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春秋史】华夏文明溯源——传说 、历史与文化

  634 大战诸侯
  634 大战诸侯

  公元前555年,10月,晋平公、鲁襄公、宋平公、卫殇公、郑简公、曹成公以及莒、邾、滕、薛、杞、小邾等共计12个诸侯国君汇于鲁国。
  此次盟会,晋平公领着众诸侯重温晋平公元年于湨梁的盟誓,接着便进入到主题:集体讨伐齐国。
  既然有了贼心,齐灵公也还是颇有几分贼胆的,面对联军的讨伐,齐灵公亲自坐镇『平阴』『今山东济南附近』抵御联军的讨伐。

  说起来,平阴一带位于齐国以西,地势相对平坦而无险可守,齐国当年在这里布防一是为了屏蔽鲁国,二则是方便救援卫国。
  至于救卫,这主要还是齐国做大哥时所考虑的事情……
  为抵御联军,齐灵公下令在城外深挖壕沟,又是城门又是沟堑,看起来足够抵挡一阵子的样子。

  不过宦官夙沙卫倒是有不同的意见,在他看来以这样水平的守备根本不能抵挡联军的攻势,不如扼守平阴南面一带的险要之地来得更好。
  然而,对于挖沟战法很满意的齐灵公压根就不听……
  果不其然,就在联军派兵进攻时,齐灵公所布置的守备完全无法抵挡,齐军伤亡惨重,齐灵公只得且战且退。

  更为严重的是,此时大夫『子家』又带话来表示晋国已经批准鲁国和莒国各自带领一千辆战车,一个从西北、一个从东北准备攻打齐国,一旦鲁国和莒国攻打进来,只怕齐灵公的处境比在齐国避难的卫献公还要惨上几分。
  对于子家的这条信息我们简单提几点:
  其一,随着时间的推移,春秋时期的战争规模也是逐渐变大,从春秋早期双方几百辆战车到如今鲁国和莒国这等军事实力非常一般的诸侯国都准备出动一千辆战车可见一斑;
  其二,以战车论战争规模对于我们仍相对模糊,前面有过介绍,一辆战车合计配置的人数在25人左右, 一千辆战车对应的便是二万五千人左右,十二国联军仅仅鲁国和莒国便准备出动五万人,齐灵公的压力可想而知;

  其三,所谓兵不厌诈,子家的信息是从哪得来的呢?
  其实是士匄私下偷偷找人带话给他的,鲁国和莒国报出的兵力水分应该不少,但这边子家传话给齐灵公后,齐灵公反正是被吓得不轻……
  对于齐灵公此时的状态,齐国大夫『晏婴』是这样评价的:国君本来就没有勇气,如今又听到这些话,恐怕是活不了多久了……

  随后,有意思的一幕出现了,只见这边齐灵公恐惧之下登上附近一座叫做『巫山』之顶亲自眺望晋军,那边晋军也是相当配合工作,但凡山林河泽等将士无法达到的地方都树起一面面大旗,但凡战车左边都坐着真人而右边放置的却是伪装的假人。
  这还不说,战车后面还故意拖上木柴搅和得尘土飞扬,齐灵公放眼望去,那场面还真是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耳听为虚,眼见总为实,被唬得一愣一愣的齐灵公当即就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跑路……

  公元前555年,10月29日,齐灵公先一步脱身的情况下齐军也趁着半夜全线撤退,挖沟策略宣布失败。
  虽然天色已晚,但是对于齐军的动向晋军上下有着自己的判断,乐师师旷是这样对晋平公说的:乌鸦的叫声听起来很愉悦,齐军恐怕是逃走了。
  一群乌鸦守着空荡荡的军营,叫起来自然欢快……

  大夫『邢伯』对中军将荀偃又是这样说的:有车马行动的声音,齐军恐怕是逃走了。
  大半夜的虽然什么都看不到,齐军撤退时动作再隐蔽,战车马匹等还是会有声音传开来。
  羊舌肸则是这样对晋平公说的:城上有乌鸦,齐军恐怕已经逃走了。

  说好半夜的,羊舌肸为什么又看得到乌鸦了呢?
  我们猜齐军折腾了大半夜,这时天应该已经亮了……
  11月初1,晋军进入平阴,齐军果然已经是全部撤退,为了达到给齐灵公的目的教训来得再深刻一些,晋军顺着平阴继续追赶齐军……
  今天介绍到齐国这里 要不要来点地图什么的改善一下伙食?
  我们先上一个局部的地图
  看看齐、鲁周边都有哪些小国
  春秋-齐鲁局部

  
  这个图大家可以先简单看看,针对这个图我们简单说几句:

  1、齐国临海这个地理优势在齐桓公时期我们做过介绍,渔盐业使得齐国在几个大国中先天性占一定优势;
  2、齐国以东的纪国、莱国等在这个时期已经相继被齐国所灭,所以仅仅只是从领土面积的角度来看,鲁国是肯定比不上齐国的,这当然也与鲁国地理位置的局限性有一些关系;
  3、齐鲁周围的邾、小邾后面我们会做介绍,莒国大家应该也还有点印象,当年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就是一个从莒国出发,一个从鲁国出发,公子小白在莒国距离更近占得先机并最终抢先回国。
  鲁国以南的这些小国零零散散有一些出场,但是相关历史资料实在太少,对中原整体格局的影响也微乎其微,暂时就不介绍了。
  接着传地图
  公子纠与公子小白归国路线图


  
  说明
  图片出处 地缘看中国
  作者 淡水河谷
  大概在240节左右的时候我们提到当时齐襄公和公孙无知被杀,公子纠、公子小白分别从鲁国和莒国赶回国。

  这张图上那位作者标记了公子纠、公子小白回国的线路图,大家不妨参考一下。

  不过这段不是我们的重点,就不展开了。
  关于国都

  1、齐国都城一开始在营丘,图上有标注,初期因遭遇莱国的骚扰,所以齐国迁都到了临淄;
  2、鲁国都城在曲阜,并且一直在这里。
  关于国界

  地图中间有个红色很显眼的地方叫长勺,长勺之战当时就是在这里,经典的曹刿论战我们详细做过介绍。

  长勺附近有一条很长长城标记的线,这条线将齐、鲁区分开来。

  当然,即便到我们目前的这个进度,鲁国考虑的仅仅是在两国交界处修城筑强,长城还需要点时间才会出现。
  之所以放这张图,还是因为这张图对地形交代得比较清楚

  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齐鲁交界处是各种山脉,文中我们也简单提到,山东地区山地丘陵很多,这样的地貌下齐鲁之间如果相互设置关卡城墙防备,交通还是不会很简单的。

  山东地区我也就是去过济南一次,没有太切身的体会,算是遗憾吧。
  齐.地缘结构图


  
  话说我们这样用别人的图会不会有侵权的问题????????????
  这张图是那位朋友针对齐国做的局部图,刚好跟我们正文时间节点比较一致

  按我个人的理解简单说几点:

  1、齐国以东的纪、莱等国已经被吞并,一是齐国领土在增加,二是大家注意看,这些地方地势比较平坦,而且临海没有其他诸侯的威胁,这对齐国其实是有很大优势的;
  终整个春秋战国时代来看,齐国在地理上其实都是不吃亏甚至很占便宜的,错就错在他们太贪图安逸,到了战国后被秦国忽悠得团团转,失去了自己的历史机遇;

  2、这个图我们再次可以看到齐鲁之间交通其实并不友好,泰沂山脉巧妙的将齐、鲁隔开;

  当然,换个角度来看,也正是这样的地理结构决定了当年分封时齐、鲁的地理位置。
  3、地图左上黄色的黄河、蓝色的济水大家可以看看,春秋战国很多重要的事件都是围绕这两条河流展开,在介绍晋国和卫国地理特点时我们再详细讨论。
  鲁.地缘位置示意图


  
  这是鲁国的局部地图

  1、这张地图比起齐国的要稍微早一点,左上的邢国在公元前635年就已经被卫国灭掉;

  2、鲁国附近有一条叫泗水的河流,春秋战国时期比较著名,对鲁国也很重要;

  这里提一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地貌和几千年后的现在其实区别已经相当大,尤其是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变迁很大。
  黄河中下游因为黄河的频繁改到,很多古河已经不复存在,长江中下游的楚国当时湖泊沼泽后来也慢慢成了平原。

  3、这张图大家其实顺便可以看看坐下的宋国,宋国的地貌我们文字提到过,那真是四面开阔,一马平川,这种地貌在冷兵器时代无险可守,一旦被围攻十分难受。

  因商朝移民的身份,宋国是明显被穿了小鞋的...
  齐.鲁地缘关系示意图


  
  最后一张图大家简单体会一下

  再次感谢那位朋友,他自己做的图比我从网上找的很多都要精美实用
  对了,我们还没说平阴...
  我们先说济南

  为什么济南会叫济南?
  其实很简单,大家仔细在上面地图看一下就知道了,济南在济水的南面,济水之南,便是济南。

  这其实不是巧合,而是古代对于地名的一同十分常见的命名方式,山南、水北为阳、反正为阴,于是围绕山水的阴、阳、南、北出现了一系列的地名。

  我们随便举几个例子,阳比如汉阳、阴比如江阴,南如济南、北有河北,这要罗列的话简直是太多太多。


  一个有意思的是咸阳为什么会叫做咸阳,咸阳位于渭水之北,九宗山之南,山水俱阳,所以叫咸阳,咸,其实就是全部的意思...
  地理位置看,济南出于齐国以西,因山脉而与鲁国隔绝,春秋战国时期地位其实并不高,一开始叫做泺邑,汉朝后改为历城。

  平阴在济南附近,大家可以直接参考济南的地理方位。
  大家晚上好

  我们继续来看看齐国被围攻的情况
  635 勇士对勇士
  635 勇士对勇士

  话说这边齐军撤退,那边晋军紧接着追了上来,然后有意思的一幕就出现了,齐军内部竟然出现了内讧……
  原来,齐灵公抢先一步溜得那是飞快,宦官夙沙卫却负责殿后拖在了齐军的最后面,这时齐军中两位猛士『殖绰』、『郭最』又不高兴了,他们是这样对夙沙卫说的:让您为军队殿后,简直就是齐国的耻辱,您干脆还是先走吧。
  作为宦官负责殿后的确是有点不太合适,被羞辱的夙沙卫只得快马加鞭往前赶,殖绰、郭最两人则代替了夙沙卫替齐军殿后。

  殿后一词已经有过几次出现,我们简单解释一下:
  字面意思来看,殿后说的是行军时走在最后的部队,进攻时殿后部队压阵能够有效防止军队被敌人从侧翼或者后方突袭;撤退时则拖在最后阻止敌军追击,为主力军队的撤退争取时间。
  通常来看,行军打仗中殿后其实并不是一份好差事,尤其是在军队溃败时还要以少量兵力拖在最后来延缓敌军的追击速度,风险自然是极大的,但是高风险往往也伴随着高回报,活着能立军功,死了还能评烈士,这又是那些勇士们所看重的部分。
  不过正是因为殖绰、郭最两人以简单粗暴的方式抢了夙沙卫的殿后任务,一不小心就把齐灵公身边的红人给得罪了……

  提一点,地理特点来看,齐、鲁地带丘陵较多,所以像春秋时以车战为主的战斗方式在交通不利的齐、鲁一带并不讨好。
  夙沙卫一开始就东倒西歪的放置了一些战车堵塞在齐军追击的道路上,目的自然是延缓晋军的追赶速度,如今殿后的任务被殖绰、郭最两人给抢去,走到前面的夙沙卫一怒之下干脆杀了自己的马匹。
  夙沙卫这是不打算跑路了?
  其实吧,夙沙卫杀马匹的主要目的是把它们横陈在原本就狭窄的道路上,这样一来可以延缓殿后小分队的行军速度,这是赤裸裸的在报复殖绰、郭最两人……

  果不其然,受阻的殿后小分队很快就被晋国勇士『州绰』领兵给追了上来,这位栾氏家将上来就弯弓连射三箭,一箭射中殖绰肩膀,另两箭左、右插着殖绰的脖子飞了过去,看这架势箭法直逼楚国神射手养由基。
  秀完箭法后,州绰拿着小喇叭就开始喊话了:前面跑路的赶紧停下来,这样你还可以愉快的当我军俘虏;如果敢不停下来,下一箭我『将取其衷』。
  什么叫将取其衷?
  这不前面两箭从殖绰脖子左右飞过去么,取其衷就是两箭的中间位置……
  霸气归霸气,不过州绰表示虽然的确是喊了一嗓子,但是小喇叭是绝对没有拿的……

  刚刚羞辱过夙沙卫的殖绰转眼又被晋军如此威胁,这再次充分证明了殿后的确不是那么好当的,猜猜看殖绰是如何回应的?
  殖绰其实是这样的,他回过头来对州绰说道:你发誓?
  恩,殖绰要州绰发誓缴枪不杀……

  殖绰也不含糊,当即表示向太阳发誓坚决不杀战俘,于是乎一番亲切的交谈后州绰也不追了,殖绰也不殿后了,两边都停了下来。
  为什么呢?
  因为州绰都对太阳发誓了,殖绰也就答应了做他的战俘……

  只见州绰把弓弦解了下来,然后用弓弦从身后将殖绰双手捆绑。他的车右『具丙』也放下武器将郭最捆绑,州绰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射手只要专业技术过硬,俘虏起人来那简直就是轻松加愉快……
  @突然到来的爱情 2016-12-01 10:57:43
  我这频率,只能算打周卡了
  -----------------------------
  你这叫突然到来的打卡
  @突然到来的爱情 2016-12-01 10:57:43
  我这频率,只能算打周卡了
  -----------------------------
  你这叫突然到来的打卡
  @禅___静 2016-12-01 20:30:22
  @o弘毅o :本土豪赏(10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我也要打赏 】
  -----------------------------
  郭财女你好
  @禅___静 2016-12-01 20:30:22
  @o弘毅o :本土豪赏(10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我也要打赏 】
  -----------------------------
  郭财女你好
  大家晚上好
  有点卡得慌 直接更
  大家晚上好
  有点卡得慌 直接更
  大家晚上好
  有点卡得慌 直接更
  大家晚上好
  有点卡得慌 直接更
  636 四面围攻
  @善水心 2016-12-01 21:05:20
  卡了四次-_-||
  -----------------------------
  我现在有点怀疑人生...
  636 四面围攻

  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比起号称百步穿杨的神箭手养由基,州绰的名气虽然没有那么大,但是高超箭术所带来的威慑力在战场上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就在州绰将齐军的殿后小分队成功俘获后,晋军准备继续追赶逃兵,但鲁国和卫国却请求晋军不要继续追下去了。
  晋平公:……

  鲁、卫认为教训齐国的目的已经达到,所以就此收手?
  其实不然,我们才说过齐、鲁一带地形复杂,鲁、卫均靠近齐国,对于这一点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于是他们认为一直这么追下去也不是事,不如趁着这股劲先拿下就近的几处险要之地再说。
  齐灵公:……

  说干就干,公元前555年,11月13日,荀偃、士匄带领晋国中军攻下平阴城东南的『京兹』;
  11月19日,魏绛、栾盈带领下军攻下平阴城西的『邿地』;
  提一点,原下军将栾黡已于前不久去世,其子『栾盈』接班成为新任下军佐,魏绛则从魏绛升为下军将。

  按照曾经逃到秦国时士鞅的分析,栾氏骄横已久,恐怕会在栾盈这一代遭遇灭顶之灾,究竟士鞅这一卦算得准不准?
  要说的是,我们当然不能剧透……
  随后,赵武、韩起带领上军包围『卢地』,然而这里果然够险要,晋国上军最终没有攻下……

  晋军且战且胜,一路往齐国都城临淄方向推进,与此同时,晋国大夫『刘难』、士弱带领众诸侯的军队也准备在临淄一带同晋国三军汇合。
  12月初2,鲁国大夫『秦周』最先到达,他干了一件大事,领着鲁军把叫做『雍门』城门外的萩树全给砍了……
  孟孙蔑之子『孟庄子』也没有闲着,他也砍了根橁木,这是根好木头,材质相当不错,孟庄子准备拿回去为鲁襄公制琴用……

  提一点,孟庄子名为『仲孙连』,孟庄子是他的谥号,有如孟孙蔑的谥号为孟献子是一个道理。
  又是孟子又是庄子的,孟庄子显然叫起来更霸气一些……
  好了,鲁国人忙着各种砍伐,晋军这边才是在忙正事,这不士鞅一路也已经到达雍门之下,他二话不说带起部下就开始攻城。
  为士鞅驾车的『追喜』那叫一个勇猛,只见追喜提着戈就冲进城门之内,顺便还杀了一条狗……

  12月初3,联军继续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运动,先是放火烧毁了雍门以及西边、南边的外城,刘难、士弱率领诸侯的军队放火烧了『申池』边上的竹子和树木……
  想当年,齐懿公就是带着随从在申池泡澡游玩时被自己的车夫邴歜、阎职给弄死的,好好的娱乐场所也被砸了场子。
  12月初6,联军越玩越溜,顺便又放火烧了东边、北边的外城,士鞅领兵攻打临淄的西门,州绰此时已经追了上来,他则领兵攻打东门。

  有意思的是,由于城门实在是拥挤,州绰战车左边的马匹被堵在了城门口以至于停留了很久。
  州绰倒也没有闲着,他就在哪里数啊数,一直把城门门扇上有多少颗铜钉都给数得一清二楚……
  话说以晋国为首的联军气氛如此之轻松,完全就不像在打仗的样子,真的有考虑过城内心急如焚的齐灵公是怎样的感受么……
  一次过
  揍是这么霸气
  大家周末好

  略晚[d:憨笑]
  @梦外人214 2016-12-02 14:51:51
  一把年纪,寒风凛冽中在齐鲁大地军训了三天,好累。
  -----------------------------
  你说的是自己吧
  637 子孔叛晋
  637 子孔叛晋

  孙子兵法曰: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
  为什么要守?
  齐灵公表示十二个诸侯国联合起来打齐国,兵力悬殊实在是太大……

  就在临淄城门告急之时,这边齐灵公已经令人备好车打算逃到一个叫做『邮棠』『今山东平度市一带』的城邑去,然而却又被太子光和大夫『郭荣』给拦了下来……
  太子光我们不陌生,公元前572年晋悼公讨伐齐国后齐灵公就曾派了太子光到晋国作人质,太子光回国后多次代表齐国出使晋国组织的盟会,这番他不让齐灵公逃走为的又是哪般?
  太子光是这样对齐灵公说的:诸侯的军队行动快且疾,不像是要久攻的样子,联军很快就会退兵,君王怕什么呢?再说了,社稷之主不能逃走,否则就会就会失众,还是请您务必坚持下去。

  然而,此时的齐灵公压根就管不了这么多,一门心思想的都是跑路的事情,面对太子光和郭荣阻拦执意要冲出都城。
  没有办法,既然拦不住,太子光只得抽出剑来一剑砍了过去……
  春秋以来,死于非命的国君已经不计其数,像齐灵公这样招惹晋国而被十二个诸侯国围攻于都城的国君嘛,其实没有死……

  好吧,我们想多了,太子光仅仅只是要阻止齐灵公逃离都城,他一剑砍下去斩断的其实是马车的缰绳,于是乎齐灵公没了办法,最终只得留在了都城。
  接下来便是见证奇迹的时候了,到了公元前555年的12月初8,也就是临淄遭到围攻后的第二天,联军果然无心恋战而逐渐退兵。
  说好给予齐国彻底打击的,联军为什么会在如此紧要关头突然主动撤兵?

  这就得从联军之一的郑国说起,此次伐齐之战,大夫子蟜、良霄、子张等人跟随郑简公出征,子孔、子展、子西等人留守国内,眼看临淄行将高破,郑国那边却传来消息:楚国攻来了……
  郑国形势危急,联军为了救郑只得调转兵力,齐灵公总算解了燃眉之急,围郑救齐的背后,楚康王到底下的是怎样一盘棋?
  说起来,这其实还是与郑国的内政有关,子孔专权后一度打算将不听从于他的臣子们全部诛杀,当时在子产的劝谏下才放弃这一打算,如今郑简公随晋军在外打仗,子孔却又再度动起了这样的心思。

  子孔的策略则是叛晋亲楚,希望能够借助于楚国的力量来完成自己的计划。
  于是这边联军围攻齐国打得正欢,那边子孔暗地派人把这一想法告诉了楚国令尹子庚。
  只不过子庚认为眼下诸侯方睦于晋,继续同晋国关系僵化并不符合楚国长远利益,所以他并不肯同意……

  戏剧性的是,楚康王听说这件事后却举双手赞成,毕竟即位5年来楚国鲜有战功,楚康王既不甘心被晋国压制,也担心国内舆论认为他贪图安逸而不肯发兵出征,于是便找来子庚以不曾忘记先君的霸业为由要求子庚慎重的再考虑考虑。
  国君的要求之下,子庚最终只得叹气并接受了子孔的叛晋计划。
  随后,子庚领军向郑国出发,只是郑国这边子展、子西两人却早已获悉子孔的动向,于是令人加强守备、坚守城门,等到楚军兵临城下时子孔压根就没有机会同楚军会合……

  子庚来都来了,却连子孔的人影子都见不到,既然如此,那就干脆打吧,于是楚军干脆也开始了对郑国的攻城之战。
  得知消息后联军只得前往救郑,齐国的危急救这样莫名其妙的被化解开来……
  @catslover 2016-12-03 20:42:43
  @善水心 15083楼 2016-12-03 18:56:00
  哈哈,齐灵公这是人品大爆发啊~
  —————————————————
  联军打仗本来就有毛病,各有心思,早晚要散伙的。
  -----------------------------
  确实 看起来很威风 其实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盘
  大家周末晚上好
  638 大毋侵小
  638 大毋侵小

  因为子孔想杀尽郑国大夫,齐灵公竟然逃过一劫,这中间与楚国对晋国的牵制当然有直接关联,对于子庚此次伐郑之战,我们交代几个细节:
  首先,从当前国际形势出发,子庚其实是极不情愿蹚这趟浑水的,奈何楚康王立功心切;
  其次,子孔也并非就能在国内只手遮天,子展、子西的干预使得子孔与子庚之间无法取得联系,子孔的计划无法施展开来,子庚随后干脆对郑国展开进攻;
  最后,虽然郑军抽调伐齐,但值此寒冬之际,从南方远道而来的楚军严重不适应,以至于楚军被冻伤的情况相当严重,比如严重到为军队服杂役的人几尽死光,非战斗减员的情况下楚军攻城不利,子庚于郑国都城城下住了两晚后便退兵而回。

  等到联军从齐国战场赶到郑国,时间已经来到公元前554年的春天,对于晋国,对于晋平公而言,这次伐齐救郑之旅总体比较圆满,既有效打击了齐灵公意欲争霸的气焰,也没让楚国在占到分毫便宜,于是晋平公干脆就在『督扬』『今山东长清一带』组织了一次盟会。
  此次督扬之盟,晋平公专门强调了众诸侯务必做到『大毋侵小』,也就是说大国不要动不动就欺负小国,然后在此次盟会上就地逮捕了邾国国君『邾悼公』,理由是此前邾国进攻过鲁国。
  邾悼公:讲道理,晋平公这算不算以大欺小……

  围绕着这一系列的征伐,我们一起来看看随后都产生了哪些连锁反应:
  首先是晋国,荀偃在此次出征前于黄河便誓师沉玉令我们印象深刻,他甚至是表达了自己不再渡河回国的决心,这当然与前面关于晋厉公的那个梦有关。
  就在此次伐齐期间荀偃头部长出恶疮,等到渡过黄河回到晋国时已经严重到眼珠子都鼓出来的地步,随后一众大夫前去探望全都被赶了出来,就连士匄请求进见荀偃也是拒不接见。

  公元前554年,2月29日,荀偃走过显赫而又充满争议的一生,神奇的是就在他去世之后眼睛始终睁开,嘴巴却紧闭以至于『含玉』都无法放入其中。
  士匄上前抚摸着中行偃的尸体说到:我会侍奉『荀吴』像侍奉您一样的。
  荀吴是荀偃之子,荀偃去世之前指定的中行氏接班人。面对士匄的安抚,已经去世的荀偃当然不会有任何反应……

  下军佐栾盈,也是士匄的外孙也抚摸着中行偃的尸体说道:元帅是因为伐齐的事情没有完成而不瞑目吧,黄河作证,我一定会继续为齐国的事情而尽忠。
  然而荀偃这次闭上了眼睛,并且松开嘴巴接受了放进嘴里的含玉。
  士匄:真是惭愧啊……

  提一点,古时有地位的死者一般会在口中放置含玉,用得最普遍的是蝉形玉,也叫玉蝉,寓意如『蝉蜕于浊秽』般象征着复活与新生。
  荀偃去世之后,晋国三军六卿名单如下:中军将士匄、中军佐赵武;上军将韩起、上军佐荀吴;下军将魏绛、下军佐栾盈。
  接着要说的是郑国,子孔独断专行加之联楚叛晋的计划失败,很快便遭来报应。
  这一年的8月,子展、子西率领国人新账旧账一起算将子孔杀死并瓜分了他的家产和封邑,随后子展主持郑国国事,子西负责主持政事,子产也一并列为卿士。

  最后再来看看齐国,齐国的情况要复杂一些。
  就在荀偃去世后不久,为了死不瞑目的荀偃,栾鲂再度领兵同卫国的孙林父一起对齐国发起进攻。
  齐灵公:……

  随后一剑砍断齐灵公马车缰绳的太子光逐渐与齐灵公有了隔阂,以至于齐灵公很快便任性的废掉太子光并立了新的太子『公子牙』,只是齐灵公不曾预料到的是他很快就因自己的这一举动而被活活气死……
  @禅___静 2016-12-02 23:19:44
  @o弘毅o :本土豪赏(10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我也要打赏 】
  -----------------------------
  大家好 这位就是传说中的锅财女 背锅是她的强项
  @空山新雨_ 2016-12-03 21:35:42
  15年的贴,LZ还没弃贴,不错啊,这种帖子不放到煮酒,放到八卦也有这么高的人气,还没看呢
  -----------------------------
  呵呵 坑挖得大了点 一直还在填
  639 夜縋纳师
  639 夜縋纳师

  公元前554年,5月29,齐灵公因病去世,『齐后庄公』成为齐国新任国君。
  进入到春秋后齐国的第一任国君是齐前庄公,这位齐国国君很厉害,在位时间长达64年,连春秋首霸齐桓公都是他孙子辈的人物。
  所以我们的问题是,这位齐后庄公到底是谁……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子的,当年齐灵公从鲁国娶了『颜懿姬』做夫人,这位夫人一直没有生孩子,倒是陪嫁的颜懿姬侄女『鬷声姬』『音同宗』生了公子光,也就是后被立为太子的太子光。
  后来齐灵公又有两位来自宋国的小妾,一个叫『仲子』,一个叫『戎子』,戎子颇受宠爱,仲子生了公子牙,两人一合计,仲子便把公子牙托付于受宠的戎子.
  戎子也是够仗义,直接就请求齐灵公改立公子牙为太子,这边太子光不久前强行将齐灵公留在被围困的都城内差点没把他吓个半死,于是齐灵公也就答应了枕边红人。

  然而,仲子的期望压根就没这么高,于是她又赶紧劝谏齐灵公不要随便改立太子,毕竟太子光已经多次参与诸侯盟会的事情,无缘无故废掉他是不吉利的事情……
  没办法,齐灵公想要讨好的人并不是公子牙的母亲仲子,所以更换太子一事最终还是定了下来,太子光被发配到齐国东部边境,公子牙成为齐国太子,高厚、夙沙卫也被调过来专门辅佐新科太子。
  搞定太子一事后不久,齐灵公自己变一病不起,这已经是他在位的第28年,此时隐藏于暗处的大夫崔杼却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崔杼先是偷偷的把太子光给接了回来,并趁着齐灵公病危之际再度拥立太子光为齐国太子;
  随后太子光将害得他被贬的宠妾戎子杀死,并公然将其尸体摆在朝廷上示威;
  最后,无能为力而又病入膏肓的齐灵公也就死了……

  齐灵公死,太子光即位,所以答案也就出来了,齐后庄公不是别人,正是先前一度被贬的太子光。
  齐后庄公上任后干的第一件事便是逮捕并杀死公子牙,崔杼趁机杀死高厚并强行吞并了他的家产和封邑,至于宦官夙沙卫也被齐后庄公认定在被废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只是夙沙卫先行一步逃亡到齐国西部的『高唐』『今山东聊城市一带』并宣布叛齐。
  提一点,在此期间士匄领兵再度准备攻打齐国,但是秉着兵不伐丧的原则,在士匄听闻齐灵公的丧事后就又默默的领兵回国了,我们怎么说的来着,想要不被攻打,献祭一位国君绝对是好办法……

  夙沙卫叛乱,齐后庄公先是派了庆克之子『庆封』领兵包围高唐,不过攻城失败,于是到了公元前554年11月,齐后庄公亲自领兵包围高唐。
  见到城墙上的夙沙卫,齐后庄公表示你给我下来,然后夙沙卫就老老实实从城墙上下来了……
  齐后庄公问夙沙卫高唐城内的防守情况,夙沙卫表示没有什么防备,齐庄公向夙沙卫作揖,夙沙卫也还揖,随后再度登上城墙。如此毕恭毕敬,夙沙卫怎么看都不像是要造反的样子……

  不过没办法,站错队伍的夙沙卫其实也明白不造反也是死,所以在得知齐军准备攻城后还是吩咐让高唐城里的人好好吃上一顿,准备决一死战……
  巧的是什么呢?
  巧的是此前因为殿后一事与夙沙卫闹翻而被俘的殖绰前不久已经溜了回国,这不趁着月黑风高夜殖绰和一个叫做『工偻会』的趁着守城不备爬上城墙并牵绳将齐军迎接进城。
  可怜的高唐人好不容易吃上顿好的,还没来得及消化城池就被齐军攻破,至于夙沙卫嘛,还是熟悉的配方,乱刀下去然后就成了肉酱……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