在在鲁国辅助过两个国君,妾不穿丝绸,马不吃粮食,足见忠诚。相信奸邪而丢弃忠良,怎么对付诸侯?子叔婴齐接受国君命令而没有私心,为国家谋划也没有二心,拒绝他的请求,这是丢弃善人,中军将您还是考虑一下吧。
最终,公孙婴齐大公无私的表现打动晋国,不仅季孙行父被赦免,鲁国与晋国的关系也得到极大改善。
只是叔孙侨如你一刀、我一刀的计划就流产了……
公元前575年,10月,鲁国大夫们以叔孙侨如为戒而结盟,这场三桓之间的内斗最终以叔孙氏的失败而结束,叔孙侨如被放逐而逃到齐国。
12月,季孙行父同郤犫结盟,随后回国派人暗杀公子偃,并召回叔孙侨如之弟叔孙豹则代替了他在鲁国的地位。
多行不义必自毙,依稀我们还记得这句早在春秋初年由郑庄公对祭仲所说的话,叔孙侨如不甘自己的地位低于季孙行父和孟孙蔑而频出杀招,最终导致了自己被逐出鲁国的下场,简直是大快人心。
然而,事情其实又不是这个样子……
对于逃亡齐国的叔孙侨如我们简单交代一下,来到齐国的叔孙侨如很快又和一个叫做『声孟子』的勾搭上了,所以混得那是相当不错。
声孟子是谁呢?
她是齐顷公的夫人,由于齐顷公于公元前582年去世,目前齐国国君是齐顷公之子『齐灵公』。
恩,叔孙侨如这是换了一个地方,和另一个国君的母亲开始了一段新的『恋情』……
然而,事情其实还远不止是这个样子……
过了没多久,人家叔孙侨如思想觉悟突然就有了质的提升,于是说到:哎,实在是不能再犯罪了……
所以呢?
所以叔孙侨如结束了与声孟子的这段『恋情』,然后就跑到了卫国。
再后来,叔孙侨如在卫国混得也是相当不错,地位大致与各卿相当。
友情提醒,此时卫国的国君是卫献公,母亲叫做『敬姒』。
当然了,让各位失望的是,叔孙侨如和敬姒之间其实并没有发生点什么……
@catslover 2016-10-03 23:01:03
这个妹妹真可怜。那个时候女子没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贵族女子也不例外。穆姜是齐国公族吧?是不是出身比较好,不然怎么敢这么跋扈。
-----------------------------
应该是来自齐国,从她一贯傲娇的作风来看户口本应该不会很差
但是关于她的具体信息并不多见,我也不好多说她究竟是不是某位齐国公主,或者来自哪个公族
@ty_117448390 2016-10-04 19:39:20
第一次在天涯留言,膜拜楼主,受教了
-----------------------------
荣幸之至
@九九鸭瘸 2016-10-03 14:42:17
@o弘毅o :本土豪赏1根 鹅毛 (10赏金)聊表敬意,礼轻情意重【 我也要打赏 】
-----------------------------
打小广告的现在都这么拼...
575 郤氏简史
关于鲁国,关于三桓,我们暂且告一段落。
因为叔孙侨如的风波,叔孙氏一脉自此叔孙豹以及他的后人延续了下去。
接着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参与到叔孙侨如之乱中的郤犫,以及他和郤锜、郤至等所代表的郤氏一族。
说起郤氏,第一个鲜明的特点便是其姬姓血脉。
晋献公时期,『郤叔虎』征战狄人有功被封于『郤邑』,郤氏家族由此开始。
公元前669年,晋献公接受士会爷爷士蔿的建议而大肆屠杀晋国公族,郤氏、栾氏和前面略有介绍的祁氏、羊舌氏等少数姬姓家族得以幸存。
晋献公去世后,郤叔虎之子郤芮是晋惠公的坚定支持者,以至于后来晋文公结束流亡回到晋国之时甚至与吕省密谋烧死晋文公。
由于寺人披的告密晋文公幸运躲过一劫,郤芮与吕省最终落得被秦穆公诱杀的下场。
郤芮的死、以及他对晋文公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晋文公时代郤氏的沉沦,好在晋文公并未就此对郤氏斩尽杀绝,郤芮之子郤缺在田间锄草时意外被功臣胥臣赏识并举荐,郤氏得以重返晋国政坛。
箕之战中,先轸决意赴死令人遗憾,郤缺却因俘获狄人首领表现突出,此后郤缺稳步高升,直至晋成公时代由于赵盾的去世而一跃高居中军将,随后其子郤克接班并在士会主动退位后成为中军将,郤氏迎来鼎盛时期。
公元前587年,郤克去世,其子郤锜出任下军佐,此时栾书成为新任中军将,这个阶段里,同为姬姓公族的栾氏、郤氏在庄姬之乱中起到关键作用,赵氏遭受打压而瞬间跌倒谷底。
十余年间,除了由下军佐已经升至上军将的郤锜外,我们看到比如郤犫、郤至分列新军将和新军佐,八卿之中郤氏独占三席,影响力可见一斑。
公元前576年,郤锜、郤犨、郤至联合向晋厉公进献谗言,伯宗遭遇陷害被杀,伯州犁逃到楚国,伯宗因一贯喜欢直言进谏而遭遇不幸,晋厉公也因杀死伯宗在国内遭致不少反对;
公元前575年,鄢陵之战,作为坚定的主战派,郤至表现十分抢眼,他先是以『晋国三耻』驳斥士燮退兵的建议,接着又摆出楚军六大弱点坚定晋军作战的信念,随后在交战过程中对楚共王又礼遇有加并得到楚共王赠送的弓箭,此外还主动放弃追赶郑成公的机会。
可以说,鄢陵之战中的郤至表现堪称完美,当年年底晋厉公在向周王室进献对楚作战的战利品时选择的代表也正是郤至,不过自感功劳重大的郤至没想到他的一举一动都被栾书看在眼里,毕竟此战栾书才是最高指挥官……
说完郤锜和郤至,我们再来看看郤犨的基本情况。
郤犨与鲁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已有介绍,我们重点关注的是晋国内部。
当年,郤锜夺走一个叫『夷阳五』的田地,由此两人结仇;
当年,郤犫又和一个叫『长鱼矫』的人争夺田地,不仅是把地给抢了,还把人给关了起来,甚至是把他和父母、妻子同系在一个车辕上,不用多说,自然也是拉下仇恨;
当年,还有一个叫做胥克的人,其父亲胥甲在河曲之战中作为赵穿的从犯被罢官,胥克接了老爹的班出任下军佐。
适逢赵盾去世、郤缺执政,为了给赵盾之子赵朔『腾位置』,胥克以患精神病为由而被下课,胥氏也由此而衰。
再后来,有一个人叫『胥童』,他是胥克的儿子,因为这段故事,他不仅是恨郤缺,更是对整个郤氏都充满了怨恨。
夷阳五、长鱼矫以及胥童三个人一起出现在我们面前,完全是因为郤氏曾经对他们所造成的伤害;
而当我们再次审视这三个人的共同点时就会发现他们还有另外一种身份,晋厉公平时生活奢侈,此时他们都是晋厉公所宠信之人。
不巧的是,鄢陵归来,晋厉公有了自己的想法,他打算在朝中重用自己宠信的这批人。
@catslover 2016-10-05 22:16:37
今天居然到这个点还没更。。。
-----------------------------
这不是就来了么
@梦外人214 2016-10-05 00:23:23
多行不义必自毙
-----------------------------
这几个字话说没打错吧...
576 谁的阴谋
『晋厉公侈,多外嬖。外嬖,爱幸大夫。反自鄢陵,欲尽去群大夫而立其左右。』
终如士燮所言,鄢陵之战本就不该发生,对楚国的大胜只会让晋厉公更加骄躁,自打从鄢陵回来后晋厉公便有了将朝中诸大夫全部去除而换用自己『外嬖』的想法。
外嬖者,宫廷之外的宠臣,比如骊姬之乱时便有外嬖梁五、东关嬖五,他们对太子申生的死和晋惠公、晋文公的逃亡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晋厉公想清洗政坛,外嬖如夷阳五、长鱼矫与郤锜和郤犫有仇、胥童对老爹当年的被下课一直耿耿于怀,郤氏的命运顿时蒙上一层阴影。
更为致命的是,中军将栾书对鄢陵之战中抢了他风头的郤至颇为不满,不满到也想找个机会废掉郤至,并且制定了一个足够让晋厉公砍死郤至几回的方案。
很快,公子茷求见,他要向晋灵公透露一个关于鄢陵之战的惊天大阴谋。
公子茷是谁?
他是楚国大夫,鄢陵之战时被俘而囚禁于晋国。
公子茷怎么出来的?
栾书:这个不重要……
关于阴谋,公子茷是这样说的:晋厉公您想想看啊,这次战役交战时东方的军队还没有赶到,晋军统帅因此没有展开行动,郤至却故意列了六条楚国的弱点,目的就是想让晋国提前出兵,这样一来晋国就必然会失败。
东方的军队说的是齐、鲁、卫等诸侯,晋楚交战时他们的确还在路上……
晋军统帅当然是栾书,楚军清晨陈兵于晋军前,按照栾书的观点,晋军应该坚守营垒与楚军僵持,三日之内楚军必定退兵,到时候再痛击楚军。
结果呢?
郤至列举了楚军六大弱点,说得晋军那是热血沸腾,鄢陵之战提前打响。
结合前后背景来看,中军将栾书与中军佐士燮意见不合,士燮主张退兵,栾书坚持与楚军一战,郤至几次三番都是坚定站在栾书的立场,现在倒好,说好的六大弱点竟然变成了忽悠晋军去送死……
更关键的是,楚军如他所说,的确输给了晋军……
栾书:这个嘛,也不重要……
好吧,就算晋军万一打了败仗,对郤至又有什么好处呢?
公子茷是这样解释的:一旦晋国战败,郤至就会趁机拥立身处洛邑的晋厉公侄子『孙周』来事奉楚共王,到时候郤至的好处自然是大大的。
我们再仔细一想,鄢陵之战中郤至的表现的确有那么点不同寻常,几次三番遇到楚共王郤至都是表现得客客气气的,甚至是还接受楚共王赠送的弓箭。
看来,搞不好这里面还真有什么肮脏的交易……
当然,晋厉公还是很谨慎的,他并没有轻易就相信公子茷透露的所谓阴谋,而是找来栾书看他对这事有怎样的看法。
栾书:这个嘛,楚军的使者给郤至弓箭,他敢去接而且一点都不怕死的样子,所以这个阴谋看来恐怕是真的。保险起见,不如派他到洛邑一趟而趁机探一下虚实。
在栾书的建议之下,郤至再次来到洛邑,孙周果然也借这个机会接见了郤至,这一幕刚好又被晋厉公派去的人给看到。
晋厉公:好个反骨贼……
对了,孙周为什么会接见郤至?
孙周:不是中军将栾书托人让我接见的么……
我已经看见,一出悲剧正上演……
@catslover 2016-10-05 22:16:37
今天居然到这个点还没更。。。
-----------------------------
@o弘毅o 2016-10-05 22:19:31
这不是就来了么
-----------------------------
@catslover 2016-10-05 22:26:24
等
-----------------------------
呵呵 晚上好
@诸葛侯爷 2016-10-05 20:10:02
支持佳作!!
-----------------------------
谢谢
@catslover 2016-10-05 22:49:47
晋国这个政治斗争真是血雨腥风,动不动就要灭族
-----------------------------
恩 确实比起其他诸侯国显得非常残酷
话说这个国庆大家都在玩什么
有么有什么新鲜好玩的?
577 三郤之难
公元前574年,某天,晋厉公外出打猎。
说是打猎,实际上晋厉公也就带着几位美女随便玩了会就喝酒去了,剩下的便是众大夫射猎,然后把猎物进献给晋厉公。
提一点,作为一国之君,晋厉公当然有自己的专属猎场,不过像他这般只顾着与美女打猎、喝酒而置众大夫一边多少还是有些失礼。
不过没办法,毕竟晋厉公才是晋国最高领导……
这不,晋厉公这边把着妹子、喝着小酒,那边郤至就过来进献自己的猎物了。
好家伙,居然是头野猪……
既然称这头猪为野猪,那就说明有家猪,借此机会我们不妨小小的科普一下:至少在距今八、九千年以前,大中华的故土上就已经有了野猪被驯化为家猪的相关证据。
更值一提的是,对比早先世界各地人类与文明,家猪的『专利权』应该就是在我们这片故土上。
好吧,虽然栾书已经偷偷摸摸出卖了郤至,虽然晋厉公心里已经有了怨恨甚至拿下郤至的想法,但是讨好领导的工作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怠慢的,郤至还是准备将这头野猪进献给晋厉公。
结果呢?
郤至还没来得及上贡,有个叫『孟张』的太监居然把野猪给抢了过去……
郤至哪受得了这份气,当即拔箭就射死了孟张,这下好了,晋厉公冠冕堂皇的找到了向郤至发飙的理由:好个郤至,你竟然敢欺负我。
郤至:……
我们都知道,晋厉公这会正陪着美女喝着小酒,小太监也是郤至给杀的,既然是郤至先动的手,晋厉公就有足够的借口发动群臣来讨伐郤至了。
不过,受宠的胥童却发话了:不行。
晋厉公:为什么不行……
胥童:郤氏族大人多,四处树敌导致怨恨也多,去掉大族,公室就不受逼迫;讨伐怨恨多的,也容易有功。斩草要除根,要杀就把三郤全部杀完。
晋厉公:正合我意……
因为一头野猪,因为一个太监,晋厉公与郤氏的矛盾终于公开化,得知晋厉公要对付郤氏的消息后,郤锜二话不说立即就要召集族人攻打晋厉公,剑拔弩张,形势危急。
但是,面对如此情形,郤至又是这样说的:人所以立,信、知、勇也。信就不能背叛国君,智便不能残害百姓,勇也不能发动祸难。没了这三样,谁会亲近我们?再说了,国君要杀臣子,臣子又能怎样?
郤至看来,郤氏能够如此壮大,全都是因为受了国君的俸禄,拿着国君的俸禄聚齐了亲族却反过来与国君相争,罪过实在是太大了,与其同晋厉公殊死一搏,不如坦然听候命令,静候命运的裁决。
公元前574年,12月26日,胥童、夷羊五率领甲士八百人准备对郤氏发起进攻。
对于这次行动,长鱼矫一方面建议动作不要搞得太大,另一方面又忌惮于郤氏的实力,于是便使了个计谋,只见他和晋厉公的另外一个宠臣『清沸魋』『音同颓』拿着戈故作打斗状,边打边闹来到了郤府。
长鱼矫二人佯装要打官司,不知情的三郤正准备摆开阵势帮他们审理『案情』,长鱼矫出其不备突然用戈接连刺死郤锜和郤犫,楞过神来的郤至正要逃走,结果所乘之车又被长鱼矫给追上。
同样的戈,同样的结局,郤至也被长鱼矫刺死。
更为悲惨的是,随后郤锜、郤犫、郤至的尸首全部被陈列于朝堂示众。
一个坚信『信、智、勇』而不忍站在国君对立面的家族走过几代人的辉煌,就此而黯淡于晋国政坛。
577 三郤之难
公元前574年,某天,晋厉公外出打猎。
说是打猎,实际上晋厉公也就带着几位美女随便玩了会就喝酒去了,剩下的便是众大夫射猎,然后把猎物进献给晋厉公。
提一点,作为一国之君,晋厉公当然有自己的专属猎场,不过像他这般只顾着与美女打猎、喝酒而置众大夫一边多少还是有些失礼。
不过没办法,毕竟晋厉公才是晋国最高领导……
这不,晋厉公这边把着妹子、喝着小酒,那边郤至就过来进献自己的猎物了。
好家伙,居然是头野猪……
既然称这头猪为野猪,那就说明有家猪,借此机会我们不妨小小的科普一下:至少在距今八、九千年以前,大中华的故土上就已经有了野猪被驯化为家猪的相关证据。
更值一提的是,对比早先世界各地人类与文明,家猪的『专利权』应该就是在我们这片故土上。
好吧,虽然栾书已经偷偷摸摸出卖了郤至,虽然晋厉公心里已经有了怨恨甚至拿下郤至的想法,但是讨好领导的工作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怠慢的,郤至还是准备将这头野猪进献给晋厉公。
结果呢?
郤至还没来得及上贡,有个叫『孟张』的太监居然把野猪给抢了过去……
郤至哪受得了这份气,当即拔箭就射死了孟张,这下好了,晋厉公冠冕堂皇的找到了向郤至发飙的理由:好个郤至,你竟然敢欺负我。
郤至:……
我们都知道,晋厉公这会正陪着美女喝着小酒,小太监也是郤至给杀的,既然是郤至先动的手,晋厉公就有足够的借口发动群臣来讨伐郤至了。
不过,受宠的胥童却发话了:不行。
晋厉公:为什么不行……
胥童:郤氏族大人多,四处树敌导致怨恨也多,去掉大族,公室就不受逼迫;讨伐怨恨多的,也容易有功。斩草要除根,要杀就把三郤全部杀完。
晋厉公:正合我意……
因为一头野猪,因为一个太监,晋厉公与郤氏的矛盾终于公开化,得知晋厉公要对付郤氏的消息后,郤锜二话不说立即就要召集族人攻打晋厉公,剑拔弩张,形势危急。
但是,面对如此情形,郤至又是这样说的:人所以立,信、知、勇也。信就不能背叛国君,智便不能残害百姓,勇也不能发动祸难。没了这三样,谁会亲近我们?再说了,国君要杀臣子,臣子又能怎样?
郤至看来,郤氏能够如此壮大,全都是因为受了国君的俸禄,拿着国君的俸禄聚齐了亲族却反过来与国君相争,罪过实在是太大了,与其同晋厉公殊死一搏,不如坦然听候命令,静候命运的裁决。
公元前574年,12月26日,胥童、夷羊五率领甲士八百人准备对郤氏发起进攻。
对于这次行动,长鱼矫一方面建议动作不要搞得太大,另一方面又忌惮于郤氏的实力,于是便使了个计谋,只见他和晋厉公的另外一个宠臣『清沸魋』『音同颓』拿着戈故作打斗状,边打边闹来到了郤府。
长鱼矫二人佯装要打官司,不知情的三郤正准备摆开阵势帮他们审理『案情』,长鱼矫出其不备突然用戈接连刺死郤锜和郤犫,楞过神来的郤至正要逃走,结果所乘之车又被长鱼矫给追上。
同样的戈,同样的结局,郤至也被长鱼矫刺死。
更为悲惨的是,随后郤锜、郤犫、郤至的尸首全部被陈列于朝堂示众。
一个坚信『信、智、勇』而不忍站在国君对立面的家族走过几代人的辉煌,就此而黯淡于晋国政坛。
@catslover 2016-10-06 23:00:44
看看,又死人了
-----------------------------
呵呵 破坏节日的气氛了
@小白是伊涅斯塔的 2016-10-07 15:25:31
终于跟上了,看的我头晕了,楼主你果然棒棒的
-----------------------------
小白还在呢
开更
话说为了不断更 我这是连去月球的机会都放弃了的啊
@catslover 2016-10-06 23:00:44
看看,又死人了
-----------------------------
@o弘毅o 2016-10-07 22:38:46
呵呵 破坏节日的气氛了
-----------------------------
@catslover 2016-10-07 22:59:13
没关系,反正我也不过节。
-----------------------------
呵呵 现在的节也就那样 去哪都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