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春秋史】华夏文明溯源——传说 、历史与文化

  @禅___静 2017-04-19 21:30:55
  沙发~
  -----------------------------
  我去 土贼 又抢我一直鸡...
  @catslover 2017-04-19 21:36:14
  哇,土豪又翻页了
  -----------------------------
  时差姐姐好
  @Cassie向阳花 2017-04-19 08:19:25
  顶
  -----------------------------
  向阳花晚上好
  774 龙斗于渊
  774 龙斗于渊

  楚国几件事情交代完毕之后,我们可以看出楚平王即位以来虽然比起楚灵王时期局面有所改观,但是楚国休养生息的政策效果倒也并没有想象中那般美好,尤其楚平王身边埋伏着费无极这样的角色,楚国的前景还真不算明朗。
  接下来,我们聊聊郑国,以及子产。
  就在这一年,也就是公元前523年,郑国倒也有几件有趣的事情发生,比如说百姓们看到了传说中的龙,而且龙还在打架……

  首先,七穆宗主之一的『驷偃』于前不久去世,由此引发了驷氏继承人问题上的混乱。
  按道理,驷偃去世后轮到其子『驷丝』做继承人,不过驷丝年幼,于是驷丝的父辈、兄辈共同立了驷偃的叔父『驷乞』成为驷氏新任宗主,小驷丝不幸被废。
  本来吧,子产一来讨厌驷乞的为人,二来认为驷氏的这个做法不符合继承的法规,所以他并不答应这样做。
  当然了,毕竟情况特殊,子产倒也没有明确的制止……
  如此一来,驷氏面临的局面就变得微妙起来,上下处于担惊受怕中……

  驷丝虽小,虽然在家族内部暂时说不上话,但是人家好歹上面有人,这不他有个舅父在晋国混的不错,于是驷丝就把消息带到了晋国,驷丝舅父一番运作后,晋国很快就派人带了财礼来到郑国,并且专门调查询问郑国为什么要立驷乞而不是驷丝。
  不用说,上面的同志都来调查了,驷氏更加害怕,驷乞表示咱不当什么宗主了,还是麻溜跑路吧,子产不准……
  好吧,不让跑路,驷氏申请用龟甲占卜问一下吉凶吧,子产还是不准……

  就在朝中大夫们商量如何答复晋国时,子产不等他们商量好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子产认为,郑国实在不幸,近年来几个臣子都是夭折病死,如今驷偃去世,他的儿子年幼,几位父兄害怕断绝宗主,所以才和族人商量立了年长的亲子。
  虽然不太喜欢驷乞,子产这次倒也没有落井下石,而是对驷氏不用小驷丝表达了自己的理解,毕竟前面已经有了几起继承人年纪太小而夭折的情况出现。

  子产接着说道:郑简公都已经表态了,也许上天确实搅乱了原有的继承法,但确实也是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再说了,平丘会盟才重温过去的盟约,盟誓中说道『不要有人失职』,仅仅因为郑国几个臣子中有去世的,晋国大夫就要专断地干涉他们的继承人,这是晋国把郑国当成他们边境的县城,而不是一个国家了。
  言外之意,晋国管的实在宽了点……
  最终,子产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并且辞谢晋国来的财礼并馈赠使者,晋国也表示不再过问此事,看来小驷丝上面有人也不行,要怪也只能怪自己年纪实在小了点……

  接着我们说一件小事,话说郑国才遭遇火灾没多久,这年又发生了比较大的水灾,重点在于,有龙在城外一个叫『洧渊』的古潭里争斗。
  如此一来,国人们不淡定了,纷纷请求举办祭祀活动来祈福。
  然而,子产又是不准……

  说起来,对于祭祀活动子产倒不是说一定反感,比如上年火灾的抢救工作结束后他在当年7月也有下令大筑土地神庙,祭祀四方之神以解除灾患,子产反感的其实是他认为没有意义的祭祀活动。
  子产说到:我们争斗,龙又不看,龙争斗,我们为什么偏要去看呢?洧渊本来就是龙居住的地方,向它们祭祀祈祷它们也不会离开,我们对龙没有要求,龙对我们也没有要求,所以没这个必要。
  所以我们的问题是,春秋时候难道真的有龙?
  郑国百姓们这都亲眼看到了,而且子产也承认了,所以这是没有任何疑问的事情……

  对了,忘了件重要的事,那会他们管鳄鱼叫龙……
  @catslover 2017-04-19 22:12:15
  猪婆龙啊,现在野生的是不是已经绝种了?
  春秋时郑国境内有鳄鱼,是不是说明当时的气候远比现在温暖湿润呢?
  -----------------------------
  春秋时期中原的气候的确跟现在区别很大的 很多文章都说明了这一点
  至于鳄鱼 貌似楚国那边当时更多
  我这会倒是忘了 昭王伐楚哪里我们提没提鳄鱼一个的时 有一个说法就是昭王的队伍当时遭到了鳄鱼的攻击
  @catslover 2017-04-19 22:15:59
  子产对驷氏的处理真是务实得很那
  -----------------------------
  恩 子产这个人很复杂 做起事来完全不死板
  我还在考虑怎么去总结他...
  @catslover 2017-04-19 22:12:15
  猪婆龙啊,现在野生的是不是已经绝种了?
  春秋时郑国境内有鳄鱼,是不是说明当时的气候远比现在温暖湿润呢?
  -----------------------------
  @o弘毅o 2017-04-19 22:23:35
  春秋时期中原的气候的确跟现在区别很大的 很多文章都说明了这一点
  至于鳄鱼 貌似楚国那边当时更多
  我这会倒是忘了 昭王伐楚哪里我们提没提鳄鱼一个的时 有一个说法就是昭王的队伍当时遭到了鳄鱼的攻击
  -----------------------------
  @catslover 2017-04-19 22:32:06
  楚国有鳄鱼不稀罕,郑国地处中原,现在气候也偏干燥,应该是养不出野生鳄鱼的。以前看到有文章说,河南这个简称“豫”,说明早年此地是有大象出没的,不知道有没有根据。总之看春秋的故事,老觉得那时比现在气候湿热,所以有种说法是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小冰河期,我觉得听上去还挺有道理的。
  -----------------------------
  虽然也就几千年的时间 不过气候方面貌似真的区别很大的
  不说别的 当时的很多河流 湖泊 沼泽到后来都成了传说 大型的江河流域也都反复改道
  仅仅是这些 对于气候 地貌的影响都是十分关键的

  @善水心 2017-04-20 12:15:48
  那等驷丝长大了,继承人的身份能还给他吗?
  -----------------------------
  小姑娘的想法很好,然而...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7-04-20 11:55:08
  周四好~~
  -----------------------------
  潜水姐好
  @片汤2016 2017-04-20 15:38:45
  顶! 实在忍不住了。楼主你在回帖或者评论的时候,可以加个标点不?可以加个标点不?可以加个标点不?
  -----------------------------
  可以,加2个都可以...
  大家晚上好 今天更早点...
  775 华向之乱
  华 向
  华元 向戌 一个右师 一个左师
  所以从这两个字来看 大家应该就知道我们说的是哪个国家了
  糟糕,好像忘记加标点了...
  775 华向之乱

  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
  龙斗于渊的话题我们解释到,此龙非彼龙,而是鳄鱼的另一种称呼。
  对于传说中的龙,孔子曾经也发表过他的看法,他说道:鸟能飞,我是知道的,会飞可以用箭去射它;鱼能游,我也是知道的,会游的可制丝线去钓它;兽能跑,我还是知道的,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至于龙,它是乘着风而飞上天的,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子又曰: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孔子前面这番话发生在他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后,老子当时说了一些高深的道理之后潇洒转身,于是乎孔子就说了,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是龙。
  说起来,如今孔子都已经是要奔三的人了,老子的年纪比孔子还大,我们却久不见他登场,实在是不应该。不过没办法,老子的行踪一向太过缥缈,也没有太大兴趣登上这个舞台,我们得找合适的机会隆重欢迎他老人家出场才行……

  龙的话题就此打住,我们继续回到现实,地点则是鲁国。
  按照周朝历法,公元前522年2月初1是冬至日,梓慎观察云气之象,天下大势已然尽在掌握之中。
  梓慎认为,今年宋国有动乱,国家几近灭亡,三年以后才会平定,另外,蔡国也将有大的丧事。

  11月的时候,蔡平侯果然去世,自打蔡国复国以来这还是我们第一次提及蔡平侯,没想到却是他去世的消息。
  如果没有梓慎新预言问世,我们还真不一定想得起他……
  蔡国大丧已然应验,宋国又会不会被梓慎所言中,其实吧,不用等到蔡国大丧应验,因为宋国的事情发生在前面……

  公元前532年,宋平公去世,太子佐即任,到如今宋元公已是在位第十个年头。
  说起来,我们对太子佐的评价是性情温和而长相丑陋,反倒是前太子痤长相帅气但为人狠毒,太子痤也正因为其狠毒而被左师向戌算计,最终成全太子佐,也就是后来的宋元公。
  再后来,太子佐讨厌宋平公身边红人寺人柳,华元之孙右师华合比帮他出头,等于是华氏、向氏两家对太子佐都比较支持。

  偏偏呢,当上国君之后宋元公为人不讲信用、私心很多的一面显露出来,关键是还十分讨厌华氏、向氏两家,局面就变得异常尴尬起来……
  实事求是的说,华合比杀寺人柳消息走漏,寺人柳联合华亥反过来设计诬陷使得华合比逃亡卫国,华亥取而代之成为右师恐怕也是宋元公不喜欢华氏的原因。
  不过既然宋元公与华氏、向氏的矛盾已经公开化,华亥与司徒『华定』、向戌之子『向宁』一合计后认定了先下手为强最好,管他什么国君不国君……

  于是乎,右师华亥假装有病,不知情的公子们纷纷前来看望,然后纷纷被扣押……
  到了6月初9,公子寅、公子御戎、公子朱、公子固、公孙援、公孙丁等六位亲宋元公的公党被杀,向宁的兄弟『向胜』、『向行』因为亲近宋元公也被囚禁在谷仓。
  华氏、向氏先行作乱,宋元公果然陷入被动并主动来到华亥出请求和解,只见华亥非但不同意和解,反而打算乘机劫持宋元公,吓得宋元公那是赶紧跑路……

  6月初19,华氏、向氏继续扩大战果,『太子栾』以及宋元公同母兄弟『公子辰』、『公子地』沦为人质;
  宋元公也不甘示弱,华亥之子『无慼』、向宁之子『罗』、华定之子『启』悉数成为了他的人质。
  看这架势,看这局势,双方还真像是要持久战、互相伤害到底的意思,按照子产的套路,梓慎刮的这次彩票很可能要中……
  @点点断月点 2017-04-20 00:34:27
  中国现在野生鳄鱼扬子鳄不是在长江中下游的,春秋时期的楚国大致也是湖北湖南。差不多同个纬度吧!
  -----------------------------
  其实春秋时期楚国的地盘还真是挺大的,除了湖北、湖南,还有现在安徽、江苏、河南等地都有楚国的势力。

  当然了,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地盘大某种程度上与战斗力不是成正比的,好比周朝如果有足够的交通水平管控整个中原的话,压根就不会采取分封这样的制度了。
  @善水心 2017-04-20 21:21:40
  楼主难得来这么早,不能白来,留下二更再走~
  -----------------------------
  明天行不行...
  @catslover 2017-04-21 21:05:12
  二更拉二更拉
  -----------------------------
  压力很大啊...
  @突然到来的爱情 2017-04-21 15:54:44
  我就来看看,不说话
  -----------------------------
  呵呵 周末好
  大家周末好 先更
  776 太子建奔郑
  776 太子建奔郑

  梓慎曰:今兹宋有乱,国几亡,三年而后弭。
  从宋元公与华氏、向氏互相扣留人质形成对峙之势来看,宋国有乱的预言已经坐实。
  究竟乱到什么程度,影响有多深,梓慎表示三年后这场动乱才会消停下来,也就是说我们也得在三年之后才能对梓慎的预言作最终的评判。

  不巧的是,由于华氏、向氏的作乱,宋平公之子『公子城』、大夫『公孙忌』、『乐舍』、『司马彊』以及向戌另外两个儿子『向宜』、『向郑』和楚国太子建纷纷出逃到了郑国。
  太子建为什么也逃到了郑国?
  原来,自打太子建被弄去扩建城父后,费无极仍不满足,他对楚平王说到:太子建和伍奢自以为如同宋国、郑国,加上齐国、晋国又一起辅助,他们正准备领着方城山外的人背叛楚国,眼看就要成功了。

  一个是太子,一个是太子太师,还有一个是太子少师,少师一步一步想要置太子于死地,这是有多大仇……
  其实也没多大仇,谁让太子建不喜欢费无极……
  费无极又是一通诬陷,楚平王居然也相信了这些话,赶紧就找来伍奢质问,伍奢回答到:君王已经有一次严重的过错了,为什么还听信谗言?

  什么严重的过错?
  伍奢说的是楚平王抢太子建老婆这件事。
  都什么时候了,伍奢还在揭楚平王的短,没得商量,楚平王表示抓起来再说……

  随后,楚平王派了城父司马『奋扬』去杀太子建,奋扬走到一半的时候却派人通知太子建逃走,于是乎在公元前522年的3月,太子建逃到了宋国。
  宋国的事情我们看到了,太子建在宋国压根就没待多久就赶上了华向之乱,所以只得又临时组团逃到了郑国……
  逃到郑国的一干人等放一边,我们先来说说放走太子建的奋扬。

  太子建逃走后,楚平王召回奋扬,没有完成任务的奋扬倒也不怕,而是让城父的大夫逮捕自己回到了都城郢都,于是两人之间有了一番对话。
  楚平王:话从我的嘴里说出,再进到你的耳朵,太子建是怎么知道我要杀他的?
  奋扬:当然是我告诉他的。
  楚平王:……

  奋扬:君王曾经命令我事奉太子要像事奉您自己一样,下臣不才,不能有二心,既然已经奉了当初的命令去对待太子,就不忍心执行您后来的命令去杀他,所以让他逃走了。
  楚平王:……
  奋扬:虽然不久后我也后悔了,但是也来不及了。
  楚平王:那你还敢回来……

  奋扬:本来就没有完成使命,召见还不回来的话,就是再次违背命令,就算逃走恐怕也是没有地方可以去了。
  楚平王:回城父去吧……
  我们怎么说来着,君子的力量是无穷的,就算没有完成任务也是不怕的,因为道理都明白,杀君子是不祥的……

  虽然没有杀死太子建,但是奋扬凭借着自己的坦荡还是得到了楚平王的赏识,继续回到城父做自己的司马。
  当然了,虽说奋扬受到的影响不大,但是太子建从楚国逃到宋国又逃到郑国吃的苦头倒是不少,往后还能不能回国也是一片迷惘。
  至于在太子身边压过费无极一头的伍奢,情况显然更加不乐观……
  @catslover 2017-04-21 21:05:12
  二更拉二更拉
  -----------------------------
  @o弘毅o 2017-04-21 21:13:10
  压力很大啊...
  -----------------------------
  @catslover 2017-04-21 21:31:11
  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
  -----------------------------
  时差姐姐放大招了,我更...
  777 伍子胥奔吴
  777 伍子胥奔吴

  话说太子建出逃,伍奢因为拿伯嬴一事挤兑楚平王而被囚,这下好了,费无极目标转移到了伍奢身上。
  同样都是楚平王安排辅佐太子建的老师,比起伍奢来,费无极这叫师傅领进门,翻脸不认人……
  如何对付伍奢?
  费无极表示实在是太有办法。

  很快,费无极对楚平王说到:听说伍奢的儿子很有才能,如果让他们跑到吴国去,一定会成为楚国的祸患,要不用赦免伍奢为条件召回他们,伍奢的儿子仁爱,一定会回来。
  其一,伍奢有二子,长子『伍尚』,为『棠邑』『今江苏南京六合一带』大夫,次子『伍员』,字子胥,『伍子胥』的称呼显然更加为后人所熟知;
  其二,我们似乎已经不用太过意外,哪怕费无极的诬陷看起来毫无根据,甚至伍尚、伍子胥二人压根就没有逃到吴国的想法,但是楚平王还是相信了费无极的话,并派人让伍奢给两个儿子带话,不来的话直接处死;
  这里插一句,晋文公当年流亡时,晋怀公为了召回狐突的两个儿子狐偃和狐毛也曾用过类似的手段,结果晋怀公的威逼利诱下狐突并不屈从,虽然狐突被杀,晋怀公却也失去民心,狐偃、狐毛后来则成为了晋文公的肱骨之臣。
  其三,对于自己的两个儿子伍奢倒是看得很明白,伍奢以为,伍尚为人宽厚仁慈,敢为节义而死,为了父亲一定会来,但是伍子胥桀骜不训,又能忍辱负重,是个能成就大事的人,明知回来必死无疑,自然是不会来的。

  对于老爹伍奢的处境,伍子胥真的会见死不救?
  楚平王派的使者到了棠邑之后,棠邑大夫伍尚对其兄弟伍员,也就是伍子胥是这样说的:听到父亲可以免死却不回去,那是不孝;父亲被杀,作儿子的如不想方设法报仇,那是无谋;我的才智不如你,所以我准备回去一死,但是亲人被杀戮又不能不报仇,你还是逃到吴国去吧。
  最终,兄弟二人一个为了保全节义决意赴死,一个为了替亲人复仇决定逃走,陪着父亲被杀的叫做伍尚,远走吴国的则叫做伍子胥。

  值得玩味的是,就在伍奢被杀之前,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楚君、大夫其旰食乎!
  伍奢明白,背负杀父之仇的伍子胥一旦成功逃走,日后必定会成为楚国的心头大患,楚君、大夫们恐怕会因为来组吴国的忧患而不得暗示吃饭。
  然而,先有太子建奔郑,紧接着又有伍子胥奔吴,甚至伍奢临死之前还放下狠话楚君、大夫们往后不会有好日子过,所有的一切又能怪谁?
  费无极心里恐怕再清楚不过……

  这不,伍子胥来到吴国之后第一件事情便是请求吴王僚的接见,并向吴王僚陈述了攻打楚国会获得如何如何的利益与好处。
  不过,公子光却给伍子胥泼了盆冷水,他以为,伍子胥谏言攻打楚国,不过是因为他的家族被杀戮而想公报私仇,伐楚一事绝对不能听伍子胥的。
  然而,最大的问题就来了,作为诸樊之子,公子光对于自己没能当上吴王是心怀不满的,他对伍子胥的建议提出反对意见当真是为了吴国,为了吴王僚?

  其实吧,公子光的确心怀不满,甚至是早有弑君篡权的想法,他之所以提出反对意见,主要是因为伍子胥的建议对自己篡权的计划不利……
  有意思的是,伍子胥也看出公子光的意图,所以他以为,既然伐楚报仇不成,公子光又有别的志向,不如先为公子光寻求勇士,自己则在郊外等待合适时机。
  于是,伍子胥退到吴国边境上种地谋生,而在此之前,他为公子光推荐了一名勇士,这位勇士叫做『专诸』。
  伍子胥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基本就决定了楚国会遭遇疯狂的报复,吴国对楚国的压制以及吴国霸主地位的确立成为了春秋末期的重头戏。

  不过这个过程还是比较复杂,中间比如晋国的分裂、齐国改头换面也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事情,所以接下来容我慢慢道来...
  @禅___静 2017-04-21 22:17:37
  你会不会受隔壁影响,写着写着突然写成小黄书呢?
  -----------------------------
  我觉得你这个同志,说话很搞笑你知道吧...
  @禅___静 2017-04-21 22:22:47
  @禅___静 2017-04-21 22:17:37
  你会不会受隔壁影响,写着写着突然写成小黄书呢?
  —————————————————
  @o弘毅o 17753楼 2017-04-21 22:21:00
  我觉得你这个同志,说话很搞笑你知道吧...
  —————————————————
  怎么就搞笑了捏?
  -----------------------------
  你看我这一本正经的样子,像是写小黄书的人么。
  @禅___静 2017-04-21 22:26:12
  @禅___静 2017-04-21 22:22:47
  @禅___静 2017-04-21 22:17:37
  你会不会受隔壁影响,写着写着突然写成小黄书呢?
  —————————————————
  @o弘毅o 17753楼 2017-04-21 22:21:00
  我觉得你这个同志,说话很搞笑你知道吧...
  —————————————————
  你是不是对你自己有啥错觉?你竟然会觉得你一本正经??
  -----------------------------
  哎,你这个同志估计没看人民的名义,这个梗戳不到你的神经。
  @善水心 2017-04-21 22:53:55
  今天这么早更啦。这不科学啊……
  -----------------------------
  @catslover 2017-04-21 22:59:03
  小姑娘你今天来晚了啊
  -----------------------------
  你看时差姐姐都知道小姑娘半夜出现更不科学...
  @禅___静 2017-04-21 22:38:25
  艾玛,你竟然看电视!!!我知道一堵墙、一张床、一个冰箱的故事
  -----------------------------
  把一堵墙和一张床放进冰箱,总共要几步的故事?
  @善水心 2017-04-21 23:11:20
  伍奢这父子三人……我要是伍奢,死而无憾了……
  -----------------------------
  关键在于伍奢其实不该死,费无极这么一搞,伍子胥后来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全部都指向了楚国,楚平王也为宠信小人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点点断月点 2017-04-22 15:17:55
  春秋快结束了啊!很快就可以撒花??了!
  -----------------------------
  眼看的确是要结束了,是不是意味着帖子可以扎口了?
  @禅___静 2017-04-22 01:05:25
  @禅___静 2017-04-21 22:38:25
  艾玛,你竟然看电视!!!我知道一堵墙、一张床、一个冰箱的故事
  —————————————————
  @o弘毅o 17763楼 2017-04-21 23:09:00
  把一堵墙和一张床放进冰箱,总共要几步的故事?
  —————————————————
  这个要靠你了
  -----------------------------
  同志啊,你不能这样啊。
  @林瑞凡 2017-04-22 16:08:54
  顶贴
  -----------------------------
  谢谢
  @Xhui992016 2017-04-22 21:04:32
  晚上好
  -----------------------------
  周末好
  778 继续跑路
  这一年发生的事情比较多,好几个国家都有内乱发生,而且对接下来的剧情有比较重要的影响,关键是还会有一位重量级的人物去世,所以我们相对会停留比较长的时间。
  778 继续跑路

  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借吴国之力攻打楚国一事被公子光压下来之后,伍子胥果断为有着极大野心的公子光推荐了勇士专诸,并且退居郊外等待时机。
  说起来,伍子胥隐忍的背后其实有着极其复杂的背景,其间牵扯到好几个诸侯国的不同利益,同时也记录了伍子胥仇恨背后的一段辛酸。

  原来,伍子胥一开始逃亡的地点并不是吴国而是宋国,毕竟太子建也逃到了那里。
  后来的故事我们知道了,伍子胥好不容易来到宋国正好就赶上了华向之乱,于是他跟随太子建一同又逃到了郑国……
  这中间伍子胥又经历了哪些变故才最终逃到吴国,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宋国华向之乱的后续情况。

  话说公元前522年6月,华亥、华定、向宁联合杀死公子寅等六位公党,劫持宋元公不成后抓捕太子栾、公子辰、公子地等人为人质,宋元公随后又将华亥、华定、向宁三人的儿子抓起来,双方形成僵持局面。
  有意思的是,华亥和他的妻子对待太子栾等几位人质那是相当客气,甚至每天都安排他们盥洗干净并且亲自伺候诸位公子吃完饭后才吃饭;
  更有意思的是,宋元公也十分担心太子等人的安危,于是每天都带着夫人来到华氏家里,亲眼看到公子们吃完饭后才回去。
  说好内乱的,可是我们看到的场面竟然是如此的和谐……

  即便如此,华亥还是很担心,华亥这一担心,干脆就决定把人质都放了得了,这下向宁不干了……
  向宁表示,正是因为宋元公没有信用所以才会抓太子等人做了人质,如果就这么轻易放他们回去,死期恐怕很快就要到来。
  于是乎,太子栾只得继续做人质,宋元公却又了想法,他找到司马『华费遂』,表示决定直接攻打华氏,干脆用武力来解决这场内乱。
  毕竟嘛,这样看起来才更像内乱一点……

  华费遂表示,自己是不怕死的,领导的命令也是必须要听的,问题是以武力解决问题的话,稍微有个闪失太子恐怕就会没命。
  宋元公认为,人质嘛,死了就死了,反正都是命中注定的事。
  重要的是他实在不能忍受天天蹲华亥家看太子吃饭所带来的耻辱了……

  公元前522年10月,宋元公将自己手头几名人质全部杀死,随即对华氏、向氏两家发起进攻,华亥、华定、向宁三人抵挡不住只得逃往陈国,华费遂之子『华登』因牵扯到其中则逃往到了吴国。
  就在出逃之前,向宁想要杀死太子作为宋元公弑杀人质的报复,华亥这时倒是想通了,表示本来就触犯了国君,如果再杀死他的儿子,恐怕没有国家会接纳我们,放了太子等人质反倒会有功劳。
  如何释放人质呢?
  华亥把这差事交给了自己的庶兄少司『寇牼』『音同坑』,并且对寇牼表示他的年纪大了,不能再事奉别人,用三个公子向宋元公交差应该还是可以免罪的。

  果不其然,少司寇牼带着公子们进入国都自己准备离开时,宋元公赶紧就接见了他,并且表示寇牼无罪,理当官复原职。
  从6月到10月,宋国华向之乱历经几个月的闹剧之后,随着华亥等人的出逃算是有了阶段性的结果。
  不过神算子梓慎一开始就说了,宋国的动乱这还仅仅只是个开始,三年之后才会真正平定下来,不用多说,后面肯定还有续集……
  @善水心 2017-04-23 21:00:00
  @点点断月点 2017-04-22 15:17:55
  春秋快结束了啊!很快就可以撒花??了!
  —————————————————
  @o弘毅o 17771楼 2017-04-22 21:40:00
  眼看的确是要结束了,是不是意味着帖子可以扎口了?
  —————————————————
  顶~点月妹子说的对~楼主干脆顺手把秦朝也写完吧,反正就十几年而已啦~
  -----------------------------
  小姑娘怎么就知道点点是妹子?
  @点点断月点 2017-04-23 11:48:41

  春秋完结,不是还有战国了!如果楼主有心继续的话,我想大家还是有信心能跟下去的!
  -----------------------------
  呵呵,也算是在做准备吧,感谢大家的厚爱。
  @禅___静 2017-04-23 21:33:20
  @点点断月点 2017-04-23 11:48:41
  春秋完结,不是还有战国了!如果楼主有心继续的话,我想大家还是有信心能跟下去的!
  —————————————————
  @o弘毅o 17788楼 2017-04-23 21:29:00
  呵呵,也算是在做准备吧,感谢大家的厚爱。
  —————————————————
  你要再继续写一年战国吗?
  -----------------------------
  我很怀疑一年写不完...
  779 齐豹之乱
  @禅___静 2017-04-23 21:36:07

  我感觉你可以这辈子在天涯把中国历史更新一遍
  -----------------------------
  真没这个打算,那是易中天他老人家干的事,我们这种有为青年怎能不务正业呢...
  公元前522年
  这一年出的事比较多,比如楚国太子建与伍子胥相继出逃,比如宋国国君与臣子之间矛盾的集中爆发,两者还因太子建逃到宋国交织在了一起。

  与此同时,卫国其实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内乱,齐景公在这个过程表现得比较拉风,我们不得不专门介绍一下。

  齐景公出色的表现,实际上在侧面也印证着晋国中原霸主地位的逐步丧失,这是我们在正文中没有明确强调的部分。
  @禅___静 2017-04-23 21:42:41
  @禅___静 2017-04-23 21:36:07
  我感觉你可以这辈子在天涯把中国历史更新一遍
  —————————————————
  @o弘毅o 17793楼 2017-04-23 21:41:00
  真没这个打算,那是易中天他老人家干的事,我们这种有为青年怎能不务正业呢...
  —————————————————
  不不,我觉得这样你就能超过易中天老人家,成为中国历史的牛人了,哈哈哈
  -----------------------------
  咳咳,不能这么说,颜值还是可以压制他老人家的。

  严格来说,其实我倒不觉得他是中国历史界的牛人,这毕竟也不是他的专业领域。
  当然了,这方面我跟他老人家也没任何的可比性。
到顶部