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弘毅o 2017-02-03 21:54:41
原文 出自 史记 七十列传·循吏列传
部分内容如下:
楚民俗好庳车,王以为庳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之。相曰:“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王必欲高车,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捆。乘车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数下车。”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
-----------------------------
我先简单分析一下:
“王以为庳车不便马”,这里可能是说明车比较矮的时候其系驾方式对马匹的压力比较大。从1987年出土于湖北荆门楚国墓葬的《车马出行图》和汉代《汉画像砖车马图》(图附在最后)的比对中我们可以发现两者的牵引系都安装在车轴上。所不同者除了单辕改为双辕以节约马匹和提高稳定性外,系驾从春秋战国时代的简单胸-腹系驾方式转变为更复杂的胸-背复合系驾方式以降低对马匹的压力。后者的车辕也由直变曲以提高与马匹的匹配程度。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在春秋时代,马匹对较低高度的直辕车施加动力时效率较低,而提高高度后,牵引力作用于马匹最强壮的胸部而改善工作条件。
“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捆”,这里很明显是指将小区的门禁系统加以改进迫使业主提高车辆底盘。问题就在于这个门禁长什么样。首先肯定不像普通门槛一样,无空隙垂直于地面的话马不好过车轮也不好过。按照描述应该只是针对车辆主体,对马和轮子影响不大。那么必然是由孤立的限制装置组成的一套路障,考虑到三到四匹马并行的横向宽度大于车辆本身,那么限制装置肯定像梳子一样能让单匹马通过而阻挡车体,同时不阻挡车轮。(这个设计要求其实不低,在秦始皇“车同轨”之前保证绝大部分车辆的顺畅通行要求很高的兼容性。更大的可能就是各国国内的车辆有比较标准化的设计,始皇只是统一了各国的轨距。考虑到“重蹈覆辙”这个车辙问题,我认为后者更可信一些。)
“乘车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数下车”,这个不能数下车说明车上有人时低车不好过路障,也就是说没人时还是有办法过的。那么考虑到之前分析的门禁结构,要通过的话要么把车靠人力扛过去,这个过程晃晃悠悠君子形象破灭还有可能掉下车,那就只能先下车了;还有一种是在门禁路障之间设置斜坡供轮子通过以提高车辆高度,这个与楚王的命令相违背,驾乘体验也很差。(科目二的坡道起步哈哈哈)
“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显然,大家对反复上下车烦了,扛车的仆役也要加工资,索性换车了,反正其实只要换轮子和提高一下车辕高度就可以了,就当进4S店做了个保养。
------------------
综上,这个门禁系统应该是由数个单独的细长结构组成的梳齿状装置,和现代的人行道限制机动车进入的装置差不多,就像这样——LLLLL。
楚《车马出行图》

-------------------------
@征岚雪影 2017-02-04 07:58:18
谢谢大家,在下滚去改论文了。
-----------------------------
博士的观点还是一如既往的犀利
然而我因为牙疼没说完就遁了...
原文 出自 史记 七十列传·循吏列传
部分内容如下:
楚民俗好庳车,王以为庳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之。相曰:“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王必欲高车,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捆。乘车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数下车。”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
-----------------------------
我先简单分析一下:
“王以为庳车不便马”,这里可能是说明车比较矮的时候其系驾方式对马匹的压力比较大。从1987年出土于湖北荆门楚国墓葬的《车马出行图》和汉代《汉画像砖车马图》(图附在最后)的比对中我们可以发现两者的牵引系都安装在车轴上。所不同者除了单辕改为双辕以节约马匹和提高稳定性外,系驾从春秋战国时代的简单胸-腹系驾方式转变为更复杂的胸-背复合系驾方式以降低对马匹的压力。后者的车辕也由直变曲以提高与马匹的匹配程度。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在春秋时代,马匹对较低高度的直辕车施加动力时效率较低,而提高高度后,牵引力作用于马匹最强壮的胸部而改善工作条件。
“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捆”,这里很明显是指将小区的门禁系统加以改进迫使业主提高车辆底盘。问题就在于这个门禁长什么样。首先肯定不像普通门槛一样,无空隙垂直于地面的话马不好过车轮也不好过。按照描述应该只是针对车辆主体,对马和轮子影响不大。那么必然是由孤立的限制装置组成的一套路障,考虑到三到四匹马并行的横向宽度大于车辆本身,那么限制装置肯定像梳子一样能让单匹马通过而阻挡车体,同时不阻挡车轮。(这个设计要求其实不低,在秦始皇“车同轨”之前保证绝大部分车辆的顺畅通行要求很高的兼容性。更大的可能就是各国国内的车辆有比较标准化的设计,始皇只是统一了各国的轨距。考虑到“重蹈覆辙”这个车辙问题,我认为后者更可信一些。)
“乘车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数下车”,这个不能数下车说明车上有人时低车不好过路障,也就是说没人时还是有办法过的。那么考虑到之前分析的门禁结构,要通过的话要么把车靠人力扛过去,这个过程晃晃悠悠君子形象破灭还有可能掉下车,那就只能先下车了;还有一种是在门禁路障之间设置斜坡供轮子通过以提高车辆高度,这个与楚王的命令相违背,驾乘体验也很差。(科目二的坡道起步哈哈哈)
“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显然,大家对反复上下车烦了,扛车的仆役也要加工资,索性换车了,反正其实只要换轮子和提高一下车辕高度就可以了,就当进4S店做了个保养。
------------------
综上,这个门禁系统应该是由数个单独的细长结构组成的梳齿状装置,和现代的人行道限制机动车进入的装置差不多,就像这样——LLLLL。
楚《车马出行图》

-------------------------
@征岚雪影 2017-02-04 07:58:18
谢谢大家,在下滚去改论文了。
-----------------------------
博士的观点还是一如既往的犀利
然而我因为牙疼没说完就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