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___静 2016-11-23 23:08:47
沙发抢完,收工~
-----------------------------
我去 我就洗了个澡
才女都干了些什么...
@善水心 2016-11-24 10:46:11
今天感恩节哪~感谢半仙每天都更这么精彩的文,辛苦啦(*^-^*)
-----------------------------
看来我也得感恩
那就今天早点更呗
629 子罕弗受玉
晋悼公去世之后,我们聊一聊当年的一件小事,以此感受感受古人的正能量,顺便冲淡一代霸主离世所带来的悲痛与惋惜。
这件事情与子罕有关,不是郑国那位郑穆公的儿子,因为他早已经去世,这位子罕说的是宋国担任司城的那位。
郑国给宋国送礼以换取几位叛臣的事件时我们提到过子罕,当时司城子罕认为由郑国跑路而来的司臣有才而专门将其放走并托付于鲁国的季孙宿。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到司城子罕爱才的一面。
接下来,我们要说的是爱才之外司城子罕爱财的一面.
话说这真的会跟什么正能量有关么……
事情是这样的,有位宋国国人得到了一块美玉而不敢独享,于是进城把这块美玉进献给了司城子罕。
这样的剧情好像我们也不算陌生,毕竟楚国的卞和曾经也干过类似的事情。
卞和当时得到一块璞玉并决定把它送给楚王,既然是璞玉,那就属于没有专家认证和质量鉴定的那种,也就是说质量是得不到保证的,于是悲剧就发生了。
就在卞和前后分别进献给楚蚡冒和楚武王两代楚王时因为没人识货使得他被误以为是在欺骗君王,从而导致卞和的左、右脚前后被砍,直到卞和第三次将璞玉进献给楚文王时这块璞玉才被剖开,和氏璧的传奇自此流传开来。
这位给子罕进献美玉的人显然吸取了卞和教训,他在进献之前已经找过玉工,也就是当时的玉石专家做过鉴定。
所以我们说,专家说的话有些时候还是很重要的:大可保命,小可保腿,只需专家一张嘴……
总之吧,由于鉴定在先,对于宋国的这块美玉也就不存在赌石一说,但是子罕还是拒绝了献玉人的好意……
为什么呢?
子罕是这样解释的:我从来不把贪婪作为宝物,你却把美玉作为宝物,假如你把美玉献给了我,这样我们两人同时都会失去自己宝物,不如各人保留自己的宝物吧。
所以我们明白了,子罕的确爱财,但是他的爱惜的财富并不是什么美玉宝器,而是克己廉洁的宝贵品行。
有意思的是,虽然遭到拒绝,但献玉人却仍然坚持要送给子罕,这次他的理由更加充分:假如让他再次带着如此贵重的宝物回去,半道上实在是风险太大,就算是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着想,这块宝玉也必须送出去。
子罕:……
没办法,为了献玉人的安全,子罕最终还是接受了他的好意并收下这块美玉,一件宝物引来一段佳话,折射的是子罕视品行比宝物更加珍贵的美德。
此情此景,实在是令我们感动不已。
然而,故事到这里的时候还并没有结束……
子罕是如何处理这块美玉的呢?
首先,子罕找玉石工匠将这块美玉雕琢一番,美玉身价倍增后子罕将它卖了个好价钱;
其次,子罕把卖玉器得来的钱都给了这位献玉之人,『富而后使复其所』;
也就是说子罕最终还是把宝玉所带来的钱财归还给了献玉人后才让他回家,并且这些钱财一下子就让其富了起来。
最后,『子罕弗受玉』的典故告诉,把宝贝交给国家或者国家的高级官员,至少在春秋时期操作的可行性还是很高的,比起奖状一张,一不小心就会得到巨大的回报……
@善水心 2016-11-24 20:54:20
哈哈,我好像看过这个电视,东方小故事里有一集好像就是说这个哒
-----------------------------
话说哪个电视这么八卦呢
东方小故事是一个反映我国古代近代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高尚道德情操的系列小故事。每集讲述一个人物,故事中人物有的机智、有的好学、有的勇敢、有的正直、有的为人类科学做出了很大贡献,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感受到人生中应具有的真善美品质,激励完善自己的人格。
001.赵帧纳谏002.履洼趣思003.高山流水004.寻草问邻005.陶侃母教
006.徐谓送匾 007.可谓公矣 008.黄叶著书 009.宋人献玉 010.圆木警枕
011.霞客探洞012.刘晏节俭 013.蒙正气度 014.晏子使楚 015.陆游遗诗
016.半鱼之训 017.纯仁助人 018.黄香温席 019.闻鸡起舞 020.岳母刺字
021.举人以廉 022.邹忌照镜 023.触龙说后024.刘娥罢殿 025.事难两全
026.熄灯摘缨 027.鲍宣娶亲 028.严纳兴学 029.忍辱著史 030.寇准罢宴
031.洪武试臣 032.孔子拜师 033.添字得驴 034.板桥让路 035.铁杵成针
036.华佗学医 037.车夫去骄 038.李离殉职 039.乐天作诗 040.一钱太守
041.凿壁借光 042.断齐划粥 043.孺子可教 044.程门立雪 045.曾参教子
046.君子守信 047.孔融让梨 048.母训子发 049.毛遂自荐 050.亮侪摘印
051.完璧归赵 052.巧戏豪吏 053.梁上君子 054.讳疾忌医 055.海瑞惩恶
056.羊续悬鱼 057.滥竽充数 058.智破骗局 059.华佗治贪 060.旬息垒卵
061.卧薪尝胆 062.苏武牧羊 063六尺巷道. 064.满宠执法 065.将相和好
066.信义退兵 067.判不可改 068.推敲之谊 069.杨震四知 070.廉石还乡
071.强项董宣 072.望梅止渴 073.河伯取妻 074.包拯拒砚 075.道子拜师
076.孟母断纾 077.县官拉纤 078.欧公改文 079.礼待属官 080.李晨训女
081.千金市骨 082.鼠啮顾书 083.击缸救人 084.移木赏金 085.冯籍买义
086.贤后谏君 087.无主之梨 088.汉高改过 089.计俸还金 090.敝乘拒贿
091.芦荡托渡 092.还镯救人 093.发愤忘食 094.羲之墨池 095.习射纪昌
096.田忌赛马 097.灌穴取球 098.聊斋求教 099.东坡三养 100.伯乐一顾
@片汤2016 2016-11-25 07:29:47
顶,十一点了还在回帖,休息、休息一下!
-----------------------------
呵呵 那会反正也在看书
630 晋平公的三把火
感受过子罕的美德后,我们继续回到正题,看看后晋悼公时代中原又会有那些变化。
公元前557年,春,晋悼公的葬礼如期举行,随后其子『姬彪』即位,史称『晋平公』。
首先,晋平公即位后晋国人事上有一定的变动,比如因身体原因让位给弟弟韩起的韩无忌之子『韩襄』、士鞅、下军将栾黡之子栾盈以及先前已经告老的中军将祁奚等人成为公族大夫。
此外,比如羊舌肸接替士贞子出任太傅一职。
其次,新官上任总是要烧上三把火的,晋平公布置完国内的事务后便沿黄河而下到了『湨梁』『音同菊,今河南济源市一带』会见鲁、宋、卫、郑、曹、莒、邾、薛、杞等一众诸侯国君。
一来晋悼公虽然英年早逝,但此时晋国威望尚在;
二来鲁国长期被齐国以及周边的 此次会见,晋平公号召诸侯们和平共处并退回互相侵占的土田,由于鲁国四周颇不安稳,晋平公还当场拘捕了莒、邾两国国君,理由是莒、邾两国同齐、楚两国走得太近。
莒、邾骚扰,晋平公借着会见众诸侯的机会替鲁襄公出头倒也在他的业务范围内。
仅仅就即位后的第一把火来看,晋平公依稀让我们想起14岁的晋悼公,不过同齐国走得太近都会成为教训莒、邾的理由,齐国与晋国之间的关系恐怕是每况愈下……
这不随后晋平公又烧起了第二把火,这次晋平公邀了一众诸侯在温地举行宴会,并且在宴会上让大夫们跳舞助兴。
轮到齐国大夫『高厚』时,问题就来了……
什么问题呢?
原来,大夫高厚的跳的时候诗与舞蹈搭配得不好。
按照规矩,所谓『歌诗必类』,诗和舞蹈的搭配那都是有讲究的,高厚既然跳舞不够讲究,中军将荀偃便表示很生气,认为高厚是故意不把诗和舞蹈搭配好的,这是齐国有二心的明显表现。
随后鲁、宋、卫、郑等国大夫一唱一和,结论就出来了:得给齐国点颜色看看。
没错,只要晋平公想打齐国,随便找个理由还是不难的,高厚也因为这次不够专业的舞蹈得罪晋平公而赶紧逃回齐国……
不过,晋平公的第三把火并没有烧在齐国身上,而是对准了小小的许国。
许国是谁的小弟?
我们知道,许国一直都是站在楚国这边的。
但是,连郑国都能死心塌地的归服于晋国,许国自然也是会变通的,所以对于此次被讨伐之事,原本想求晋平公帮忙的许国国君许灵公表示实在是很委屈……
其实吧,事情是这样的,地理位置来看,许国介于郑国和楚国之间,随着郑国投奔晋国,许灵公也有了叛楚的想法,但是安全起见便想当着众诸侯的面请求晋平公帮忙迁移都城,这样一旦楚军讨伐起来许灵公的压力会小那么一点。
面对如此请求,晋平公自然是很高兴的就批准了,但是问题来了,许灵公想投奔晋国不假,但许国的一众大夫却对迁都一事持反对意见,也就是说,晋平公帮着许灵公迁都的计划被许国一帮大夫给否决了……
大起大落来的如此之快,晋平公当下让各位诸侯回国不要插手此事,表示打算单独出兵进攻许国以秀一下自己的存在感,结果郑国大夫子蟜知道后坚决要求郑军跟随晋国伐许,看来郑国这次的确是真心实意归服于晋国了。
其实也不完全是,毕竟前面几年我们看到郑国和许国之间关系并不太好,郑国几次三番讨伐许国都因楚国的干预而闹得不够痛快,所以好不容易能够找到个『公报私仇』的机会,郑国当然是不愿意轻易放过的……
公元前557年,6月,晋军驻扎于『棫林』『今河南叶县一带』,闻风而来的楚国也有出动,晋平公上任以来的第一次晋、楚之战即将上演。
@善水心 2016-11-25 21:39:21
呵呵,难得周末活捉半仙~\(≧▽≦)/~ 话说,晋悼公那么年轻就挂了,那晋平公这个时候多少岁啊?
-----------------------------
呵呵 这个问题后面我们会简单分析的
晋平公跟那位叫做师旷的有一个典故,说的是晋平公70岁了还虚心好学
然而我们认为这根本就是不符合逻辑的事情..
@善水心 2016-11-25 21:39:21
呵呵,难得周末活捉半仙~\(≧▽≦)/~ 话说,晋悼公那么年轻就挂了,那晋平公这个时候多少岁啊?
-----------------------------
目前没有晋平公确凿的出生年龄,各方面资料来看晋平公应该是晋悼公的儿子,从这个角度我们知道晋平公即位时应该年纪也不会很大
@推倒梅西最终胜利 2016-11-25 21:11:13
打卡!露珠的贴简直八卦区清流_(:3」∠)_我居然今天才看到QAQ
-----------------------------
然而我居然才看到这个回复...
@善水心 2016-11-26 20:31:26
@catslover 14944楼 2016-11-26 00:19:00
抽空来顶一下……
—————————————————
时差姐姐,你可回来了。我想死你啦~\(≧▽≦)/~
-----------------------------
@catslover 2016-11-26 20:54:01
感动死我了~热泪盈眶啊
-----------------------------
这这这...
这是年底了咱们帖子里面还要搞个联谊的节奏么...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11-26 19:42:16
@禅___静 2016-11-23 23:08:47
沙发抢完,收工~
—————————————————
@o弘毅o 14904楼 2016-11-23 23:12:00
我去 我就洗了个澡
才女都干了些什么...
—————————————————
在楼主洗澡的时候抢沙发?
-----------------------------
这叫不务正业
简单说几句,湛坂之战是春秋时期晋楚争霸比较有名的一场战役,但是文字部分的介绍却非常少。
湛坂之战之所以出名,我个人觉得还是在于这场战争的象征意义比较重大,从晋悼公在位时楚国的疲软我们多多少少是能感受到晋楚之间的争霸已经不如晋文公以及楚庄王年代来的激烈。
归根结底的话,晋悼公时期的楚国整体实力逊于晋国,争霸的成色不够足应该是核心;
到了晋平公即位的初期,晋国的底子是比楚国要厚的,所以结局并不算意外。
结合后期的进程来看,湛坂之战实际上标志着春秋时期晋楚争霸的格局已经渐渐进入到尾声,晋、楚都因各自的问题变得不再强势。
加之吴国的兴起,一起齐灵公末期齐国对晋国也不再衷心,接下来春秋时代的格局会发生比较重大的变化,所以这场文字资料不多的战争基本浓缩了晋楚争霸格局道路上的最后辉煌。
631 湛坂之战
公元前557年,6月初9,晋军正式对许国发起进攻。
话说这都叫什么事,分明许灵公是想通过迁都来向晋平公示好的,结果因为许国大夫们的反对最终招来晋国的讨伐……
当然,以晋国的实力教训许国自然是不在话下,所以就在攻打完许国后中军将荀偃、下军将栾黡又领兵对楚国发起进攻。
晋国为什么要攻打楚国?
荀偃表示4年前楚国曾经攻打宋国以作为郑国归服于晋国的报复,所以晋国这次要为宋国讨个说法。
说起来这都是晋悼公和楚共王时期的事情了,如今两国早已更换国君,这还真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看来晋国为了收拾他人编起理由来还真是一套接一套的……
晋国来犯,楚康王只得派了『公子格』领兵应对,晋、楚两军在『湛坂』『今河南平顶山一带』遭遇。
借着晋悼公的余威,晋平公即位以来晋、楚之间的第一场交战『湛坂之战』结果是楚军大败而逃,晋军则一路追击至楚国的『方城山』之外,随后再次攻打了许国之后才班师回国。
许灵公:……
湛坂之战,看似过程简单,楚军大败的背后彰显的是晋悼公在位期间尽心治国的积极效果,需要说的是,以晋国军队入侵至楚国本土,这是强如晋文公也从来没有做到的事情,这也是自公元前583年晋景公时期上军将栾书伐蔡破沈并共楚后晋军第二次侵入楚国本土。
从这个角度来看,楚庄王后的楚国俨然又步齐桓公后齐国之后尘的趋势。
当然了,对于这个问题齐灵公可不是这么想的……
公元前557年,秋,齐灵公派兵对鲁国发起进攻并包围孟孙氏所在的『郕邑』『今山东宁阳县一带』,齐国对晋国的二心已是昭然若揭。
但是,就在叔孙豹将齐伐鲁一事汇报给晋国后得到的回应却是这样的:救援鲁国嘛,自然是义不容辞的,但是一来目前晋国国君还没有举行『禘祀』,二来晋国刚刚讨伐完许国和楚国不久,出兵有些不合时宜。
所以,鲁国最好还是先忍着……
提一点,诗曰:『禘,大祭也。』
也就是说禘祀在春秋时是各诸侯国君祭祀先祖十分重要的一项活动,但是拿祭祀和百姓来搪塞鲁国,叔孙豹却也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叔孙豹表示:齐国不停的骚扰鲁国,鲁国也是没办法了才郑重请求晋国支援,鲁国形式之危,可谓『朝不及夕』,等晋国空闲下来才想起此事,到时候恐怕就来不及了。
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叔孙豹当时就分别对中军将荀偃和中军佐士匄念了两首诗。
叔孙豹对荀偃念的叫做『祈父』:『祈父,予王之爪士。胡转予于恤,靡所厎止? 』
祈父指的是武将,这首诗是主要抒发的是周天子都城卫士的不满情绪, 荀偃只得表示『偃知罪矣』……
叔孙豹对士匄念的是『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嗸嗸。唯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这首诗的寓意就更加明显了,表达的是西周末期百姓对社会现状的严重不满。
如今被叔孙豹用来讽刺不作为的老大,士匄当即表达只要有我士匄在,鲁国的事情晋国就一定会认真对待……
结果呢?
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556年,晋国仍然没有对齐国采取任何措施,于是乎齐灵公再次派兵对鲁国发起了进攻。
鲁襄公:……
@善水心 2016-11-26 20:31:26
@catslover 14944楼 2016-11-26 00:19:00
抽空来顶一下……
—————————————————
时差姐姐,你可回来了。我想死你啦~\(≧▽≦)/~
-----------------------------
@catslover 2016-11-26 20:54:01
感动死我了~热泪盈眶啊
-----------------------------
@o弘毅o 2016-11-26 21:15:04
这这这...
这是年底了咱们帖子里面还要搞个联谊的节奏么...
-----------------------------
@catslover 2016-11-26 22:38:25
你可以扮一下冯巩,这主意不错吧。
-----------------------------
时差姐姐你好 那你扮谁呢
@o弘毅o 2016-11-26 21:44:54
631 湛坂之战
公元前557年,6月初9,晋军正式对许国发起进攻。
话说这都叫什么事,分明许灵公是想通过迁都来向晋平公示好的,结果因为许国大夫们的反对最终招来晋国的讨伐……
当然,以晋国的实力教训许国自然是不在话下,所以就在攻打完许国后中军将荀偃、下军将栾黡又领兵对楚国发起进攻。
晋国为什么要攻打楚国?
荀偃表示4年前楚国曾经攻打宋国以作为郑国归服于晋国的报复,所以晋国这次要为宋国......
-----------------------------
@征岚雪影 2016-11-27 12:55:39
叔孙豹当时就分别对中军将荀偃和中军佐士匄念了两首诗。
第一反应就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这位中央来的博士同志,思想不要太江化嘛...
@东海闲鸥 2016-11-27 17:05:07
周末快乐~!!!!
-----------------------------
大姐姐周末好
大家晚上
预告一下,近期我们将会把精力放在晋国和齐国的一段“内斗”上
632 鲁国臧氏
我们说叔孙豹虽然诗念得足够好,以至于荀偃、士匄两位晋国中军将、佐接连动容,但是因为晋军并没有拿出实际行动,被打的却仍然是鲁国……
与上一次孟孙氏所在的郕邑被攻打不同的是,公元前556年齐军选择的则是臧氏所在的『防邑』『今山东费县一带』。
比起孟孙氏、季孙氏以及叔孙氏这三大家族,臧氏虽然略逊一筹,但也来头不小,我们不妨做个简单的介绍。
公元前718年,春秋初年的鲁隐公五年,当时鲁隐公准备到棠观看捕鱼,结果被大夫认为这事不符合国君的身份而遭到劝阻,这事我们做过介绍,有性格的鲁隐公当时还是坚持去了,劝他的人叫做臧僖伯,这是鲁国臧氏早期的代表人物。
臧僖伯是鲁孝公之子,属于正统的姬姓公族,到其曾孙臧文仲时我们就已经比较熟悉,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公元前630年卫成公的被下毒事件。
当时晋文公派了医生衍想要毒死卫成公,卫成公的手下通过贿赂衍而减少毒药剂量使得卫成公逃过一劫,后来由于鲁国出面求情,晋文公终于是讲卫成公给释放,其中说服鲁僖公起到关键作用的人便是善于外交的臧文仲。
臧文仲之子臧宣叔前面亦有介绍,他有两件事情我们印象深刻,一是鲁成公初年协助季文子将东门襄仲一族驱逐出国,二是作为鲁国代表之一参与了公元前589年晋伐齐的鞍之战。
至于臧宣叔之子臧纥,我们应该也有点印象,公元前569年,鲁国有样学样的向晋悼公申请并收了小弟鄫国,结果没过多久鄫国被邾国、莒国两国欺负,鲁襄公当时就派了臧纥领兵救援鄫国。
结果我们也知道了,鲁国国人后来唱的是『我君小子,朱儒是使。朱儒朱儒,使我败于邾』,身高不足的臧纥因为救援不利最后闹了笑话……
提一点,臧文仲名辰,因其谥号为文而被我们称作臧文仲,事实上臧纥谥号为武,因此也被称作臧武仲,这个角度证明臧纥也并非被鲁国国人所耻笑的侏儒那般不堪。
好了,鲁国臧氏几代人的基本情况了解之后,我们知道臧氏虽然在鲁国一直不是最显眼的家族,但其家族地位历来也不低,并且臧纥还是颇有能力的,只是这次齐国大夫高厚领兵将防邑紧紧包围,被围困在内的正是臧纥……
防邑被围,晋国此时仍然没有动静,鲁国只得自己出兵营救,不过因为惧怕齐军,鲁军仅仅只是到了防邑邻近一个叫『旅松』的地方就停了下来。
臧纥得自己想办法从防邑逃到旅松来……
万幸的是,鲁国三虎之一、名字也有一个纥的叔梁纥刚好就在防邑,这天夜里,叔梁纥和臧氏子弟『臧畴』、『臧贾』率领三百名甲士夜袭齐军,叔梁纥等人成功突围后把臧纥送到旅松。
随后,几位猛士竟然又安全返回防邑,齐国则在不久后退兵而去。
臧纥逃过一劫,皆因叔梁纥等勇猛过人,不过还是有一位叫做『臧坚』不幸受伤而且被齐军给俘虏了去。
对于臧坚,齐灵公倒是派了夙沙卫前去慰问并表示希望臧坚好好养伤,千万不要有什么想不开的念头。
然而,臧坚内心其实是很不满的,既是对齐灵公的安抚不满,更是对夙沙卫的身份不满,前面莱国给齐国送礼的时候我们提到,夙沙卫是一位宦官。
所以臧坚是这样说的:感谢君王的关照,不过君王虽赐我不死,却又故意派一个宦官来对一个士表示敬意,恐怕也是不太妥的事情。
臧坚不满的是齐灵公居然安排一个宦官来慰问他,颇有羞辱他的意思,最终,臧坚找到一段小木桩,趁人不备刺进伤口而亡。
所谓士可杀、不可辱,恐怕不过如此。
@善水心 2016-11-28 12:55:49
孔子他爹的光辉时刻,不多八八呀?
-----------------------------
高手就应该聊聊数笔,这样才显得深不可测啊
小姑娘觉得我说的有道理不...
@东海闲鸥 2016-11-28 19:14:01
送你一抹冬天的阳光~~~~~~算了不送了,烫到我的手了~~~~~~!!
-----------------------------
都烫到了还不送出来...
633 梦见厉公
公元前558年,齐灵公24年,齐国一改尊晋为霸主的姿态而对鲁国发起进攻,晋悼公还没来得及召集诸侯讨伐齐国便病逝;
公元前557年,春季和秋季,齐国先后两次攻打鲁国,叔孙豹到晋国汇报情况遭遇齐国的推脱;
公元前556年,秋,齐军兵分两路,齐灵公亲自率师攻打鲁国北部边境,大夫高厚率师包围防邑,猛士叔梁纥等将臧纥转移到安全阵地,晋国仍然没有动作。
到了公元前555年,秋,齐军再次对鲁国北部边境发起进攻,算起来的话,这是短短四年内齐灵公的第五次伐鲁;
四年五伐鲁,除此之外,站在齐国一边的邾国也在近年数次骚扰鲁国,征伐之急、攻势之频繁,齐灵公欲脱离晋国而另起炉灶的野心愈发明显。
齐国连续的动作之后,被叔孙豹的『祈父』念得表示『偃知罪矣』的晋中军将荀偃终于下定攻打齐国的决心,齐国的接连动作同时也终于激起晋平公收拾齐国的念头,鲁国这一忍就忍到了晋平公在位的第三年。
不过说起来的话,荀偃此番下定决心伐齐,除了齐国连番攻打鲁国威胁到晋国的地位之外,还与他不久前做的一个梦有关。
荀偃梦到了什么呢?
他梦到的是晋厉公。
当年栾书作乱杀死晋厉公,荀偃也有参与其中,我们猜都猜得到这番梦到晋厉公自然不会是什么好梦。
只见梦里晋厉公和荀偃先是争讼得胜,接着又用戈朝着荀偃一挥,荀偃的脑袋便掉了下来。
荀偃赶紧跪下来把脑袋安在脖子上,双走捧着头就跑到了晋国一个叫做『梗阳』的地方并在那里见到了一个叫做『皋』的巫师。
接下来呢?
荀偃表示接下来自然是被吓醒了……
好了,重点来了,过了几天,荀偃在路上走着走着还真就遇到了这位巫皋,寒暄过后荀偃谈起了自己做到的这个噩梦,然后巫皋表示很巧,因为他刚好也做了个梦,内容竟然一模一样。
荀偃:……
梦这个话题前面出现过多次,按照设定通常因为一个梦都会引发一段不可思议的故事来,显得很玄学而又科学无法解释的样子,不过两个人做同样的梦虽然科学不好解释,但是对于巫皋来说解释起来完全就不费劲。
为什么呢?
巫皋表示巫师这个行当本来就不是靠科学吃饭的……
巫皋是这么解释的:今年您必死无疑,如果东边有战事,不如就此一战。
换句话说,从这个奇怪的梦中巫皋看到的是荀偃死亡的征兆,既然要死,战死疆场总归会是最好的结局。
荀偃没有表达不同的意见,而是默默的接受了这个建议……
适逢齐灵公四年内第五次进攻鲁国,而齐国又是我们知道最东边的诸侯国,这次晋国出兵伐齐、荀偃作为主将出征莫名就平添了几分悲情色彩。
就在晋平公、荀偃一行渡过黄河之前,荀偃用朱丝,也就是红色的绳子系了两对玉而祷告到:齐灵公靠着地形险要、仗着人多而丢弃好友、违背盟誓、欺虐百姓,晋平公此番将率领诸侯前去讨伐,臣子荀偃作为辅助,如果成功而不使神灵羞耻,荀偃愿以死自誓,不再渡河,任神灵加以制裁。
随后,荀偃把玉沉入黄河,带着复杂的心情率领晋军渡过黄河。
话说起这个标题的时候我其实是想弄成 梦到厉公 的
因为这样的标题我总会想到哥哥的 梦到内河 这首歌...
@Cassie向阳花 2016-11-28 09:14:13
顶
-----------------------------
向阳花好
@善水心 2016-11-29 11:19:07
不怨天,不尤人,坦然接受,荀偃算得上是大丈夫了吧
-----------------------------
恩,我个人觉得荀偃这个人吧到了最后面对死亡、或者说死亡寓言的态度应该是他的亮点之一
后面我们会介绍他是如何死的,假如这个梦是真的话,应该是他身体某个部分的疾病已经映射到了梦中
至于巫师为什么会做同样的梦,我其实是无法理解的,这个就得交给万能的小姑娘了。
@catslover 2016-11-29 01:27:14
我齐国又要丢人了。。。话说齐国算得是“死于安乐”的典型了。
-----------------------------
哈哈 时差姐姐暴露了自己齐粉的身份
其实这个阶段我们把晋国于齐国的矛盾作为焦点所在,一个角度说明齐国在几十年内乱之后已经开始恢复元气,在晋楚争霸的格局行将落幕时,齐国也会是接下来的一个主要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